酷我-北美枫 首页 -> Blogs(博客) -> 山城茶居
正在观看博客的会员有: 没有
|
迎虎年(组诗)
星期三 一月 20, 2010 8:18 pm
迎虎年(组诗)
▲/ 山城子
▲ 虎之春
虎之春
从牛的腊月枝头虎头虎脑爆芽
喜待除夕接神之后
乘上动车出发
不必回眸哥本哈根
世界气候那里已挺起炎黄的潇洒
却须前瞻沪上博览
如何超越北京的二00八
▲ 虎之头
虎之头
擦过牛尾冒着大雪到民间视察
倾听地底滋滋的热气
抚摸窜上太空的嫦娥规划
又徜徉到车间
欣然于数控与域网间的情话
笑容与笑容亲切
国事与家常交叉
▲ 虎之身
虎之身
按过前爪之后必腾起矫健高大
于九百六十万的空间
撑起十三亿空前的脚手架
让八万里都安下心来
冷不怕
热也不怕
▲ 虎之威
虎之威
都坚实地收缩在竖起来的尾巴
不欲横扫什么
只展示经济的箭簇飞升的挺拔
然后给玉兔备足
甜甜的胡罗卜
2010-1-19于贵阳市金阳新区
(山城子通讯地址:561115 贵州省平坝县205信箱人事科 李子叶 转 李德贵)
发表人: 山城子 0 Comments (Post your comment)
引用(0) Permalink
|
当代新诗活用动词的大发展
星期四 一月 14, 2010 6:32 am
当代新诗活用动词的大发展
文/ 山城子
(本文例句引自诗人马兆印、安琪、英树、巫逖、和平岛、老皮、穆桂荣、天荒一隅、周承强、观云忘我、夏雨、黎阳、郑小琼、王久辛的作品,山城子在此一并致谢。)
我们知道,古代词类活用共有十七个品类,其中动词的活用有四种,就是:动词作名词、动词的使动用法、意动用法及为动用法。另外,传统的拈连格,也是对动词的活用。这样加起来是五种。当代新诗对其中的动词活用为名词,有普遍的继承,而其它极难见到。但是令人惊异的是,当代诗人对动词的活用,却另辟蹊径,一起步就超越了古人,为词类活用这一积极修辞方法的发展,也为新诗语言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所以这样说,是我近两年来为学习研讨新诗,总是欣喜于那些优秀诗人的作品何以新颖、别致的意象及灵动、机智的语言频出?经过深入地探寻与总结,终于发现是他们在活用动词方面,有了太大的突破与创新。经过整理,至少有六种新的动词活用方法,涌入了当代新诗创作技巧的长河,一路奔腾不息。
这六种新用法我分别定了名字,依次为就虚用法、拟人用法、拟物用法、比喻用法、合动用法、性状用法。每种用法举出数例说明——极易明白。明白后你再去看诗人的作品,谁都可以找出许多例子来认证,且也可以充盈和坚实个人的为诗功底了。
1、就虚用法。
先引个例句看吧:“人到中年,听到温度往低处/ 掉,听到火车拉响” (马兆印《中年》-摘自作者的博客)。
这里的动词“掉”,本来是给有重量的物体预备的,而且还要有空间条件,才可以掉。但“温度”虽可感,却无形,不是重物,然而诗人偏选择了这个“掉”字。诗思的深处,自然是看中了“掉”所能带来的重,以便配合“温度”隐喻着的沉重内容。
这种用法,其实也是借鉴民间精粹的口语而来。比如“猪肉的价格又掉了”。“价格”这个经济学名词,也同“温度”一样抽象而无形,没有重量,不占空间,无法掉的。但老百姓不习惯说“下降”、“下跌”或“跌下”,偏说“掉”,如果再形象些,就说“跳水”了。
通过这一例子的分析,我们就可以为这种用法总结为:用具体实在事物所发生的动作、行为、变化,移就到抽象无形事物上来,使其产生更为生动形象的表达效果的动词活用方法,就是就虚用法。
我们还可以从下面的例句中体会:
“晚风凉了,夜色刮起秋意,内蒙像一张羊皮慢慢铺开” (安琪《晚风》载《诗歌蓝本》2006年总第二期49页)。
这里的“刮起”是就虚用法,是使“秋意”有了风一样的实感。
“清脆的蹄声/ 踏碎深夜的宁静/ 最终 在奔跑中/ 叩响黎明(英树《成为一匹马》-摘自英树的博客)。“踏”与“叩”,都是用于具体实物上,如踏青、叩门等,这里诗人用在了无形的“宁静”和时间名词“黎明”上。遂使无形与时间,也具体得有形了一样,可以“踏碎”,也可以“叩响”。这样的活用效果立刻就让诗文本绰约而烂漫起来了。
“明月装饰了你的形象/ 你装饰了女儿的梦/ 安息吧,妈妈/ 九泉之下
(巫逖《手机上的母爱》-摘自网络)。
“装饰”一般用于书房、客厅等房间,诗人这里用于“形象”与“梦”,是看中了装饰“美”的效果,意在赞美“母亲”伟大的爱。
“需要下一场多么深厚的大雪/ 才能够掩埋/ 百年的屈辱,百年的掠夺啊”(和平岛长诗《火龙》-《北美枫》诗刊总第5期)。
“掩埋”的原本用法是掩埋尸体或什么东西,这里移就到活用为名词的形容词“屈辱”和活用为名词的动词“掠夺”上,瞬即就使诗意灵动起来了。
“寂寞的枝头还站着我的张望” (摘自穆桂荣诗集《永远的节拍》-《爱情鸟》)
“站”就是“站立”的动作,凡站立的应是具体的人或动物,却不可能是一种视觉动作的“张望”。而现在诗人偏让这个动词用如名词的“张望”站立,不仅灵动别致了诗句,其一种痴情,也因这个“站”的就虚活用,而令人印象深刻了。
2、拟人用法。
这个我们不妨先给出定义来:就是将发生在人身上的动作、行为、变化,搭配给人以外的事物,使其产生拟人的修辞效果的动词活用方法。请体会下面的例子:
“炊烟在屋后瘦,溪前/ 不说话的香樟/ 守着方言,守着一碗/ 社保,等春风/ 等白花花的尘世”(马兆印《中年》-摘自作者的博客)。
形容词活用为动词的“瘦”,接下来的“说”,及后面的两个“守”,两个“等”,使“炊烟”和“香樟”,具有了人一样的思想感情。这就是动词的拟人活用方法。
“一粒苹果端坐茶几,你是我的甜/ 核的出走遗留五粒黑籽,怀抱今生”(马兆印《凝望》-《诗歌蓝本》2006年总第二期25页)
“端坐”、“出走”、“怀抱”三个动词,都应当是对人动作的描绘,这里却被诗人赠给了“苹果”(这里不去深究苹果在全诗中的喻意,只研究语言),于是苹果就被生动形象地人格化了。
“坏死的钟表坚守着不羁之旅/ 眷恋沿着脚下的河流潺潺微响”(老皮《当我把自己想象为一头牦牛》-摘自“老皮造句铺”博客)。
这里的“坚守”,当然是人的行为,用在“钟表”,就有了拟人的效果。
“我决定让寂寞安分守己/ 让忧伤多一点牵挂”(摘自穆桂荣诗集《永远的节拍》-《落魄》)
“安分守己”这个属于人的行为的动词性短语和属于人的心理活动的“牵挂”动词,分别用在了用如名词的“寂寞”与“忧伤”的身上,就有了拟人的味道,就美丽了诗句,就深刻了文字的蕴涵。
“水下/ 睡莲默默成长,小美人,别张扬”(天荒一隅《撩起碎玉》-摘自作者的博客)。
“成长”,几乎是孩子们专用的动词,这里给了“睡莲”用,拟人效果就出来了。
“一条河由北朝南奔腾营区西面/ 木头常常咆哮着推搡雨季滚滚而来”(周承强《营区边的一条河流》-摘自作者的诗集《宁静时刻》)。
“推搡”当然属于人的动作,用在涨水河里漂浮的木头上,那情景就极其生动在眼前了。
3、拟物用法。
以拟人用法的定义类推,那么动词的拟物用法就是:把发生在某些事物上的独特动作、行为、变化,搭配给人,使其产生拟物修辞效果的动词活用方法。
请看例句:“那倦慵的丽人儿/ 怀抱着空虚/ 然后到居委会/ 将我挂失”( 观云忘我《无法轻装》-摘于“中成诗界”论坛)
“挂失”通常的原本用法,是用在有价证券丢失的情况下,找到有关的业务机关,或在媒体上声明作废,办理这个手续的过程,叫挂失。这里使用到人的身上来,就产生了把人比做了有价证券的拟物的修辞效果。这样的活用不仅使语言别致,也使诗句的内蕴耐人寻味起来。
再看:“夜晚,灯光和我同时绽放/ 把自己层层打开 直至更深处”(穆桂荣《绽放》-发表于《诗歌蓝本》2005总第一期第46页)
“绽放”是花开的独特动作,“打开”是暴露或开通相隔的空间或容积的动作,比如打开窗子、打开门、打开箱子、打开锁等等。这里的“绽放”却用于“灯光”“我”,于是灯光也如花开,人也如花开,这样的拟物效果,立刻就使诗句蕴含起来美丽起来。“打开”,且“层层打开”,其拟物的效果,就让人想到诗人是要把珍藏极深的思想感情表达出来。这样的动词活用,不仅使语言显出灵动之气,也使诗的象之意,越发浓郁了。
“我来了。让我盛开。我就是/ 这片桃花源/ 让我盛开”(夏雨《让我盛开》-摘自网络)。
“盛开”也是花开的特有动作,诗人夏雨连标题都是“让我盛开”,这是怎样一种热烈的诗情,抑制不住了。遇见这样的标题,你就无法走过去,一定会深陷其中的。这就是动词活用的魅力呀!
“川人从未负国人 / 国人从未负川人/ 侨胞 / 把爱寄去/ 把爱寄去!”(巫逖《国哀日》摘自澳洲彩虹鹦网站)。
“寄”是“邮寄”,这里诗人把“爱”拟作可以邮寄的物品,立刻具有了张力。
4、比喻用法。
先看这个例句:“我喜欢/ 大珠小珠落玉盘/ 溅起来的/ 得得达达的声音”(和平岛长诗《火龙》-《北美枫》诗刊总第5期)。
语境中“溅起来”的,我们一定会想到水珠。是的,诗人这里就是将溅起来的水珠,比喻那个“大珠小珠落玉盘”的声音。从这我们可以看出:把喻体事物的动作,直接作用到本体事物身上,这样的动词活用,为之动词的比喻用法。
再从下面的例句体会:
“到了这个季节/ 大江的心才开始惊颤/ 绵绵玉龙/ 被沧桑割断”(天荒一隅《开江》-摘自作者的博客)。
“割断”分明是锋刃的动作,这里却隶属于“沧桑”了。就是说,在句子的背后诗人是把岁月的沧桑,比喻为锋利的刀刃了。
“日子被当成缎子/ 我们在调侃和新鲜里/ 种植下一个春天” (黎阳的长诗《情人节后的99朵玫瑰》第50首)。
“种植”,当然是用于植物的种子或植株了,诗人这里却给了有象征意义的“春天”。背后的原台词是“像种植下一茬庄稼一样,种植下一个春天”。请注意,句子恢复原貌,“种植”这个动词,就属于“拈连”格了。所以,类似这样的比喻活用,就是拈连格省简的变形。
“而我深陷荡漾的季节里/ 满足地叹息、荡漾”(夏雨《让我盛开》-摘自网络)。
“深陷”的背后,一定有“像深陷泥沼一样”,接下来才是“我深陷荡漾的季节里”。这也是拈连格省简的变形。
“我们把秋天燃烧了/ 那些伫立的干柴 燃烧了我们以后的日子”(黎阳的长诗《情人节后的99朵玫瑰》第21首)。
这里是将爱比喻成烈火,但省去“烈火”的字样,只出现“燃烧”,这样使诗句简约而灵动,又别致。
5、合动用法。
先看例句:“一只雄鹰悠然叼着军车飞翔”( 周承强《阔叶遮住的军车》-摘自诗集《宁静时刻》)。
这里的“叼”,本来是雄鹰的动作,但从阅读效果看,它又是军车在云端行进一样。这里不说“行进”,把“行进”的动作合并到“叼”里了。诗意的效果生动简洁而又奇妙。极力表现出随车绕行山颠之上边防战士的革命乐观主义情怀。如若不这样合并而衔接,为这种表达还不知要如何饶舌,也难淋漓尽致呢。
如果定义,可以说:以描绘甲事物或它事物的动作,合并而衔接乙事物,而使两事物复合为统一动作的动词活用方法,叫做合东用法。(事实上笔者曾于2007年10月,将这一方法定名为“动衔”格,与其它十七种新格,写成《从新诗看当代汉语修辞的新发展》一文,发表在《新诗大观》2007年12月刊。)
再请从下面的句子体会:
“整个黄昏都被摘到腮帮子上了”(周承强《含着木叶吹荡黄昏》-摘自诗集《宁静时刻》)。“摘”合并而衔接了黄昏与腮帮子。
“鲜花和手臂长满窗口/ 鼓音和掌声推搡阳光潮/ 列车如释重负地甩下隧道河流”(周承强《从军行-摘自诗集《宁静时刻》)。
“长” 合并而衔接了鲜花、手臂、窗口……
“混浊的浪头不时喷出受惊的群鸟”(周承强《营区边的一条河》-摘自诗集《宁静时刻》)。
“喷出” 合并而衔接了浊浪与鸟群。
有了这样的合并衔接,诗句立刻简洁、奇瑰、精彩起来。
6、性状用法。
所谓性状用法,就是把动词当作形容词来使用的动词活用方法。
例如:“她们弯曲的身体,让我想起多少年前/ 或者多少年后,在时间中缓慢消失的自己(郑小琼《铁》-摘自网络)。
“消失”加上“的”,做了宾语“自己”的定语。如果参照古汉语词类活用的“名词做状语”,那么,这种活用方法也可以叫做“动词做定语”的。只是古文中没有出现。
“钢轨 也都被燃烧的火焰/ 拎了起来 像缠麻花/ 缠了个里里外外/彻彻底底 拎在半空”( 王久辛《肉搏的大雨》第23节-摘自诗集《狂雪二集》)。
“燃烧”加“的”做了主语“火焰”的定语。这时“燃烧”这个动词,其作用在于表明“火焰”的性状——是明火而非死火——而不是动作了。
“那是火焰冲天的声音/ 那是大铡刀抡起来飞舞的声音啊”( 王久辛《肉搏的大雨》第10节-摘自诗集《狂雪二集》)。
这里的“抡起来飞舞”加“的”做了宾语“声音”定语,也属于这种用法。
以上六种,仅从当代部分诗人的作品中总结出来,但绝不是部分诗人这样活用了动词,而是绝大部分诗人的著作里都能找得到,就是说已经成了一种普遍的现象,所以说是大发展。古汉语对动词的活用仅五种,是近三千年的积累;而这六种,不过是30年的事情。相比之下,如何不是让人惊异的大发展?
2010年元月10-14日于贵阳市金阳新区
_________________
发表人: 山城子 0 Comments (Post your comment)
引用(0) Permalink
|
山城子的诗(09年自选10首)
星期二 一月 05, 2010 11:42 pm
山城子的诗(09年自选10首)
▲ 榆
我长到十七、八的时候
从沈回来看你
竟被谁剥得露出惨白的骨
欲摧而立
你说不要悲伤
能为乡亲滑溜一餐干涩日久的肚肠
站着死了
也愿意
2009-2-6于辽西故乡
▲ 乡间票女
马尾巴辫儿歪梳一边
长筒靴冬裙嘴唇红着喜气
六百人民币的月薪
一样时髦着得意
为着土里园里棚里圈里的繁重
远离如花的身体
优越待嫁
并不归宿这颠簸的尘埃风雨
2009-2-9于辽西故乡
▲ 脚手架
吊塔伸着长臂指向脚手架
脚手架亲密着那些黄头盔和胶底鞋
飘下来尽是皖豫的口音
年轻不年轻的心里都不再长麦子
如今改长高楼大厦
大厦高楼密集也不住着他们
他们总是盼着夜餐后趴进棚子
各自搂着个手机说话
2009-03-19于上海
▲ 大地
朦胧之际,单纯廓清了整个内部
此时我迈着轻盈复习乡间小路
自由地放逐感觉到足底
亲近蒲公英亲近纯朴坚实的大地
多么让人放心…静静地承载万物
除了晨露的晶莹,几无所取
雀鸟从四面八方震颤它们的喉弦
由衷着谁深深的赞许
2009-4-20于黔中文化村
▲ 青李子
你上市,我就走进童话了
圆胖胖的小人儿穿着绿衣
说话的嗓音
喀斯特地貌一样酥脆
清甜里透酸
润心而开胃
年年都是这个时节
嘿嘿!倾情相会
2009-6-16于黔中文化村
▲ 寨子与人
认识不认识都可以打招呼
街头巷尾的狗都不咬人
说讨口水喝
让进门里即忙捧出新茶开水沏
拉呱几句坐下来
会有特色招待陌生与亲昵
米酒油炸粑香甜地微笑着
抑或是几穗热腾腾的嫩玉米
2009-8-13于黔中文化村
▲ 一首诗
开国大典说你写吧
那天的声音惊雷般震响八万里云霄
为前二十八年的浴血
画上第一个分号;
一九五六年底说你写吧
那个年末中国的天空从本质上红了
辉映此前的七年
点上了第二个分号;
十八户农民说你写吧
那年春风很春天地清晰了所有头脑
为尔后三十年的腾飞
特色地点上了冒号:
啊!一首很中国的诗
四代人接力般地泼墨挥毫
已灵动出多少意境的辉煌
创新了多少修辞的技巧
行文整整60页了
还不能画上句号。
2009-8-14于黔中文化村
▲ 与山共生
视线平移到窗外
就记起这群起的新居原本是一座山
楼顶亲密云霄
原本的山就被偷换了概念
躺椅上想念那些原貌的山
一丛丛野菊依然生长我淡然的灿烂
在岩石与岩石的缝隙
摇曳秋风与一字路过的鸣雁
都收回体内长成厚重的意象
让我的每块肌肉苔藓成裸露的山岩
让山是我,让我是山
让思想的植被远离城市的尘烟
2009-9-9
于贵阳市金阳新区
▲ 唱到夕阳的情歌
1、
唱到夕阳的情歌
礁岩般宁静,不再出声
一任青苔凝霜
只让海滩欣赏晚照拉长的两个身影
缓缓移动
2、
是如何从清晨一路唱过来的
已不重要
一如老了的两只丹顶鹤
喜欢清静
不再年轻时那样风起云涌
3、
一只喙伸向另一只羽毛
梳理,另一只回喙以亲昵
然后都把一条腿收起
松下石旁
静静相依
4、
仿佛住进了极圈之内
太阳不再滚落
也不再升起
回味曾经的坎坷凸凹崎岖
也慢条斯理
5、
翻身时听到轻轻的鼾声
天亮之前越发香甜
回头时的笑容
常常化作乍开的牡丹
与儿女团圆
6、
竟日里
每衔红叶,艺术白色的沙滩
或拾贝壳,情思虚拟以串串
各得丰盈的怡然
7、
两个身影,夕阳越拉越长
海滩徜徉开阔的音域
你年轻人很难弄懂
唱到夕阳的情歌
一任青苔凝霜
不再出声,礁岩般宁静
2009-10-21
于贵阳市金阳新区
▲ 清晨
徐徐醒来的意识,抚向古老的巅顶
溯回最初的年轻
那时的激动,是整个世界
无声的电闪雷鸣
幸福的历程已经琥珀成无数的珍品
镶嵌岁月
爱,便风化为宽敞明亮的静
横卧的昆仑,听喜马拉雅轻鼾回笼
2009-12-5
于贵阳市金阳新区
作者简介:山城子,本名李德贵。辽宁北镇人。有诗文800余件发表海内外报刊杂志。现居贵州平坝,系中学退休教师,诗歌爱好者。
通联地址:561115 贵州省平坝县205信箱人事科 李子叶 转 李德贵
电子信箱:shanchengzil@163,com
发表人: 山城子 0 Comments (Post your comment)
引用(0) Permalink
|
大街上的生活(组诗)
星期一 十二月 28, 2009 12:22 am
大街上的生活(组诗)
文/ 山城子
◆
金阳大街
燃气热水器让我去买一对儿1号电池
我既放逐自己在金阳大街
太阳从白云堆儿里呼啦下子亮出脸
大街立刻年轻起来
我也觉得脚下生风了似的像要飘起
一路搜寻应当有卖的五金店
◆
迎面腰鼓队
人行道许多行人往来宽阔
忽一横幅引导而行宣传某某品牌火热
牵引一队红衣粉裤叮咣当叮咣叮咣当
细看领队是昔日我们的副校长
我连忙招手致意
啊哈——队伍里许多老同事和邻居
◆ 马路牙子上边
低头而行一呀呀学语女婴扑入视界
我扭脸看那红扑扑小脸儿天真无邪
一抬头见那青年妈妈拍着手退步慢走
绽开的幸福年华腾出笑眸向我点头
我以礼貌的微笑轻步超越
把快乐的心情都储蓄在大街
◆ 推车叫卖
推车叫卖迎我而来
广柑胡柚蜜橘青枣声声半导体
细看不是龙凤胎也不是游击队
车后跟着一双可爱的小儿女
年轻的农妇冬闲人不闲
商业一回总会有些微的赚取
2009-12-28
于贵阳市金阳新区
发表人: 山城子 0 Comments (Post your comment)
引用(0) Permalink
|
清晨
星期五 十二月 04, 2009 8:48 pm
清晨
文/山城子
徐徐醒来的意识,抚向古老的巅顶
溯回最初的年轻
那时的激动,是整个世界
无声的电闪雷鸣
幸福的历程已经琥珀成无数的珍品
镶嵌岁月
爱,便风化为宽敞明亮的静
横卧的昆仑,听喜马拉雅轻鼾回笼
2009-12-5
于贵阳市金阳新区
发表人: 山城子 0 Comments (Post your comment)
引用(0) Permalink
|
摸摸古文词类活用的边界
星期日 十一月 15, 2009 6:40 am
摸摸古文词类活用的边界
文/ 山城子
我国古汉语的词类活用,是一项特殊的文化遗产。继承这份遗产,无疑对发展现代汉语,具有重要意义。
古代汉语的词类活用,源于古代人为减少刻写与印刷的劳动量,节约载体资源,而尽量精简句子,使字数变少的思考与实践。
这种思考与实践,一定很贴近当时的口语,文人们约定俗成,因此并不妨碍文字的交流。只是经过两三千年的语言沿革,到了如今,就与现代汉语有了很大的差别,就成为今人阅读古文的烦难所在。
却除繁难,我们必须走进去,看看它的面貌,摸摸它的边界,数数它的种类,按着它的客观存在,整合一会自己的理解,于是我就做起了这件事。
经过广泛的翻阅与收集,我将其整合为四大类,凡十七个品种:
一、一般活用:1、名词作状语(名作形);2、名词作动词;3、形容词作动词;4、数词作动词(少见)5、代词作动词(极少见)6、动词作名词;7、形容词作名词;8、数词作名词(少见);9、数词作副词(极少见)。
二、使动用法:10、名词使动用法;11、动词使动用法;12、形容词使动用法;13、数词使动用法(少见)。
三、意动用法:14、名词意动用法;15、形容词意动用法;16、动词意动用法(极少见)
四、为动用法:17、动词为动用法。
一、一般活用:实际上就是某个词结构在句子当中,其原本的词性淡化,而呈现出另一种词性,以适应基本的语法规则。这不应包括古代的兼类词。
1、名词作状语(用如形容词):名词用在动词的前面,起修饰限制动词的作用。
例文:① 函封之。释:用匣子(介词短语,表使用的工具)
② 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释:在夜里(介词短语,表动作的时间)
③ 常以身翼蔽沛公。释:像鸟儿张开翅膀一样(比喻动作的状态)
④ 吾得兄事之。释:用对待兄长的礼节(介词短语,表对人的态度)(其中的事:则为名词作动词-对待。)
⑤ 道芷阳间行。释:从小路(介词短语-译成“抄小路”则是名词作动词)(道:名词作动词-取道)
⑥ 头发上指。释:向上(介词短语,表动作方向)
⑦ 岂不日戒。释:每天(一般名词,表动作的时间频率)
⑧ 一狼犬坐于前。释:像狗那样地(比喻动作的状态)
⑨ 卿当日胜贵。释:一天天地(表行为的方式)
⑩ 有泉侧出。释:从则面(介词短语,表动作方位)
总结:大多是表动作情形的介词短语或比喻动作状态的缩写,名词性淡化,而具有了事物的性状,即形容词的词性。
2、名词作动词:用现代汉语来分析,就是动宾式的合成词或者短语,省略掉前面的动词,而只剩下了名词,注意省略前后的语法状态各有不同,或加连词、副词、补语等等,也有用名词直接代替动词的。
例文:① 衣锦还乡。释:穿戴。(直接带宾语-穿戴锦衣)
② 驴不胜怒,蹄之。释:用蹄踢。(直接带宾语-前省介词,后略动词)
③ 沐猴而冠。释:戴帽。(使用连词后省去动词)
④ 若属且皆为所虏。释:俘虏。(使用助词后省去动词/ 俘虏今义是名词。)
⑤ 沛公军霸伤。释:驻军。(省略动词,后带补语。)
⑥ 莫名其妙。释:说出。(受副词修饰,而替代动词。)
⑦ 皆白衣冠以送之。释:穿素衣戴素帽。(受副词修饰,而省略动词/ 白单独看是形容词,不单独看与衣冠连起来是名词性短语。)
⑧ 非有诏不得上。释:上来。(方位名词,省略趋向动词。)
⑨ 又前而为歌曰。释:走上前。(方位名词,省略动词。)
⑩ 雨雪霏霏。释:降下。(用名词直接代替动词。)
总结:从前后语境中体会名词里含有动作的态势,就是名词作动词的活用了。
3、形容词作动词:通常是把修饰或补明动作的那个形容词,直接代替那个动作。
(形容词:表示事物的性质、形状和状态的词。如:好坏方圆快慢等。)
例文:① 素善留侯张良。释:交好。
② 不知东方之既白。释:显出白色。
③ 落日山横翠。释:横卧。
④ 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释:尊重。
⑤ 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释:宽待。
⑥ 是以区区不能废远。释:远离。
⑦ 尊贤而重士。释:敬重,看重。
⑧ 且夫天下非小弱也。释:变小,变弱。
⑨ 火尚足以明也。释:照明。
⑩ 桑之落矣,其黄而陨。释:变黄。
总结:①③④⑤⑦是以修饰代替动作;②⑥⑧⑨⑩是用补充说明代替动作的。
4、数量词作动词(少见):①虽然眼底人千里。释:行千里。
② 食马者不知千里而食也。释:行千里。
③ 六王毕,四海一。(六国灭亡了,天下统一了)
④ 不迁怒,不贰过。(不把怒气发泄到别人身上,不重犯同样的错误)
5、代词作动词(极少见):代词作动词,但用后的词汇意义,仍不失其称代作用。例如:见公卿不为礼,无贵贱,皆汝之。(伯丑)见了公卿都不施礼,无论地位高低,都对他以“你”相称)
6、动词作名词:动词处于主语或宾语的位置,用如名词来充当主语或宾语。
例文:① 弃掷今何在 释:抛弃我的人。
② 青山隔送行。释:送行的人。
③ 而其见愈奇。释:见到的景象。
④ 则其至又加少矣。释:到的人。
⑤ 往往有得。释:收获、心得。
⑥ 山原旷其盈视。释:视野。
⑦ 住近湓江地低湿。释:住处。
⑧ 留待作遗(wèi)施.。释:赠给的纪念品。
⑨ 赵王之子孙侯者,其继有在者乎?释:继承的人。(《触龙说赵太后》)
⑩ 翩翩两骑来是谁?释:来的人。(《卖碳翁》)
总结:句子中动作的实施者或接受者被省略。翻译的时候要补出来的。
7、形容词作名词:通常是把修饰事物的那个形容词,直接代替那个事物。
例文:① 群贤毕至,少长咸聚。释:贤士/ 年龄小的人/ 年纪大的人。
② 足以极视听之娱。释:乐趣。
③ 夙遭闵凶。释:忧患不幸的事。
④ 猥以微贱。释:卑微低贱的人。
⑤ 《齐谐》者,志怪者也。释:奇怪的事物。
⑥ 适莽苍者。释:近郊。
⑦ 其曲中规。释:弯曲的弧度。
⑧ 击空明兮溯流光。释:月光下的清波。
⑨ 三岁食贫。释:贫苦的生活。
⑩ 四美具,二难并。释:美好的事物。/难得的人物。
总结:都是修饰名词,在“的”之前的那个形容词,当作名词用,而把应当用的名词,给省略掉了。
8、数词作名词(极少见):例如:一 损俱损,一荣俱荣。(“一家”,家被省略)
9、数词作副词(极少见):而或长烟一空 (都、皆《岳阳楼记》)
二、使动用法:
10、名词使动用法:含有主语“使宾语成为这个名词所代表的人或事物”的意思。
例如:先破秦入成阳者王(wàng)之,是“使之成为王” 的意思。
例文:① 汗牛充栋。释:使…出汗。
② 孟尝君客我。释:使…成为客人。
③ 徐孺下陈蕃之榻。释:使…放下。
④ 尔欲吴王我乎? 释:使…做吴王。(你想让我做吴王吗?)
⑤ 桓公解管仲之束缚而相之。释:使…做丞相。(齐桓公亲自解开管仲的绳索束缚,并且让他做丞相)
⑥ 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 释:使…做王。 (即使江东父兄可怜我使我继续做王,我有什么面目见他们呢?)
⑦ 天子不得而臣也,诸侯不得而友也。释:使…为臣,使…为友。(天子不能使他为臣,诸侯不能使他为友)
⑧ 故王不如东苏子,秦必疑齐而不信苏子矣。释:使…向东去。(所以大王不如使苏代向东去(回齐国),秦国一定怀疑齐国,而不相信苏代了)
⑨ 筑室百堵,西南其户。释:使…向西南开着。
⑩ 齐威王欲将孙膑。释:齐威王打算让孙膑当主将。
总结:从翻译现代文看,充当谓语的名词都有“使”或“让”宾语变成自己的意思。而翻译过来,则在那个名词前加上相应的动作成为动宾。
11、动词使动用法:主语所代表的人或事并不是动作行为的直接发出者,而是使宾语所代表的人或事物直接发出,主语只是使宾语发出这种动作行为,含有主语“使宾语怎么样”的意思。例如:柳宗元《捕蛇者说》“君将哀而生之乎?”动词“生”不是主语“君”直接发出的,而是宾语“之”直接发出的,含有“君使之生”的意思。
例文:① 既来之,则安之。释:使…来。
② 飞沙走石。释:使…飞/ 使…走。
③ 威武不屈。释:使…屈服。
④ 虽大风浪不能鸣也。释:使…鸣。
⑤ 沉鱼落雁。释:使…沉/ 使…落。
⑥ 行仁义而怀西戎。释:使…归顺。
⑦ 使使以闻大王。释:使…知道。
⑧ 逆以煎我怀。释:使…受煎熬。
⑨ 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释:使…迂回、环绕。
⑩ 使人听此凋朱颜。释:使…凋谢。
总结:都是让不及物动词硬带上宾语,并使这个宾语发生这个动作。
12、形容词使动用法:形容词的后面带上宾语,那么这个形容就活用作动词。形容词活用作动词后,是使宾语具有这个形容词的性质和状态,这种现象叫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例如:“今媪尊长安君之位。”形容词“尊”的后面带有宾语“长安君之位”,意思是“使长安君的地位尊贵”。形容词活用为使动的现象很多,例如:
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敌人远我,欲以火器困我也。(《冯婉贞》) 春风又绿江南岸(《泊船瓜州》)
“固国”是使国家强固;“苦其心志”是使他的心志苦,“劳其筋骨”是使他的筋骨劳,“空乏其身”是使他的身体空乏;“远我”是使我距离远。“又绿江南岸”是又使江南岸绿。
例文:① 安邦定国。释:使…安定/ 使…巩固。
② 足以荣汝身。释:使…荣耀。
③ 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释:令人迷乱。
④ 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释:使…错误。
⑤ 艰难苦恨繁霜鬓。释:使…多,增多。
⑥ 会盟而谋弱秦。释:使…变弱(削弱)
⑦ 以愚黔首。释:使…愚昧。
⑧ 山原旷其盈视。释:使…盈(满),充满。
⑨ 川泽纡其骇瞩。释:使…惊骇。
⑩ 眄庭柯以怡颜。释:使…愉快。
总结:就是硬让形容词带上宾语,带宾语后它就有了动意,而使(令、让)宾语变得具有那个形容词的性状。
13、数词的使动用法(少见): ①霸主将德是以,而二三之,其何以长有诸侯乎? 释:使…或二或三的不定准。(做霸主是凭德行,但贵国(晋)使自己的德行没有定准,那怎么长期掌握诸侯呢?)
②籍令秦始皇长世,……虽四三皇,六五帝,曾不足比隆也。释:使…做第四个,使…做第六个。(假若秦始皇长寿的话,……那么即使是使秦始皇与三皇并列变成四皇,与五帝并列变成六帝,也不能比拟秦始皇的隆盛)
三、意动用法:
14、名词意动用法;名词用作意动,是把它后面的宾语看作这个名词所代表的人或事物。
例文:① 吾从而师之。释:以…为师。
② 襟三江而带五湖。释:以…为襟,以…为带。
③ 父利其然。释:以…为利。(认为这个这样有利)
④ 孟尝君客我。释:孟尝君把我当作客人
⑤ 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释:况且我和你在江岸沙洲上捕鱼、打柴,把鱼虾当成伴侣,把鹿看作朋友.
⑥ 今我在也,而人皆藉吾弟,令我百岁后,皆鱼肉之。 释:现在我还活着,而人们都欺侮我的兄弟,假使我死后,都会把他当作鱼肉了(任意宰割)
⑦ 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释:以其父为客。(《伤仲永》)
⑧ 后人哀之而不鉴之《阿房宫赋》释::以……为鉴;借鉴
总结:把前者(意动的名词谓语)当作(便成为)后者(名词宾语)。
15、形容词意动用法:形容词的意动用法是主语认为宾语具有这个活用形容词的性状,宾语本身并不一定真的具有这种性状,只是一种主观的认为。例如: 渔人甚异之。(《桃花源记》)
若毒之乎?(《捕蛇者说》) “甚异之”是认为非常奇怪;“毒之”是认为它痛苦。
例文:① 耻学于师。释:以…为耻;认为…耻辱。
② 位卑则足羞。释:以…为羞,感到羞耻。
③ 年少呵轻远别。释:认为…轻(不重视)
④ 悦亲戚之情话。释:以…为愉快。
⑤ 善万物之得时。释:以…善,羡慕。
⑥ 大将军邓骘(zhi)奇其才。释:以…为奇。
⑦ 单于壮其节。释:认为…壮。
⑧ 且庸人尚羞之。释:以…为羞耻。
⑨ 先国家之急后私仇也。释:以…为先,以…为后。
⑩ 父异焉:释:奇怪,以…为异
总结:由形容词活用而来的动词,表示主观上认为(觉得)宾语所表示的事物具有这个形容词所表示的性质或状态。
16、动词意动用法(极少见):
例如:戒之慎勿忘。释:以…为戒。
四、为动用法:
17、动词为动用法:含有为了(含因为、被)宾语才发生的这个动作。
例文:① 庄生晓梦迷蝴蝶。释:为…迷惑。
② 人生自古伤离别。释:为…伤感。
③ 多情自古伤离别。释:为…伤感。
④ 死节:释:为……而死。
⑤ 祭祀必祝之。释:祝,祈祷。动词的为动用法:为……祈祷。
⑥ 既泣之三日,乃誓疗之。释:泣:为……哭泣。
⑦ 后人哀之而不鉴之。释:哀:为……而哀。
总结:翻译成现代汉语,都是“为某某(宾语)”这样的介宾短语,而把动作放在后边。句子就相当于宾语前置了。
以上,古文的词类活用,大体就这么个边界,这样的整合分类,一目了然。
2009年10-11月于贵阳市金阳新区
发表人: 山城子 0 Comments (Post your comment)
引用(0) Permalink
|
|
|
Blog 拥有人: |
山城子 |
作者群: |
(没有) |
Blog(博客): |
观看所有文章 |
|
好友名单 |
Go: |
上一页/下一页 |
日历
«
<
»
>
四月 2025
|
|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17 |
18 |
19 |
20 |
21 |
22 |
23 |
24 |
25 |
26 |
27 |
28 |
29 |
30 |
|
|
|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新茶飘香,来饮一杯吧!
山城子纸质发表总目录:
http://www.coviews.com/weblog_entry.php?e=7102
连络 山城子
Email : Send E-mail
私人留言 : 发送私人留言 (PM)
MSN Messenger :
Yahoo Messenger :
AIM Address :
ICQ 号码 :
关于 山城子
注册时间 : 星期五 四月 08, 2005 2:15 am
来自 : 贵州平坝
职业 : 中学教师
兴趣 : 到家歇歇脚吧!这里有贵州的绿茶,给你泡一杯。
留言板
小寒斋主人
星期四 七月 01, 2010 9:24 am
非常的感谢山城子老师 对我诗歌的批评。我是哪个农村娃啊,我能感受到你评点中的认真与诚坦,这使我有点语无伦次,因为感动,也因为超过了我的期待,再次说声谢谢你!你批评得很好,我要慢慢想一下你的话,我想会一定能使我的写作更进一步的。
风动
星期一 二月 02, 2009 9:45 pm
给山城子老师送来迟到的祝福。。。
蔡利华
星期四 一月 29, 2009 1:07 am
祝李兄新年快乐!和山城子先生.--------
红梅瑞雪岁已初,浓浓乡情迎面铺。
坐上老客笑乡音,执笔欣然朝天抒。
肖今
星期三 一月 28, 2009 6:51 am
山城老师,我来拜年了.
祝你牛年健康快乐
山城子
星期三 五月 28, 2008 12:00 am
谢谢katbai前来问候!
山城子也问你好!
katbai
星期五 五月 23, 2008 7:43 pm
问候老师!!!愿一切安好!
katbai
星期五 五月 23, 2008 7:42 pm
为灾区受灾的同胞们祈祷:愿逝者安息,生者坚强......
山城子
星期六 五月 17, 2008 8:32 am
谢谢肖今的关心!
我们黔中一切安好!
肖今
星期二 五月 13, 2008 11:17 am
山城老师是四川的吗?
你那儿一切都安好吧!
Blog(博客)
Blog(博客)启始于 : 星期六 六月 10, 2006 9:39 am
文章数量 : 774
Blog(博客)历史 : 6889 天
回响总数 : 27
观看人数 : 1472081
RSS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