酷我-北美枫 首页 -> Blogs(博客) -> 山城茶居

正在观看博客的会员有: 没有

《午餐后,窗外的梧桐》(新韵律纪实一首)


星期四 十一月 29, 2007 4:34 am

[  心情: Amused ]
《午餐后,窗外的梧桐》(新韵律纪实一首)
文/ 山城子

2/3的枯叶铺满青黄的草地
1/3的守候没有随风落下
冠枝的希冀直指云天凝重苍茫
谁的眼中依然变幻繁花

不是繁花 是一簇簇绒球
作一场绒雨纷纷轻拂我身初夏
饲养的小白鹭儿就从这儿飞走
妻 常埋怨它们不回来探家

纸烟无意识蜿蜒着思绪
浓茶逸出上午“爱苑”的复沓
接收一曲虚拟中“无声的歌”
夕阳别有畅心畅意的闲暇
2007-11-29未时记

发表人: 山城子    0 Comments    (Post your comment)

引用(0) Permalink

2007-11-28 周三 十月十九 阴或多云


星期四 十一月 29, 2007 3:59 am

[  心情: Amused ] [ Listening to 状态: Listening to  ]
2007-11-28 周三 十月十九 阴或多云
【诗品】
关于历史题材的诗该如何写?——从高粱的《半碗粥》说起
——《山城子赏诗笔记》[3]
文/ 山城子

历史题材的诗大体有两种功能,一是史料,二是评说。前者注重记叙,后者议论抒情。议论抒情在于反思,记叙在于重现史实。诚然,两者相互渗透亦常见。或者概括引述人人皆知的史实,然后重点进行独到的评析;或者进行史实扫描,然后略加评点。
高粱写的《半碗粥》是共和国经历三年困难时期史实的形象写照。中学任教历史的老师,讲到这一节时,如果引述事实,那么,《半碗粥》就是很好的教学资料。作为现代新诗,有了这样的社会功能,当然是好诗,至少比那些身体健康却也故意喊疼喊痛死呀活呀的呓语,不知强多少倍。

高粱的《半碗粥》自始至终都是写实的手法,为了增强感染力,铺陈的还比较细腻,同时也注意到一些诗性的技巧。不然,可能就被一部分诗界人说成是散文了。他的整体技巧在于一种道具似的象征性。就是说“半碗粥”这个标题,已经成为那个也许不该发生的时期的象征语了。行文的技巧在于一系列修辞格的恰当运用。
例如:
第一节中出现的“哀哀”是叠词,接着是“妈妈,我饿”的连续反复,以及“大碗有千斤重”的夸张;第三四节的“吃一口”则是多重的反复,一如特写镜头的叠印;还有第二节与末节的“半碗粥”的反复与照应;再就是出现在第五节中的“要过 偷过 抢过”的成分排比与递进,以及“干饭”与“半碗粥”的对比。不管怎么说,先后8次不着痕迹的使用积极的修辞方法,就使语言在很大程度上增强了诗性。这是很可取的。
诚然,一首长度为31行的诗,仅使用了8次积极修辞格,比例显然是少了些。不过诗人的消极修辞用的却很强。例如:第一节“锔过的” 、“瘦弱的”、“浮肿的”的修饰,不仅准确,而且暗示了家庭生活的窘困,和家庭成员极度的营养不良的情景。而从通篇看,诗人成功地使用了细节描写的艺术方法,依次是第一节母亲的端碗,第二节的半碗粥,第三节的让吃,第四节母亲的虚吃,第六节(末节)的祭奠,应当说这是现代新诗中极少见的。

共和国的困难时期给我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45年前的记忆犹新。集体种田的农民家庭吃大食堂,我们生产大队平均每人每天定量是7两毛粮(不去皮)。饭时从食堂领回几块增量(掺了别的可食物质)发糕,一家人就着稀菜汤糊弄肚子。由于当时农业以粮为钢,副食品奇缺,常年见不到油水肉类高蛋白,实际上7两毛粮也只能够吃一顿的。用酱油葱花汤灌大胃口,加剧了普遍的浮肿。初三下半年一天放学回家,我已饿得没办法,途经一个生产大队的菜园,长条茄子刚好长成了,我衣袋里只有两毛钱,恳求守园两个老人卖我一点充饥。两老商量说火柴没有了,队长早答应给买来,却迟迟没有送到,说就收他这两毛钱买火柴,让他在这随便吃吧!结果我一口气吃了12根——全是又长又粗的,至少有4斤重。接着到沈阳读书,名义上每月定量32斤成品量,但一日三餐还是吃不饱。早餐是玉米糊湖,分一小二碗,吃到最后有刮盆的,有舔碗的,却不是“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教育。幸好我三姐夫在东北局给第三书记开车,有关系弄来几袋麸子,掺着面粉吃,节余下来每周
要给我带上10个纯白面的馒头,三姐还要给我炒上两斤多面粉……那时大姐夫在阜新当铁路工人,单位没有住宅却要租住农民的茅草房。2-7岁的三个孩子因饿,在炉子上想烫几个黄豆吃,不小心引燃了擦机车废弃的油线而失火,待在村头碾玉米面的姐姐闻讯赶回家中,三个孩子已经被烧的不醒人事,送到医院抢救,24小时相继夭折……那时的饿,从乡村到城市,从农业到工业再到机关学校,是空前的大普及。后来知道,读大学的毛泽东的女儿假日回家,把给她单独预备的饭菜一扫而光之后,还拿起菜盘子舔。据说毛泽东背过脸去,面向窗外默然而潸然泪下……也许他想到了打天下容易而治天下难啊!
正史记下了“三年自然灾害”的字样。但据我局部的亲历,当时的家乡却是风调雨顺,致于草苗又高又密地覆盖了高粱、玉米、大豆的苗,更致于初三了也要停课,由公社调遣去“大战草荒”——战而不胜时,就灵活机动为只铲地头,因为县长的吉普车只从地头看过,是没力气往地中间走的——呵呵是草灾,而不是旧社会的“水、旱、蝗、汤(军阀)”。
记得单干那阵儿,我虽然年纪小小,隆冬天气也要早起拾粪(猪粪、狗粪、驴粪、马粪),各家都非常注重积肥,而到了公社化时,就只有大队的养猪场可以积点肥了(化肥的事鉴于化工的弱小还很珍贵),这就缺了肥;更缺的是成年劳动力——都“跑盲流”去,加入了“大跃进”的行列。刚成年的二哥是到牙克石修铁路。这样一来,粮食能高产么?能不出现草灾么?能不饿肚子么?国家的可怜的财政,还要还抗美援朝欠下的“老大哥”苏联的债务,已经撕破脸了不还不行呀!毛泽东能不掉泪么?但毕竟是一代伟人,他撑着——“已是悬崖百仗冰,犹有花枝俏。”
设若(允许我假设一次吧)不搞人民公社化,不搞大跃进,不搞全面(包括了农业)的计划经济,也许(我说的是也许)共和国的历史就会绕过“三年自然灾害”的痛楚,而脚步走的会更快些。毛泽东的“论十大关系”是早些时候出炉,不知为什么他腾不出手来实施,竟至后来跌进了“文革”的深渊未能自拔。
这样的历史大背景,没有亲身的阅历,是很难只言片语地评说。所以高粱追记的《半碗粥》,就只能真实于一种饿饭的具有普遍意义的普通事例了。尽管着眼点难能可贵,但由于纯客观事件的记叙,而未及历史背景,更无一词一句的历史的审视,多少使这首诗歌失却了厚重深刻的感觉——个见,仅与高粱及诗友们商榷。
2007-11-28于文化村

附高粱原诗:

:《半碗粥》
文/ 高梁

锔过的大碗藏在板柜里
瘦弱的孩子摇动着母亲的胳膊
哀哀地说:妈妈,我饿;妈妈,我饿
双脚浮肿的母亲,甚至没有走动的力气
她推起板柜的盖子,咬牙端出大碗
仿佛大碗有千斤重

孩子和母亲一道端着大碗
放到低矮的炕沿上
大碗里盛着半碗粥
照得见人影的粥啊
其实就是半碗米汤

孩子要母亲喂 他要母亲吃一口
他才吃上一口 母亲摇头
他紧闭着嘴唇,汤匙碰到了牙
他依然学着母亲摇头

无奈的母亲只好虚吃一口
喉咙发出吞咽的响声
孩子张开嘴,露出满意的笑容
他吃一口,母亲吃一口
粗心的孩子,没有发现
吃与吃的不同

那是青黄不接的季节
母亲死于饥饿
他捧着锔过的大碗活下来
他要过 偷过 抢过
他记住母亲的话
无论如何,也要活着

他用大碗祭奠母亲
别人用的都是小碗,干饭,堆得象粮库的房顶
而他只用半碗粥
半碗稀粥照见他,泪流满面


发表人: 山城子    0 Comments    (Post your comment)

引用(0) Permalink

《小雪后的天气》


星期二 十一月 27, 2007 10:44 am

[  心情: Amused ] [ Listening to 状态: Listening to  ]
《小雪后的天气》
文/ 山城子

确实是从北国拂来的春风鹅黄
抵达黔中小雪后的晴朗吉祥
一枝梨花乍开清香沁脾如梦
笑醒后白花花阳光涌进落地窗

哦!这样好的天气该如何珍惜
女人说转一圈野外天天照例
红子满枝未落却提前开了小花
像我一样错觉了此时的节气

错也未错这样清澈的妩媚心情
人生难得是千年百世的相逢
策划明秋转一大圈经沪至辽
会亲叙友畅睹医巫闾山的风貌


2007-11-27巳时记

发表人: 山城子    0 Comments    (Post your comment)

引用(0) Permalink

当代牛郎在天河的那一面——读陋岩的《深夜 给妻》


星期二 十一月 27, 2007 10:43 am

[  心情: Amused ] [ Listening to 状态: Listening to  ]
当代牛郎在天河的那一面——读陋岩的《深夜 给妻》
——《徜徉爱苑》——“山城子品情诗”系列随笔[28]
文/ 山城子

陋岩这个名字在网上没见过,不知那方人士?但我估计,不是一位打工者,至少也是有过恩爱夫妻长期分居体验的人,不然就写不出《深夜 给妻》(见《情诗》2007冬之卷25页)这样淋漓着真实情感的诗作来。

这是“华语情诗大奖赛”获奖作品,虽三等,实际名列第四。200元的奖金可能买不上一张回家探亲的车票,但能被评委们首肯,心里一定很欣然。作为一个普通的读者,我也很欣然。我欣然于他的诗写得这样的浅近易懂,却又情深意切,诗意盎然;即便有说不出的苦痛,心情却不灰暗,见出打工者的坦荡与缠绵。请看全诗:

妻 电视上说
家乡今年又丰收了
丰收的还有
你对我的思念 而我
一年了也没有回去
成了你的唯一歉收

妻 你不知道
在城市收获钞票的果实
有多难多难 你不知道
在城市栽种汗水
有时候还需要
泪水浇灌

今年过年 我一定要回去
妻 且让我干瘪的钞票
兑换成车票 回去
为咱家的月亮
接通电源

诗分三节。称呼有三:“妻”“你”“我”,前两个称呼等同。
情诗中的称呼以“你、我”多见。这里多个“妻”,而且一节一呼的反复,在于凸显诗主体形象“我”的豪爽大气的性格——明显区分于那种卿卿我我的委婉缠绵情调。随缠绵不足,但这一声声地呼唤,却是亲切有余,一如深夜里面对面的唠嗑哩!

第一节有个“丰收” 的反复,连带着一个与“歉收”对比,以及“丰收” 与“歉收”的比喻,诙谐中强烈地透出了坦荡的情思。这与“心头”“眉头”一类描绘不可同日而语。其行文的风格,磊落而出一派明亮的阳光。

第二节又有“你不知道”的反复与“多难”的叠用,进一步深化了“面对面”的亲切之感。“果实”的比喻,“栽种”的比喻,“汗水”与“泪水”的排词(一种新修辞格/见山城子网帖《从新诗看现代汉语修辞的新发展<三>》),又婉曲地表达了“有时”的思念之深。虽然,在这倾诉的深夜,却也不见一点泪光,显出“我”的从面对。

第三节还有“回去”的反复与递进,“兑换”比喻而拈连,“月亮”与“电源”的比喻,读来不禁令人哑然而笑,细腻之处却也这般地爽气幽默。见出了深夜的倾诉不仅没有泪光莹莹,反而有一种欣然的亮丽破纸而出,实在令人欣然不已呀!

这样朴实念妻的情感,就是这样通过四用反复,八用比喻,两用拈连,以及叠字、对比、递进、排词,凡18处积极修辞,而不留痕迹的表达了出来,而又呈现了简洁流畅明白的大众化语言,实属难能。诗之回归大众,就应当这样地走下去呀!这如何不使我欣然,而又欣欣然呢?
2007-11-26与文化村


通讯:561104 贵州省平坝县红湖学校 李德贵

发表人: 山城子    0 Comments    (Post your comment)

引用(0) Permalink

▲▲修改04年6月的两首


星期日 十一月 25, 2007 7:50 am

[  心情: Amused ] [ Listening to 状态: Listening to  ]
▲▲修改04年6月的两首

▲ 毕业前的一天
文/ 山城子

蓝色凹面很大
反扣的黄绿平面也很大
一个圆圆的亮孔
不让人看

许多白点黄点淡紫点
泼洒在绿色里 和一些翩然
许多白衣衫花衣衫
飘动在绿色里 和一件蓝

许多色块与味道盛满器皿
被渐渐消费
许多弧与线结合成节奏
开始震荡激情
开始旋转依恋

不知道什么时候圆孔下坠
坠到淡蓝的边缘而红
一件蓝退出白衣衫花衣衫
转向圆孔看
说 回吧 总得有个散

(2004、6、10 / / 2007-11-25改稿)


▲ 快乐在校园
文/ 山城子

白线分割的长方形
躺在建筑以远开阔的平面
一端一个立面与圈的结构
弓立在天
蹦进来的 一个弹性的圆

调动十个活泼的勇敢
勇敢智慧 追来追去
指挥所有的视线
许多兴奋挤在四周
起伏浓郁着呼喊

圆飞向右边结构反弹
北边跺脚唏嘘
圆飞进左面结构落地
南面雷声顿起
心与心对峙很激动

呵呵!这是校园
一个圆快乐了这边那边
没了呆板
没了逆反
却如何嫁接到建筑里去?


(2004、6、12// 2007-11-25修改)

发表人: 山城子    0 Comments    (Post your comment)

引用(0) Permalink

性情是一种丰富多彩的美感享受——读吉祥女巫《莫名的感伤》


星期日 十一月 25, 2007 7:47 am

[  心情: Amused ] [ Listening to 状态: Listening to  ]
性情是一种丰富多彩的美感享受——读吉祥女巫《莫名的感伤》
——《山城子赏诗笔记》[2]

感情细腻的人,往往孤独地陷入沉思,表现为寂寞。其实这种寂寞放到精神层面上来考量,非但不寂寞,反倒是一种极其活跃的精神运动过程。如果把这个过程用一个概念涵盖,就是性情。所谓“性情中人”,就是这种感情细腻且常常陷入沉思默想的人之通称。吉祥女巫就是一位性情中人吧?有诗为证——就是她贴于《诗友》论坛“诗意人生”版面的《莫名的感伤》。全诗18行短句行文,分四节。我们先看第一节:

有没有一种相识
只为了某天去遗忘
有没有一种快乐
仅仅是添一份感伤

——这样明白规范的语言何以很诗性?呕,是有表达的技巧在里边呢!整体上是很工的排偶句。拆开看,“相识”、“遗忘”、“快乐”、“感伤”,这些动词与形容词,却都严然为物品一样序列在种类和目标当中,仿佛看得见摸得着一样的具体。无疑,这是一种积极的修辞方法在里边了。
——这是起兴节。“有没有”的反复,为遗忘而相识、为感伤而快乐的悖反的提问,极大地提起了读者的兴趣,想一个性情中人欲展开什么样的沉思默想呢?
自然要往下读了:

秋风掠处
惹千丝万缕心绪
轻舞惆怅
静拥寂寞
将轻语与浅笑
在叹息中隐藏

——果然展开了,是秋惹起来的。不起眼的一个“惹”字,万千汉文不可替代。诗的遣词造句就应当如斯准确。“惆怅”的心绪,化作了浅彩长袖,可以“轻舞”;“寂寞”的感觉,也如所爱一样可以静静地相拥了。这两句,美在词类的活用,表达的是性情中一种静静的淡淡的美的体验。这是非性情中人一生也领略不到的精神隐私美。
——何谓精神隐私美呢?就是在不可能伤害任何人的前提下,自己印象一些可感可伤可慰可籍的一些人事情愫。这是一种人类性情情不自禁的飘逸和延展,是性情中人固有的一种享受和权利。
——是谁的“轻语”和“浅笑”呢?那么可人!然而只能“隐藏”在“叹息”之中了。怅然若失的体验,如何不是别一种幸福呢?问题是能继续活用词类而这样艺术地传达这种细腻的体验,就是诗人的专长了。
“千丝万缕心绪”继续蔓延:

雾一般的迷茫
笼罩了坦然的笑容
心,于恍惚之间
似已偏离了航向

——世间的情感之事,也多姿多彩,不仅仅限于实际,精神世界是没有时空限制的呀!有些说不清道不明的情感牵挂,如何不感到“迷茫”呢?然而“坦然”却明明又是清醒的写照。唯其清醒,才有“似已偏离”的“恍惚之间”的判断。如无此判断,就不是对“感伤”的审美,而是别一种情怀的走失,走失就不是美的体验了。
——这一节的语言,美在贴切的比喻,以及“航向”与“心”的隔开了距离的搭配。这样的搭配,极其准确地表达了诗主体形象活跃着的微细情感的自我审视,就像显微镜下观察洋葱的细胞一样清晰。
且已清晰成特写了:

于冰冷的屏前
悄然守望你的影像
浸润着那一份
莫名的感伤

——最后一节,如一个特写镜头一样,一个性情中人孤坐屏前悄然感伤着。这是对上一节“似已偏离”的如实展开。
——这样坦然的展开,是为了进一步体验感伤之美。这美来自“莫名”的不确定,来自出现“影像”的一种希冀,而这希冀又是不可能实现的,所以才“感伤”。“不可能实现”是“冰冷”一词的修饰暗示出来的,然而在精神上还是一时难以割舍,所以就任其时间在“守望”中慢慢地滑过——这是“浸润”一词透露出来的。这就充分地认证了“莫名”的情愫。
——这一节,除了“浸润”拈连于“感伤”的用格,突出的语言特点在于准确地用了“冰冷”、“悄然”、“浸润”和“莫名”这些修饰词。从而极准切地表达了诗主体形象的真情实感。

性情中人写性情中诗,贵在情真,重在语雅。唯语雅才可以生动载情,唯情真方能共鸣于性情中的读者。诗人吉祥女巫是两者兼备了。这样的精品诗,无疑会在性情中人得以广泛流传,这应当是不言而喻的事了。诚然,一个青春已远的读者,尽管已远了青春,但“性情中人”这个群体,是没办法开除他的呀!
2007-11-24于文化村


作者通讯:561104 贵州省平坝县红湖学校 李德贵

发表人: 山城子    0 Comments    (Post your comment)

引用(0) Permalink
Blog 拥有人: 山城子
作者群: (没有)
Blog(博客): 观看所有文章
好友名单
Go: 上一页/下一页

日历

 «   <   »   >  十月 2025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新茶飘香,来饮一杯吧!

山城子纸质发表总目录:
http://www.coviews.com/weblog_entry.php?e=7102

连络 山城子

Email : Send E-mail
私人留言 : 发送私人留言 (PM)

MSN Messenger :

Yahoo Messenger :

AIM Address :

ICQ 号码 :

关于 山城子

注册时间 : 星期五 四月 08, 2005 2:15 am

来自 : 贵州平坝

职业 : 中学教师

兴趣 : 到家歇歇脚吧!这里有贵州的绿茶,给你泡一杯。

留言板

kayuchan
星期六 三月 03, 2012 6:17 am

上班時間自己安排!只要有電腦的地方就可以上班
給自己一個翻身的機會!不須放棄原本的工作
好奇有興趣者!立即免費體驗進入網址

http://goo.gl/zkx07

小寒斋主人
星期四 七月 01, 2010 9:24 am

非常的感谢山城子老师 对我诗歌的批评。我是哪个农村娃啊,我能感受到你评点中的认真与诚坦,这使我有点语无伦次,因为感动,也因为超过了我的期待,再次说声谢谢你!你批评得很好,我要慢慢想一下你的话,我想会一定能使我的写作更进一步的。

风动
星期一 二月 02, 2009 9:45 pm

给山城子老师送来迟到的祝福。。。

蔡利华
星期四 一月 29, 2009 1:07 am

祝李兄新年快乐!和山城子先生.--------
红梅瑞雪岁已初,浓浓乡情迎面铺。
坐上老客笑乡音,执笔欣然朝天抒。

肖今
星期三 一月 28, 2009 6:51 am

山城老师,我来拜年了.

祝你牛年健康快乐

山城子
星期三 五月 28, 2008 12:00 am

谢谢katbai前来问候!
山城子也问你好!

katbai
星期五 五月 23, 2008 7:43 pm

问候老师!!!愿一切安好!

katbai
星期五 五月 23, 2008 7:42 pm

为灾区受灾的同胞们祈祷:愿逝者安息,生者坚强......

山城子
星期六 五月 17, 2008 8:32 am

谢谢肖今的关心!
我们黔中一切安好!

肖今
星期二 五月 13, 2008 11:17 am

山城老师是四川的吗?

你那儿一切都安好吧!

 成员名称:

 主页:

 留言:
检视和加入笑脸  

Blog(博客)

Blog(博客)启始于 : 星期六 六月 10, 2006 9:39 am
文章数量 : 774
Blog(博客)历史 : 7064 天
回响总数 : 27
观看人数 : 1474795

RSS

RSS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