酷我-北美枫 首页 -> Blogs(博客) -> 山城茶居
正在观看博客的会员有: 没有
|
司机或县太爷
星期四 五月 29, 2008 8:35 am
司机或县太爷
——《我的红湖情结》[4]
文/ 山城子
企业实行车改,每月补贴800-1500元,鼓励干部买车开车。这样既可以节约司机资源及耗车成本,同时也方便了干部公私用车。这样的好事使小区里的小车,更加多了。开着私家的小轿车上班,正成为我们红湖厂的时尚。
说起小轿车,上个世纪60年代还很稀少——必须是地级以上的领导才可享用。这么说的根据是那时的县委县政府不过只有两三台北京吉普(不是轿车)。在红湖厂,同龄人中我可能是最早坐过小轿车的人——那是1960年8月末,我读第二航空工业学校,我三姐夫开着“伏尔加”到沈阳南站接我,直送到北陵北边的三台子。看门老头一见来个小轿车,不知是什么大人物,赶紧敞开大门,问都不问就放行进去。我三姐夫那时是辽宁宾馆接待处的司机,一般都是接待省级干部或外宾的。
从60年代中到70年代中,也就是红湖厂建厂的前10年,供工厂领导公用的车辆,是一台北京吉普(先是小吉普,后来又换成大吉普),专职司机就是齐家太师傅。其它用车不论载人载物,就一律是“解放”牌了。
记得到厂的第二天,我还没去车间报到,闲走到212广场那里,见有五、六十人排着队,一个“工代会”的头头正在讲话,两辆“解放”就停在旁边,显然就是要载这些人出发的。车旁站着赵建民——老厂时我的总工长,当时的三结合干部,我就走过去问这是要出去做什么?说到安顺去参观“武斗现场”。我说我也想去,赵建民说那就上车吧!哈!一路站在车厢板里,7月天也照样风凉,好爽的哩!若是个人出门办事,只能搭顺路车,但往往你遇事想出去时,又很难有顺路车的。
到厂半个月了,车间没活做,我就想到460厂去看老厂的哥们小刘。到车库看看没有顺路车,我又没有自行车,就只好步行去了。我是从一车间那里的小门出厂的,越过界首铺,踩田埂小道,翻过山梁,抄近路到平坝,穿过平坝,一面问着路一面前行,竟走了三个多小时,到车间找到小刘,他正在打扫工位,准备到食堂打饭吃了。——真是不容易!
交通的不便,使司机的岗位无限地升值。那时的话说是“当个司机就是当一个县太爷”,甚至说“给个县太爷当也不换”。这话不知司机都是怎样体会的,我不是司机却更有体会。
记得我在厂工会当干事时,一次要到安顺买办公用品,运输科给派的是绰号叫“豺狗”(也许姓蔡吧——后来他调走了)的一辆破吊车。蔡的家就在二铺,10点钟出的厂,开到二铺就11点多了。他把车就停在街上,说这上面就是二铺的区政府,走我让你认识认识区长,是个东北人,你的老乡呢!——哪里是让我认识老乡呀,他分明是要找顿丰美的午餐享用。果然,唠了一会儿,八个菜一个汤就上来了,开了两瓶白酒,县太爷的级别在当时我看是满够的。直到下午3时上路,5时半就又回到了二铺,他说拐进去看看,这一看就连续看了三家,家家都要喝酒吃茶吸烟,直到晚上10点钟,我说师傅咱们回厂吧——我刚买的那辆旧自行车,还停在你们运输科的门口哪!他这才余兴未尽地往回开。
出门办公事还好,毕竟有个破吊车派给我,连饭钱都省了。但要私事,就难了。1971年3月,妻来信说要带着孩子来黔,在贵阳下车。接到信我就发愁。一个车间的刘贺我们关系不错,他来厂早我三年,人事熟,消息也灵通,说哪天到?我说下个星期天。他说可巧了,咱们厂新买的大客,就是从下个星期天开始跑贵阳。星期五接到妻从北京车站拍来的电报,果然按我信中给她安排的时间表,是星期天到。刘贺先找司机老张师傅定了两张票,又陪我一起到贵阳去接。后来老想这是我妻的运气好,否则不知要怎样地周折。也是第一次出车知道的人少,回来时车也没坐满。后来的情景就不一样了,运输科设了一位卖票人员,每次发车前就在厂门口外劳动服务公司(前身)的一排房子里弄个窗口卖——其实是“发”,看着面孔“发”,看着面孔熟识的发;下面也不是“买”,而是抢,抢(生挤)到窗口前,面对面不怕你不卖。天天吵个一塌糊涂。我那天不知道有什么事要去贵阳,我也挤,好不容易挤到窗口前,举出3毛钱,但那先生却接后面人的款,我等了一个又一个还是不发给我这个“陌生”的面孔。最后窗口啪地一声关了,我气得真想骂人——可一想算了吧,谁让你不会联系人来的呀?我就想,司机是县太爷,卖票员就是县尉或县承了——谁让你是老百姓来的?
找车出门的故事太多,让人愤怒的和让人感激的参半。至今不忘记齐家太师傅夜晚出车平坝老火车站,送我的家属赶火车回东北,也是夜晚马增模师傅开着解放车到同一地点接我的家属回来……更多的司机其实并没有把自己摆到“县太爷”的位置上,虽然是可以摆上去的。
2008-5-29
(烦请小黄把我的《我的红湖情结》[3]给我复制回来——我的电脑里找不到了,这种文章也没帖到博客里——又想整理到一起保存,所以麻烦一下,好吗?
李德贵08-5-29下午
发表人: 山城子 0 Comments (Post your comment)
引用(0) Permalink
|
悲情、激清、诗情、爱国情,情情由衷
星期二 五月 27, 2008 11:56 pm
悲情、激清、诗情、爱国情,情情由衷
——“情系汶川诗现象”扫描
文/ 山城子
“5、12”汶川大地震突如其来,惊天动地,山啸水哭,舍废人泣。神州上下紧急救助,情系巴蜀;海内外快速支援,悲袭全球。
屈指半个月以来,近14亿人口的华人,陡然凸显出从未有过的空前的民族大团结,焕发出了巨大的爱国激情,同赴国难。工人、农民、战士、学生、商人、教师、干部、作家、歌手、企业家、艺术家……都以各自的方式,各自的第一时间,各自的力量,展开了多层面全方位的抗震救灾重建家园的实际行动。而散落在各种职业各种岗位上的诗人,则以性情中久积的锐敏善良,悲情以诗,激情以章,其势汹涌澎湃,浩浩荡荡,在网络、在报刊、在会馆,乃至悼念的广场,一发不可收拾,蔚然壮观成了2008特有的“情系汶川诗现象”。
感受“情系汶川诗现象” 的蔚为壮观,首先是在网络论坛上。
山城子常年游走的 “华语文学” “中国诗歌” “澳洲彩虹鹦”“绿风”“新诗大观”“中国情诗网”“北美文学网”“中文在线”“酷我北美枫”“常青藤”等二十余个网络论坛(数以千计的诗歌论坛走不赢),自5月13日开始出现抗震诗至15日,列表上就清一色地全是这一个题材了。与此同时,不约而同都出现了集中抗震诗目录的专帖。例如“中国情诗网”,由该站站长江东水手编辑的目录至今天(27日)已达39页,共集合了该站会员386篇(组)的诗作(应当是一本厚厚的诗集的量了)。“潮流”诗歌论坛由著名诗人原野牧夫精选的抗震诗目录,是300首。诗人们激情里浸透着悲情,频频发帖。看看这些标题吧:《震痛中国》(王志国)、《我们都是汶川人》(阿苏越尔)、《国觞》(麦子)、《中国,我们不哭》(许强)、《汶川,断裂的伤悲》(胡应鹏)《握着的手:生命和爱》(袁伟)……太多太多。我本人也汇入这个诗的洪流,至昨日(26日)已创作出21首,在近20家论坛贴出。以己推人,中国诗人万数,目前当有数十万首诗歌沉重肃穆在网络空间了,如何不是蔚为壮观?
感受“情系汶川诗现象” 的蔚为壮观,其次是在出集出刊上。
印象极为深刻的是中国诗歌学会于5月17日出版发行的首本抗震救灾诗集《感天动地的心灵交响》。这是由著名诗人张同吾、李小雨、祁人合力主编,周占林、白沙紧急征稿选稿的精品著作。速度之快,已经创造了古今中外出书史上的奇迹。社会效益也空前出彩,当日在北京街头售出,又准备续印了。两天后央视主办的文化界《爱的奉献》大型赈灾晚会上,就朗诵了收入本诗集的成都市抗震救灾指挥部成员(某局副局长)叶浪的含泪激情之作《有一个强大的祖国》。20日笔者曾“百度”搜寻该作,被列出的转帖论坛已经密密麻麻地排了10多页。由周占林任主编,白沙任副主编的《中国诗歌》第十八期(抗灾重建专号)目录,也已迅速推出。由发星主编的四川大型民刊《独立》,也于5月19日于大凉山螺髻山下确定了抗震专刊的目录。其中收入了安琪、郑小琼、凸凹、严力等一大批著名诗人的作品。由南京古筝主编的《陌生诗刊》第4期(中国汶川震灾诗歌专刊号)目录,也迅速出现在网上。由新世界出版社在京出版發行的“寫滿了沉甸甸的愛,寫滿了對逝者的哀思和重建山河的寄托和希望”的《大愛無疆:我們和汶川在一起》,也在短短的七天之内问世。著名诗刊《诗林》立刻组织了 “抗震救灾诗歌专刊”( 增刊号),并于19日在网上公布了目录,收入了林雪、李轻松、黎阳、利子等128位诗人的作品。近年来鹊起的知名《情诗》季刊,立刻将正在编辑中的“秋之卷”评论专辑,调整为“抗震重建专辑”。至于网刊出的就更为神速,例如“华语文学网”已于16日和19日先后发布了两期(平时每月一期),选编了包括著名诗人乡下(穆晓禾)、李清荷、孔祥忠、无哲、黄迪声等90位诗人及作者的悲情豪意之作。事实上笔者浏览的网络空间极有限,但出集出刊的火速报道,于“情系汶川诗现象”也不可不谓之蔚然壮观了。
感受“情系汶川诗现象” 的蔚为壮观,更见于海外华人诗人的行动上。
三千多万海外华人中,诗人不下千数,他们分别在各种场合捐款之外,就是把情感直接赋予诗的创作上。游子之心、赤子之心,心心飞回了祖国,飞到了汶川,飞到废墟上,飞到帐篷里,于祖国同胞同呼吸、共命运。天天网上相逢深刻我印象的名字可以列出一长串。
旅居澳洲悉尼荣任国际华人作家笔会名誉会长的巫逖先生,是令我感动的许多华人诗人之一。虽年近七旬,却老当益壮,无时无刻不就屏抒发他对灾区人民的深切关怀和对祖国对人民的真挚之爱。他的诗作以每天两三首的数量连天累加,至5月27日已经贴出40余首了。其中《手机上的母爱》与《瞻仰神母峰》两篇长诗,都是讴歌那位跪伏保护孩子且留遗言在手机里的年轻的母亲的;《十九英雄传》是歌颂大震中涌现出的众多英雄的。巫逖先生在《澳大利亚诗人是怎样写作的》一首里写道“不哭,是一种坚强/ 流泪,也是一种坚强”,可见其心其情是与祖国同胞紧紧联系在一起的。其真情挚意可感。
旅居加拿大维多利亚的和平岛君,则从百忙中挤时间,自5月15日至20日完成了由十三章凡300余行的长诗《哭泣的汶川》。诗人在第四章《那个天底下最可爱的人是谁》中写到“这哪里是山呀,分明是一排排通向地狱的明枪暗箭/ 这哪里有路呀,你只用你的肉掌 / 劈开了一条血路/ 一条拯救生灵的天路啊 // 用每小时8公里的速度 / 负重的情况下,徒步 / 强行几十公里 / 你们都是用什么样特殊的材料制成的”来讴歌人民的子弟兵。这首长诗刚刚脱稿就由铁马秋风、笑笑(可儿)、布衣纳人、心田、朗月、荷田田等制成了配乐朗诵,发在“北美文学网”上。这也是真情挚意可感。
旅居加拿大多伦多的著名女诗人星子在《让我们一起祈祷!》中写道“孩子, / 我多么想牵你的手。/ 隔着黑夜, / 隔着海洋,/ 温暖着你。/ 呵护着你. ”,深切地传达着海外华人关心关爱地震遇难与幸存的孩子们的心情与心声。真情挚意可感。
旅欧著名华人作家、诗人《梅园文学》杂志主编雪泥,则紧急征稿,拟于2008年6月底出版一本散文诗歌选集(32开,300页左右),无偿献给四川大地震幸存下来的孩子们。本书一面世将专递给绵竹当地学校,不通过中间环节。这是多么的实际呀!真情挚意可感。
旅居美国的著名诗人姚园于14日就贴出《[注意]请编辑、版主留意有关地震的好诗,月底荐稿时发至我的信箱。谢谢!》的专帖,她是要将这些精品,发表在由她主办的华语诗刊《常青藤》上。真情挚意可感。
我不想再更多的罗列——尽管我浏览的网站极有限,但用得着一句老话,叫“一滴水可以反映太阳的光辉”。我所接触到的上述“情系汶川诗现象”,已足可以在“悲情、激清、诗情、爱国情,情情由衷”的大氛围中获得无限的共鸣了。笔者天天在网上阅读这些诗,其主流篇什都写的真情挚意又通俗易懂,这样空前的大众化的趋势,无疑可以表明,中国新诗的船队,终于以“5、12”为契机,很足马力地开上了主航道。让那些骂新诗、诋毁新诗、说新诗死了的悲观论者见鬼去吧!让那些只围着个人的主观世界呓语,或故意糟蹋汉语泛滥口水的所谓这个那个的诗们也见鬼去吧!中国正在大地震中涅磐,中国的新诗,也一定会伴随中国的涅磐而涅磐。
2008-5-27于黔中文化村
(561104 贵州省平坝县红湖学校 退休教师 李德贵)
发表人: 山城子 0 Comments (Post your comment)
引用(0) Permalink
|
山城子“华语”临屏一组
星期一 五月 26, 2008 3:05 am
山城子“华语”临屏一组
祈祷
这词语从图腾时代走来
走过千百代
未曾给人类减灾
只因灾难的降临
设身处地
将人的善良向神表白
人性默默
寄以这种方式悲哀
深入祖国的方式
向最疼痛的部位集中
用各自允许的第一时间
有人亲赴指挥
有人亲手抢险
有人坚持废墟
有人火速志愿
有人慷慨解囊
有人含泪敲键……
初夏的感觉
先是无数的花瓣零落彷徨
接着是没有缘由的郁闷
立夏的第九天
大地发难汶川
震惊惶恐悲哀颠覆了时序
隆冬墟里
盛夏外面
十三亿人心中打翻了五味罐
雨的来去是一个迷
一如祸福旦夕
雨的来去是一个迷
没法质问苍天
也别再扣问大地
因果自是普遍现象
复杂胶结在谜底
当哭则哭
当抑则抑
水边
我都江堰的朋友沿水散步
看许多小青蛙爬上岸
为什么不愿在水里了
可惜没有相通的语言
他是颐养天年了
没了教书时的认真钻研
没几天他就经历了恐怖
之后又想起那水边……
2008-5-26下午4时许
发表人: 山城子 0 Comments (Post your comment)
引用(0) Permalink
|
挥之不去是汶川
星期日 五月 25, 2008 2:34 am
挥之不去是汶川
文/ 山城子
我家的水龙头坏了再也闭不住水不得不换
跑了一趟商店
再翻出大扳手小扳手加长到世界的那一边
锈死了得用绝大的力气气喘吁吁手打哆嗦头上淌汗
心里挥之不去——是汶川
那岂止坏了一个水龙头总理又去到了前沿
——但,我终于换上崭新
喘息…一只云烟…想那些困难……
2008-5-25于黔中文化村
发表人: 山城子 0 Comments (Post your comment)
引用(0) Permalink
|
痛读巫逖先生大作《手机上的母爱》
星期六 五月 24, 2008 10:44 am
痛读巫逖先生大作《手机上的母爱》
文/ 山城子
自“5、12”汶川大地震以来,华人的网络诗歌,就不约而同地锁定了“抗震救灾”这个一时间成为“唯一”的题材。许许多多的华语诗人含泪悲情滚滚频频挥笔而就,各大网站诗歌列表发帖量骤增。其中澳洲国际华人作家笔会名誉会长巫逖先生,是令我感动的许多华人诗人之一。虽年近七旬,却老当益壮,无时无刻不就屏抒发他对灾区人民的深切关怀和对祖国对人民的真挚之爱。他的诗作以每天两三首的数量连天累加,至5月24日已经贴出30余首了。最新贴出的这篇可谓是“长歌当哭”,竟是由13首“八行迷你诗”联袂同抒的一篇长达104行的长诗了。成为长诗,排列起来的13首(原本没加分标题的)就自然成13节了。
诚然这是个被千百诗人同时抓住的抒写素材——亘古未见的鲜活震撼痛楚抓心的一幕。我昨天也恰写了这个素材,再现情景的部分是这样的:“你呀!一位还在哺乳婴儿的母亲
/ 生命的青春正蓬勃着对未来美好的希冀/ 大地震的突如其来/ 顿然使你母婴俩轰然封闭在废墟里/ 垮塌的棚顶搭斜门窗无情包围/ 不停的余震阵阵威逼/ 年轻的母亲你呀清醒地意识到了绝境的险情/ 殊死保护住孩子的呼吸既成了唯一/ / 你忽然想到给尚不知事的孩子留点言语/ 黑暗中腾出一只手打开了手机/ 灵巧的拇指紧急地按出一行汉字/ “亲爱的宝贝,如果你能活着,一定要记住我爱你”/ 横七竖八的门窗与家具看见了/ 头顶上的水泥板及瓦砾看见了/ 它们都歉意地保持姿势避免再塌/ 不愿意看到上演的悲剧再添更残酷的悲意/ / 然而它们没有控制住剧烈的摇晃/ 只能用啦啦啦的崩裂之声提醒紧急/ 紧急的母亲你呀紧急以双膝双肘支撑匍匐护婴/ 无限膨胀的坚定坚强坚韧拱起钢铁一样的背脊/ 哦!就在彻底崩塌压向你躯体的瞬间/ 你的嘴角竟然卓绝地挂上了胜利的笑意/ 仿佛说“宝贝——一定要记住我爱你!你要坚持/ 一会儿就会有解放军叔叔救你出去……”(《大地震中诞生的“母亲神”》前三节)是的,就是这样。要不是“救援队长忽然往回跑,边跑变喊“快过来”(他肯定是疑惑死者的姿势,才重返已经查看过的现场的),这样最为惨烈悲壮的故事也许就被永久地埋没了。
巫逖先生以《手机上的母爱》为标题,且以被救援医生发现的手机上的遗言“亲爱的宝贝 /如果你能活着/ 一定要记住我爱你” 为开头,以“生离死别”的反复为背景,层层深入地讴歌了人世间最伟大的母爱。
澳洲国际华人作家笔会理事曾庆怀先生第一个留言说“我是含着泪水吟读完这首充满激情的诗。作者怀着深沉的感情赞美遇难的母亲,歌颂伟大的母爱,让人感动,充分体现了作者对灾区人民的关爱。”
是的,凡是含着泪水写出来的诗歌,读起来也一定潸然的。“跪向苍天 / 跪向大地 ”那年轻母亲的“跪”姿,不是通常的“跪”的含义,而是为了救护孩子向苍天向大地,也就是向大地震的宣战呀!这里巫逖先生写出了英雄母亲的凛然大气!所以这种“跪伏”的姿势,就成为一座母亲的丰碑,诚如诗人写的“你的跪伏姿势,定格为 / 孤儿瞻仰的母亲塔”。我想在这样的塔里,就是这位母亲的灵位,或仙位,乃至神位。
巫逖先生反复吟咏这位母亲的“绝笔”与“伟大”,但没有停留在一味地讴歌上,而是寻找所以能留下“绝笔”,所以这样“伟大”的民族根源——这就是“翻开中国上下五千年文化/
…/…/ 母爱——/ 天下第一爱 / 你承继了中华文化传统”。而这种继承,恰恰是现实的弘扬。这个意思巫逖先生这样表达“你把母爱的标题举得最高/ 你把母爱的诗篇写得最好 /
你的三行诗是当今 / 最伟大的中国微型诗”。
巫逖先生的这首长诗,大量地运用了排比、反复的修辞格,极大地增强了感染力。请看:“小月亮/ 深藏在妈妈的胸膛/ 甜甜地睡 / 甜甜地梦/ 甜甜地呼吸”——这是伟大母爱的指向点;“将送你一程/ 送你走好 / 送你——走好!” 真情就这样通过反复真切地流于出来的呀!“真正抚育他们的不是金钱/ 是母爱 / 真正温暖心灵的不是豪华 / 是母爱/ 是——母爱!” 伟大的“母爱”就是这样被一再强调,而更显其伟大的!
有网友说,对这种以大地震为素材写出来的诗章加以评论“是残酷的”,我已经体会到了,所以不能再往下说了!就为这位千百诗人同声讴歌的年轻的母亲默哀吧!我在默哀中分明看到:“来不及落泪你已轻扬直上九霄/ 天国里久虚着的“母亲神”仙位待你入席/ 男女两列仙班跪了一堂向你扣首大拜/ 即便都是神仙了也都愿意做你的儿女/ 可是最后一念仍然在灾难的凡尘/ 你透过昏黄的尘埃下望汶川大地/ 说孩子你放心吧人间所有的母亲都是你的母亲/ 长大了也不必到我遇难的地方伤心……”(《大地震中诞生的“母亲神”》末节)
2008-5-24于黔中文化村
(561104 贵州省平坝县红湖学校 李德贵)
附:《手机上的母爱》 (八行迷你诗13组)
——悼念一位震亡的母亲
巫逖
“亲爱的宝贝
如果你能活着
一定要记住我爱你”
生离死别
这最后的一笔
血!
滴在手机上
滴在女婴的心坎上
生离死别
这最后的一道呼吸
呼在手机上
呼在三个月大的小脸上
生离死别
这最后的一跪
跪向苍天
跪向大地
生离死别
这最后的留言
平凡的话语
伟大的诗篇
平凡的母亲
伟大的母爱
生命不在
母爱在
生命的云彩在天堂里漂泊
母爱永远在大地上延伸
小月亮
深藏在妈妈的胸膛
甜甜地睡
甜甜地梦
甜甜地呼吸
甜甜地笑
生离死别
这部手机上的绝笔
让所有读诗的人
纵横瀑布
让所有的母亲
泣不成声
你的跪伏姿势,定格为
孤儿瞻仰的母亲塔
你是一座塔
你享用入住中国圣母院
你树碑立传
在“512震亡烈士陵园”里
你用年轻的生命,写下
母爱的遗言
写下母亲的伟大
留下爱的绝笔
翻开中国上下五千年文化
一页一页地翻
一页一页地读
我翻着,我读着
母爱——
天下第一爱
你承继了中华文化传统
你配称是一位伟大的母亲
爱,已不能完全把你表达
爱,就注定了女儿是一朵
永不凋零的玫瑰
八级地震又怎么的
也不可从你的怀中夺走
她,每迈出一步
都会低吟着妈妈的诗
“一定要记住我爱你”
世上有多少玫瑰可以长留
有,你的女儿
世上有多少梦可以甜蜜
有,你的女儿
世上有多少爱的诗篇可以千秋
有,你手机上的遗言
世上有多少姿势八级地震不倒
有,你的跪伏
把生的希望从死神嘴唇边抢出来
把死的定格毅然决然地留给自己
每一个伟大的母亲都会这样做
而你是在震亡危难中杰出的代表
你把母爱的标题举得最高
你把母爱的诗篇写得最好
你的三行诗是当今
最伟大的中国微型诗
所有的母亲都不会嫉妒
所有的母亲都不约而同地认同
因为母亲们的胸怀相通
因为母亲们的胸怀博大
母亲们以最高的亮点
将送你一程
送你走好
送你——走好!
四千多个孤儿
他们都爱天堂里的母亲
他们都深沉地悼念自己的母亲
真正抚育他们的不是金钱
是母爱
真正温暖心灵的不是豪华
是母爱
是——母爱!
安心上路吧,母亲
共和国总理已经发话
政府就是“三孤”最好的家
八级地震塑造了你的高大
明月装饰了你的形象
你装饰了女儿的梦
安息吧,妈妈
九泉之下
_________________
巫逖
澳洲彩虹鹦国际作家笔会荣誉会长
发表人: 山城子 0 Comments (Post your comment)
引用(0) Permalink
|
大地震中诞生的“母亲神”
星期五 五月 23, 2008 2:40 am
大地震中诞生的“母亲神”
文/ 山城子
你呀!一位还在哺乳婴儿的母亲
生命的青春正蓬勃着对未来美好的希冀
大地震的突如其来
顿然使你母婴俩轰然封闭在废墟里
垮塌的棚顶搭斜门窗无情包围
不停的余震阵阵威逼
年轻的母亲你呀清醒地意识到了绝境的险情
殊死保护住孩子的呼吸既成了唯一
你忽然想到给尚不知事的孩子留点言语
黑暗中腾出一只手打开了手机
灵巧的拇指紧急地按出一行汉字
“亲爱的宝贝,如果你能活着,一定要记住我爱你”
横七竖八的门窗与家具看见了
头顶上的水泥板及瓦砾看见了
它们都歉意地保持姿势避免再塌
不愿意看到上演的悲剧再添更残酷的悲意
然而它们没有控制住剧烈的摇晃
只能用啦啦啦的崩裂之声提醒紧急
紧急的母亲你呀紧急以双膝双肘支撑匍匐护婴
无限膨胀的坚定坚强坚韧拱起钢铁一样的背脊
哦!就在彻底崩塌压向你躯体的瞬间
你的嘴角竟然卓绝地挂上了胜利的笑意
仿佛说“宝贝——一定要记住我爱你!你要坚持
一会儿就会有解放军叔叔救你出去……”
来不及落泪你已轻扬直上九霄
天国里久虚着的“母亲神”仙位待你入席
男女两列仙班跪了一堂向你扣首大拜
即便都是神仙了也都愿意做你的儿女
可是最后一念仍然在灾难的凡尘
你透过昏黄的尘埃下望汶川大地
说孩子你放心吧人间所有的母亲都是你的母亲
长大了也不必到我遇难的地方伤心……
2008-5-23于黔中文化村
(561104 贵州省平坝县红湖学校 退休教师 李德贵)
附记者的现场报道:
抢救人员发现时,她已经被垮塌的房子压死了。透过废墟间隙可以看到她的姿势——双膝跪地,上身向前匍匐着,双手支撑着,身体已被压的变形了。当人群走到下一个建筑物时,救援队长忽然往回跑,边跑变喊“快过来”。他再到她的尸体前,费力的把手伸进去摸索,摸了几下高声喊“有人,有个孩子 ,还活着”。
经过一番努力,人们小心的把挡着她的废墟清理开,在她的身体下面躺着她的孩子,包在一个红色带黄花的小被子里,大概有3、4个月大。因为母亲身体庇护着,他毫发未伤,抱出来的时候,还安静的睡着,熟睡的脸让所有在场的人感到很温暖。
随行的医生过来解开被子准备做检查,发现有一部手机塞在被子里,医生下意识的看了下手机屏幕,发现屏幕上是一条已经写好的短信“亲爱的宝贝,如果你能活着,一定要记住我爱你”,看惯了生离死别的医生却在这一刻落泪了,手机传递着,每个看到短信的人都落泪了。
发表人: 山城子 0 Comments (Post your comment)
引用(0) Permalink
|
|
|
Blog 拥有人: |
山城子 |
作者群: |
(没有) |
Blog(博客): |
观看所有文章 |
|
好友名单 |
Go: |
上一页/下一页 |
日历
«
<
»
>
十月 2025
|
|
|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17 |
18 |
19 |
20 |
21 |
22 |
23 |
24 |
25 |
26 |
27 |
28 |
29 |
30 |
31 |
|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新茶飘香,来饮一杯吧!
山城子纸质发表总目录:
http://www.coviews.com/weblog_entry.php?e=7102
连络 山城子
Email : Send E-mail
私人留言 : 发送私人留言 (PM)
MSN Messenger :
Yahoo Messenger :
AIM Address :
ICQ 号码 :
关于 山城子
注册时间 : 星期五 四月 08, 2005 2:15 am
来自 : 贵州平坝
职业 : 中学教师
兴趣 : 到家歇歇脚吧!这里有贵州的绿茶,给你泡一杯。
留言板
小寒斋主人
星期四 七月 01, 2010 9:24 am
非常的感谢山城子老师 对我诗歌的批评。我是哪个农村娃啊,我能感受到你评点中的认真与诚坦,这使我有点语无伦次,因为感动,也因为超过了我的期待,再次说声谢谢你!你批评得很好,我要慢慢想一下你的话,我想会一定能使我的写作更进一步的。
风动
星期一 二月 02, 2009 9:45 pm
给山城子老师送来迟到的祝福。。。
蔡利华
星期四 一月 29, 2009 1:07 am
祝李兄新年快乐!和山城子先生.--------
红梅瑞雪岁已初,浓浓乡情迎面铺。
坐上老客笑乡音,执笔欣然朝天抒。
肖今
星期三 一月 28, 2009 6:51 am
山城老师,我来拜年了.
祝你牛年健康快乐
山城子
星期三 五月 28, 2008 12:00 am
谢谢katbai前来问候!
山城子也问你好!
katbai
星期五 五月 23, 2008 7:43 pm
问候老师!!!愿一切安好!
katbai
星期五 五月 23, 2008 7:42 pm
为灾区受灾的同胞们祈祷:愿逝者安息,生者坚强......
山城子
星期六 五月 17, 2008 8:32 am
谢谢肖今的关心!
我们黔中一切安好!
肖今
星期二 五月 13, 2008 11:17 am
山城老师是四川的吗?
你那儿一切都安好吧!
Blog(博客)
Blog(博客)启始于 : 星期六 六月 10, 2006 9:39 am
文章数量 : 774
Blog(博客)历史 : 7059 天
回响总数 : 27
观看人数 : 1474696
RSS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