酷我-北美枫 首页 -> Blogs(博客) -> 飞云浦
正在观看博客的会员有: 没有
|
熊家庆六部春秋之《孝感天》全剧剧本
星期一 一月 15, 2018 12:34 pm
改编古装伦理剧《孝感天》全剧剧本
(根据京剧失传剧目全本《孝感天》改编)
改 编:熊家庆
剧情简介:
春秋时期,郑庄公之弟共叔段,恃母武姜宠爱,谋夺君位。庄公知之,用计假言朝周,以观虚实,武姜果命共叔段袭城夺位;共叔段不听妻谏,领兵袭取都城,为庄公伏兵所困,刎颈而死。庄公愤母助弟谋反,将武姜幽于城颖。发誓不到黄泉,不复相见。武姜既到城颖,终日啼哭。时过境迁,郑庄公深自悔之,又经颍考叔回朝斡旋,在牛脾山下,掘地见母,以应“黄泉相见”之誓,迎母还都。
人物表
郑庄公:老生,首次出场三十多岁,郑伯
武 姜:老旦, 郑庄公之母,首次出场五十多岁
共叔段:小生,人称太叔,郑庄公之弟,首次出场二十多岁
卫元环:青衣,共叔段之妻,三十岁左右
公子吕:老生,上卿,首次出场四十岁左右
颍考叔:净,行人官,五十多岁
黄 粱:丑,大太监,三十岁左右
下书人:丑,军士,三十岁左右
祭(zhai)足:老生,相国,六十岁左右
高渠弥:净,郑国大将,三十岁左右
公孙阏(yan):武生,郑国大将
鄢邑邑宰:净,邑宰
廪延邑宰:净,邑宰
另有:宫女、太监,共叔段四将,双方士兵等数人
【第一场】
(二幕外,公子吕、祭足、高渠弥、公孙阏同上)
四 卿(同点绛唇牌)燮理阴阳,朝纲执掌,山河壮,国富兵强,圣主恩波荡
(同白)某——
公子吕(白)亚卿公子吕
祭 足(白)相国祭足(zhai’zu)
高渠弥(白)上大夫高渠弥
公孙阏(白)下大夫公孙阏(gongsun’yan)
公子呂(白)列位大人请了!
祭 足、
高渠弥、
公孙阏(同白)请了!
公子吕(白)今当国母姜夫人寿诞之期,我等理当祝贺!
三 卿(同)所言甚是!天色尚早,你我朝房伺候。请!(二幕起,公子吕、祭足、高渠弥、公孙阏同归内站两边)
(四太监上、大太监上、郑庄公上)
郑庄公(引子)周室宗亲,卫京畿,抚育黎民(郑庄公归内,坐)
四 卿(同)臣等参见主公千岁!
郑庄公(白)众卿平身!(郑庄公示意,四卿两边站)
(念)创业仗先君
守成属寡人
国富民安乐
共享太平春
(白)寡人,郑伯寤生(wu’sheng),自平王东迁以来,世为朝廷卿士。兵强地广,国泰民安。今日,乃母后姜氏寿诞之期,为此升殿祝贺。内侍!
大太监(白)奴婢在!
郑庄公(白)满朝文武,可曾到齐?(大太监两边各一望)
大太监(白)启奏大王,太叔段未至!
郑庄公(白)这太叔段……真乃无礼!
(唱)叔段仰仗母后宠
自幼目中无父兄
若不念骨肉情义重
这般倨傲定不容
黄 粱(内白)国母驾到!
郑庄公(白)内侍,放下珠帘,接驾!
大太监(白)遵旨!(黄梁上,四宫女上,武姜同上)
武 姜(念)颐养天真,松柏长春(武姜入内坐)
郑庄公、 儿臣拜贺母后千秋,恭贺国母圣寿无疆!
四 卿(同)臣等拜贺国母千秋,恭贺国母圣寿无疆!(太监等同左右摆桌椅)
武 姜(白)君侯平身,众卿平身!
郑庄公、 谢母后!
四 卿(同)谢国母!(郑庄公与四卿又同对武姜一拜,两边分坐)
郑庄公(白)内侍!
大太监(白)奴婢在!
郑庄公(白)鸣钟开宴!
武 姜(白)且慢!
郑庄公(白)母后,还有何训教?
武 姜(白)我儿贵为国主,心胸为何这般狭隘?
郑庄公(白)儿臣不解,母后明示!
武 姜(白)我儿不见席前缺少一人?
郑庄公(白)启奏母后!今日乃国母寿诞之期,满朝文武齐至,独有太叔段,姗姗来迟,岂不是藐视寡人,
怠慢母后!
武 姜(白)君侯此言差矣!
郑庄公(白)母后指教!
武 姜(唱)太叔他封共城百里迢迢
怎能比君侯你一步之遥
亲手足又何苦斤斤计较
难道你仗势力欺压同胞
郑庄公(白)儿臣不敢!
(唱)儿臣多谢娘教导
当面不敢语声高
见日中天暗烦恼
众文武(同唱)闷坏了文武众群僚(小太监上)
小太监(白)启禀国母、主公:太叔段到!
郑庄公(白)命他觐见!
武 姜(同白)快快有请!
小太监(白)遵旨!太叔段上殿呐!(共叔段上)
共叔段(念)仪表昂昂才出众
终当得水化蛟龙
(白)参见母后、兄侯!
郑庄公、
武 姜(同白)不必多礼,一旁坐下!
共叔段(白)谢母后,兄侯!
武 姜(白)把酒伺候!(众太监等同允,斟酒)
(唱)星辉宝婺岁华新(同饮)
郑庄公(唱)画殿筵开锦绣春
共叔段(唱)母子们开怀把酒饮
武 姜(唱)罢酒停盏暗沉吟(武姜长叹)
郑庄公(白)母后为何,暗自长叹!
武 姜(白)今当众卿在此,娘有一言,不知当不当讲!
郑庄公(白)母后自管吩咐!
武 姜(白)非是老身偏心,想汝承袭父位,地方千里,今使同胞之弟,栖身蕞尔共城,于心何忍哪?
郑庄公(白)以母后之见呢?
武 姜(白)加封制邑如何?
郑庄公(白)启奏母后!制邑虽然幅员辽阔,但,地势险要,更有,虢叔葬身于此,乃不吉之地也!望母后
改封一地!
共叔段(白)兄侯!你若有意加封,弟,只要京城一地!
郑庄公(白)京邑,城高地广,民风刁悍,贤弟年幼,恐难治理!
共叔段(白)这……请母后做主!
武 姜(白)嗯——君侯,你失却同胞之义了!
(唱)我儿出言太强量
郑庄公(白)母后宽恕!
武 姜(唱)薄恩寡义娘心伤
汝承父位多安享
封弟一席又何妨
不学大舜多仁让
反而手足来参商(shen’shang)
共城赋薄难为养
焉能糊口足衣粮
若嫌京邑封地广
就命他北海去牧羊
郑庄公(白)母亲不必动怒,儿臣即刻加封!
武 姜(白)这便才是!
郑庄公(白)共叔段!
共叔段(白)臣!
郑庄公(白)孤今封你京邑之地,此处城高地广,需要小心镇守,不可疏虞!
共叔段(白)多谢兄侯盛德,母后深恩!
武 姜(白)段儿随为娘来呀,哈……(四宫女同下,武姜拉共叔段同下)
郑庄公(白)唔!
(唱)母后向来喜太叔
孤笃同胞一母出
愿他安分守封土
感恩戴德莫负孤(四太监、大太监、郑庄公同下)
【第二场】
(二幕外,鄢邑邑宰、廩(lin)延邑宰上)
鄢邑邑宰(唱)太叔做事实可恼
廩延邑宰(唱)主公降罪命难逃
鄢邑邑宰(白)在下鄢邑邑宰!
廩延邑宰(白)廩延邑宰!
鄢邑邑宰(白)请了!
廩延邑宰(白)请了!
鄢邑邑宰(白)自从太叔封到京邑,内修武备,外侵邻城。只因,我二人不肯纳贡听差,太叔恼羞成怒,
夺了二城,又将你我驱逐在外。不免,就此打马进京,主公驾前请罪便了!
廩延邑宰(白)哎!也只好如此了!
鄢邑邑宰(白)马来!(二龙套与二邑宰带马鞭同上,下)
(唱)忧时不俟君命召
廩延邑宰(唱)军国大事奏当朝(下)
(二幕起,四朝臣上,四太监上,两大太监上、郑庄公上)
郑庄公(唱)蒙先父托基业隆恩浩荡
笑母后谋废立枉费心肠
恨逆弟守封疆兴风作浪
他不该高筑城墙广屯粮
似这样有恃无恐肆无忌惮以下来犯上
不早除假时日他就倍加猖狂
孤本当兴义师前去扫荡(同归内,郑庄公坐)
加其罪却犹恐违逆高堂(小太监上)
小太监(白)启奏主公,鄢邑、廩(lin)延二邑宰回朝请罪!
郑庄公(白)哦?命他二人上殿!
小太监(白)遵旨!鄢邑、廪延二邑宰上殿呐!(小太监下,二邑宰同上)
鄢邑邑宰(念)失城难逃死
廩延邑宰(念)入朝不望生。
二邑宰(白)罪臣见驾,主公千岁!
郑庄公(白)二卿不在关隘驻守,回朝做甚?
鄢邑邑宰(白)主公不知,容臣奏来!
郑庄公(白)讲!
鄢邑邑宰(白)主公啊!前者,太叔言说鄢邑、廪延二城,都属他的封地,贡赋由他收缴,兵马由他征调!
廩延邑宰(白)小臣未奉旨意,不敢应承,不想,太叔大怒,亲率人马夺取二城,小臣失职,罪该万死!
郑庄公(白)此事当真!?
二邑宰(白)不敢谎奏!
郑庄公(白)二卿且回馆驿歇息,孤自有发落!
二邑宰(白)谢主公!(下)
公子吕(白)臣启主公:太叔内恃国母之宠,为所欲为;外恃京城之固,拥兵作乱,其志在篡夺,罪在不赦!
为臣愿请一旅之师,京邑一往,缚太叔献于阙下,一正王章!
郑庄公(白)卿家休要莽撞,区区小事,何须劳师动众?
公子吕(白)难道先君土地,任由蚕食不成?
郑庄公(白)寡人宁可失地,不伤手足之情!
公子吕(白)主公如今,因私废公,甘心情愿,以身饲虎,只恐日后,反受其害?!
郑庄公(白)卿家,你多虑了!
(唱)讲什么孤王我以身饲虎
共叔段他与孤情同手足
他纵然恃恩宠飞扬跋扈
却未必有二意谋我山河社稷图
公子吕(白)为臣也曾,亲自打探,太叔自到京城之后,四处招兵买马,多行不轨,主公若不当机立断,只恐
变生肘腋,那时悔之不及!
郑庄公(白)卿家你,言重了
(唱)即使他有异心反形未露
岂能够兴无名之师任意加诛
不念天不念地当念吾母
怕的是天下人笑骂于孤
公子吕(白)主公若要见个分晓,却也不难,为臣有一计在此,敢保真相大白,水落石出!
郑庄公(白)嗯——卿家你,忒也自以为然了!
(唱)卿家说话太无度
讲什么见分晓水落石出
再若妄言孤必怒
公子吕(白)主公……
郑庄公(白)不必多奏!再有公然议论孤弟者,定斩不赦!
公子吕(白)主公……
郑庄公(白)卷帘退班!(众同下,二幕闭)
公子吕(白)哎呀且住!
(唱)主公为何不扫除
(白)唉!
祭 足(白)大夫何故长叹?
公子吕(白)主公以私情而废社稷,怎不令人忧虑?
祭 足(白)大夫,这里来!
公子吕(白)老相国!
祭 足(白)主公才智过人,此事必非坐视,只因朝堂之上,耳目之地,不便泄露。君乃国戚,若私下叩问,
必有所知!
公子吕(白)哦,哦,哦!多谢老大夫指教!(祭足下)
(唱)朝堂奏本多耳目(二幕起,大太监迎出)
(白)有劳公公,往里相传,就说公子吕见驾!
大太监(白)你且候着!有请千岁!(郑庄公上)
郑庄公(白)何事?
大太监(白)公子吕求见!
郑庄公(白)宣他觐见!
大太监(白)遵旨!公子吕觐见!(大太监下)
公子吕(白)领旨!臣公子吕见驾,主公千岁!
郑庄公(白)卿家不必多礼,一旁坐下!
公子吕(白)臣谢座!
郑庄公(唱)问卿家你为何二次见孤
公子吕(白)臣在朝堂之上,言犹未尽,故而进宫再谏!
郑庄公(白)难道卿家不怕孤降罪?
公子吕(白)臣何罪之有啊?
郑庄公(白)寡人在金殿言道:再有公然议论孤弟者,定斩不赦!
公子吕(白)公然议论者,定斩不赦!?此时,并无外人,只有你我啊?!
郑庄公(笑)啊……
公子吕(白)啊!
郑庄公(笑)哈哈哈哈……卿家高才也!
(唱)一句话说得孤合掌大笑
卿家对答果然高
公子吕(白)主公!
(唱)太叔生乱应征讨
休拿虎子当狸猫
国本事大亲爱小
郑庄公(唱)我母若知定阻挠
(白)太叔自至京邑,固城屯粮,不向寡人纳贡,大有分庭抗礼之势,孤早有亲征之意。只是,他反迹未露,
寡人若便加诛,恐伤母后之心!
公子吕(白)臣有一计,可速见分晓!
郑庄公(白)但不知计将安出呢?
公子吕(白)主公久未朝觐,何不传下旨意,辞别国母,扬言起驾朝周。太叔若知国中空虚,定然兴兵而来。
那时反形毕露,诛之有名矣!
郑庄公(白)如此就依卿家!正是:
(念)卿家献计促其反
公子吕(念)君臣心照两不宣(同下)
【第三场】
(四宫女、武姜同上)
武 姜(唱)独居深宫暗长叹
只怨先君心太偏
寤生怎比共叔段
不该立长不立贤
段儿据封多果敢
夺得鄢邑和廩(lin)延
眼看乾坤将扭转
不知何日得江山(武姜坐)
郑庄公(唱)假意儿传圣旨朝周见驾
用巧言对母后免她觉察
进宫来施一礼双膝跪下
(白)儿拜见母后!
武 姜(唱)我面前跪的是不孝的冤家
(白)我儿罢了,一旁坐下!
郑庄公(白)谢母后!
武 姜(白)君侯不在宫中,到此见为娘所为何事?
郑庄公(白)啊,母后,只因儿久未入朝,恐天子降罪,故而,传旨朝周面圣辅政,今日特地进宫,向母后辞别!
武 姜(白)怎么,儿要去朝周辅政?
郑庄公(白)正是!
武 姜(白)我儿此番前去,何日归来?
郑庄公(白)尚未有期,短则旬月,长则三年五载!
武 姜(白)娘有一言,不知当讲不当讲?
郑庄公(白)母后请讲便是!
武 姜(白)既是我儿远行,何不令段儿回朝,一来,替兄监国,二来,也可慰我思子之情!
郑庄公(白)儿已命祭足监国,旨意传下,再难更改,还望母后见谅!
武 姜(白)这个……如此便罢!但不知,我儿几时登程?
郑庄公(白)即刻就要登程!
武 姜(白)我儿前途保重!
郑庄公(白)母后请上,受儿一拜!
武 姜(白)不必多礼,出宫去吧!
郑庄公(白)儿告退!(出宫)
(唱)听母后话语间多有偏向
虽无有害人意却不得不防(下)
武 姜(白)唉!寤生身为天子卿士,独秉周政,权倾朝野,又承郑国基业,可叹段儿无职无权,我是怎能心甘?
有了,何不趁此机会, 令段儿兴兵前来,夺得家国,继位为君,岂不遂了我平生所愿。我就是这个
主意!来!
黄 粱(白)奴婢在!
武 姜(白)溶墨伺候!
黄 粱(白)是!(大太监溶墨)
武 姜(唱)未曾修书心自念
寤生为君不承欢
因此更爱幼子段
非是老身太心偏
提起笔来展华笺
字谕叔段听我言
尔兄朝周去国远
五月五日紧加鞭
前来夺位了吾愿
书信到日莫迟延
(白)黄粱!
黄 粱(白)奴婢在!
武 姜(白)命你将此书,送往京邑,面交太叔,叫他亲拆亲观,不得有误!
黄 粱(白)遵命!
武 姜(白)转来!
黄 粱(白)国母还有何吩咐!
武 姜(白)这封书信,事关机密,万万不可流落他人之手!
黄 粱(白)奴婢记下了!
武 姜(白)你要小心在意,早去早回!
黄 粱(白)但请国母放心!真是:
(念)国母太叔常通信,传书全靠心腹人(大太监下)
武 姜(白)书信已去,段儿必然兴兵前来,若能夺国称尊,方遂老身之愿也!
(唱)次子若能来登殿
免得心神两地悬
深宫盼望旌旗展(四宫女同下)
半由人力半由天(武姜下)
【第四场】
(二幕外,四红龙套上,公子吕上)
公子吕(唱)太叔窥国蓄谋久
主公用计高一筹
兵伏鄢邑如瓮口
抢食的鱼儿定吞钩(二幕起)
(白)就在此处扎住人马,小心搜查过往人等!(四龙套同允,下)
有请主公!
郑庄公(内唱)当道扎营如征战(郑庄公上)
萧墙之内起祸端
手足相残非孤愿(郑庄公进帐介,坐,公子吕随后暗坐)
只怪母后教不严
公子吕(白)主公啊!
(唱)狼虎在侧终是患
岂能纵他再归山
周公曾把管蔡斩
大义灭亲理当然
郑庄公(白)哎,如此豆萁相煎,还望先君宽宥!(向天一拜)
公子吕(白)罪在太叔,主公不必如此!(内声:报——探马上)
探 马(白)启禀主公,拿获奸细!
郑庄公(白)押了上来!
探 马(白)啊!押了上来!(探马下,两龙套押黄梁上)
黄 梁(念)下书由此过,拿我是为何
(白)瞎了眼了你们!
两龙套(同)跪下!
黄 粱(白)跪下?跪下你也不能把我怎么着?!(黄粱跪)
郑庄公(白)报上名来!
黄 粱(白)小人黄粱!
郑庄公(白)哪里来的?
黄 粱(白)宫里来的!
郑庄公(白)何处而去?
黄 粱(白)俸国母之命,前往京邑下书!
郑庄公(白)书信何在?
黄 粱(白)随身携带!
郑庄公(白)呈来我看!
黄 粱(白)这……想这书信,国母临行之时,再三叮嘱,事关机密,我若交于旁人之手,只怕国母怪罪,
奴婢吃罪不起!
公子吕(白)嗯——(拔剑)
黄 粱(白)得得得!您别亮家伙儿,千岁他也不是旁人啊!书信在此,千岁看过就是!
郑庄公(白)唔吓!果然是国母亲笔书信!
(念)儿兄朝周赴洛邑
夺位何不趁此机
娘愿祝儿一臂力
接信早日定师期
(叫头)国母啊,姜氏啊,你欺孤太甚矣!
(唱)观书信激起我万丈怒火
竟不想生身母如此毒恶
与其是甘为鱼肉任凭宰割
倒不如先发制人你死我活(看黄粱一眼,哼哼笑)
黄 粱(白)千岁,这里面的事儿,奴婢可是一字不知啊!
郑庄公(白)不必多言,推出斩了!(四龙套押黄粱)
黄 粱(白)奴婢冤枉啊!
郑庄公(白)斩!
黄 粱(白)得,我非死不可了!(四龙套押黄粱下)
公子吕(白)主公为何如此盛怒?
郑庄公(白)卿家不知,国母果然发书,约叔段袭取都城!
公子吕(白)既是如此,主公还是先下手者为是!
郑庄公(白)卿家有何良策?
公子吕(白)事已至此,主公何不假作国母笔迹,修书一封,叫那太叔休发车骑,只带步卒,前来,袭取都城。
等他来时,臣将百乘兵车团团围住,太叔可擒矣!
郑庄公(白)嗨,事到如今,孤也无法回护了!溶墨伺候!(郑庄公归内)
(唱)提笔犹如重千钧
伤心泪沾满襟孤亚似那妇人
寡人立世孝为本
不比那虞舜逊几分
膝下视听多唯谨
降心俯首甚殷勤
嫡长继位名正言顺
明抢暗夺是何因
骨肉的亲情你既不论
事已至此孤也铁了心
(白)传能言军士一名进见!
公子吕(白)能言军士一名进见!(下书人上)
下书人(念)就爱表现,自我推荐
(白)军士叩头!
郑庄公(白)罢了!现有书信一封,命你送往京邑,假传国母之命,叫那叔段照书而行,不得有误!
下书人(白)遵命!瞧好吧您!(下书人下)
郑庄公(白)大夫!
公子吕(白)臣在!
郑庄公(白)吩咐众将,只打卿家的旗号,就在这鄢邑埋伏,擒拿太叔者!
公子吕(白)臣遵命!
郑庄公(念)正是:天罗地网难逃遁
公子吕(念)太叔至此必被擒(众人同下)
【第五场】
(二旗牌上,共叔段上)
共叔段(唱)自幼儿蒙母后另眼看待
踞京邑近十载(我)抗赋拒差
前日里领兵马勇夺关隘
并未费吹灰力(如)信手拈来
又何惧我兄侯问罪责怪
我母后喝一声他就跪倒在尘埃
怕的是春去秋来母后不在
那时节倒教我如何安排
无毒者不丈夫下手要快(共叔段坐,叹气)
望明月离海岛如何去摘(下书人上)
下书人(念)千岁设下套,教你跑不掉
(白)来此已是!门上谁在呢?
旗 牌(白)做什么的?
下书人(白)有国母书信到此,请太叔亲拆亲观!
旗 牌(白)候着!启禀太叔:国母差人下书来了!
共叔段(白)怎么,我母后差人下书来了?
旗 牌(白)正是!
共叔段(白)唤他进来!
旗 牌(白)唤你进去!
下书人(白)是。书信在此,请太叔亲拆亲观!
共叔段(白)母后有书信前来,待俺展拜拆观!(共叔段拆书看)
哎呀且住!母后有书信前来,言道兄侯朝周,国内空虚,叫我休发车骑,只带步卒,袭取都城,
必须速速前往!下书人!
下书人(白)小人在!
共叔段(白)你今回去,拜上国母,说我照书行事,不可洩漏!
下书人(白)小人遵命!
共叔段(白)如此回去吧!
下书人(白)是!(出门介)
嘿,好哇!大老远的,也不赏锭银子,路上喝口茶!正是:
(念)跑腿不给钱,谁还跟你玩(下书人下)
共叔段(白)请夫人出堂!
旗 牌(白)请夫人出堂!(二侍女、卫元环同上)
卫元环(唱)我夫受封地辽阔
人心不足谋山河
只怕事败反遭祸
(白)夫君万福!
共叔段(白)夫人请坐!
卫元环(白)告坐!
共叔段(笑)啊哈哈……
卫元环(唱)夫君何故笑呵呵
共叔段(白)适才,母后有书信到来,言说兄侯,入周朝觐,教我兴兵袭取都城,郑君之位,垂手可得,
岂不可喜?
卫元环(白)竟有这等之事?我却不信!
太叔段(白)母后书信在此,你且看来!(卫元环看毕,大惊)
卫元环(叫头)夫君啊!既是母后之命,妾身本不当过问,但见事关重大,妻,不得不言,还望夫君思之慎之!
太叔段(白)你我恩爱夫妻,又何必如此礼仪过谦,直言便是!
卫元环(白)夫君恕罪了!
(唱)既然是君臣名分早已定
何况是一母同根生
王兄待你多恩宠
以怨报德理不通
太叔段(唱)当年栖居蕞尔共
母后责令(他)才封京
言行相诡书发冢
巧舌如簧(他)欺视听
卫元环(唱)夫君数载未纳贡
兄侯并未强来征
就该安分守天命
岂能叛国又欺兄
太叔段(唱)江山本是先君遗赠
长幼为序(也)太不公平
我今德行已服众
就该无才让有能
卫元环(唱)兄侯在周辅朝政
天子驾下为士卿
一呼百诺八方应
失道寡助你怎成功
太叔段(唱)你道此去难得胜
我看马到就成功
千秋大业旦夕定
自有母后做内应
卫元环(唱)母后做事多冬烘
她视夺政如吹灯
出夷入险需慎重
今有妻在我是定阻行
太叔段(白)贱人,大胆!
(唱)不以为然反作梗
误我良机悔终生
宝剑出鞘我要你的命(二侍女同拦,共叔段将剑入鞘)
(白)也罢!
(唱)夺位后车马再相迎
卫元环(白)夫君只管登位称尊,为妻情愿在此孤独终老!
太叔段(白)妇人之见,不可理喻!(共叔段下,二旗牌随下)
卫元环(哭)喂呀!愚昧的夫哇——
(唱)一叶障目他执迷不悟
想到了不堪处失声痛哭
兄王他纵然是宽宏大度
岂容你这背君父的叛逆之徒
为妻我百般劝阻全然不顾
到兵败看有谁挺身而出
我哭,哭一声作孽的儿父
我骂,骂一声寻死的夫
怕的是事不成难逃杀戮
(白)也罢!
(唱)全清白倒不如早赴冥途(卫元环下,二侍女随下)
【第六场】
(四龙套、四将、共叔段同上)
共叔段(唱)马蹄飞快心似箭
三军踊跃跨雕鞍
卷旗息鼓暗催趱
休要惊动百姓观(内声:报——探马上)
探 马(白)前面有人马杀来!
共叔段(白)但不知是何人旗号?
探 马(白)是公子吕的旗号!
太叔段(白)哦,公子吕的旗号!哎呀——不好,公子吕带兵杀来,敢么是兄侯未卜先知,早有戒备?!
(唱)势成骑虎难回挽
岂肯休兵转回还
三军向前休丧胆(同圆场,探马下)
(白)呀!
(唱)又见征尘遮满天(公子吕、寤生引四龙套同上)
郑庄公(白)只道何人行兵,原是贤弟至此,别来无恙!
太叔段(白)弟,甲胄在身,不能全礼,兄侯恕罪!
郑庄公(白)贤弟不在京邑安抚黎民,兴师何故?
太叔段(白)兄侯哇!事已至此,我对你实说了吧!想我自幼,经天纬地,才智胜于兄侯百倍,想这江山托付与我,
才是正理!是你,不该撺掇先君,以长幼为序,位居我上。早有心取而代之,怎奈手足相残,有悖人
伦!今,闻你洛邑朝周,这才带兵入都。劝你退位让贤,免动干戈,倘若不识时务,你就休怪小弟转
面无情了!
郑庄公(白)共叔段,你大胆!
(唱)闻罢一言气裂胆
真乃坐井来观天
众将努力擒贼叛
克段于鄢莫停骖
(白)杀!(龙套杀下,四将战公子吕下,郑庄公、共叔段开打,共叔段败下,郑庄公追下)
共叔段(内唱)欲待回师遭围困(四龙套,四将引共叔段狼狈同上)
将军甲(白)启禀太叔,前面高渠弥杀来!
共叔段(唱)又只见旌旗蔽日卷黄尘(共叔段挥手示意,众人同亮相,圆场)
将军乙(白)启禀太叔,将士饥寒交迫,不能前行!
共叔段(唱)就应该绞倒战马饥餐渴饮(内声:共叔段哪里走!)
将军丙(白)公孙子都杀来!
共叔段(唱)四下里俱都是鬼魅追魂(众做掩护介,亮相,圆场)
将军丁(白)启禀太叔,何处投奔为是啊?
共叔段(白)事已至此,也只好败回京邑了!(内声:报——探马上)
探 马(白)公子吕派人夺了京邑,夫人自刎已死!
共叔段(白)再探!(探马允,下)
夫人啊!
(唱)闻凶信我柔肠百转泪难忍
四 将(白)太叔不必绝望,我等杀出重围,暂投共城,以图后举!
共叔段(白)众将,你看这敌兵排山倒海——(同望,亮相)
(唱)怕的是闯不出这刀枪剑戟似麻林
龙套甲(白)弟兄们这里来!
共叔段(白)啊——
(唱)又听得满营将士窃窃议论
龙套甲(同)出兵之时,太叔封官许愿,说是替兄监国,谁知却是叛逆篡夺,他这叫不行不义必自毙。我等若是
助纣为虐,只恐覆巢之下,无有完卵,不如归降王师,也免得身首异处!
四龙套(同)所言甚是,我们一哄而散了吧!(四龙套同下)
共叔段(唱)这才是众叛亲离浪遏飞舟我定底沉(内声:杀——)
四 将(白)太叔啊!远远望去,郑伯率兵杀来,请太叔先行,我等抵挡一阵!
共叔段(白)哎呀不好!
(唱)耳边厢马嘶鸣杀声阵阵
眼睁睁祸临头斧钺加身
(白)嘿!悔不该轻信母后之言,拒纳夫人之谏,这才落得,上天无路,入地无门,恐怕今日命绝于此地了!
将军甲(白)太叔不必如此,末将倒有一计,或能幸免!
共叔段(白)将军何计教我?
将军甲(白)太叔何不肉袒自缚,请罪君前,主公纵然不念手足之情,碍于国母,也当宽赦!
共叔段(白)事到如今,我有何颜复见兄侯?!
(唱)身负叛逆罪孽重
纵然是兄不怪我也无地自容
你们各自速逃命
四 将(白)太叔……
共叔段(白)去吧!
四 将(叹)嘿!(同下)
共叔段(唱)仰面朝天叹一声
(白)眼见众将丢盔弃甲溃不成军,回首往事,俱化烟云,此时此景,好教我生无可恋。也罢,待俺自刎
一死,免遭羞辱。哎,母后啊,母后啊,你实实误儿非浅!(共叔段自刎,死。众引郑庄公套同上)
众 人(同)太叔自刎!
郑庄公(白)啊——贤弟!(郑庄公扔马鞭,跪步向共叔段)
(唱)一见贤弟寻自尽(昏厥)
公子吕(白)快将主公搀起!(两龙套搀郑庄公,两龙套搬椅子,郑庄公坐)
(白)主公醒来!(郑庄公慢慢苏醒,公子吕示意龙套将共叔段尸首搭下)
郑庄公(哭)哎,太叔啊,孤的贤弟啊!
(唱)满腔仇恨也化烟云
爱卿把酒满满斟(龙套捧酒上,公子吕斟酒,递与郑庄公,郑庄公祭酒,跪拜,公子吕搀起)
(哭)哎,贤弟啊!(郑庄公坐)
(唱)追悔不及教孤痛伤心
公子吕(白)人死不能复生,主公还是身体要紧!
郑庄公(白)哎,卿家啊!
(唱)说什么弟已死孤身体要紧
恨不能入黄泉追弟的灵魂
弟虽然性乖戾桀骜不驯
自古道金无足赤人无完人
弟虽然避面不朝久怀怨恨
尘世上幕天席地的又有几人
弟虽然忘乎了手足情分
孤还念孩提时莫逆于心
弟虽然一时懵懂失去分寸
古也有嫦娥奔月皆因是背夫偷药妄想独自成神她只落得碧海青天烛影深
今日里克弟于鄢也不过是一时气愤
我为的是惩前毖后望弟息心孤岂忍为江山六亲不认格杀勿论斩草除根
早知道逼得你拔剑自刎
兄情愿让乾坤俯首称臣
哭贤弟不由孤精疲力尽
公子吕(白)乌云密布,还请主公起驾还朝!
郑庄公(白)哎呀!
(唱)此事唯恐天下闻
咬牙切齿难消恨
不怪贤弟怨娘亲
卿家你押定尸首和书信
见了国母说原因
请她城颍暂安顿
一人一物莫随身
名为移驾实囚禁
从此母子如路人
公子吕(白)主公息怒,此事事关国体,还需从长计议!
郑庄公(白)依卿家之见呢?
公子吕(白)母可不慈,子却不能不孝。囚禁国母,实非人君所为,如此行事,只恐天怒人怨,主公三思!
郑庄公(白)卿家此言差矣!今日之祸,俱是国母一手造就,反而陷寡人于不仁不义!国有法度,谋逆者当诛!
孤念生身之恩,已是从轻发落,上,无愧于天,下,有言对民。孤意已决,此事不容再议!
(唱)我今对天发毒誓
天下妇孺尽可知
母子之情至此止
(白)若要孤见母啊,哈哈……
(唱)除非黄泉相遇时(郑庄公下,龙套同下,公子吕万般无奈,随后下)
【第七场】
(四宫女上,武姜上)
武 姜(唱)黄梁下书去日多
只怕平地起风波
惴惴不安我的心忐忑(小太监上)
小太监(白)启禀国母,公子吕求见!
武 姜(白)哦――
(唱)他见哀家是为何
(白)命他进见!
小太监(白)遵旨!公子吕进见啊!(下)
公子吕(内)来也!
(唱)国母娘宠叔段酿成大祸
到如今亲骨肉难以调和
进宫去施一礼双膝跪落
(白)臣,公子吕参见国母!
武 姜(白)卿家平身赐坐!
公子吕(白)谢国母,千岁!
武 姜(白)卿家进宫何事?
公子吕(唱)这件事倒教我有口难说
(白)臣奉主公之命,有一大事,上告国母!
武 姜(白)卿家当面讲来便是!
公子吕(白)国母啊!主公朝周,歇兵鄢邑,偏遇宫人黄梁,私自掠过,公主一怒之下,斩了黄梁的人头,
命为臣押解回京来了!
武 姜(白)你待怎讲?
公子吕(白)主公斩了黄梁的人头,命为臣押解回京来了!
武 姜(白)哎呀且住!黄梁自不小心,果然出了差错!宫人奴婢,死不足惜,只恐,哀家机密泄露事大!卿家!
公子吕(白)臣!
武 姜(白)黄粱无知,以下犯上,既是得罪正法,哀家亦不追问,但凭君侯做主!
公子吕(白)臣代主公谢恩!
武 姜(白)卿家出宫去吧!
公子吕(白)臣,还有下情告禀!
武 姜(白)卿家还有何事?
公子吕(白)国母啊!主公在黄粱的身上,搜出书信一封……
武 姜(白)这书信……
公子吕(白)乃是暗通共叔段,五月五日里应外合兴兵造反!
武 姜(白)竟有这等之事?
公子吕(白)千真万确!
武 姜(白)卿家!哀家受先君遗命,久居深宫,不问内政,黄粱造反之事,哀家一概不知,卿家出宫去吧!
公子吕(白)国母勿躁!臣,还有一事,臣不敢隐瞒国母!
武 姜(白)既是卿家好意,哀家愿闻!
公子吕(白)国母啊!郑伯克段于鄢,太叔兵败,夫妻双双已自刎命尽了……
武 姜(白)哎呀!不不不……不好!
(唱)晴天霹雳当头震(昏厥)
公子吕(白)国母醒来,国母醒来!
武 姜(唱)霎时间游走了七魄三魂
实指望夺君位从此安枕
实指望到膝下侍奉晨昏
有谁知反害你被逼自刎
有谁知娘成了误你之人
再不能对菱花为娘理鬓
再不能母与子共乐天伦
一片心却成了夺命利刃
(哭头)我的儿呀!
(唱)肠寸断悔已晚痛煞老身
公子吕(白)人死不能复生,国母多加保重才是!
武 姜(哭)唉,儿呀!
公子吕(白)国母节哀顺变,身体要紧!
武 姜(白)哀家悲痛难忍,卿家出宫去吧!
公子吕(白)这……臣,还有一事告禀!(公子吕跪)
武 姜(白)卿家为何扎跪?
公子吕(白)国母恕臣之罪!
武 姜(白)卿家何罪之有?
公子吕(白)臣奉君侯之命,请国母城颍行宫居住!
武 姜(白)哦——哀家我——我我我……我晓得了!(公子吕起)
(唱)此时候倒教我万般无奈
低下头暗思揣我自己不该
这真是作茧自缚反把自己来害
只落得黄梅未落青梅落白发人倒送了黑发之人我踌躇满怀有余哀
背地里我只把寤生责怪
全不念为娘我十月怀胎
可怜我白发苍苍年高迈
(哭头)寤生!我那不孝的儿啊!
公子吕(白)国母不必如此,君侯不过是一时之意,日后定会迎归!(四校尉,四太监两边暗同上)
武 姜(白)也罢,卿家请回,待哀家吩咐宫奴打点,驾徙城颍也就是了!
公子吕(白)国母不必劳驾,车辆已在宫门等候!
武 姜(白)这是何意?
公子吕(白)俸君侯之命,护送国母,任何人不得随从!
武 姜(白)好哇——
(唱)纵然有千言万语口也难开
也不知从今后他如何看待(车夫上,武姜上车介)
怕的是此一去再难归来(武姜下,众同下)
【第八场】
(四绿龙套上、四将上、中军上、颖考叔上)
颍考叔(点绛唇牌)镇守封疆,人强马壮,休兵将,亲课农桑,国泰民安享
(念)世代在朝俸君
终日为国劳心
但愿风调雨顺
甘霖润泽黎民
(白)某,颍考叔。郑伯驾下为臣,官居颖谷封人之职。奉旨镇守边疆,已是九载,如今,干戈平定,
回朝述职。中军!
中 军(白)有!
颖考叔(白)兵发都城!
中 军(白)是!众将官!(四绿龙套同允)
兵发都城!(同允,同下)
【第九场】
武 姜(内)搀扶!(二宫女搀扶武姜同上)
(唱)凄风苦雨多悲惨
冷落离居泪不干
有子如无发长叹
老死此地几时还(内打三更)
二宫女(白)请国母安歇!
武 姜(白)你等退下!
二宫女(白)是!
武 姜(白)哎!只为当年,是我一念之差,铸成大错!寤生一怒,将老身迁居颖地居住,至今已是九载!
哀家身为国母,却在此处寸步难移,度日如年,思想起来,好不凄凉人也!(武姜进帐子,脱帔)
(唱)困愁城恨寂寞红日易晚
猛抬头又只见月映栏杆
自那日被逐出深宫内院
被囚在荒郊外已有九年
独坐在银灯下不禁长叹
是何人定晨昏膝下问安
恨的是昼太短长夜漫漫
倒教我坐不安睡不成眠(武姜侧伏在桌案上,内打四更)
(接唱)睡梦里似有人将娘呼唤
我面前跪下了一女一男
看不明擦一擦昏花老眼(武姜出外场)
原是我次子段儿媳元环
(白)果是段儿与儿媳元环,儿啊,不必多礼,一旁坐下!儿啊,你为何受封京邑之后,久不回转,
这几载你可到哪里去了?儿既然久游在外,为何不进宫别我?自儿走后,为娘我是今日也思,
明日也盼,可怜天长日久,就哭坏了双眼!只道是今生今世,再难相见,不想母子今日又得重
逢,儿既归来,再莫离去,你可知为娘,已是桑榆暮景,风烛残年,怕的是朝不虑夕,一旦,
撒手人寰,阴阳两隔,儿想娘,怕的是入地无门,娘想儿,怕的是黄泉无有回头之路!
(唱)我的儿留在此母子相伴
朝夕间不可离为娘身边
内侍臣摆下了钟鸣盛宴(武姜归内)
(白)儿啊,你要多吃几杯!(内打五更)
儿啊,为娘我说了半日,你为何不言?你为何不语?你这是要到哪里去啊?你刚刚至此片刻,
难道又要撇娘而去?儿啊,你莫要走啊,为娘还有许多的言语对你言讲!儿啊,儿啊……
嗨,原来又是一梦!
(唱)但只见灯光摇曳影孤单(内鸡鸣)
耳边厢又听得金鸡迎旦
云初起雾未散霞光蔚然
熄灭了床前灯登高望远
(白)可叹,光阴似箭,明日又到九月初三,乃是寤生五十华诞,老身若在席前,四世同堂,岂不是天伦
之乐无穷也!嗨!
(唱)过往事一幕幕如在眼前
(白)回想当年,哀家怀胎十月,不见分娩,每日疼痛难忍,撕心裂肺一般。后来几经生死,逆产生下一子,
故而取名寤生。我儿落地,不见啼哭,为娘哺乳,摇头抵触。也是先天不足,已是岁半,尚且不能移
步。年方十五,《六韬》《周礼》也是难以领悟。先君薨卒,子袭位为君。终日,劳形案牍,何曾问过
为娘喜怒,故而为娘越发生恶。也是为娘,一时糊涂,不该暗助太叔,意欲偷梁换柱。思想起来,真
乃是死有余辜!如今,物是人非,为娘已似死灰枯木矣!
(唱)我本当悬梁上自寻短见
怕的是不孝的骂名落在儿肩
愿只愿有生之年再见一面
(哭头)寤生,儿啊!
(唱)哪一日不呼唤(你)千遍万遍把娘的两眼望穿
颍考叔(内)待某进宫!(颍考叔上)
(唱)镇守封疆有数载
平靖干戈回朝来
兵马行在荒郊外
忽听得年迈之人哭声哀哀
原来是郑伯囚母当今国太
做此事大逆不道就太不应该
进宫去问清来龙和去脉
我定要婉转陈词劝解君王早和谐
端冠束带一步三叩拜
(白)拜见国太,千岁!
武 姜(白)下跪哪家大臣?
颍考叔(白)臣,颍考叔,班师还朝!
武 姜(白)你是哪一个颍考叔?官居何职?何日出兵?几时还朝?
颍考叔(白)呜呼吓,且住了!
(唱)又见国太痴呆呆
(白)启奏国母,臣是封人官颖考叔,九年前,奉旨戍边,昨日,回朝述职!
武 姜(白)哦,原来如此!封人官颖考叔,颖考叔……你是哪一个颍考叔啊?
颍考叔(白)臣是当年谠(tang)言直声、不吐不茹金殿之上斥责主公的颍考叔啊!
武 姜(白)哦——卿家啊!
(唱)卿家离朝虽有数载
铮铮铁骨哀家未忘怀
(白)卿家快快请起,一旁落座!
颍考叔(白)臣,谢座!
武 姜(白)卿家回朝,不去参驾,到此为何?
颍考叔(白)回禀国母:适才,路过此间,忽闻国太悲啼,臣,特地进宫探望!不知郑伯囚母,是何缘由?
武 姜(白)嗨,说来话长!
(唱)承蒙卿家来相探
不堪回首话当年
只为我偏爱共叔段
不该助他谋江山
君侯一怒将我贬
屈指算来已九年
卿家此番回朝转
你替哀家把话传
纵死城颍无他愿
只求寤生释前嫌
颍考叔(唱)听国母把话讲一遍
埋怨郑伯理不端
姜母她虽是妇人见
哪有子女贬椿萱
为臣进宫去规劝
定让他迷途知返你们母子重团圆
辞别了国母某就奔宫院(武姜下,众宫女同下,二幕闭,龙套同上)
全凭言语要回天(龙套引颍考叔下)
【第十场】
郑庄公(内唱)叹时光逝如斯不舍夜昼(大太监引郑庄公上)
想起了当年事触目生愁
皆只为母有心废长立幼
才使得弟兄们反目成仇
孤也曾对苍天起誓发咒
将生母贬城颍如坐监囚
屈指算到如今九年之久
怕江水东流去再难回头
沧桑后早已把人生参透
怎奈是言既出覆水难收(郑庄公坐,一太监上)
太 监(白)启奏千岁,颍考叔宫门求见!
郑庄公(白)宣他觐见!
太 监(白)是!千岁有旨:颍考叔见驾!
颍考叔(白)来也!(颍考叔上)
(念)全凭三寸之舌,打动万乘君
(白)臣颖考叔见驾,主公千岁。
郑庄公(白)平身,赐坐!
颍考叔(白)臣谢座!(大太监搬椅子,颍考叔坐)
郑庄公(白)卿家镇守颖城,景况如何?
颍考叔(白)颖城物阜民丰,化行俗美,特来奏知!
郑庄公(白)此卿家之功!
颍考叔(白)主公之福也!
郑庄公(白)内侍!
大太监(白)奴婢在!
郑庄公(白)酒宴摆下,为考叔守洗尘!
大太监(白)遵旨!酒宴摆下啊!(太监上摆酒具等,下)
颍考叔(唱)施一礼谢我主为臣摆宴
郑庄公(白)卿家啊!
(唱)你本是肱骨臣手足一般
颍考叔(白)臣不敢!(郑庄公归内坐,颍考叔坐大边)
郑庄公(白)卿家请满饮此杯!
颍考叔(白)你我君臣,同饮一杯!
郑庄公(白)卿家请!
颍考叔(白)主公请!(同饮一杯,搁盏,颖考叔以箸夹肉,包于绢,藏于袖)
郑庄公(白)卿家这是何意?
颍考叔(白)只因家有老母,惟臣俸养。臣虽日奉甘旨,却不曾尝过主公所赐之物。如此美味,臣不敢独享,
故而,携此粱肉,怀归奉母,望求主公恕罪!
郑庄公(白)哦!
(唱)听他言罢心暗想
点点珠泪撒胸膛
当初做事太无状
不该立誓弃亲娘(郑庄公拭泪)
颍考叔(白)且住了!
(唱)一见主公泪盈眶
情到深处他也痛伤
假意不知把话讲
望闻问切好处方
(白)主公为何潸然泪下!
郑庄公(白)卿家有所不知!想你老母在堂,克尽孝道,共享天伦之乐。可叹寡人,身为一国之主,
却成无母之人,故此,伤心落泪耳!
颍考叔(白)国母姜氏,现在城颍,何言无有?
郑庄公(白)哎,卿家啊!
(唱)卿家休要提以往
每每思之泪沾裳
只为我母心偏向
助弟谋兄不应当
寡人立誓两相忘
我不及黄泉不见娘
至今九载未奉养
怎比你天伦乐骨肉情长
颍考叔(白)哦――原来如此!
(唱)主公休怪臣犯上
微臣言来听衷肠
自从盘主至今讲
哪有个为人之子囚亲娘
人若无情与那禽兽何异样
尚不如反哺乌鸦跪乳羔羊
万乘之君怎能无有那容人的量
还念她风烛残年白发苍苍如降霜
郑庄公(白)卿家此言差矣!
(唱)孤与那共叔段同胞生养
却为何被视作瓜果与藤秧
俱是她自作自受又何必回头指望
权当做母无子子无有娘
颍考叔(白)且住!
(唱)主公口似钢刀样
倒教考叔无主张
低下头来暗思想(内鸟啼)
(白)有了!
(唱)待我借鸟再说比方
(白)弓来!(一龙套递弓、箭上,下)
(唱)开弓便把雕翎放(颖考叔大笑)
郑庄公(白)卿家呀!
(唱)伤此生灵为哪桩
颍考叔(白)主公有所不知!此鸟名鸮,体型如鹰,其面似猫,幼小之时,与母朝夕相伴,待等羽翼丰满,它便
啄食其母,似这等无情无义,全无半点良知,为臣每当见之,无不深恶至极!
(唱)因此上一箭穿心射它落地
纵然是食其肉有何足惜
请主公重入席话从头叙(二人同入席)
为人子理应当孝字第一
养育恩如海深焉能忘记
你怎知姜国母年迈的古稀犹如那瓦上之霜风前草灯她已是来日不多朝不虑夕
倘若是不迎归与鸮何异
需知道人言可畏且不可一味执迷
那一句荒唐话你又何必牢牢谨记
(白)有道是:树欲静,而风不止……
(唱)子欲养亲不待你就悔不及
郑庄公(哭)唉,娘啊!
(唱)两行珠泪似秋雨
寡人亦是血肉躯
我虽将母贬异地
血浓于水话不虚
这五载我未曾问声安逸奉上一瓢澧
思想起儿未落地娘先死不由得寡人我一阵一阵泪湿衣
寡人空怀悔过意
(白)卿家啊!
(白)黄泉之誓人尽知
颍考叔(白)主公若有意迎回国母,黄泉之誓,又有何难?
郑庄公(白)听卿此言,必有高见!
颍考叔(白)主公何不掘地见母?
郑庄公(白)这掘地见母……
颍考叔(白)牛脾山下,掘地及泉,建一地室。上不见天日,下可及黄泉。主公与国母地室相见,然后迎归,
又何违黄泉誓言?
郑庄公(白)此计甚好!就劳卿家,亲率五百壮士在牛脾山下,掘地建室,供我母子相会!
颍考叔(白)臣,领旨!
(唱)在宫中我领了主公旨意
牛脾山建地室下设云梯
待等他母子们相见之日
必定是又惊又喜热泪滴(下)
郑庄公(白)好哇!
(唱)颍考叔与孤献一计
母子重逢定有期
默默对天起誓句
愿老娘福寿与天齐(下)
【第十一场】
(四龙套挑灯上,颍考叔上)
颍考叔(唱)牛脾山下苦奋战
掘地十丈现清泉
泉边架木把地室建
设下云梯地通天
(白)地室建好,有请主公!(四太监引郑庄公上)
郑庄公(念)牛脾山下掘地泉
母子今朝重团圆(内声:国母驾到!)
颖考叔(白)启奏主公,国母驾到!
郑庄公(白)卿家代孤出迎!
颖考叔(白)臣遵旨!(下)
郑庄公(唱)愿母恕儿千般罪(郑庄公跪,众同跪)
娘若不回儿不归
武 姜(内唱)步云梯下地室心如潮涌(一太监、四宫女引颍考叔、武姜上)
但见那峭壁下泉流淙淙
欲待行却难行步履沉重
盼相见又怕见难以从容
(白)为何不见君侯?
颖考叔(白)主公现在地穴,候驾多时!
武 姜(白)如此,快带哀家相见!
颖考叔(白)是!主公接驾啊!
郑庄公(叫头)母后!
武 姜(叫头)寤生!
郑庄公、
武 姜(同叫头)(娘)(儿)呀!
郑庄公(白)母亲,儿臣不孝,罪该万死!
武 姜(白)唉,儿呀……(武姜哭)
(唱)见我儿满面沧桑憔悴样
一阵惊一阵愧一阵凄惶
只说是母子重逢除非在那黄泉路上
有谁知今日里云消雾散重见天光
娘不怪我的儿不肯奉养
皆因我一念差做事荒唐
实难得我的儿不计前嫌将娘体谅
想起了当年事教娘悔断了肠
郑庄公(唱)老娘亲请上儿叩首(三叩首)
(哭头)娘啊!
武 姜(哭头)儿啊!
郑庄公(唱)三江水难洗满面羞
贤孝的儿孙古今有
哪有个为子的把娘囚
自从贬母出宫后
儿度一日如同过三秋
孩子口上虽执拗
心肠却似流水柔
儿思娘三餐远鱼肉
儿思娘四季不出游
儿思娘忘乎三六九
儿思娘哪一夜不到月上高楼
儿思娘衣宽人消瘦
儿思娘不觉白了头
儿思娘日夜烧香求神多保佑
儿思娘三更梦醒独对着银灯一点一滴一滴一点点点滴滴
滴滴点点一阵一阵儿的泪空流
颖考叔回朝来谏奏
定下此计为儿来分忧
令人掘地百尺厚
水带泥沙涓涓流
下及黄泉应儿咒
地室见母愿方酬
还望老娘多宽宥
从此后晚问安早起叩头
武 姜(白)儿啊!(武姜搀郑庄公起)
(唱)千错万错娘的错
我儿切莫再自责
郑庄公(唱)今日犹如风雨过
冰露冷霜也温和
武 姜(唱)膝下有靠当欢乐(一太监执车旗上)
郑庄公(白)母后啊!
(唱)母后稳坐儿驾车(太监下,郑庄公执车旗,众引郑庄公、武姜下,颍考叔一望)
颍考叔(白)好哇——
(唱)见他母子重和睦
纵然是枯木也复苏
回府去我把这佳话告与母
年迈人(定)止不住一阵一阵掉泪珠
心喜我懒掸这身上的土
不枉我夜以继日费功夫(亮相,幕闭)
(全剧终)
改 编:熊家庆
2017年2月修订
于河南郑州
发表人: 主持 0 Comments (Post your comment)
引用(0) Permalink
|
黄梅戏《小乔初嫁》得失谈
星期一 一月 15, 2018 8:26 am
一
《小乔初嫁》对三国时期的历史叙述,不同于史实。历史题材文艺作品与史实之间的关系,从来都是文艺理论界争论的焦点,20世纪有关历史剧的几次大讨论,涉及的主要就是这一理论难点。这几次争议所得出的基本结论,是历史剧要做到历史真实和艺术真实的统一,然而这样的共识,其实很难得到实践层面上的支持,因为无论中外,优秀的历史题材文艺经典与历史真实之间的关系都是复杂的,其中就包含了相当多不同于历史原貌的作品。
三国故事也不例外。从隋唐年代起,有关三国故事的演义,一直是勾栏瓦舍内民间说书讲史艺人极喜爱的题材,他们极具想象力和创造性的讲述,使三国故事衍生出无数有差异性的文本,并且由此塑造了众多栩栩如生的艺术形象。现在我们看到的小说《三国演义》是明代罗贯中写就的定本,只就是基于“三国”故事多样化的叙述遴选与撷取而成的。诚然,罗贯中之后,由于他所整理写定的这部相对完整的历史小说被普遍接受,并成为通行文本,其他同一题材的民间说书,就只限于书场才偶有存在,就流传范围更广的刊印读本而言,实际上已经逐渐被它淘汰。只有同题材的元杂剧作品,因其刊行年代比罗贯中的整理本出现时间更早,让我们得以看到三国故事流传过程中出现过的多种多样的讲述方式。而这些被民众普遍接受的叙述,都是对三国时期的史实做了大量、甚至根本性的丰富与改写而成的。在《三国演义》和各类三国题材的戏剧作品成为经典之后,很少有人再冒风险去丰富与重写这段历史。数年前,电影《赤壁》为当代人重新叙述三国故事做了一次不成功的尝试,黄梅戏《小乔初嫁》是原编剧之一在电影基础上所做的另一次努力。
无论如何,电影《赤壁》和黄梅戏《小乔初嫁》与三国时代的史实的关系,都不应该是我们评价这部作品的重点。因为,如果我们把《三国志》作为对历史真相相对可靠与忠实的记载,《三国演义》就明显歪曲了历史,尤其是与《小乔初嫁》相关的赤壁之战。从史书看,火烧赤壁原是黄盖的计谋,诸葛亮的“草船借箭”和“借东风”之类“近乎妖” (鲁迅语)的情节更是虚妄;同样,如果我们把《三国演义》的叙述作为对这一段历史叙述的标准文本,那么,京剧的很多三国题材剧目,都可以看成是对《三国演义》所叙述的历史的歪曲。千百年来,史学家对戏剧中三国题材作品和小说《三国演义》经常有所挑剔,却始终无法改变读者观众对它们的喜爱,也丝毫不妨碍与《三国志》很不一样的《三国演义》和各种与《三国志》及《三国演义》都很不一样的三国题材戏剧作品的普遍流行。相反,《三国演义》以及各类三国题材的优秀剧目,正因为相互间存在某些重要和关键的差异(或者说是“歪曲”),让历史呈现出不同面貌,并且在其中融入时代需要、民族呼唤的价值观念,因而成为历史学著作无法替代的、饱含民族特有情感和伦理道德取向的优秀的文艺精品。历史上参与了三国题材创作的众多文人和艺人,就是由于他们对历史事件独特的叙述,才自觉不自觉地以文学艺术的方式,在中国人的世界观、历史观和道德观的建构中起到了独特的作用。我们如果能够这样看《小乔初嫁》,有关史实方面的评价,可能会更客观。
唯一值得指出的是,从唐宋直到明清的数百年里,文学作品和戏剧舞台上各类三国题材作品,他们面对的主要是历史知识相对贫乏的读者与观众。在那个时代,只有在总人口里占据极小比例的社会精英才有机会通过接受教育掌握历史真相。这个精英阶层的成员,当然很容易发现三国题材的小说戏剧和历史本体之间的巨大差异,但是因为没有合适的渠道,更没有足够的影响力,所以并不能强行剥夺社会上绝大多数人长期以来对小说戏剧中那些与历史本体有明显差异的叙述的认同和喜爱。然而今天,黄梅戏《小乔初嫁》的接受对象已经发生了变化,舞台下的观众对《三国演义》以及《三国志》所叙述的三国历史的了解程度,截然不同于教育极其落后的传统社会中的观众。现在的观众有更丰富和完整的历史知,他们所掌握的历史知识与生活经验,必不可免地要成为欣赏《小乔初嫁》新的历史叙事的补充,而戏剧家如何做到让观众忘却记忆中已经固化的三国,全神贯注地进入《小乔初嫁》所营建的“这一个”戏剧世界里,随着剧情发展分享剧中人物的情感,就成为这个教育普及的时代戏剧家必须面对的新的巨大挑战。如何通过具有自身合理性的叙述重构历史,既通过具有想象力的方式找到历史故事全新的叙事空间和方式,让人们看到历史另一种可能性,同时又能够获得拥有一定历史知识的读者观众的接受甚至喜爱,这是今天的戏剧家比唐宋年间勾栏瓦舍里“说三国”的艺人更艰难的任务。
文学艺术作品对历史故事的重新叙述不仅应该容忍,而且恰恰是古今中外大量经典作品诞生并传世的最重要的原因之一,没有在不同程度上打破原有格局的新的叙述,历史就很难成为文艺创作的题材,更不容易出现优秀作品。无论是京剧舞台上三国题材的《龙凤呈祥》,还是莎士比亚的那些历史题材剧作,其中与史实相去甚远的叙述,不仅没有降低其艺术魅力与价值,反而是它们在人类精神生活进程中独树一帜最主要的原因。那些声称要“严格按照历史本来面目创作”的艺术家,除了机械搬运历史教科书的匠人之外,多半只是虚晃一枪,想借此躲避观众与批评家的质疑而已。在这个意义上,《小乔初嫁》的问题并不在它的内容与历史上的三国故事之间的差异,更不在它与家喻户晓的《三国演义》之间的差异。从今天的时代背景下,《小乔初嫁》的问题在于它是否有可能说服那些熟悉中国历史和《三国演义》的观众,让他们接受这一新的叙述角度和方式。
所以,我们评价《小乔初嫁》最重要的标尺,不是《小乔初嫁》是否与《三国志》或《三国演义》相吻合,而是作品本身是否有足够的吸引力,是否自洽,内在的逻辑是否完整,至于它与历史上的三国之间的关系,或不必过于关心和计较。记得当年电视剧《戏说乾隆》热播时,有中学历史老师曾经为之忧心忡忡,甚至投书媒体控诉这部有异于史实的电视剧误导了学生的历史认知,一时各类“戏说”历史的文艺作品遭到一边倒的训斥,全然不顾在人类文学艺术史上有那么多优秀作品恰因“戏说”历史而流传千百年,并成为经典。事实上,如果《戏说乾隆》这类娱乐化的电视剧,居然产生了颠覆观众(包括青少年观众)对清代历史原貌的认知,那首先是文艺理论基本原理传播的失败,说明社会公众还不能正确理解艺术与现实的关系;其次是历史课程及教育的失败,有高考那么强有力的指挥棒相助,都无法让学生接受真实的历史,足见我们的历史教学多么缺乏吸引力和说服力。至于《小乔初嫁》,我相信它只是对“三国”历史的一次新的“戏说”,假如有观众误以为这就是真的历史,那应该向观众普及文艺常识,而不能归罪于《小乔初嫁》。
二
对文艺作品的分析与评价,首先而且只能基于作品本身。如果我们撇开与历史之间的相关性,只注意《小乔初嫁》本身的内在完整性与故事发展的逻辑性,那么,这是一部相当精彩的三国题材新剧目,编剧盛和煜也无愧为讲故事高手。
黄梅戏《小乔初嫁》的故事并不复杂,却安排得十分妥帖。如前所述,戏剧取材于三国时期著名的赤壁之战,然而贯穿全剧的故事线,并不是战争的过程,而是曹操与东吴之间战场之外的心理攻防。《小乔初嫁》的戏剧主人公不是三国故事里那些叱咤风云的英雄,而是一直被当成“花瓶”的美女小乔,她和周瑜的爱情成为全剧最重要的主线。该剧的情节设置与推进,正是借他们间的爱情展开的。对于一般的文艺作品而言,战争是极具吸引力的题材,然而,直接在舞台上表现战争却是戏剧的弱项。戏曲固然有通过虚拟性和假定性手段表现战争的特殊方法,但是在有限的舞台上表现规模宏大与残酷的战争,毕竟有违戏剧的规律。因此,多数优秀的战争题材剧作都明白扬长避短的道理,《小乔初嫁》的角度就是突出戏剧表现战争之优势的例子。但既要回避战争的直接表现,舞台上的人物关系就需要更多具有戏剧性的精巧构思,才能让作品具有吸引观众的魅力。
黄梅戏《小乔初嫁》即以小乔为主角,全剧从小乔新婚后回娘家看望闺中密友叶儿切入。尽管在简短的序幕之后,魏吴交战双方的主将之一周瑜就出现在舞台上,而且通过叶儿让他借阅读民间唱本消遣,他带出了该剧的抒情主旋律“送郎调”,周瑜和小乔的急速离去也暗示了曹操兵临城下的危急氛围,但这一场的内容似乎与戏剧的中心事件毫不相干。但这并不是戏剧情节设置的缺点,中国古代传奇小说叙说故事,讲究的不是开门见山,而是远远道来,初时仿佛不着边际,最后返观全篇,读者观众方才领悟全局的一体性。《小乔初嫁》第一场写小乔与叶儿分享新婚之乐,更似远离作品题旨,但是在周瑜与小乔的爱情故事展开之后我们才发现,叶儿和王小六充满市井气息的婚姻生活是他们的极好陪衬。尤其是将这两对夫妻的生活放在一个空间与平台上,就是为了说明,这一文一野、一雅一俗的情爱,其真挚与深切并无二致。第三场东吴将士出征时,小乔和叶儿在两个并置的空间,同时唱起“送郎调”,更强化了这两种表现方式殊异的夫妻关系在情感的同质性。有了这样一些铺垫,观众才可以接受王小六因想念怀孕的妻子叶儿而当逃兵的重要事件。观众或许不应该无保留地接受他当逃兵这一事实本身,然而编剧这样写,就是为了剥夺周瑜惩罚这些逃兵的足够充分的理由。既然周瑜绝不可能将深爱着的妻子小乔送给曹操,他就丧失了通过严厉执行军令惩戒逃避上战场的王小六这些普通兵士的道德高度。剧本还在这里加上一笔,说明王小六做逃兵与周瑜率兵抵御曹兵,都是基于对妻子的爱,两者间并无高低之分,如同王小六所唱的那样,“自从曹使来大营,兄弟们互相传纷纷,都说是这仗本来可不打,都是周大都督有私心,他保老婆让我们卖命,难道我们的命就不是命,我们的老婆就不是人”。王小六说“自己的老婆自己疼”固然有强词夺理之嫌,但是在有第一、二场铺垫的前提下,情和理的支撑就更显得坚实。而生活在市井环境里的王小六,既有质朴醇厚的一面,也还有几分浑浑噩噩,于是他才敢面对着他的“妹夫”周瑜大都督,鲁莽地直言他“想老婆”,通过这样极符合人物性格的描写,引出全剧的关键转折,才使故事发展有了说服力。金圣叹评点《水浒传》,张竹坡评点《金瓶梅》,都盛赞这些优秀小说运用“草蛇灰线”法,初看笔墨零乱,但是,情节之发展,均通过一些似乎凭空拈来的细节,不露痕迹地早早埋下伏笔,既无平铺直叙的单调,又可确保故事线索前后呼应,首尾关联。从魏吴大战看,叶儿这个人物以及她的丈夫王小六实在是无足轻重,实际上却正是这样的小人物的生活及其特有的性格,推动了剧情发展。
因此,初嫁的小乔回乡看望叶儿,看似闲场,却非闲笔。从《小乔初嫁》的故事主体看,这一场戏的功能只不过是交待性的,然而作者把这个本可松懈的场次写得妙趣横生,就给观众带来意外的享受。通过第一场似与主要戏剧情节无关的侧笔,借此确定了全剧人物的性格基调和故事脉络,当然是很令人钦佩的写作手法。至于编剧要把黄梅戏极具民间色彩的传统折子“打豆腐”融入《小乔初嫁》的初衷,更让他获得了可喜的回报。“打豆腐”原本是一个独立的小戏,却被编剧有机地融入剧情之中,他对民族民间传统艺术的珍爱,由此获得了中华悠久历史文化的加倍回馈。
三
诚然,像“打豆腐”这样生动活泼的民间情趣,今天的剧作家只能从民间俗文化中学习和汲取,很难通过新的创造丰富和完善,所以在黄梅戏《小乔初嫁》里它无法贯穿始终,这不是编剧个人的遗憾,实为长久以来民间文化的活力备受压抑的结果。在某种意义上,《小乔初嫁》是个可分为两截的戏,前一半充满了轻松灵动乡土气息,后一半就是典型的文人化的书写。
《小乔初嫁》的重头戏,毕竟还是曹操率八十三万人马下江东征讨东吴。曹操赤壁之战的惨败,千百年来一直是文艺作品钟爱的题材,《小乔初嫁》有另出蹊径的虚构,它让曹操败在小乔手里。如果说前面都只是铺垫,那么,这才是《小乔初嫁》的戏核。
《小乔初嫁》最精彩之处就是曹操如何运用计谋,以及小乔如何挫败曹操的计谋。战争题材的小说、戏剧、影视可以写战场上残酷与血腥的杀伐,也可以写双方智慧与计谋的较量。《孙子兵法》说,“上兵伐谋”,中国历史上涌现出大量斗智重于斗勇的文艺作品,从春秋战国直到三国,都是这样,而《三国演义》无疑是其巅峰。因此,如果写不出好的计谋,那还是远离三国题材为好。《小乔初嫁》正因为有精彩的计谋,所以才有其价值,才配写三国。
在剧中,曹操自知下江东并没有足够正当的理由,于是竟宣称他讨伐东吴的真实目的,只是为了索要小乔。用剧中周瑜大都督的话说,这当然是一个明显得不能再明显的反间计:“曹贼的离间计如此拙笨,你们怎么都看不清?”然而,程普的回答更是切中要害:“曹操计看似笨拙实毒狠,他深知大都督绝不会交出小乔夫人,你这里绝不把小乔交出去,他那里谎言就不会现原形。”计谋有没有用,有时关键并不在它是否明显、露骨,而在于曹操所筹划的这个计谋对人心可能造成的影响。曹操的计谋举重若轻,充分体现出他作为一代枭雄的政治与军事智慧。果然,计是好计,东吴阵营从上到下都被曹操放出的这个烟幕弹搅得乱象纷纷。就在周瑜和东吴阵营为曹操的计谋困扰一筹莫展时,深明大义又深爱丈夫周瑜的小乔毅然履险渡江,只身赴曹营,战争双方胜负的天平迅速反转,曹军就此被东吴一举击溃,曹操只得仓皇退兵。
小乔并不能真正让曹操退兵。曹操虽托言兴兵只为觊觎小乔之美色,实胸怀荡平东吴之宏愿。但是小乔轻舟渡江,对于扭转战争局势与双方的力量对比,却产生了决定性的两个相关联的效用。其一,因为小乔渡江,东吴朝野震动,从吴王孙权到普通平民,同仇敌忾,让东吴将士一度涣散了的士气、人心得以重新凝聚,因此瞬间帮助东吴挽回了不利的局面;然而另一侧面同样重要,这就是由于小乔渡江,让曹营官兵误以为战争即将结束,触发了他们厌战与思乡之情,一时斗志与士气迅速跌落。双方心态的变换,才导致兵多将广的曹军变得不堪一击,在东吴的进攻下遭遇惨败。
小乔渡江的情节设置之所以精彩,是由于她的行动与曹操的计谋针锋相对且更胜一筹。曹操故意放出他举兵南下只为索要小乔的谎言,是以他对双方军事对峙背后的政治与人性的洞察为基础的;但小乔用来击破曹操计谋的不是更多的深谋远虑,也不是将计就计,她只是简单地迎着计谋而上。她只身渡江,如此简单的对应方法,恰恰是思虑极周的曹操所忽略的盲点。她的决定超出了曹操的预期与想象,曹操只知道周瑜断然不可能送小乔过江,却料不到小乔甘愿为周瑜牺牲,竟然敢于自行渡江。他看得透人性的脆弱,却低估了爱情的力量。曹操的计谋设得巧,小乔破计之途更出其不意。小乔用真情与曹操的权谋和算计相抗衡,她笑到了最后。
因此,《小乔初嫁》是一部具有相当高的智慧含量的戏剧新作。数十年来,很少有战争题材戏剧作品写的计谋,达到这样的水平。相反,太多戏剧家把才华和精力浪费在将反面人物丑化和漫画化的笔墨中,唯恐“长敌人志气,灭自己威风”,还自命为“革命浪漫主义”创作手法,却忽视了一个极简单的道理——只有对立双方具有相互抗衡的力量,戏剧作品才有激烈与精彩的冲突。因此,就只能创作出《小兵张嘎》,而不会有《小鬼当家》。在无数缺乏智慧含量的弱智的作品面前,《小乔初嫁》理应得到今人的高度尊敬。
四
黄梅戏《小乔初嫁》并不完美。如果从题材选择与戏剧主题的关系角度看,人类历史上有许多优秀文艺作品,从普通民众的生活小事入手,却从中透视出时代的动荡与变迁,这种“以小见大”的创作模式,一直备受赞扬,李玉的《一捧雪》和老舍的《茶馆》都是其典型。孔尚任自称他的《桃花扇》是“借离合之情,写兴亡之感”,其实,倒过来说也不是不可以。所以,从时代的动荡与变迁入手,却将剧情和主题归结于私人情感的作品也是有的,我们或可以将这类戏剧看成“以大见小”的作品,也即“借兴亡之变,写离合之情”。《小乔初嫁》就是这样的,在三国群雄纷争,赤壁硝烟弥漫的宏大背景下,编剧写了一个女人的爱情。作品通过曹操兴兵南下这一重大历史事件,写小乔这个女人对丈夫的深爱,以及为了这份爱,她可以承担所有风险,不惜付出生命的伟大。其实在其他三国作品里,这位女性原本是有很高的社会地位的,为了让主题变得“小”,编剧甚至特地把她改写成一个村姑;为了衬托这个女性“情感至上”的人生抉择,编剧还为她提供了一个可做参照与旁证的副本——闺中密友叶儿世俗却同样深切的夫妻感情。所以,虽然《小乔初嫁》的背景是赤壁大战,编剧真正想写的却是小乔和周瑜的儿女私情。在这一点上,《小乔初嫁》与李安导演的电影《色戒》实有异曲同工之处。
大约半个世纪前,像《小乔初嫁》这类作品,会因其“宣扬爱情至上”而受到批判。这类无限上纲的评论模式,今天已经很少有市场了。但是,文艺作品的格局和视野毕竟是有大、小之别的,“以大见小”的戏剧终究不必过于褒扬。虽然我们无须过于苛求《小乔初嫁》,但是清醒地认识和指出作品的局限,也是戏剧评论应有的立场和态度。
黄梅戏《小乔初嫁》另一方面明显的缺陷,是语言上经常夹杂着粗疏。从整体上看,黄梅戏《小乔初嫁》的剧本是可以体现编剧盛和煜的文学才华的,不仅结构精巧,情节曲折生动,还经常出现写得很精彩的场景与唱段。可惜的是才华竟不能贯穿始终。
盛和煜是当代屈指可数的优秀编剧。笔墨不止舞台剧,在电视剧创作上也十分了得。戏剧对白和唱词在语言上有极高的要求,完全不同于作为客厅消闲的电视剧。在剧场这样的封闭性的欣赏环境里,戏剧观众的注意力更为集中,所以,在电视剧里或许不一定引起观众反感的语言,在剧场里却会给观众留下不好的印象。在这一点上,《小乔初嫁》实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导演张曼君曾经说《小乔初嫁》的剧本“一个字都不需要改”,在剧情安排上或许是这样的,然而如果从语言角度看,《小乔初嫁》可改的地方实在很多。比如为许多方家称赞的华佗对曹操说的话:“天下豪杰的忠贞加起来,也抵不上一个女人的痴情”,是不是有西剧中译的味道?比如第六场,剧本不时偏离从“送郎调”和《打豆腐》衍生出的民族风格,出现一些欠推敲的词句。曹操初见小乔时说“你比我想象得还要美丽!”“我没想到你敢来!”这恐怕不是曹操这样的人物见到一位小女子时应有的语气。当然,也有人十分欣赏这样的句式与语气。小乔对曹操没想到她会前来曹营的回答“开始不敢……因为周郎,我就敢了”,虽然也是现代汉语,但符合人物身份和性格,相当有内涵和力度。然而曹操接着说“我嫉妒你的周郎!”就显得不伦不类(或者可以是曹操的内心独白?)。曹操和小乔对饮时充满机锋,场景精彩。曹操要小乔承认他胜过周瑜,小乔讥刺他:“不好比,他从不以周公,以及任何先贤自居”,小乔这样的道白,句式太近于书面语了。曹操接着说“你是说我不配,既不配和周瑜比,更不配和先贤比”。小乔借褒扬周瑜羞辱曹操,意思再清楚不过,还需要曹操进一步说明吗?这些对白和台词孤立地看,或许并不那么刺眼,但是放在它们所在的地方,却有如“大红补丁”,无论是句法还是语感,都与整体格格不入。
其实,观众欣赏历史题材戏剧时,多数场合在意的并不是大的历史背景与事件,细节的误置更容易引发观众强烈的反感情绪。电影《赤壁》就曾经因许多台词直接源于当代流行语而遭到嘲讽,在黄梅戏《小乔初嫁》里,依然时常夹杂着琼瑶味和港台腔,极易破坏剧作的氛围。更可议的是《小乔初嫁》里的唱词。黄梅戏和昆曲等曲牌体的剧种不一样,它源于湖北、安徽一带流行的黄梅调,具有很强的民间性。黄梅戏尽管是在俗文学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然而它与昆曲一样,都以唱词为剧本中最主要的抒情与叙事手段,一样要重视文学与音乐相结合的表现。因此,对唱词的文学性和音乐性的要求,无论昆曲还是黄梅戏,都一样重要。昆曲、高腔等曲牌体剧种的唱词必须符合格律,黄梅戏等更具民间性的剧种,唱词同样必须与音乐的节奏和韵律相谐调。《小乔初嫁》里虽有精彩的唱词,但是也经常视唱词的音乐性于无物,把散文生硬地截成唱词,演员的演唱效果难免受到伤害,留下不少遗憾之处。然而更麻烦的是,编剧本身似乎并没有意识到这些问题的存在。
黄梅戏《小乔初嫁》虽瑕瑜互见,仍是一部难得的优秀剧作。故事情节之精彩与唱词念白之粗疏,不可思议地存在于同一部作品里,这并不是编剧盛和煜个人的偏颇,更是多位优秀编剧作品里常见的问题。可惜的是,戏曲界对这样类现象缺乏足够的敏感,也很少有人提出批评意见。由此可见,戏曲创作领域的很多基础性的理论是非,都还需要努力阐发,唯有如此,创作者才有可能树立正确的艺术观念,戏剧作品才有可能日趋完美。
傅谨: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中国戏曲学院戏曲研究所所长
本文已经作者授权刊发,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www.anhuixiju.com/p/189.html
发表人: 主持 0 Comments (Post your comment)
引用(0) Permalink
|
文章借用的一个短篇题目以及我所移用的一句唐诗
星期一 一月 15, 2018 7:22 am
文章继中篇小说”寻找浪漫”之后,最近写了一篇短篇”此情不关风和月”。于是就有了对文章题目而写的这篇文章的题目。
(一)题目暗藏的禅机
只讨论题目,不讨论那篇短篇小说的内容。题目读起来朗朗上口,显然是一句诗。同时也是一个暗藏禅机的话题。
佛家不打诓言。但是,似是而非模棱两可者多的是。说好听的就是充满了禅机。于是就有流传下来的一些笑话。比如,苏东坡笔下的边在老和尚头上打一下边说”我打你,就是不打你”等等。现实生活里同样的例子就是一些文章里说道的小姐撒娇:“我不要嘛!”这里的”不要”实际就是”要”。想要献殷勤陪同小姐出门买东西的男士心里一定要清楚,切切不可以为这是真话。真话反讲,反话正讲,真真假假还造成柯比布赖特卡洛拉多强奸案的扑索迷离:到底原告是愿意还是不愿意?
在诗歌词曲作品中,这种正话反说的情况也娄见不鲜。红楼梦里林黛玉在行酒令时掣得一支芙蓉,判词是”莫怨东风当自嗟”。这儿的莫怨东风正是抱怨东风。”了是不了,不了是了。”中国文字玩的花样还真是不少。
于是,文章的这篇短篇小说题名为”此情不关风和月”,却是”此情正关风和月”。通篇看来,恰是如此。可是如果真的要来挑刺儿:名不副实,此情不是风月是什么?那就大错特错了。当然假定批评者不懂得这类文字游戏的奥妙,那末完全情有可原。
(二)借用来的一个题目
经细恩地网友”众人支招儿”帮忙查对,找到了成为文章题目的这一诗句出处:
玉楼春欧阳修
尊前拟把归期说,未语春容先惨咽。
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不关风与月。
原诗末句是”此恨不关风和月”。假定文章她本人不披露其他源头的话,文章也是一个极好的一字师。信手拈来,移恨为情,妙句天成,朗朗上口,吸引眼球。作者的目的完全达到,读者的联想起舞翩翩。此情不关风和月!我一入眼帘就直觉地感到题目富有诗意,应当是移用来的一句现成诗句。没想到的是作者还进行了再创造!
借用前人他人名人现成题材做自己作品的题目早已为人娴熟地运用。王安忆的获奖小说”长恨歌”就是借用白居易的长诗名字做书名。本意当然是起到”弹眼落睛”的作用。那长篇小说确也是一首”长恨歌”,描写了女主角王琦瑶悲惨一生的长恨歌,里面既没有”七月七日长生殿”也没有”婉转娥眉马前死”。但是读者诸君绝对不会看了觉得怎么没有唐明皇杨贵妃。
以“长恨歌”做书名,相信起到了它应有的吸引眼球作用。许多读者并非是冲着矛盾文学奖去读这本书的,那不同凡响的书名毫无疑问地引人入胜。这种借用并非王安忆一人而已。台湾名作家白先勇的小说里就有两本是同样手法。一本是”游园惊梦”,一本是”梁父吟”。前者写的是一批移居台湾的太太台北相聚,其中昆曲”游园惊梦”只是串场。女主角钱夫人年轻时曾唱过这段折子戏。真正的作用是串起了蒙太奇的梦境。园并非是春香游的园,梦并非是丽娘梦的梅。但是那个书名极好,惹人联想。这就是借用的作用所在。后者写的是老将军关心另一老友的葬礼,当然两个老头子均为人父。可那梁父决非此梁父,与李白所写”梁父吟”绝无关联。
近年来,这种借用名著名字的风气从小说界吹进了电影界。张艺谋冲击奥斯卡的电影”十面埋伏”就是一例。据说那原来是琵琶名曲之名的”十面埋伏”,早已有人染指。后来张艺谋打赢官司,才把那个名字枪到手。移做电影名字的”十面埋伏”里同样没有项羽霸王别姬张良楚营吹箫,没有乌江自刎韩信将兵。那追追杀杀的飞刀门和官府的玩艺实在算不得称不起”十面埋伏”。老谋子再次饮恨奥斯卡后,下一部电影是”千里走单骑”。那里面有的是中日两国民间友谊,而不是红脸武圣关云长过五关斩六将。电影还没有放映,猜不透那距离是不是千里,高仓健怎样走单骑。借用题目是否得体有何关联,还是一个谜。不过,有一点可以肯定,如果谁看了以后要指责张艺谋,“老谋子,你看过三国吗?怎么能不知道千里走单骑说的是关公,啊?”一定是个天大的笑话。
(三)移用的一句唐诗
唐诗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一座高峰。无论从数量或质量上来看,至今还难以逾越。在其中的全盛阶段,最杰出的诗人当推李白杜甫白居易。唐诗被引用借用移用的例子太多太多。我在华夏诗会里开线的集句就是一种借用引用移用前人诗句的文字游戏。一句现成诗句被搬到集句中,赋予类似的或是全新的意义,同样是一种再创造。在这里要讨论的是我移用杜甫忆李白的一句诗句”白也诗无敌”。
杜甫《春日忆李白》诗云:
白也诗无敌,飘然思不群。
清新庾开府,俊逸鲍参军。
渭北春天树,江东日暮云。
何时一樽酒,重与细论文。
显然,这句”白也诗无敌”是杜甫对李白的赞誉。“白”是李白的白,而不是别的什么白。李白号称诗仙,其诗句清新俊逸仙风道骨,名句警句车载斗量,堪称诗仙。可”无敌”一说,毕竟是诗圣对诗仙的赞词,不能绝对化更不能专利化。不要说别的,诗仙李白相对于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号称诗圣的杜甫,就有很多不及之处。这里不一一列举杜诗中体现出来李白赶不上的地方,只另说一个鲜明的例子,那就是黄鹤楼题诗。
崔颢题《黄鹤楼》诗云:
昔人已乘白云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据说李白看到这首诗后感叹: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有诗在上头。
后来,李白毕竟心有不甘,仿照崔颢黄鹤楼诗风格他写过一首题金陵凤凰台。
李白《登金陵凤凰台》诗云:
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
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
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前后两首诗一比较,高下优劣立见分晓。
紧跟排在诗仙诗圣之后年齿稍幼的一位诗人就是白居易。可巧他的姓氏为白。我在豆腐干文章中借用杜甫的诗句”白也诗无敌”移名为姓,赞一句”白也诗无敌”。称赞白居易”白也诗无敌”完全是有根据的。至少有三点白居易当之无愧。其一,白居易是第一也是唯一写了诗读了让乡间老婆婆听直到听懂的伟大诗人。不要说在唐朝,就是在今天又有多少诗人能做到这一点。其二,白居易的两篇长篇叙事诗”长恨歌”和”琵琶行”在当时和后来,诗句的深沉华丽流畅叙事抒情的技巧转换无人超越。那里面的名句警句也是层出不穷。其三,白居易是新乐府的首倡者,开了唐诗一代新风。这第三点更胜于他人尤为重要。所以说”白也诗无敌”一点也不过分。
固然这句诗并非我自创,而只是借用了一句杜诗。但是借用替代移用暗指等等都是文坛惯用手法,不能说杜甫说”白也诗无敌”是指李白,别人引用”白也诗无敌”一定也要指李白。更不能说如果是移用来指了别的什么也是写诗也堪称”白也诗无敌”的白居易,就一定是不知道没读过杜甫的《春日忆李白》这首诗。
发表人: 主持 0 Comments (Post your comment)
引用(0) Permalink
|
面试三则
星期一 一月 15, 2018 7:20 am
面试是寻求工作的关键一步,其重要性自不待言。最方便最理想的面试是通过课余实习暑假实习得到的面试机会。
(一)
萍水相逢,大洛杉矶地区橙县有一个萍聚阁。那是家开间不大的中国餐馆,女老板的名字就叫萍。她对食客这样解释饭店的名字:萍水相逢就是有缘。大家也愿意到萍聚阁来一聚再聚。
萍是既机灵又懂得处理人际关系的。萍这个名字也好发音,无论老中老美。不用因为拗口再另取一个英文名字。萍来公司暑期实习,很快就与上上下下打成一片。来自中国的博士生毕业找工作难,近年来更难。萍有耐心,她打听后知道没有空缺没有指标但是会有机会。这次暑假实习了结束了,潇潇洒洒地来欢欢喜喜地走。坚信下一次面包会有。这是一家蓝筹公司,盈利丰厚专业对口,绝对不能放过。萍决定不急着毕业搞博士后,继续泡着才能做暑假实习。第二年夏天未到,萍又高高兴兴地出现在大家面前。还给几个关键人物带来了小礼物。总而言之,大家都喜欢萍,萍也喜欢大家。
功夫不负苦心人。第二年有两个指标,其中一个当然内定就是萍。老板让我主持安排萍的面试,我也当仁不让。面试按规矩要三个人,一个老板一个我,另一个自然找了个既德高望重富有威望又领会体察内情平时就对萍印象很好的老先生。组阁后就挑日子,天高气爽风和日丽的好日子。萍仍然很紧张,我安慰她都是一些老熟人,都想处好几个月了,不用担心尽量放松。只是不好直截了当地告诉她这简直就是走过场。本来嘛,大家心照不宣,这样一个明白着肯定要招的人选,以后就是同事,谁又会来作梗。
面试就像谈家常那样过去,照式照样中规中距。过几天三个人一碰头,完全合格均无异议皆大欢喜。萍就这样如愿以偿进了公司。面试面试,酷似相亲。如果是事先就养在家里的毛脚,有了充分的机会表现,雀屏中选还会有失误吗?
(二)
乔是另外一个例子。平心而论,乔不可谓不努力。可乔是个死心眼,凡事要追根究底,做科研时是位完美主义者。那种力争一百分满分的劲头叫人受不了。这样一位乔老爷,还要想上轿,真有点叫人哭笑不得。
乔不懂得看风云气色,满脑子的独门心思。一般而言,如果在指导人员给实习学生的期中小结中不提出安排面试的话,人事部门和上级老板是不会考虑这个人选的。那个小结报告中就有那么一栏:是否准备安排面试。因为乔有个同校同批来实习的同学,已经安排了面试明确将为那个部门录用,乔知道后也来了劲。
乔专门找着我要安排面试。一点也不知道不想想我为什么不安排。我一口答应,在期末报告中那个栏目里勾上一沟。同时我提醒他既想面试就要好好准备,也要做好思想准备有面试不等于通过面试通过面试不等于就有Offer。因为期末关系,时近准备休假,结果老板也没有来得及安排有谁主持。不几天我就休了假。等我回来听说乔还特地找了大老板,延长了几天实习期为了安排面试。不知道谁让张三李四王二麻子三个人凑成了一个面试班子。
结果出来了。还是乔从他那个学校打来电话告诉的。面试不及格,但人事部门的信上说得很客气:根据目前的情况,本公司不可能有适合你的位子。他一定要我替他打听,到底结果怎么样到底是为什么?我找了张三,张三说对他印象很好,但是在碰头会上李四和王二麻子都有一项给乔打了一分!记分制是五分最高,三分为及格。但大多三分就不会录用。何况是一分?!我诧异地问到底是在哪一项里会出轨了呢?答案竟是Comminication。
一个来美国念了大学念硕士,念了硕士念博士的实习生失手的不是专业水平,不是对口问题,甚至也不是举止打扮。船翻在阴沟里的博士生可要三思了。
(三)
我自己的面试经历中,独木桥也好阳关道也好,就恕我不在这里絮叨了。这第三则是讲另外一个关于面试的故事。
口语过关,接下来的难题是写作。写开题报告写项目总结写个人评价都要靠写作。还好不用再写思想汇报打入团报告。为了提高写作能力,不想(不用)再对着计算机屏幕发呆,报名参加了一个英文写作班。
教英文写作的是一个小老太,听说是英文系的业务一把手。小老太精精干干,认认真真,不苟言笑,就是每节课一散课就拎了她的小包快步走出教室。后来我才知道她是急着去补妆。我上课做学生一贯是讨老师喜欢的,到美国也不例外。写作课不轻松,必定要加倍努力。但强手如云,不出奇兵也是不行。每逢自选题目是我总能找到讨巧的题材。碰到规定题目时也能别出心裁。
有一次,老师给的作文题是“面试”。我想那一定是个常规题目,年年用反复用。大家写的都是自己或他人的面试经历,这大概也是学校出题的老套子。老习惯让我心里涌动着一股逆流,思索了一下,就沙沙沙地写起来。
交了卷,发下来是一个A-,我高兴坏了。小老太下课吃饭前叫住我,称赞说:看来你喜欢写发挥想象力的东西。能猜到我写了些什么吗?我写的是克林顿在白宫西厢面试他的毛脚!有何不可?那也是Interview啊。
故事情节完全是虚构的。我记得那时雀儿喜还是个小女孩,根本不会有男朋友。作文里有对话有场景有幽默,有准岳父的平民风格慈父心肠有年轻人的气度超群不卑不亢。东拼西凑弄出来的一篇东东,只因为立意新奇风格讨巧不同于一班学生千遍一律的找工作,才一下子得以脱颖而出。要知道在那个严肃的小老太手里能吃到个B+也是很不容易哎。
发表人: 主持 0 Comments (Post your comment)
引用(0) Permalink
|
我所知道的江棋生
星期一 一月 15, 2018 7:18 am
我与江棋生从未谋面。只是忝为同乡,才不时关注这个名字。说是同乡,又不尽是。因为我仅于填表时在籍贯那一栏目中与江棋生写下同样的四个字:江苏常熟。我只是常时回老家看看,记忆中最多住上过一两个礼拜。不像江棋生在就读北京人大之前,虞山福地一直是他生养成长的热土。
以前知道他,是从那场风波开始。同乡们都说,常熟人文荟萃,现时又出了两名才俊。第一个是先做外交部发言人后来又做礼宾司司级长官的沈国放,经常能从外交新闻里听到他的声音看到他的身影。另一个就是北京人大著名才子江棋生。这次回乡有机会听到了江的一些情况。最近因赵紫阳逝世,又频频看到他的名字在各种网站亮相。故而由不得人不提笔写下一些实情轶事。
江棋生是六六届老高中生。家里共有六个子女,他是老大。据说家里经常穷得揭不开锅,吃了上顿愁下顿。我老家算得是苦了,可他家里比我老家还要苦得多。可江棋生很不容易,上高中读的是江苏省常熟高级中学(简称省中)。在家乡人人都说,进了省中的门就是大学的人。江苏省高考考分高,高考难考一向有名。但是只要你是省中毕业,问题就简化为被哪一家高校录取。长子里拔长子,省中尖子面临的问题是选择哪座顶尖高校。记得省中还出过好几次省里高考状元,有男状元也有女状元。
正在江棋生积极准备高考时,中南海一声令下,埋葬了大家进大学的梦想。纵然是省中尖子又有何用?大批判大字报代替了毕业考升学考。文革初期,常熟有两大对立组织:九七三与五一六。同样揭竿而起积极参加运动的江棋生属于九七三。九七三是一个保守组织,有总共九百七十三个小组织组成,是为九七三的由来。恐怕读者想不到吧,在那场风波里赫赫有名的江棋生年轻时竟是个保守派!他口才好文才高,当仁不让地成为学生代表九七三的头头。毛泽东支持造反派,保守派的日子就不好过。后来毛又过河拆桥把广大知识青年送到农村改造,江棋生也一样跌入了社会最基层。常熟练塘是九七三保守派老窝,江棋生也就到了练塘插队。人虽插队而并未落户,不久公社要送人去电影放映队,江棋生人聪明又活络,被选在其中算是有了一门技术和职业。那农村电影放映队可比不上后来宁娜时代。全部家当是一家旧机子,一张白布幕,一条小破船(江南水乡嘛,船是主要交通工具)。每月八元津贴,真叫做年年难过年年过,处处无家处处家。一个队一个队地去放电影,吃在船上喝在船上睡在船上拉在船上,整个儿一个水上人家。尽管只是八个样板戏电影再加上南征北战地道战地雷战,车轱辘似地轮流转,农民兄弟姐妹看得照样其乐融融,放映员看在心里倒也其乐融融。
机会又来了。当年力保的老干部幸运复出,来了个机遇。他手里握有三个常熟郊区东风肉联厂的临时工指标,自然江棋生就是三分之一。电影放映员改行成了屠夫,在一个总算是工厂的地方安顿下来。头上有了一个屋顶,终于结束了瓢泊不定的水上生涯。可真正属于江棋生的机遇是恢复高考制度。六六届老高中生考大学不在话下,何况江棋生这样的尖子?
告别家乡北上京城,从这一个人文荟萃之地到了另一个人文荟萃之都。海阔凭鱼跃天空任鸟飞,江棋生如鱼得水更上了一个台阶。本科生研究生一路走过来,一切的一切都是阳光灿烂前程无限。说不定也会像沈国放那样青云直上,只要他像沈国放那样做人。可是后来发生的事情却偏偏让他走上了另外一条道路。
大家都知道尖子们在那场风波里的结局。流亡海外是绝大多数人选择的出路。江棋生也同样可以选择这条道路。可他又偏偏选择了另一种道路。他儿子在美国已经学成有业,他太太也已探亲来回,但他本人却连出国探亲都未成行。原因何在?因为当局知会江棋生,暗示他完全可以领护照出国探亲可就是不要回来了。这也是同一种套路,让你出国送你出国到时候不给护照延期没收护照。你就成了一个无国籍人士。若你成为美国公民更好!你就不用想来管中国的大事小事了。登录在黑名单上是不管你究竟是中国公民还是美国公民的。
江棋生决心留在中国留在北京。他断然拒绝了这种流放式的安排,难能可贵。出国去是容易的,留下来是艰难的。恰如京剧“搜孤救孤”里两个救孤人士,一个仗义捐躯,一个忍辱负重。那死去的一位对活下去的一位说我取容易的做,把难的留给你。终身流放对于吊销护照注销户籍的管理层来说,这个人等于是已经“死亡”。留在国内,则这个人终究还活着,还在眼皮子底下晃荡,还在那里“专门讨厌”。你看,这不,江棋生又联合大家一起成立了赵紫阳治丧委员会。这代表民间的赵紫阳治丧委员会又出了一系列的公告。最近一份是给正要召开的两会提出审议赵紫阳冤情追查元凶的公告。
近闻纽约有集会替刘宾雁先生庆生。刘宾雁先生为人令人肃然起敬,为他庆生本无可非议。我所关心的是到江棋生先生六十和七十大寿时,谁来发起集会给主动留在国内继续奋斗“活着”的救孤人士祝寿?
发表人: 主持 0 Comments (Post your comment)
引用(0) Permalink
|
致第八届南锣鼓巷戏剧节组委会的一封感谢信
星期日 一月 14, 2018 5:24 am
第八届南锣鼓巷戏剧节组委会全体成员,
你们辛苦了!
由于健康的原因,我无法飞越重洋来到拙作《风雪夜归人》剧本朗读现场,实在抱歉。由此,更其有必要借此机会向你们问好,给你们道乏,朝你们致敬!并跟在场的领导同志,与会专家和热情观众一一道谢,感谢你们前来观摩捧场。
展示平台的作用是极其重要的。甚至于可以说好多优秀剧本如果没有一个展示的平台,也就没有后来的莫大成果。《曹操与杨修》便是一个典型的范例。演员同样如此,没有陕西京剧院起先的失之交臂,也就没有尚老携卷东进上海,也就没有接踵而来的尚老精品三部曲乃至全国第一个梅花大奖。
感谢南锣鼓巷戏剧节给新编京剧本《风雪夜归人》提供这样一个展示平台,让一位远在大洋彼岸的三无编剧通过剧本朗读这么个形式和大家见面,从而一起品评吴祖光大师的这部成名作和国粹通同联手经由新碰撞新交集展现的新成果。
编剧动笔新编《风雪夜归人》的初心是让话剧原著这部名著中的名著,经典中的经典拥有更多剧种的展示。可以说除开话剧粤剧评剧舞剧之外,包括国粹在内,许多戏曲剧种需要拥抱《风雪夜归人》;反过来,《风雪夜归人》也同样需要更多样化的舞台呈现。
戏比天大,感谢能够邀请到中国戏曲学院导演系忘年交好友郑武先生本着救场如救火的精神鼎力相助,带领团队在百忙之中让拙作《风雪夜归人》的剧本朗读得以实现。特别高兴的是,另外还有一些地方戏剧种的优秀演员伸出援手热情加盟。
最后,非常感激吴祖光新凤霞夫妇的公子全国政协委员著名画家吴欢先生对拙作新编京剧本《风雪夜归人》的鼓励支持和认可。作为对吴祖光大师当年欣然命笔替家父的维也纳书店题写店名留下墨宝的另一种回馈,在吴祖光先生逝世十周年纪念之际拟写就了这个本子。展望未来,若能由剧本朗读进而开花结果有朝一日实现全场演出的话,足可告慰吴祖光大师在天之灵。饮水思源,应当说南锣鼓巷戏剧节功莫大焉!
期待剧本朗读圆满成功,敬请各位知无不言言无不尽提出种种宝贵意见。
编剧赵燮雨 2018年元旦
发表人: 主持 0 Comments (Post your comment)
引用(0) Permalink
|
|
|
Blog 拥有人: |
主持 |
作者群: |
(没有) |
Blog(博客): |
观看所有文章 |
|
好友名单 |
Go: |
上一页/下一页 |
日历
«
<
»
>
一月 2025
|
|
|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17 |
18 |
19 |
20 |
21 |
22 |
23 |
24 |
25 |
26 |
27 |
28 |
29 |
30 |
31 |
|
连络 主持
Email : Send E-mail
私人留言 : 发送私人留言 (PM)
MSN Messenger :
Yahoo Messenger :
AIM Address :
ICQ 号码 :
关于 主持
注册时间 : 星期四 十月 13, 2005 7:13 am
来自 :
职业 :
兴趣 :
留言板
主持
星期日 四月 13, 2008 1:48 pm
问好,肖今!
肖今
星期日 四月 13, 2008 12:13 pm
又来喝酒了!可比咱家女儿红
主持
星期四 二月 07, 2008 1:11 pm
各位网友,新春快乐!
谢谢来访,继续关注!
黑色闪电
星期二 二月 05, 2008 12:12 pm
来看主持
久违了,春节快乐!
肖今
星期二 一月 01, 2008 3:29 am
呵呵,相信这是一个深深的老酒坛子!
祝新年快乐
秋天的枫叶林
星期日 十二月 23, 2007 11:27 pm
问好主持,圣诞快乐!
山城子
星期六 十二月 22, 2007 10:32 am
问好!
秋天的枫叶林
星期三 十一月 07, 2007 7:24 am
找来看戏来了。一直以为你这里戏特多。
黄崇超
星期六 九月 29, 2007 7:28 am
祝国庆节快乐!
Blog(博客)
Blog(博客)启始于 : 星期日 二月 25, 2007 3:08 pm
文章数量 : 6358
Blog(博客)历史 : 6529 天
回响总数 : 836
观看人数 : 4178341
RSS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