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坛”,重播个人经历的舞台
星期六 五月 24, 2008 12:50 pm
这个年头,出名的人层出不穷,此起彼伏,排山倒海,有像昙花一现的,有像定时炸弹的,有像星光忽闪忽暗的,有像万年青的……由影视最为先锋,然后节目主持人杀青,接着文化说书的即谓为人师表者高频率出场。正奔着小康之路的老百姓们观之听之且乐之,情不自禁地做了铁杆粉丝,于是更抬举了各路明星,使他们身上的光环置于更高处,但如果光环本身光能不足,那么不明则暗,这就有点冒险了。一旦名扬四方,出版商是一定会找上门来,出版税也将殷勤呼唤他的名。
若抛开一些个私的利益来说,那么我还是蛮喜欢在夜深人静时听听百家讲坛的飞眉舞色横飞唾沫,比看书要知道的速度快,比不看书的更加有利,因此像这档类文化讲坛节目,受到大众欢迎追拜也是情理所在。有一晚,我看于丹的庄子心得,真是不得不惊佩她那三寸不烂之舌简直能翻云覆雨搅海捣龙,还真把我的心给拎住了。但我仍然失望,因为我知道即使她嘴里不休地传播着庄子看破红尘看破生死看破名利,那么她自己呢?我只有在心里面暗问,你于丹出名之后肯免费出场授道吗?答案在众人眼里,问题是人们极少要这样明确的答案。
现代人许是患了文化营养不良症,还有阅读疲劳症,所以像于丹、易中天等以古文化传播的超级“奶妈”一出现,人们就如饥似渴,一下子有了瘾。如果这是社会的通病,那么这个病肯定与所受的教育有关,我们的教育体制以什么为中心,相信没有人不清楚。分数决定第一关命运,读书便成了机械性操作,学习成了伪学习。尽管分数促进了学习态度,但人类的精神却在消减。许多人都经历了转行改道,可以说基本上会在参加工作以后,因发现自己骨子还潜藏着另外才能,在没有分数的压力下才得以释放。
在如此社会文化环境下,传播上下五千年中国历史文化精髓是何其必要,但真的希望不止是作秀而已,赚钱工具而已,吸引眼球而已,而是真正做到了传播与发扬光大的作用。
其实我并不知道今波何许人,只奔那个“轻松读历史,快乐品文化”的主题而去,这也是青浦图书馆的一个活动项目吧,叫“青溪讲坛”,估计参加听讲的差不多都是教育单位的老师和学生。坐我隔壁的是老师,问我是什么,我什么都不是,大概什么都不是的也就我这一个了。
一开始是怀着敬畏之心,比如开场时为汶川地震中遇难者默哀一分钟,那时严肃的呼吸声似乎能触摸到灵魂。我本以为这会是一个以历史以文化为中心而展开的话题,或者应该把重点放在两个动词“读”和“品”上。但接下来到互动这段时间的讲义,几乎都在分享他的人生经验职业生涯,还有的是为这一讲座区别与正规的历史课所做的一个圆说。
一个半小时下来,让我认识了今波其人,获取了一些与其人相关的信息,如他是上海电视台“文化中国”的主持人等,除此之外,我不知道还有什么。也许是网络文化惹得祸,来点松散的漫无边际的讲谈之后,再来一半时间的台上台下互动,有点娱乐化有点像新闻发布会,却唯独不像讲师。此话要是让今波主持人看到了,他可能又要像是否“泛娱乐”那样论证一番。
没关系,这差不多成了套路,习以为常了。客串虽然有点格格不入,却也不失为织就网的简易方式。《论语》道“三人行,必有我师”,因此谁为师,我都不应该挑剔。不过,既为师者,则不忽悠学生为好。“讲坛”,不该是销售自己的平台,也不该是重播个人经历的舞台,只要你的眼睛对准台下每一双眼睛,你便不能让天花乱坠,真诚必须真诚面对。
若抛开一些个私的利益来说,那么我还是蛮喜欢在夜深人静时听听百家讲坛的飞眉舞色横飞唾沫,比看书要知道的速度快,比不看书的更加有利,因此像这档类文化讲坛节目,受到大众欢迎追拜也是情理所在。有一晚,我看于丹的庄子心得,真是不得不惊佩她那三寸不烂之舌简直能翻云覆雨搅海捣龙,还真把我的心给拎住了。但我仍然失望,因为我知道即使她嘴里不休地传播着庄子看破红尘看破生死看破名利,那么她自己呢?我只有在心里面暗问,你于丹出名之后肯免费出场授道吗?答案在众人眼里,问题是人们极少要这样明确的答案。
现代人许是患了文化营养不良症,还有阅读疲劳症,所以像于丹、易中天等以古文化传播的超级“奶妈”一出现,人们就如饥似渴,一下子有了瘾。如果这是社会的通病,那么这个病肯定与所受的教育有关,我们的教育体制以什么为中心,相信没有人不清楚。分数决定第一关命运,读书便成了机械性操作,学习成了伪学习。尽管分数促进了学习态度,但人类的精神却在消减。许多人都经历了转行改道,可以说基本上会在参加工作以后,因发现自己骨子还潜藏着另外才能,在没有分数的压力下才得以释放。
在如此社会文化环境下,传播上下五千年中国历史文化精髓是何其必要,但真的希望不止是作秀而已,赚钱工具而已,吸引眼球而已,而是真正做到了传播与发扬光大的作用。
其实我并不知道今波何许人,只奔那个“轻松读历史,快乐品文化”的主题而去,这也是青浦图书馆的一个活动项目吧,叫“青溪讲坛”,估计参加听讲的差不多都是教育单位的老师和学生。坐我隔壁的是老师,问我是什么,我什么都不是,大概什么都不是的也就我这一个了。
一开始是怀着敬畏之心,比如开场时为汶川地震中遇难者默哀一分钟,那时严肃的呼吸声似乎能触摸到灵魂。我本以为这会是一个以历史以文化为中心而展开的话题,或者应该把重点放在两个动词“读”和“品”上。但接下来到互动这段时间的讲义,几乎都在分享他的人生经验职业生涯,还有的是为这一讲座区别与正规的历史课所做的一个圆说。
一个半小时下来,让我认识了今波其人,获取了一些与其人相关的信息,如他是上海电视台“文化中国”的主持人等,除此之外,我不知道还有什么。也许是网络文化惹得祸,来点松散的漫无边际的讲谈之后,再来一半时间的台上台下互动,有点娱乐化有点像新闻发布会,却唯独不像讲师。此话要是让今波主持人看到了,他可能又要像是否“泛娱乐”那样论证一番。
没关系,这差不多成了套路,习以为常了。客串虽然有点格格不入,却也不失为织就网的简易方式。《论语》道“三人行,必有我师”,因此谁为师,我都不应该挑剔。不过,既为师者,则不忽悠学生为好。“讲坛”,不该是销售自己的平台,也不该是重播个人经历的舞台,只要你的眼睛对准台下每一双眼睛,你便不能让天花乱坠,真诚必须真诚面对。
记住历史,为不重演
星期五 五月 23, 2008 1:45 pm
现在,快凌晨两点了,外面正下着雨,不知道灾区情况如何,他们是怎样度着没有家园的日子,我真不敢想象。
晚上看浙江台的“伸出双手,心系灾区”,当记者说到自己脚站着的地方下面正埋着一个小镇和1千多人时,她哽咽了,我的眼睛同时也涌出了泪水。一专家在现场说堰塞湖已淹没了广元市的三个山村,这三个山村已在地球上消失了,我的心紧抽起来,他们不用说逃亡的路,连逃亡的时间都没有,死亡来得那么残酷无情。而我们活着,还有很多怨言,永远不想满足。可灾难中的人们,哪怕断肢残体,也要留一口气在人间。因为人间还有爱、还有情、还有温暖,更有可爱的人……
当新闻传出一些部门干部被停职处置,一些盗救灾款的被绳之以法,等等劣迹,悲愤之心油然而生,此等趁火打劫非人所为。
在中国,特大地震有唐山为前车之鉴,加上已知中国有五个地震活动区,其中就有四川西部,仅以这两条件,就可以为后来的建筑加以防震强度的提高做好充分准备。然而,人类最遗憾的是,总要到灾难来临,血流成河,尸横遍野,狼叼走羊,才意识到原来的错误与疏漏,或者更直观地说,是“得过且过”作祟。
我们终于付出了沉重的代价,历史一次又一次重演,而且越演越厉,这时候大彻大悟了,也就是亡羊补牢,幸好为时未晚。
危难之中显真情,汶川地震着着实实震醒了埋藏很深的良知与渐远的爱心、真情。这个时候,他们不失时机地冒出来,要建抗震八级以上的希望小学,要送给灾区多少多少的抗震房,如果这些伟大的想法在512之前的之前,那该多幸福啊,我们的孩子们,如果真是那样,至少他们在学校是安全的,像国外一些国家把学校、公共场所当避难所一样建造得比任何建筑都要牢固,那么这时候,还有什么好质疑的?
既然一切都发生了,当然吃后悔药也没用了。但历史怎能忘?记住历史,更多是为了让它不再重蹈覆辙吧?!
500万四川同胞流离失所,数千孩子失去至亲,祖国只有一个母亲,母亲拥有十三亿儿女,无论物资多少,爱的奉献无计量。
愿雨都奔我而来,愿灾难中的亲人们被阳光普照,愿他们的家园早日重建。
晚上看浙江台的“伸出双手,心系灾区”,当记者说到自己脚站着的地方下面正埋着一个小镇和1千多人时,她哽咽了,我的眼睛同时也涌出了泪水。一专家在现场说堰塞湖已淹没了广元市的三个山村,这三个山村已在地球上消失了,我的心紧抽起来,他们不用说逃亡的路,连逃亡的时间都没有,死亡来得那么残酷无情。而我们活着,还有很多怨言,永远不想满足。可灾难中的人们,哪怕断肢残体,也要留一口气在人间。因为人间还有爱、还有情、还有温暖,更有可爱的人……
当新闻传出一些部门干部被停职处置,一些盗救灾款的被绳之以法,等等劣迹,悲愤之心油然而生,此等趁火打劫非人所为。
在中国,特大地震有唐山为前车之鉴,加上已知中国有五个地震活动区,其中就有四川西部,仅以这两条件,就可以为后来的建筑加以防震强度的提高做好充分准备。然而,人类最遗憾的是,总要到灾难来临,血流成河,尸横遍野,狼叼走羊,才意识到原来的错误与疏漏,或者更直观地说,是“得过且过”作祟。
我们终于付出了沉重的代价,历史一次又一次重演,而且越演越厉,这时候大彻大悟了,也就是亡羊补牢,幸好为时未晚。
危难之中显真情,汶川地震着着实实震醒了埋藏很深的良知与渐远的爱心、真情。这个时候,他们不失时机地冒出来,要建抗震八级以上的希望小学,要送给灾区多少多少的抗震房,如果这些伟大的想法在512之前的之前,那该多幸福啊,我们的孩子们,如果真是那样,至少他们在学校是安全的,像国外一些国家把学校、公共场所当避难所一样建造得比任何建筑都要牢固,那么这时候,还有什么好质疑的?
既然一切都发生了,当然吃后悔药也没用了。但历史怎能忘?记住历史,更多是为了让它不再重蹈覆辙吧?!
500万四川同胞流离失所,数千孩子失去至亲,祖国只有一个母亲,母亲拥有十三亿儿女,无论物资多少,爱的奉献无计量。
愿雨都奔我而来,愿灾难中的亲人们被阳光普照,愿他们的家园早日重建。
收藏BB老师的宝贝
星期四 五月 22, 2008 2:43 am
2008-05-15 13:42:05 来自孩子们的感动……
一直觉得现在的孩子不太懂事。优越的生活条件没能给他们学会对他人的关心或感激。但是,今天的孩子们却给了我别样的感动……
昨天晚上接到皮皮的电话,说是她正在看着地震的新闻,好多人都死了。孩子对新闻的关注以及皮皮妈妈对孩子教育契机的把握令我感动。
今天,决定让皮皮来介绍她所关注到的新闻。皮皮妈妈也发来了消息,告诉我皮皮已经整理一些衣物准备捐给灾区的孩子们。希望我们老师也能让其他的孩子参与进来,一同奉献出我们的一点微薄之力。
当我问孩子们:“谁知道最近发生了一件什么大事情?电视新闻里一直在放的。”也许,是电视里的密集播放,更可能是家长们也对此事的颇多关注。许多的孩子都举起了他们的小手,都说着:地震了!肖江琛说:“四川地震了,死了好多人。上海也有感觉的。”如此完整的语言表达,足以可见孩子们对此事的关注程度。
于是,我请皮皮来说说她所做的事情。皮皮呼吁其他的孩子和他一样,拿出自己的旧衣服捐给灾区的孩子们。当问其他的孩子是否愿意时,孩子们一口同声的说:愿意!这样一致的回答里,没有平时的嬉笑回答,没有平时的一味跟风回答,有的只是孩子们那宝贵的爱心。
我在向孩子们介绍灾区的情况时,看着孩子们听得那么认真,一张张小脸上显出了往常不曾见过的严肃。当我想到那些在地震中被埋的孩子们,我控制不住了,眼泪与我的感动一起冲了出来……
让我们一起祈祷,祈祷灾区的人们能渡过难关,祈祷那些被埋的孩子能早一刻被营救出来!
发帖人: 青浦区佳佳幼儿园 中班(1)班 陈老师
一直觉得现在的孩子不太懂事。优越的生活条件没能给他们学会对他人的关心或感激。但是,今天的孩子们却给了我别样的感动……
昨天晚上接到皮皮的电话,说是她正在看着地震的新闻,好多人都死了。孩子对新闻的关注以及皮皮妈妈对孩子教育契机的把握令我感动。
今天,决定让皮皮来介绍她所关注到的新闻。皮皮妈妈也发来了消息,告诉我皮皮已经整理一些衣物准备捐给灾区的孩子们。希望我们老师也能让其他的孩子参与进来,一同奉献出我们的一点微薄之力。
当我问孩子们:“谁知道最近发生了一件什么大事情?电视新闻里一直在放的。”也许,是电视里的密集播放,更可能是家长们也对此事的颇多关注。许多的孩子都举起了他们的小手,都说着:地震了!肖江琛说:“四川地震了,死了好多人。上海也有感觉的。”如此完整的语言表达,足以可见孩子们对此事的关注程度。
于是,我请皮皮来说说她所做的事情。皮皮呼吁其他的孩子和他一样,拿出自己的旧衣服捐给灾区的孩子们。当问其他的孩子是否愿意时,孩子们一口同声的说:愿意!这样一致的回答里,没有平时的嬉笑回答,没有平时的一味跟风回答,有的只是孩子们那宝贵的爱心。
我在向孩子们介绍灾区的情况时,看着孩子们听得那么认真,一张张小脸上显出了往常不曾见过的严肃。当我想到那些在地震中被埋的孩子们,我控制不住了,眼泪与我的感动一起冲了出来……
让我们一起祈祷,祈祷灾区的人们能渡过难关,祈祷那些被埋的孩子能早一刻被营救出来!
发帖人: 青浦区佳佳幼儿园 中班(1)班 陈老师
在废墟捡衣
星期三 五月 21, 2008 11:54 am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3734aad01009dlc.html
今天打电话给姐,问她献爱心了没。她说单位捐钱了,我知道她家有很多不穿的衣服,有些还是新的,是他们银行里的工作服,每年都有发。我问她为什么不去捐。她说,人家只要钱不要物。
这事昨天在学校里,我也听一位家长说了,她去居委会问,结果只好捐了500,衣服没有去捐。
如今的四川,500万人无家可归,已亡的和下落未明的超七万,几十万受伤,几千孩子失去亲人,这时候,怎么可以说不需要衣服呢?
虽然是旧衣,但只要经过整理,清洗,消毒,对灾区人民来说,也是很重要的帮助。记得我们小时候穿的不都是人家给的旧衣服吗?不但是自己的兄弟姐妹穿过的,还有别人家给的,甚至是陌生人穿过的。我的孩子,出生到两三岁也一直都穿着旧衣服,并不是没钱买,而是觉得可以省就不必消费,现在没有办法,因为没有比她大的姐姐可以给她衣服穿了,但如果她穿过的衣服没有破坏,仍将送给她的姐姐或者朋友的妹妹穿。
所以,我很不理解我们的接管捐赠单位,为什么会出此现象。怕麻烦吗?还是另有原因?
今天打电话给姐,问她献爱心了没。她说单位捐钱了,我知道她家有很多不穿的衣服,有些还是新的,是他们银行里的工作服,每年都有发。我问她为什么不去捐。她说,人家只要钱不要物。
这事昨天在学校里,我也听一位家长说了,她去居委会问,结果只好捐了500,衣服没有去捐。
如今的四川,500万人无家可归,已亡的和下落未明的超七万,几十万受伤,几千孩子失去亲人,这时候,怎么可以说不需要衣服呢?
虽然是旧衣,但只要经过整理,清洗,消毒,对灾区人民来说,也是很重要的帮助。记得我们小时候穿的不都是人家给的旧衣服吗?不但是自己的兄弟姐妹穿过的,还有别人家给的,甚至是陌生人穿过的。我的孩子,出生到两三岁也一直都穿着旧衣服,并不是没钱买,而是觉得可以省就不必消费,现在没有办法,因为没有比她大的姐姐可以给她衣服穿了,但如果她穿过的衣服没有破坏,仍将送给她的姐姐或者朋友的妹妹穿。
所以,我很不理解我们的接管捐赠单位,为什么会出此现象。怕麻烦吗?还是另有原因?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