酷我-北美枫 首页 -> Blogs(博客) -> 山城茶居

正在观看博客的会员有: 没有

头颅为什么正在坍塌?——读韩少君的《无齿锯》


星期六 九月 22, 2007 8:46 am

[  心情: Amused ]
头颅为什么正在坍塌?——读韩少君的《无齿锯》
——《山城子聊中国现代诗》[64]
文/ 山城子

接到《北美枫》第三期后,我就读到这首诗。在37页中排,我记得很清楚。隔些日子闲翻,又读到这首诗。再隔几日闲翻,再读到这首诗。啊!就是这首——我打出来:

工地没有夜晚
工地的夜晚被灯光吃了
工地的夜晚被老板吃了
被各种声音割成了碎片

失眠 成了一种通病
连灯光都被塔吊搅乱
无齿锯疯狂的嚎叫
它在切断钢筋的同时
也切断了我兄弟的手指
鲜血和铁屑
被浇铸成型
建筑物长成巨大的猛兽
我则越长越小
在一片天空被它撑起的时候
我的头颅
正在坍塌

第一次读到时,就想:头颅为什么正在坍塌?第二、三次读到时,又想:头颅为什么正在坍塌?想着想着就自言自语:韩少君呀,你远在东北,我遥在西南,尽管你家乡吉林,我故乡辽宁,但隔了八千里之后,咱就是东北老乡呀!干什么这样吊我胃口呀?
少君仿佛说:不吊胃口算什么诗呢?胃口吊的越紧,越是好诗呢!
我说:是吗?那就认真学习研究一回吧!至于理解得如何,都是我的权利,你一定要谅解呀!

为什么题成《无齿锯》呀?古今中外有无齿的锯么?还是说看不到那齿,或者那齿自己不想让人们看到?我认定是有齿的,而且锋利到让被切割的受体感觉不到,或者受体已经退化了神经,就认为那锯是无齿的了。——好标题能够总领全诗呀!

无齿锯切割的空间在“工地”,时间已经连续到“夜晚”。于是我看到了民工潮涌动的落脚点大多是在疯长的城市的这样的时空里。于是我也看到了诗人犀利的目光,不是在自己的主观里死呀活呀的蹂躏语言,而是跻身到“没有夜晚”的工地上来了。明明是夜晚,还说没有夜晚,为什么呀?因为中国的诗人早已从“夜以继日”的口号中脱身了。如果回到“大跃进”
的年代,那时的诗人们大多要用这个成语。但,那是诗人么?

“被灯光吃光了”“被老板吃光了”,这样的排偶句,虽比不上排比的力量更大,但意思已经十分的明了。被吃光的岂止灯光,更有民工们的血汗乃至肢体,乃至远离家乡的牵情与久积的梦幻。君不见温总亲帮他们讨要工钱,君不见工棚里至今雨漏冰吊忍看老板小车来去别墅“金丝鸟”可意缠绵?

这“无齿锯”呀!悄悄的嘛,你“嚎叫”什么?这般地肆无忌弹,依凭或依仗什么?是看清了“初级阶段”裂开的缝隙,可以驰骋你们的私欲无止境的贪婪了吗?一百多年后再次认证“资本来到世间,每个毛孔都滴着血和肮脏的东西”,这个真理么?
“也切断了我兄弟的手指/ 鲜血和铁屑/ 被浇铸成型”。看来目前是没什么办法了,因为已经“浇铸成型”,如何改变?
“建筑物长成巨大的猛兽/ 我则越长越小”。“巨大”与“小”的差距越来越远很现实,“猛兽”的比喻或象征也确实,经济这个怪物说到底不就是“分蛋糕”嘛!问题是都谁把手鹰嘴一样叨住了切割的刀柄。

这样的问题民工如何想得清楚?也许列宁不该过早地举起《国家与革命》的旗帜,因为马克思说的是“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是社会主义的入口”。沙皇俄国当时远远没有高度发达,即使今天的普京俄罗斯也还算不得高度发达,至于我们才刚刚“一片天空被它撑起”,差得更远。那么,这个“高度”究竟等在哪里呢?目前委实不好判断,但我执信必然。形式上的进入,不等于内容上的进入,内容上也许需要或不可避免“无齿锯”,或别的什么锯吧?。贸然进入造成的回环复沓原不像修辞那么来得回肠荡气,于是想不通硬要想的折磨,如何能防止“头颅”——这个思想器官的“坍塌”(许多诗人都能熟练地运用省略甲方事物的“拈连”格,是中国现代诗发展汉语的贡献之一)呢?能把思想器官想到“坍塌”的程度,足见诗人现实主义的笔触之深和情系底层人民的情感之挚。

呵呵!八千里之隔,少君你听到我在嘀咕什么吗?听不到就到网上来看吧!自己写出的好诗,是需要时时回眸的呀!
2007-9-19

发表人: 山城子    0 Comments    (Post your comment)

引用(0) Permalink

山城子/ 李德贵 诗歌体日记(07-9中)


星期五 九月 21, 2007 10:26 am

[  心情: Amused ]
山城子/ 李德贵 诗歌体日记(07-9中)

2007-9-11 周二 八月初一 阴转多云

《时代的商标》

有人说“9•11”是个“度”
杨锦麟说东西方的“度”不一样
我说是商标
顽劣孩子手中橡皮质的时代商标

出手越重
蹦得越高
当初是谁给充的气 充的这么足
不肯放气 又不肯丢掉?

(未时记)
——于文化村


2007-9-12 周三 八月初二 阴

《遥赠博弈》

昨日整整一天
学习你
消化你的诗意

一种超然机智
规范浪漫
词语与品性的修养
浸润着我的梦
隔着一个太平洋
一步步
如何追赶?

余年夕阳
等在后边……

(上午记)

读《玫瑰园》赠白沙

走进你析出的时空
芳迹 若有若无
思缕 似隐似现

儿时夏的黄昏我捉蟋蟀
处处觅扑
草丛石缝 游离

未曾感的一种别样灵犀
步步惊 纷然如夏雪

(下午记)
——于文化村


2007-9-13 周四 八月初三 阴、小雨

《读杜鹃留帖回赠》

你说你“趴在诗浪里啦!”
那时我正在岸上的大风沙里徘徊
作艰难状的思考:
我们还能用什么熨平今生遭遇的皱褶?

许多还嫩着的碧翠和开着的缤纷
纷纷落水,漂在一河思绪里
你扑打着翅膀去打捞
我大喊着说:动作再美些,我来拍照!

(未时记)

附留帖:
[原创]山城子聊中国现代诗[40]《我读阿吾的诗》

二十年前听相声感受深刻
二十年后得书看而出诗评
山城子的马拉松式的思维
山城子的执着耐久的追求
令人钦佩!让人感慨万千
……
我趴在诗浪里啦!
_________________
杜鹃


2007-9-14 周五 八月初四 小雨转阴

《网访故乡北镇》

久违的亲切扑面而来
千年古镇石坊鼓楼老爷庙城墙护城河
清皇的行宫 医巫闾望海寺一路梨花
历历在目我14岁的天空

住宿的中学 时光凝成琥珀
虚光里析出唐代双塔
记得每周两次黄昏从塔下出发一刻钟
到万紫山下扫盲街道人家

(申时记)
——于文化村


2007-9-15 周六 八月初五 多云间晴

《今天是多云间晴天气》

起来开心 阴云退却阳光走进客厅留连油亮亮地板
老伴买菜 我就打开笔记本屏幕思维
最可记录 凌晨两点半夫人一声唤传到我房间梦里

说不知什么拽一下她手指 开灯不见
还听有嗑啦嗑啦声音 疑神疑鬼 亮着灯陪睡一刻

嗑啦声隐隐重现朦胧 急目墙上细尾巴一动小老鼠
十余年不曾有的事呀 它一蹿进了床底 如何围剿
不是苏克也不是贝塔 嘿嘿!没费事它纸箱里就擒

(巳时记)
——于文化村

2007-9-16 周日 八月初六 阴转多云

《今霄不去游荡》

页面今霄不去游荡
进行一次应当的测量
尺子无形
镶嵌眼上

对象待于几
整齐不整齐的行列着队伍
几乎全无惊艳目光
一如乡镇铺子
花里忽哨作态
人民币尴尬惆怅

夜已深 远处一两声卡拉OK
楼下园林秋虫伴唱
室内钟声十二下
一声声砸伤我的尺子

(子时记)
——于文化村


2007-9-17 周一 八月初七 中雨

《今天的雨》

今天的雨被叫做秋雨
无数灰色的线条垂直而落
从子时直到午时
就像从夏商直到明清 不肯罢休

小镇小区隔窗的视线闲望
楼 一影影的 挺立着
树 一冠冠的 挺立着
草 一柔柔的 挺立着
躺着喘息车的 是街路
走着的是伞 一部分 流向坝子

坝子里的稻谷都低垂着头
悄悄淌泪
成熟的它们特别想念太阳 其时
太阳就坐在黑云背面的几旁
同它们品茶 说话

(午时记)
——于文化村

2007-9-18 周二 八月初八 多云转晴

《横贯母亲额头的一块伤疤》

这个日子是横贯母亲额头的一块伤疤
悲韵在76年前唱响——
“九•一八…九•一八…
在那个悲惨的时候……”

在那个悲惨的时候
东三省的父老乡亲家存一点点大米白面或棉花都成为“经济犯”
计数不清多少青壮年被抓劳工开矿白骨填满一个个万人坑
日本纱厂不放过蹂躏童工稚嫩的泪洒在鸭绿江边
末代皇帝傀儡深宫软禁只能效忠天皇
女真人的繁衍地铁蹄狂野践踏血迹斑斑斑斑血迹空前

是谁诱骗少帅的年轻致使少帅终身遗恨无颜回沈
浩浩荡荡东北军隐忍离乡退至西北为那般
是谁组织了“火烤胸前暖,风吹背后寒”的抗日联军
杨靖宇李兆麟们白山黑水艰苦卓绝万般弹尽粮绝转战
瘦弱的青春摔断枪支八女为什么选择集体投江自尽
东洋鬼子为什么呲牙裂嘴岸上或嚎叫或暗叹……

“在那个悲惨的时候……
九•一八…九•一八………”
——悲韵在76年前唱响
今天就是这个横贯母亲额头一块伤疤的日子啊!日子!!

(巳时记)
——2007-9-18于文化村


2007-9-19 周三 八月初九 晴

《阳光下的稻穗》

天 晴如细腻的青瓷 没有一丝儿
把阴沉沉的云都打发哪去了

无数稻穗坝子里舒眉展眼亲近阳光
猜测不久分配的去向
不是说城市
也不是说市场
而是孩子们的衣衫鞋子特别是书包
而是可能的铺着白被单的点滴的床
而是寨子里不断的红白喜事的宴席
而是种子薄膜化肥农药
而是清明七月半和年节祭祖的焚烧
而是…或者预料不到……

小汽车大别墅红木家具遥远又遥远
阳光下的稻穗沉默了

(巳时记)
——于文化村


2007-9-20 周四 八月初十 阴转多云

《听李娜歌碟》

心被带走
情被带走
广袤深邃厚重的辽远而去啊

气徊山河
韵徊山河
只能是仙人李太白与之唱和

回目低眉 眉低目回
而今谁能一曲俯瞰青藏高原

(未时记)
——于文化村

发表人: 山城子    0 Comments    (Post your comment)

引用(0) Permalink

若有若无的芳迹,似隐似现的思缕——喜读白沙诗集《玫瑰园》


星期五 九月 21, 2007 10:25 am


若有若无的芳迹,似隐似现的思缕——喜读白沙诗集《玫瑰园》
——《山城子聊中国现代诗》[63]
文/ 山城子

走进你析出的时空
芳迹 若有若无
思缕 似隐似现

儿时夏的黄昏我捉蟋蟀
处处觅扑
草丛石缝 游离

未曾感的一种别样灵犀
步步惊 纷然如夏雪

——摘自山城子/李德贵诗歌体日记2007-9-12《读〈玫瑰园〉赠白沙》

网上交流,白沙曾两度在我枝稀果青的树下,遗落声音。文字显示“喜欢你的评论”。我理解这“喜欢”里有“扬长避短”的婉约。但我主张“扬长补短”,而补短就必须学习,必须找到可以作为教材的学习资料——即刻打出“白沙”字样“百度一下”。无奈全是湖南的商家广告一类,令我索然——可遇不可求吗?
然而,又“得来全不费工夫”。前天中午,楼上的老师从学校给我捎来邮件,就是白沙寄来的《玫瑰园》(中国文联出版社2007年7月第一版)。喜出望外了。看地址,原来我们生活在一个大空间,若是有私家车,60分钟就可抵达。

昨天断断续续的读了一天,满室的馨香,未及分清是来自老伴采来的桂花瓣儿,还是来自崭崭新的书页。待及分辨,自信两者都有了。这里有代本文小序的“山城子/李德贵诗歌体日记”作证。

走进白沙的《玫瑰园》,最是两种氛围令我陶醉。一是若有若无的芳迹,一是似隐似现的思缕。下面是我学习欣赏的纪录:

◆ 若有若无的芳迹——学习欣赏《石头开花》。

《石头开花》是开篇之作,是不能不欣尝的。录入进来:

我决定
一直坐下去 直到你确信
真的没遗落什么
白孔雀咿呀一声 飞了
半空飘着一片羽毛 不像是从我身上拔下来的
我还等 等石头开花

诗中有“我”有“你”。若有若无的芳迹,是情,是爱,是深挚的态度的表白。
前三行是言表,用直叙构成意象。“真的没遗落什么”,“什么”这样的代词的使用,就模糊得几近于“无”。但我们读者可以想象,是“我”的情意,“我”的情深,“我”的情操?……什么都在,什么都没有丢失呀!
后三行是行表,用喻拟构成意象。“白孔雀”,怎么一下子到这里了?诗人进入比喻了。“不象是”的意思很不确定,但能确定的是“我”纯洁得如白孔雀身上的洁白的羽毛。怎么一下子又到“石头”上了?诗人进入拟物了。本体就是前文的“你”。你即或“顽固”如石头,总该开口说话了吧?该答应了吧?不然“我还等”。这里的芳迹是清晰可辨了。多么情笃一执的一首情诗呀!
但,如果把这6行的小诗,看成是诗人对诗歌的执着和热恋,也未尝不可。因为“坐下去”是在致力于创作,直到让读者的“你”,认为“真、善、美”俱全了(“没遗落什么”)为止。 “白孔雀”隐喻发表,如果读者觉得“不像是”,那么我还继续,“等”我的诗作如同“石头开花”。如今,作为读者的我,果然见到“玫瑰园”里的花团锦簇了。

◆ 似隐似现的思缕——学习欣赏《给他们》。

似隐似现的思缕,在《给他们》一诗中,体现得很丰富。先打进来:

立春后的第一批雨水
惶惶惑惑的样子,不大像一批适合种在城市的谷物。
民工们,从乡下老家出发了
在拥挤嘈杂的车间
抢占到一个
连续工作十二小时的工位
他们的孩子,扛着米袋上学的蚂蚁
在教室一身臭汗,忍着嗤笑
把破胶鞋往椅子背后躲
有人后来成才,留学伦敦。
一个研究生盗窃电脑论文
后来从轻处置,法外有情:寒门子弟读书不易。
漫长的春季
“年年牛背扶犁住”
他们愁眉望天的样子,雨水反复冲刷过
古诗又存录下来。

这首诗诗人把目光放置在低处,放在了中国最大的弱势群体——农民的身上。
雨水的数量词应当是“一场”,这里用异配格换成了“一批”,因为充当拟物的“雨水”和“谷物”,本体都是农民工。啊!一批一批的农民工。前两行的诗意很浓郁,也许为了“覆盖”中间行文客观白描诗性的不足吧!这两行不仅诗意盎然,且暗伏着诗人的思想。“雨水”的深意,在于广大的农民工以及没有来打工的广大农民,正是他们用他们的血汗滋养了城市。“谷物”的深意则在于尽管他们滋养了城市,城市却不给他们丰沛的报酬,以至于只能在生存线上挣扎。这是现实在诗人头脑中很清晰的反映和良知的体现。

“抢占到一个/ 连续工作十二小时的工位”。一个“抢”字客观到准确位置。中国农村太多的剩余劳动力问题,处于中国强盛路上最难解决的问题之首。这无论是走远的毛泽东,还是隔洋指手划脚的小布什,也难以面对的困惑,更不是藉此含沙射影之辈所能一、二的了。但政策鼓励的先行,法律制约的滞后,使新生的资本原始积累者的贪欲,有了膨胀的缝隙,延长工时的掠夺,就成为了残酷的现实。这里蕴藏的思考是沉重的呀!“扛着米袋上学的蚂蚁”,是把思考伸到农民工子女就读的具体方面了。

“一个研究生盗窃电脑论文”是对中国教育的思考。青少年的犯罪率持续升高,其平均年龄的持续走低,使在商品大潮冲击下的基础教育以致高等教育,至今寻觅不到(或者占据寻觅位置的人们压根不去寻觅)德育的良策。盗文算什么?阿Q还说读书人窃书不算窃呢!自己成了年轻的富翁,而不养乡下的爹娘、直接用网络技术盗取电子银行的存款的新闻披露,也仿佛未绝于耳。这又是一种悲哀的思考在字里行间了。

“年年牛背扶犁住”。一句古诗的引用,诗意又恢复到起兴时的浓郁。“愁眉望天”和
“古诗又存录下来”,收束到对农民问题的整体思考。农业生产力的低下,广大西部地区的牛耕地、方木斗子打稻谷,还停留在春秋战国吧?这是我先前给学生讲解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时,手指窗外视线可及的现成例子。可喜的是农民的税费已经减免为零,且有些许的补贴,这可是中国有史以来不曾有的大进步。希望正无所谓有,无所谓无,摸着石头过河,河再宽也会有抵达彼岸的日子。这是我执信不疑的。白沙肯定也是这样想的吧?

◆ 芳迹与思缕的重叠——学习欣赏《迷离曲》。

若有若无的芳迹,似隐似现的思缕,在白沙的诗中,常常是重叠在一起的。《迷离曲》就比较典型。敲它进来吧:

走出八月 天空疲惫
草因此一再穿透

大地纵容它的疯狂,新长的爱情
带着痒、血丝和抓挠的欲望
对于大海,对于不肯歇脚的云
她仰躺的姿势,如此雍容——

八月是一只踱行的蜗牛
拿什么倾听和眺望:它背驮的小房子里
一万台的机器轰鸣
和初潮后的月白

像《石头开花》一样,精品诗歌,都有多重审美的厚重。字面意义的包装是外观的美。“走出八月”是九月,秋天了,二季稻收完的大地,草儿疯长,像情窦初开的少女,面对海和云,她只从容地铺展开在大地。回想收稻的八月,忙得可以呀——“一万台的机器轰鸣”。忙完之后也愉悦,步堤黄昏,观潮赏月,也是别一番情致呢!
但这好像不够迷离,也说不清芳迹的若有若无和思缕的似隐似现——包装再美,也不如打开来品尝里面的酒香。于是我就开瓶了。

“草因此一再穿透”。是什么草呢?趁着“天空疲惫”,“一再穿透”什么呢?隐隐的桂香一样,不在意浓浓郁郁,在意时又觉得缥缈了。我寻它不着,先放这里吧!
跳到第二节才知道,那应当是“爱情”的“穿透”哩,且是大地“纵容”的呢。芳迹已现,湿漉漉的“带着痒、血丝和抓挠的欲望”——青春的涌动厉害哩!但面对海与云的诱惑,自是岿然不动,很从容“她仰躺的姿势,如此雍容——”。
破折号使用在这里,作用是另起一端。果然又回到“八月”去了。我想事实是回到“初潮”上来了。那是女孩子必经历的事情。中国性教育的缺失,不知多少少女疑惑自己得了什么病,又羞于就医,那会是怎样的惶惧与忐忑呀!忐忑惶惧于时间中,分分秒秒都觉得慢似蜗牛。“一万台的机器轰鸣”,是惊惧的意象表达。“拿什么倾听”,如说完全没有精神和物质的准备。“拿什么…眺望”“初潮后的月白”,如说压根不知道这突袭而来的“病”,到底何时可自愈。芳迹已无,思缕飘然而落。
这里的思缕,仿佛一开始,直到展开都被掩藏着,但到了最后,就被“拿什么倾听和眺望”,很严肃地提了出来?回过头去再想,还有几年躁动的青春期,该如何教育呢?都能像诗的主体形象处理的那样“如此雍容”吗?尽管基础教育已经明文规定将性教育纳入教学的范围,但由于师资的不专业,乃至不入“高考”,也没谁重视,大多数学校形同虚设,实质的性教育,至今还拿不出那个足以让少男少女“倾听和眺望”的“什么”来,几乎为“零”。
有了这样的思索,再从头读这首诗,突然觉得那“八月”和“走出八月”的内涵,当别有所指——那应当是“初潮”和“初潮后”时序的代名词了。因而“天空”“大地”也不纯粹是天空和大地,那疯长的“草”分明就是涌动的青春潮了。真真的“迷离”的可以。

本来在阅读时,还摘录了一些分散的最能说明若有若无、似隐似现的句子或片断,现在觉得没必要罗列了。因为想起名人说过的“无异于空耗别人的生命”,就略掉吧。
诚然,“若有若无的芳迹,似隐似现的思缕”这样的骈体句子,是不大适合概括白沙诗作的风格的,但这样的文本特点,是我此前未曾见过的,惊喜之中,已是受益匪浅。
2007-9-13于文化村(作者系贵州省平坝县红湖学校退休教师)

通讯:561104 贵州省平坝县红湖学校 李德贵
邮箱:[email protected]

发表人: 山城子    0 Comments    (Post your comment)

引用(0) Permalink

简洁爽气的礼赞——读杜鹃的旅游诗《巴黎卢浮宫》


星期五 九月 21, 2007 10:23 am


简洁爽气的礼赞——读杜鹃的旅游诗《巴黎卢浮宫》
——《山城子聊中国现代诗》[62]
文/ 山城子


卢浮宫是巴黎的著名景点,也是欧洲艺术的殿堂,虽慕名已久,却只能遗憾阿赌不够慷慨,注定今生无缘了!
杜鹃却有眼福和诗福,不仅现场摄录,还简洁为诗,爽气抒情,贴于网上参赛,夺得三甲,我在祝贺之余,又来细读,以弥补我不可能前往的遗憾。
不妨就跟着杜鹃游览一回——

彩光闪闪的玻璃金字塔,引入无数朝圣者。

——想到毛泽东的“引无数英雄竞折腰”。这里的“朝圣者”,都是艺术的信徒呀!这里自然也不是“江山如此多娇”,让人折腰的是欧洲18世纪文艺复兴所创造的辉煌。“彩光闪闪”就是了!

看!断臂美神“维纳斯”雕像,
那迷人的眼神,竟显得如此安祥。

摄!胜利女神“尼 卡”雕像,
无头、断臂,却舒展着双翅欲飞。

录!微笑的“蒙娜-丽莎”,
令人凝望欲醉的画像。(世界名画)

——这是诗的主体部分。卢浮宫里万千艺术杰作,诗人只取三件最有代表性的来写。见出杜鹃筛选处理素材的功夫。记得当年魏巍写《谁是最可爱的人》,初稿罗列感人的事件一个接一个,寄到《人民日报》却遭到退稿。作家重新审视,终于有所悟,重新设计只取三个最动情的事件,深情歌赞志愿军战士的大无畏的国际主义精神和热爱祖国之情。由于文章结构上的变化,不仅各大报纸同时刊出,还在当代文学史上留下了席位。杜鹃是深谙此道的了。一个美神、一个胜利之神、一幅后人无法超越的油画。诗人是“凝望欲醉”在现场了!爽在文字上的表现,就是携着惊叹号的三个动作动词的站立,站立在每一节的最前边起兴领起。

呵!一座艺术殿堂、万宝之宫、世界之最……

最后感慨万千,以三个短语的成分排比,让我们读者跟着她回肠荡气!

2007-9-12临屏。
_________________

发表人: 山城子    0 Comments    (Post your comment)

引用(0) Permalink

研究博弈先生的两首小诗


星期五 九月 21, 2007 10:20 am

[  心情: Amused ]
研究博弈先生的两首小诗
——《山城子聊中国现代诗》[61]
文/ 山城子

研究研究,也是烟酒烟酒。虽然,我的性格天然不宜官场,却无妨诗场。燃一支烟,备一杯小酒,边饮边吸,就边烟酒边研究起来。今天的对象是博弈先生的两首小诗。尽管太阳躲在云层里不好意思露面儿,但透过来的明亮还是令我很开心,所有的寂寞与孤独都知趣的溜走了。我即刻进入第一首徜徉。

第一首有题叫《尘世》(见第三期《北美枫》27页)。先打录进来吧!如下:

野餐
毯着蓝天,床着黄土地
扬起的酒红发,闹着我的绿胡茬
轻轻地把你压着,搂着
眼瞳里绰注的惊红翠绿
突然
你的小撒野

一把火
自下方烧上来

按理说题目不小,内容又不大,但放里边却很充实。写性爱的诗,网络之前在中国是禁区,网络之后就不大禁得住了。好在博弈先生居于美国,无所谓禁不禁的问题了。但看得出先生的修养层次高,因而敏感题材处理的高雅,竟至双语发表出来。
什么是尘世呢?当然就是人类的社会生活。生活于人类社会的男人女人都无可避讳地繁衍生息,生息繁衍就成了社会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反映社会生活的诗人,本不应当回避这部分素材,世界早已不是“非礼勿视”的时代了。

从野餐到野合,是这首小诗清晰的脉络。我喜欢的是诗人这里的语言修养。先是第2行的两个名词的意动用法,见出博弈先生古汉语的谙熟。一“毯”一“床”,就为浪漫的事情广阔了大幅背景。接下来简洁直叙中,一个“闹”字,妙然跳了出来。妙在不仅拟人了“酒红发”和“绿胡茬”,且就字面看,又是略去了甲方事物的拈连用法。整体看就是两种修辞格的揉融。第5行的“惊”字也被用活了。颜色千万种,哪里有“惊”色呀?然而就“惊红”了。这里诗人“惊”得好巧,把现场的惊喜神态给带出来了。从语言角度说,应属于移就格的创新用法。之后又有“小”字的用法,以“小”修饰“撒野”没见过,但何其准确地摩描了特定现场发生的心理与生理的情状呀!最后“一把火”的比喻,文雅出了尘世的美丽之点。
掩卷回思这样精巧的文字,无疑是一种美妙的精神享受。细捏每一个汉字琢磨,若是将“翠绿”易为“柔绿”,那个活脱出来的“惊”字就不孤单了。先生若将来结集出版,我看还是宁“柔”勿“翠”的好。

从第一首的留连中走进第二首。第二首叫《三月无题》。诗一无题,先自朦胧了一半。但博弈先生却又不完全无题,有个“三月”在那注释着。仲春三月,正是好时光。
这首比前首稍长,共有4节。尽可以从容,就一段一段往前走吧!

东风穿了凉鞋
来至小阶撩动着盆栽
脚趾仍夹得紧密
这时还不敢想巴黎
走台上的花枝招展

果然是春天。春风有向是“东”,且一出场就被拟人了。有道是“春风不度玉门关”,原来是抚慰诗人阶前的“盆栽”来了。“盆栽”是个大概念。使用大概念可以把具体朦胧在想象中,毕竟诗人养植的是什么花呢?“这时还不敢想巴黎/ 走台上的花枝招展”,暗示花还没有开。“花枝招展”当归类为形容性短语,这里的活用,使它具有了名词的性质。这在修辞上叫形容词用如名词,或称为形容词的名词化用法。问题是诗人把这种活用由词扩展到短语了。

小翠初长成,汪汪
一双大眼睛,鹿儿
睫毛刷新世界
五月在她的臀
七月束在她的腰身

第2节短短的5行诗,美得可谓之——叹为观止。美在继续拟人,从春风转到“盆栽”上,就是“小翠”了。植活的时间不久吧?所以“初长成”。多像女孩子的乳名呀?(“翠花,上酸菜!”——是东北的女孩。)却又双关着新植活或种植出来的翠绿的“盆栽”。拟人中又拽进来比喻,喻成美丽的“鹿儿”。那眼那睫的清亮之美就具体细腻的可以“刷新世界”了。接下来拟人又抓住了两个时间名词,所以才可以有“在”和“束”两个动作于“臀”于“腰”。这样的铺陈,一个丰姿绰约的少女形象就栩栩如生在眼前了。然而诗人写的不是少女,是盆栽的植物。对盆栽植物如斯美丽的想象,足见出诗人心情的愉悦,因为是春天了。

那某世扑火的蛾
涅磐成瓠叶间的一条毛虫
丑的新鲜,慵懒自在

“瓠叶”终于暴露了盆栽不是什么名贵的花卉,而是可以下汤吃的瓠瓜。瓠瓜是一年生的草本植物,开白色小花,结长圆中间略瘦的果实。上节说的五月是顶着花长出的瓜包吧?那很像“臀”的,七月长成了,自然就有了“腰身”了。于阶前盆种瓠瓜,其如鹿儿大眼睛一样的碧叶,白色小花,及碧青的带着弧线的果实,都可以进入诗人的观赏视野,诗人的生活情趣的别致优雅是可以想见的了。“叶间”的一个“毛虫”都可入诗。且入得极其浪漫。“某世扑火的蛾”为爱情轮回追逐到今世来了。“丑的新鲜”不仅用词准确(那小东西儿时常见,形体短粗却色彩鲜亮,杂以深色斑点,不小心触到手上,毛刺迅即扎入皮肤,蜂蜇般疼痛,俗称“洋拉子”),而且透出诗人欢喜的心情。“慵懒自在”,既写出毛虫伏叶不动,又透出诗人的某种情怀。

打开门
阳光洒向皮肤
臂上毛孔振奋迎立
抖擞的树枝,落下
一声鸟啼

最后一节,诗人收起了美丽的想象,回到春光明媚的实景中来。多美的春天呀?鸟语花香哩!“臂上毛孔振奋迎立”,“抖擞的树枝” 从细处和眼前着眼连续拟人,充分地表达了诗人振奋抖擞的心情——“一年之计在于春”呀!

文如其人,诗亦如其人。两首小诗让我体会了博弈先生为诗的严谨求精、浪漫求新、诗以骋情、文以申志的态度,以及先生的深厚的文学功底和高雅超迈的志趣情怀。研读之后,山城子禁不住敬慕之情油然而生。
2007-9-11下午于文化村

发表人: 山城子    0 Comments    (Post your comment)

引用(0) Permalink

徘徊在海边上的赤子之心——读海湄组诗《祖国,我想在针脚里享受


星期五 九月 21, 2007 10:18 am


徘徊在海边上的赤子之心——读海湄组诗《祖国,我想在针脚里享受衣服的温暖》
——《山城子聊中国现代诗》[60]
文/ 山城子

海湄,常用的网名是南海之湄和百话争言。祖籍山东,童年烂漫于西北,现活泼在海南,是羊年生人的一位年轻女诗人。笔者曾经学习过她的诗作《约你相爱》(见网帖《山城子阅诗随笔》第9辑)。那是一首反复吟唱,一唱三叹的好抒情诗,如同一首旋律优美的歌,唱出了诗人对海南的深情热爱。海南是缀在母亲裙边的一块翡翠,对海南的吟唱就是对祖国的吟唱。这样的赤子情结今天又见于深情的组诗《祖国,我想在针脚里享受衣服的温暖》。
这组诗由四个部分组成,我们不妨跟着诗人脚步走一回,来共鸣于一个徘徊在海边上的赤子之心。

1.走出来又走回去

祖国,山路还是那条山路
在这个秋天,我无法端坐着等它带来陌生的乡音和
熟悉的烟叶子味,有雨的时候
那块扎进脚心的石头,用隐痛敲击着
雾里的家乡,敲击那片
仍旧在娶媳妇、生孩子的土地
如今它更像暴晒后的麦粒,坚硬
固执而又单调,仿佛一辈子
之外的叹息

祖国,城市到处搁置着家乡拆下来的黑瓦
而家乡,也遍布交叉后的喧嚣
白色的夜与黑色的光明,共同享有着
与生俱来的痛,而
我那披挂整齐的故乡,那鼻音很重的胶东乡亲
担心别处的黎明
会走进他们漆黑的老屋和清早的鸡鸣,会
漫过青花小瓷碗,溢出
贴着苞谷面饼子的大铁锅,淹没
他们的庄稼地

从小标题和内容看,诗人的行踪是回到了祖籍山东。或许多年没有回省了,自是感慨良多。感慨良多,倾诉于祖国——毕竟每一寸国土,都是祖国的有机组成部分呀!。所以就以“祖国”总领开头。“山路还是那条山路”这样的起兴已经在暗示这里的山村的变化不大。读下来第一节果然,故乡仍旧是“娶媳妇、生孩子的土地”。观念正如《信天游》里唱的“什么都没改变”。“仿佛一辈子/ 之外的叹息”,分明是诗人对老少边穷地区落后于全国的发展的一种痛楚的叹息。行文到了第二节,诗人试图寻找原因。“白色的夜与黑色的光明”,这一双意象对比城市的崛起与山区的无动于衷。这差距的造成显然是不平衡的发展带来的(为什么不能一开始就注意平衡的发展呢?)这“生俱来的痛”啊!读到最后,诗人认为是这里农民观念的保守造成的(虽然不尽然,那改变观念的工作体系作为如何也是原因之一呀!)。因为他们担心“淹没他们的庄稼地”,怕改变他们世世代代相传的小农经济生活。这无疑真实地反映了面临商品大潮的当代农民(至少是在老少边穷地区)那种守残抱缺不肯接受新事物的一种惯性的心理。诗人的笔触之深,自然是思考之深爱之深的佐证。这比起一部分吃着祖国喝着祖国,也口口声声说爱着祖国,却隐晦含沙、怪诞射影、暗里中伤的所谓诗人来,就不可同日而语了。

2.那天,我只占据了半条小路

在六月妩媚的目光下,酸枣刺贯通了我的手指
在南山最疼痛的部位
家乡,还没有醒来
没有醒来的家乡湿漉漉的,连同外婆的脸和
笑,此刻我像一个
高明的小偷,在偷走这户人家酿造的酒后
醉了,祖国,现在我的血里富含酒精
我可以借酒浇愁
在你的某一条缝隙里
念叨着“好酒,好酒,好酒。。。”

第二首意思贯通,所以没分节。从标题看,诗人徘徊在“半条小路”,是在深入的思考。思考的结论是“家乡,还没有醒来”,这成为诗人“最疼痛的部位”。我的理解是疼痛越深,就是爱得越深;爱得越深而拿不出办法,就痛得越烈。一个连在文学界都找不到应有地位的诗人,能有什么办法呢?又不是政治家。政治家自然有办法,政治家看到了不和谐因素的存在,就拿出来“和谐”的号召和策略,但策略与号召的落实环节如何深入下来毕竟是个艰难而持久的过程,这是需要耐心的呀!诗人如要因爱而急不可耐,就只好“借酒浇愁”了。岂不知李白千年前就说过:“借酒浇愁愁更愁”。至于戏谑地说“好酒,好酒,好酒。。。”,到底是有些无奈了。

3.浪子是一片走失的树叶

祖国,镜子里有个浪子
他把脉络,移植在
那个南的不能再南的地方
那个朝东小窗
还有那双朝南的鞋
他表情单一,时常把丢了的人和事放在嘴里咀嚼
比如,张望的外婆、吸烟的外公、咿呀作响的老门和
夜里反刍的花牛,怎么看都像
戴着黑帽子
偶尔忘记的自己

而我患有严重的失忆症,手掌细腻而冰冷
心脏因为呕吐而百毒不侵
祖国,我甩给你的一大片泪
是翻遍器官,唯一能够证明我
就是我的证据,炎热持续
蜜蜂在成群的拥来,家乡的门口却正在
堆雪,活着的、死去的祖辈
在光光的山坡上
蹲着,说:“天涯还真热”!

第三首的赤子之心有些茫然的清醒着了。情形已经回到了海南,还一直想着那些痛楚的事情。想着这些事,一个顺势拈来的比喻很形象,这就是“夜里反刍的花牛,怎么看都像/ 戴着黑帽子/ 偶尔忘记的自己”。诗人清醒着自己的爱,因而“百毒不侵”,却茫然成“一大片泪”——何以这样的“热”“冷”不均呢?差距实在是拉得太大了。浏览新闻,目睹身边,西部还有几十万的代课教师,每月只拿几十元人民币的“报酬”,国企头头给员工、干部加薪竟至于从20——4000元不等,是他们的“自主权”“合法”(其实没有相关法律)成了200倍的“冷”与“热”。借用诗人的话说“唯一能够证明我/ 就是我的证据/ ……”能不令人叹息和叹惜么?
毛泽东曾借词韵而说“一截赠欧/ 一截遣美/ 让环球同此凉热”。大气是大气,然而他的“世界革命”理想,不知将来谁能拾起?而今不是“同此凉热”,是要“和谐社会”的问题了。

4.我享受着衣服的温暖

那么多细小的尘埃,那么多弯曲的脊梁
转瞬就消失了,如同“刷”的一声就陨落的星星
祖国,在垮塌的大桥上
高过头顶的石块,一下子
浇灭了火和燃烧的躯体;汶水,一百七十二名矿工
在自己的头上,种下了大堆黑色的花
面容丑陋的人形章鱼
甩出乌黑的毒液,女人和孩子
翻滚、猩红、失明
祖国,我就这样想着、想着、像故乡上空不忍离去的瘦风
每一次的拂过都冷热并重

这最后一首的标题,是诗人对祖国给予的厚望了。关键是应当横扫那些制造不和谐因素的障碍。其中的“面容丑陋的人形章鱼”就是障碍之一。我们已经看到一切重大事故的发生,都不是技术性的问题,而是权钱交易、黑心共谋的必然结果。反腐已经成为老百姓最关心的政治问题了,自然一是具有赤子之心的诗人的关注。最后还是念念不忘“冷热并重”的问题。虽然这里借助了意象,但几乎就是直抒胸臆了。
徘徊在海边上的赤子之心啊!南海之湄,因为赤子之爱的共鸣,我很敬重你,以及一切真正爱国的诗人!
2007-9-10于文化村

发表人: 山城子    0 Comments    (Post your comment)

引用(0) Permalink
Blog 拥有人: 山城子
作者群: (没有)
Blog(博客): 观看所有文章
好友名单
Go: 上一页/下一页

日历

 «   <   »   >  十月 2025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新茶飘香,来饮一杯吧!

山城子纸质发表总目录:
http://www.coviews.com/weblog_entry.php?e=7102

连络 山城子

Email : Send E-mail
私人留言 : 发送私人留言 (PM)

MSN Messenger :

Yahoo Messenger :

AIM Address :

ICQ 号码 :

关于 山城子

注册时间 : 星期五 四月 08, 2005 2:15 am

来自 : 贵州平坝

职业 : 中学教师

兴趣 : 到家歇歇脚吧!这里有贵州的绿茶,给你泡一杯。

留言板

kayuchan
星期六 三月 03, 2012 6:17 am

上班時間自己安排!只要有電腦的地方就可以上班
給自己一個翻身的機會!不須放棄原本的工作
好奇有興趣者!立即免費體驗進入網址

http://goo.gl/zkx07

小寒斋主人
星期四 七月 01, 2010 9:24 am

非常的感谢山城子老师 对我诗歌的批评。我是哪个农村娃啊,我能感受到你评点中的认真与诚坦,这使我有点语无伦次,因为感动,也因为超过了我的期待,再次说声谢谢你!你批评得很好,我要慢慢想一下你的话,我想会一定能使我的写作更进一步的。

风动
星期一 二月 02, 2009 9:45 pm

给山城子老师送来迟到的祝福。。。

蔡利华
星期四 一月 29, 2009 1:07 am

祝李兄新年快乐!和山城子先生.--------
红梅瑞雪岁已初,浓浓乡情迎面铺。
坐上老客笑乡音,执笔欣然朝天抒。

肖今
星期三 一月 28, 2009 6:51 am

山城老师,我来拜年了.

祝你牛年健康快乐

山城子
星期三 五月 28, 2008 12:00 am

谢谢katbai前来问候!
山城子也问你好!

katbai
星期五 五月 23, 2008 7:43 pm

问候老师!!!愿一切安好!

katbai
星期五 五月 23, 2008 7:42 pm

为灾区受灾的同胞们祈祷:愿逝者安息,生者坚强......

山城子
星期六 五月 17, 2008 8:32 am

谢谢肖今的关心!
我们黔中一切安好!

肖今
星期二 五月 13, 2008 11:17 am

山城老师是四川的吗?

你那儿一切都安好吧!

 成员名称:

 主页:

 留言:
检视和加入笑脸  

Blog(博客)

Blog(博客)启始于 : 星期六 六月 10, 2006 9:39 am
文章数量 : 774
Blog(博客)历史 : 7066 天
回响总数 : 27
观看人数 : 1474840

RSS

RSS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