酷我-北美枫 首页 -> Blogs(博客) -> 飞云浦

正在观看博客的会员有: 没有

高阳先生笔下的金陵美食


星期一 二月 20, 2017 4:39 pm


红楼盛宴,由于接连推出红楼梦电视连续剧早已为世人所熟悉。红学人士也常时提及红楼梦里的精致菜肴——香糟鸭信、胭脂鹅脯、油炸骨头、翡翠羽衣、姥姥鸽蛋、火腿肘子、酒酿蒸鸭以及茄鲞。苏州就有一个餐厅,招牌干脆就此取名叫“花袭人红楼干锅”。连带着红楼梦的缘故,金瓶梅里有关饮食生活部分,也被发掘出来——说是其繁丰品种和细腻程度足堪与红楼梦媲美。



在这儿,要向大家介绍的既不是贾府也不是西门庆家,而是真正的金陵十二钗所在地之一少为人知的江宁织造曹府——红楼梦作者曹雪芹家里的朱楼菜肴。也就是中国最后一个旧式文人高阳先生笔下的金陵美食。



“不是三年做官,不知穿衣吃饭。”“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这两句老古话说尽了官宦人家的宴席桌子上应该有些啥好东西端出来食用。高阳先生写的红曹系列小说最开初的四册红楼梦断,就是描写了江宁织造府衙内的种种情事——其中就包含了许多美食。



江宁织造曹府在抄家之前,最后一桌送别酒是二嫂子给曹雪芹北上饯行。因为抄家在即,没有啥好东西请,只有一样为主的火方煨鱼翅。那块火方是开了五条火腿才挑出来的。煨得稠稠的——那鱼翅都煨得出胶了。红黄两色——红的是火腿黄的是鱼翅,再配上一盘现烫的油菜碧绿,既中吃又中看——色香味三者齐全。鱼翅吃得嘴里直发粘,喝一口醇醇的花雕——双唇沾了酒便不致于粘住。



同样的珍品有给苏州织造府来的李大少爷李鼎接风的松江四鳃鲈鱼,几千里外吉林将军送来松花江的白鱼。到了也是由芹官的二嫂子单独给李鼎表叔准备的宵夜,菜肴则更加出色。



在火锅炒菜点心之前是四个冷盘,四种颜色看着就秀色可餐胃口大开——紫酱色的是醉蟹;鲜艳如胭脂的是云南宣威火腿;黄色的是椒盐杏仁;另外一个白色的最珍贵——诨名荤粉皮。



确实,看上去就像是粉皮,色白如雪平滑软腻,呈薄片状。入口滑腴无比,原来是甲鱼的裙边! 先要把甲鱼宰杀洗净入锅微煮,剔取裙边再用眉镊将上面的一层黑翳全部镊去;然后上笼蒸熟,最后加作料凉拌即可上桌。这么小小一碟子得要用到好几头甲鱼,价格实在不菲。



对应于“王熙凤协理宁国府”,红楼梦断小说里的二嫂子也来到苏州织造府舅公家帮助管理丧事。招待络绎前来的吊客有四样素点心都是热气腾腾的蒸食,计有:菜泥包子(注意到没有,是菜泥不是菜芯);花素烧卖;芝麻松子馅的蒸饺;枣泥核桃方糕。



其中包子馅和饺子馅都体现了加工配料的细腻;而芝麻松子枣泥核桃便是苏州的特色——那方糕更是江南特产。



食前方丈,花样很多很多。曹家送到客栈来招待亲戚的正餐有——蜜炙火方(又是一种烧法!)、八宝翅丝、荠菜春笋、网油鹅肝,熏鱼、醉蟹、蚬子、风鸡,外加一大碗鸡汤鱼圆。



凑凑乎乎吃一顿宵夜的还有薏米粥、野鸭子肉撕碎了丝熬的粥、虾米拌芹菜、扬州酱菜等。拿江宁织造府丫头们说的话就是肥鸡大鸭子都吃腻了,弄一点新鲜玩艺儿来尝尝。



连带着就是穷家小户办的宵夜照样饶有趣味。——南京特产盐水鸭、镇江肴肉、盐炒瘦壳小花生(下酒最好,就是要小粒花生才够味),再有一盘热气腾腾的包子,好香的味道啊——韭菜馅的!



头伏火腿二伏鸡,三伏吃个金银蹄——民间关于夏天食补的一种说法。这用新鲜猪蹄和火腿脚爪(价格相对于火腿来说要便宜得多)两下锅的金银蹄也是一品锅的一种。除此之外,高阳先生提到一品锅里用到的主料还有果子狸之类野味。



有兴趣阅读原文的读者可以去查阅高阳先生的红楼梦断四部曲——秣陵春/茂陵秋/五陵游/延陵剑,对舌尖上的美食大有好处。

发表人: 主持    0 Comments    (Post your comment)

引用(0) Permalink

鳝鱼骨的滋味


星期一 二月 20, 2017 4:31 pm


有一种菜,叫妈妈的味道。有人说来自童年的记忆,会陪伴终身,这其中,我们味蕾的记忆,多是来自妈妈做的饭菜。回家吃饭是种智慧,能吃上妈妈做的菜,是最大的幸福。

在北京,刚刚飘起小雪的日子,听说更北的地方还有一波寒流将至。北京人对北方来的沙尘暴感到厌烦,对于寒流则是早有准备。

围炉吃火锅,是对寒流最好的准备了。在水汽蒸腾的火锅店,人人面红耳赤,有的还冒着大汗,吐出的烟气则在玻璃落地窗上结成浓浓的雾,外面的景物一时隐去,只剩下明灭的车灯疾驰照射。

我喜欢雾气迷离的火锅店的感觉,尤其是没有太多现代装潢的火锅店,依稀使人回到素朴而单纯的年代,没有那么多的商业,没有那么多的庸俗,没有那么多的烦琐与刻板。

有的,只是一片活气。

北京的朋友知道我喜欢吃火锅,特地带我去一家城西的老店,红灯笼、黄木板,每一桌上都有一座热腾腾的铜锅。锅子的烟囱高耸,烟囱的盖子大开,烧滚的锅子热汽滚滚,弥漫在整个屋子。

朋友点了一个大号的酸菜白肉锅,加了几盘羊肉,一些牛肉卷饼,然后把菜单推到我的面前,叫我点一些菜。

我点了几个菜,特别点了爆炒黄鳝和韭黄炒鳝。

跑堂的过来,看了菜单,好意地探询:“先生,您点了两道鳝鱼呢!”

“对了,我喜欢吃鳝鱼!”

北京厨子炒的鳝鱼果然美味,香、脆、鲜美,骨头也剔得干净,没有一点渣子。

“老师怎么爱吃鳝鱼的呢?”北京的朋友问。

我沉思了一下,就在水汽淋漓的火锅店里,简单地说起一段往事。

小时候,我家门前的“亭仔脚”(就是屋檐下),摆了一个鳝鱼摊子,专卖炒鳝鱼和鳝鱼面。摊子黄昏才开张,正是我放学返家的时间,远远地就会看到爆炒鳝鱼的大烟,嗅觉似乎与视觉同时抵达,香味猛然蹿进我的鼻子,把我勾到摊子前面,我便低着头绕过巷子,回到家里。

为什么要低着头呢?

因为炒鳝鱼的价钱很贵,我们根本吃不起。不要说炒鳝鱼,连鳝鱼面也吃不起,我们家兄弟姊妹就有十八个,一人吃一碗面,恐怕是一星期的饭钱了。

这还不打紧,妈妈经常向卖鳝鱼的妇人央求拜托,杀了鳝鱼剩下的骨头,一定要留给我们,妈妈深信鳝鱼的骨头充满钙质,还有各种维生素,对我们这些正在成长的孩子,大有帮助。

每天晚上,妈妈总会从鳝鱼摊提回一大袋的骨头,洗也不洗地丢到大锅熬煮。

“为什么洗也不洗?”

因为,妈妈说鳝鱼骨头上还带着鲜血,那是最为滋补的,洗净多么可惜!

熬过两三个小时,鳝鱼骨头几乎在锅中化去,汤水成咖啡色,水面上浮着油花,这时,妈妈会撒一把葱花,关火。

鳝骨汤熬成时,夜已经深了。

妈妈把我们叫到灶间,一人一碗汤,再配上她在另一家面包店要来的面包皮,在锅里炙热了,变成香味扑鼻的饼干。我们细细地咀嚼面包皮,配着清甜香浓的鱼骨汤,深深感觉到生活的幸福。虽然吃不起鳝鱼与面包,但是鳝鱼与面包是有钱就吃得到,鳝鱼骨和面包皮却是只有深爱我们的妈妈才做得出来。

只要卖鳝鱼的来摆摊,我们一定会喝鳝鱼骨汤,奇特的是,我从来没有喝腻过,而且一直觉得这是人间至极的美味。

妈妈担心我们会吃腻,有时会在汤里加点竹笋,或下点蛋花;有时会用豆腐红烧,或与萝卜同卤……虽然用的都是普通的食材,却充满了美味的魔术。

最神奇的,算是炸鳝鱼骨了。

鳝鱼骨本来是歪曲扭动的,下了油锅时突然被拉直了,一条一条就像薯条一样,起锅时撒一些胡椒、盐,香、酥、脆,真是美味极了。

我吃了好几年的鳝鱼骨头,一直到我去外地念书,偶尔回到乡下,喝到妈妈亲手熬的汤,总是觉得美味如昔,心中更是充满了感动,妈妈把深情与爱熬入了那平凡的汤,使我们身强体健,在普遍营养不良的乡下孩子中,我们总是气色红润,精神饱满。

“也许是小时候吃不到鳝鱼,长大之后,只要到馆子吃饭,看到有卖鳝鱼,总会点两道来吃,一边吃就会一边怀念起那一段艰苦的岁月。”我对北京的朋友说。

大家听得入神,纷纷夹起鳝鱼,细细咀嚼,当然,有故事加味,鳝鱼也变得别有滋味了。

吃完火锅,在飘着小雪的北京街头漫步,想到我们的生命正是这些看似微贱的东西,累积出一些无价的意义,使我们感到丰盈。

谁能告诉我鳝鱼骨头一斤多少钱?面包皮一袋多少钱?市场里捡来的青菜一斤多少钱?

只要有爱,就是无价的。

我想到,也是飘着细雪的寒夜,我在日本旅行,搭巴士从大阪到东京,在中途的休息站,有小摊在卖“炸鳗鱼骨”。

原来,日本人爱吃鳗鱼饭,剔出来的鳗鱼骨弃之可惜,有人收集鳗鱼骨油炸出售,竟成许多人爱吃的美食,甚至在日本有很多连锁店。

我买了一包,坐上巴土,继续往东京的旅途。车子高速前进,

我品尝这包五百元日币的鳗鱼骨,大为吃惊,与我妈妈炸的鳝鱼骨,滋味一模一样,香、酥、脆。

巴士高速前进,公路边的灯火如流,思及岁月也是如流,生命里也有许多忧伤的寒夜,我强烈地想念妈妈,想念妈妈如何勤俭持家照护我们长大,想念鳝鱼骨的滋味。

妈妈早已离世,在异国的雪夜中,我想到再也喝不到清炖的鳝鱼骨汤,再也不能,一口一口,细细体会妈妈的深情。

想着想着,我的眼泪一滴一滴地落下,像窗外的雪花。

生活中遇到的不完美与不平衡
都是人生最好的启蒙
就如同乌云与暴风雨是天空最好的启示一般


选自林清玄《所有的遗憾都是成全》

发表人: 主持    0 Comments    (Post your comment)

引用(0) Permalink

隆重推介中美合拍《翡翠城的奥芝来到东邑国》


星期六 二月 18, 2017 8:19 am


隆重推介中美合拍《翡翠城的奥芝来到东邑国》期待出现一个黄皮肤黑头发来自东方的奥芝!

“从中国电影走出去来说,合拍是主渠道。


合作模式实际上应该是从项目一开始,便全方位的合作。


从一开始就起化学反应,把两种文化与市场机制,两国的行业智慧融合在一起......”


——以上引自周铁东:影视行业的7个机会。


最新拙作《翡翠城的奥芝来到东邑国》非常符合上述目标,融合两国文化。

剧本已经注册备案,有证书。

期待出现一个黄皮肤黑头发来自东方的奥芝。


电影剧本——翡翠城的奥芝来到东邑国

编剧:刘子宁/赵燮雨


这部奇幻剧创意描述:

——创作是为纪念“Wizard of Oz”(绿野仙踪)首映七十五周年
——紧随迪斯尼获得莫大成功的“Oz the Great and Powerful”(魔境仙踪)而力求继续创新
——期待出现一个来自东方黄皮肤黑头发的奥芝;作为编剧,个人心目中特别希望高圣远先生能够出演男一号


一句话剧情归纳:

回归东方的奥芝拒绝了公主的求婚,被投入皇家监狱;多萝西得知后赶来相救他逃离东方王国,双双返回堪萨斯州。


主要人物

奥芝,英俊聪慧的年轻人,乘坐热气球来到翡翠城,被认作极具魔力的男巫。在因龙卷风而来到这块神奇土地的多萝西感召下,决定制作沼气球跨越沙漠回归故土。由于突发事故,奥芝带着小狗多多离开了,多萝西却留了下来。奥芝来到东方国土,由于他高超的魔术口技喷火变脸等东方技艺,女王大开眼界,奥芝深受宠爱。由此,遭到宫廷大臣和和卫队长的妒忌。新寡的公主对他一见钟情,她的求婚被奥芝一口拒绝。奥芝借口家中已有妻子名叫多萝西。最终,奥芝被投入皇家监狱。紧要关头,多萝西在南方女巫的指点下,带着奥芝离开东方国土回到堪萨斯州。

多萝西,善良单纯的美国女孩,接受奥芝的指令杀死了西方女巫回到翡翠城。她和她的伙伴知道了奥芝也是一个普通人,并不怨恨他的欺骗行为,相处日久反而为他的聪明头脑高超技艺所吸引。因为没能及时赶上飞升的气球,只得继续留在翡翠城。后来,她从奥芝留给稻草人做纪念的魔镜中看到奥芝身陷囹圄,十分着急。在南方女巫的指点下,她带着奥芝逃离了皇家监狱,一起返回堪萨斯州。

女王,四十开外,中人之姿,喜欢新鲜玩意。她非常欣赏奥芝特别技艺,也一度想把他纳入后宫。

公主,长相臃肿,性格傲慢粗野。新寡的她对奥芝一见钟情。知道奥芝一口拒绝后大发雷霆,决意加以惩罚。

宫廷大臣,典型的佞臣。看到奥芝受宠十分嫉恨。设计让新寡的公主从女王手中夺走奥芝。最后,又唆使以三天期限,处死奥芝。

多多, 多萝西的宠物小狗。在奥芝调教下,非常聪明地会表演许多把戏。

黑喵,一只有灵异的猫,在剧中负责讲故事。


主要场景:

翡翠城
女王王宫
公主王宫
皇家监狱


服装建议:

多萝西和她的伙伴,仿照 “Wizard of Oz” (绿野仙踪)
奥芝,仿照“Oz the Great and Powerful” (魔境仙踪)
女王公主大臣卫队宫女等东方国土人物,仿照歌剧“图兰朵”



翡翠城的奥芝来到东邑国简明故事梗概

《翡翠城的奥芝来到东邑国》是《绿野仙踪》系列电影的一个最新剧本。她把翡翠城发生的故事延续到了一个古老的东方王国,有机融合了不少东方元素。奥芝乘坐气球带着小狗多多离开了翡翠城,而多萝西没能及时赶上被迫留下。奥芝降落在东方王国,凭他自身和他训练多多的高超演技诸如马戏魔术喷火口技变脸等等赢得了喜欢新奇玩意的女王欢心,同时也遭来了宫廷大臣和卫队长的妒嫉。他们让新寡的公主把奥芝从女王王宫拉走。蠢笨傲慢的公主想要再嫁英俊潇洒的奥芝,为他一口拒绝。奥芝谎称他早有妻子多萝西。公主强迫他离婚不成,大发雷霆把他投入皇家监狱。三天的期限,要么允婚否则绞死。奥芝不为所动。多萝西心有灵犀,在奥芝留给稻草人的双面镜子里看到了监狱中的奥芝和多多。在南方女巫的指点下,多萝西赶来将奥芝和多多搭救出监狱,双双回到堪萨斯州。

少儿魔幻小说《奥芝东方历险记》已经出版。

发表人: 主持    0 Comments    (Post your comment)

引用(0) Permalink

陈河:《义乌之囚》,去国与还乡的变奏曲


星期五 二月 17, 2017 8:09 pm


与其说《义乌之囚》所写的是一个被囚禁在义乌的人物前前后后的故事和经历,不如说“义乌”只是取了一个象征性的寓言形式,意在展示一种现代人生存的困境——来自资本对生命的压榨,来自生存重压对生活的折磨,以及来自传统的革命意识而改变着的人生轨迹。
在这个全球化的时代,中国的一个小县城也可以成为“世界中心”,所发生的一桩桩事情再也不是单纯的“地方性事件”,必然会上升为“世界主义的事业”之一环。世界本身已经是一个“命运共同体”,“地方性的品格”被成功地置换为“世界性的特征”,借由各种方式被连接在一起,从“单一的人性”发展为“统一的心理”,在世界任何一个角落都可能会发生着同样的事情。这就是《义乌之囚》的深刻处。
谢尚发
陈河小说《义乌之囚》发表于《人民文学》2016年第10期,旋即被《北京文学·中篇小说月报》第11期转载。小说再一次重提了华人文学的“国际视野”,却以“返乡”的形式,将故事聚焦于“义乌”这个以小商品批发而闻名于世的小城市,类似于侦探小说,又有现实主义传统的影子。小说不属于中国,也不属于加拿大,更不属于非洲,而是属于它们的全体,属于世界性的历史潮流,由此绘制了一幅丰富复杂的“世界性的现代图景”。
一桩死亡事件的文学叙事
《义乌之囚》的故事隐约有三条线索同时并行发展,又紧密地纠缠在一起。整个死亡事件,就是展现三个人物命运、性格和理想的过程,旁逸斜出的部分,则是小说里形形色色的“国际人物”。
小说的第一条线索,是加拿大籍华人杰生,返回义乌去调查弟弟的死因。这一路对死亡真相的探索,构成了小说的核心内容。杰生经营着批发出口生意,艰难地生活。靠妻子家中的贷款帮扶,和老家父母的鼎力相助,成全了他“异国他乡的富人梦”。为了省钱,让弟弟杰林帮助从义乌进货,然后在加拿大销售。不料,弟弟却意外地在一起打架斗殴事件中丧生。于是,第二条故事线索浮现了出来——一个义乌小青年,如何一步步走向自己生命的终结。杰林是个不安分的小伙子,擅自挪用哥哥的货款,去做一桩伟大的“非洲事业”,在一次和广州来的黑人打斗中,被割断了动脉死去。第三条故事线索是查理,他原名杜子岩,在加拿大努力地经营着自己的生意,在经历了失败之后,终于把生意做大,成了有名气的多伦多批发生意人物。几乎是一夜之间,查理的生意惨败,整个人也销声匿迹,却在几年后出现在了义乌。通过进一步的了解,杰生发现,原来查理把几乎所有的钱财,包括从杰林那里获得的钱财,都投到了非洲最黑暗的心脏地带。他在中国的工厂,生产假冒名牌产品,以此来筹备资金用于“非洲事业”。杰生千方百计,终于找到了难觅踪迹的查理。他正忙于自己的非洲事业,并且宣称自己可以为之牺牲性命。杰生根本无法追回自己的钱财,他将如何面对“义乌之囚”的困境?小说却在这里戛然而止,留下了现代资本与人性及革命之间的永远令人玩味的谜题。
整个小说,在“去国”与“还乡”的逻辑中展开,用一桩死亡事件勾连出种种人物的命运,以及他们的追求——对于资本的永不厌倦的欢喜,对于性事的或隐或显的迷恋,对于生活的浮躁又切实的期盼,以及对于革命的遥远而迫切的追思。却有一个异类查理杜子岩,跑到鸟不拉屎的非洲最黑暗的地方,帮助那里的人们革命求解放,而实际上却是悄悄地把进入现代性旅程的非洲人们,拉入到世界性的贸易体系范围之内。然而,切·格瓦拉已死,其革命遗产,则变相地被现代人继承了下来。
货币现代性与革命遗产
在整个小说的架构中,由现代贸易体系所打造的世界性资本市场,将五湖四海的人们联络在一起。陈河无意于展现这一全球化景象,而是用一桩死亡的事件,勾连着“去国”与“还乡”的故事,它不牵涉旅行,也不牵涉跨文化交流,而是抹平了一切国别、种族、地域、阶层与文化的差异之后,把生存赤裸裸地展示出来。与其说《义乌之囚》所写的是一个被囚禁在义乌的人物前前后后的故事和经历,不如说“义乌”只是取了一个象征性的寓言形式,意在展示一种现代人生存的困境——来自资本对生命的压榨,来自生存重压对生活的折磨,以及来自传统的革命意识而改变着的人生轨迹。这无异于在提醒,试图通过生存空间的转换来对生存质量进行提高的企图,不啻为一个痴人说梦的奢望。只要货币存在,生存的艰难就一直存在;只要心内的魔咒不除,就永远不会有更新的幸福在前方等待,哪怕搬来革命的遗产,也无补于事。
所谓的“货币现代性”,意指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文化、种族、国别等的差异被磨平之后带来的“人性共通性”及其种种表现。陈河选取了“义乌”作为展现的场所,无疑是抓住了这个世界意义上的“小商品市场”所具有的得天独厚的条件——它位于中国:世界各地经济都疲软的情况下,中国却一枝独秀,引领风骚;它走向世界:不仅在加拿大有批发零售业务,远至非洲都同样存在着它的身影。世界各地的人们都来到这个小地方,争相上演一场“人类共通性”的大剧——为蝇头小利而不惜丢掉性命;为生活忙碌奔波而从不嫌累;为活命而干着各种难以忍受的工作。“货币现代性”的名言是:全世界都是一样的。与此同时,“货币现代性”的逻辑就成了:有钱能使鬼推磨。“本是通达幸福的工具”径直变成了“最终的目的”(西美尔语)。这一本末倒置的生存处境,无异于宣称了现代人的生存悲剧:被抹平了个性的整全和划一,让任何追求个人意义的英雄式想法,变得荒谬可笑而略显迂腐落伍。哪怕有人最终起而反抗“货币现代性”的最新哲学,都将会是一个充满了反讽意味的行为。查理就是其中最典型的一个。
以切·格瓦拉作为偶像的查理,在一个“货币现代性”的“后革命时代”高举革命的大旗,放弃了资本的享乐,去往贫穷的非洲进行一场看似伟大却十足荒诞的“革命义举”。他宣称:“我和我的朋友们随时都愿意为了非洲事业而死去。对我们来说,钱财是沙子水泥,我们用它们来建设一个城堡。……看看我,我现在没有私人财产,我与妻子和儿子都不再有家庭关系,我不会有一分钱的私产留给他们。”俨然是一个彻头彻尾的“无产阶级”,且是一个“国际无产者”。他完全是为了“革命义举”而奔赴非洲,成了“黑人的教父”,连非洲的“信使”都要不远千里万里来到中国的义乌,寻求来自“查理博士”的帮助。他在义乌工厂里定制的印着切·格瓦拉头像的帽子,无意中和雷锋发生了关联。“义乌人都叫这个头像是雷锋,因为和雷锋的一张标准像很像。”与其说切·格瓦拉的头像与雷锋的标准像很像,不如说那被类比的人是非洲人的“查理博士”,是“黑人的教父”——一个完全无私的、自愿去非洲干革命的英雄。在把自己彻底“无产化”之时,查理还把自己“公义化”,以一个异域他乡的人物来书写属于非洲人的英雄传奇。“革命义举”和“资本现代性”的格格不入,让杰生都产生怀疑,他到非洲到底是去“干革命”还是去“做生意”。查理整个“革命义举”的荒谬性,于焉可见。
革命和人性的世界主义
倘若停留在“切·格瓦拉及其革命遗产”的现代性境遇,《义乌之囚》的思想意义显然就苍白许多。陈河的野心绝不止于此,他还要进一步去揭示“货币现代性”和“革命遗产”背后所隐藏着的“人性的善恶”,以及“世界主义的当代历史化呈现”。在这个全球化的时代,中国的一个小县城也可以成为“世界中心”,所发生的一桩桩事情再也不是单纯的“地方性事件”,必然会上升为“世界主义的事业”之一环。南来北往的人群,再不是操着统一语言、遵于同一风俗的“民族国家”的“想象的共同体”。世界本身已经是一个“命运共同体”,“地方性的品格”被成功地置换为“世界性的特征”,借由各种方式被连接在一起,从“单一的人性”发展为“统一的心理”,在世界任何一个角落都可能会发生着同样的事情。这就是《义乌之囚》的深刻处,是陈河的独特观察带来的贡献。
查理是一个“世界性的公民”,完全摆脱了杰林“地方性的品格”和杰生“未完成的世界性转变”,是一个彻头彻尾的“世界人”。他身上同时混合着“资本主义的生意人”、“无产阶级的革命者”、“现代生活的代言人”等多重角色,是一个靠“利润”活着的商品体系的枢纽,依赖“商品交换的差价”获取“资本”;也是一个抛弃了“资本”的无产者,朝着更高的“声誉”奔去的革命者,试图凭着“革命义举”来“干一番惊天动地的大事业”,从而在历史上留下自己的声名。在他身上,还鲜明地体现着世界主义形成所依托的资本、贸易和商品。在义乌生产着“冒牌商品”,在世界各地通过贸易的手段来获得资本,用货币把全球连接在一起,形成统一的“查理世界”。商品的生产、交换,以及最终实现的“资本化”,都是为了服务于“革命义举”。然而“革命被世界化”,和资本、贸易与商品的世界化并没有本质的区别,查理的由中国而加拿大,由加拿大而非洲,只不过是串联起“革命的世界性”的一个代表而已。因此,查理对义乌有着独特的情感,乃是因为义乌已经完全地“经由商品、贸易和资本而彻底地世界化”了,借由此,他才能把自己的“革命义举世界化”。因为只有在世界性的意义上,“革命义举”才会发生;只有遥远的黑暗心脏,才能接纳、领受甚至是欢迎他这个痛恨“该死的帝国资本主义”的“无产者的革命义举”。
同样需要注意的是,在种种“世界性的图景”中,“人性的世界化”同样占据着醒目的位置。“人为财死,鸟为食亡”的命题,并不算古老,它甚至径直是现代人的永恒宿命。“财富”不仅仅体现为货币,还包括声誉、权力、事业的成就等。世界各地的人们,聆听着自己本性的召唤,纷纷聚集于义乌,如动物般忙碌着,采集人生的财富。再也无法从肤色、地域、文化等差异中,去析出人性的差别,因为那早已经被断定为是一个谎言。人性的共通造就了不可避免的世界性之形成,不管是“去国”还是“还乡”,不管是“做生意”还是“干革命”。这迫使任何一个有追求的人去思考:如何才能够拯救自我于“世界化的深渊”?是以“去国”的方式来义无反顾地拥抱“世界性的到来”?还是以“还乡”的方式来固守着“地方性的品格”?是应该朝着“现代性的种种”奔跑而去,以便融入历史的滚滚洪流之中?还是应该向着“蒙昧的无知地带”进军,以“革命的义举”来重造一种属于“英雄的史诗和大事业的辉煌”?这是关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思索,也是对着人性的一针见血的发问。这种种追问和思索,并没有一个最终的答案,因为“我们无往而不在历史之外,又同时无往而不在历史之中”。不管这历史是“以过去的形式存在”,还是“以当下的方式存在”。

发表人: 主持    0 Comments    (Post your comment)

引用(0) Permalink

傅雷的一首爱情诗歌


星期五 二月 17, 2017 8:04 pm


汴梁的姑娘,
你笑里有灵光。
柔和的气氛,
罩住了离人——游魂。

汴梁的姑娘,
你笑里有青春。
娇憨的姿态,
惊醒了浪子——倦眼。

汴梁的姑娘,
你笑里有火焰。
躲在深处的眼瞳,
蕴藏着威力无限。

汴梁的姑娘,
你笑里有欢欣。
浊世不曾湮没你的慧心,
风尘玷污不了你的灵魂。

汴梁的姑娘,
但愿你灵光永在,青春长驻!
但愿你光焰恒新,欢欣不散!

汴梁的姑娘,
啊——汴梁的姑娘!


摘自傅雷书信——致刘抗

发表人: 主持    0 Comments    (Post your comment)

引用(0) Permalink

圣言少主-陈圣杰精语阁


星期五 二月 17, 2017 2:28 pm


艺临春风,扶摇腾跃!
——赵景勃

年轻人不要畏难而退,要知难而进。迎着缺陷与不足不断进取,拎起厚底扛起柁奔向练功房,马上行动!
——任德川

头顶虚空
两肩放松
全凭腰转
气沉丹田
——言兴朋

未曾出土先有节,乃至凌云尚虚心!
——陈国卿

搞艺术的人通常会有着一种玩的心态,兴趣带动着玩;玩是兴趣的标志,不时地就在提高自己的艺术水准。
——王涌石

我们相濡以沫地同在京剧的屋檐下栖息,一起展望和期盼着京剧的未来,多么高贵典雅的、耐人寻味的艺术!需要继承、需要发展、需要弘扬,更需要我们每一个爱京剧的人!
——鄙人

闻听一曲来天外,
不似凡间奏霓裳。
郁郁兰竹透灵璧,
悠悠天润暗馥香。
抑扬顿挫揣摩细,
幽雅纯然费考量。
遐想言翁立雪事,
行腔念字自成方。
——草堂翁

发表人: 主持    0 Comments    (Post your comment)

引用(0) Permalink
Blog 拥有人: 主持
作者群: (没有)
Blog(博客): 观看所有文章
好友名单
Go: 上一页/下一页

日历

 «   <   »   >  八月 2025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连络 主持

Email : Send E-mail
私人留言 : 发送私人留言 (PM)

MSN Messenger :

Yahoo Messenger :

AIM Address :

ICQ 号码 :

关于 主持

注册时间 : 星期四 十月 13, 2005 7:13 am

来自 :

职业 :

兴趣 :

留言板

主持
星期日 四月 13, 2008 1:48 pm

问好,肖今!

肖今
星期日 四月 13, 2008 12:13 pm

又来喝酒了!可比咱家女儿红

主持
星期四 二月 07, 2008 1:11 pm

各位网友,新春快乐!

谢谢来访,继续关注!

黑色闪电
星期二 二月 05, 2008 12:12 pm

来看主持
久违了,春节快乐!

肖今
星期二 一月 01, 2008 3:29 am

呵呵,相信这是一个深深的老酒坛子!

祝新年快乐

秋天的枫叶林
星期日 十二月 23, 2007 11:27 pm

问好主持,圣诞快乐!

frankjiang
星期日 十二月 23, 2007 9:38 am

祝福圣诞快乐!

山城子
星期六 十二月 22, 2007 10:32 am

问好!

秋天的枫叶林
星期三 十一月 07, 2007 7:24 am

找来看戏来了。一直以为你这里戏特多。 Laughing

黄崇超
星期六 九月 29, 2007 7:28 am

祝国庆节快乐!

 成员名称:

 主页:

 留言:
检视和加入笑脸  

Blog(博客)

Blog(博客)启始于 : 星期日 二月 25, 2007 3:08 pm
文章数量 : 6358
Blog(博客)历史 : 6759 天
回响总数 : 836
观看人数 : 4215762

RSS

RSS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