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常风景,一生疼痛——读高梁诗作《寺儿山》
星期二 二月 26, 2008 2:25 am- 寺儿山
作者:高梁
寺儿山的双峰浑圆,饱满。
双峰之间的乳沟
弯出舒畅的曲线
我喝过它的乳汁。但从不把它喊作:母亲
我的母亲年老体衰。
寺儿山背阴的山坡没有树木。
寺儿山将荒草上的天空让给了大风。
大风吹过——我的母亲
心中生出无用的仇恨。
蓝天下挺立的寺儿山
向阳的山坡树木茂盛。
我甚至听到风中的松涛,树木的清香
洒在风中。
我知道背阴的山坡,长满了青草。
吹过青草的风冲上了天空
我的母亲就在青草的轮回中。
牙齿稀松、掉落 我身上的灰尘
她再也拍打不动。
寺儿山的寺庙只剩下废墟。
这世上还有谁,想我想到哭泣?
我已经接受人类的命运
但我想永远拥有母亲。
随时可以躺在母亲的怀里
像孩子那样哭泣!
给我爱 给我安慰
我和母亲之间 是寺儿山
寺儿山郁郁葱葱
这一次一路南行
母亲再也无力到村口送行
这一次啊 我频频回头
感到空荡和疼痛。
风沙引出我的泪水
寺儿山在我的眼中模糊
终于走到这一天:不忍看——寺儿山!
- 平常风景,一生疼痛
——读高梁诗作《寺儿山》
在诗人高粱诸多的优秀作品中,《寺儿山》好比一颗蒙尘的明珠,兀自蜷卧于心灵僻远的一隅,不声不响,不疾不徐,却闪烁着动人的光芒!
远离家乡的游子,万千秀色,恍如过眼烟云。一生也挥不去的竟是如此平常的风景——
寺儿山没有奇峰绝壁,飞瀑流泉,没有云蒸霞蔚,更无群莺乱飞。向阳的山坡尚有松涛阵阵,背阴的一面只有大风,大风撕扯着荒草,荒草书写着荒凉。山上唯一的建筑就是那座破败的寺庙,寺儿山的名字极有可能源于此。若非要和艺术攀点关系,那就是它柔美的曲线,“寺儿山的双峰浑圆,饱满。/ 双峰之间的乳沟 /弯舒畅的曲线/ 我喝过它的乳汁。”如此风景,纵有生华妙笔,万丈豪情,也只能掩卷唏嘘。
可寺儿山的一草一木,一石一土紧紧攫住游子的心,任风风雨雨,千里万里,只要一歇脚,一闭目,蓝天下的寺儿山就浮现于脑际,母亲就在山影里默默伫立,在青草的轮回中,垂垂老去,“牙齿稀松、掉落/ 我身上的灰尘 /她再也拍打不动”不忍回首,一次一度惊心!游子的脚步再远,也走不出母亲的牵念,走不出寺儿山的羁绊!
《寺儿山》的艺术魅力在于以情动人,情景交融。
景,不过荒凉之景。情贵在反哺之情。本诗的语言极为质朴,看不出丝毫雕镂之迹。但作者每吟一句,都能饱蘸深情。正因为至真至痴,所以不乏佳句:“这世上还有谁,想我想到哭泣?”“我想永远拥有母亲。/ 随时可以躺在母亲的怀里/ 像孩子那样哭泣! ”
《寺儿山》不独以情取胜,细品,字里行间所蕴涵的朴素而深沉的思想,极为感人!诗人笔下大写意的寺儿山,竟像一位苍老而沉默的哲人。
“大风吹过——我的母亲 /心中生出无用的仇恨。”是谁在无声诉说着一代人的悲哀呢?
“我已经接受人类的命运”没有对人生和社会的深入反思,恐怕写不出如此无奈而从容的句子!
高梁以一首《寺儿山》,轻轻拨疼了我的心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