酷我-北美枫 首页 -> Blogs(博客)

晓鸣:我行我素


正在观看博客的会员有: 没有

蔡利华诗歌研讨会开幕词


星期三 五月 30, 2007 3:32 pm

各位酷我评论员,各位朋友:

今天蔡利华诗歌研讨会隆重开幕了。蔡利华二十二年前作为"莽汉主义"群体的一位悍将闯入诗界,以其强悍的语境和全新的视野,震动了朦胧诗已经式微成靡靡之音的诗坛,从此开始了汉诗界的春秋战国时代。

蔡利华以其与生俱来的“英雄主义”气质,一开始就与“莽汉”群体的其他人明显有别。当"莽汉主义"作为群体不复存在之后,他自称“孤魂野鬼”,坚守诗歌。他带给汉诗界的,不仅有颠覆后重建的语言,更有这种英雄主义的诗歌境界;不仅是二十二年前的一次性冲击,还有这二十二年的坚持和升华。

蔡利华在发表作品时曾用名为蔡逸轩和南回归线。他在《作家》、《诗林》、《诗歌报》等报刊杂志上发表作品100余件。在全国的诗歌大赛上多次获过奖。作为一位水电工程师,他的工作环境经常在西南地区的崇山峻岭中。

蔡利华的诗歌成就是全方位的,酷我讨论会也应该是开放的,全方位的。希望大家各抒己见,为蔡利华对汉诗的历史贡献作一个总结。

发表人: 晓鸣

何均: 读晓鸣《北美枫》第2期两首诗


星期三 五月 30, 2007 3:31 pm

晓鸣,我于酷我—北美枫网结识的第一位朋友,且四川老乡,交流平易,倍感亲切,窃以为有长兄风范。因此,我较为关注其作品,从中获益匪浅。近读《北美枫》第2期刊发其《给父亲送行》《父亲、我和儿子》,均与父亲有关,我从标题窥见中国人生命链条的衔接与传承,读之颇有感触,便信笔涂鸦,望能抛砖引玉。
一、父亲形象“低到与本质一样高”。
父亲,沉甸甸于每人心中。他是力量,他是大山,他是我们行走四方的坚强后盾,他是我们心中阳刚之美的典范。晓鸣笔下,父亲是平凡的,他是小镇普通百姓,但离开人世时却是不平凡:

送你上山时半个小镇都空了
两里多长的行列中
有你喜欢和不喜欢的人
他们自发赶来陪你走完最后这段路
或者为了感激,或者表达敬意
(选自《给父亲送行》)

此乃人生最朴素的价值体现,“低到与本质一样高”的伟大。有如是多的人来送行,“半个小镇都空了 / 两里多长的行列”,都是“自发赶来陪你走完最后这段路”,“或者为了感激,或者表达敬意”。“自发”二字,即最好的明证,非政府行为,非做秀。“有你喜欢和不喜欢的人”,但都来了。即使伟人,亦不过如此,很多还是做秀,更何况一介平民百姓有如此壮观的送葬队伍?这就足矣。这缘于父亲为人朴实、厚道、低调:“他们送走的是一个人 / 和几十年间他所有无偿的付出”,“他们送走的是一个人 /和小镇中他无处不在的痕迹”,“你不在乎赞扬 / 也不是为了进入天堂 / 永远低调 / 低到毫不起眼,低到与本质一样高”,“在你的墓前 / 高尚和不高尚的人都流过眼泪”(《给父亲送行》)。此为千百年来中国人美德的集中再现。晓鸣有这样的父亲是骄傲的,这是平凡的伟大。父亲影响深远,不仅在小镇人的观念里,更在“我”的灵魂深处。
二、“我”的形象承上启下。
“我”追求时尚,“轻薄过”父亲“敬畏的领袖”。父亲走后,“身后的门被重重关上 /阳光不能留住”,“我”也“突然就苍老了”,因前路再没人遮风挡雨,一切重任都得独自肩着,“多少蓄愿沉积为隐痛”,“我现在当然地继承了威严 / 留心你的孙子们的所有过失”。 “我”也要像父亲教导儿子,儿子继往开来,在中国人心中占有崇高地位。中国是农业大国,所有农活都是力气活,男子乃家庭顶梁柱,过去虽重男轻女,但不排斥女儿,一样把女儿视为掌上明珠。这是几千年来惯性使然。随着年龄增长,“我”的认识能力也提高了,“过去那些所谓的原则和分歧 / 其实多么空洞”,变得平和,自然。

时间剥夺了那些漂亮的外衣后
我们多么相似
我的天,我的天,在上帝的花园
你, 我, 我的儿子
终将成为兄弟
(以上均引自《父亲、我和儿子》)

很精彩,在最后,多年父子成兄弟,因为“在上帝的花园 / 你, 我, 我的儿子 / 终将成为兄弟”,因“时间剥夺了那些漂亮的外衣后”都平等了,没有那么多的责任和义务,亦没有那么多的礼教和尊严。
三、诗风朴实、冷峻、稳健、淡美。
晓鸣诗写得不多,但不虚美,写得沉稳,来自其真切感受,因而呈现一种朴实、冷峻、稳健、淡美的诗风。平淡之美,非淡而无味,乃淡而愈醇。宋代周紫芝《竹坡诗话》有言:“作诗到平淡处,要似非力所能。东坡尝有书与侄云:大凡为文,当使气象峥嵘,五色绚烂,渐老渐熟,乃造平淡。余以不但为文,作诗者尤当取法于此。”诗人诗风形成,应与其气质、禀赋、阅历有关,应是“渐老渐熟”的过程。
晓鸣《给父亲送行》写于2004年10月5日, 追思于四川兴文 。注曰:“我父亲逝世于三年前。这次回家拜访了一些父亲的老友,追思父亲生前的事,写了这首诗。”因是追思,时间已过滤掉悲伤、哀愁,故诗人能冷静客观,以诗意的笔墨来抒写,缅怀父亲浓郁的情感化为朴素淡美的语言、意象,如“你不在了,你种的树常绿 / 你的歌还在一些场合响起 / 你栽的花仍然开着 / 合乎时宜,愉悦人心”,如是表达父亲“无处不在的痕迹”。
晓鸣《父亲、我和儿子》写于2006年2月5日,算是近作,应是诗人对父亲另一种方式的怀念,诗风一以贯之的朴实、冷峻、稳健、淡美,但增添了一种幽默,如“每当我语调变得粗暴 / 就有一阵凉风从后面吹来 / 我知道你正在门后笑我”,而我以为这是冷幽默,让人沉思的幽默;也增添了一种机智,如“现在天暗下来了 / 灯光象你的手停在我的头发上”,父亲无处不在,根深蒂固,深入骨髓。
当然,我有理由期待晓鸣写出更优秀的诗作。
2006年11月23—26日于普明村



附录:

给父亲送行

送你上山时半个小镇都空了
两里多长的行列中
有你喜欢和不喜欢的人
他们自发赶来陪你走完最后这段路
或者为了感激,或者表达敬意

他们送走的是一个人
和小镇中他无处不在的痕迹
你不在了,你种的树常绿
你的歌还在一些场合响起
你栽的花仍然开着
合乎时宜,愉悦人心

他们送走的是一个人
和几十年间他所有无偿的付出
你不在乎赞扬
也不是为了进入天堂
永远低调
低到毫不起眼,低到与本质一样高

在你的墓前
高尚和不高尚的人都流过眼泪
你在小镇上留下痕迹
也在许多人的观念中留下痕迹
一些人只送你到墓前,然后折回
而另一些人会沿着这种观念走下去

2004年10月5日, 追思于四川兴文
注: 我父亲逝世于三年前.这次回家拜访了一些父亲的老友.追思父亲生前的事,写了这首诗.


父亲、我和儿子

你在世时总嫌我长不大
你走后我突然就苍老了
你身后的门被重重关上
阳光不能留住
多少蓄愿沉积为隐痛!

我现在当然地继承了威严
留心你的孙子们的所有过失
每当我语调变得粗暴
就有一阵凉风从后面吹来
我知道你正在门后笑我

我轻薄过你敬畏的领袖
你则对我追求的时尚不以为然
现在天暗下来了
灯光象你的手停在我的头发上
过去那些所谓的原则和分歧
其实多么空洞!

时间剥夺了那些漂亮的外衣后
我们多么相似
我的天,我的天 在上帝的花园
你, 我, 我的儿子
终将成为兄弟

2006年2月5日

发表人: 晓鸣

山城子: 读晓鸣的诗,说怀念


星期三 五月 30, 2007 3:31 pm

读晓鸣的诗,说怀念
文/ 山城子

晓鸣先生早年曾插队四川省兴文县,知青吴家祠。知青不是职业,仅是一段短暂的内陆河。它喧嚣一时的流淌,给邂逅于斯的瘦弱青春们,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影响和影像。个中人的怀念就是非常自然的事情了,而且又不可能不深切。晓鸣先生的《怀念吴家祠》就是深切得让人鼻酸眼烫的怀念,欲罢不能的怀念,萦徊一生的怀念。

怀念,怀念,怀而念之。它本是不灭流光的辉映,潮湿阅历的晾晒,坎坷沧桑的回眸。它又是情感的丰厚积淀,思想的深沉升华,精神的高贵享有。这样的高贵享有,凡是慢长崎岖了人生道路,跌宕煎熬了绍光年华,扭曲挫折了童年天真的人才有。

晓鸣先生是这样的人,我也应当是这样的人,许多人都是这样的人。但赋之于诗,我仅是寄之于片断、零散、擦边,或朦胧惆怅初中,或依稀温馨中专,或忧烦痛楚决断,或挣扎生存冷暖。也忘不掉故乡的小河,县城的双塔,沈阳的北陵,忘不掉小河、双塔、北陵赐予一个农家孩子的零零散散或甜或苦的故事。更忘不掉给我爱的过世的父亲母亲,哥哥姐姐,姐夫们。我却没有痛切的深重的集中的抒发为长歌当哭的文学样式。但对晓鸣先生来说,至少于吴家祠他是做到了。

怀念的文学样式,最容易共鸣读者。因为,那是真情真意,晨昏不舍;那是亲经亲历,刻骨铭心。应是人生最旺的时段,最美的季节,却被历史裹挟到陌生,安置到坚硬,埋插到贫瘠,那些冷暖的日子,寂寞的时光,惆怅的夜晚,是怎样度过一片荒凉的生长?晓鸣先生都历历在目,切切难忘呀!

啊!吴家祠!那无名的小河,那小河里的鹅卵石,那青冈林,那林里的蘑菇、杜鹃鸟,那间昏黑的小屋,那屋脊上的小树,那砖缝里的蛇蜕……跳跃的音符一般,都朦胧又清晰、清晰又朦胧的跳入怀,流进念里来了。诗人就是在这些连贯又不连贯的物象里失去了什么宝贵,又获得了什么珍贵的呀!

失去的已经无法补偿,获得的又不可能丢失。
“傍晚,我裹着疲倦收工回来/ 瘫靠在门外,对着夕阳 / 凄凉地哼一支愉快的歌”。这就是徘徊在朴实行文下的让人且读且品的意蕴与情怀。那支愉快的歌也能哼出凄凉,是失去得太多太多吧?
“诅咒煤油和盐巴的紧张/ 评说邻村的红白奇闻/ 他们总称呼我“鸣儿”/ 我高兴,我是他们每家的成员”。这就是徘徊在朴实行文下的让人且读且品的意蕴与情怀。我不知道这样的插栽效果与毛泽东的初衷距离多远,但到底也是一份弥足珍重的精神收藏。也正是因为这,诗人才在这样百行的长诗中,倾心地讴歌人性,张扬善良。

“怀念同大队那些知青”、“怀念我众多的邻居”、“怀念那些同龄的小伙”、“ 怀念那些姑娘和少妇”…怀念…… 怀念…………段落排比情深意长,都是因为人性伴着善良生长。
“怀念隔壁小学的老师/ 是我朋友,也像保姆 / 我永远忘不了我衣服上的补丁/ 和我病倒时她们焦虑的眼泪”。这样动情动意、意动情动的困境窘境中的从体贴到体贴,丛体验到体验,无疑是流淌成血液在血管里,清醇成纯净保留在呼吸里了。

怀念!怀念!怀念——怀念里萦回着惨淡,也融合着幸福;撕裂着悲伤,也呵护着真情。怀念!怀念!怀念——晓鸣先生的怀念丰满而平实,遗憾而珍惜,不幸而庆幸,怨深而爱长。总之,怀念入诗,必以情取胜,单纯的情也好,复杂的意也罢,共鸣则是读者无法规避的事情了。尽管我比“老三届”年长一岁,没当过知青,却也是很知情的。
2007-4-15晚上于文化村

附:
怀念吴家祠
文/ 晓鸣

(注:吴家祠在四川省兴文县。我当知
青插队,在那里住了近四年。)

怀念是失去伙伴的孤雁
怀念是离开母树的落叶
怀念是被亲人抛弃的孤独
怀念是招不回来的游魂
怀念是山间的雾霭
总在早晨和黄昏出现

怀念你, 吴家祠
这怀念是没有声音的乐曲
是没有色泽的花朵
是没有温热的眼泪
是不会有人同情的愁苦
我怀念你,写下这首诗
却没有意境,没有韵律
只是些断断续续的话
等你在梦中再现时倾诉

怀念那条无名的小河
匆匆赶来,又匆匆奔波
一年四季,鹅卵石都在唱歌
晴天我听到的是忧愁
雨天我听到欢乐
现在,我什么都听不到了
它冰凉冰凉地,只从我梦里流过

怀念那些蓝色的青冈林
它是由我童年的幻想组成
春天弥漫着兰花的温沁
初夏遍地长着蘑菇
雨后,杜鹃鸟在叫着
阳光的碎片在青苔上闪烁

怀念那间昏黑的小屋
屋脊上长着小树,砖缝里留着蛇蜕
阳光从来挤不进这里
傍晚,我裹着疲倦收工回来
瘫靠在门外,对着夕阳
凄凉地哼一支愉快的歌

怀念那张笨重的小柜子
像一截空心的老树干
里面放着空油瓶和仅有的分币
上面堆著书,本子和马灯
我曾蘸着昏暗的灯光
写过多少真正的诗篇
每一首都装着一个叛逆的思想
和渴望舆绝望的交错折磨

怀念那些遗失了的岁月
那掉进水田的汗珠与眼泪
已在大脑里风化成琥珀
怀念那些曾使我痛苦难眠的事情
时间将要把它们忘却
我为此感到欣慰而又惋惜

怀念同大队那些知青
有着不同的年龄,相同的苦楚
命运把我们冲到这里
像徘徊在河湾里的一团泡沫
我们常横挤在单人床上
拍打着蚊子,感叹社会的沉沦
梦着离开这熟悉而陌生的山谷

怀念我众多的邻居
他们和他们的小屋一样
用质朴的泥土塑成
冬天里我总爱和他们围着火堆
在呛人的叶子烟雾里
抱怨工作队,运动,缺粮
诅咒煤油和盐巴的紧张
评说邻村的红白奇闻
他们总称呼我“鸣儿”
我高兴,我是他们每家的成员

怀念那些同龄的小伙
和他们对我善意的嘲笑
他们惊奇地问我关于山外的一切
同时教出我一双茧巴巧手
和他们在一起就是和自然在一起
现在我忘情的笑声
也是他们教给我的

怀念那些姑娘和少妇
她们和楠竹一样秀丽而粗野
唯一的装饰只是一根钢丝发夹
却是不可估量的能干和多情
她们放纵地惹我生气
还时常数落我的懒惰
但生气纵然如一地落叶
禁不起她们的笑声——那团野火

怀念隔壁小学的老师
是我朋友,也像保姆
我永远忘不了我衣服上的补丁
和我病倒时她们焦虑的眼泪
我永远忘不了她们啊
除非我能丢掉自己的影子

怀念那些忠厚的水牛
和那情感凝重的黄狗
怀念那牵人衣衫的刺藤
和那九曲回肠的小路
那梦中也闻得到的洋槐花
那再也尝不到新芽的黄葛树

怀念是孤儿守着母亲的灵位
是未婚妻等着已战死的丈夫
是旁人难以理解的凄楚
是不可名状的寂寞
就是它——这些诗句
被时间抛弃在荒野
倔强地长着,一片荒芜

发表人: 晓鸣

欣赏山城子诗的叙述语言


星期四 十一月 09, 2006 4:33 pm

欣赏山城子诗的叙述语言

我读诗很挑剔语言,从来不以庄子的“得意而忘言”为然。你“忘言”了我还读你的诗干吗。要“得意”去读哲学社会学的名著更直接。自己老大不小了,还用得着从别人的诗中学知识,受教育? 偏激所致,我对辞藻艳丽的诗,文白夹杂的诗,滥用口语的诗厌恶到过敏的程度。

读山城子老师的一些诗是一种难得的语言享受。以吃饭为例,这种享受不象西装革履赴宴席,也不象呼三喝六地和狐朋狗友豪聚。这种享受就象顺路在朋友家蹭饭吃,一杯清茶,两三碟后园刚采的新鲜蔬菜,一盘匆忙中炒就的家常肉丝,与朋友一家随意坐在小凳子上边聊边受用。

山城子最出色的是叙述性的语言。请看:

《一株老而未朽的榆树》

一株老而未朽的榆树自己栽在椅背上
榆钱早被鸟儿衔走了,叶儿也发黄稀疏
近处忽然窜起一枚嫩枫叶儿,摇一摇
招呼我。不问题,问棋,我说谢军会下

叶儿迭起盘,收了站立形象,拉我坐
拉话是假,真是海的漩涡中的临时挣扎
我忖:就让她喘一口气吧!就没离开
周围的小树们趁机把枝叶儿都弯了过来

多自如,多轻灵!我写不出这么出色的诗,但能欣赏这种语言已经够我自豪了。情节很简单:一个孩子问了老头一个有关棋的问题,没答上来。然后一群孩子围着他聊天。“她”,“我”,“他们”的感受,对话,场景,联想,心理活动,动作等等在短句的节奏中跳跃。留下无数空白,却不需要读者用猜想来填补,但可以用联想来丰富。真可谓“疏可跑马,密不透风”。口语的魅力在这里体现得淋漓尽致。

请再读:

前三节没课。谁把时间坐得很闲
闻雀鸟啭出明明暗暗情感
窗子陡然一亮,久违的太阳回来了
说对不起太忙,没早来黔驱散乌云
--《坐闲时间》

谁端着一坝子满满的金黄
每一株都不堪负重弯下了腰
微风前来爱抚
引发的快乐有些沙哑

一起喊着快来割吧快来割吧
割下,许多心事都可以盘点
明年的心事
照例只能留给明年
--- 《稻子》

这种语言刻意吗?一点也不刻意。讲究吗?非常讲究。什么叫大气天成?这就是大气天成。从胡适的《尝试集》开始,现代汉诗也算是有近一百年历史的半老头子了。能把叙述文字玩得如此转的人我真见得不多。卞之琳在《慰劳信集》中有所尝试,但还达不到这种纯熟。英国诗人奥顿在上世纪中叶被翻译成中文的一些诗也有类似结构,但限于翻译,读起来也达不到这种自如。我在读一些烫金的“建国五十年诗选”,“新时期诗选”中那些矫揉造作,文白夹杂,或充满口语垃圾的诗时,常常疑问,汉语当真就这么贫血吗?几亿人每天都在用健康的口语在交流,为什么只有诗人不能痛痛快快地说人话。

从诗中看山城子在现实中身份的确是教师。他在《吃苹果》一诗中写到: “情状味道很像我现在教的这些高中生/酸里透甜,很脆、很圆、很青皮”。我希望我能和那些“ 酸里透甜,很脆、很圆、很青皮”的高中生一起,坐在山城子老师的课堂里。

2006-11-09

发表人: 晓鸣

风来疏竹: 晓鸣印象


星期二 十月 10, 2006 8:12 pm

  很久,就想写写竹子眼中的酷我之大哥大——晓鸣兄了。但总是没能提起笔,一是因为竹子的才学有限,恐怕写不好;二是因为和晓鸣兄之交往还不算深,又怕写不准。但来酷我玩耍也有一年多了,最想写的,还是晓鸣斑竹。

  看过晓鸣兄的博客才知道,何兆龙斑竹曾大写特写过晓鸣斑竹,而且在报纸上正式发表过.何斑对鸣斑的评价与描写,几乎让我不敢再下笔了。可是这个任务既然给自己下了订单了,还是赶着鸭子上架吧。

  记得初来酷我之时,语风万里朋友——古韵新音版的前斑竹之一,就曾经跟我说过,这里的人都不错,写作的水平也都很高。那个时候这里的人气还不是很旺,因此常常上来一二个小时,基本上就可以把自己喜欢的版块看完了。在这里我最喜欢的版块就是《天涯情思》和《古韵新音》,其中给我留下印象最深的就是晓鸣兄的作品.许是我这个人文学功底太浅吧,我比较喜欢那种文字通俗,但表达的情感和潜台词都很深的诗歌。我觉得晓鸣兄的诗歌正是这样!他的诗歌深深地吸引了我,也深深地打动了我。作为一个爱好诗歌的人,我为这个论坛上有这样的诗歌而高兴。

  在作品的感召下,我去看了晓鸣兄主页上的个人资料。与晓鸣兄给予诗友作品的认真严肃的评论不同,他的自我介绍的语言既风趣,又引人回味。例如他介绍自己是“一个人的丈夫,两个人的父亲,三个人的弟兄,许多人的朋友,自己的敌人。”我觉得这样一个简单明了的介绍中,看似很平常,其实又不平常。简单明了的文字中,既包括了晓鸣兄的自然状况,也能让人从中读出他的为人的品质和处世之哲学。如果说是“一个人的丈夫,两个人的父亲,三个人的弟兄”这是纯粹的自然状况,那么“许多人的朋友,自己的敌人”却不是人人都可以这么说的,更不是人人都可以做得到的。如果不是与人为善,不会成为许多人的朋友,如果没有高度的自我修为和勇于否定自我、挑战自我的精神,不会与自己为敌。这足以令俺敬佩。再加上他那丰富多彩的经历,也召示着一个时代的展开,召示着中国二十世纪历史的展开。从年少当农民到读书之后又成为上山下乡的知识青年,再到不断地高层次的求学,到中国民主运动的参与者,以及到留学,移民海外,可以说他这前半生的经历,每一步都典型地体现了那个时期中国的现实状况。特别是他定位自己是终生的诗人和民主运动的支持者,这尤为令我敬佩。于是,晓鸣,一个虚拟的名字,从此更深地刻入了我的脑海。如果用何斑竹的话来说,从此我成了晓鸣兄的一个粉丝了。虽然自己已经不再是能够成为“粉丝”的年龄,但我还是愿意在这里坦率地承认,自己是晓鸣兄的粉丝。呵呵,从这个意义上说,也许自己还算年轻吧。嘻嘻!

  和晓鸣兄的交往,除了读贴回贴以外,便是他代表酷我网站第一次发来消息,让我担任天涯情思的斑竹。那是我来论坛不久的事,我不加思索地拒绝了。后来又几次邀请我做《古韵新音》的工作,可以说鸣兄和网站的诚意是日月可鉴了。但我最终还是冒着“却之不恭”的危险拒绝了。原因是自己的水平的确有限,对于诗词歌赋什么的,还刚刚处于初学阶段,更没有认真去研究。自己如清水般无味的文字主要都是内心感受的一些直白,没有什么写作的技巧,更谈不上什么文学欣赏的价值的。另外的原因是,虽然自己有一付乐于为大家服务的热心肠,却总是由于俗务之繁而“无力回天”。因此,至今都还因为自己的推辞而觉得愧疚。好在晓鸣兄是那样的善解人意,不仅没有丝毫的责备,更没有丝毫的嘲笑俺不识抬举之心,反而是表示出诚心诚意的理解和支持。令人欣慰的是,到如今,酷我论坛,枝繁叶茂,才子佳人趋之若骛,真的是越来越发达了。不只是称职而且是出色的斑竹逐渐脱颖而出,而且佳作连连,真乃是酷我论坛的福气啊。为此我想说的是,这些又何尝不是包括晓鸣兄在内的酷我网站的全体工作人员付出的智慧与辛劳的正果呢?在此,我要对晓鸣班竹说的是,作为酷我大家庭的一名成员,作为酷我真诚的朋友,我惟有衷心地为酷我祝福了。

  晓鸣兄,作为酷我的斑竹,不仅努力地在为论坛供给精华的作品,不仅像伯乐一样地到处发现着千里马之才(声明:当初找俺当斑斑,纯粹是由于当初论坛的人太少了,而俺又是一个比较热情的人。可不是由于俺是千里马之才哟 )还努力地为网友们评阅作品。这一点突出地表现在他对新朋友的那种热情是少有人能与之相比的。例如,他不想冷落每一个光临论坛的朋友,他理解初来乍到还摸不着头脑的新人被冷落的感受。因此对那些论坛上很少有人光顾的贴子,新人的贴子,只要是晓鸣斑斑光临论坛了,发现了,必是给予认真回复的,并且给予热情的鼓励。而不是像一般朋友那样只回复一些自己感兴趣的贴子或者老朋友的贴子。这不是更加体现了他善解人意的一面吗?有这样的斑竹在,还愁论坛办不好吗?鸣斑也是工作繁忙之人,也是有着妻子儿女的人,但却能把日常为人之准则拿到茫茫网海中,对网站尽心尽力,这是多么的难能可贵啊。鸣斑的这种精神令我感动,相比而言,疏竹真是惭愧有加。我想,鸣斑的这种精神,是值得我学习的,也是值得所有的网友学习的,特别是值得每一位在任的斑竹学习的。我想这种精神应该是在斑竹之间大力倡导的精神。

  鸣斑是一个好斑竹,更是一个好朋友。他自己说,他是很多人的朋友,这我是相信的。虽然古语云,人生得一知己足矣,但以鸣斑之为人,俺说他能赢得天下的朋友都不为过。虽然和鸣斑的交往不是很多,而且更多的只是局限于论坛之中。但小女子曾经写过一篇拙文,题为《文明与网络》,被俺的小朋友给转贴到小院里来了,可能一些朋友都看到了。在此文中,俺有一个观点,即在现实生活中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在网络中最终也会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只要时间长了,现实的形象和网络的形象终究会吻合的。从论坛中鸣斑的为人,从论坛中鸣斑的为文,就可以看得出鸣斑是一位非常值得交往的朋友。至少是非常值得竹子交往的朋友。鸣斑的为人已经说了很多了。那么,从晓鸣兄的为文来看,晓鸣兄的诗歌,没有华丽的词藻,没有现代的朦胧,更没有所谓的时尚和新潮的手法,却总是能让你从中读出大器而厚重的感觉来,让你享受到文学的美感之后,还能让你从中体会到生活和生命中的很多意蕴。例如他写给父亲的诗,他的那些怀旧的诗,关于父亲和儿子的诗等等。而那些幽默诙谐的文字,也是让你觉得那么亲切和令人回味,例如他写在情人节送给太太的诗作。由于时间和篇幅的限制,在这里俺就不一一例举出原文了。另外,鸣斑那种对诗歌追求精益求精的精神,更是值得偶学习。他曾经说过,看了很多优秀的诗歌之后就不敢写诗了。他的这种态度,使得他不写则已,写出来的便是惊人之作。有目共睹,虽然他在论坛上发表的诗作不多,但无一滥竽充数之篇。除了诗歌创作以外,鸣兄还关注很多的社会问题,涉猎很多其他的文体。虽然俺没有一一仔细去读,但已经从中感觉到鸣兄为人的胸怀之宽广,知识之渊博以及思想之深刻和文笔之敦厚以及他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也许这就是兆龙斑斑羡慕的他有很多粉丝之故吧。而我,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自然而在地称之为鸣兄,显然也不是因为其年龄比我大之故了。鸣兄的人品,文品和学识,都远远在我之上,非但没有让我敬而远之,反而是让我敬而近之的。我敬重有学问有才干承负着历史重任的大人物,更愿意尊重并亲近有学识有社会责任感的小人物!晓鸣,对社会,对国家,对民族,对历史来说也许是一个小人物,但就为人和为文的水准来说,在疏竹的眼里可谓是酷我论坛上的大哥大了。

  关于鸣兄,要说的话,真的很多。例如他对他天生乐观的人生态度,他的浪漫而执著的爱情故事等等,哪是竹子简单的、罗里罗嗦的文字能说得清的。好在俺这不是一篇人物传记,也不是一篇人物特写,只是俺自己对晓鸣斑竹的些微印象而已。写将出来,也算是在表达俺自己对鸣兄的一点儿点儿敬意和爱戴吧。呵呵,谁让俺不经意中也赶了一个潮流,成为鸣兄的粉丝呢!

  在大洋的此岸,俺衷心地祝愿鸣兄身体更加健康,工作更加顺利,家庭更加幸福!相信,俺的心愿会像滔滔的大洋之水,撞击到对岸的吧!

发表人: 晓鸣

我不认识的黑马王子


星期二 十月 10, 2006 3:36 pm

在酷我论坛上最初读到的黑马王子的诗,是《念李贺》。我因此产生的先入之见,是李贺那种翻云复雨的唐突,神鬼莫测的粗暴。稍后一点读到他的《我是一匹黑马王子 》,又感到他实际上象一个抱朴率真的行吟歌手。再后来又读到《林中静坐 》,知道他也会有心定气平,近道近禅的的时候。后来读他的作品和点评越来越多,对他的印象也在我心目中渐渐完整。再其后他制作了主页,自状为"狂妄,忧郁,沉默,爆发.与生俱来,不可遏止"。别人也许对此会吃一惊,而我只是会心一笑, 知道这些陈述只不过是他以自虐来换取读者眼球的广告词。

如果在酷我论坛上调查大家对黑马王子的第一印象,我猜想大家突口而出的会是"热情"二字。他的热情的特点在于不分亲疏,见面就是兄弟,打过架就成了朋友。他不太写古体诗,至少不擅长古体诗,但常常到”古韵新音“版块加油添醋。他作为版主历史不长,但对论坛提的建议却常常是长篇大论,无遗不漏,而且冠以“一封朝奏“,”急如星火”之类的抢眼标题。他与冬妮从未谋面,却为冬妮的早逝而伤心欲绝,花了很多时间整理冬妮的作品。他对论坛上新人新秀很敏感,被他推荐的驻站作家和版主也远比别人多。

黑马王子的长诗大多数是率意之作,或悲或欢,都不加掩饰。如此性情中诗,如果读者同是性情中人,读起来会同悲同欢,快意非常。但如果读者是矜持或挑剔的人,也许会感到行文的粗疏。但他短诗因其短,看得出是经过一番斟酌才出的手。在尺幅之间,不管表面是惊涛骇浪如《愤怒》, 或者波澜不惊如《林中静坐》,都有张力,有起伏,暗藏玄机。

我其实并不认识黑马王子。网上交往,中间总有层纸隔着。这篇文章本来应该题为“我认识的黑马王子”,但担心有缪托知己的虚妄。黑马王子是酷我论坛上的大众情人,我当然位列大众其中。故相识不相识,并不重要了。

发表人: 晓鸣

述怀 (集句诗)


星期五 五月 26, 2006 5:31 am

七律 述怀 (集句诗)

一事无成两鬓丝,
泉清莫恨出山迟。
人怜直节生来瘦,
天遣多情不自持。
岂惜馀生终蹈海,
但开风气不为师。
云物不殊乡国异,
殷勤留看岁寒姿。


注:一生去国, 万死投荒, 已经十五年了。集句成诗为记。

集句诗虽句出他人, 但境界归自己。这种文字游戏最难在浑如己出。如集为律诗, 对仗很难工整。 这里也有出格的地方, 还请读者海涵,行家方正。

以下是出处:一事无成两鬓丝 (王中《干戈》);泉清莫恨出山迟(张问陶《重有感》);人怜直节生来瘦(王安石《华严院此君亭》);天遣多情不自持(韩偓《多情》);岂惜馀生终蹈海(陈子龙《秋日杂感》);但开风气不为师(龚自珍《已亥杂诗》);云物不殊乡国异(杜甫《小至》);殷勤留看岁寒姿(元好问《人日有怀》)。

发表人: 晓鸣

茶余饭后忆 酷我 (四. 多伦多地区网友雪夜聚会)


星期一 五月 01, 2006 6:44 am

四。 多伦多地区网友雪夜聚会

半年下来,论坛有了些人气, 于是就有人起哄要聚义。地点在星子家。时间定在年三十夜, 也就是六十多年前杨白劳躲债回家的同一天。

我与全家下午先去了一位朋友家。酒饱饭足后正在与儿子的女同学的父亲促膝谈心,密谋大计, Jack的电话一个接一个上来催了。我长叹一声“恨杀军书抵死催,苦留后约将人误。”晕晕地出了门。

路上只见“北风那个吹啊, 雪花那个飘啊”,汽车在雪路上哼哼哈哈的走。我正想着当年杨子荣打虎上山的酷劲,心里一顿,突然记起座山雕说过的“你就是山穷水尽也得有点见面礼啊”。可是沿途商店都关了门。好不容易看见一个加油站小卖部还亮着灯,我深一脚浅一脚就扑了进去。

售货员正在打盹,抬头一眼,用印度口音咕咕咚咚了一句"NI HAO MA (你好吗)"。我脑筋还在威虎山聚义厅没回来,随口就回了句“正响午说话, 谁也没有家!”。他一下警觉地看着我。 我知道说漏了嘴,赶紧挤出了一个笑容补了句"Hello, 蘑菇溜那路, 什么价"。

店里一看心就凉了, 能入口的东西除了口香糖就只有矿泉水, 能上手的东西除了香烟就是打火机。只有一个桶里还放着几扎鲜花。我也没多想,付了钱拎了一扎花就奔聚义厅了。

到了星子家门口才意识到手中拿的是玫瑰花。如果把花给女主人,非被她老公当场赶出来不可。如果把花给男主人,虽然很符合现在电影流行的题材,但不知会给酷我上那帮小子多少空间去发挥想象。犹豫来犹豫去, 恶从胆边生,牛头就牛头, 玫瑰就玫瑰!

开门的是一位当时不认识,现在也不认识的汉子。正要寒暄, 只见主人夫妇笑容可掬地过来了。我赶紧把花往墙角旮旯一扔。

那天晚上张三要给我引见他的女朋友, 李四要我为他伴唱卡拉OK, 王五要我和他打乒乓球。忙得脚不沾地。只记得对一张一张新面孔说久仰久仰。 而大愚三天焖出来的气锅鸡的香味一直追随着我,最终却咫尺天涯,无缘得尝。

时间总会医治伤痛。现在学着小资的口气斗胆问一句主人,你们几天后打扫卫生时才发现的那扎枯萎的玫瑰,拾起来时那花瓣是否象我的尴尬,在大雪中纷纷扬扬?

(下期预告: 寻人启事 ---- 失踪的版主们
精华摘要: 小偷三只手,观音千只手。版主们又做观音又做小偷。。。。)

发表人: 晓鸣

茶余饭后忆酷我 (之二: 首届版主大会)


星期六 四月 29, 2006 3:35 pm

二。首届版主大会

论坛开张后,法制还不健全, 人气也没上来。论坛一大怪是“斑竹交流”成了发贴量最多的版块。很多事情议而不决。而且很多人从未见过面。于是Jack提议, 开会吧!

沐雨的架子最大,会场就设在他贵步能及的多伦多一个小咖啡馆的角落里(Sheppard上的Tim Hortons)。人约黄昏后,时间7:30(2004年6月26日)。当晚出席的人以喝咖啡多少为序: 雨妤,沐雨,秋叶,万沐,Jack, 叶雨,星子,晓鸣。和平岛没有来, 来了电话。矮胖子Jason只有三岁,未到法定的结婚年龄, 而且是文盲,只能算列席代表。我见在场有位MM很漂亮,问她是那个版的版主。她冷笑一声,说我上网从来不看coviews.com。今天是来看看你们的版主MM们究竟有多漂亮,为什么叶雨最近24小时都泡在coviews.com里! 善哉善哉,原来是叶雨太太。我连忙说久仰久仰。

当时慷慨激昂了一晚上,具体讲过什么事现在全忘了。我当时好象见到叶雨在小本子上记过什么。请叶雨把档案公开一下!

(下期题目: 官衔制度的变迁。
精华片段:叶雨说“我从小的梦想是当入汗淋院当大学士滴。。。。。”)

发表人: 晓鸣

茶余饭后忆酷我 (三. 官衔制度的变迁)


星期六 四月 29, 2006 3:35 pm

三. 官衔制度的变迁

我从小到大当过最大的官是民兵副排长。当时民兵在公社训练,原民兵副排长拉肚子下了火线,就任命了我。两小时后站立打靶,我一枪出去, 后座力把我掀了个仰巴叉。当着这么多人丢了全连的脸,连长当时就撤了我的职。半小时后我做了逃兵。

这个耻辱伴随我几十年。 所以一听说酷我要设官衔,靠灌水就能升官。我马上提议设成武官制。从下士,中士一直到上将。

没想到一审议, 某GG版主甩出一句话:“没文化!”;另一位MM版主也说了:“俗气!”。我再不敢言语。后来听说另有人提出骑士制, 也被否了。

武的不行就文的吧。叶雨发言时声音发颤:“我从小的梦想是入翰林院当大学士滴。。。。。”。这声音很煽情,大家都不好再伤他的心。 领导当时就拍板:

翰林院修撰 1 帖以上
翰林院寺卿 10 帖以上
翰林院督御史 80 帖以上
翰林院掌院学士 200 帖以上
翰林院大学士 500 帖以上
殿阁大学士 1000 帖以上

一摊派下来大家就议论开了。这些官全在翰林院,没多少油水啊。 领导一看收买不了人心,于是改成下面的官制:

闲人(别光看,发贴阿!) 0
秀才(恭喜您迈出害羞的第一步!) 1
举人(中举啦,狂喜中!) 5
九品县令(一不小心,做了官儿了。) 10
八品县丞(又一个不小心,升了!) 50
七品按察司(我开始管这里的事儿了) 70
六品通判(官儿做大了,保持廉洁哦) 100
五品知州(再努力一把就是四品大员了!) 150
四品府丞(封疆大吏也!) 300
三品按察使(天,你是斑竹吧?) 500
二品总督(回首人生,前途在望) 1000
一品翰林院大学士(酷我!I made it!) 5000

随后御用文豪何兆龙考证了, 这是大清的官制 (http://www.coviews.com/viewtopic.php?p=17386&highlight=#17386 )。我两年里从游手好闲的人升到二品总督,比韦小宝还升得快。而且韦小宝升官靠揩油,我靠灌水。我要正派得多。

顺便提一句。截止今天,白水的官最大, 为一品翰林院大学士,发帖为5858。 诸位不服不行吧。

(下期预告: 第一次多伦多网友聚会
精华摘要: 我心一横, 玫瑰就玫瑰。。。。)

发表人: 晓鸣

茶余饭后忆酷我 (之一: 名从何处来)


星期六 四月 29, 2006 3:34 pm

茶余饭后忆酷我

酷我看着看着就要两岁了。论年龄还不能上幼儿园,论成熟则似乎已近知天命。(整个一个小老头!)两年中还真有不少花边旧闻。这里抖搂一些出来看看新老同志们有什么反应。

一。 名从何处来

整论坛首先要端正态度。当时能想象的最高境界是促进东西方文化交流, 即怎么让牛郎织女过河。在Jack家吃饭的代价是被布置给论坛起个名。回来后琢磨了一晚上, 列了下面一些网名domain:

www.cowinds.com (co-winds),东风西风一起吹
www.diwinds.com (di-winds) , 风向东来风向西
www.diviews.com (di-views), 你说东来我说西
www.ubridge.net (your bridge), 要渡银河会佳人,就得走这独木桥
www.cobridge.net (co-bridge),牛郎织女AA制, 大家建这独木桥
www.dibridge.com (di-bridge),这桥怎么走, 晕!
www.hiwest.com (Hi West), 哈罗, 老外。
www.seeothers.com (see others), 窥视邻居
www.seeus.com (see us), 瞧瞧我这模样(不咋的)
www.kankan.net (kan kan) ,看看, 侃侃,瞰瞰, 勘勘,砍砍
www.seeworld.net (see world),看世界 (婴儿一出生就会)
www.coviews.com (co-views), 你听我的,我听你的。兼容并存,或同归于尽。

很快大家回了e-mail, 绣球砸着了coviews.com 。Jack和星子随着起了个中文名:“酷我”。万沐起了个名字“东西方”。 一投票,就“酷我”了。万沐摇了摇头,你们到底还年轻, 酷我就凑合酷我吧。

发表人: 晓鸣

猎艳与历险: 杯中冲浪诗歌近作读后感


星期二 四月 11, 2006 8:10 am

[  心情: Cool ]

对于粗心的读者, 读杯中冲浪最近一年的诗作近于猎艳。 他的语言随意得天花乱坠, 在情绪的驱使下, 雅的俗的词汇混杂成大餐, 让你在生吞活剥的快意中, 忘记诗人本来想让我们领会点什么。 但对于心思缜密的读者, 读他的诗则是一种历险。 硬倔的意象, 突罕的转折, 无序的句式, 让你觉得这套大餐象鸿门宴那样危机四伏。

我天性不习惯这种阅读。 我习惯的诗象溪流, 可以曲折, 可以激越, 但踪迹可辨; 象田野, 可以色彩斑斓, 可以高低不平, 但一目了然。 我的阅读习惯来源于中国诗歌的传统: 单纯, 平面化, 自然而然。

但杯中冲浪显然不想让我称心如意。他的诗象风穿过树林, 水渗入土壤, 无处不在却不可把玩。 这种三维甚至更多维的构筑, 让你觉得象仰望无月的星空, 并不眩目, 却让人心神迷乱。杯中冲浪这种新异的语言不自觉地改造了我的欣赏习惯。

让我感到不轻松的是他的文字并非游戏。 《鸟与鸟巢》的危机感, 《诗人》的那种抉心自食, 《梵高最后的舞蹈》中的信仰冲突,《英雄交响曲》的悲壮, 无不反映了诗人胸中的块垒。 这种块垒在《闻鹧鸪》中稍事消解, 但马上就在《采莲令》和《蝶恋花》中更强烈地重现。 当读到诗人在《思远人》,《石榴》,《缘》中向古人今人"嘤其鸣矣,求其友声"时, 我感得到诗人随和表面下的焦灼和孤独。 只有在想象故乡的《冬》, 才能见到诗人片刻的单纯和平静。

我们已经久违了这种艺术的古典精神。 我们已经习惯了把文字当成消遣, 艺术当成点缀。我们的诗歌已经不习惯直接面对内心的冲突。象杯中冲浪这种灵魂的叩问者, 在传统中应是列席诗歌殿堂的圣徒, 但在今天却成了门外的不速之客。

网络的出现, 使中国新诗正在经历日落西山的辉煌。 在杂花生树, 群莺乱飞的混沌中, 多少妄人因游戏文字而浪得虚名。 正如历史一再证明的, 机会常常不能善待天才, 尤其是不合时宜的天才。我愿意以杯中冲浪这些杰作的广为人知, 来否定这种悲观。

2006年4月11日

发表人: 晓鸣

【明報專訊】


星期二 四月 11, 2006 7:50 am

【明報專訊】明報記者 曾茜
(原载《明報》2006年4月10日)


「我的孩子要上7年級了,自律、自覺性較差,希望能找一個學習風氣和文化氛圍比較好的公立學校,你能給我建議嗎?」
 「一直關注您寫的多篇孩子教育的文章,很有啟發,我想送孩子進私校,希望學校能管得嚴一些,不知您能否推薦這樣的學校?」

 每天晚上,許曉鳴平均都要花上一個小時,解答上述網友提出的種種教育問題,而白天,他是一名電腦軟件工程師;平日業餘時間,他又搖身一變成為詩人,熱衷於抒寫現代詩,甚至是洋洋灑灑的古體詩,還是本地一間詩會的成員。

 自從許曉鳴的兒子許文辛去年被哈佛大學錄取後,許家電話線路突然繁忙起來,許多朋友甚至是陌生人來電詢問許曉鳴有何教育秘笈,能將孩子培養成為一名哈佛大學生。

 這樣的電話越接越多,許曉鳴產生了將數年來的教育心得體會寫在網上發表,讓更多人受益的想法;隨著網友「粉絲」(fans)越聚越多,在網友的建議下,許曉鳴一發不可收捨地與幾位同樣熱心子女教育研究的家長籌組了多倫多教育研究會,定期舉辦教育講座等活動,有關的講座場場爆滿,最多的一次來了300多人旁聽!

 該教育研究會還計劃在今年年底,將包括許曉鳴所著在內的多位家長的教育文章集結出書,目前已有的文章包括:「如何選擇適合自己孩子的中小學」,「申請大學與獎學金攻略談」;「安省高中近年參加國際奧林匹克數理化競賽的簡單分析」等;而許曉鳴為此專門寫了一系列的申請哈佛心得體會,包括《如何創造機會,突出亮點》;《上哈佛,學費不是問題》;《哈佛期望什麼樣的學生?》等,都是網上廣受好評的文章。

 孩子考取世界知名的常春藤大學,作家長的當然感到無比欣慰,但許曉鳴對兒子的了解與分析仍然相當中肯:「我們家的孩子自小看不到在體育、音樂、繪畫藝術等方面有啥特長與天份;而且他小學正是我和妻子都在美國留學讀書時,經濟和生活條件皆艱苦,根本顧不上輔導他功課,更別說是送他去興趣班了。」

 1997年,拿了兩個碩士學位的許曉鳴從美國帶著一雙子女移民加拿大,生活從此穩定下來,許曉鳴亦有更多精神研究孩子今後的升學路向;他的總結是,兒子的學習成績較為全面,英語、法語、數學、物理及化學都得過較重要的獎項,包括2004年獲全加化學競賽第一名等;另一方面,許文辛在高中階段已在校外做過近1000小時的義工;也許繼承了父母雙方深厚的文學功底和興趣,許文辛還曾在《North York Mirror》擔任一年的專欄作家等,這些都是他申請哈佛被錄取的重要因素。

 雖然每個孩子的成長履歷不能照搬,但許曉鳴和妻子文熔都強調,作為第一代的移民家庭,難免會遭遇巨大困難與壓力,但家長應該有意識地在子女面前表達出積极正面的人生態度,從而影響子女學習父母堅韌不拔的奮鬥精神,這亦是外面補習班無法培訓的一門寶貴課程。

 有興趣閱讀許曉鳴教育文章者,可瀏覽網站www.coviews.com教育發展專欄。

发表人: 晓鸣

何兆龙文章: 是真名士自风流 -- 我所认识的晓鸣


星期一 三月 20, 2006 7:49 am

[  心情: Amused ]

是真名士自风流 -- 我所认识的晓鸣
文/何兆龙 (南音)

初识晓鸣,是因为在网上读到一份有趣的简历:

晓鸣的简历
总结:一个人的丈夫,两个人的父亲,三个人的弟兄,许多人的朋友,自己的敌人。
经历:泥瓦工、农民、微生物学家、环境生态学家、土木工程师、化工工程师,最终最不幸成了电脑软件工程师;另外,毕生是一位诗人和民主运动的支持者。
不常旅行但经常搬家,祖籍闽国(福建),生和长大在夜朗国(四川兴文县),做过两年泥瓦工和3年半农民,以读书为名在 蜀国(四川成都)玩了4年,后在燕国(北京)真读了3年书并干了6年事,其后在美国蒙大拿州享受了3年半,在纽约市糟蹋 了另外3年半,现在在加拿大的多伦多混日子。
教育程度:幼儿园中途退学,读完小学但没拿到证书,初中留级一期,高中未被录取,混过一个学士、两个硕士和 半个博士。
兴趣和怪僻
开著那辆17年旧的车在高速公路上超速和超车;
喜欢吃肥的甜的辣的和其他营养学家痛恨的食品;
大声吹口哨直到旁人出面干涉为止;
无缘无故地感到愉快;
躲避一切有名望或有势力的人。

当时晓鸣是多伦多一家华人文学网站的斑竹,他的诗,沉静、平稳、大气、 富于思辩;他的评论,一针见血,入木三分,在论坛上有很多粉丝。仰慕之余,我也投了几篇涂鸦,没想到竟然被委任为“评论与鉴赏”版的小版猪,于是与晓鸣渐渐熟悉起来。

晓鸣写过很多有份量的诗,如《移居 --- 献给新移民》:

从丘陵和河谷纵横交错的川南开始
那是我人生中的第一个车站
移居,一再移居,成了回忆中最明显的事件

移居,不是流浪,不是那种惊恐不安的浪漫
不是旅行,浮光掠影
移居在人生从容赴死的路上,制造一个又一个转折
象河流从湖泊流向另一个湖泊
象根沿著藤蔓,一个瓜又一个瓜地满足膨胀的意愿

我把每个住过的地方都看成家乡
象蚂蚁一样勤奋, 与世无争
在陌生的语言和食物中随遇而安
……

粗砺的语言,辽阔的时空背景,深刻的思想和河流般宽阔的情感,使这首现实主义诗歌显出一种粗犷的美。 而他的一些小诗, 却又诙谐幽默,让人备感亲切, 如他的《情人节的人生哲学之一--礼物》

要买就买很贵重的
贵重得让你心疼
让你感动之后去商店退货

不买鲜花
鲜花会枯萎, 不吉利
巧克力太甜
上餐馆太俗
还是写首诗送你吧
你不会有兴趣读它
于是它永远新鲜

我与晓鸣很少见面,屈指可数的几次,还都是在野外。记得我们两个的“第一次”, 是在他儿子上了哈佛以后,他搬了家,离我几个街区,我们那儿附近有一片原始林子,他邀我去林子里走走,于是欣然赴约。未曾想,回去后他就在论坛上发了一首《野林行赠南音》, 点名叫号,让我也和一首。最要命的是,那是一首洋洋洒洒的古体诗,不是四句,也不是八句,你来数数有多长:

你我湘蜀渔樵子, 半生都是碌碌者。
久居楼宇失南北, 转从山林寻故里。
野林秋浅草木深, 莽藤怪树蔽地荫。
何需拨草认旧径, 于无人处随意行。
宁忘一身在天涯, 草木溪石似旧家。
松鼠向人如知己, 果菇满林炫物华。
行至林深无日月, 天地之中只二人。
不知长啸动远籁, 但见秋林落纷纷。
声歇人倦寻归路, 过时豪兴如止水。
重返樊笼谋稻粱, 我辈仍是碌碌者。

没办法,已经入了贼林,只好硬着头皮, 回了一首:

偷得半日闲,欣然约晓鸣。
林深多野趣,全然忘机心。
落花覆幽径,红叶烧旧林。
老树中道卧,响泉洗白石。
蔓草牵衣裤,飘叶舞手心。
山果忽落头,野莓涩口津。
人鸟对眼看,撮唇相应鸣。
来往不逢人,长啸入天碧。
山川虽异域,草木却同根。
满眼花与草,尽是旧相识。
忆我年少时,江山任指点。
岁月悠忽过,此心已尽去。
心似白云飘,意若水闲流。
脚停心欲去,径尽野兴长。


第二次见晓鸣,是他约了一帮同好友人,去蜜月湖(Muskoka Lake)游船。有了上次的经验教训,一路上我睁大双眼,脑子也开足马力,搜寻诗材。果不其然,回来,洗完澡,等吃饭的功夫,上网一遛,他那该死的古体长诗又摆上来了:

天工岂共画匠语, 一夜霜生万林紫。
山河变色人动容, 呼我朋俦七八子:
“百里看枫莫辞远, 一生能著几两屐?”
飞车一行出北门, 原野如染山如洗。
即登船楼真快哉, 湖光云色共徘徊。
流丹岛如出水荷, 红肥绿瘦次第来。
四壁云山如梦里, 夹岸人家吠声外。
胜景真如囊中物, 春夏秋冬各有态。
眼前有景需行乐, 旷怀谁顾草木衰。
如此江山真吾土, 及老至此死便埋!

读者朋友可能看得兴致勃勃,可我却是心惊肉跳,冷汗直冒啊!一行下面还有一行,子子孙孙无穷尽也!于是只好又勉力为之,诌了一首交差:

草木摇落哀,枫红独自开 。
朋俦七八子,邀游蜜湖来 。
身出城郭外,心飞白云海 。
满眼皆抹色,树树红裙裁 。
流水如有意,引我清溪开 。
楼船犁白浪,飞鸟入画来 。
林开湖渐阔,风动气愈寒 。
绿水天边合,红叶映云腮 。
江山如有待,草木自荣衰 。
我辈天涯人,此景思乡怀。


自此以后,再也不敢冒死去赴晓鸣的约了,任凭他百般威胁利诱。

05年,晓鸣和几位关心华人子女教育的同仁一起,办起了“多伦多教育研究会”。举办的讲座,场场爆棚;发表的文章,期期纸贵。他变得忙起来,偶尔见一面,也不提写诗的事了,我禁不住窃喜。

晓鸣有诗人的气质,却没有学究的迂阔,更没有名士的架子,让人羡慕,但不让人嫉妒。和他的交往,其淡如水,却耐人回味。在人生之路上,有这样一个人与你同行一段,不亦快哉!

原载《地产周刊》2006年3月18日

发表人: 晓鸣

深夜访客


星期日 三月 19, 2006 8:10 am

[  心情: Happy ]

秋叶, 白水和白水的先生深夜来访. 大家唱卡拉OK到深夜一点.
白水的先生唱的"难忘今宵"得分93, 为今天的记录.
秋叶唱的是纯情歌曲.

难忘今宵. 余音绕梁. 能让圣人三月不知肉味.

发表人: 晓鸣

今天天气哈哈哈!


星期六 三月 18, 2006 8:44 am

[  心情: Happy ]
[ Watching 永远高兴 状态: Watching 永远高兴 ]

高兴啊!
一大早就读到杯中冲浪的新作.

发表人: 晓鸣

来了就侃

Blog 拥有人: [ 晓鸣 ]
作者群: [ (没有) ]
Blog(博客): [ 观看所有文章 ]
[ 好友名单 ]
Go: [ 上一页/下一页 ]

留言板

杯中冲浪
星期二 三月 05, 2013 10:15 pm

重读兄之诗文,又增一重敬畏,看到兄之为人至善,学养至厚,看世至高。

苏世
星期三 四月 06, 2011 10:08 pm

问好晓鸣老师!

杯中冲浪
星期五 六月 18, 2010 7:19 am

饥饿的岁月,不堪回首。

蔡利华
星期二 六月 15, 2010 11:08 pm

当知青的年龄和我一样哈,我也是17岁下乡的。不过,我没吃那么久的红薯,但吃玉米连续吃了几月,吃得我现在看见玉米就难受。

swan.eagle
星期二 六月 15, 2010 10:49 pm

但通常我们出行一次只能捉住一只石蹦,因为我老是会高兴得大嚷,吓得蛙们都躲起来了。

swan.eagle
星期二 六月 15, 2010 10:43 pm

嘿~,晓鸣哥的语言这么俏皮,有趣 Smile
记得小时候夏天去捉石蹦,只见父亲挽起裤腿,站在清凉的溪水中,先用撮箕接住沟边的石洞口,再用手电往里一照,它就受惊蹦跳出来,正好落入圈套。石蹦能吃,它的皮是光滑的土褐色,青蛙不能吃,癞蛤蟆有剧毒。

雪翼
星期日 五月 30, 2010 1:40 am

虽未谋面却一见如故,虽未常来常往却依然温暖。大哥,上海的雪翼兄弟问候你。

swan.eagle
星期二 五月 25, 2010 5:17 am

听着《亞細亞的孤兒》,感觉与晓鸣哥站在一起,有所依托,有一股强大的力量在冲击我的心,超越了一切!
swan.eagle

红巾
星期三 五月 12, 2010 10:10 pm

今晚读了《是真名士自风流 -- 我所认识的晓鸣》,感慨颇多,寄语”Comments“。祝福!

蔡利华
星期日 一月 31, 2010 7:20 pm

问候兄长!想念!

 成员名称:

 主页:

 留言:

检视和加入笑脸

 

结庐在人境

晓鸣姓许, 蜀人属鸡。干过多种行当。学问不如其诗, 诗不如其文, 文不如其人。而人很平常。

连络 晓鸣

Email 地址


私人留言
发送私人留言 (PM)

MSN Messenger


Yahoo Messenger


AIM Address


ICQ 号码


关于 晓鸣

注册时间
星期三 五月 05, 2004 4:31 pm

来自
加拿大多伦多

职业


兴趣
来了就侃,侃完就走,走了又来

Blog(博客)

Blog(博客)启始于
星期六 三月 18, 2006 8:17 am

文章数量
69

Blog(博客)历史
6823 天

回响总数
74

观看人数
441569

RSS

RSS 反馈
Powered by the Blog Mod version 0.2.x by Hyperion 中文化 by YLL讨论网
Powered by phpBB © 2001, 2002 phpBB Group
Weblog style by Hyper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