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云浦
“红曹系列小说”(高阳《朱楼梦》)服饰色彩纵横谈(续完)
星期日 四月 05, 2009 4:39 pm
我的第一篇红学研究文章《红楼梦服饰色彩纵横谈》第三部分是将曹雪芹的《红楼梦》和差不多同时期的《儒林外史》和《歧路灯》相比较。从比较文学的角度对照其中的服饰色彩描写。
选择那两本小说的原因是因为四大名著中其余三部不是战争便是造反或是神怪缺乏可比性。而《儒林外史》则是最佳古典讽刺小说,《歧路灯》更是被赞誉为也是一部封建社会百科全书式的小说。因此拿来和《红楼梦》作对比,从而得出在服饰色彩描写上的功力大相径庭的结论。
要比较中国最后一位旧式文人高阳先生在“红曹系列小说”(高阳《朱楼梦》)服饰色彩描写上的功力,同样也面临着选择哪一本小说来对比的问题。
先就可以判别的就是近代现代所有的衍生红楼包括其他描写曹雪芹身世的小说都无论如何赶不上高阳先生。不好一一点名,就拿笔者自己写的《结缡之后》来说话便是望尘莫及——尽管我还是曾经搞染色工艺学颜色光学的。
于是不得已而求其次,想要把两本非常有名的长篇小说来做比较。
第一本是《明朝那些事儿》。2006年3月,笔名“当年明月”的石悦,开始在网上写后来名字被定为《明朝那些事儿》的“明札记”。香港《文汇报》刊文称,五个月后,新浪博客点击率过百万,天涯论坛上点击率过三百万,《明朝那些事儿》出版了,从此畅销不衰。
当年明月的笔法新颖视角老到。特别是那种隔行空行的写法,这很与网友高昌——红楼艺苑红楼一串红专栏主人的写法相同。但是也有人说当年明月他的做法是翻译(或者可以说得更透彻就是编译)——从文言倒腾到白话文。不过,当然肯定这里面有作者非常投入的心血。可是,假如从书中人物的服饰色彩来说就和高阳先生差得远了去。个中原因恐怕不仅是写故事人物服饰色彩的功力问题,而且和《明朝那些事儿》的独特行文方式也有关联。试问,那差不多一两行就是一段的文字,难以插入大段的服饰色彩描写这是情有可原的。小说另有吸引人的地方这一条也是自然的,当年明月并不靠写故事人物服饰色彩这一条来卖座。
第二本是称得上国内版权收入最高的一位写的清朝皇帝系列。本数很多,篇幅特长也不能一一例举,就选择《康熙大帝》作参考范例。以下摘录了不少书中关于故事人物的服饰色彩描写。
伍次友大约有三十岁上下,戴着青缎瓜皮帽,穿着黑狗皮酱色绸马褂,里头罩着灰团呢长袍,千层底冲服呢靴子上起着一道明脸,稳稳站在门当间。
魏东亭已出落得一表人材,上身着一件团领补服,上边绣着江牙海水,一柄宽背的腰刀上垂着一尺来长的赤红流苏,簇新的湖绉黑裤子下套着马靴。
鳌拜,他今天装束显得特别精神,九蟒五爪的簇新袍褂,外套仙鹤补服,一双马蹄袖高翻着,露出雪白的里子,珊瑚顶上拖着翠森森的双眼孔雀花翎。
明珠身后还站着一位老人史大爷,发辫已经花白,袍子奈起一角扎进牛皮腰带里,玄色湖绸灯笼裤套在皮靴子里,他双目炯炯地站着,甚是威武。
名震京华的怪人“铁丐”吴六一已除了冠服,只穿大衣裳,系着玄色腰带急步迎了出去。
鳌拜说声“放肆”,顺毛摘掉带有珊瑚顶的大缨帽,连朝珠一并递给穆里玛,又脱去仙鹤补服和九蟒五爪的袍子,只穿一件实地纱府绸衣。
史鉴梅男扮女装头上戴着一顶青缎瓜皮帽直压到眉鬓。古铜长袍外面罩了一件灰府绸马褂,腰间汗巾旁悬着一块汉玉扇坠儿,脚下蹬着一双千层底掐云凉靴。
少年天子,头上戴一顶青毡缎台冠,酱色江绸棉袍外罩石青丝面的小毛羊皮褂,腰束黄线软带,足穿青缎凉里儿皂靴。
只见鳌拜他身着褚色湖绸袍子,没系带,脚下穿一双黑缎官靴,手里念着一串墨玉朝珠,显露出一副潇洒自如的神态。
廉熙忙道,“天冷得很,把那件素色狐裘拿了。叫小魏子转给伍先生!”
伍次友身上散穿一件古铜截衫,外边只套了一件黑缎面的皮背心儿,没戴帽子便出来开了门。
解开一个软罗纱包裹儿。抖开看时,是件玉色狐裘,镶着紫貂毛边儿。伍次友踱过来看时;轻、柔、滑、密确是十分名贵。
康熙戴一顶黑色狐毛冠,身穿蓝缎子面的天马皮袍,外罩石青江绸面的马褂,一色的明黄盘龙套扣。
康熙就在殿门口换了吉服,头上端端正正戴了一顶天鹅绒纱台冠,上身穿石青江绸夹褂,外套一身簇新的明黄缂丝夹金龙袍,单金龙褂下悬着一柄嵌金蟠龙宝剑,足蹬青缎凉里皂靴,项挂菩提朝珠——一副御朝大典的装束。
吴三桂的大儿子、当着公主额驸、封了太子太保的吴应熊,四更天就洗漱完毕。他是一品敬秩人员,按礼应穿九蟒五爪的袍子和仙鹤补服,但礼部特别照会他,还要再加穿黄马褂,戴双眼花翎。
康熙在厅角,用目光打量着周云龙。只见他穿着八蟒五爪的袍子,缀着白鹤补子,水晶顶子俯仰之间摇晃生光,面如冠玉,双眸炯炯,配着五络美髯气宇轩昂、雅俊。
“汪记老店”里一个二十五六岁的店伙计,一身靛青布袍,外罩黑竹布褂子,雪白的袖口略向挽,显得十分干净利落。
一个官员朱观察哈着腰出了轿。只见他头上戴蓝色玻璃顶子,身穿八蟒五爪的官袍,外披一件紫羔的羊皮披风,四十多岁,白胖胖的,显得神容尊贵。
杨县令,一个二十岁上下的青年,身着绦红截棉衫棉袍,一角掖在腰里。
……………………………………………………………………………………………………………………………………………………………………………………………
显而易见,这位军旅作家很注意描写故事人物的服饰色彩。很多地方的描写也很生动,并且同样有各种人物各种处境的不同穿着不同色彩的区分。
那么,要说说有什么不足之处呢?
情况是这样的。首先,通观全书少有以特定的服饰包括色彩来引领故事情节进展生发故事人物性格展示的内容。而这在《红楼梦》《朱楼梦》里的情况则大为不同。
《红楼梦》里比如有孔雀裘。那不仅仅是展现孔雀裘那色彩如何如何,那服装高贵程度如何如何,而且紧扣着书中人物晴雯的手艺和性格——当然还有老祖宗对宝玉的溺爱也有所体现等等。
《朱楼梦》里比如也有那件金丝孔(左边加上反犬旁)。同样不仅仅是如何毛色如何高档,而且紧扣着曹寅的为人身家以及马夫人和曹雪芹母子情深再引出其他人参与进来的种种内容。其余不再多举例子。
所以,像曹雪芹写红楼高阳先生写朱楼那样不是为写服饰写服饰色彩而写,在那几部大部头的巨著是难以找到的。否则如果撇开这一分析角度的话,《水浒传》,《三国演义》,《西游记》和《封神演义》等小说里描写武将描写神怪的服饰有的是鲜艳的丰富的色彩。因此讲那些满清皇帝系列小说的服饰色彩描写也就是达到了这些古典小说的水准而已。
其次,就是在摘录出来的服饰色彩描写上也存在值得推敲的地方。
比如,冲服呢恐怕不是伍次友当时情况下能够穿那种呢料子的;府绸一般用来做衬衫,取其爽滑特别是夏天穿着的衬衣而不适合用来做马褂这种外套类服装;等等等等。不及一一查对,但是初步印象即可感受到尽管也描写了不少,可尚有不够严肃推敲紧密扣合时代人物背景的缺憾。
总之,不比不知道,一比之下就能比出上下高低之分。
(关于服饰色彩的红楼高学暂到此搁笔,接下来也是按照我谢洪学文章的次序先得把经济和居室两部分写完再展开别的系列内容。敬请红楼梦爱好者和其他来访网友关注。)
请使用以下网址来引用本篇文章:
http://coviews.com/trackback.php?e=10023
酷我-北美枫 首页
-> Blogs(博客)
-> 飞云浦
-> “红曹系列小说”(高阳《朱楼梦》)服饰色彩纵横谈(续完)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