酷我-北美枫 首页 -> Blogs(博客) -> 山城茶居
正在观看博客的会员有: 没有
|
2007-10-19 周五 九月初九 阴天小雨间多云
星期五 十月 19, 2007 2:03 am
[ 心情: Amused ]
2007-10-19 周五 九月初九 阴天小雨间多云
【诗话】
研讨会:星子——山城子
星子:
“不知你对汉诗的前途持什么样的态度,不妨说说? ”
请不要问我这样大的问题,我没有去思索这样的问题...也许存在就有它的道理. 放眼看去,各种喜欢的不喜欢的艺术都存在着,并有着自己的圈子....当然时间会淘汰清洗大部分的流沙...
但也会埋没不少好的...所以真的很难说.
对我自己而言,我希望写有意义的,美好的,给自己以及读者带来认知和感悟的.
因为这几天看了一些书...就抄几点自己也很赞同的观点来(原谅我跑题...)
诗的生成大体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相互影响和渗透的阶段
获得灵感--->寻思-->寻言
灵感使诗人由动入静,进入审美静观,灵感使诗人由散而聚,长期的生活积累向一个体验点集中融合.获得灵感,是诗自己来找人. 之后的寻思,寻言就是人主动找诗.
寻思,是第二阶段,是诗人自觉地审视体验性灵感的过程,是诗人自觉保持和发展自己艺术个性的过程. 诗的寻思有两种类型:立象与建构.
寻言,是第三阶段. 实质是诗的修辞.
诗人不能象禅家在"悟"上驻足,他在"忘言"之后还得寻言.
寻言两个使命:1 造, 即创造修辞. 2. 达, 即传达诗美体验.
(以上摘取自<<中国现代诗学>>吕进著(10月18日)
山城子:
萨特说一切存在都是合理的,马克思说因果联系是普遍存在的。虽然他们的学说都各有体系,但后者说的,恰好说明了前者说的原因。诗作为语言的艺术和文学体裁,无论呈现怎样的面貌,都是社会生活在诗人头脑中的反映,都是某种意识的存在。但也同生物的存在一样,无法逃脱物竞天择。我想说,诗的更大的天应当是老百姓,应当是最广大的人民群众。因之,具体的一首首诗,凡是反映了接近人民,亲近人民,符合人民愿望与要求的思想意识的,并符合大众审美要求的作品,才能久远地
流传下去。
当今的中国诗界,悲观主义者悲观于诗的前途,甚至有人说中国的诗已经“死了”。就是对近年来诗游离于传统游离于大众情形的担忧。我是乐观主义者,因为我发现网络诗域中,正在从多方面发展诗的艺术:一是题材的拓宽,二是形式的变化,三是手法的多样,四是修辞的创新,五是口语入诗。这些都是生命力的表现。我已欣然地看到,在一个新质的高度上的回归传统、回归大众的趋势正在发生。相信,有着诗经、楚辞、古风、汉乐府、唐诗、宋词、元曲和历代民歌优秀传统的中国诗,在不久的将来,必然要崛起一个属于中国的“现代诗”的高峰。这应当是以上个世纪三十年代的新诗和八十年代的朦胧诗的优秀为铺垫的。
我高兴地知道你在学习吕进著的<<中国现代诗学>> 。这是很必要的事情。尽管没有理论的盲目创作,因天赋或灵感也可暗合理论创出佳作,但毕竟长期的盲目存在着断送的危险。例如牛顿在力学研究中,因为暗合了研究的规律性,因此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但也正因为暗合的盲目,使他后来滑入唯心主义泥坑,去研究什么神学,而断送了下半生。
很欣赏你介绍的吕进先生的“获得灵感--->寻思-->寻言”的理论。特别是“寻言”的“两个使命:1 造, 即创造修辞. 2. 达, 即传达诗美体验.”这点,在我始于去年5月,学习一百多位诗友作品的过程中,体验尤深。印象最深刻的,一个是广州军区的周承强,一个是贵阳的白沙,读他们诗集中的每一首诗,都觉得有一种别样的美传达给了我。这就是吕进说的“2. 达, 即传达诗美体验.”何以美呢?我就研究,主要是从语法修辞上研究。研究的结果我发现了他们都创新了修辞——传统修辞学中所不曾有的。于是,我为周承强的修辞创新,定义了三种新的修辞格(见网帖《山城子阅诗随笔》第7辑《新语言的造型艺术》);为白沙的修辞创新,定义了五种新的修辞格(见网帖《山城子聊中国现代诗》[68][70])。其他诗友的作品也能碰到这样的情形,学习中也命名了几种不同的新鲜的修辞格。这就印证了吕进先生的“1 造, 即创造修辞”。
进入语言层面,即或于修辞无新的创造,但也应充分地利用已有三十余种(加上创新出来的约有50种了)的修辞格,来加强审美效果。最近学习祁鸿升的《后审判》(见网帖《山城子聊中国现代诗》[71]),一首52行的现代叙事诗,我称之为“现代乐府”。但有诗友跟帖说“这是诗吗?”、“现代乐府?”——很持怀疑态度。但我从中读出了45处用格,足以补足了叙事的易于产生的审美缺陷,因而不失为语言的艺术。假若没有这么多的修辞上的努力,怕真的不是诗,而只是分行排列的散文了。
星子你学习了吕进先生的“寻言”理论,一定感怀良多。不妨就你个人的创作实践,再玩味一回“寻言”,好吗?(10月19日)
发表人: 山城子 0 Comments (Post your comment)
引用(0) Permalink
|
2007-10-18 周四 九月初八 阴天小雨
星期四 十月 18, 2007 3:25 am
2007-10-18 周四 九月初八 阴天小雨
【诗戏】
——此“戏”非剧,游戏之谓也。
▲▲▲《趣说自己的笔名兼网名》(微型组)
文/ 山城子
▲ 山
生来就于形
踏实地面
走成连绵
▲ 城
初 土筑成
后 是方砖
今 高楼耸天
▲ 子
了 犹未了
手握扁担
承当繁衍
【诗作】
★★《九星草》(八行组诗)
★ 缘起
上个世纪的某一天
一个僧人的偶然或必然的出现
一个懂医的表演
是你的绿裳
被揉于米浆
熄了我亲人 嗓子熊熊的火焰
一个显验方 是否出自本草
一餐便斋饭 只言佛家善事
★ 初识
可是九天玄女一朝思凡
等在炎帝尝百草的路边
等得很苦吗
裙袂已被风撕咬出豁牙
神农氏归天而去
你却寂寞在人间
于我们送客的墙坎之上
见你憔悴对风寒
★ 相认
校园里的冬青树墙上
悄悄钻出你迎秋的瘦瘦的脸
立刻激活了我的淡忘
一个同事告诉我你叫九星草
朴实着仙气的名字
美丽的传说都缄默在阳光里
课闲 我不愿意走回教研室
就默默地与你交谈
★相知
不屑涉足城市
散无处不在的乡野小路树丛
观时序不完的二十四个节气
赏虫鸣与鸟啭
春自抽芽放叶
夏自挺茎蕴颜
秋自仰望空阔的上苍之高远
冬自与雪为伴
★ 相亲
知我要来看望
披一头黄花的长发摇曳溪岸
无数八个窄瓣
隐喻了瘦弱而又清贫的情感
携你一路回家
暗香几许腼腆
共一室的日子 相安于缄默
胜过万语千言
★ 相濡
共饮新茶
茶里清苦温润着你说过的话
不弃不离
是相依相偎相濡的生命规律
分子层次的畅流深邃于内部
不为人知
世界上许多幸福快慰的事情
成为绝密
★ 相吟
以头枕身
你的干香气息吟出一首朦胧
翩然入梦
梦的自由
蹦跳着我晦涩不起来的诗句
不必翻译
早晨清晰了情景还不想起床
醒着珍惜
发表人: 山城子 0 Comments (Post your comment)
引用(0) Permalink
|
2007-10-17 周三 九月初七 阴天间多云
星期三 十月 17, 2007 3:24 am
2007-10-17 周三 九月初七 阴天间多云
【诗话】
研讨会:星子——山城子
星子:
山城子老师, 上次谈话中我忘了提到您的冬青...那首诗歌我很喜欢,从很平凡的花中悟出很深的道理...语言浅白,但寓意深远...不同的读者能领悟到不同深度的内涵...就是只读到那样的比喻和意境,也是一种美的展示. 我一读到就下了决心要翻译...(当时还是七月,给自己下了战书,八月休假回来才翻译的...我自己觉得这首翻译难度还是很大的..因为有不少跳跃和朦胧的情怀,当然也有直叙, 不过我觉得翻译还是到位...哈哈,,,,别批我...我这一石双鸟,吹捧高招) 不过说实话,我如果不喜欢的话,很难动手翻译,动口赞美...不过喜欢的,自己欣赏的,我就想赞美和欣赏 个性如此,不改也罢
冬 青
你开始小心打扮
在枝头酝酿乳白的情感
那是一穗一穗
小巧如米的花蕾
在一片浓郁里
默默地想念
期待先期到达夏天
预约了每一个黄昏与夜晚
是要放逐两颗心
溶解在风中
让馨香弥漫,避开每一个
雨点。然后
经冬而常青
----
The Chinese ilex
You start to dress up,
branches foaming creamy white
with ears of
tiny flower-buds,
exquisite like grains of rice,
in their richness
silently longing
Ahead of time,
anticipating summer
to meet each dusk and evening
for setting two hearts free
and dissolving them in the wind.
You spread fragrance around to avoid each
raindrop. Then
after winter they become two evergreen,
Chinese ilexes.
而遇到诗歌读不懂的或没感觉的,我也不去琢磨了... (10月16日)
山城子:
呵呵!星子好!你提到翻译我的那首《冬青》,我得特别感谢你。因为这是我的文字第一次被译成外文——不知是否还能有第二次?这首诗写于前年初夏。我们这个由一个工厂、一个农场、一个寨子交织在一起的小镇,街路两旁及住宅小区内,有许多冬青树和冬青树墙。每至初夏,细碎的小花如云,浓郁的香气沁心润脾,总有诗意若远若近。黄昏时分,常与老伴散步这样的氛围中,说些过去的艰难及长守的温馨,最后借助语言就表达出来了。这说明诗源自生活,又高于生活。观察细,体验深,抒真情,用诗性语言,才能的好诗。
你译诗的情形与我读诗的状况事实上是一样的。“读不懂的或没感觉的”我就跳过去了,自然就没兴趣研究学习和写成随笔了。我想,你将你喜欢的诗翻译成外文,我将我喜欢的诗写成鉴赏随笔,无疑都是对诗作者的一种鼓励,一种暗暗的引领。但目前做这两项工作的人数比例太小,如果多起来,于汉诗发展的推力就大了。我对许多有才华而偏爱写大众看不懂的诗的人,很着急,因为这关系到汉诗的前途问题。不知你对汉诗的前途持什么样的态度,不妨说说?(10月17日)
发表人: 山城子 0 Comments (Post your comment)
引用(0) Permalink
|
2007-10-16 周二 九月初六 阴天
星期三 十月 17, 2007 2:35 am
2007-10-16 周二 九月初六 阴天
【诗品】
●● 温馨心灵的精神小酌——品高军彦的水果诗
——《山城子聊中国现代诗》[76]
文/ 山城子
行走于网诗,就像行走于山林草场,枯叶腐枝中,总会发现惊喜。人参了,灵芝了,抑或鸡腿蘑菇什么的,可都是价值不菲的稀罕品。华北电力大学高军彦君的《山楂》和《桔》,已经被我收藏有些时日了,每每点击出来,就是一回温馨心灵的精神小酌。什么叫赏心悦目?什么叫舒胸润怀?这样的精神小酌就是很恰当的注释。
● 先阅《山楂》:
一簇簇山楂
像一个个小小的灯笼
小蜡烛一点
燃亮满怀的心事
羞的脸通红
还未摘下
它的味道就在嘴里直淌
真要吃上一口
直勾起记忆深处酸酸的往事
第一节的视角从树下亮出,写山楂成熟了的外形美,并隐喻了山里姑娘的青春美。
“小小的灯笼”的比喻,“满怀的心事”的拟人,一株结满果实的山楂树就特写在读者的面前了。然而,“羞的脸通红”,不能不让人想到一样成熟了青春的山里姑娘。究竟会有怎样的故事发生呢?诗人打住了,留给读者去体味或者回忆自己的青春时代。
第二节收回视角,通过“望梅止渴”的生理反射,写山楂的食用美,并隐喻了不尽理想的青春往事。
“味道…直淌”,是一种省简的词语搭配。因为实际上是味道引得口水直淌,而味道非液态是不能流淌的。但把“引得口水”省略掉,才是诗性的叙述。这是诗作为语言艺术的内在要求,也是诗人处理语言的技巧所在,更是现代诗创新修辞、发展修辞的足迹所在。这种搭配与修辞理论中的“异配”格不同,异配格一般是省略比喻过程的动宾结构搭配,而这里是省略动补短语后的主谓式结构的搭配。不妨命名为“省配”格,或者从句子成分上定义为“换谓”格。“味道”的谓语一般是“苦、辣、酸、甜、鲜、咸、腥、涩”等形容词,这里不是换了动词“淌”了吗?
“真要吃上一口”虽然是假设,但与后面“直勾起记忆深处酸酸的往事”的意象结合起来品味,感觉未免有些奢望似的(是“有些…似的”)。笔者以为如果改为“无须品尝/ 已经勾起记忆深处酸酸的往事”,可能更干净一些。诚然,如是已经足可以让读者去体味或者回忆个人的故事了。
● 再阅《桔》
桔心里,一定酝酿着什么。
不然,它的脸
刚绿,就开始发黄。
剥开,竟然
一个一个的小生命,孕育在
一瓣一瓣的月牙里。
它们拥抱在一起,睡的正香。
第一节从桔的外视写外观。“酝酿着什么”的揣想起兴,就拟人化了。而“脸”色的“发黄”,如何不让人想起贫困线上母亲们的瘦弱容颜呢?诗贵有联想,尤贵有不确定的联想。说“不确定”,是说诗人的联想可以给不同读者带来不同的领悟和领略。
第二节写桔的内果,又拟又喻得极形象。“一个一个的小生命”,自然就不是拟人,而是拟物了。人一般是单生,孪生毕竟少,也不可能有桔瓣多,所以是拟物,拟的是动物。动物是受保护的,而直接保护它们的首先是它们的“母亲”。哦!母亲的伟大迄仅人类?——诗意的开阔远远走出了水果的一个品种。
第三节的单行,“它们拥抱在一起,睡的正香”,两个动词的运用,拟物也拟人——全凭读者的想象了。刚出生的小动物也好,睡在母亲怀中的婴儿也好,抑或幼儿园、小学校学龄前后的儿童也好,能有这样的安全、幸福、和谐的生长氛围,何其难得呀?
我既喜欢食山楂,尤其加了糖熬熟之后;也喜欢食桔,尤喜食青皮很酸的那种。品味高军彦君的这两首诗后,因为他的喻拟深刻我的印象,购来山楂、桔子,就摆于案珍惜着它们的人文内涵和诗情画意,不忙它仅仅的水果含义了。
● 添个“足”吧
我也曾写过几首水果诗,贴于网上,其中的《青杏》留帖者比较喜欢。但比起高军彦君的就逊色多了。逊色在没写出青杏作为还没成熟的水果,其外形的翠绿干净和味道的异样鲜酸;同时语言无甚张力,内涵也较单纯。所以这样,与我的为诗习惯有关——我是客观地记录所观所历所想所忆而拘泥。今天能认识到这一点,是我的很大收获。
现附《青杏》于下,以为陪衬:
儿时的结交
只要相见
就翩然回到童年
无法忘记
忘情时的注视
那么单纯的一双眼
他乡而遇
惊奇你还没长大
我已满头白发
2007-10-16于文化村
(作者:系 561104 贵州省平坝县红湖学校 退休教师 李德贵)
发表人: 山城子 0 Comments (Post your comment)
引用(0) Permalink
|
2007-10-15 周一 九月初五 阴天
星期一 十月 15, 2007 3:14 am
[ 心情: Amused ]
2007-10-15 周一 九月初五 阴天
【诗作】
●●重阳前的记事 (组诗)
文/ 山城子
● 体育场,一个黑白的身影
黑方块在上
两白条在下
一柄银亮不停地闪出极光般美丽的弧
牵亮被山遮住的地平线
遮不住他 目光的深睿
气沉丹田 之后的色彩
将一笔笔 泼洒书香的案上
梅与葫芦 或葡萄的等待
● 健身场,荡起座椅秋千
你可知道这是谁的保留节目
每隔两天 就会准时地上演
感觉极像一叶大浪中的孤舟
仰脸 可以把天望穿
谁家的乐趣 结群掠过白鸽
禽类的自由 几点钻天小燕
最后荡出一首关于自己的歌
摇滚摇篮中亲切的辽西童年
● 乡间路,走着两个人
模样 自然在我心里
一位 是邻家的退休医生
一位 是我家的无职老伴
晨走 是两人相约的习惯
在路 有说笑不完的乐和趣
在家 有交往不尽的针与线
镇头的露天菜场
是她们回家前的留连
● 大街上,打不完的招呼
300米距离的卖报点
我会擦肩 一拨又一拨的熟面
点头微笑 或高喊一声称呼
内有许多 消逝的内涵
他们的方向是社区游乐中心
谓之——“天天上班”
我的“班”——上在家里
做关于现代诗的思想工作
● 楼下,老龄在天空飞来飞去
一个衫红
一个褂蓝
我的视线 无意落地窗洞穿
穿越树冠 一个雪白的亮点
那是老龄 天天
飞来飞去 兴致的天空
飞来飞去 他们的日子
尽管今天 太阳还没有露面
2007-10-15于文化村
【诗话】
研讨会:星子——山城子
星子:
我自己觉得翻译风格和我相似的比较容易...我不太喜欢翻译现代抽象诗歌...因为我可能并未读懂.[/quote]
山城子:
我的阅读,也不喜欢现代抽象诗——因为很费神。昨天一位朋友的诗,就费了我大半天的神。很累的,又要弄清什么手法,又要揣摩意象的隐喻与象征,就像抽象画一样,你得找出交叉或层叠的形变的线条,究竟凸显了什么……我自然也不尝试这种诗的写作。但不反对作为不同风格品种的存在。至于说“并未读懂”,我也是常常的。在网上浏览,前几句就碰上这样的诗,我立刻就读不下去了,因为读不懂,还何必浪费时间?
我以为,当今汉诗的发展,还得从语言的诗性明白上坚持,而一味追求大众看不懂,甚至如我的诗爱者也看不懂,那就是自寻绝路了!不知星子以为如何?(10月15日)
发表人: 山城子 0 Comments (Post your comment)
引用(37) Permalink
|
2007-10-14 周日 九月初四 阴
星期日 十月 14, 2007 10:50 am
[ 心情: Amused ]
2007-10-14 周日 九月初四 阴
【诗话】
研讨会:星子——山城子对话
星子:
山城子老师..原谅我不能接受这样的挑战.
我希望更强的能人愿意来自荐
山城子:
问好星子!
需要原谅的是我——因为太陌生于“诗歌翻译”这个领域,所询就
缺乏秩序,未免怪异,而绝非什么挑战了。
但我还是想知道:你对什么样的汉诗,更有兴趣翻译成英文诗呢?
具体说是轻灵明澈婉约的呢?还是沉郁朦胧晦涩的呢?
(10月14日)
【诗评】
我坐在一幅幅彩色装饰画前——品味蔡宁《疼痛的杂音 ( 短诗40首 )》
——《山城子聊中国现代诗》[75]
文/ 山城子
早年,我订阅的一种文学刊物,总是插几幅由粗细不一的线条,和浓淡不一的色块构成的美术作品,类别曰“装饰画”。那是我最初接触这个美术品种,很好奇,往往滞目流连。可以从两个太阳中,看出女人的乳房;也可以从凸起的古瓶,看出夸张的臀来。美术家究竟要表达什么,我徒费许多脑筋也所以然不出来。但还是觉得诱惑,毕竟这是一种艺术,一种可以使我的脑子闲不下来,欲破译点什么的艺术。也如古老的花花绿绿的灯谜,一旦寻格猜中,还是令人高兴一阵子的。
今天我从U盘移到笔记本上的诗人蔡宁《疼痛的杂音 ( 短诗40首 )》,就极似一幅幅彩色的装饰画,或悬起的一盏盏花花绿绿的谜灯。喜得我即刻搅动意识的机器,必欲美美地品味一回,以补益我为诗的技巧或灵性。
◆ 借助标题进入
诗人蔡宁的这40首短诗,我必须借助标题进入。否则,隐藏在缤纷意象中的诗旨,就难于扑捉。请看这一首:
体内,明明植的是一株情人草
大风拂过,一阵雨,只是一转身
体外怎的冒出一株妖媚的罂粟
粉嫩的蒴果已露出饱满的诱惑
高耸着骨感的靓丽行走
一转身,妖冶的笑俘获意识的手脚
兴奋中枢神经的秘诀
一再封锁着灵魂的穴位
仅是一转身,与情人拥入永久的寂静
初读,浅层的审美,分明是经不住“诱惑”,而走向婚外情的一种社会现象的思考。但何以“仅是一转身”,就“与情人拥入永久的寂静”了呢?这单从婚外情现象来看,是有悖于实际的。因为实际的情形多种多样,而“寂静”下去的委实不多。但我是从标题进入的,就像儿时小伙伴们破谜,说你从园子里的东西来猜——噢!“老大提拎磨”是南瓜,“老二土里卧”是土豆,“老三穿紫袍”是茄子,“老四一撮毛”是玉米。——诗人蔡宁说,你从《错 位》这个标题来解码呀!是的,有了这个标题,我就可以享受深层次的审美了。
看来,“情人草”是原配,是原装,是初衷。而“妖媚的罂粟”是后来者。社会被拟人了自然也会转身的。那末,原先热烈什么喧闹什么来的,“仅是一转身”之后,“拥入”“情人”之后,就不再热烈,也不再喧闹了。许多的答案一时间让青年人回答出来是不现实的,而不让他们的视角迷茫在云遮雾掩中探求也是不可能的。于是有了蔡宁眼中扑朔迷离的《错位》。
◆ 依凭手法解码
如果说从北岛、顾城们,中国现代诗开启了朦胧之脉的汹涌,那末到了70后、80后的朦胧,就有了泛滥之势——有过而无不及。这是否可以称之为“朦胧之后”或“后朦胧”呢?但无论朦胧还是后朦胧,其表达手法大体都是运用隐喻、象征、荒诞,而且大多是对西方现代和后现代的借鉴,而来自唐诗几首朦胧的影响是微乎其微的。诗人蔡宁的这些短诗,自然也裹挟其中,呈现他自己的叠加色彩意象的朦胧风格。所以我还须依凭这些我相知了的手法进入。就说这首《哑 语 》吧——
语言发生暴力,穿过耳穴
突袭我沙哑的喉咙
母语温柔地从右手突围
越过一阵阵暴雨向伊人靠近
她的食指轻轻向天空勾了一下
交出了破译情感的秘码
我的内心即刻产生了微妙回应
掌心荡漾起蔚蓝的海洋
“语言”、“母语”、“右手”、“伊人”、“海洋”这些词语的原本含义,是谁都可以明了的,但在诗中所结构的意象中,究竟隐喻什么,或象征什么?我们不依凭手法的工具,就很难打捞出海底美丽的贝壳来。问题是如果使用事物的整体进行隐喻或象征,或许就不呈现为荒诞,那样我们解码朦胧就容易多了。可是诗人已经不满足于先期朦胧的现状,必欲再朦胧一层,于是拿来传统中的借代、比喻、比拟等修辞格,而让整体事物隐藏起来。
“语言发生暴力”——如果不看成是一种荒诞的语言表达方式,就只能说是“四不象”的汉语句子的怪胎或怪态了。这里的“暴力”当然是对抗性的“矛盾冲突”的现象代本质(借代修辞格的一个属别),但“语言”被借来是代替什么呢?是信息时代的信息爆炸么?还是社会的两种对立的思想观念的语言呈现呢?反正是强烈地作用了诗人的听觉。“母语”是祖国别一种(经过借代处理)的代称么?“右手”是纠正了“极左”错误而驾驭时代前行的船舵么?被两千余年封建僵硬了的古国,现在靠近了“伊人”——“在水一方”(诗经里)的美人,是社会转型到市场的象征么?(市场经济毕竟远远先进于自然经济呀!)“情感的密码”是对社会发展规律使然的理解么?“微妙”一词经常出现在海外注视中国细节变化的时评中,诗人理解了什么,一下子就看到了,或者说预料到了美丽的开阔的前程了呢(市场经济带来的社会生产力的突飞猛进么)?
读至此,我仿佛看到诗人屏前穷极技巧、竭尽用意的创作过程了。难能可贵的精神——我挚言说:其效益是很大地增加了圈子里的“自我价值”,同时也很大地减少了圈外的“社会价值”。一如灵芝入平原之市,没几个人认识它的呀!前不久到老朋友家去拜访,见电视机顶摆个像木乃伊的头,又像个头形根雕似的东西,百察不得其解,终被告知,乃儿子从西藏带回的灵芝。我禁不住唏嘘自己的孤陋,而当今孤陋于诗的人本来太多的呀!
◆ 最欣赏这一首
尽管这40首短诗的手法、形式、风格都一样,内容也都直面社会的方方面面(自是诗人的良知与探求使然),但进入读者的不同层次的欣赏水平,就会各有各的“最”。我的层次不高,我的“最”停留在 《 崩 盘 》上。诗文本如下:
盘存于内心红樱桃
过了夏季,每天都在掉价
心律的弧线在最低点闪烁
老黄牛再也走不动了
宰一刀,放血
最后的热忱让我热泪盈眶
骨架执意摆成一具木马
坚持驮我赶路,秋风萧萧
前头有枚凄艳的酸果
其一是标题直接,不像《失语》、《暗合》、《复印》那样需要揣摩和猜想。因为“崩盘”是股市的专用词语,而进入诗文本就立刻看出来诗人写的是极合题的内容。
其二是浅层的朦胧,没设法将思维隐匿得更深。
——“红樱桃”是我的首选水果,可惜售期太短。这样美丽的借喻其本体是小股民的期望值。但“过了夏季”(火热的牛市)就天天跌价(进入熊市)了。股价=预期股息/银行存率。这个公式被印在高中经济常识课本上,我喋喋不休也无法让我的学生像他们耳畔的MP3里唱的那样明明白白、愉愉快快。
——“放血”也是被喻借到股市中的“忍痛赔本抛售”的刷新词。“老黄牛”就是“牛市”的形象了。“最后的热忱让我热泪盈眶”——“热忱”是反语格的应用,因为“放血”毕竟很无奈。“热泪盈眶”也不是感动,而是同情小股民(工薪阶层)遭遇的感伤。
——谁都知道“木马”里藏的是什么,挨了那些投机者掌控大盘的刀子,股市艰难前行。尽管经历6年之久的萎靡,07年以来,老牛又挺起了脊梁。但经济这个怪物实在不好侍奉,你不小心翼翼,依然会是“前头有枚凄艳的酸果”,而不是“红樱桃”。
其三是语言的表达和意象构建准确恰当。
——“心律的弧线在最低点闪烁”。这行把股市涨跌对小股民的心理影响,写得极其形象,而又精确。
——“骨架执意摆成一具木马”,一种探求“为什么会这样”的诘责和苦味的思绪,已经跃然纸上了。
——“前头有枚凄艳的酸果”,为弱势股民的担心与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担忧,也形象在对比的喻体当中了。
大半天的研讨学习,收益不小,至少让我涉足了一回平时畏难的诗域,就像本无游泳的娴熟技能,见着浪大风高的泳所我就却步的,宁愿找个闲适的去处,去领略婉约而又淡雅的风光。因为,这才适合我的花甲年龄和舒朗的艺术情趣。
一个人的眼里一个西施,审美的层次很难齐平于作者,不当之处还请诗人蔡宁海涵。
2007-10-14于文化村
(作者:系561104 贵州省平坝县红湖学校 退休教师 李德贵)
发表人: 山城子 0 Comments (Post your comment)
引用(37) Permalink
|
|
|
Blog 拥有人: |
山城子 |
作者群: |
(没有) |
Blog(博客): |
观看所有文章 |
|
好友名单 |
Go: |
上一页/下一页 |
日历
«
<
»
>
十月 2025
|
|
|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17 |
18 |
19 |
20 |
21 |
22 |
23 |
24 |
25 |
26 |
27 |
28 |
29 |
30 |
31 |
|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新茶飘香,来饮一杯吧!
山城子纸质发表总目录:
http://www.coviews.com/weblog_entry.php?e=7102
连络 山城子
Email : Send E-mail
私人留言 : 发送私人留言 (PM)
MSN Messenger :
Yahoo Messenger :
AIM Address :
ICQ 号码 :
关于 山城子
注册时间 : 星期五 四月 08, 2005 2:15 am
来自 : 贵州平坝
职业 : 中学教师
兴趣 : 到家歇歇脚吧!这里有贵州的绿茶,给你泡一杯。
留言板
小寒斋主人
星期四 七月 01, 2010 9:24 am
非常的感谢山城子老师 对我诗歌的批评。我是哪个农村娃啊,我能感受到你评点中的认真与诚坦,这使我有点语无伦次,因为感动,也因为超过了我的期待,再次说声谢谢你!你批评得很好,我要慢慢想一下你的话,我想会一定能使我的写作更进一步的。
风动
星期一 二月 02, 2009 9:45 pm
给山城子老师送来迟到的祝福。。。
蔡利华
星期四 一月 29, 2009 1:07 am
祝李兄新年快乐!和山城子先生.--------
红梅瑞雪岁已初,浓浓乡情迎面铺。
坐上老客笑乡音,执笔欣然朝天抒。
肖今
星期三 一月 28, 2009 6:51 am
山城老师,我来拜年了.
祝你牛年健康快乐
山城子
星期三 五月 28, 2008 12:00 am
谢谢katbai前来问候!
山城子也问你好!
katbai
星期五 五月 23, 2008 7:43 pm
问候老师!!!愿一切安好!
katbai
星期五 五月 23, 2008 7:42 pm
为灾区受灾的同胞们祈祷:愿逝者安息,生者坚强......
山城子
星期六 五月 17, 2008 8:32 am
谢谢肖今的关心!
我们黔中一切安好!
肖今
星期二 五月 13, 2008 11:17 am
山城老师是四川的吗?
你那儿一切都安好吧!
Blog(博客)
Blog(博客)启始于 : 星期六 六月 10, 2006 9:39 am
文章数量 : 774
Blog(博客)历史 : 7065 天
回响总数 : 27
观看人数 : 1474827
RSS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