酷我-北美枫 首页 -> Blogs(博客) -> 山城茶居

正在观看博客的会员有: 没有

情牵并蒂莲


星期六 一月 05, 2008 2:22 am


情引并蒂莲
——为《相依百年》图帖而题

(图址:http://www.99wing.com/read.php?tid-34538.html)
文/山城子

背靠背也认准同一个方向
背景徐入金婚的明亮
眼里的笑都是儿女
也有趟过苦涩艰辛磨难的遗忘

十月的湖面等待什么
远处的建筑回顾大三线的沧桑
瘦弱的韶光早已丹青以共和国
两株老树健朗紫霞夕阳

蜂拥蝶至赞“鹤发童颜”
声声祝福编织忘年的交往
更喜年轻的并蒂莲翩然而来
和颜悦色绽放俊帅与善良

忍俊不住就要语言艺术一回
遣古老的汉字美丽成一十六行
倘能一枝引出万枝开
尽可让华夏袅袅全世界飘香

2008-1-5巳时于文化村


为丹妮并蒂影题诗
文/ 山城子

前程都美丽在同向的视线里
自然藏着深邃的笑意
余光未舍初恋的甜味
也有红地毯析出红烛秘密的迷离

多么赏心悦目的一枝并蒂莲呀
清纯不染半点污泥
任凭雨雪冰霜春夏秋冬风化
就这样靠紧着慢慢慢慢老去……

2008-1-5未时于文化村


发表人: 山城子    0 Comments    (Post your comment)

引用(0) Permalink

⊙⊙亲近佛事(组诗)


星期五 一月 04, 2008 3:27 am


⊙⊙亲近佛事(组诗)
文/ 山城子

⊙⊙纪录

两族已走四十余口长辈
弄不清几人迈入新的轮回

王董夫妇的心事杂草挤满
道场一回超度方能开颜

远近方丈尼姑居士十一
四天寺院折腾三千很便宜

扫尾元月2日晚间
邀我和老伴车至友情闲观


⊙⊙斋饭

三张方桌盘碗一汤八菜
客与友家佛家缘份就斋
谦让“扣肉”原是豆腐干炮制
水煮南瓜绵甜是我偏爱
香脆拔丝土豆也很受用
菜汁当酒漫语轻言开怀
说:佛,不在大雄宝殿
在心。心常在,佛必亦常在


⊙⊙唱经

粗细高低婉转悠扬慢拍
原声态。鼓点稀疏
铙与磬镲穿插和谐
起起伏伏绵延山脉无限展开
佛祖菩萨罗汉肃穆静听
家人蒲团不时叩拜
炭火嘶一声炸出火花
热度烘膝烤胸醉入佛海


⊙⊙诵经

远来方丈胖胖立于佛祖脚下
模样唐僧佛冠袈裟
鼓急三声节奏转诵
嗖嗖氛围一似小风紧刮
烟雾香案袅袅如魂来聚
难知全至否唯祭者虔诚有加
莫道孝心迟来
神态安然释怀了却心枷


⊙⊙跪拜

老辈挂帅跪作严肃缄默
挺直身子合拾双手不动
经唱经诵每段都须叩拜
拜后凝聚成一截截木桩沐风

间歇老王揉摸双膝就炭
成正比例生长信仰与疼痛
大山大岭都在时空里风化
宗教仍是现代一些人的图腾


⊙⊙烧包

一叠叠黄纸矩形成包
姓名称谓包包工整写好
佛家方章下角落红
卷卷经义内裹坚信带到

一炬哔哔啵啵熊熊而燃
冥界邮路都在火里蜿蜒
谋取托生竟如阳界谋位
寻机亦须红包奉献


⊙⊙女尼

用斋时恰与我挨肩
席间的话语她包揽大半

曾至燕段长城名寺落发
说杨六郎在那儿溜过马

风风火火回黔主持庙宇
红山女工离异早有儿女

断了尘念神爽心静年少
六旬鲜活而立身姿容貌

2008-1-3于文化村


通讯:561104 贵州省平坝县红湖学校 李德贵

发表人: 山城子    0 Comments    (Post your comment)

引用(21) Permalink

进入2008


星期四 一月 03, 2008 1:34 am


进入2008
文/ 山城子

人们还是那样走路说话
大小汽车还是那样奔跑谋划
我天天去的鲜花村找不到了
没人告诉我为啥就飞吧飞吧

“长风”那里积了一些问候
“绿风”处等待着一册风雅
“北美”遇见白水半溪明月
后到“华夏”给俩朋友鲜花

2008-1-2于文化村


发表人: 山城子    0 Comments    (Post your comment)

引用(0) Permalink

中华诗词第一家庭


星期三 一月 02, 2008 9:46 am

[  心情: Amused ]
中华诗词第一家庭
——喜读张家合著《四张居》
文/ 山城子

网络时代就是网络时代。书未出版,先网上张贴出来广泛征集意见,这是前人无论如何也想象不出的现代精彩。唯这精彩,素昧平生的人才可以不见面就相熟相知起来,乃至成为挚友。张振立先生已在网上称我为“文兄”,就是引为挚友了吧?挚友读挚友及其家人的诗词,能不“喜”吗?

何以“中华诗词第一家庭”标示?嘿嘿!实事求是。自然数列从一始,未始之前是零。零=没有。中华诗词以唐宋为峰,追前续后两千余年,可有一家人夫妻子女悉数而为之的吗?没有。自然你可以提及“三曹”。然那都是男性,半家子而已,何况有诗有文有赋而无词呢?或又说及“三苏”。也同曹家一样是父子三人,即便你把苏小妹拉进来,也还是不够完全,同时也无合著的诗词流传于世呀!张家则不同,振立与桂英夫妇,携子贤风,带女莹莹,完整的一家人均致力于中国古典诗词的创作,并合而为著,将行于世。此实乃“前不见古人”之事,天然可称“中华诗词第一家庭”,还有什么疑问呢?住笔冥思,设若央视小崔知悉,列为“说事”,怕是标题也会这样拟定吧?

列为“第一”,不单是史上未曾出现,其关键词还必须打上“诗词质量”字样。否则,弄些顺口溜与韵语来冒诗,凑点三句半或歇后语一类充词,让小崔“说”起来,还算是个“事”吗?
古典诗词的质量,以现代观点评判,窃以为逃不过“德艺双馨”。德者思想性,艺者艺术性,这是大家都知道的。诗词之艺,先决标准须合格律要求,而后必以炼词锻句出妙,手法修辞出新,而铸成个人的风格。诗词之德,当合时代潮流,当发民众之声,当逸健康情趣,岂有它哉?
笔者通读《四张居》于网上,仔细再三,推敲再四,觉其质量——德也好,艺也罢,均为上乘之作,于“第一”,既无愧色,也不必羞涩的。

就先说思想性吧。
诗词的思想性,自然是通过其情其思其志体现出来的。“安得广厦千万间”是诗圣的情,“独潸然而泣下”为子昂之思,“直挂云帆济沧海”则太白何等之志!下面且看张家父与子、母与女的笔下,都寄寓了怎样的志怎样的思与情呢?

“寂寞蟾宫自念名,不依容貌仗才情。何时照世呈春色,焉用清溪慰月明。”
这是张莹莹的《七绝•低吟浅唱(9首)》的首篇。大学毕业了,美学硕士了,满腹才学如何回报社会呢?好个“何时照世呈春色”,激情满怀,跃跃欲试了。“焉用清溪慰月明”,是说仅有山河锦绣是不够的,还须建设成高雅的人文精神环境呀!其志如何不可以鉴当世知识青年呢?
“宋韵唐风冠古今,春江花月夜一轮。骚人当在诗中老,无限情生诱墨魂。”这是张桂英的《七绝•学诗》。为了后勤于丈夫孩子,她辞了工作,却也有自己的志向,那就是学诗。好个“骚人当在诗中老”,是要陶冶陶醉诗词一辈子的了!
“爱凭天性抒民意,唱响和谐向远峰。”
这是张振立《七律•祝贺〈盘古风〉创刊》的尾联。借贺之机抒发了诗人抒发民意唱响和谐的赤诚愿望。
张贤风连续两年讴歌当代英雄人物写出了《捣练子•2005感动中国人物轻唱(11首)》和《捣练子•2006感动中国人物轻唱(11首)》,字里行间虽然都是唱赞英雄的,但讴歌的本身,不就是要向他们学习么?这难道没有志向在里边底蕴着吗?
从以上的情形看,当言《四张居》之志鸿矣!

“生在田间四季耕,死神舔血肉不腥。剥皮为鼓难鸣怨,阵阵沉雷是喊声。”
这是张贤风的《七绝•三老图》之三《老牛》一诗。看了令我想到古今中外的劳动人民,不都是四季耕作的“老牛”吗?人类社会正值资本兴盛未绝的时代,而只要未绝就存在着剥削,就存在着不平等,就必然存在着无可消解的怨与恨。这是怎样的大范围而又带有社会本质性的深沉思考呀?
“一次月薪谷万斤,尤思属下送黄金。焉知父老晨昏里,指骂桑槐向小人。”
这是张振立的《七绝•贪官》。前两句最让人深思。如今可谓“明知贪有罪,偏向罪里行”了。缘何至此?皆因世界没了距离,而这个世界基本上是私有制。私有制是私有观念的根子,私有观念是损人利己的枝丫。根子不除于这个世界,贪是还要继续的。所以反贪将是长期的基本国策。至于长期到何时,只好请教马克思了。
“轻裁罗袖巧梳妆,碧玉瑶环琥珀光。别墅深深花鸟树,无聊与草问芬芳。”
这是张桂英的《七绝•赠某夫人》。某夫人自然不是大腕偷养的“金丝鸟”,却与“金丝鸟”的空虚精神无异。“无聊”一词已经点得很明白,女人的一生难道就这样度过吗?这应当是递给有闲女阶层的思考吧?
从以上三例看,《四张居》之思博矣。

“暖玉谁家女,临窗意可夸。香腮亲玉腕,柔嫩胜鲜花。”
这是张桂英的《五绝•窗外》。谁在窗外呢?不必猜,自然是女儿莹莹了。不必说,母爱之情已经流溢在字里行间了。
“陶陶燕侣乐田畴,唱和声中卅岁收。回首不觉霜入鬓,相怜已是雪盘头。 凄风苦雨同舟渡,秀水青山联袂游。半百人前学鹤舞,双飞再过五十秋。”这是张振立的《七律•珍珠婚自贺兼致老妻》。诗人在这里抒的是夫妻有苦同当有福同享的百年之情。
人之情是多角色多方位的。《七律•五十寿寄语家中诸弟》是抒手足之情;《瞻仰杨靖宇将军雕像二首》是缅怀先烈之情;《七绝•赠平舆六中海草文学社》,是热情关注文学后继有人之情。《行香子•作客农家》抒的是农家乡里之情;八百六十八言的《放歌金顶山》排律,抒的是爱国爱民之情。(以上见《振立居》)“最忆西窗,共话剪烛夜听曲。念道远,千里烟波,弱影孤身向何地?”(《雨淋铃•秋别》)(《莹莹居》)抒的是同学之情。 “大泽龙兴乘云起,力挫强秦死亦休!”(《七绝•咏陈涉》)(《桂英居》)抒的是吊古之情。
情情深挚,情情意切。《四张居》之情,情情至真矣。

再说艺术性。
文章开头我说过:“诗词之艺,先决标准须合格律要求,而后必以炼词锻句出妙,手法修辞出新,而铸成个人的风格。”我以为《四张居》是经得起推敲的,是合格的,是优秀的。
合格在于全部诗词都合格律要求。声是声,韵是韵,绝是绝,律是律,诗是诗,词是词。特别是词,在《莹莹居》与《振立居》里都附了词谱。这就像工人制造的标准零部件一样,精精制制地摆在案子上,而各种量表就放在旁边,你来检查吧,绝对的中间公差哩!这方面,笔者有另篇文《略谈美学硕士张莹莹对诗词格律的修复》,这里不复赘笔。

说炼词锻句出妙,应比比皆是的。
“幽兰寂寞山凹里,日蕴馨香盼问津。”
这是张莹莹《七绝•低吟浅唱(9首)之七》的后两句。其中的“蕴”与“盼”两个动词炼得好。因有蕴,才有盼,从而那种怀才于身,盼望有人来聘用的心理状态,就被展示出来了。
“一路日,几声蛙,荫下顽童不着纱。”
这是张贤风《捣练子•挚地乡情农家游(8首)之三》的前两句。多么清晰的一幅游览图:一路走着,阳光灿烂,田野里不时传来蛙鸣声。举目而望村头树荫下玩耍的童稚,都是光着屁股的。这样的景致与心情,就这样清丽简洁地锻在两句中了。
“楼下归来音乍响,门边接待声已喵。”
这是张桂英《七律•白猫》中的颌联(三、四句)。颌联与颈联(五、六句)必须对仗的。这一联对的工且巧。工在“楼下”对“ 门边”(方位名词),“归来”对“接待”(动词),“音乍响”对“声已喵”(名-副-动);巧在形容词“响”用“乍”来修饰,就成为动词了,而象声词“喵”用“已”来修饰,也成为动词了。这既是锻句,也是炼词的功夫致焉。
“一地草色铺苍翠,百枝灯花照长廊。”
这是张振立《新乐府:舆新广场抒怀》中的第九联。也是工而巧的例子。工在“一地”、 “百枝”对于数量词,“草色”、 “灯花”对于名,“铺”、 “照”对于动。巧在形容词“苍翠”活用为名词,与“长廊”匹配。乐府诗是不要求一定对仗的古体诗(与近体的格律诗相区别),但诗人七律写得多,也就娴熟于此了。
以上炼词锻句,可见一斑,备矣。

说手法修辞出新,也不乏例子。
“屋角雄鸡心眼傻,怎不请我拉拉架?”
张莹莹的《蝶恋花•农家》下阕的最后两行。“心眼傻”和“拉拉架”是口语入词,与现代诗的口语表达遥相呼应,顿使词意新鲜活泼起来。活泼起来的另一个原因是恰当地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格。——雄鸡看见两个小雀篱笆上嬉戏,“傻”得认为人家是打架了。拟人到这样幽默的份上,还不是出新吗?
“借问茶棚何处有,俺家地里大西瓜。”
张贤风的《捣练子•挚地乡情农家游(8首)之三》的后两句。看句式,是从“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里化出。然而却表达了那些光腚的农家孩子好客的憨厚质朴情感,令人想及农家古朴淳厚的民风犹存。这一化,化出了时下商品经济气候下难得的新意境。
“拔节脆响发体内,不吐新芽怎罢休?”
张桂英的《七绝•老树》的后两句。“拔节”是高粱玉米们的事,与老树何干?事实上老树非老树,分明是喻有些年纪的人(甚至就是自喻吧?)。人转而拟物(高粱或玉米),就可以
拔节了,并以“拔节”转喻其所追求的理想具有了突破性的提高。接着又以“新芽”喻突破后的新成就,妙的又是在整句拟人的氛围中行文,从而表达了“老骥伏枥,壮心不已”的情怀。两句之中凡三喻两拟,这是古诗里难寻的综合用格,不能不说是一种创新了。
“树绿村庄,荷碧池塘。小层楼,比美夸芳。”
张振立的《行香子•作客农家》上阕的前两句。“绿”与“碧”,是形容词用如动词,且连用构成四言对仗成一幅村景图。文字工而美,实在难得。接下来一“比”一“夸”而拟人,不仅写出了农家住房的新貌,也渗透了人的积极乐观精神风貌在里边了。这可是古诗里不曾有的事。这当然是化陈为新了。
以上,方法修辞出新,亦备矣。

至于说到风格,莹莹的作品来的沉稳精粹,又不失活泼;贤风的因《捣练子》写得多,显得流畅自如,颇具民歌的风味;桂英的篇什,透出清丽闲雅婉约之风;振立的诗词,则简洁深厚大气成豪迈之势。

回笔总括:《四张居》炼词锻句备,修辞出新备,各有风格备,则艺张;又寄志以鸿,寄思以博,寄情以真,则德举。德举而艺张,其作品(诗词质量)何以不优呢?优则入一流,一家人皆优,如何不是诗词第一家庭?而又史上不曾有,如何不是中华诗词第一家庭?
2008-1-2于文化村

山城子:中学退休教师。06年春始涉诗评,已有200余篇凡25万字见于网络。一小部分已在数家诗刊诗报及个人诗集纸质发表。


发表人: 山城子    0 Comments    (Post your comment)

引用(0) Permalink

今日元旦


星期二 一月 01, 2008 10:41 am

[  心情: Amused ]
今日元旦

一觉醒来
太阳不肯出,我到健身场去请
踏着原地步
从北,向南
灰鼠驰在云端
向九霄喊

我来了
缝隙里落下一地光线

2008-1-1临屏


发表人: 山城子    0 Comments    (Post your comment)

引用(0) Permalink

散文:搭上“支内”末班车


星期二 一月 01, 2008 9:22 am

[  心情: Amused ]
搭上“支内”末班车
——我的红湖情结[1]
文/ 山城子

⊙⊙
人生之路许多弯曲和拐点,
都是一种偶然。虽然,
那是背后的必然使然。

我是1969年7月1日到红湖厂的。坐的是老厂“支援内地建设”的末班车。
从东北到西南,是我人生之路的一个拐点。不来,守在沈阳,或者故乡北镇,也不知是怎样的另外一条?
来是一种偶然。那时我已积了8年工龄,5年分居。妻领着孩子在乡下,艰难着日子,总不是个事。但把乡籍弄到省城,就是抓着自己的头发上天,绝对没有希望的,只有失望与绝望。政策仅限于“对换”。我找到一个对换对象,单位是商店。我一个车工到商店做什?犹豫着有树叶砸到头上,说“三线”最后一批要人了!给妻写信,回说同意。我就跟车间革委会讲。恰好当时我成了车间可有可无的人——被打倒的车间领导班子中最小的那个(管青的专职),已经很自觉地到原先班组不在编地干活了——领导就同意了。

驻老厂专管联系调人的红湖厂人事干事马仕增,就到车间找我。他说你去160吧!我说可以(那时我简单的可以,也不问问那是个什么厂)。第二天他又来找我,说你别去160了,到我们100号吧!今天就给你下调令。我说100号太好了,我们车间很多人都在100号。

如果有命运之说,命运并不都能把握在自己的手里。当时不知马仕增与贵州长途电话怎样研究的,一夜之间我的命运脱离了160那个“寒枝”(系多年后验证-当时没有伯仲之分的),而落到红湖这棵大树上来了。

我们410一分厂33车间先我已有四、五批近百人奔赴“三线”了,成为460、170和100号的骨架结构。首班车只载四人,直抵红湖。那是65年夏季。车间支部书记刘福山赴任福利副厂长,调度室主任赵建民赴任7车间(后与2车间合并)主任,三工段总工长高吉楼赴任7车间副主任,工艺员赵承忠赴任7车间技术副主任。他们的命运是把握在组织手里的,下的是工作需要的“调令”。“三线建设不好,毛主席睡不好觉”,你能说不去吗?何况那是好事,都给你们“晋升”了呀!自然,他们都有种种困难,但组织的信任,是何等的荣耀之事呀!都暂不带家属欣然而赴。后顾无忧——我们共青团成立个小小服务队,每周走一遍,帮助买个煤购个粮什么的。

后来开出的车就人性化的多了,讲究“自愿”。大凡“自愿”,都有些个人考量的。上海籍的老师傅们,孩子都大了,“三线”可以招徒工的。而在沈阳就业,困难得很呢。我们车工组
的蔺师傅爱人在哈教书,调不到沈。他“自愿”了(应当说是一种必然了),分到170。与我最好的小刘却纯属偶然了。68年初,他夜班写班组交接班,那时是要写祝语的,就写“毛主席万寿无疆”,许是疲劳还是分神,竟把个“万”之写成了“无”。第二天接班者一看这还了得?“无寿无疆”,反标一个嘛!就到车间革委会“报案”去了。也幸亏是同派掌权,没有立刻揪出来批斗,但给反派看也得大会小会地检讨不完。检讨稿都是我写的,不过是颠来倒去的从排一回版罢了。事情稍平息,小刘觉得憋气,说他娘的上“三线”,就来了,分在460。同组的热恋女孩,拖了一年之后,还是不想去那个“鬼地方”,只好分道扬镳了。

不论是组织上的调遣,还是个人的自愿,反正从祖国的四面八方不断地集合到“三线”,不断地集合到红湖,整体上都是“响应毛主席的伟大号召”,来了就投入到火热的初创之中了。至于其艰难、艰苦、艰辛,是每个人都必然经历的了——也不论青春何等美丽,在这交通不便、物质匮乏、文化生活几近为零的大山沟里,所能做的就只能是奉献了。所谓“献了青春献子孙”的前半句,该怎样来注释,却是如今年轻人不能想象,也无机缘可以体会的了。

1969年7月1日上午12时,我搭乘到贵阳办事的解放牌,一路吹着风进了红湖厂。领车去办事的人,叫郭汝华,他领我来到大食堂,自费给我买了四两米饭——切成豆腐块的那种蒸饭,一碟炒芸豆,有两三疙瘩腊肉,吃得很香的。是我平生第一次吃尝到腊肉的味道,也是我第一次吃到红湖厂的烟火。

嘿!屈指已是38年半的时光荏苒了呀!(
2007-12-27-待续)

发表人: 山城子    0 Comments    (Post your comment)

引用(0) Permalink
Blog 拥有人: 山城子
作者群: (没有)
Blog(博客): 观看所有文章
好友名单
Go: 上一页/下一页

日历

 «   <   »   >  十月 2025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新茶飘香,来饮一杯吧!

山城子纸质发表总目录:
http://www.coviews.com/weblog_entry.php?e=7102

连络 山城子

Email : Send E-mail
私人留言 : 发送私人留言 (PM)

MSN Messenger :

Yahoo Messenger :

AIM Address :

ICQ 号码 :

关于 山城子

注册时间 : 星期五 四月 08, 2005 2:15 am

来自 : 贵州平坝

职业 : 中学教师

兴趣 : 到家歇歇脚吧!这里有贵州的绿茶,给你泡一杯。

留言板

kayuchan
星期六 三月 03, 2012 6:17 am

上班時間自己安排!只要有電腦的地方就可以上班
給自己一個翻身的機會!不須放棄原本的工作
好奇有興趣者!立即免費體驗進入網址

http://goo.gl/zkx07

小寒斋主人
星期四 七月 01, 2010 9:24 am

非常的感谢山城子老师 对我诗歌的批评。我是哪个农村娃啊,我能感受到你评点中的认真与诚坦,这使我有点语无伦次,因为感动,也因为超过了我的期待,再次说声谢谢你!你批评得很好,我要慢慢想一下你的话,我想会一定能使我的写作更进一步的。

风动
星期一 二月 02, 2009 9:45 pm

给山城子老师送来迟到的祝福。。。

蔡利华
星期四 一月 29, 2009 1:07 am

祝李兄新年快乐!和山城子先生.--------
红梅瑞雪岁已初,浓浓乡情迎面铺。
坐上老客笑乡音,执笔欣然朝天抒。

肖今
星期三 一月 28, 2009 6:51 am

山城老师,我来拜年了.

祝你牛年健康快乐

山城子
星期三 五月 28, 2008 12:00 am

谢谢katbai前来问候!
山城子也问你好!

katbai
星期五 五月 23, 2008 7:43 pm

问候老师!!!愿一切安好!

katbai
星期五 五月 23, 2008 7:42 pm

为灾区受灾的同胞们祈祷:愿逝者安息,生者坚强......

山城子
星期六 五月 17, 2008 8:32 am

谢谢肖今的关心!
我们黔中一切安好!

肖今
星期二 五月 13, 2008 11:17 am

山城老师是四川的吗?

你那儿一切都安好吧!

 成员名称:

 主页:

 留言:
检视和加入笑脸  

Blog(博客)

Blog(博客)启始于 : 星期六 六月 10, 2006 9:39 am
文章数量 : 774
Blog(博客)历史 : 7064 天
回响总数 : 27
观看人数 : 1474771

RSS

RSS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