酷我-北美枫 首页 -> Blogs(博客) -> 飞云浦

正在观看博客的会员有: 没有

加入美国中文作家协会三年来的成果汇报


星期一 六月 26, 2017 4:17 pm


2015

"中华颂"第六届全国小戏小品曲艺大展获奖剧本《四大美人》

小戏剧本

中国戏剧文学学会

文化松江征文入选展示——松江人文历史连台本戏:《薛金春和范凤英》

戏曲剧本

上海市松江区文广新局

拿出勇气读闲书——有感于《闲读近乎勇》,《读书台》杂志,评论文字

2016

《东方奥芝历险记》(合作者:刘子宁,上海少年报小记者),南方出版社,少儿魔幻小说

美国中文作家协会征文《人间尴尬事》优秀奖——法官面前我们仨,随笔

《红楼夜探——绮梦、春梦、迷梦》,现代文学出版社,杂文等(红学评议文字)

重中之重——第七届中国京剧节:镜海魂,《讲述澳门故事——本土题材京剧戏里戏外》,澳门日报出版社,剧评

2017

《上海女性》卷一,卷二(包含有名伶篇/知青篇/海外篇),中国科学文化发展出版社,传记

《我们拥有同一个名字:老五届》,南方文化出版有限公司,断章式长篇小说

发表人: 主持    0 Comments    (Post your comment)

引用(0) Permalink

一带一路系列戏曲剧本之一:《日边红杏依云栽》


星期一 六月 26, 2017 12:34 pm


场次
第一场:解围
第二场:除弊
第三场:兴利
第四场:搜园
第五场:抄家
第六场:认母
第七场:出海

出场人物(以出场先后为序)
贾母
王熙凤
贾宝玉
王夫人
薛姨妈
薛宝钗
李纨
贾探春,后为南安郡主,远嫁扶余国成为国后
平儿
周瑞家的,王夫人陪房
鸳鸯,贾母贴身心腹大丫鬟
侍书,贾探春贴身心腹大丫鬟
吴新登家的,荣国府仆妇
赵姨娘,贾探春生母
王善保家的,邢夫人陪房(邢夫人并未出场)
奉旨查抄官员
奉旨查抄衙役
南安王妃,后为贾探春义母
南安王府丫鬟若干
南安郡王
扶余国迎亲使者
扶余国随行男女人员若干

第一场:解围
场景:荣禧堂
时间:贾赦逼娶鸳鸯之时
〔大幕拉开。一连串“老太太当心”“仔细搀好老太太”的声音从幕后传来,王熙凤和贾宝玉一人一边搀扶着贾母上场。王夫人薛姨妈薛宝钗李纨贾探春平儿周瑞家的随之上场。
贾母唱:
桑榆晚景不寂(啦)寞,
荣禧堂上欢乐(啊)多。
宝玉儿不离我左右,
凤丫头是我开心果。
今日里鸳鸯她告假回家转啊,
我倒是一天光阴等闲过。
(笑声)哈哈哈哈!(贾母坐定后接白)鸳鸯被她兄嫂接回家中,现在天色已晚,也应该回来了吧。
王夫人:老太太真的是一刻离不了她呢。
薛姨妈:真是,那鸳鸯丫头最能懂得老太太的心思啊。
王熙凤:老太太,你看,鸳鸯她回来了!
〔鸳鸯急步上场后一头跪倒在贾母跟前。
鸳鸯(哭腔):老太太,老太太啊——,(接唱)
面对老太太我哀哀告,
大老爷他要强娶我做小。(此时,李纨带着宝钗探春急忙下场。)
兄嫂传言胁迫我,
说道是天罗地网朝哪里逃。
威逼利诱还不算,
反诬我把宝二爷他看上了。
若是我不肯来答应,
往后休想坐花轿。
今日我当着众人心迹表,
我情愿早早晚晚荣禧堂前来照料。
那怕是宝金宝银宝天王,
此生不嫁陪到老,
若是老太君有朝一日归天去,
菩萨跟前把香烧,
削发为尼青灯黄卷我将残生熬!(鸳鸯唱完以上唱段后,一把拔掉头上簪子成披头散发状,再拿出剪子开始绞发。)
王熙凤(极为机灵地):快,快拦住她!
〔平儿和周瑞家的上前夺下剪子。在争抢剪子的过程中,贾母用拐杖敲地。
贾母:气死我了,真正地气死我了!(接唱)
往日里想我金来想我银,
想我古董和珍宝。
谋我钱财还不算,
竟要把我贴身丫环也抢跑。
我统共就剩下这个知心婢,
她陪我暮暮与朝朝。(气喘吁吁地夹白,其间,鸳鸯已被平儿周瑞家的劝住一并下场。)你们,你们都瞒着我,串通一气,说什么鸳鸯她兄嫂今朝要接她回家去团聚。却原来,(接唱)
谎称团聚真逼嫁,
果然早就设圈套。
莫非是平常哄我都使假,
孝顺的儿子媳妇哪里找!
若是威逼成鸳鸯她今晚上花轿,
明朝就能胡弄我这个白头老娘,
(哭头)啊呀,我的国公爷啊,
你如何丢下我孤苦零丁任人摆布无依无靠!
〔场上王夫人薛姨妈等人俱被贾母怒容镇住,面面相觑甚为尴尬。
贾探春幕后唱:
我来了啊——,
〔贾探春疾步上场。
贾探春上场亮相后背唱:
可恼那好色老伯父,
逼得鸳鸯堂前来哭诉。
她慷慨陈词明志向,
气坏了年迈老祖母。
一番言辞声严厉,
一网打尽太糊涂。
连带着二嫂子和二哥哥,
无人敢上前相劝阻。
正该当承欢膝下孙女辈,
此刻前去解围来相护。
二姐懦弱四妹幼,
且待我挺身而出莫踌躇!
〔贾探春面对贾母款款一拜。
贾探春:老祖宗,可能容孙女我进上一言。
贾母(怒气未平):三丫头,你又有什么话要说?!
贾探春唱:
老太太啊,可曾想这娶小纳妾房帷事,
大伯怎会和那弟媳去商讨?!
其中内情原与太太不相干,
却为何红萝卜当成蜡烛烧?!
贾母:啊呀呀,被你这么一讲,倒真的是我老糊涂了。(对薛姨妈)薛亲家别笑话我。你这个姐姐她极孝顺我,不像我那大儿媳妇一味地怕老爷,婆婆跟前不过应景儿。刚才可真是委屈了她。
薛姨妈:并不委屈。其实,方才老太太又没有责怪我姐姐。
贾母:宝玉,我错怪了你娘,你怎么也不提我,看着你娘受委屈?
宝玉(带笑):我偏着我娘亲说大伯大娘不成?通共才一个不是,我娘在这里不认,却又是谁来认呢?我倒要认是我的不是,老太太可又不信。
〔众人都笑出声来。
贾母(同样带笑地责怪):看你这个凤丫头也不提醒我。
王熙凤:我不来派老太太的不是,老太太怎么反倒寻上我来了?
贾母听了,与众人都笑道:这可是奇了!倒要听听这个不是。
王熙凤唱:
谁让老太太会调教,
调教得水葱儿似的怎生怨人要?
幸亏我是孙媳妇,(接白)我若是孙子啊,(接唱)
我早早就娶了去,
哪里还会等得到今朝!
〔场上众人大笑。
贾母:瞧你这张巧嘴!
王熙凤:(指着探春,探春掩面)要说巧啊,今日里最巧的自然就是三妹妹了。
贾母:凤丫头说得对!前日里南安王妃来,还说起她最喜欢我家三姑娘呢。
王夫人:三姑娘出得厅堂进得书房,人才出众,在外场确实是讨人喜欢。
王熙凤(对贾母):对了,我们还是去看看鸳鸯吧。
贾母:对,看看她去。
〔王熙凤上前搀扶贾母起身,场上一行人等准备随同下场。
〔大幕合拢。

第二场:除弊
场景:大观园小花厅
时间:王熙凤小产之时
〔大幕拉开。二道幕前。平儿上场。周瑞家的吴新登家的随同上场。
平儿对她们两人并兼顾幕后发话:你们都给我听仔细了。二奶奶现今坐小月子,太太吩咐请出三姑娘来代为理事,大奶奶宝姑娘协办。别算计着她姑娘家好欺负,告诉你们,这些小姑子里面,二奶奶也就单怕她五分呢。
周瑞家的/吴新登家的:我们都知道了。
〔平儿下场,周瑞家的吴新登家的随之下场。二道幕升起。贾探春端坐正中,李纨薛宝钗分坐左右。侍书站立在贾探春身后。
贾探春唱:
承蒙太太看得起,
让我们三人来照应。
今日坐堂初料理,
有话来回小花厅。
李纨(对侍书):吩咐下去,谁若有事,叫她进来回话。
侍书(对幕内):奶奶姑娘吩咐,谁若有事进来回话。
〔吴新登家的上场。
吴新登家的背唱:
答应一声来回话,
议事厅上掂斤两。
看他三人新执事,
到底是弱还是强?
(对厅上三人致礼后接白)回姑娘奶奶,赵姨娘的兄弟赵国基昨日死了。那时回过太太,让今天来回姑娘奶奶领取赏银。
李纨:日前袭人的母亲死了,听说赏银四十两。这也就赏他四十两吧
吴新登家的:是。
贾探春:且慢!(接唱)
吴家嫂子听我言,
可有旧例明细账?
吴新登家的唱:
赏银多少寻常事,
下人哪会争短长!
贾探春唱:
此话说来不对路,
你怎能不提旧例来参详?
若是二嫂子她执事,
难道你就敢不按旧例自主张?!
吴新登家的:姑娘息怒,是我一时忘怀。现在细细想来,这赏银嘛,看死的人是家里还是家外。若是家里的,赏银二十两;若是外头的,赏银四十两。
贾探春:如此说来,那袭人的娘是外头的,故而赏银四十。赵国基他是家里的,依例发放便是。
吴新登家的:是。
贾探春:(对侍书)侍书你关照下面的人去领银子,(对吴新登家的)吴家嫂子,我还有话问你。
〔侍书下场后复又上场,站立原地。
吴新登家的:姑娘请讲。
贾探春唱:
昨夜晚我细看这本账,
上家学领取银钱有八两。
为何设立此名目?
不知道究竟派了啥用场?
吴新登家的唱:
文房四宝都需要,
还有一顿点心要开张。
贾探春唱:
如此说上学就能得银钱,
本意不为读书做文章。
全忘了平常月费有花销,
何用再巧立名目报虚账!
(接白)从今往后,把这一笔开销给免了。
吴新登家的:是。
贾探春:还有除了月钱之外,姑娘丫头们的胭脂花粉,府里再另行一并采购同样是一笔重复。况且催急了,他们便胡乱弄些次品假货来搪塞我们!跟家学中那一笔开销一样,我看这也得免了。
吴新登家的:姑娘说的是。
〔赵姨娘急步上场。
薛宝钗(起身):噢,姨娘来了,请坐。
〔李纨和贾探春一并起身。吴新登家的站过一旁。赵姨娘大大咧咧地坐下。
赵姨娘唱:
屋里有人欺负我,
你们要替我出气把理讲。
有人踩到我头顶上,
休要怪我没商量!
李纨唱:
姨娘有话慢慢讲,
薛宝钗唱:
平心静气好商量!
赵姨娘唱:
好赖我是她亲娘,
竟然会不及袭人半点强。
袭人她死了老娘赏银四十两,
我却是打个对折丢了脸面不像样!
(接白)啊呀,我的好兄弟啊,(掩面痛哭)
贾探春唱:
原来姨娘为了这件事,
两人情形不一样。
姨娘听我说端详,(被赵姨娘打断)
赵姨娘唱:
你来听我说端详!
要说两人不一样,
倒也真的是两样!
赵国基他原是你舅舅,
何必要克扣银钱二十两。
若是你不当家我也不讲,
想不到你不多加赏反而降!
贾探春唱:
姨娘说话太荒唐,
我舅舅升了九省检点好风光。
我问你赵国基为何伺候环儿去上学,
我问你他可是家里奴仆列门墙。
赵姨娘:(一时语塞)你,你,你这个——,(接唱)
我知道太太有恩典,
都是被你们来阻挡!
阎王爷也有好生德,
小鬼却是没相商。
贾探春唱:
姨娘说话欠思量,
你对我有气尽管讲。
胡言乱语你不该,
把大嫂子宝姐姐也扯上!
李纨唱:
袭人她母亲是外人,
薛宝钗唱:
家里家外不相仿。
李纨唱:
三姑娘办事是周到,
倒是我一时失察险些儿把祸闯。
〔薛宝钗对吴新登家的示意。吴新登家的把赵姨娘挽住,两人下场。侍书随同下场。
贾探春:大嫂子,宝姐姐!(接唱)
可怜我出身是偏房,
幸亏得太太心疼祖母赏。
姨娘她却每每生事来吵闹,
唯恐是天下太平无风浪。
可叹我不是男孩子,
女流辈怎能登朝堂。
此番有理立纪纲,
裙钗女不让须眉辈,
一定要兴利除弊扬眉吐气把重担扛!
〔李纨薛宝钗向贾探春靠拢。聚光。
〔大幕合拢。

第三场:兴利
场景:大观园小花厅附近
时间:上场后一月有余
〔大幕拉开。二道幕前。吴新登家的上场。
吴新登家的:倒下一个巡海夜叉,添了三个镇山太岁。(对幕内)我说,各位老嫂子们,可得仔细办事,不敢有错!
幕内答应:是!
〔吴新登家的下场。二道幕升起。平儿上场。
平儿(对幕内):姑娘奶奶唤我前来有何事吩咐?
〔贾探春李纨薛宝钗上场。
贾探春:看来凤丫头身子骨好多了,我们也就要交割。让你前来还有一事相商。
平儿:那我就陪姑娘奶奶进小花厅说话。
李儿:今日要办的事都已交代,叫你前来是和我们一起游园。
薛宝钗:大嫂子常说,要算你平丫头最是辛苦。今天特地让你来歇上半天。
平儿:歇上半天?
李儿:凤丫头那里有我担待。
贾探春:谁说是歇上半天?我们可是正经办事,且随我来。
〔四人边圆场边唱。
贾探春唱:
偷得浮生半日闲,
大观园里花木赏。
平儿背唱:
游园本来寻常事,
不知究竟啥名堂?
李纨唱:
前面就是花溆港,
荷花莲叶满池塘。
薛宝钗唱:
那边绕过潇湘馆,
一片竹林幽梦长。
贾探春唱:
宝姐姐你住蘅芜院,
满地瑞草扑鼻香。
杜若青芷竞芬芳,
只觉心静神又爽。(夹白)大嫂子,这里是你的地方了。(接唱)
一路行来稻香村,
田园归隐好风光。
五谷菜蔬应登场,
无人料理才饥荒。
平儿唱:
往常都曾到此地,
今日再看也平常。
贾探春唱:
记得和你一同去过赖大家,
你看他那个小小花园怎么样?
平儿唱:
还没有咱们一半大,
树木花草也寻常。
贾探春唱:
你可知他除去日常家用有出产,(夹白)每年包租出去,(接唱)
足足有纹银进帐二百两。
平儿:竟有这么多?!
贾探春:是啊,他们平时家里女孩子戴的花屋子里插的花,连吃的竹笋蔬菜鱼虾也都不用外面去买。(接唱)
可知道天下万物都有用,(夹白)哪怕是一个破荷叶,一根枯草根,都是值钱的。(接唱)
暴殄天物不应当!
如今只估算翻一倍,
再一进一出便是八百两。
平儿:姑娘此话怎讲?
薛宝钗唱:
三姑娘这样来算帐,
我们大户人家不便自己出外去张扬。
承包给懂行的老阿妈,
让她们自行管理自产自销来开张。
贾探春唱:
各样物品从花园出,
不必再采购离门墙。
又省下园工工钱不用付,
恐怕还远远不止八百两!
平儿:真是好主意!
贾探春唱:
天下你来我又往,
熙熙攘攘利禄场。
此身待处运筹界,
穷舜尧,背孔孟,
诸子百家只有杨子说得响!
薛宝钗唱:
咬文嚼字不用讲,
兴利除弊有主张。
细细算来细打量,
只要再揽下胭脂花粉供应事一样。
告她们不用向管事去付账,
省得被账房克扣刁难来打横!
贾探春:在我们这三驾马车交班之前,就想了这许多。即使我们不再代理管事,你也得回了你二奶奶不可更改。
平儿:这都是好事,我都记下了。
贾探春:本来每日里发愁怎生打发?自从管事以来,这日子过得倒是飞快。
薛宝钗:三妹妹,我劝你不必心里惆怅。还记得那次在怡红院行令,你掣得一支好签。上面写着"瑶池仙品"四字,诗曰:日边红杏倚云栽。注解是得此签者必得贵婿。以后可有得你当家管事的好去处呢!
贾探春(害羞地):宝姐姐,你看你!
李儿:好啦好啦,不要再玩笑了。过几天我们一同到凤丫头那儿交接去吧。
〔李儿领头,场上一干人等准备下场。
〔大幕合拢。

第四场:搜园
场景:秋爽斋内
时间:抄检大观园当夜
〔大幕拉开。二道幕前。王熙凤上场,平儿周瑞家的吴新登家的王善保家的随之上场。
王熙凤唱:
傻大姐误拾绣春囊,
荣国府大房责怪到二房。
婆母姑母两面都难得罪,
没奈何兴师动众来查访。
周瑞家的:二奶奶,我想这查抄一事,断乎不能去蘅芜院。
王熙凤:这个自然,哪有查抄亲戚家的道理。
〔王熙凤下场。一干人等随同下场。二道幕升起。贾探春坐在一侧。侍书匆匆上场。
侍书唱:
二奶奶带着一批人,
怡红院已经去查抄。
近邻便是潇湘馆,
姑娘啊,转过来秋爽斋就轮到!
贾探春:我知道了,吩咐下去,大开院门。把各处所有烛台尽行点上,好整以暇,不必惊慌!
侍书:是。
〔侍书走圆场,天幕上随着侍书走动渐次亮起一片烛光。侍书回到贾探春身旁。王熙凤平儿周瑞家的吴新登家的王善保家的上场。上场众人见此开门秉烛而待的光景不觉一惊。
王熙凤最先镇静下来,上前陪笑:三姑娘,今天这么晚了,我们来看你——。
贾探春端坐不动,故意打断问道:是啊,这么晚了,你们来此所为何事?
王熙凤唱:
只因为东西不见有一件,
连日来查访未知踪和影。
唯恐有人赖上这些女孩子,
索性都来查一查,
倒也能把她们来洗清。
贾探春:原来是这样,那就容易办了。(周瑞家的吴新登家的王善保家的三人都松了一口气,相顾一笑。)听我来告诉你们,(接唱)
做丫头的自然都是贼,
我便是那罪魁窝主为首党。
她们偷来东西不分大和小,
统统都上交于我来收藏!
若是想要查赃物,
搜我的箱柜衣包镜奁妆盒便可见真章!
〔侍书圆场,只听得一片打开箱柜等容器的声响。侍书回至原地。
贾探春:搜啊,二嫂子,你快叫她们仔仔细细地搜查!
〔王熙凤急忙关照平儿等人快快帮着关上,只听见又一阵关上箱柜等容器的声响。平儿等人圆场后回至原地。其间,唯有王善保家的不曾动弹。
王熙凤唱:(陪笑)
我不过领了太太命,
奉命行事来照料。
好妹妹千万别错怪我,
切莫要冒火生气恼。
贾探春唱:
我所有的箱笼尽管搜,
休想搜秋爽斋内一丫头!
她们一针一线都由我管,
再无别处可存留。
若是你们不肯照此办,(夹白)只管去回报太太,(接唱)
该当如何处置我领受!
王熙凤唱:
姑娘既然如此讲,
自然都已搜清爽。
贾探春(对其他人):可曾把我的东西细细地搜明白了?若是明日再来,恕不奉陪!
周瑞家的(赔笑):果然都搜明白了。
王善保家的背唱:
谅她一个姨娘所生女孩子,
能够有多少威来多少势?!
我跟着大太太到荣府,
就算二太太都要另眼相看来客气。
让我乘机上前来做脸——,(接着王善保家的越众向前拉起探春的衣襟, 故意一掀,嘻嘻一笑。)(接唱)
连得姑娘身上我也搜仔细。
〔紧接着贾探春立起身来一个巴掌打在王善保家的脸上。
贾探春唱:(大怒)
你是什么狗东西,
竟敢对我来无礼!
狗仗人势把我欺,
打量我是二姐姐那样受你的气!(对王熙凤)
省得叫奴才来搜检,
我解开衣衫让你来料理!(接着作势解衣卸裙。)
〔王熙凤平儿赶忙替贾探春整衣。
王熙凤唱:
妈妈她吃饱老酒太疯癫,
姑娘千万千万莫生气,
莫生气来莫搭理,
我替她向你道歉来赔礼。
〔周瑞家的吴新登家的赶紧把王善保家的拉到一旁。
贾探春唱:
我但凡还若有气性,
早就一头撞墙去寻死。
明日里我回过太太老太太,(冷笑一声)
哼,该怎么领罪我向大娘去赔礼!
王善保家的唱:
罢了罢了罢罢罢,
不如回转老娘家。
今日第一遭挨打,
还留着这条老命做点啥!
贾探春(对侍书):听听她说的这算什么话,难道还等着我去和她对嘴不成?
侍书唱:(走上前去,对着王善保家的)
你果然想回老娘家,
着实是我们好造化!
只怕你到底舍不得,
走了之后谁能再来奉承拍马编瞎话!
〔周瑞家的吴新登家的赶快拉着王善保家的下场。
王熙凤:好丫头!真是有其主必有其仆!
贾探春唱:
我们这样贼户头,
嘴里不干不净却都是老实话。
哪里会调唆主子搬弄是非弄虚作假——唯恐天不塌!
王熙凤:姑娘快安息吧,我们也还得去别的地方呢。
〔王熙凤平儿准备离开。
贾探春:且慢!我还有话对你说,(接唱)
日前你们议论那甄府门,
自相残杀自抄家。
到头来传下旨意来查抄,
一败涂地充军去天涯。
像这样乌眼鸡窝里争斗闹喳喳,
总有一天也要走投无路痛哭流涕才叫怕!
王熙凤:你是说——抄家?!
贾探春(冷笑):哼,抄家还是轻的!(接唱)
人无远虑有近忧,
王法条条真不假。
安富尊荣不醒悟,
难保有朝一日要把头杀!
〔王熙凤闻言一惊,身子摇摇欲坠,平儿赶紧上前扶住。
〔大幕合拢。

第五场:抄家
场景:荣国府贾琏院落
时间:宁荣府抄家当天
〔大幕拉开。
幕后传来:“瑞珠触柱,金钏跳井,司棋撞墙,鸳鸯投缳,宁荣两府虐婢致死人命关天!”“经查贾琏包揽词讼,逼死两命罪不可赦!”“国孝家孝期间,贾琏强娶张华之妻为妾,后又指使他人杀害张华,此乃谋夫夺妇之罪!”“为抢夺古扇,石呆子先被逼疯尔后身亡,贾赦罪不可恕!”“奉旨查抄宁荣两府!”
〔王熙凤一人在场上蹀躞徘徊。平儿急步上场。
平儿:二奶奶,不好了,老爷和二爷都已被拿下。马上就要查抄到内院来了。
王熙凤:好妹妹,快去帮我照看巧姐,让她少受惊吓!
平儿:是。
〔平儿急步下场。
王熙凤唱:
十载黄粱美梦醒,
九曲回肠意未平。
八面玲珑难支应,
七夕女儿怎调停。
六亲共运同枯荣,
五内如焚神不宁。
四周楚歌乌江近,
三春去后诸芳尽。
两眼望穿盼雨露,
一声霹雳大厦倾。
百计千方枉费了半世心,
万不料落了个白茫茫大地真干净!
〔奉旨查抄官员衙役上场。
查抄官员官:把王熙凤她给我拿下了!
〔衙役上前把王熙凤拿下。
查抄官员官:继续查抄!
衙役:遵命!
〔奉旨查抄衙役押着王熙凤圆场,下场。奉旨查抄官员圆场下场。
〔二道幕下。贾探春急步上场,侍书随之上场。
贾探春:年前甄府抄家,现在贾府果然真的也抄家了!(接唱)
没地大祸从天降,
合府上下心惊慌。
父兄获罪锁铁窗,
二嫂子她也锒铛入狱进牢房。
娘娘一死云路断,
北静王自身难保也渺茫。
眼见得大树已倒猢狲散,
何处何时有靠傍。
思前想后无计施,
怎样能够救危亡?!
〔吴新登家的从另一侧上场。
吴新登家的:见过三姑娘。
贾探春:吴家嫂子,事情紧迫,不必多礼。如今连得二嫂子的心腹来旺儿等都已获罪,好在你家吴新登平素为人正派尚不至于牵连其中。望你从速转达于他,快去打听哪家位高权重的府上能够施以援手!
吴新登家的:我家新登倒是打听到一条消息,只是——(鬼鬼祟祟地向两面张望。)
贾探春:此地除了侍书之外并无他人,你快讲来!
〔吴新登家的凑上前去耳语。
贾探春(镇定地):南安郡主她——原来如此!
〔聚光。
〔大幕合拢。

第六场:认母
场景:南安王府内庭
时间:南安郡主待嫁之时
幕后合唱:
扶余国王求赐婚,
东风千里旨意下:
公主年幼未及笄,
特令郡主替代她。
远赴海疆总不肯,
圣命怎违人愁煞。
难舍难分受煎熬,
偏有个不同凡响的女孩儿家!
〔幕后合唱声中大幕拉开,二道幕前。
贾探春幕后唱:
我来了啊——,
〔贾探春素面朝天平民女子打扮上场圆场。
贾探春唱:
孤胆独身来王府,
事到临头莫踌躇。
龙潭虎穴也要闯,
挺身而出不含糊。
可叹我只是一个弱女子,
家徒四壁空抱负。
今日里我闺阁千金方明了,
方知晓啊,
为什么戏台上会唱一出卖身葬父!
〔贾探春来在下场门处站定,恭敬地对侧幕道白。
贾探春:王府门上,这里有名帖一份,烦劳——(被打断)
幕内:去去去!王爷有令,贺客一概不见!
贾探春:二爷,我并不是贺客。是来求见王妃的,烦劳通报一声。
幕内:哦,你不是贺客?求见王妃?那你在门房等着。
贾探春:多谢。
〔贾探春下场。二道幕升起。
〔南安王府丫鬟前导,南安王妃手执名帖上场。
南安王妃唱:
皇上他圣旨一道降祸灾,
女儿她哭天哭地想不开。
心头纠结无计施,
忽有探春上门来。(接白)
想那荣府三小姐素来为我喜欢,今日突然不请自来,倒也正好陪我说说话。(对丫环)吩咐下去,说我有请。
〔丫鬟接过名帖,下场。旋即,引领贾探春上场。
〔贾探春进入内堂,一头跪倒。
贾探春;罪臣之女贾探春叩拜王妃,愿王妃福寿绵长诸事如意!
南安王妃:啊呀,快快请起,快快请起!
〔南安王妃下座,手搀着贾探春起身。
南安王妃:好孩子,你受苦了。一旁赐座。
贾探春:王妃在上,哪有罪臣之女的座位?
南安王妃:唉,傻孩子,在我这里说什么罪臣不罪臣的。(把贾探春拉到位子上坐下后自行归座))府上之事,我已尽知。只是王爷近日有事困扰,我也不便前去说项。待等日后——。
贾探春:啊,王妃,小女子此番冒昧进府,并非前来求情。(接唱)
向蒙王妃多眷顾,
时有垂询倍爱护。
自恨年轻弱女子,
无以回报愧心腑。
今日斗胆来造访,
愿为王府解难处。
南安王妃:(不解)此话怎讲?!
贾探春:王妃如不嫌弃,探春愿拜在名下作为螟蛉之女代嫁扶余海国。
南安王妃:(激动得立即站起身来)你,你,探春,我的儿啊——(上前拉着贾探春的手,贾探春顺势站起)这,这叫我如何说好呢?(接唱)
扶余国千里迢迢隔海疆,
故而郡主她不愿代出嫁。
哪怕是,
昭君出塞,
杏元和番,
总还是地块相连能有机会回娘家!
贾探春唱:
文成公主嫁吐蕃,
大唐至今传佳话。
此番女儿去远嫁,
就为传扬汉文化。
那国主前人是虬髯客,
张仲坚后代本一家。
海角天涯无所惧,
只愿堂上二老无灾无难度生涯!
南安王妃唱:
你一番孝心感天地,
叫我如何来报答?
贾探春唱:
女儿做事求心安,
本来几曾图报答。
更何况母女连心是一家,
只要郡主她替我承欢在膝下!
于家于国都能解为难,
女儿理该心中乐开花。
南安王妃:我的好女儿啊!只是你孤身远嫁一人在外,回不得家乡见不了爹娘,这便如何是好哦?
贾探春:有了夫君的爱恋呵护,一定就能治愈我的思乡病!
南安王妃:这样就好,这样就好!只是,探春你总得带上一两个心腹之人?
贾探春:女儿在荣府之时,有一贴身丫鬟名唤侍书与我情同姐妹——
南安王妃:你不用再讲,即刻我就命长史官前去召来与你为伴。
贾探春:谢过母亲。
幕后传来王爷的声音:我的好女儿在哪里?我的好女儿在哪里?
〔王妃和贾探春准备恭迎王爷。
〔南安郡王大步上场。贾探春上前迎接。
〔南安郡王拉着贾探春前行,王爷王妃双双坐定。丫环抱来红毡毯,探春正式行大礼参拜。王爷王妃一同起身搀扶探春。
南安郡王:今日为父心中大安,明日上朝定当多方援手设法相救。谅必事缓则圆定会吉人天相。
探春:女儿代贾政贾宝玉叩谢父亲母亲。(再次跪拜)
〔大幕合拢。

第七场:出海
场景:东海边航船码头新搭起的望乡台上下
时间:扶余国迎亲之时
〔大幕拉开。二道幕前。赵姨娘跌跌冲冲地上场,吴新登家的随之追赶上场。
吴新登家的:姨娘,姨娘你不要去。三姑娘她现在可是南安郡主,连得太太虽说是被邀约前去送别,也未必说得上一句半句话。你去了只怕是面也见不上呢。
赵姨娘(顿足):我不管,我才不管她郡主不郡主的。毕竟她在我肚子里待了足足十个月啊!(掩面痛哭,继续向前。)
〔吴新登家的阻拦未果,两人拉拉扯扯地下场。二道幕升起。
〔南安王府丫鬟前导,南安王妃手牵着探春(已换成南安郡主打扮)上场。侍书随之上场。
南安王妃:儿啊,你父亲已经先期登舟,专程送出洋面三十里。望扶余国后一路平安善自珍重!若有信使往来,务必捎来平安家书!
探春:孩儿牢记在心。送亲到此,母亲大人请回。
南安王妃(指着望乡台):那是皇上特意命人搭建的望乡台,我儿在登舟之前可再上台一观!
探春(抑不住内心激动):望乡台?!
〔扶余国迎亲使者和男女随行人员上场。
迎亲特使:扶余国迎亲特使参见南安王妃。
南安王妃:劳动特使你一路辛苦!
迎亲特使:不劳动问,臣等恭请国后登舟!
探春:知道了,待我拜别母亲,即刻登舟。
迎亲特使:遵旨。
〔扶余国迎亲特使和一应男性随行人员下场。探春拜别南安王妃,侍书一并跪倒。南安王妃搀扶起探春后(侍书一并起身)告别下场,南安王府丫鬟随之下场。
探春唱:
昨夜茫茫朱楼梦,
来朝渺渺水国吟。
眺望岛云蒸大海,
遥想岚气满丛林。
警觉缘分有厚薄,
幻变运命无古今。
回首历历汉家事,
教我焉能不关心?(探春拿出一块手帕,蹲下包起一包泥土。侍书协助包好后两人站起身来。)(接唱)
带走江南一方土,
聊慰思乡游子情。
〔探春把一包泥土交给侍书。
幕后扶余国迎亲特使:臣恭请国妃登舟!
贾探春登上望乡台,抬头望向海空,低头叹道:那东坡词曰——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此事古难全。又说道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月儿啊月儿,登舟出海之后我和故土亲人所共有的也就只剩下你了!(接唱)
精华欲掩料应难,
影自娟娟魄自寒。
黑水洋面潜没影,
乌篷舱内照无眠。
半空新月鹤声悲,
万里彤云雁阵哀。
拍手凭他笑路歧,
高情岂入世人眼。
远嫁海外无归时,
国运家难一肩担!
幕后南安王爷:啊,儿啊,吉时良辰将临,速速登舟!
〔探春再次深深跪拜。侍书一并跪拜。
两人起身后,探春接唱:
一帆风雨路三千,
将骨肉家园抛半边。
唯恐二老恸哭伤残年,
告爹娘休得把我来悬念。
自古穷通为定数,
于今离合应梦幻。
天涯海角儿去也,
各道珍重求保全。
从此你我隔两地,
万望切莫再挂牵。
〔扶余国迎亲特使上场。探春和侍书步下望乡台后在扶余国迎亲使者前导以及扶余国女性随行人员簇拥下下场。
幕后扶余国迎亲特使:吉时良辰已到,开船!
〔幕后传来起锚开船以及船帆迎风鼓起的声音,渐行渐远。
〔赵姨娘急急忙忙地上场。
赵姨娘:刚才那么些人围得水泄不通,根本不让我近前。现在怎么一下子都走空了。啊,航船早就走了?!
〔赵姨娘登上望乡台张望。在赵姨娘继续张望时,贾宝玉一副僧人打扮上场。
赵姨娘:咦,宝玉,宝玉,你不是宝二爷么?
宝玉:女施主恐怕认错人了,罪过罪过。贫僧法号色戒,并非宝玉。
赵姨娘:那贾宝玉他人呢?
宝玉:贾宝玉已经仙逝,不复人世。
〔贾宝玉递给赵姨娘一只幼儿手上戴的金响铃。
赵姨娘:噢,宝,宝二爷,这是什么?
宝玉:这是南安郡主小时候手上戴的。昨日她来寺中烧香还愿的时候嘱咐贫僧交给女施主做个留念。故而今天我来此与你会面。
赵姨娘:对,对,那是探春生下来的时候我给她买的。买来的原是一对,左手右手各有一只。那,那另外一只呢?哼,你一个做和尚的,四大皆空,藏起来有什么用?快还给我!
宝玉:阿弥陀佛!那另外一只金响铃是南安郡主她带往扶余国去了。
赵姨娘:带往扶余国去了?!(赵姨娘颤悠悠地跌倒在地。)
宝玉:阿弥陀佛!(边念佛边下场。)
〔赵姨娘攀爬着挣扎向前,一只手伸向半空举着那只金响铃。聚光打在那只手上,金响铃声响起。
幕后合唱:
才自精明志自高,
生于末世运偏消。
清明涕泣江边望,
千里东风一梦遥。
〔幕后合唱声中大幕合拢。
〔剧终。


大观园里的众姐妹之中,探春小姐精明干练、志向高远,但却是庶出,又恰逢家道中落和封建社会走向衰败之际,可谓生不逢时,有志难遂。
赵燮雨先生《日边红杏依云栽》剧本,集中“解围、除弊、搜园、抄家、认母”等几件大事情,在矛盾冲突中塑造人物形象,通过对探春有胆有识、敢作敢为的言语行事的描绘,突显了探春敢于担当的性格,将探春形象塑造得惟妙惟肖。她呕心沥血、费尽心机处理家政,却在理想和现实的矛盾面前碰得头破血流。最终因解救父兄而远嫁他乡,尽显探春小姐的宽广襟怀。
——山西师范大学戏剧戏曲学博士王潞伟

发表人: 主持    0 Comments    (Post your comment)

引用(0) Permalink

一带一路系列戏曲剧本之一《日边红杏依云栽》选场:认母


星期一 六月 26, 2017 12:26 pm


第六场:认母
场景:南安王府内庭
时间:南安郡主待嫁之时
幕后合唱:
扶余国王求赐婚,
东风千里旨意下:
公主年幼未及笄,
特令郡主替代她。
远赴海疆总不肯,
圣命怎违人愁煞。
难舍难分受煎熬,
偏有个不同凡响的女孩儿家!
〔幕后合唱声中大幕拉开,二道幕前。
贾探春幕后唱:
我来了啊——,
〔贾探春素面朝天平民女子打扮上场圆场。
贾探春唱:
孤胆独身来王府,
事到临头莫踌躇。
龙潭虎穴也要闯,
挺身而出不含糊。
可叹我只是一个弱女子,
家徒四壁空抱负。
今日里我闺阁千金方明了,
方知晓啊,
为什么戏台上会唱一出卖身葬父!
〔贾探春来在下场门处站定,恭敬地对侧幕道白。
贾探春:王府门上,这里有名帖一份,烦劳——(被打断)
幕内:去去去!王爷有令,贺客一概不见!
贾探春:二爷,我并不是贺客。是来求见王妃的,烦劳通报一声。
幕内:哦,你不是贺客?求见王妃?那你在门房等着。
贾探春:多谢。
〔贾探春下场。二道幕升起。
〔南安王府丫鬟前导,南安王妃手执名帖上场。
南安王妃唱:
皇上他圣旨一道降祸灾,
女儿她哭天哭地想不开。
心头纠结无计施,
忽有探春上门来。(接白)
想那荣府三小姐素来为我喜欢,今日突然不请自来,倒也正好陪我说说话。(对丫环)吩咐下去,说我有请。
〔丫鬟接过名帖,下场。旋即,引领贾探春上场。
〔贾探春进入内堂,一头跪倒。
贾探春;罪臣之女贾探春叩拜王妃,愿王妃福寿绵长诸事如意!
南安王妃:啊呀,快快请起,快快请起!
〔南安王妃下座,手搀着贾探春起身。
南安王妃:好孩子,你受苦了。一旁赐座。
贾探春:王妃在上,哪有罪臣之女的座位?
南安王妃:唉,傻孩子,在我这里说什么罪臣不罪臣的。(把贾探春拉到位子上坐下后自行归座))府上之事,我已尽知。只是王爷近日有事困扰,我也不便前去说项。待等日后——。
贾探春:啊,王妃,小女子此番冒昧进府,并非前来求情。(接唱)
向蒙王妃多眷顾,
时有垂询倍爱护。
自恨年轻弱女子,
无以回报愧心腑。
今日斗胆来造访,
愿为王府解难处。
南安王妃:(不解)此话怎讲?!
贾探春:王妃如不嫌弃,探春愿拜在名下作为螟蛉之女代嫁扶余海国。
南安王妃:(激动得立即站起身来)你,你,探春,我的儿啊——(上前拉着贾探春的手,贾探春顺势站起)这,这叫我如何说好呢?(接唱)
扶余国千里迢迢隔海疆,
故而郡主她不愿代出嫁。
哪怕是,
昭君出塞,
杏元和番,
总还是地块相连能有机会回娘家!
贾探春唱:
文成公主嫁吐蕃,
大唐至今传佳话。
此番女儿去远嫁,
就为传扬汉文化。
那国主前人是虬髯客,
张仲坚后代本一家。
海角天涯无所惧,
只愿堂上二老无灾无难度生涯!
南安王妃唱:
你一番孝心感天地,
叫我如何来报答?
贾探春唱:
女儿做事求心安,
本来几曾图报答。
更何况母女连心是一家,
只要郡主她替我承欢在膝下!
于家于国都能解为难,
女儿理该心中乐开花。
南安王妃:我的好女儿啊!只是你孤身远嫁一人在外,回不得家乡见不了爹娘,这便如何是好哦?
贾探春:有了夫君的爱恋呵护,一定就能治愈我的思乡病!
南安王妃:这样就好,这样就好!只是,探春你总得带上一两个心腹之人?
贾探春:女儿在荣府之时,有一贴身丫鬟名唤侍书与我情同姐妹——
南安王妃:你不用再讲,即刻我就命长史官前去召来与你为伴。
贾探春:谢过母亲。
幕后传来王爷的声音:我的好女儿在哪里?我的好女儿在哪里?
〔王妃和贾探春准备恭迎王爷。
〔南安郡王大步上场。贾探春上前迎接。
〔南安郡王拉着贾探春前行,王爷王妃双双坐定。丫环抱来红毡毯,探春正式行大礼参拜。王爷王妃一同起身搀扶探春。
南安郡王:今日为父心中大安,明日上朝定当多方援手设法相救。谅必事缓则圆定会吉人天相。
探春:女儿代贾政贾宝玉叩谢父亲母亲。(再次跪拜)
〔大幕合拢。

发表人: 主持    0 Comments    (Post your comment)

引用(0) Permalink

五十三天欧洲六国游结束


星期日 六月 25, 2017 8:29 pm


五十三天欧洲六国游结束。

全须全尾,回到家中。

途径法国荷兰比利时挪威德国瑞士。

在瑞典转机不算。

原本还可去卢森堡,因为华氏气温99度取消车程。

很累。

回头写旅游见闻。

发表人: 主持    0 Comments    (Post your comment)

引用(0) Permalink

去北极圈旅游


星期一 五月 01, 2017 9:24 am


马上就会要登机,前往欧洲。

老朋友们,回来再聊!

发表人: 主持    0 Comments    (Post your comment)

引用(0) Permalink

陈丹燕的上海


星期五 四月 28, 2017 7:33 pm


前不久写过一篇《上海的王安忆》,今日就顺手写一下“陈丹燕的上海”,刚好手头有一部她的《上海色拉》。以往读书我都喜欢先翻看一下前言后记,这次疏忽了,没有先读书末的“跋”,不知道这是三本反映作者“阅历”的散文集子中的第二本,而且这批散文又分别写于过去一生的二十五年当中,都是“点点滴滴写下的生活记录”。由于编辑不按时序,所以读起来就有点怪怪的,一会儿感觉作者阅历丰富,一会儿又觉察她涉世未深,弄得我如坠云里雾里。这种腾云驾雾的感觉,忽然让我明白了一个道理,亦即散文与小说的区别。
王安忆与陈丹燕,都以描写上海著名。但假如我们设问一下,王安忆的上海与陈丹燕的上海有哪些不同,在什么地方不一样,你会很快发现,主要区别正是在于文体。作为读者,我们对小说和散文的期待,其实是完全不同的。读小说,就是为了读进去,期望作者能够把我们暂时拉进那个虚构的世界里,去体验一下那里的生活。无论那是一个读者已经熟悉或是完全陌生的环境,读者都希望能够进入那个世界,暂时逃离或躲避一下身边的现实与苟且。读散文,则是想要把作者拉出来,期望能见到一个活生生的作者,亲口讲述其故事,而且还常常希望自己能喜欢这个人。一旦感到不喜欢这个人,往往连书也都读不下去。而即使原本认为作者是个坏蛋,读着读着,也许就不那么恨了,或者说是开始比较了解这个人,多了一份理解,甚或同情。若是纪实传记一类的散文作品,当然也就希望传主能够栩栩如生,近在眼前,仿佛能与自己对话。
我和陈丹燕其实是同龄人,以前以为她略大我一二岁,其实比我还要小半年,只是出道成名比较早,大学刚毕业,就出版了儿童文学作品,而且相继写了好些年头。后来有了上海三部曲,《上海的风花雪月》、《上海的金枝玉叶》、《上海的红颜遗事》,算是真正奠定了文坛地位。有趣的是,这次从书里读出一点同龄人的共性,恰是我以往不曾注意到的,只因自己很可能是一个极少数的例外。
陈丹燕说到她当年如饥似渴地读书,却很快发现一个问题,好像“更能接受西方的作品,更愿意读翻译作品”,而读中国古典作品,哪怕读懂了,考试完成了学业,可是在内心对它们没有感动,“即使是对唐诗宋词和《红楼梦》也没有感动”。她还说,“其实,我们接触中国传统文化的机会还是比当时接触西方文化的机会多,但是,因为传统文化常常是被当时政治斗争的需要所利用,使它们的形象十分可疑,而被我们全盘地放弃”。她的这几段文字,让我茅塞顿开,不仅回忆起当年的客观现实,也想起近年来外国汉学家们对中国当代文坛的点评,他们指出包括莫言在内的当代中国作家,接受影响最深的其实是翻译成中文的西方文学,包括拉美文学。好像连莫言本人也承认,不知到底是受拉美作家还是中国翻译家的文字影响更大。
而鲁迅开启的中国现代文学那几茬作家,往往都有很好的外文基础,甚至翻译过外国作品。我辈中人不是没有外语人才,但像哈金、裘小龙都已成为只用英语写作的作家。后者还写过一本英文小说,与陈丹燕的《上海的红颜遗事》,其实讲的原本就是同一个故事。而我自己在用英文完成了纪实作品《红屋三十年》和小说《新狄公案》以后,竟然鬼使神差地又转回来用中文写作,写出了《闲书闲话》等“闲读”系列,很有可能与我小时候在家里胡乱翻看《鲁迅全集》有关。虽然看懂的部分极为有限,但我是真的被感染、打动、受影响了。这大概在我同辈人当中算得上是一个例外,让我差点儿忘记了陈丹燕所说的,我们这一代人与外国文学亲近贴心,而与中国传统文学疏远阻隔的实际状况。有趣的是,西方文学评论家里偶尔也还有懂中文的,其目光锐利深广,甚至有些匪夷所思。例如,《柯克斯评论》(Kirkus Reviews)的一位常年撰稿人(Steve Donoghue),居然撰文举例说,全世界大名鼎鼎的企鹅丛书,至今有二十五部应当出版而尚未收录的著作,其中包括有华盛顿•欧文的《华盛顿传》(第9)、《莎士比亚全集》(第18)、《魔戒》(第19),还有中国唐代女诗人薛涛诗集的英译本(第23),以及区区在下我的《闲书闲话》(第25)。这可真的是有点把我惊到了,近年来虽说有不少中国和华裔作家们,不断地获取一年一度的各种国际文学图书大奖,但作品能被与经典著作相提并论的,我还不太听说。
一个作家的作品,是否会受到大众或者行家注意,还真是一个说不清、道不明的事儿。作品与作品内人物的关系,也是十分的微妙。有时候,凡人因作品而不朽,或者刚好倒过来,人物使得作品永恒。当年陈丹燕写上海永安商场老板的女儿郭婉莹,我就觉得她不仅把笔下人物写活了,甚至还会因为写过这位郭四小姐,哪怕日后再也不写别的,也会因此而在历史上被人们记住。
这次阅读《上海色拉》,让我记住的一个人物,是陈丹燕的父亲。原来,和王安忆一样,陈丹燕也不是根生土长的上海人。1964年她才随父母一家从北京搬到上海,全家带了整整七只大箱子,里面装了不少西装与旗袍。因为外事工作的需要,她父母经常穿戴西服旗袍,去出席参加各种光鲜亮丽的社交政治活动,可是却在家里让孩子们从小懂得了夹着尾巴做人的道理。虽然有过与众不同的、在当年说来算得上是豪华奢侈的物质生活,但是陈丹燕说,她父亲“从来没有表现出对它们的留恋,到晚年,他更多说起的是年轻时那些危险而艰苦的岁月,在延安,在东北,留恋那时革命者的队伍中一心为了理想,全然不计其他的单纯和决然”。
有一次,她的父亲因为血糖高而被收留医院病房观察。星期天的下午,陈丹燕去医院看爸爸,只听医生说你爸爸突然就睡着了,叫也叫不醒。接着来了很多医生,全都无计可施。陈丹燕陪同父亲在病房里整整呆了一个长夜。第二天一早,母亲和许多医生又来到病房,父亲还是不醒。忽然一位最年轻的医生建议,应该再验一次血糖。果然很低,就是因为突然的低血糖而昏迷。护士一针葡萄糖打下去,他就醒了过来,还笑眯眯地问,“你们怎么都来了?”医生嘱咐陈丹燕下楼去为父亲买一块巧克力。作者写道:“爸爸最喜欢巧克力,是因为糖尿病才忌口的。我飞快地跑出去。在电梯间等电梯的时候,才发现自己泪流满面。一个护士走过来看见,以为爸爸出了大事,我说不是,是醒过来了。她说,那你应该高兴才是,不要哭啊。可是怎么能不哭呢。”这就是陈丹燕的文字,它怎么能叫你不哭呢?
当然,每个作家都有自己的长项与短板。在一篇题目为《虹桥的万国公墓》的散文里,作者开篇就是满满一页纸的描述与感慨,让我不禁想起余秋雨的散文。可是,你只要稍微注意一下选词造句,就会发现作者无疑缺乏后者的国学修养。所以哪怕是有真情实感,也写不出煽情动人的华丽辞章,刚好印证了作者自我交代过的我们这一代人和祖国文学传统的距离与疏远。
毕竟,陈丹燕还是成功地写出了上海。她从挖掘旧上海的历史着手,写出了上海人的特色。例如在与书名《上海色拉》同题的散文中,她从上海色拉的历史入手,“1930年,上海红房子西菜馆开张时,菜谱上就有这样做法的色拉供应,作为开胃的头盆。在七八十年代物质匮乏、精神封闭的时候,上海市民的家宴上也常常有这道菜,让大家感觉很洋气”。她接着说,但是这一道菜,却不是从美国、德国、法国、俄国进口的,“红房子的大菜师傅说,这样的色拉是一味上海‘番菜’,那是百年以前,上海人对‘改良西餐’的叫法。实在的,我们应该说它是一道地道的上海菜”,“色拉代表着上海人的生活基本方式:亦中亦西,但把它们融化成属于自己的,带着自己这个城市的痕迹”。
于是她进而写道,“上海这个城市,充满了非常尖锐的对立,无法统一的格调”,任何“想要简约地表达和概括上海面貌的人都会败下阵去”,同样一种概括,“甚至不能让住在淮海中路上的上海人和住在淮海东路上的上海人认同”。她也知道,“上海是个招人骂的地方,可是从来没有少过带着梦想来到上海闯世界的人”。她尤其清楚明白的是,“但在上海,连一盘色拉都已按照自己的方法改良过了”。
这,就是八岁时方才从北京跟随父母迁居来到上海的陈丹燕,对那养她却并没有生她的上海,用自己手中的一支淡淡的浅笔,做出的深情总结。读了她这样的散文,这座城市,这个作者,你会喜欢吗? 她从书中向你走来没有?
朱小棣2017年4月6日星期四

发表人: 主持    0 Comments    (Post your comment)

引用(0) Permalink
Blog 拥有人: 主持
作者群: (没有)
Blog(博客): 观看所有文章
好友名单
Go: 上一页/下一页

日历

 «   <   »   >  八月 2025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连络 主持

Email : Send E-mail
私人留言 : 发送私人留言 (PM)

MSN Messenger :

Yahoo Messenger :

AIM Address :

ICQ 号码 :

关于 主持

注册时间 : 星期四 十月 13, 2005 7:13 am

来自 :

职业 :

兴趣 :

留言板

主持
星期日 四月 13, 2008 1:48 pm

问好,肖今!

肖今
星期日 四月 13, 2008 12:13 pm

又来喝酒了!可比咱家女儿红

主持
星期四 二月 07, 2008 1:11 pm

各位网友,新春快乐!

谢谢来访,继续关注!

黑色闪电
星期二 二月 05, 2008 12:12 pm

来看主持
久违了,春节快乐!

肖今
星期二 一月 01, 2008 3:29 am

呵呵,相信这是一个深深的老酒坛子!

祝新年快乐

秋天的枫叶林
星期日 十二月 23, 2007 11:27 pm

问好主持,圣诞快乐!

frankjiang
星期日 十二月 23, 2007 9:38 am

祝福圣诞快乐!

山城子
星期六 十二月 22, 2007 10:32 am

问好!

秋天的枫叶林
星期三 十一月 07, 2007 7:24 am

找来看戏来了。一直以为你这里戏特多。 Laughing

黄崇超
星期六 九月 29, 2007 7:28 am

祝国庆节快乐!

 成员名称:

 主页:

 留言:
检视和加入笑脸  

Blog(博客)

Blog(博客)启始于 : 星期日 二月 25, 2007 3:08 pm
文章数量 : 6358
Blog(博客)历史 : 6750 天
回响总数 : 836
观看人数 : 4215318

RSS

RSS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