酷我-北美枫 首页 -> Blogs(博客) -> 山城茶居

正在观看博客的会员有: 没有

零八年清明(组诗)


星期六 四月 05, 2008 4:55 am

[  心情: Amused ]
零八年清明(组诗)
文/ 山城子

友家相邀上山挂青,归来欣然命笔。
——题记。

◆ 拆毛线

不是特意地到峰顶来拆毛线
老伴她悠远的心情今天顺便
窃喜周遭的山长高了两倍三倍
我看凹下的坝子很像人间
金一块 翠一块 块块错落
不知都谁家姑娘晾晒的手帕
手与膝盖 缠成团 绕成束
石灰岩上的水蚀纹路搁浅时间


◆ 挖野菜

还是人间那儿好可以挖野菜
她闲不住手不坐友家车由我陪伴
田坎侧青麻菜苦麻菜笑意可饮
亲切的感觉起自辽西的童年
苦味不苦淡进肠胃能够去火
腻烦了荤腥整个世界由它们新鲜
我提塑袋说这儿有几棵嫩芽儿
老伴的白发有一绺被春风留连


◆ 山火锅

随手拈来石灰岩块架起数座炉灶
大锅小锅小勺大勺杯盘筷碗儿
家当都搬到山上鸡鸭腊肉粉肠
白菜菠菜芹菜香菜蒜苗到位齐全
朽枝干丫枯草都挤到灶底热闹
郎酒飘香就在云头摆开祭奠大宴
雾霭朦胧了视野中的远巅群峰
举杯暗向辽西足足八千里遥远


◆ 友家祭

被祭者四年前辞世今春百岁寿诞
三四十族人大蛋糕果饮焚纸墓前
重孙辈相逢背枪携刀满山乱跑
孙辈正当年手机录像容笑语欢
三个儿子花甲古稀偶尔陷入沉默
七八盘鞭炮绕坟两圈响起连环
改革开放殷实了许多家庭
老草医三十年基业镇上一栋敞轩

2008-4-4晚于黔中


发表人: 山城子    0 Comments    (Post your comment)

引用(0) Permalink

现代藏头赠杜鹃


星期五 四月 04, 2008 8:26 am

[  心情: Amused ]
现代藏头赠杜鹃
文/ 山城子

杜门女可是工部之后
鹃舞莺飞翩翩然笔走
鸣声悠远八万里
啭音上下渗透
澳洲因你而多姿多彩
彩虹鹦跃上长风枝头
花开叶落 叶落花开
树树岁岁别样风流…

2008-3-3于黔中


发表人: 山城子    0 Comments    (Post your comment)

引用(0) Permalink

寂寞而热烈的生命体验——赏读洛夫的《背向大海——夜宿和南寺》


星期四 四月 03, 2008 9:03 pm

[  心情: Amused ]
寂寞而热烈的生命体验——赏读洛夫的《背向大海——夜宿和南寺》
文/ 山城子

人的生命除了寂寞与热烈之外,肯定还潜藏着一种胆大妄为,不然人世间哪还有罪错之事发生?不过其表现的场合、意向、目的、程度有所不同罢了。笔者在社会生活中怯懦于事,但一走进诗中,胆气就不一样了。和平岛君半年前就给了我一个美差——阅读学习洛夫先生大约于2006冬创作的《背向大海——夜宿和南寺》一诗。洛夫者,世界著名华语诗人,里程碑一样立于当代华人诗坛。而我,一个普通的再不能普通的诗爱者,2006春夏之交因学习当代新诗而开始写下了一些个人体会的随笔于网上,其中也包括学习了洛夫先生的小诗《母亲的棉袄》的一篇随笔。那已经是斗胆了。而这回,竟是一首大诗,捏起笔来,就觉得很有胆大妄为的嫌疑,哪里把握得住呢,肯定错失难以避免。但思及洛夫先生诗性的超凡脱俗,人性的善美大度,是绝然不会与我的浅薄为意的。
所以迟迟没有动笔,自有原因种种,而和平岛君做事稳妥,早早打招呼,给了太充裕的时间则是主要。这可以使我从容地选个时机——比如现在春打花开,桃红柳绿,境美而气和,意抒而心宽,赏读起来岂不快哉?于是从电脑里调出来储存,多达10页的影像文本——恰好遂我的心愿,因没有打印设备,就可以一行行地手抄下来,等于一行行地细读,再一字字地输入成可编辑的文本,等于再一字字地细品,而后在屏幕上往复留连——这样,我就走进了洛夫先生寂寞而热烈的生命之体验了。

那是怎样的境界呢?
先生诗后留言说:“和南寺坐落于台湾花莲海滨。此参佛,读经,写诗。2005年深秋我曾应他邀在该寺小住数日,当时内心只感到无比的丰盈安详。完成此诗已是一年以后的事了。”
我只是在媒体上知道有花莲这个地方,那是台风极愿意登陆的场所。不过,既已秋深,风也不大,浪亦不凶,且有个和南寺坐落,及夕照映衬,霞光亮暮色,涛声伴晚钟,实在是个回眸人生,体验生命的好去处。难怪先生欣然小住,竟至安详与丰盈。
或许如海南南端的南山寺吧?我曾携老伴光顾。寺外大海无边,风静山树,浪拍礁岩,我们于岩缝里抚摸时光,捡拾童年,后来仰躺石上,一任涛卷情怀,声拂意绪,顿觉宽泛而悠远,惬意而忘情,真真地想,就此化做两块永恒,不再起来……
我那一刻的感觉,或许多少与洛夫先生之于和南寺外海滩,“背向大海”时的感觉相近或相似吧?只不过我没有诗人那样诗果累累的成就感,亦无交友佛家而神思空阔的体验,看来只能走进他的诗境里与之分享了。
——哦!这一首长达138行的大诗,起伏跌宕六节的大抒情呀!

第一节33行。
写的是“我”于傍晚在和南寺海滨独自散步,先是“面向大海”,继而“别过脸去”“背向大海”一瞬间的诸多感觉。诚然,这感觉是寂寞而又热烈的生命状态的实感。
其热烈在物象于大海的“奋不顾身”,声形于耳畔的“木鱼喋喋”,及“破空而来”的潮声与钟声的交织、“千百只龟爬行的沙沙声”的伴奏。何其生机、何其勃勃的大自然,都主观呈现在一个恢宏的个体生命里了。
而其寂寞,则通过“一袭宽大而空寂的袈裟/ 高高扬起/ 把整个和南寺罩住”这样的起兴之笔,及后面的“我单调得如一滴水”、“ 一滴好大的/ 蓝色的泪”等意象烘托出来的。
但绝非寂寞是寂寞,热烈是热烈,而是两者浑然一体的诗的意境。这个意境就是被罩以佛家氛围的生命之空与生命之实辩证统一的体验。其中“我之不存在/ 正因为我已存在过了”是比较集中的表达。只有达此境界者,才能有“我欲乘风归去”的向往,而这正是该节末“回头我一把抓住落日说/ 我好想和你一块下沉”的意象内涵。

第二节30行。
诗人面对喻意的夕阳,承接以对一生诗路的回顾。手法使每一句诗都虚实相间地行进。“夕阳余温犹在/ 岩石犹在/ 岩石内部深处的火焰与灰烬/ 俱在。”其中的“夕阳”、“岩石”为实写,是现实的景物,“余温”实中隐虚,“火焰与灰烬”为虚现,是对生命运动过程的写意概括。而意象成“ㄔ亍,ㄔ亍,ㄔ亍,ㄔ亍……”的脚印,无疑是诗人数十年来的诗路回眸。“第一个脚印/ 一种欲望”——自然是“言志”、“言情”的欲望,只有言志言情,才可以跻身一个泱泱诗歌大国的漫长的诗路上;
“第二个脚印/ 一声惊愕”——走上诗路就有诗才的意外彰显,这肯定会引起诗界的惊愕,传递回来,自然也是自己的惊愕;
‘第三个脚印/ 片刻缄默”——继续提高诗艺,就必须突破自己,在一时突不破自己的时候,那是痛苦的缄默,一旦突破,快乐的感觉那缄默不过只是片刻;
“第四个脚印/ 多少悔憾”——这是对已经走过的路的一种清醒,只有清醒于从前的言动,才会产生懊悔与遗憾的生命体验;
“第五个脚印/ 几近遗忘”——或许这是从头做起的一个代词——不论已经取得了怎样的显赫与辉煌,为了继续前行,则只能遗忘,只有遗忘从前,才会有快乐的重新开始;
“第六个脚印/ 一个在时间中走失的自己”——说“走失”,应当是比较形象的彻悟,或许与接近佛教有关吧?诗人是从佛家的视野在重新体验个体生命。
这节诗最后落在了“酝酿着一种焚城之美”,这是燃烧生命壮丽图景的生动写照吧?

第三节20行。
这节写“我”倾听木鱼,及平躺在巨石之上的冥想。这应当是接触佛家思想后,对生命的体验吧?人的主观意向“从胸口掏出/ 大把大把的蓝/ 涂抹天空”,这是巨大的善行吗?毕竟现实的工业社会已经破坏了人类栖居的自然环境,那么拯救地球就是拯救全人类呀!倘若所有的个体生命都有这样的情结,地球至少也不再继续被破坏了。但现实的天人的不和谐,很让人沮丧的,难免就有了寂寞孤独感的滋生。落笔在“海蓝透了之后的绝望”,则透露出对不能忘怀世事的无奈。出世与入世的矛盾心理,也是古来诗人常碰到而诉之于诗的意识现象。比如王维,比如李白。

第四节24行。
诗人通过“落日”与“沉沉的木鱼声”物象的玄思,而隐述生命矛盾状态的意义。
“明天是幸福是灾祸”——这就是矛盾。
“木鱼破了/ 是一种敲/ 不破也是一种敲/ 敲与不敲/ 反正都得破”——这是矛盾趋势的必然。
生命状态的矛盾,就每一个个体而言,只有结束时才能停止下来。而一旦停止下来,可不就是“原知人死万事空”了。于是接下来诗人给出了一系列的“空”的意象:“海空着/ 蓝也跟着空/ 云和雾一出生便是空的/ 夕阳是今天最后的空”。
经历这样的玄思之后,更其深切了对生命的体验,这就是“无知却先知的海”, 就是“一头温驯的兽”,也就是“无知”与“先知”、人生性善与性恶的形而上的辩证统一。这是怎样高层次高境界的生命体验呢!

第五节29行。
再次起笔“背向大海”,就是背向人世,背向凡尘呀!当然不是空间意义的“背向”,而是取一种客观的认识角度罢了。人世呀,这个无数个体生命过往的平台,“平静”也好,“蠢蠢欲动”甚至“叫啸”也罢,反正人类真正的理想的幸福和谐从来就没有过——想一想古来的征战与杀戮,看一看当今的威逼与爆炸,可不就是“忽焉海面全黑”的感觉了吗?这是人类生命的大无奈。既无奈于“暴风雨的荒诞”——好好的一个地球,却好不起来,又无奈于“彩虹的虚幻”——毕竟天堂在哪里呢?但人类社会终究要有它的“归宿”呀?却不见踪影。这样的大现实,怀有大善大良之心的诗人,如何不陷入“无奈之极”呢?但人类痛苦之源,或曰生命痛苦之源,究竟在哪里?不就是这个现实的“存在”吗?存在决定本质,也决定我们的感觉,我们的精神。

至此,一个生命体验过程中的“大我”之心,就潜行于字里行间矣!
之所以我说这体验之寂寞,是因诗主体形象的痛楚;体验之热烈,是诗主体形象的思维之活跃。活跃的痛楚,构成了全诗起伏跌宕的审美过程。

第六节2行。
反复“背向大海”,回罩全诗,也是关照客观地看待生命,看待人世;“和南寺的钟声再度响起”,是回望这样的对生命寂寞而又热烈的体验过程,以达令人深思不已的阅读效果。

最后要说的是,这是我仅从个人的身份、阅历、知识、观念出发,所进行的解读,且自以为是读明白了些的。而事实上能接近洛夫先生创作初衷的一些发肤,对我已经是不易的事情了。
2008年四月初于黔中文化村
(561104 贵州省平坝县红湖学校 李德贵)

背向大海
——夜宿和南寺
文/ 洛夫

一袭宽大而空寂的袈裟
高高扬起
把整个和南寺罩住
在不太遥远的前方
大面积的海,奋不顾身地
相灰瓦色的天空倾斜
木鱼喋喋,钟声
夹杂着潮音破空而来
似乎看到大街上
许多张猛然回首的脸
面向大海
残阳把我的背脊
髹漆成一座山的阴影
眼,耳,鼻,舌,发肤,双手双脚
以及所谓的受想行识
全都没了
消灭于一阵阵深蓝色的涛声
我之不存在
正因为我已存在过了
我单调得如一滴水
却又深知体内某处藏有一个海
而当我别过脸去
背向大海
这才发现全身湿透的我
正从芒刺般的钟声中走出
一个硕大的身影
仓皇上了岸
身后传来千百只龟爬行的沙沙声
紧跟着的是
一滴好大的
蓝色的泪
回头我一把抓住落日说
我好想和你一块下沉

夕阳余温犹在
岩石犹在
岩石内部深处的火焰与灰烬
俱在。沙滩上
那双芒鞋犹在
ㄔ亍,ㄔ亍,ㄔ亍,ㄔ亍……
直到无尽的天涯,直到
走出自己的影子
第一个脚印
一种欲望
第二个脚印
一声惊愕
第三个脚印
片刻缄默
第四个脚印
多少悔憾
第五个脚印
几近遗忘
第六个脚印
一个在时间中走失的自己
远方的钟声
再次从骨头里溢出
回荡在
更远更冷的
一盏深不可测的灯火里
不知何时
发现岩石里暗藏一卷经书
那是整个海也浇不熄的
智慧的火焰
仓促中酝酿着一种焚城之美

背向大海
我侧耳倾听
和南寺的木鱼吐出沉郁的泡沫
而背后的风景渐次开阔
季风拂过
掀起大海满脸的皱纹
我把自己平躺在一块巨岩上
然后从胸口掏出
大把大把的蓝
涂抹天空
我和鱼群
除了一身鳞
便再没有什么课剃度的了
而忧郁则是第三乐章最后的休止符
唉,世上竟有如此完美的接榫
我的头
刚好紧紧顶住孤独的尾
这是一种结构式的文本书写
主要表达的是
海蓝透了之后的绝望

背向大海
我刚别过脸去
落日便穿过沉沉的木鱼声
向一个听不到回响的未来坠落
明天是幸福是灾祸
怕连那块突然站在我面前墓碑
也未必知晓。这且不说
重要的是
木鱼会被敲破吗?
木鱼破了
是一种敲
不破也是一种敲
敲与不敲
反正都得破
海空着
蓝也跟着空
云和雾一出生便是空的
夕阳是今天最后的空
我的眼睛
原是史前文化遗留下的
一座空的坟
其中埋葬一个
无知却先知的海
一头温驯的兽

当我别过脸去背向大海
我暗地窥视它的平静
却又无动于衷它蠢蠢欲动
有事没事它都会对空叫啸
要我今日追求光明明天拥抱寂寞
忽焉海面全黑
咋办,水蜘蛛般我迟疑不前
却又自以为内心明亮如灯
其实是星光在镂刻我的透明
而海,只会使我想起搁浅的船以及
被月光搂抱得口干舌燥的甲板与缆绳
沉卧水底的指南针,仍在

西


乱指一通
这时,微月初升
海的平静见证了
暴风雨的荒诞彩虹的虚幻
也见证了它自己成熟之前的叛逆
但海仍有其宿命,我有我的无奈
无奈之极于是我发现
一粒盐开始在波涛中寻找
成为蓝之前的苦涩
存在先于本质
苦涩永远先于一滴

先于眼睛

背向大海
和南寺的钟声再度响起

注:和南寺坐落于台湾花莲海滨。此参佛,读经,写诗。
2005年深秋我曾应他邀在该寺小住数日,当时内心只感到无比的丰盈安详。
完成此诗已是一年以后的事了。


发表人: 山城子    0 Comments    (Post your comment)

引用(0) Permalink

清明雨


星期四 四月 03, 2008 12:43 am

[  心情: Embarrased ]
清明雨
文/ 山城子

明日清明今日雨
淅淅沥沥
多少老年儿女



透过万里迷蒙
神思回到辽西
爹妈的坟头谁来填土
岁月孤寂

走出来吧
看看墓碑下蒲公英
金黄色的思念
一朵、一朵、一朵……
时间不可回逆

父亲蹲在地头
戚戚目光抚摸着庄稼
也抚摸着我
幼小的年纪

为什么匆匆而走
扔下母亲几近半个世纪
长杆烟袋无言地哼唱
哼白了头发
干涸了泪线
暮色连着晨星
不给心
一点点缝隙……

大喊一声
大喊一声爹妈有什么用
一切已经随历史枯去
我问窗外的雨
何以这般淅淅沥沥

2008-4-3
于黔中文化村


发表人: 山城子    0 Comments    (Post your comment)

引用(0) Permalink

素淡朴实的麦子情结——读杯中冲浪的两首短诗


星期三 四月 02, 2008 8:23 am

[  心情: Amused ]
素淡朴实的麦子情结——读杯中冲浪的两首短诗
文/ 山城子

我是农村长大的,虽然我的故乡极少种麦子,但见到这个农词,也同高粱大豆玉米花生一样感到亲切。由是我偏爱杯中冲浪的两首写到“麦子”的短诗。就是《和一粒小麦同居》与《从去年的麦地长出了今年的麦子》。

《和一粒小麦同居》,这标题决不是为了出奇制胜而冥思苦想出来的,而是对农民热爱的情感,久而久之从心中流溢出来的。小麦在这里出现,既是农作物的代表,同时也是朴实勤劳的农民的喻体。“温和的芒”、“ 朴素的花”写出了农民的善良、正直、纯朴与聪慧。但我们也看到,农村商品化的进程正在加快,先天的淳朴民风正在遭遇挑战。而诗的主体形象“我”用了一系列动作,“住进”、“同居”、“过幸福的家庭生活”,直至“生育许多的孩子”,婉约地告诉读者:我们应当投入巨大的情感,来保护农村这块思想与感情的净土,并使其发扬光大起来,一代一代传下去,从而表现了诗人对真善美的赞赏与追求。

诗人对真善美的赞赏与追求,从《从去年的麦地长出了今年的麦子》这首诗里表现得更为直接。我说的直接,非语言上的直接,而是感情上的直接。感情是以文本中所结构的意象为载体的。诗人又从麦子起笔“麦穗及芒全一色的草绿”,这样的麦子标题已经告诉我们,是从“去年的麦地”长出”的。这如同说“我是农村长大的”。接着仿佛跳开了,其实不然。从农村长大,来到这个现实的社会上,却不想丢掉农民的优良品质。因此,尽管“有猫叫春的躁”,有“一只狗和另一只狗紧追不舍”,有“所有的花都火一样的烧”——这些被商品社会污染了精神的现象,但只有小麦——农村里长大的孩子“雪白雪白的安宁”,他(她)们朴实依然,单纯依然,善美依然。这是诗人从心底里的歌赞呀!最后三行如说,我就是属于这一群人的,保持——决不丢掉农民的
善良、正直、纯朴与聪慧的优秀品质。

说这是素淡朴实的麦子情结,其实就是朴实醇厚善良的农民情结,就是诗人赞赏与追求真善美的情结。有了这样的情结,又有娴熟的拟喻方法结构丰富的意象,诗人笔下就会源源无绝的流出精美的诗作来。作为一个普通的诗爱者,我继续期待着杯中冲浪有更多的佳品问世。
2008-4-2于文化村

附:
《和一粒小麦同居》

回到小麦,回到绿盈盈的手臂丛林
那温和的芒,以及朴素的花,我想
住进它们的家里,和纯情如水的麦仁
同居——是的,我渴望和一粒年青的麦粒
过幸福的家庭生活
我喜欢它的温存、它的清凉的体香
我会因它的透明而清澈起来

和一粒小麦同居
生育许多的孩子

《从去年的麦地长出了今年的麦子》

麦穗及芒全一色的草绿
24度最宜人的空气里,有猫叫春的躁
一只狗和另一只狗紧追不舍
所有的花都火一样的烧
唯有它,朴素的小麦花
雪白雪白的安宁

我多么幸运,我归属于吃小麦的人类
我每天吃着雪白的面粉
并且模仿着粮食的样子加以繁衍


发表人: 山城子    0 Comments    (Post your comment)

引用(0) Permalink

三、四月,我们楼下(新韵律组诗)


星期二 四月 01, 2008 8:54 am

[  心情: Amused ]
三、四月,我们楼下(新韵律组诗)
文/ 山城子

如果这个时节我不盘桓楼下,
岂不辜负了当初园林的规划?
享受之后若是不把它写出来,
谁知道我们自由幸福的闲暇?
——题记。

◆ 桃花粉了

不长桃子的这种别致
五瓣儿圆圆的 仰角一百八
暗红的蕊 仿梅
却是粉粉的 不陪雪花
什么时候决定不再生子
青春一世 笑遍天涯
城市里有一族单身女
是他们灵魂粉红到这里外化


◆ 紫荆艳了

总疑那是一树一树的榆钱
朝霞或晚照给染紫了
紫得那样透彻 丰满串串
怯懦得词语没法意象它
或疑天使翩翩然驻足
欲与我们这里的闲逸说话
我说不如驾起春风巡视
看离退休们正棋牌阳光下


◆ 桃红醉了

是少女们的误饮,而醉了吗
脖颈上浅绿的脉管都红了
她们笑出声来说:是了是了
没见春风火炬到了长城脚下
像不像披红的志愿者
我们演练2008北京的盛夏
二十多个小瓣儿重叠成荣幸
银蕊是豪情万丈的焕发


◆ 迎春扬金

沿坎伸上来无数手臂
重瓣的金辉与桃红比试高下
高下我分不出
相得益彰这个词儿我看见了
两个铃声解放的小女孩儿
镶进这画
拾起新落的碎金与玛瑙
小心地往书页里夹……


◆ 樱花竞发

抢先欣慰起来的大朵大朵
正冠上与小鸟说话
收敛着春风得意的劲头
就像青歌大赛荣获了三甲
满枝满枝的绯情
无数蓓蕾摇曳香云竞发
竞发的还有年轻人的小车
小区里笛笛招呼爹妈……

2008-4-1于文化村
(561104 贵州省平坝县红湖学校 李德贵)


发表人: 山城子    0 Comments    (Post your comment)

引用(0) Permalink
Blog 拥有人: 山城子
作者群: (没有)
Blog(博客): 观看所有文章
好友名单
Go: 上一页/下一页

日历

 «   <   »   >  十月 2025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新茶飘香,来饮一杯吧!

山城子纸质发表总目录:
http://www.coviews.com/weblog_entry.php?e=7102

连络 山城子

Email : Send E-mail
私人留言 : 发送私人留言 (PM)

MSN Messenger :

Yahoo Messenger :

AIM Address :

ICQ 号码 :

关于 山城子

注册时间 : 星期五 四月 08, 2005 2:15 am

来自 : 贵州平坝

职业 : 中学教师

兴趣 : 到家歇歇脚吧!这里有贵州的绿茶,给你泡一杯。

留言板

kayuchan
星期六 三月 03, 2012 6:17 am

上班時間自己安排!只要有電腦的地方就可以上班
給自己一個翻身的機會!不須放棄原本的工作
好奇有興趣者!立即免費體驗進入網址

http://goo.gl/zkx07

小寒斋主人
星期四 七月 01, 2010 9:24 am

非常的感谢山城子老师 对我诗歌的批评。我是哪个农村娃啊,我能感受到你评点中的认真与诚坦,这使我有点语无伦次,因为感动,也因为超过了我的期待,再次说声谢谢你!你批评得很好,我要慢慢想一下你的话,我想会一定能使我的写作更进一步的。

风动
星期一 二月 02, 2009 9:45 pm

给山城子老师送来迟到的祝福。。。

蔡利华
星期四 一月 29, 2009 1:07 am

祝李兄新年快乐!和山城子先生.--------
红梅瑞雪岁已初,浓浓乡情迎面铺。
坐上老客笑乡音,执笔欣然朝天抒。

肖今
星期三 一月 28, 2009 6:51 am

山城老师,我来拜年了.

祝你牛年健康快乐

山城子
星期三 五月 28, 2008 12:00 am

谢谢katbai前来问候!
山城子也问你好!

katbai
星期五 五月 23, 2008 7:43 pm

问候老师!!!愿一切安好!

katbai
星期五 五月 23, 2008 7:42 pm

为灾区受灾的同胞们祈祷:愿逝者安息,生者坚强......

山城子
星期六 五月 17, 2008 8:32 am

谢谢肖今的关心!
我们黔中一切安好!

肖今
星期二 五月 13, 2008 11:17 am

山城老师是四川的吗?

你那儿一切都安好吧!

 成员名称:

 主页:

 留言:
检视和加入笑脸  

Blog(博客)

Blog(博客)启始于 : 星期六 六月 10, 2006 9:39 am
文章数量 : 774
Blog(博客)历史 : 7061 天
回响总数 : 27
观看人数 : 1474725

RSS

RSS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