飞云浦
梅花颁奖之后——其六
星期六 六月 06, 2009 2:49 pm
有网友按照剧种分类归纳列届梅花奖得主。很感动人,也促使我能写梅花颁奖之后的系列。
自己也很想照样来一个分类归纳。可惜资料不全,二十多年下来要仔细查找以来没时间二来恐怕人员流动等因素难以一一找全。
想要搞的是按省市来区分归纳。好在虽然我没有做好,但是也有确切的参考资料。所以接着写其六。
这一块豆腐干再写豫剧。豫剧在戏曲中排名老三仅次于京昆。京剧老大自不待言,昆曲戏祖宗再加上申遗第一块牌子也难以撼动老二地位。同时考虑到地域的广泛性昆曲不及豫剧。所以,实际上的地方戏曲第一号就非是豫剧莫属。
据网友统计,豫剧梅花的地域分布如下--
中国梅花奖历届豫剧演员获奖名单
第一届 (据说这前三届豫剧就没去申报。)
第二届
第三届
第四届 汤玉英 许昌市豫剧团
第五届 空白
第六届 王清芬 省二团
第七届 牛淑贤 邯郸东风剧团 (榜首)
虎美玲 郑州豫剧院(当时叫郑州豫剧二团)
第八届 胡小风 邯郸东风剧团
李喜华 湖北襄樊豫剧团
李金枝 十堰豫剧团
谷秀荣 省一团(当时代的团是禹城县豫剧团)
第九届 陈淑敏 洛阳市豫剧二团
第十届 小香玉 太原市豫剧团 (榜首)
李树建 三门峡豫剧团
章 兰 山东聊城市豫剧团
第十一届 空白
第十二届 王红丽 小皇后豫剧团
第十三届 朱巧云 开封豫剧团
周桦 兰州豫剧团
第十四届 空白
第十五届 张春玲 湖北十堰豫剧团
第十六届 朱桂琴 山东荷泽齐鲁艺校试验团
颜永江 平煤集团豫剧团
第十七届 金不换 鹤壁豫剧团
第十八届 苗文华 邯郸东风剧团
第十九届 汪荃珍 省三团
第二十届 王红丽 (二度梅)
贾文龙 省三团 (榜首)
李新华 山东省济宁市豫剧团
杨帅学 省曲剧团
第二十一届 申小梅 河南省越调剧团
杨红霞 省三团
陈淑敏 总政歌舞团 (第二个梅花奖)
第二十二届 方素珍 省曲剧团
第二十三届 王 惠 河南王惠艺术工作室(映山红)
刘晓燕 河南省平顶山市豫剧团
田 敏 河南省豫剧二团
第二十四届 陈新琴 河南商丘市豫剧院
徐俊霞 河南省豫剧一团
郭英丽 河北邯郸东风剧团
章 兰 山东省聊城市豫剧团 (二度梅)
不知道具体情况,为啥会有歌剧曲剧越调演员。或许那时候就是唱豫剧的一并计算在内。
我想说的是豫剧梅花奖分布在河南(当然是大宗)山东河北山西甘肃湖北六个省份。够广的了!
好像除去京剧(那就是全国的剧种几乎每个省市都得有啊),那排名老二的昆曲最多也是北京上海江苏浙江四处。可能性的福建如果算上也不过五处。至于历来被认为老二实际上梅花数额排在豫剧之后的越剧其地域宽广性也不会及得上豫剧。
所以,从得奖剧团的地域分布来说,豫剧无愧乎地方戏曲头一号。
分析其原因,应该有好几条。
语音声腔走遍南北大家喜闻乐见。剧目内容丰富,传统现代通吃。在这一点上甚至于要胜过京昆老大老二。行当齐全,特别是丑角应工的大戏完全可以和传统丑角戏独树一帜的京昆相比拟。
这些都是剧种本身的条件。必须进一步强调的是豫剧剧团本身的努力。有跟贴看到说是好些梅花奖得奖演员在得奖的时候还都是小剧团不太出名。这就更其难能可贵。说明河南省各级文化部门不仅仅是省团一级而且是好些地方都是不懈努力向最高奖项目标看齐。
真不简单哪。众人拾柴火焰高。在这样的群发基础上,不仅二度梅花而且豫剧的梅花大奖也是指日可待。
河南是我爱人的第二故乡,她在河南一待待了十三年之久。从兰考到孝义到洛阳,沿着陇海铁路由东向西再由西向东回到上海。我们都对河南有着深厚的感情——为出身河南走向全国的豫剧浮一大白!
请使用以下网址来引用本篇文章:
http://coviews.com/trackback.php?e=10376
酷我-北美枫 首页
-> Blogs(博客)
-> 飞云浦
-> 梅花颁奖之后——其六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