酷我-北美枫 首页 -> Blogs(博客) -> 桃李不言

正在观看博客的会员有: 没有

ZT:地震亲历日记---每个人都被震出心理问题


星期三 五月 28, 2008 10:06 am


ZT:地震亲历日记520--每个人都被震出心理问题

作者纸刀
2008年5月20日(赴绵阳) 星期二 阴
  
  这两天我感觉自己有点轻度狂躁的症状,一秒钟也停不下来,总觉得自己能做的事情很多,有些事情甚至超出了自己的能力,成为一种妄想。这有点像我在地震现场遇到的一个正在接受心理专家治疗的年轻人,他是从北川家中的预预制板下被人挖出来的,毫发无伤,但他不停地说话,说的全是:再来五场十级地震我也不怕,我会飞我会跳我浑身都有金钟罩!
  
  我当然还没达到这地步,但作为一个有神精衰弱病史的失眠专业户,我这段时间睡得实在太少了,一闭眼,全是白天看到听到想到的东西,其惨烈惊心与发人深思之处让人忍不住想跳起来把它们记录下来。只恨此时自己只有一只手一只笔,很多东西只能记一个概括,甚至只能算个提示的记号。此前,为了让自己不失眠,我每天严格限制只写一千字,但现在,每天数倍于此量,特别是在奔跑的汽车上写文章,特别伤神,而我已顾不了这些,因为车一停,我就会把全副精力投入到别的事情中。
  
  昨天有几个场景,令我不能不把它记录下来,这些都与心理有关:
  
  其一,在西体安置点,一位来自北川灾区的婆婆因为在地震奔逃时不小心撞了孙子的拇指,后又在营救别人的时候,忽略了孩子的伤,等第二天给孩子医治时,孩子的手指已经坏死,只有剪掉,老奶奶内疚之极,几乎成为祥林嫂,把那段发黑的手指揣在怀中,一连七天都不肯拿出来,神情恍惚得吓死人。
  
  其二,在另一处安置点,一个86岁的老人一直在责怪营救他的好心人,说不该救他。老人与惟一的一个哑巴儿子相依为命,现在哑巴不在了,老人觉得自己无依无靠,白发人送黑发人。他的责怪与斥骂,让组织营救他的同村好心人心理严重受伤,这位六十多岁的妇女在地震发生之后,组织同村人从废墟里救出了50几个人,但现在,她为哑巴的失踪,感到深深的痛苦和内疚。
  
  在另一处受震严重的学校,地上堆着一大堆各种颜色的可爱书包,但这些书包的主人大多已不在人世了。一个幸存者哭着对记者说:从今以后,我再也不要书包,再也不上QQ了,因为我们班的群上,多数同学的头像永远变黑了。他的这种心理状态,我也有点,自从看过从学校废墟中挖出的书包整齐地排成一排,我开始害怕女儿背上的小书包,总想让她从肩上取下来。
  《成都客》主编康庄说:生活周刊的许知远从灾区现场下来之后,吃饭有几不准——一不准点白肉,二不准坐有桌布的桌子,还有几条什么记不清了,但大多与现场的尸体有关的联想。
  一位往灾区运救灾物资的卡车司机对我说,他几天前在汉旺灾区看到一条狗躺在一处垮塌的民房前,据旁人说,狗的主人全砸在房里了,狗守在房子前,一连几天不吃不睡,眼泪汪汪地盯着废墟。卡车司机想收留那条狗,于是上前抚摸它,并示意它上车,狗似乎明白他的意思,它看看为它敞开的车门,又看看躺着主人的废墟,犹豫再三,最终选择了继续躺在那里,几天后,司机再从那过时,发现它已是一具尸体。卡车司机于是天天做梦,对自己当天没有把狗狗带走充满了锥心刺骨的自责。
  
  很多人都不同程度地存在心理问题,很多人随时都感觉地在震动,许多人不敢到有屋顶的地方呆,有的人甚至不敢把手机调成震动,大家都像头顶上悬着一把马尾吊着的剑一样,大气都不敢出。
  
  在这样的心理状况下,任何一个负面信息,都可能被放大成一场恐慌,而这种情绪,又像瘟疫一样,有相互传染的效果。于是,往往一个人的惊叫会变成一群人的奔逃,而一群人的奔逃,极有可能引发一座城市的忙乱……
  
  因此,我非常理解各种道听途说的小道消息是怎样出笼的,这些东西,与其说是某些人的“别有用心”,倒莫如说是在大恐慌面前自我恐惧无处释放的扭曲反映。在这种特定气氛之下,天上日夜飞机轰鸣,地上随时听到救护车队警笛狂响,广播电视上随时报出来的信息令人焦虑,在这样的气氛之下,人们产生什么样的负在情绪都很正常,但这个时候,理解、互信与宽容,是至为重要的。
  
  网上流传着许多关于大企业吝捐的传闻,一些网友对包括王石和马云等富翁的言论进行了情绪激昂的狂轰。他们的心情可以理解,但在信息并不全面的情绪引导下的愤怒,对抗震工作是有害无益的,比如三星集团捐了三千万元款,却被网民传老总不让下属捐款,引起网民们的狂骂;而马云的阿里巴巴已在地震当天就捐了数千万,但却被网民们传“马云只捐1元钱”,在这种特定气氛之下,任何一个未经证实的消息,都可能导引出一场莫名的愤怒,而因为网络的便利性,每个人都可能成为一个信息源,因此,每个网友,请你在收到每条令你热血贲张的短信时,请先核实信息来源,然后再转发,并愤怒。否则,请别为抗震救灾添乱,毕竟,现在最重要的是救人和安置灾民,而不是吵嘴斗气!
  
  上海一群妈妈以“天使妈妈”的名义向灾区捐献了两车母婴用品,空运到成都,由我陪着押往绵阳灾区。只有当妈妈的人,才能细心到知道灾区的婴儿和妈妈们需要什么东西。奶粉和奶瓶,全是灾区的婴儿们需要的,毕竟,婴儿们不像大人那样,啃饼干和方便面。
  
  我们把两车货物送往绵阳九州体育馆,这里聚集了数万名北川灾民,并逐渐在往一些安全区域转移,我们将货物放到离体育馆不远的一处设在柔道馆的临时仓库,在这里,长虹集团派来的义工们已累得步履蹒跚,他们已工作了十几个小时,但仍打起精神,很快将货物搬完。义务帮我们送货的中外运西南空运公司的师傅们和我们才想起已有两顿没吃饭了,绵阳残联的一位女同志为我们泡了方便面,这是我地震九天来吃的第N顿方便面,水不太热,但比起汶川前线那些用冷矿泉水泡的面,已幸福得不知有多少倍。货车司傅说:我这几天,几乎把后半辈子吃过的方便面都吃完了!
  
  在仓库,我也看到这辈子都没看过的那么多方便面,其品种之多,数量之大,让我第一次有了震憾的感觉。三十八年来,我第一次被方便面震憾了。
  
  卸完货回回成都,天色已黑,街上的人们还在传闻今晚有余震,我已无力计较,倒床就睡。

发表人: 秋天的枫叶林    0 Comments    (Post your comment)

引用(0) Permalink

随行笔记


星期一 五月 26, 2008 5:13 am


随行笔记

思念
假若把思念也看作是一条有形的生命,我想,有一天,
这思念也会生出千年老根,这老去的生命也将万古长青。
阳光不息雨露不息念牵不息,生命生生不息。
生命之源源不断,命岂可绝?
如果有一天,我象一株植物一样枯萎,生命之源尽矣,命岂不绝?

编码
我将手机掂在手里,翻了又翻,它不说话,我只能沉默地看着它。
因为我拨不出那串能够带我通天入地的编码。
这一串山高水深的编码。此刻,
我在天与地的无限处等它,等它突发奇葩。

你随我逆风而上

八个小时的飞行让我生够,不再寻找不着边际的奇幻。
闭上眼默默地说,我想你在云上。在云上八千里路怀想。
想,在离太阳很近的地方;想,在碧海滔滔云共雾的地方。
想,只剩下想。一直想,想到不敢再想。
想到只剩下一句话。一句话,等着装进黑匣子,流传于世。

你说,下次坐云阵请服安眠药,一觉从天睡到地。省得胡思八道。

十三年后返母校绕校区走一圈
2008-05-23黄昏于长春
小园信步

茅舍立原地,舍前穿青影。
蔷薇花渐去,杨柳正纳青。
飞絮落绵绵,雪飘六月终。
小园依旧在,可否问东风?

校区扩大翻N翻

大阔南西北,旧容只占东。
试问空间翻几翻,学子有几增?
园后落寞地,繁华直通南湖林,
湖上游人细如织, 白桦林中白树皮。
只见林梢停风筝,不见湖边当年奶牛群。

发表人: 秋天的枫叶林    0 Comments    (Post your comment)

引用(0) Permalink

学会在应对灾难中进步


星期一 五月 19, 2008 4:46 am


北大学者:用社会大进步告慰受难者
孔寒冰

http://www.huanqiu.com 来源:环球时报
2008-05-19 08:46
  学会在应对灾难中进步

  汶川地震造成的巨大灾难和随之而来救助行动对中国人情感的冲击和心灵的震撼是前所未有过的。在它们面前,任何语言都是苍白、无力的。上至国家领导人下到平民百姓,除了不停地流泪,都在公开或默默地尽自己的责任和义务。除此之外,人们还有另外的一种强烈感受,那就是中国社会的进步。

  这场地震给遇难者带来的伤害是永恒的,所有幸存者都宁愿那一天只是一个梦,醒来后一切如初。但是,自然灾害很难避免,我们必须坚强,并且在灾难中前行,这将有助于我们在以后的发展中不再重复、减少甚至避免类似灾害造成的损失。从几年前的“非典”到今年春天的南方冰冻和不久前的胶济铁路撞车事故,对比之后不难发现,中国政府对意外灾害的反应越来越迅速,调动与整合全国军政民各方力量的能力越来越强,应急措施和机制越来越健全,救灾技术和设备越来越进步。从这个角度说,这场灾难为中国政治管理体制的改革和完善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契机。

  社会的进步固然离不开高瞻远瞩者的远见和设计,但在许多时候,我们又只能从应对灾难的过程中获取经验和教训。比如,日本的房屋防震性强,抗震救灾技术比较先进,就与地震的频发及其造成的巨大损失有关联。日本人正是在不断面临的地震威胁中,学会了应对地震、减少生命财产损失的很多方法。欧美很多国家的危机管理机制也是在应对天灾人祸的过程中不断进步的。

  当然,如果可以选择的话,没有人愿意看到如此惨烈的灾难。但问题在于,天灾及其后果带有不可预测性和不可控性。灾难已经发生了,社会就必须以相应的或更高的进步应对未来可能再次发生的灾难。比如,把房子建得更结实,把各种防患于未然的应急预案制订得更多、更周全,经济和社会发展设计和规划更加科学,等等。这才是对受难者最好的告慰。

  人们的心灵秩序得以重组

  数万遇难者付出了鲜血和生命,我们无力挽回,我们只能用空前的社会凝聚力和真正的爱国热情和民族情感,希望能减少遇难者家属们的苦痛。

  正因为此,中国许多年都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有如此之多的人被感动。正是这种感动,让我们看到了许久以来似乎渐行渐远的人间真情。面对四川灾区,人们不再冷漠,不再争执,都在用心默默祈祷和祝福,都以自己力所能及的方式来实际表达自己的一份真情。这种感动和真情可使死难者得以安息,可使受难者拥有精神上的抚慰并且重新燃起他们生活下去的希望,可使以各种方式救助受难者的人心灵得到净化。

  在这场地震及其受难者面前,中国人表现出了前所未有的凝聚力,他们不再分地区、阶层、职业和贫富,骨肉同胞和血浓于水的认知得到了升华,“中国”和“中国人”变得空前亲切。爱国不是空洞的和情绪化的口号,而是变成了一个又一个的具体行动。

  这些行动不论大小都是那么的纯洁,都不再掺杂着某种情绪化的宣泄目的。人们只有一个共同的愿望,就是与时间赛跑,与死神赛跑,抢救出尽可能多的人,减少尽可能多的损失,防止次生灾难的发生。地震可以一时地摧毁物资上的秩序(家园沦为废墟),打乱生命上的秩序(许多人遇难),却重组了人们心灵上的秩序,人性和大爱成了主旋律。这样的主旋律将在中国持续下去,中国的和谐社会也将因此有更坚实的基础,“以人为本”的理念正在营救一个又一个平民百姓的努力中变得鲜活起来。

世界看到更加真实的中国

  近年来,国内外常常讨论中国崛起,但是,人们的着眼点往往集中在诸如GDP总量的快速增长、高楼大厦拔地而起等所谓“硬实力”和中国文化在世界上不断扩大等所谓“软实力”方面。

  这些当然都是很重要的衡量指标,但不是崛起的全部,甚至可能不是核心因素。一个国家崛起的支撑点,除了软硬实力外,还需要两个支点,一是政府的号召力和应急能力,二是民众的响应力和凝聚力。没有这两点,软硬实力的增长也很难持续下去。

  四川地震使中国经济实力蒙受了损失,但国家的毅志和人民的毅志都不会被摧垮,相反,人民更加团结,政府的号召力和整合力量的应急能力在抗震救灾中却得到了空前的提升。中国因此将更有力量。政府管理能力的提高不仅有助于民众财产损失的弥补和心灵创伤治愈,而且可以使中国在今后发展中减少天灾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从长远看,后者更为关键。

  民众是一个国家崛起最主要的基础,没有民众的响应和齐心协力地参与,再好的政府和再好的政策也是发挥不了应有的作用。在这场地震中,民众的响应更多地表现为自发的行动,是灾难和灾难的受难者把民众凝聚在一起。13亿人的响应力和凝聚力是超强的,这是中国崛起最重要的力量。

  特别值得称道的是,中国还以前所未有的开放心态和胸怀通过电视向全世界及时并持续地播放了这场灾难及其惨烈的后果,同时也展示了中国政府和人民抗震救灾的风采,感动中国的人和事也感动着世界。透过在这场灾难中产生的冲击和震撼,整个世界都更加真切、更加全面地看到了中国。这个中国不只是简单地以GDP为指标,而是建立在政府的“以人为本”的政策和民众高度认同的基础之上。

  已经发生的和正在发生的一切使人们有理由相信,汶川地震是中国发展过程中的一次大灾难,但中国正是通过一次次灾难变得更加坚强。中国是一个多灾多难的国家,但很巧,恰恰是中国持续了她五千年的文明,并且只能今天以一个大国的姿态屹立在世界的东方。可以预见,中国未来还会有各种天灾,但中国将以更强大的力量面对它们,战胜它们。这个过程中,中国将实现真正的崛起。▲

  (作者是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

发表人: 秋天的枫叶林    0 Comments    (Post your comment)

引用(0) Permalink

又发现一名幸存者168个小时


星期一 五月 19, 2008 4:37 am


快讯:救援人员在北川县城又发现一名幸存者

http://www.huanqiu.com 来源:新华网

2008-05-19 15:13  新华网快讯:在大地震过去168个小时后,救援人员在北川县城废墟下又发现一名幸存者,预计一个小时后就会将其救出。

------------------------
再快点再快点!
  

发表人: 秋天的枫叶林    0 Comments    (Post your comment)

引用(0) Permalink

公民的生命高于一切


星期一 五月 19, 2008 1:14 am


专家:降半旗体现国家对生命看法有升华
http://www.huanqiu.com 来源:环球网

2008-05-19 07:45
天安门广场下半旗哀悼地震遇难者(组图)
  北京工商大学传播与艺术学院杨柳副教授说,“共和国第一次为重大自然灾害中死去的普通民众降下国旗,这个行动将载入历史”。这个行动表明,共和国把她的公民的生命看得到高于一切,是在把每一个平凡的生命当作国宝,是把每一个家庭的安危当作国是,是在把每一个平民的尊严当作国格!杨柳表示,降半旗,体现了国家的一种信念,一种哲学,一份大爱。

  杨柳说,这次降半旗会让世界其他国家认识到,中国人民在中国政府心中的分量。“情为民所系”这样的话,落到实处就会产生一种感动13亿人的力量。“中国对生命的重视,对世界也将具有风向标意义。”杨柳说,作为全世界人口最多的国家,她对个体生命的重视提高了全球对生命重视的强度。30年的改革开放,让中国不仅在经济上、政治上开始重新崛起,这次降半旗也表明,中国在人文方面的价值示范作用也在崛起。杨柳说,国旗是国家主权和民族尊严的象征,也是民族精神和民族凝聚力的体现,相信中国政府以全体国民的名义举行的哀悼仪式,一定会激发民众的爱国之心,更加众志成城,团结一致,建设好自己的国家。

  “这是以国家的形式让死者安息,让生者慰勉,体现了国家对生命的高度重视。”北京大学中文系张颐武教授说,生命在我们这个世界上具有至高性,在人类的许多价值中,生命价值本身至高无上。这次降半旗,体现了政府对生命的看法有了升华。而另一个更为重要的意义,就是加强了一个个普通民众个体生命与国家之间的纽带。这是“以人为本”的重要体现,普通民众将通过降下来的半旗增加国家认同。世界也会看到中国尊重生命的普世价值。



发表人: 秋天的枫叶林    0 Comments    (Post your comment)

引用(0) Permalink

生命长鸣---写在默哀三分钟


星期一 五月 19, 2008 12:09 am


生命长鸣----写在默哀三分钟前后

14点28分即将来临

将心沉默
沿一条时光隧道追溯
七个白天与黑夜逝去
七万个魂灵徘徊在那一片家园热土
终将要远行
唤一声“亲人”山一程水一程
让我再送送
从此人间天上永相隔

相望

让天与地相望,让风和雨相望,
让山与水相望,让我和你相望。
望人间天上。

写在2008-05-19-14:24

在长鸣的泪光里

在长鸣的泪光里
一条通往天堂的路飘然而至
那惊愕转不回的眼神山崩地裂
活着的人,你都要扛着

写在2008-05-19-14:35

发表人: 秋天的枫叶林    0 Comments    (Post your comment)

引用(0) Permalink


Blog 拥有人: 秋天的枫叶林
作者群: (没有)
Blog(博客): 观看所有文章
好友名单
Go: 上一页/下一页

日历

 «   <   »   >  八月 2025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连络 秋天的枫叶林

Email
Send Email
私人留言
发送私人留言 (PM)
MSN Messenger


Yahoo Messenger

AIM Address

ICQ 号码

关于 秋天的枫叶林

注册时间
星期二 十一月 22, 2005 8:00 am

来自
eimen
职业
爱乐人走四方
兴趣
因本真而活,持生命之青色。

留言板

fuller679
星期五 一月 01, 2010 1:45 am

2010年元旦来临,祝各位朋友幸福、健康、创新向上!
仅将江西庐山东林寺大安主持的弟子道元法师的短信转发大家分享:
[至远者非天涯而在人心,
至久者非天地而在真情,
之善者非雄才而在胸怀,
至亲者非血缘而在关爱。

愿远者近,
久者恒,
善者圣,
亲者共。

今天又是弥陀圣诞,
正在冬季佛七中,
就让我送去千亿圣号的祝福吧!
东林寺 道元]

华轩
星期五 十一月 27, 2009 3:22 am

问好秋枫林

你的字还很灵气呢

秋天的枫叶林
星期三 一月 28, 2009 3:56 am

祝福山城子老师新年快乐!故乡的年应是别有不同。
祝福酷我的朋友新春快乐!光阴又一载。

山城子
星期六 一月 24, 2009 5:56 am

山城子给秋妹拜年——祝你春节愉快安康幸福吉祥!
同享一首七绝:
牛来鼠去岁将除,年味浓浓瑞雪铺。
做客故乡竟半年,亲情蜜意可成书。
2009-1-24晚上于故乡辽西

雷晓波
星期六 十二月 13, 2008 6:48 am

问好!秋天的枫叶林

春天的雨露
星期三 十二月 03, 2008 6:10 am

不错不错 Very Happy

秋天的枫叶林
星期日 四月 27, 2008 7:34 am

欢迎朋友们串秋屋.
谢谢大家.

黑色闪电
星期日 四月 27, 2008 3:49 am

桃李不言,下字成蹊
来看秋天的枫树林

肖今
星期四 四月 24, 2008 10:26 am

好美的梨花,有好多年没见了。

frankjiang
星期日 三月 09, 2008 8:55 am

谢谢秋天的枫叶林,好美的玫瑰!

 成员名称:

 主页:

 留言:
检视和加入笑脸  

Blog(博客)

Blog(博客)启始于
星期三 十月 11, 2006 12:39 am
文章数量
844
Blog(博客)历史
6885 天
回响总数
68
观看人数
1301883

RSS

RSS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