酷我-北美枫 首页 -> Blogs(博客) -> 飞云浦
正在观看博客的会员有: 没有
|
一首网络歌词
星期五 三月 03, 2017 10:06 am
来自网络小说。
还没起名,就叫做——唱给你,行吗
对你的思念是一天又一天,
孤单的我还是没有改变,
美丽的梦何时才能出现,
亲爱的你好想再见你一面.
秋天的风一阵阵地吹过,
想起了去年的这个时候,
你的心到底在想些什么,
为什么留下这个结局让我承受.
最爱你的人是我,
你怎么舍得我难过,
在我最需要你的时候
没有一句话就走,
最爱你的人是我,
你怎么舍得我难过,
对你付出了这么多
你却没有感动过.
发表人: 主持 0 Comments (Post your comment)
引用(0) Permalink
|
聂绀弩《散宜生诗》选析(一)
星期五 三月 03, 2017 10:03 am
传统诗词讲座资料——
聂绀弩《散宜生诗》选析
(上)
胡静怡
二○一○年三月
聂绀弩《散宜生诗》选析(上)
胡静怡
聂绀弩是当代著名的杂文家。1934年加入共产党,曾任香港《文汇报》总主笔、人民文学出版社副总编兼古典文学部主任。1957年被打成右派后,强迫到北大荒劳改,1960年冬回京,1967年以“反革命罪”被捕入狱,关押于山西监狱达十年之久。劳改期间,苦中作乐,以写诗作为一种“自得其乐的娱乐活动”(1983年《第四草》后记),创作了大量的诗篇,分为《北荒草》、《赠答草》、《南山草》、《第四草》,于1982年结集为《散宜生诗》,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胡乔木同志亲自为其作序,称赞其为“作者以热血和微笑留给我们的一株奇花。”
诗集一经面世,文坛为之轰动,好评如潮。程千帆谓之“滑稽亦自伟”,施蛰存谓之“谐趣”而“沉郁”,罗浮则曰“是严肃的打油,是沉痛的悠闲”,虞愚谓之“已成铅椠千秋业”,启功则赞曰“似此新声世所稀”。可见,《散宜生诗》在诗坛铸就了高耸入云的一座丰碑。
为了帮助大家欣赏 聂绀弩先生的作品,以便从中汲取丰富的营养,提高我们的诗艺,笔者拟从《散宜生诗》中选取部分诗作解读一番,谈一谈个人学习的体会,抛砖引玉,供大家参考。
一、挑水
这头高便那头低,片木能平桶面漪。
一担乾坤肩上下,双悬日月臂东西。
汲前古镜人留影,行后征鸿爪印泥。
任重途修坡又陡,鹧鸪偏向井边啼。
王国维说,“文学者,游戏的事业也。”后又补充说是“天才游戏的事业”。聂绀弩正是用天才游戏的笔墨写逆境中的生活。挑一担水,自谓“一坦乾坤”、“双悬日月”,被人奴役,却故作雄豪,何等的阿Q气!所谓“阿Q气”,就是“精神胜利法”。即在肉体遭受摧残之时,从精神上谋求胜利。他在《后记》中说:“人没有阿Q气怎能生活?年已七十,在‘缧绁’之中,甚至还‘非其罪也’,阿Q气就成为他的救心丹……”当然这种故作的雄豪只有在自我忘情之中才能获得一丝心灵的慰藉,一但撞上现实的围墙,那夸张的美丽便如肥皂泡一般骤然炸裂,只剩下“鹧鸪偏向井中啼”了。
鹧鸪之啼叫,声如“行不得也哥哥”。辛弃疾《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江晚正愁予,山深闻鹧鸪。”此处借用辛词意象,抒发囚禁荒原有家难归之悲愤。读到此句,一种浓重压抑感如同铺天盖地的乌云扑面而来,令人窒息。所以,该诗绝非一首劳动的赞歌,也绝非那个狂热时代的赞歌,更绝非当时一些毫无骨气的御用文人粉饰太平之作,而是血与泪的控诉!
“这头高便那头低”一句,描写从未挑过担子的人顾了这头顾不了那头、手忙脚乱的窘迫情状,十分形象逼真。乡下人形容这种形象,称之为“猴子担鸡”,可谓入木三分。聂先生此句,虽是白描,却是传神之笔。传神之笔何来?来自于亲身经历,深切感受!另外,“一担乾坤肩上下,双悬日月臂东西”对仗之工,“汲前古镜人留影”、“行后征鸿爪印泥”句法之灵活,均显示出先生天才的笔墨功夫。其实这两句写成“留人影”、“印爪泥”也未尝不可,只是这样写的话,其句子节奏将与上联雷同,都成了“二二一二”式。显然诗人有意调整了句式,以避免单调。
二、刨冻菜
白菜隆冬冻出奇,明珰翠羽碧琉璃。
故宫盆景嵌珍宝,元夜花灯下陇畦。
千朵锄刨飞玉屑,一兜手捧吻冰姿。
方思寄与旁人赏,堕地惊成破碗瓷。
一兜结了冰的白菜,本来普通已极,诗人极尽美化之能事,将“明珰翠羽碧琉璃”加以形容,将“故宫盆景”、“元夜花灯”加以比喻,刨之而飞玉屑,捧之欲吻冰姿,何其高贵华美,令人爱不释手。然而,一旦失手,则冰消玉殒,魄散魂飞,华美全无,分文不值。一个美丽的肥皂泡倏然破灭,从极喜而堕入极悲。这一强烈的反差,给读者以强烈的心灵震撼。
这仅是咏冻菜么?联想起那个疯狂的岁月,曾有多少美好的事物被无情地砸碎,又有多少人的黄粱美梦被霎时惊醒?倘如此想来,何尝不可以将其作为一首寓言诗来品读?
诗的语言讲究灵动,讲究跳跃,不能如散文一般平铺直叙,絮絮叨叨。一首律诗,如果通篇八句都平铺直叙下来,毫无变化,其意顺则顺也,但音韵节奏势必显得死呆八板,索然寡味,如喝白开水一般。所以,经验老到的诗人,总要在一首诗中安排一联或两联进行句式的调整和变化,令其不依常理,造成跌宕,产生奇趣。例如,杜甫名句:“红稻啄馀鹦鹉粒,碧梧栖老凤凰枝。”但诗人故意将词序颠倒,便显得句法新颖,趣味横生,不致呆滞了。聂诗颈联:“千朵锄刨飞玉屑,一兜手捧吻冰姿”,依常理应为“锄刨玉屑飞千朵,手捧冰姿吻一兜”。这种故意颠倒词序引起跌宕的手法,可造成句式灵动的美感,值得我们认真学习。我们一些诗人的作品,读起来让人昏昏欲睡,恐怕除了意象不新而外,句式呆板也是原因之一。
三、挽毕高士
九尺曹交尚出头,终生恨未打篮球。
丈夫白死花岗石,天下苍生风马牛。
雪满完山高士毕,鹤归华表古城秋。
送君冠带棺中去,万木森森也自愁。
毕高士者,诗人难友也。与诗人同在完达山中伐木,不堪冻馁劳苦,一命呜呼。诗人挽之。“曹交”,见于《孟子》:“……曹交问曰:‘人皆可以为尧舜,有诸?’孟曰:‘然。’‘交闻文王十尺,汤九尺,今交九尺四寸以长,食粟而已,如何则可?’”诗人借此典发抒感慨:你的个子比曹交还高,本是打篮球的料,怎么投错胎、走错道,也来搞意识形态,岂不是自寻死路!一“恨”字,感慨万千。俗语云,运动员们“四肢发达,头脑简单”,可以任人摆布,任人驱使,便能如苏东坡所言“无灾无难到公卿”。你偏要读几句臭书,读得桀骜不驯,成了专政对象,而又“死不悔改”,落得如此下场,怎不令人叹息!你死了,带着花岗岩脑袋去见上帝了,谁会同情你的遭遇?死也白死,与天下苍生有何相干?今日风雪漫天,你这位高士的生命虽然就此了结,但你的灵魂能就此解脱么?须知待你驾鹤回京之时,迎接你的依旧是满城肃杀之秋风,现在你唯一的归宿就是那只土馒头了。当然,当你入殓之时,有人还不会忘记送给你一副冠带,只不过不是寿衣寿服,而是你戴了好多年的右派帽子。此时此刻,完达山上的森森万木也在为你呜咽悲号,你知道么?
该诗有三大鲜明的艺术特色,是不可忽视的。其一,熔俗话和雅语于一炉,俗不伤雅,雅而能俗。比如,首联极俗,颈联极雅,非但不显别扭,反而浑然一体。实在非妙手莫办。尤其是颔联,上句中“白死”是大俗话,“花岗石”是当时极为流行的政治术语,下句中“苍生”却是古代词汇,“风马牛”却是源于《左传》的成语:“君处北海,寡人处南海,唯是风马牛不相及。”同一联中,一俗一雅,相得益彰。其二,成语、俗语、典故的大量而灵活的运用,使诗作内涵信为深邃,韵味信显悠长。诗中,作者的用典调动了三种修辞手段,即明用,暗用和化用。明用有“曹交”、“风马牛”、“鹤归”、“冠带”(《礼记·内则》:“冠带垢,和灰请漱”)。暗用有“恨未打篮球”(隐含“四肢发达,头脑简单”)、“花岗石”(隐含“死不悔改”)、“万木森森”(隐含“树犹如此,人何以堪”)。化用则有“雪满完山高士毕”。明代高启《梅花九首》中一联云:“雪满山中高士卧,月移林下美人来”。诗人批第一句顺手牵羊移植过来,改“山中”为“完山”以切地,改“高士卧”为“高士毕”以切人,无衣无缝。其三,奇特工巧之对仗。令人叹服。以动词“白死”对“苍生”,锱铢悉称,且机巧非常。“花岗石”原为一个词,“风马牛”原为一个成语,整体对之已然工整。更令人羡艳者,花、岗、石乃三个名词,风、马、牛亦为三个名词,即使拆开相对,也严丝合缝。尤其令人叹绝的是,将“毕高士”的姓名倒过来变成“高士毕”,不仅恰与“古城秋”形成工对,更使全诗妙趣横生,妙不可言。
四、清厕同枚子(二首其一)
君自舀来仆自挑,燕昭台畔雨潇潇。
高低深浅两双手,香臭稠稀一把瓢。
白雪阳春同掩鼻,苍蝇盛夏共弯腰。
澄清天下吾曹事,污秽成坑肯便饶?
繁重而肮脏的劳役,仅用“高低深浅两双手,香臭稠稀一把瓢”一笔带过,可见诗人之着力点并不在此。“白雪阳春”语,有人说是形容粪坑,我认为不是。因“阳春白雪”是较高级的音乐,常以之比喻高深的文艺作品,说用它比喻粪坑有点风马牛不相及。比喻人还差不多。所以第三联应该这样理解:这此劳改犯人,原本都是文化精英,是各个领域中之“阳春白雪”,往常见此等污秽之物,肮脏之所,均唯恐避之不及,纷纷掩鼻而走;可如今,炎炎酷暑,臭气薰天,群蝇乱飞,令人作呕,偏偏被迫弯腰屈膝,瓢舀肩挑。命其如此,何以言哉!该联切不可等闲读之,不可因诗人“苍蝇盛夏”与“白雪阳春”对仗之工丽而忽视了句中蕴含着的悲慨。结句字面上似不离掏粪,似乎还在做清厕的文章,但“澄清天下”一语,难道不让我们从中品读出那绕梁三日的弦外之音吗?“无产阶级要解放全人类”,“让毛泽东思想红遍全球”,“横扫一切牛鬼蛇神”等等豪迈的口号,我们不还记忆犹新吗?“澄清天下”者,“金猴奋起千钧棒,玉宇澄清万里埃”,此之谓也。
诗人善于以景物渲染烘托气氛,借景言情,抒发忧国忧民之孤愤。“雨潇潇”虽寥寥三字,着墨无多,但置于“燕昭台畔”此一特定的环境之中,那种“秋雨秋风愁煞人”的凄凉景象,便如大幕顿开,扑入眼帘,给诗人的艰辛劳作布上了阴冷悲凉之背景,对揭示全诗的主题赶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
另外,诗人深厚的对仗功力在该诗中又一次显露出来。“苍蝇”之龌龊恶心,“盛夏”之炎热难耐,却以“白雪阳春”如此高雅华贵之词相对,且对得如此之铢两悉称,令你要不佩服都难。
五、杂诗(四首其三)
洞口迎人桃自夭,青山微以笑相招。
美人四座周三匝,秋水千波窘二毛。
燕子楼头听度曲,凤凰台上忆吹箫。
书生老病何来此,未死凡心若梦嘲。
二毛者,头发斑白也。苏轼《八月七日初入赣过惶恐滩》:“七千里外二毛人,十八滩头一叶身。”燕子楼,在江苏徐州。相传唐尚书张建爱妾关盼盼居所。文天祥《满江红·和王夫人〈满江红〉韵》:“燕子楼中,又捱过几番秋色。”凤凰台,在南京。李白《登金陵凤凰台》:“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而《凤凰台上忆吹箫》又是词牌名,源于秦时萧史与弄玉吹箫引凤之故事。
该诗很隐晦,一如李商隐的《无题》,意境十分朦胧。初读之,如入曹雪芹的太虚幻境,如读陶渊明的《桃花源记》很美、很惬意,很令人神往。但把那层窗户纸捅破,你就不会欣然神往了。
这首诗写的是什么呢?说出来让你大吃一惊:原来是写人民文学出版社一次右派批斗大会,而批斗对象便是作者本人,因出版社工作人员女性居多,故曰:“美人四座”。“洞口”者,“引蛇出洞”之“阳谋”也。“青山微笑”者,“欢迎帮党整风”也。“周三匝”者,里三层外三层团团包围也。“秋水千波”者,横眉怒目,唾沫横飞也。“曲”者“箫”者,捏造罪名、无端构陷、无中生有、无限上纲也。“何来此”者,“欲加之罪,何患无辞”、“人在江湖,身不由己”也!
一篇何等优美的诗章,写的竟然是如此残酷的人间闹剧;一幅何其雅致的图画,画的竟然是如此龌龊的人间丑态!实在是大煞风景、败人脾胃!然而,如此华美之曲章演奏如此丑陋之物事,难道不令丑者更丑,令读者更加厌恶么?
只有天才,才玩得出这样的游戏!
发表人: 主持 0 Comments (Post your comment)
引用(0) Permalink
|
——他处旧文系列贴在此地:关于山楂树
星期五 三月 03, 2017 10:00 am
真实的细节和细节的真实
其实许三多也好谷子地也好,不管收到多少人追捧,他们都不是我心目中的英雄。说得再严酷一点,甚至于可以怀疑他俩是否能够有真实的存在。由此可知他们只是按照某种文艺需要创造出来的人物形象。另七年总其一年间冒出来的真正英雄人物是艾米笔下的老三——孙建新。
因为感动因为真实再因为这真实带来的感动更因为真实感带来的新鲜感,不能不抽时间来写一个系列文章再次探讨《山楂树之恋》。这个系列人物评述将包括老三包括静秋包括长林包括静秋妈妈包括长林大嫂。自然,老三孙建新是放在第一位的。
说来话长,老三和静秋这两位男女主人公必定要再分成若干块豆腐干而形成各自的一个小系列。
这就算是一个告示吧。有兴趣的网友们敬请关注。
发表人: 主持 0 Comments (Post your comment)
引用(0) Permalink
|
——他处旧文系列贴在此地:关于山楂树
星期五 三月 03, 2017 9:54 am
柳云龙 vs. 老三
很高兴在网上看到柳云龙拿到执导《山楂树之恋》的电视连续剧导筒的消息。柳云龙是一个非常有特色的演员。他在《暗算》里面的表演让人倾倒,难怪有那么些女粉丝想入非非。尤其是第三部里的那一场探戈,绝啦——恐怕可以说超越《英雄虎胆》里于洋和王晓棠的那一幕(那时候的镜头太短不会过瘾,当然那位女演员没法和王晓棠相比)。
不过,对于有人提出柳云龙可以担纲孙建新一说表示异议。有人认为是年龄问题,我却不以为然。现代化妆术出神入化再加上电影镜头的效用绝对不成问题。比如小李奥三十多了,照样演《猫鼠游戏》从十三四岁开始演根本看不出年龄差距。老汤姆克鲁斯照样扮嫩。何况柳云龙比他要年轻得多。
问题在于柳云龙的冷峻差不多已经定位。还有他的“机智”一面对于老三来说也太过头。无疑,老三是足够聪明的——世事洞明皆学问——尽管由于那个时代关系他也没有上大学但这不妨碍他对事物的洞察力。老三那些具有震撼力预见性的看法想法说法让静秋震惊,也让我们这些人感到汗颜。可是老三他绝对不冷峻,因而由柳云龙来扮演孙建新的想法既没有深切地了解老三也没有深切地了解柳云龙。
柳云龙的作为演员的演技和作为导演的水平相当使人佩服,相信他能把握老三和静秋特别是把握老三——他们两人都有沉着执着的一面。我的猜想是好些人把柳云龙的英俊给安到孙建新身上去了。
和孙俪作为静秋的候选人一样,作为老三的候选人柳云龙必须淘汰(同时绝对赞同柳云龙的导演位置)。李安能选择汤唯,也能选择王力宏。期待着《山楂树之恋》的导演柳云龙和他的副导演也能一样给我们带来在屏幕上看到老三和静秋时面目一新的惊喜。
发表人: 主持 0 Comments (Post your comment)
引用(0) Permalink
|
启功诗词摘录
星期五 三月 03, 2017 9:50 am
自驾游昆山锦溪,看到一块牌子写着启功两字.
从友人那里摘录部分启功诗词---
自撰《墓志铭》
中学生,副教授。
博不精,专不透。
名虽扬,实不够。
高不成,低不就。
瘫趋左,派曾右。
面微圆,皮欠厚。
妻已亡,并无后。
丧犹新,病照旧。
六十六,非不寿,
八宝山,渐相凑。
计平生,谥曰陋。
身与名,一齐臭.
仿杜甫《登高》游戏曰---
填写诊单报病危,小车直向病房推。
鼻腔氧气徐徐送,脉管糖浆滴滴垂。
心测功能粘小饼,胃增消化灌稀糜。
遥闻低语还阳了,游戏人生又一回。
《西江月》
七节颈椎生刺,
六年铁饼拴牢,
长绳牵系两三条,
头上数根活套。
虽不轻松愉快,
略同锻炼晨操,
《洗冤录》里篇篇瞧,
不见这般上吊。
《渔家傲》
眩晕多年真可怕,
千难苦况难描画。
动脉老年多硬化,
瓶高挂,
扩张血管功能大。
七日疗程滴液罢,
毫升加倍齐输纳。
瞎子点灯白费蜡,
刚说话,
眼球震颤头朝下。
打油诗
今日你先死,此事坏亦好。免得我死时,把你吓坏了。
枯骨八宝山,孤魂小乘巷。你且待两年,咱们一处葬。
贺1986年哈尔滨国际红学研讨会
三曹之后数芹侯,
妙笔高程绩并优。
神智益从开卷处,
石狮两个一红楼。
《南乡子》
一代大文豪。
晚境凄凉不自聊。
闻道故居犹可觅,
西郊。
仿佛门前剩小桥。
访古客相邀。
发现诗篇壁上抄。
愧我无从参议论,
没瞧。
“自作新词韵最娇”
发表人: 主持 0 Comments (Post your comment)
引用(0) Permalink
|
罗癭公赠齐如山诗一首
星期五 三月 03, 2017 9:43 am
结想常为古美人
赋容恨不工颦笑
颏下鬑鬑颇有髭
难为天女与麻姑
恰借梅郎好颜色
尽将舞态上氍毹
梅郎妙舞人争羡
苦心指教无人见
发表人: 主持 0 Comments (Post your comment)
引用(0) Permalink
|
|
|
Blog 拥有人: |
主持 |
作者群: |
(没有) |
Blog(博客): |
观看所有文章 |
|
好友名单 |
Go: |
上一页/下一页 |
日历
«
<
»
>
八月 2025
|
|
|
|
|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17 |
18 |
19 |
20 |
21 |
22 |
23 |
24 |
25 |
26 |
27 |
28 |
29 |
30 |
31 |
|
|
|
|
|
|
连络 主持
Email : Send E-mail
私人留言 : 发送私人留言 (PM)
MSN Messenger :
Yahoo Messenger :
AIM Address :
ICQ 号码 :
关于 主持
注册时间 : 星期四 十月 13, 2005 7:13 am
来自 :
职业 :
兴趣 :
留言板
主持
星期日 四月 13, 2008 1:48 pm
问好,肖今!
肖今
星期日 四月 13, 2008 12:13 pm
又来喝酒了!可比咱家女儿红
主持
星期四 二月 07, 2008 1:11 pm
各位网友,新春快乐!
谢谢来访,继续关注!
黑色闪电
星期二 二月 05, 2008 12:12 pm
来看主持
久违了,春节快乐!
肖今
星期二 一月 01, 2008 3:29 am
呵呵,相信这是一个深深的老酒坛子!
祝新年快乐
秋天的枫叶林
星期日 十二月 23, 2007 11:27 pm
问好主持,圣诞快乐!
山城子
星期六 十二月 22, 2007 10:32 am
问好!
秋天的枫叶林
星期三 十一月 07, 2007 7:24 am
找来看戏来了。一直以为你这里戏特多。 
黄崇超
星期六 九月 29, 2007 7:28 am
祝国庆节快乐!
Blog(博客)
Blog(博客)启始于 : 星期日 二月 25, 2007 3:08 pm
文章数量 : 6358
Blog(博客)历史 : 6757 天
回响总数 : 836
观看人数 : 4215619
RSS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