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观看博客的会员有: 没有

随感录之一

星期一 九月 18, 2006 11:36 am

随感录之一





一、 荣誉


你不能过多地对荣誉希术什么。荣誉常常是不公平的。如果你正在追求某种荣誉,那你就是在干着一件愚蠢的事。轻易得到的荣誉是不长久的,它唯一的结果就是被后人耻笑。你必须对荣誉毫不关心,只对你的心负责,然后才可以得到真正的荣誉。你对这“真正的荣誉”同样要毫不关心,在你头上的荣誉其实是别人的事,与你有什么关系呢,你最知道你自己是什么。
一部作品产生了,好多年后有人惊叹说:“伟大的作品啊,不朽的传世之作!”作者此时或许尚在人间,得到很高的荣誉。但他这时是哭笑不得的。他在刚完成这部作品时,是最应该得到这样的荣誉的,可是没有;他现在感觉很冷淡,并不比读者更熟悉这部作品,却“享誉”,了。
你只要想想大多的是死后“享誉”的;就该更明白荣誉是怎么一回事了。


二.文学


文学可以当面包、当女朋友吗?不能。
那么你说文学还有什么用处。
是的,我们现在不再掩饰我们对金钱和物质的渴望,这自然有其合理性的方面。但我们仅仅就这样生活吗?是的,我们过去颂扬虚假的精神,压抑肉体,但我们现在光有肉体就能成为人了么?
人生的目的就是要追求快乐和幸福。幸福要分为物质的和精神的。精神的幸福永远享受不尽,永远不会满足,厌倦。
你在满足物质幸福之后必然要追求精神幸福。
艺术帮助你寻找精神幸福——人之为人的那一种幸福,你会看到平静生活中的幸福,弥漫于每一个角落的幸福。
世界需要艺术,需要文学。我们能看到这一点,未来之世的人们会发现我们的价值。


三 改革者


历史上的改革先驱,难以逃脱悲剧的结局,可是他们的改革成果却被历史所接受,或者暂时被压制了下去,若干年后,成为历史的主流。这时人们方宛然从梦中醒来,回头来颂扬他们。可是这些人已然被历史的列车所抛弃——他们一无所有,在悲愤中离开人世;或者仍然生存于世,却已经远远落后于时代。历史只是对他们轻松地脱帽致意,然后在他们冲开的血路上继续赶路,任其在路旁的茅草丛中呻吟。
历史就是这样在每一次找到了自己的牺牲品。

四 诗


音乐家:作好曲的人。
哲学家:痛苦地生和死,但是很聪明,最后靠智慧的力量得以重生,并在第五维世界中过着惟有快乐的永恒而平静的隐居者生活,偶尔扮成一个恋爱中的青年来到人间,丝毫不为自己的长生不老,吸风饮露感到不安。
文化:对事物的基于知识和训练而形成的独特看法,这个看法既是具体的,又可以是宏观、成系统的,二者是一个整体。这个看法既是理论,也是实践。
诗:人类的感性智慧作用于文字和语言(包括色彩、线条、肢体等语言),但主要是文字,形成的超越逻辑和时空,经过人的感情和人格投射的美的表达。它是音乐、哲学、文化的统一体。
诗人:音乐家、哲学家、文化承载者的统一体。

“9·11”:自恋的美国人

星期一 九月 18, 2006 6:43 am

“9·11”:自恋的美国人




“9·11”又到了,美国人少不了又大张旗鼓地纪念一番,展示自己记忆中的痛苦。
不过有一点我就不懂了,整个西方世界包括香港的媒体在内,都在轰轰烈烈地再谈一次“9·11”,其中没有明显亲西方特点的凤凰卫视也不例外。可能是因为它有着不少的台湾烙印吧。
西方世界在咀嚼美国人的痛苦,而我在咀嚼美国人的自恋倾向。
我想起美国的越战片中,也大都在说美国大兵在战争中的痛苦,这虽然本质上也有反战的意义,但我觉得不对味儿。越南战争,美国军队只伤亡数万人,而越南军民伤亡数百万人,美国人掌握制空权,武器装备也比越南人强得多。但他为什么只惦记着自己的痛呢?就象一个狗熊般强壮的少年,想去欺负比自己弱得多的孩子,却不料吃了亏,回来对着父母哭哭啼啼,夸大自己的痛。
由此上溯到朝鲜战争,美国人什么阴招、毒招都用了,连为人所不齿的细菌战都用上了,就差没使原子弹了。没使的原因,是怕惹恼苏联,将战争扩大,加上英国等西方国家的反对。
美国人还是怕跟他一般厉害的,或者比他更狠的。
不过美国人没好意思多提朝鲜战争的痛,其实他在朝鲜战争中吃的亏更大,而对手从硬件上讲根本不是同一个级别的。
伊拉克巴格达街头,现在每个月的死亡人数,都抵上“9·11”所死的人,美国人怎么不痛心疾首呢?一位即将开赴伊拉克的英国士兵,因为被告知可能要向小孩开枪而不堪忍受服药自杀。他是一个有良心的人,在他眼里,孩子就是孩子,不管是伊拉克的还是英国的。
可是美国人不这样认为。他们认为美国人才是有价值的,他们的爱只到美国人为止。他们从来没有为自己在朝鲜、越南、阿富汗、伊拉克的事忏悔过,没有想过别人的痛苦,没有想到别人也是人。好像也没有人提出来要他们为所做的事情忏悔,这真是奇怪。
美国人总有许多话喋喋不休地为自己辩解。即使没有大型杀伤性武器。即使萨达姆与拉登没有关系。布什甚至可笑地说美国现在正处于战争状态,所以他可以窃听所有公民的通讯。
现代文明的核心价值是公平,即使一个死刑犯人也应得到公平,这是美国人告诉我们的。可是他们做到了吗?
孔子说:“听其言还要观其行”,不愧是圣人啊!
现在忽然明白美国人为什么要夸张地诉说“9·11”的痛了,要不然老百姓怎么能支持他们去对别人下手呢?
美国人不喜欢的,就说是“邪恶的”。照这样的逻辑,我可以说不给我生意做的人是邪恶的,用大把导弹炸之。
所以“9·11”那天,我是幸灾乐祸的。虽然我反对恐怖主义和针对平民的行动,但我想这是美国人在为全世界无数的冤魂买单。“在江湖上混迟早要还的。”
虽然我不是拉登、萨达姆等的支持者,但我支持“公平”两个字。
最后想到,美国自从在朝鲜、越南吃了亏,再也不敢与中国、苏联(俄罗斯)PK了,只能想别的招,只敢挑软的捏。
如此想来,美国人不光自恋,还有几分丑陋。

2006.9.9

早熟

星期三 九月 13, 2006 10:33 am

情窦初开的年纪,有人早,有人晚.郭沫若坦承他六岁的时候,看到嫂子晾衣服,丰满的胸部在阳光下抖动,产生了爱的感觉.诗人比较早熟,比较敏感多情,这是可以理解的.实际上,许多人没有成为诗人,却一样早熟.小学高年级谈恋爱和初中拍拖,在七八十年代我们读书时就一般存在,并非现在才有;在农村就有了,也并非城市才有.
可能古代还更早呢!那时人的寿命短,医疗不发达,很容易死,要不早点,或许就赶不上了.
这种恋爱,比二十几岁的恋爱,更纯.虽然它来自于自然的要求,但更多的在精神方面落笔,不太考虑现实问题,包括性.这种所谓精神方面,范围很广,比如穿着打扮,发型,嗓音,脸部长相,唱歌能力,球打得好不好,等等.
这个时候,往往不太知道爱情是什么,本能地会回忆起儿时的感觉.小时候被大人抱着,亲着,宠着,喂着,甚至是伺候着,什么压力都没有,什么都不用做,那简直是神仙的日子.爱情就是重新回到这种生活,所以童年幸福和离开父母住校,是早恋的两个原因.当然作为一个特例,缺少父母的爱,家庭不幸福的孩子也容易早恋.弗洛伊德讲的恋父情结和恋母情结,一般正常情况下是这样的.它是一个风格和模块问题.
要很久之后,才知道爱情不是父母的爱,它不可能象父母那么无私.当然也有很多是父母给不了的,它是人生的别一种境界.从另一个角度讲,它更多的是幸福的付出,因为你通过爱情要成为父母.
只要你认识到,施比受有福.

春节对于心灵的意义

星期三 九月 13, 2006 10:30 am

春节的影响力,实际上比我们想象的要大得多。东亚和东南亚的国家,春节都是他们最重要的节日。中华文明实际上并不只是中国的事,它是半个亚洲的事。我们必须承认并尊重这一点。
我们总是谈论春节文化形式上的价值,比如说拜年啦、赏花灯、舞狮、放鞭炮烟花啦,这样讨论的结果发现,它似乎贫乏无味,老一套,于是加一些现代玩意,比如旅游、唱k、去酒楼吃饭,但这些在经济繁荣的今天,平时也早就有了,什么才是春节独有的呢?
它独有的是心灵上的意义。
我们不妨观察一下号称全世界最大的人口短期移动的春节客运。这是客运业的机会,对公民来讲也是某种意义上的“灾难”,而且恐怕是短期之内解决不了的,因为没有谁愿意购进大批客运工具只在春节时短期饱和,其它时间长期闲置,这是明显违反经济常识的。
我们看到过候鸟和鱼群的大规模季节性迁移,而这在春节成了人类的行为。在交通高度发达的今天却非常困难的迁移,是什么力量让人类知难而进,无怨无悔呢?
是文化和心灵的力量。其它节日,人们团聚的愿望没有这么强烈。在春节前一个月,所有的人不知不觉像候鸟一样地进入这种文化催眠状态,公司、厂矿、机关、学校,都在力图结束一些事情,紧张地忙碌着准备过年。那种一年一度的期待,有着更多的神圣感。这种神圣感不知来自何处,但是深入骨髓,它带给我们心灵的喜悦。
尤其接近春节那一天,原本不在乎的人心理也开始波动了。珠海这一个移民城市,人们心理的波动比那些本地人为主构成的城市要大得多。它的情感深处是对中华文化不由自主的,甚至是不自知的深深的宗教感。
春节带给了人们期待、和平与喜悦。开心、快乐,是春节的主题,互相拜年,互相恭喜,即使平时有点意见,此时一声拜年,一句恭喜,也能化解不少,多了许多宽容和平和,少了许多仇恨和愤怒。
春节体现了中华文化重要价值观的“大同”境界。大同境界简言之,就是不仅希望自己好,也希望别人好,希望天下人都平安、富足、健康、快乐,这是仁的境界,是强烈的道德感;
春节还体现了中华文化另一个重要价值观——福文化。福讲究的是平衡与和谐,既要通过合理合法不影响健康的工作得到你没有的,又要珍惜现在已经拥有的,不能得一个,失一个,得失相抵,更不能得不偿失。春节对于平衡与和谐的追求是渗透在每个细节与行为中的,它能让我们充分享受到中华文化的那一份幸福感。
春节体现了中华文化中蕴涵的人本主义。春节是人的节日,不是神的节日。在春节,神是好神,人是好人。中华文明的核心,是以人为本,不是以神为本。
春节是弃旧迎新的节日。它给许多不顺利的人以希望,给顺利的人更多的梦想。新的一年,新的开始,我们可以继续努力。同时,文明的继承与更新也正是在祖先与后人之间宗教意义上的沟通中获得力量,在全世界最重视祖先与家族血统永继的这个民族,每个人生命的不灭是通过后代来体现的,这也让年老之人努力克服对死亡的恐惧有了精神力量。
春节带给了我们心灵深处对人生和生活的热爱,带给了我们对中华文明的享受和自豪,带给了我们仁慈和爱心,期待与快乐,平衡及和谐,未来与希望。
它增强了中华文明的凝聚力。


2006.1.31年初三

世界杯,一场游戏

星期三 九月 13, 2006 10:27 am

足球作为一个大游戏,据说一千多年前在中国的宋朝就发明了。可见游戏不是有了网络才有的,小孩子沉迷于游戏也与网吧无关,那是人类的天性。其实狗啊、猫啊都喜欢玩游戏。人生没有游戏,活着多累啊,尤其是普通人,没有什么想头,生活不能总是枯燥无味的吧。现在小康又不成问题了。

在现代足球起源的英国,足球被叫作“Game",就是游戏的意思。在欧美人眼中,游戏是件很严肃的事情,但同时也要以轻松的心情对待。

世界杯办到今天,在许多人眼中差不多快成了宗教了,它让数以十亿计的人从中发现了生活的意义和乐趣,虽然它只是一个游戏。可见游戏搞得好,不仅是一个很大的产业,还能让芸芸众生过上幸福快乐的心灵生活,是一件功德无量的事。物质幸福很容易,心灵幸福很难,它需要宗教或思想体系。但是足球做到了。
说世界杯是一个大party,只说到了它的部份特征。party是没有主角没有情节的,更没有悲痛欲绝的眼泪(除非喝高了),但世界杯有。不如说世界杯是一个现场演出的32集连续剧吧,预先没有剧本,只有出场顺序,谁中途下场谁成为主角都要看运气。这种不可预知性构成了它的吸引力。这是许多观众幸灾乐祸地希望踢点球决胜负的原因。


魔咒

有说世界杯存在魔咒,西方有相当数量的人其实也挺相信神秘的不可知的东西。神秘主义不是东方才有。
比如说,贝利作为一个完美的王者,但不能做预测,他预测谁行谁一定倒霉,所以他要想不被人揍,最好在世界杯期间闭上他的嘴。
意大利每隔12年进冠亚军决赛(最近几十年),四强中如都是欧洲队,它就可以拿冠军。这是在冠军决赛前发出的“魔咒,竟然真的应验了。而且它逢法国队不胜的的历史实际上还在延续,因为120分钟比分打平,即使用计赚了齐达内下场。
德国队在世界杯上逮着亚非欧球队就灭,但就是对意大利不灵,其实它还有一个不灵的就是巴西队。
蝉联冠军的只有贝利时代的巴西队,而巴西队这几届颇有“间苗”的意思,一届隔一届拿冠军,让点机会给别人。我看今年巴西就有这个嫌疑,至于帮了赌博公司有什么回报,那就是国际足联管的事了。其实国际足联就是个群众组织,却搞得像一级政府似的。我国有个“五子联珠”什么国际组织(下五子棋),就没见这么牛X过,其中一个头头一看就是胖子的还要靠在电视台讲不太好笑的笑话混饭吃。
弹指一挥间,36年过去了。冠军只在欧洲的德国、意大利和南美的巴西、阿根廷之间轮流坐庄,其中德、意、阿各二次平分秋色,巴西作为老大多分了一次。其它队跟着起什么劲啊,使了吃奶的劲,都只是帮闲而已。
中间冒出个法国,中了状元,破了天荒。但看看法国队中一多半是移民,天才齐达内其实是阿尔及利亚人移民。要照这么练,中国队也能拿世界冠军。中国足协应该学习法国的先进方法。
有所谓的魔咒,增加了游戏的神秘感。其实有人关心它,就是想看到它被打破的那一天。(中国队得冠军的那一天)
中国足球得不到世界冠军也没啥,不就是个游戏吗?乒乓球得了就行了,那也是个游戏。


博弈

这是个高雅的词,中国古代经常用它来指下围棋,因为那时候下围棋带彩。
足球博彩业搜刮了数以百亿计的普通百姓的钱财,没有一个行业的钱来得象这么容易。没有车间,但每个人都可以是生产线上的一员,不仅没有工资,还要拿自己辛苦挣来的钱玩一个从长远看不可能赢钱的游戏。
  我不相信这么巨大的利益驱动下足球不会变得越来越黑暗。博彩公司会坐等冷门?你以为他们是傻子吗?于是就有巴西队的配合。
也罢,不就是个游戏吗。谁认真谁是傻B。
就把它当作电视剧吧。编的。我们家乡有句话,台上哭的是疯子,台下哭的是傻子。权当解无聊之闷吧。


退化和疏导

足球和世界杯最大的意义实际上是防止人类的退化和疏导人类的精神。这个功能与奥运会是同样的。
五十年来,没有什么仗打了,人类有退化的危险,在身心方面。
文明和优裕的环境、身心两方面都得不到战斗、挫折、失败、成功的锻炼。
足球,作为最强烈的、最无情的模拟战争的运动之一,它对人类的贡献是巨大的。奥运会的田径比赛虽也有同样的效果,但太枯燥了,一般人更倾向于足球这种有情节不可预知的游戏。
我们可以从足球比赛中窥见人生的基本结构。就是失败、挣扎、再失败、再挣扎,直至彻底失败。在此过程中,我们享受快乐的人生。
如果宋朝普遍推行这种高对抗,全民健身、磨炼意志的游戏,也许就不会那么容易亡于天天打猎的蒙古人之手了。
中国足球老是失败,逢谁不胜都没什么了不起的,你没看到德国人逢意不胜时间更长吗?英国人总是从失败走向失败吗?
这就是精神胜利法。
足球这个游戏也可能是一个大阴谋,全世界精力旺盛的男人们沉湎于其中,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不知老之将至。他们没有时间和精力再去想革命的事。各国政府因此非常高兴。


2006。7。13


我学开车

星期三 九月 13, 2006 10:25 am

我的少年时光在上世纪七十年代和八十年代初度过,在我所有的少年梦想里,没有一个与自己拥有一部汽车有关,大部份都是为人民服务和为祖国奉献的纯情。

当然在乡间,也切身感受到交通的困难。村庄里一辆新单车都值得骄傲,也是一个家庭的购物梦想。我清晰地记得六,七岁坐着牛车的情景,更多时候是追着手扶拖拉机跑,偶尔坐上一次,油然而生满足感,觉得它是世界上最牛的机械驱动的交通工具了。

飞驰的骏马是我儿时最崇拜的带有神秘色彩的交通工具。因为只在书里看到,从来没见过。其实我当时所看的《十万个为什么》已经告诉我光的速度有多快,人类已经登上了月球。不过我几乎一点也没有把这些与我周围的生活联系起来。1980年读初一时,我因为在作文比赛中写了在上学的路上看到仍是牛在耕地而感到痛心,接而发誓要为改变这种状况努力读书,为实现四个现代化贡献力量,得了全校的一等奖。

我们生活在历史急剧变化的时期。我有时觉得自己三十四年来前十七年的生活和后十七年的生活,似乎在不同的星球上,恍若隔世。

八十年代中后期,许多人热衷于出国,其中重要原因之一,是听前面出国回来的人说,在欧美澳所谓的“西方国家”轻易就可以买上车,买上房,对当时大多数中国人的收入而言,这是个太遥远的奢望了。谁也没有想到,十几年后,中国的汽车工业迎来了一个大发展的时期。

我是几年前买的车,此前不会开车,也没想到开车。因为我一直对机械东西的操作有一种距离感,觉的那不是我玩的。

但在珠海住了七、八年之后,发现什么人都可以掏出个驾照来开车,观念也变化了。加之做了几年生意,从无到有,也确实感到没车不方便。挤公交太慢,受时间和线路的限制;踩单车做生意?在珠海是无论如何不能的。你踩着单车去,岂不是让客户心里凉了半截?入乡随俗,风尚如此。

决定买车后也没有什么激动,只是看到公司里的人高兴的样子有点感动。那天决定买了,财务给我送存折的时候竟然一路小跑。每次想到这个情景总觉得责任重大,因为有人依靠你,你就不能半途而废,要把自己的能力发挥出来,让公司变得越来越好。

这么多年来,他们一定是羡慕所谓有“私家车”的人,我虽本质上对这些一般不以为然,但总要迁就这所谓的生活。就像家里人很喜欢过年,我总不能一个人别扭,于是满腔热情地投入到火热的过年气氛之中去。真融进去了,就像演员演好了某一角色,一时也会物我两忘,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矣。

刚才说到买车的时候公司里的人开心超过我,而我几乎体会不到什么特别大的快乐,这不是矫情,是真话。因为我一直很怕开机器一类东西,我在犯愁怎么开车。

学是学了,真上路开起来又是另外一回事。第一次单独上路,从香洲到前山还挺顺利,心中不觉有几分得意。眼看大功告成,却不料在最后拐弯进院子的时候大意了,一时手忙脚乱,前保险杠的一角撞在院墙门上,虽只是撞坏了一点,而且也有保险公司赔,却是出师不利。

接下来的日子里,每天都在紧张担心中度过。进车位啦、倒车啦,经常会让我一身大汗。去一位朋友那里他已经开了好几年车了,我抱怨说:“自己开车太累了。”他奇怪地说:“驾驶是一种乐趣啊!”我说:“也许对你而言是一种乐趣,对我来说是种折磨。”

那段时间,几乎每周保险公司都要来。一会儿倒车撞着栏杆了,一会儿进车位顾头不顾尾,把旁边车的油漆刮掉了,一会儿在红灯时刹车不够及时,把前面车的后保险杠碰坏了……事情都不大,但特别烦人,尤其是耽误时间,误了许多很急的事。保险公司那一年在我这儿也是赔了大本,要不是看我的驾照确是新手,肯定怀疑我在骗保呢!

两个月后,心里没那么紧张了,胆大起来,技术也熟练了。实际上是人与机器的磨合达到了平衡,人对机器不再恐惧了,确实慢慢感觉到一点乐趣。

首先是空间变小了,时间变长了。这是相对论的说法,用在这儿别以为是吹牛,是这么回事。我算是切身感受到两千年来中国北方游牧民族——如匈奴、蒙古、契丹、女真等——为什么对农业文明的各朝各代汉族政权构成了那么大的威胁,而且还直接建立了两个统治中华全境的朝代——元、清,蒙古骑兵更是横扫欧亚,鲜有对手,原因是什么呢?骑兵的速度太快了,步兵无法与之相比。骑兵节省了军队的体力,可以载负更多的物资。这是一场革命,不身临其境无法体会。试想,带着粮食、行囊,沉重的兵器赶了几天路的士兵,他的体力怎么还能应付一场激战呢?更不用谈在辽阔的草原上骑兵令人窒息的冲锋和来无影去无踪给对手带来的巨大恐惧了。

不过好像也有点消极的办法。那就是“深挖沟,广积粮。高筑墙”。长城就是按着这个思路来的。不过在战争手段上的根本劣势以及农业文明民众在战斗力上的衰退还是决定了唐以后的中国历史在艰难的喘息声中支离破碎,中华全境两度被外族统治。

当我感觉到自己从“步兵”到“骑兵”之后确实感觉到驾驶的乐趣了。你的活动半径大了许多。你可以去许多公共汽车到不了的地方,你可以忘记公交车几点收班,你这个活动的房屋可以放比骑兵更多的东西,你可以开车去很远的地方旅游……“私家车”的好处,我慢慢体会到了。
Welcome to my Blog
Blog 拥有人: [ 孙晓世 ]
作者群: [ (没有) ]
Blog(博客): [ 观看所有文章 ]
[ 好友名单 ]
Go: [ 上一页/下一页 ]
日历
« < 十一月 2024 >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留言板
星期六 三月 03, 2012 6:24 am
上班時間自己安排!只要有電腦的地方就可以上班
給自己一個翻身的機會!不須放棄原本的工作
好奇有興趣者!立即免費體驗進入網址

http://goo.gl/zkx07
星期六 二月 24, 2007 11:43 am
谢谢星子,回晚了,不好意思.春节快乐,向你和刘如旭拜年.
星期五 十二月 22, 2006 12:55 pm
祝圣诞及元旦快乐!
星期六 九月 30, 2006 7:52 pm
祝中秋快乐!
星期四 六月 15, 2006 4:35 pm
最近可好?
星期三 六月 14, 2006 11:57 pm
问好
星期三 五月 03, 2006 12:50 pm
问好!
星期四 三月 23, 2006 11:19 pm
孙兄好:
恭贺新店开张。
司马前来道贺。
星期二 三月 21, 2006 3:35 am
能商能文,为儒商
星期二 三月 21, 2006 2:34 am
儒商
连络 孙晓世
Email 地址
私人留言
MSN Messenger
Yahoo Messenger
AIM Address
ICQ 号码
关于 孙晓世
注册时间
星期日 八月 21, 2005 9:37 am
来自
亚洲
职业
商人
兴趣
围棋 足球
Blog(博客)
Blog(博客)启始于
星期二 三月 21, 2006 12:25 am
文章数量
64
Blog(博客)历史
6813 天
回响总数
6
观看人数
759604
RSS
RSS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