酷我-北美枫 首页 -> Blogs(博客) -> 飞云浦
正在观看博客的会员有: 没有
|
昆曲《长生殿·弹词》
星期五 十一月 04, 2016 11:23 am
【一枝花】
不提防余年值乱离,
逼拶得歧路遭穷败。
受奔波风尘颜面黑,
叹凋残霜雪鬓须白。
今日个流落天涯,
只留得琵琶在!
揣羞脸上长街,
又过短街。
哪里是高渐离击筑悲歌?
吓哈倒,
倒做了伍子胥吹箫也那乞丐!
【九转货郎儿】
唱不尽兴亡梦幻,
弹不尽悲伤感叹。
抵多少凄凉满眼对江山!
俺只待拨繁弦传幽怨,
翻别调写愁烦,
慢慢地把天宝当年遗事弹。
【二转】
想当初庆皇唐太平天下,
访丽色把蛾眉选刷。
有佳人生长在宏农杨氏家,
深闺内端的是玉无瑕。
那君王一见了就欢无那,
把钿盒金钗亲纳,
评跋做昭阳第一花。
【三转】
那娘娘生得来似仙姿佚貌,
说不进幽闲窈窕。
端的是花输双颊柳输腰,
比昭君增妍丽,
较西子倍丰标。
似天仙飞来海峤,
恍嫦娥偷离碧宵。
更春情韵饶,
春酣态娇,
春眠梦悄,
抵多少百样娉婷也难画描!
【四转】
那君王看承得似明珠没两,
镇日里高擎在掌。
赛过那汉飞燕在昭阳。
可正是玉楼中巢翡翠,
金殿上锁着鸳鸯。
宵偎昼傍,
直弄得那官家丢不得、
舍不得、
那半刻心儿上。
守住情场,
占断柔乡,
美甘甘写不了风流帐。
行厮并坐一双。
端的是欢浓爱长,
博得个月夜花朝真受享。
【五转】
当日个那娘娘在荷亭把宫商细按,
谱新声把霓裳调翻。
昼长时亲自教双鬟,
舒素手拍香檀,
一字字都吐自朱唇皓齿间。
恰便似一串骊珠声和韵闲,
恰便似莺与燕弄关关,
恰便似鸣泉花底流溪涧,
恰便似明月下泠泠清梵,
恰便似缑岭上鹤唳高寒,
恰便似步虚仙佩夜珊珊。
传集了梨园部,
教坊班,
向翠盘中高簇拥个美貌如花杨玉环。
【六转】
吓哈恰,
恰正好喜孜孜霓裳歌舞,
不提防扑通通渔阳战鼓。
划地里慌慌急急、
纷纷乱乱奏边书,
送得个九重内心惶惧。
早则是惊惊恐恐、
仓仓卒卒、
挨挨挤挤、
抢抢攘攘出延秋西路,
携着个娇娇滴滴贵妃同去。
又则见密密匝匝的兵,
重重叠叠的卒,
闹闹炒炒、
轰轰劐劐四下喧呼,
生逼散恩恩爱爱、
疼疼热热帝王夫妇。
霎时间画就一幅惨惨凄凄绝代佳人绝命图!
【七转】
破不喇马嵬驿舍,
冷清清佛堂倒斜,
一代红颜为君绝,
千秋遗恨滴罗巾血。
半行字是薄命的碑碣,
一掊土是断肠墓穴,
再无人过荒凉野。
嗳莽天涯,
谁吊梨花榭?
可怜那抱悲怨的孤魂,
只伴着呜咽咽的鹃声冷啼月。
【九转】
这琵琶曾供奉开元皇帝,
重提起心伤泪滴!
俺也曾在梨园籍上姓名题,
亲向那沉香亭花里去承值,
华清宫宴上去追随。
俺不是贺家的怀智,
黄幡绰与咱皆老辈。
俺虽是弄琵琶却不姓雷,
吓哈他呵!
骂逆贼早已身死名垂。
俺也不是擅场方响马仙期。
那些旧相识多休嗳话题。
俺只为家亡国破兵戈沸,
因此上孤身流落在江南地。
恁官人絮叨叨苦问俺是谁,
则俺老伶工名唤做龟年身姓李。
发表人: 主持 0 Comments (Post your comment)
引用(0) Permalink
|
《金庸传》
星期六 十月 29, 2016 5:01 pm
第1章 海宁袁花(1)
只见远处一条白线,在月光下缓缓移来。蓦然间寒意迫人,白线越移越近,声若雷震,大潮有如玉城雪岭,际天而来,声势雄伟已极。潮水越近,声音越响,真似百万大军冲锋,于金鼓齐鸣中一往直前。
……潮水愈近愈快,震撼激射,吞天沃月,一座巨大的水墙直向海塘压来……月影银涛,光摇喷雪,云移玉岸,浪卷轰雷,海潮势若万马奔腾,奋蹄疾驰……但潮来得快,退得也快,顷刻间,塘上潮水退得干干净净。
金庸本名查良镛,他幼时即熟悉每年农历八月十八的“海宁潮”,这是他生命中刻骨铭心的“海宁潮”,所以,他在第一部武侠小说《书剑恩仇录》中以动情的笔触写下“十万军声半夜潮”这一大自然的奇观。
地处钱塘江北岸的海宁在清末和民国初年,不论叫海宁州还是海宁县,都属杭州管辖,1935年后才归嘉兴。这个以海潮出名的滨海小县自古以来人文鼎盛,被誉为“文化之邦,藏书之府”。据吴晗的《江浙藏书家史略》统计,海宁历代藏书家达38家,超过绍兴、嘉兴、海盐等地,仅次于杭州,文风之盛,可见一斑。近代以来著名的人物王国维、蒋百里、徐志摩都是海宁人(蒋、徐还是查家的亲戚),查家也是人才辈出。
1923年,查良镛出生在海宁袁花赫山房(今袁花镇新伟村一组)①,“一个五进院的大宅子里,院内有90多间房子和一个大花园。”②赫山房离观潮胜地盐官镇相去不过十数里地,幼时他几乎每年都要跟母亲去看海潮,上小学时做童子军,还在石塘边露营过,半夜里瞧着滚滚怒潮汹涌而来……
良镛的“良”是排行,他这一辈兄弟的名字中全有一个“良”字。《海宁查氏族谱》称,先祖查瑜以下六世,没有严格的字辈排行。自第七世起规定了字辈排行:“秉志允大,继嗣克昌,奕世有人,济美忠良。”到查良镛这一代正好是“良”字辈,再往下是“传”字辈,“传家孝友,华国文章,宗英绍起,祖德载光”。祖父给查良镛取了个小名宜孙,因他排行第二,上面还有一个哥哥,大人都叫他宜官。“宜”“二”在海宁方言中同音。③
在他出生的年代,军阀混战连绵不断,1924年上半年浙江军阀卢永祥与江苏军阀齐燮元为争夺上海地盘,垄断鸦片买卖,在离海宁不远的上海附近大打出手,史称“齐卢之战”。9月,孙传芳乘机自福建长驱直入浙江,赶走卢永祥,独霸浙江三年之久。1927年国民党和蒋介石的势力进入江南,南京国民政府在“四一二”政变的血泊中浮起。
在动荡的乱世,海宁仍保持着一份难得的从容与安宁,使查良镛得以平静地度过飘逸着书香的童年、少年时代。
① 杭州东南日报社档案中有查良镛1946年亲笔填写的简历,“出生年月”一栏是“民国十二年二月”。1947年3月的“职工名册”上,他的年龄一栏是“二十五岁”。1955年10月5日他在《新晚报》发表《漫谈》第一句说,“梁羽生弟是我知交好友,我叨长他一岁”。梁生于1924年3月22日,属鼠。查良镛弟弟查良钰说:“小阿哥良镛是属猪的,生在阴历1923年底,阳历1924年初。”见宾语、潘泽平《金庸是我的“小阿哥”》,《人物》2000年第7期,114页。刘国重考证,如他确实属猪,也确实生于2月6日,应不是阳历2月6日,而是阴历癸亥年二月六日,即1923年3月22日。
② 宾语、潘泽平《金庸是我的“小阿哥”》,《人物》2000年第7期,114页。
③ 金庸《月云》,《收获》2000年第1期,135页。另一说他小名宜生,行二,叫二官。钟文《查良镛》,《海宁人物资料》(二),137页。
一、海宁查家
自唐宋以来查氏即是大族,“查祝许董周”是海宁的五个大姓,查姓居首,查家成为历久不衰的名门望族,袁花镇上姓查的人很多,有“袁花镇,查半边”的说法。①
元朝末年,天下大乱,查氏先人查瑜为避兵祸,携妻带子,从婺源沿着新安江、富春江、钱塘江顺流而下,先在嘉兴落脚,不久发现海宁龙山(即袁花)一带土地肥沃,依山面海,民风淳朴和婺源相似,而且海宁与查家祖籍休宁的旧名相似,遂决定在龙山之东定居下来,时在1357年(元至正十七年)。从此,他恪守祖训,以儒为业,耕读传家。到查良镛出生时,查家已在这块土地上繁衍生息了五百多年。②
明清两代,海宁查氏科甲鼎盛,成为江南有数的“文宦之家”。民国《海宁州志稿》载,明代查氏中进士6人,中举人17人,查继佐是1633年(明崇祯六年)杭州乡试的亚魁(第二名),负有盛名的画家、学者。到了清代,查氏科甲更盛,有进士14人、举人59人,仅康熙年间就有10个进士。查慎行本名嗣琏,和二弟嗣瑮、三弟嗣庭都是翰林;此外,堂兄嗣韩、侄儿查昇也是翰林;大儿子克建、堂弟嗣珣都是进士,当时有“一门七进士、叔侄五翰林”之说。查昇以人品、书法深得康熙器重,入值南书房三十八年。康熙亲书“嘉瑞堂”匾额赐予袁花的查氏宗祠,还有“澹远堂”“敬业堂”匾额分别赐予查昇、查慎行。海宁查家被誉为“唐宋以来巨族,江南有数人家”。查家三兄弟的藏书闻名遐迩,查慎行藏书处在袁花镇西南三里,名“得树楼”,藏书两三万卷。查嗣瑮藏书处在袁花镇横涨桥边,名“查浦书屋”,有书五千卷。查嗣庭的藏书室在袁花西南,名为“双遂堂”。③
1662年(清康熙元年)发生一起文字狱——湖州庄家《明史》案,查继佐受牵连,入狱五个多月。“江西科场试题案”是查家第二次遭遇文字狱。1726年(清雍正四年),查嗣庭以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被派去做江西乡试正主考。后世野史、笔记小说盛传他出的试题是“维民所止”,出自《诗经·商颂·玄鸟》,有人向雍正皇帝告发,指控“维止”两字即是“雍正”两字去了头,意在影射。雍正初登大位,砍了不少人的头,不免心虚,将查嗣庭全家逮捕严办。另有一种说法是,查嗣庭写了一部《维止录》,被一个太监举报。
① 宾语、潘泽平《金庸是我的“小阿哥”》,《人物》2000年第7期,113页。
② 潘光旦在《明清两代嘉兴的望族》中对海宁查氏的源流作过研究。《海宁查氏来源于安徽婺源》,《海宁文史资料》第46辑,1、12页。
③ 《文宦之家》,《海宁文史资料》第46辑,2—3页。
其实,查嗣庭在江西出的试题,首题是《论语》:“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廷旨举出《书经·舜典》“敷奏以言”四字,硬说尧舜之世尚以言陈奏,怎么能说“不以言举人”,当时正行保举,这试题就是对此不满、暗中讥讪。第二题是《孟子》:“君犹腹心,臣犹股肱。”廷旨指控,为什么称“腹心”,不称元首,分明不知有君上之尊。第三题是《孟子》:“山径之蹊间,介然用之而成路,为间不用,则茅塞之矣。今茅塞子之心矣。”这题出得较为偏僻,挑不出什么毛病,廷旨说“不知何指,居心殊不可问”。还有《易经》次题:“正大而天地之情可见矣。”《诗经》次题:“百室盈止,妇子宁止。”雍正点出这二题中“正”与“止”大有文章,查嗣庭先用“正”,后用“止”,显然是诽谤“雍正”年号。后世传查嗣庭以“维民所止”惹祸大概由此推衍而来。
查嗣庭全家被捕,全部书籍送到刑部,他大受拷掠,死在狱中,雍正还下令戮尸,儿子也死在狱中,家属流放。查慎行和查嗣瑮因受胞弟文字狱之累,1726年(清雍正四年)严冬,全家百口老少奉旨自故乡赴京投狱。1727年(清雍正五年)春,查嗣瑮全家被流放到陕西蓝田,本人客死他乡。当时不少名士受到牵连,浙江全省士人六年不准参加举人与进士考试。
查慎行投狱途中写诗给一位同科进士的难友,留下了“如此冰霜如此路,七旬以外两同年”的诗句。狱中半年,侥幸活着回到故乡,不到一年就去世了。他的《敬业堂诗集》有诗4427首,《续集》六卷收入731首。《鹿鼎记》有五十回的回目都出自《敬业堂诗集》。①
“江西科场试题案”是雍正初年最大的一起文字狱。查嗣庭获罪,只是雍正登基以后铲除异己的举措。①海宁查家经此一劫,元气大伤,由盛转衰,直到1754年(清乾隆十九年)才有人中进士。废科举以后,查家还出过学者查猛济、实业家查济民、教育家查良钊、法学家查良鉴等,查良镛为故乡与家世感到骄傲。
① 《清代文字狱与查氏》,《海宁文史资料》第46辑,7—9页;金庸《鹿鼎记》第一回“注”。
发表人: 主持 16 Comments (Post your comment)
引用(0) Permalink
|
继续老夫聊发少年狂
星期二 十月 25, 2016 8:51 am
我的红楼续作,写了不少。
起先是戏曲剧本和电影剧本。
美国中文作家协会官网张贴时,审稿的编辑没有异议。
再到剧本改写为小说,居然产生?
于是,经过申辩,再经过理事会全体会议讨论,终于认识到这也是一种再创造。
虽然没有体会到这是同人小说类型,但是也确认不存在剽窃问题。
我作为小说作者,举证《三言两拍》早就有了白话文的现代版本,丝毫没有情节变动延伸删减,纯粹照搬,没有任何版权纠纷。
同人小说(FANFIC-TION),指的是利用原有的漫画、动画、小说、影视作品中的人物角色、故事情节或背景设定等元素进行的二次创作小说。同人小说一般是以网络小说为载体。
那么同人小说的权利归于原著作者,还是同人小说作者?在中国,著作权法并没有明确规定同人小说的版权归属问题。
但在日本,原作者拥有与第二次作品作者(即同人小说的作者)相同的权利。
好在,贾宝玉等人物早就被用滥了,何况曹雪芹自己的著作权照样受到质疑。
放心大胆,江南小朋友!
顺带说一下,拙作《红楼物语》隶属于龙门红学,总共收入红楼小说七部,敬请关注。
不必鄙薄“龙门红学”(代序)
红楼探春
妙玉活冤孽
贾雨村别传
遗帕情缘
总是玉关情
刘姥姥三返芥豆村
结缡之后:黛玉之死
发表人: 主持 0 Comments (Post your comment)
引用(0) Permalink
|
老夫聊发少年狂
星期二 十月 25, 2016 8:50 am
90高龄的金庸把青少年江南告上法庭。
所以,起了这么个题目。
来自苏东坡词句,不算剽窃吧。
原消息来源说——
同人小说(FANFIC-TION),指的是利用原有的漫画、动画、小说、影视作品中的人物角色、故事情节或背景设定等元素进行的二次创作小说。同人小说一般是以网络小说为载体。
那么同人小说的权利归于原著作者,还是同人小说作者?在中国,著作权法并没有明确规定同人小说的版权归属问题。但在日本,原作者拥有与第二次作品作者(即同人小说的作者)相同的权利。
注意到在中国,著作权法并没有明确规定同人小说的版权归属问题。
即使金庸大师口口声声说在香港用他小说人物的名字都要付钱的。
尊敬的金庸先生,怎么可以忘了一国两制这个基本法的基本法则?
就算侵权,侵权事实发生地在中国大陆,案件管辖权在大陆不在香港,就得运用大陆法律。
估计金庸败诉。
不会跟琼瑶那样胜诉。
除非——。
当年钱钟书先生禁止围城续作继续发行,强令后续作者道歉,那是因为同在大陆。
就这样,窃以为老先生过于小气,扼杀后生小辈的创造力。
是不是金庸也是寂寞过久,要重出江湖折腾一番?
说实在的,好多金庸小说的人物名字难道都是原创?
香港人太傻,居然要为郭靖这个名字的使用给他付钱。
不可笑么。
要知道,历史上郭靖确有其人。
说谁剽窃呢!
发表人: 主持 0 Comments (Post your comment)
引用(0) Permalink
|
金庸诉《此间的少年》侵权 江南:抱歉于当年的孟浪和唐突
星期二 十月 25, 2016 8:49 am
即将93岁高龄、著作等身的武侠作家金庸,与年轻的畅销书作家江南,原本并无多少交集,日前却因一部《此间的少年》(以下简称“此间”)捆绑在了一起。10月11日,金庸将江南告上法庭,起诉江南及北京联合出版有限责任公司、北京精典博维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广州购书中心有限公司著作权侵权,要求“立即停止侵犯原告著作权及不正当竞争的行为,停止复制、发行小说《此间的少年》,封存并销毁库存图书”并公开道歉,同时赔偿经济损失人民币500万元。
金大侠一纸状书告抄袭
“此间”是江南的第一部作品,用武侠人物的视角记录着自己的青春。该书最初创作于网络,书中借用了金庸小说中的人物名,主要讲述了乔峰、郭靖、令狐冲等大侠在汴京大学的校园故事。2002年,该书出版,后又再版三次,影响极大。
虽然“此间”十多年前就出版了,但金大侠一直到十多年后的今天才诉诸于法律,大约也是忍无可忍了。
早在2005年1月26日,在谈到网络原创文学抄袭时,金庸就强调,“文学一定要原创,有些网民拿我小说的人物去发展自己的小说,是完全不可以的。你是小孩子,我不来理你,要真理你的话,你已经犯法了。在香港用我小说人物的名字是要付钱的。”他称,文学作者“做什么事情都要独立思考,不要去抄袭人家。你自己没有独创性就不要写文章了,只好去做其他事情”。此次金大侠一纸状书,将江南告上法庭,也是他公开表示对侵权者的态度。
“此间”究竟有无侵权?
那么,“此间”究竟算是抄袭,还是所谓的同人小说?
同人小说(FANFIC-TION),指的是利用原有的漫画、动画、小说、影视作品中的人物角色、故事情节或背景设定等元素进行的二次创作小说。同人小说一般是以网络小说为载体。
那么同人小说的权利归于原著作者,还是同人小说作者?在中国,著作权法并没有明确规定同人小说的版权归属问题。但在日本,原作者拥有与第二次作品作者(即同人小说的作者)相同的权利。
江南称最初是为了好玩
在得知自己被起诉侵权的消息后,前天晚上,江南通过个人微博正式发布“关于金庸先生诉《此间的少年》案件的声明”。
声明中,江南称,自己最初使用这些人物名字,“主要是出于好玩的心理”。“《此间的少年》是最早的网络小说之一(创作于15年前),当时我和很多网络作者一样并未非常重视自己的作品,和金庸先生阐述自己创作武侠的初衷一样,就是‘娱人娱己’。”
随着“此间”走红,多家出版机构发来邀约。其实对于出版,当时的江南也有过惴惴不安。“最早出版的时候,我和出版社也曾就书中人名的问题咨询过相关的法律人士,被告知这种形式在当时未曾触及相关的法律规定,才决定正式出品此书。”
诉讼期间暂停相关开发
“此间”面世后,一共出版了四个版本,如今,“该项目的出版对外授权已于数年前停止,并到期未再续约,相关开发,我也会在诉讼期间全部暂停。”
江南强调,自己并未有侵权的想法,“无论昔日还是今日,我都一如既往地尊敬金庸先生个人和喜爱他的作品。虽然不乏在收到稿费时的沾沾自喜,但落笔的那一刻,想的仅仅是写出自己和身边人的校园故事,并未有侵权的想法。”
他在声明中称,作为读者,与自己喜爱的作者首度交流,却是在司法层面,情绪非常复杂,“无论法律层面的结果如何,我都非常非常地抱歉于我22岁那年的孟浪和唐突,因此这些事情给金庸先生造成的困扰令我非常地自责。”
据悉,2017年2月16日,此案将开庭公开审理。
来源:新闻晨报 作者:徐颖
发表人: 主持 1 Comments (Post your comment)
引用(0) Permalink
|
红 楼 物 语——定稿本,开始联系出版
星期二 十月 25, 2016 8:46 am
目录
不必鄙薄“龙门红学”(代序)
红楼探春
第一章:解围
第二章:除弊
第三章:兴利
第四章:搜园
第五章:抄家
第六章:认母
第七章:出海
妙玉活冤孽
第一章:泄底
第二章:入庵
第三章:进京
第四章:遗囊
第五章:尘缘
第六章:心结
第七章:情关
第八章:宿孽
第九章:夙债
尾声
贾雨村别传
第一章:赠银赴试
第二章:受累丢官
第三章:授课进京
第四章:起复审案
第五章:枉断晋升
第六章:谋扇夺命
第七章;害人害己
第八章:穷途传书
遗帕情缘
引子
第一章:借银赠银
第二章:遗帕拾帕
第三章:斗槽跳槽
第四章:传机泄机
第五章:撵红嫁红
第六章:避祸惹祸
第七章:感恩报恩
尾声
总是玉关情
第一章:路奠
第二章:惊梦
第三章:幽媾
第四章:赠巾
第五章:鞭蟠
第六章:笞玉
第七章:哭冥
第八章:神游
刘姥姥三返芥豆村
引子
第一章:打秋风初出茅庐颇有收获
第二章:喜荣归再试锋芒卓见成效
第三章:怜弱女客旅巧遇受托报恩
第四章:掉包计李代桃僵大显神通
尾声
结缡之后:黛玉之死
发表人: 主持 0 Comments (Post your comment)
引用(0) Permalink
|
|
|
Blog 拥有人: |
主持 |
作者群: |
(没有) |
Blog(博客): |
观看所有文章 |
|
好友名单 |
Go: |
上一页/下一页 |
日历
«
<
»
>
九月 2025
|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17 |
18 |
19 |
20 |
21 |
22 |
23 |
24 |
25 |
26 |
27 |
28 |
29 |
30 |
|
|
|
|
连络 主持
Email : Send E-mail
私人留言 : 发送私人留言 (PM)
MSN Messenger :
Yahoo Messenger :
AIM Address :
ICQ 号码 :
关于 主持
注册时间 : 星期四 十月 13, 2005 7:13 am
来自 :
职业 :
兴趣 :
留言板
主持
星期日 四月 13, 2008 1:48 pm
问好,肖今!
肖今
星期日 四月 13, 2008 12:13 pm
又来喝酒了!可比咱家女儿红
主持
星期四 二月 07, 2008 1:11 pm
各位网友,新春快乐!
谢谢来访,继续关注!
黑色闪电
星期二 二月 05, 2008 12:12 pm
来看主持
久违了,春节快乐!
肖今
星期二 一月 01, 2008 3:29 am
呵呵,相信这是一个深深的老酒坛子!
祝新年快乐
秋天的枫叶林
星期日 十二月 23, 2007 11:27 pm
问好主持,圣诞快乐!
山城子
星期六 十二月 22, 2007 10:32 am
问好!
秋天的枫叶林
星期三 十一月 07, 2007 7:24 am
找来看戏来了。一直以为你这里戏特多。 
黄崇超
星期六 九月 29, 2007 7:28 am
祝国庆节快乐!
Blog(博客)
Blog(博客)启始于 : 星期日 二月 25, 2007 3:08 pm
文章数量 : 6358
Blog(博客)历史 : 6766 天
回响总数 : 836
观看人数 : 4216303
RSS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