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城茶居
新诗经语言风格也挺美
星期三 五月 06, 2009 8:53 pm
新诗经语言风格也挺美
——读郑达夫《溪边小景》/ 山城子诗话[14]
文/ 山城子
什么是“新诗经语言风格”?其实就是借鉴诗经的语言表达方式,来写传统的新诗。郑达夫的这首《溪边小景》,就比较典型。
诗经的语言表达方式,主要用的是赋比兴。赋就是有节奏有韵的叙述与描写,比就是比喻或比拟,兴就是起兴。《溪边小景》这首诗共两节12行。两节分别用景色起兴,依次用“山岚”“沟沟坎坎”“轻风”“春风”“荆儿棘儿”“薄雾”作比,来抒发情感。每节的第二、三、五行,则是纯粹的赋法叙述。
诗经的文本多采用四字句,且每节内容相近相似,行数与字数相同,以便于反复演唱。《溪边小景》每节的开头两行,都是四字句。而两节的内容相近,行数字数相同,如两段歌词一样,只要配谱即可演唱的了。
说《溪边小景》也挺美,不仅美在诗经语言表达方式的继承上,同时更美在自由体新诗也可以讲究文本行走的音乐性。诗人在这里用的是4-6拍节,前节押“an”韵,后节变化为“eng”韵。
诚然,语言与形式上的美,是无法脱离诗意的境界美的。本诗正是通过它的美的语言与形式,创造出了一种爱情理想或道德理想及其他理想不得实现的淡淡的惆怅的迷离境界。诗中的“素衣少女”,可以是指纯情少女,也可以看作爱情理想,或道德理想及其它理想的象征。诗最后的意思是说:如今纯情少女或爱情理想、道德理想等,实在“身影已远”或“朦胧”说不清了。这样从“素衣少女”本义升发出来的“纯情”和象征意义,就给了读者以多重审美的很大互动空间。如果有人单纯理解为就是一个不喜欢艳装的少女,那就只能是一首普通的情诗——那就错了,味道也就单薄了。
2009-5-5于黔中文化村(561104 贵州省平坝县红湖学校 李德贵)
附:
《溪边小景》
文/ 郑达夫
溪水潺潺,山道弯弯,
素衣少女,徐步盘桓。
何不快步迎上,与她共享山岚?
哪怕道路崎岖,满目沟沟坎坎。
何不侥幸“偶遇”,与她耳语喃喃?
无奈恍如轻风,她的身影已远。
溪水淙淙,雾儿濛濛,
素衣少女,步儿从容。
何不快步迎上,与她同沐春风?
哪怕路儿坎坷,荆儿棘儿重重。
何不侥幸“偶遇”,与她携手相从?
无奈恍如薄雾,她的身影朦胧。
_________________
请使用以下网址来引用本篇文章:
http://coviews.com/trackback.php?e=10207
酷我-北美枫 首页
-> Blogs(博客)
-> 山城茶居
-> 新诗经语言风格也挺美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