酷我-北美枫 首页 -> Blogs(博客) -> 山城茶居

正在观看博客的会员有: 没有

出沪向辽(旅行组诗之三)


星期四 九月 04, 2008 8:26 pm


出沪向辽(旅行组诗之三)
文/ 山城子

◆ 出 沪

高架路上 八排对流
满眼牛车 却不见牛

小红帽搬运一件6元
买第一时间我们交出四件

发短信给站前的儿子
我们已坐上了应该的位置

安亭镇站的牌一晃而过
上海市的地界一晃而过


◆ 穿 苏

苏州塔轻歪着身子迎送
无锡那里不见太湖的影

动车频频迎面撞来
掠过弱水三千的迷蒙

想到大卫树的花瓣诗
还有石头城的诗人蔡宁

已经十余天不得网上
焦灼了一路的心情


◆ 进 皖

水气蒸腾如满月的夕阳
稻禾在过量的水里努力生长

有个叫万里的人曾经走过
从兹成了“大包干”的故乡

有个叫庐陵的地方我张望
一个太守的名字至今清香

只是我的山水不在皖境
黔中的三伏天满身风凉


◆ 梦 鲁

进入梦乡就进入了鲁
11年前我正是从这里去沪

忘记不了免费的烟台夏令营
游了威海蓬莱合影了李岚清

一篇素质教育的文
让我的名字小小的一震

今夜却梦见了杯中冲浪
和那首指插地球仪的形象


◆ 醒 燕

透过车窗醒来目击
玉米轻纱无边无际退去

忽有六只小鸽子翻飞奔突
是巧合还是天意

浮起的太阳又红又圆
就像她们的憧憬那样美丽

我把语言的体验全都输入
交流与花季总是让人欣喜


◆ 至 辽

提速不得不在锦州南下车
挤公交汗淋漓50分钟颠簸

到锦州站再买票踏进硬座
贴洗手间体验40年前折磨

到沟帮子午时将尽**
回到故乡是一颗疲惫的心

铁道部的政绩注重的是速
哪里考虑疲惫不疲惫的人

**沟帮子是北镇县的门户大站。2005年回辽西上海发往东北有三趟车都停,这回是都不停了。
2008-8-6晚于沟帮子

发表人: 山城子    0 Comments    (Post your comment)

引用(0) Permalink

山城子9行诗日志(10首)


星期三 七月 16, 2008 9:28 pm


山城子9行诗日志(10首)
文/ 山城子

题记:9行诗作为一种诗体,是著名闽籍诗人老皮的创新。他正以“那一瞬间”系列开来,尚未收拾。其体裁特点皆以“那一瞬间”起笔,不分节一气呵成。我喜欢这种创新,借鉴到我的诗日志里来,换掉他悠远的时空感,而代之以即时的现场感,所以我用“这一瞬间”为首句,且间或杂以分节,以去赝品之嫌。

◆ 雨中走回39年(2008-7-1)

这一瞬间
满天的南风雨引我走回整整39年*

就是这个镰刀斧头的日子
我落足毛泽东睡不着觉的“大三线”

“深挖洞”--洞挖很多
“广积粮”--粮积惨淡

“金凤凰”的山沟理想伴着夜的枪声
“武斗”留下了太多的遗憾

都在迷蒙中渐远渐淡

*今天是我从沈阳来贵州39年纪念日。


◆ 撤线(2008-7-2)

这一瞬间
心情被零星的雨零散

一条常设的魅力美丽之路
给电话里的泥石流阻断
尔后一段日子隔三隔两
网吧又会见着一株老榆树
挤在噼噼啪啪疯也似的花嘟噜之间

或许生活亦须阴晴圆缺
不必在线明丽天天


◆ 撰写诗评(2008-7-3)

这一瞬间
出现了遥远朦胧雾中的花影
因了屏前一页诗的由衷

诗是我人生的雅伴儿
白日里寂寞着热烈
夜晚梦中也一行行潜行

什么叫孤独
那是精神深奥层面的皈依
非指现实和悦的亲情


◆ 钟摆(2008-7-4)

这一瞬间
老伴说钟摆好像又不爱动了
我说等它停下来再开始又一个轮回

这 让我想起妈妈分娩我的时候
就是继前世之后的再开始

我们都摆动二万四千多下了
好像每一下都身不由己的爱动

说我们再摆动一万下就静静停下来
用静静的不动 等待妈妈回来


◆ 听见(2008-7-5)

这一瞬间
窗外化不开的天气
浓重着满天的雨情
撞进我深深的惦念
荷瓣儿滚泪
八千里外遥远在眼前
一句忧郁湿润的暗示
不想听见
却已听见


◆ 痴迷(2008-7-6)

这一瞬间
我掉进诗语的灵动新颖别致里
没人能打捞得出
是已潜回辽西
到了老乡住的兴城
叩问《永远的节拍》
还有多少踢活的小石子
奔跑在你行走的翩然里
令人痴迷


◆ 趟露(2008-7-11)

这一瞬间
我的心被抛出八千里遥远
盘旋燕山
旋成了硕大的耳朵
倾听那些孩子们梦中的夜话
判断明晨都会笑醒 我也笑醒
不约而同野外趟露
湿了她们的脚丫
湿了我的裤管


◆ 昔年(2008-7-12)

这一瞬间
脑际突然浮出一群小小的黄雀
恣情窜枝啄食叶脉
相互招呼着呼啦啦转移另一株
欢语不断

昔年景致依稀
是谁放牧一个班的少男少女
疯跑这山 笑到那山
奈何都既定成不可复制的遥远


◆ 与内弟饮酒(2008-7-15)

这一瞬间
窗外如注的雨不载入听觉视觉
因为 这是因为
醇酒缤纷着
美肴妩媚着
香烟缭绕着
乡语本色着
都花甲或者走向古稀了
还有什么不可以神仙


◆ 遭逢某某山庄(2008-7-16)

这一瞬间
遭逢了社会新贵于某某山庄
车窗里伸出的油脸招呼我光明灿灿
早年曾一个车间热汗淋漓
退了的国企大腕风光依然
慷慨激昂吆三呵四公款消费
小车一辆接一辆云集而来
野味腥膻狐味臊媚腐味酸臭
从来与草根绝缘

(通讯:561104 贵州省平坝县红湖学校 退休教师 李德贵)

发表人: 山城子    0 Comments    (Post your comment)

引用(0) Permalink

山城子诗意日志•穿行小署(组诗)


星期一 七月 07, 2008 9:13 pm


山城子诗意日志•穿行小署(组诗)
文/ 山城子

◆ 向日葵

有梵高的那幅经典
我不敢请你们误入我的诗行
可是经不住 真的是经不住
从无边的碧绿 从无边的欢乐
把一张张金色的开朗高扬
千万别 都忙着结籽
就这样 挺好
可以凝住青春与满天的阳光


◆ 梨树园

春天的那些白花已然成了记忆
我没看见飘零与悲伤
还有那些雪凝的日子
满园的晶莹沉重着枝枝丫丫
今天却给了我这么多的惊喜
一树树地挂满园园的明亮
很像天边一隅的诗歌部落
所有的诗人都果实累累飘香


◆ 西红柿

竹竿达成默契的支撑
支撑了你们一世的欢畅与悲凉
此时却还年轻
一嘟噜一嘟噜泛白的青涩
酝酿着红色的梦想
城市 其实不是个好去的地方
找不着静谧 寻不到清新
只有广告牌的烦躁与喧响

2008-7-7于黔中文化村

发表人: 山城子    0 Comments    (Post your comment)

引用(0) Permalink

穆桂荣的诗歌语言何以那么灵动新颖别致?


星期一 七月 07, 2008 9:13 pm


穆桂荣的诗歌语言何以那么灵动新颖别致?
文/ 山城子

这一瞬间/ 我掉进诗语的灵动新颖别致里/ 没人能打捞得出/ 是已潜回辽西/ 到了老乡住的兴城/ 叩问《永远的节拍》/ 还有多少踢活的小石子/ 奔跑在你行走的翩然里/ 这么令人痴迷 (《山城子诗意日志•痴迷》)

——这首小诗,是我准备这篇文的空档里,突然灵感起来两分钟的笔墨。虽然只有9行,却是我学习研究辽西青年女诗人穆桂荣诗歌语言的真实的心情记录。
穆桂荣的诗集《永远的节拍》(中国文联出版社2007年1月第一版),我曾整体学习过,且写了一篇《来自辽西走廊的清芬》(见网帖《山城子聊中国现代诗》[43])。这“清芬”是针对语言的气息而言的,分为“轻灵活泼的口语技巧,渗透心情的语言韵调,诗性化了的乡语味道”三方面来谈的,但总觉没有说到点子上,仿佛心底压了老乡一笔债似的。
这是08年的7月上旬,我的网线到期——因俩月后将要东北行,且没计划停留多久,我不情愿再续“整年”的霸王条款,只好改在网吧上网,用时比之在家就大块大块地缩减了。这样,我就有了充沛时间,坐下来细细地学习和研讨了。这样坐起来就是大半天。大半天也只梳理了仅占1/4版本的第一辑的51首诗。尽管1/4,却也让我触摸到了奥妙的机关。如果用一句话概括就是:诗人诗文本的语言所以灵动、新颖、别致,主要是因为广集并拓展创新了“词类活用”这个积极的修辞方法使然。(所以用“广集并拓展创新”来修饰限制,是因为这不大好分清:哪些是上个世纪30年代、80年代以及当代诗人们拓展创新在先,哪些是穆桂荣个人拓展创新于后的。这种事情就是诗人本人也不好说清的,毕竟灵感来了之后,只想着一吐为快,哪里会顾及用什么修辞方法呢?虽然,因有求新求活求美的意绪支撑,他们还是不自觉地借助了积极的修辞方法。)

词类活用这种积极的修辞方法,是中华古代汉语遗留的文化瑰宝,多见于先秦散文典籍之中。其中常用的大体有:名词作壮语、名词用如动词、名词的意动用法、动词的使动用法、动词的为动用法、形容词的使动用法、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及移就格与拈连格等九种。令人兴奋的是,近百年来中国新诗的发展,不仅继承了这些活用,而且在诗文本的行走中,还大规模地扩展和拓新了乃至创造了更多的词类活用方法,遂使当今的诗歌语言有了划时代的大发展。可以说,凡是在作品中创新了语言的诗人,于兹都做出了或大或小的贡献。穆桂荣显然是在贡献大者的行列。那么她广集也好,拓展创新也好,毕竟是怎样地活用了词类的呢?且看我的列举与说明:

1、非名词的名词化用法。
在传统的现代汉语语法当中,名词在句子成分中是被用来充当主语和宾语的。那么,句子中如果用了非名词(主要是指动词与形容词)来充当主语和宾语,这时的非名词就具有了名词的性质。此谓之“非名词的名词化”。这是当代新诗中常见的词类活用方法之一。
“似乎早已适应了这种孤寂”(《寂寞》)
——这是形容词“孤寂”占据了宾语的位置,因而在一定程度上具有了名词性质。语言效果在于化虚为实。
“我决定让寂寞安分守己/ 让忧伤多一点牵挂”(《落魄》)
——这里的形容词“寂寞”与“忧伤”分别在两个分句的兼语岗位上,宾前主后,也名词化了。这里不仅化虚为实,与拟人格的结合,就凸显了韵味的别致来。
“只顾观赏楼层的拔节”(《过错》)
——“拔节”系动词性动宾式合成词,在这充当来宾,加之与“楼层”的异样配置,立刻给读者以新颖的美感。
“我要把孤独 虚伪 媚笑/ 溺死在黑海里”(《睡》)
——“孤独 虚伪 媚笑”,这两个形容词和一个动词性偏正式合成词,虽然被介词拉到短语里充当了状语,但身份也还是宾语,具有了浓重的名词性质。三个丑人般地将被“溺死”,真是鲜活的可以。
“寂寞的枝头还站着我的张望”(《爱情鸟》)
——“张望”这个动词本身就够生动了,却令它“站”成名词性质,就升华为灵动了。
“我一再克制咸涩”(《今夜的泪水》)
——这里是形容词“咸涩”充当嘉宾,也是因为结合在借代格里,读来顿觉简约厚实而别致。

2、非动词的动词化用法。
传统的现代汉语语法,动词一般是充当谓语的,特别是连带着宾语的谓语,后者形容词或其它性质的词类,是不该上阵的。如果上阵,也就具备了一定的动词性质。这就是非动词的动词化,也是当代新诗中的词类活用现象。
“会不会又想那儿 红了樱桃/ 绿了芭蕉~~”(《乡思》)
——“红”与“绿”,典型的形容词,这里都作及物动词用了。诚然这是对传统的继承,属于“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但也含在我的这种划类里了。也可以认为是从“春风又绿江南岸”里化出,所以就句子显得古香古色了。
“就是这个城市 让我忧伤了好多年”(《归去来兮》)
——“忧伤”是描摹心理状态的形容词。这个句子如果不是强调“城市”而前置了宾语,常态的简洁结构当是“我忧伤城市”。这样就可以清晰地看到“忧伤”明显地作了连带有宾语的谓语,所以就具有了动词的性质,因而就可以加上依缀在动词后边的时态助词“了”了。
“夜从背袭击我/ 谁备了一下午的寂寞开始疲惫”(《飞》)
——“疲惫”是表明身体状态的形容词,但因与“开始”联合在一起作了谓语,自然就动了起来。由于这样的活用,是与“寂寞”的名词化,以及前行“袭击”的异样搭配,建构了同一个意象,就使呈现意象的句子显出灵动的新颖来。

3、非形容词的形容词化用法。
现代汉语语法,形容词除了作谓语,主要是作句子的附加成分(定、状、补语)。而在非形容词或短语被安排在本应由形容词占据的位置时,就具有了形容词的性质。这就是非形容词的形容词化。
“把折叠的自己,平平地放在枕边”(《飞》)
——“折叠”是动作动词,而用在了定语的位置上,就成为一种状态,有了形容词的功能。这样的语言效果,就显得别致。
“草木在仰天长啸的大地上摇摇晃晃”(《郁闷》)
——“仰天长啸”这个短语一般用于人或动物。这里却用来修饰“大地”,于是就变成了形容词性的短语。这样的活用,使句子有了显著的喻拟修辞的效果。
“透过流云/ 我看到燃烧的七月”(《狂夏》)
——“燃烧”本为动词,作了“七月”的定语,作用就在于修饰了,因而也形容词化了。这一“化”的意义,无疑生动了诗的文本语言。
“有人坚持吊带 波澜壮阔的超短裙” (《狂夏》)
——“波澜壮阔”是个主谓结构的短语,异样地配置到定语,真是神来之笔,竟是“灵动新颖别致”迭加起来,也修饰不了效果的精彩了。
“也不想用一些不枯不荣的词”(《想》)
——“不枯不荣”这样用于植物生命状态的短语,异样地搭配于“词”,也新鲜别致的可以了。

4、词语之间的异样搭配用法。
现代汉语的主谓搭配、谓宾搭配、定主搭配、定宾搭配、状谓搭配、谓补搭配、宾补搭配,都有一般的原则,一是符合对应的词性,二是要符合事物内在的逻辑。超出了这两个“符合”,就被视为不合语法。然而,这种“不合语法”的词语之间的异样搭配,却在诗歌的具体语境中活灵活现了语言艺术的魅力。因此,对这样的诗歌语言现象不应当视为所谓的“反语法”,它倒是对现代汉语语法修辞的一种创新一种发展。因为,这种“词语之间的异样搭配”,是当代汉语新诗创新出来,并得到广泛运用的一种词类活用方法。
“饮一杯夜色/ 干一杯孤独”(《夜》)
——“一杯”是描述液态物质的数量词,在句中属于定宾搭配,显然不合逻辑。但却创造出一个多么美的月夜独酌的意象。这种活用,是由数量词与名词的异样搭配来实现的。
“月亮总是白白嫩嫩的喜人”(《月亮的脸》)
——其实传统移就格的词类活用,也可以归属到词语之间的异样搭配用法里来。此例就是标准的移就格,却也是名词与形容词形成主谓关系的异样搭配。这样构成的语言不仅新鲜,且有视觉上的质感,读来令人亲切。
“夜了 心还没落巢”(《候鸟》)
——前边是名词与时态助词的异样搭配,后边是名词与动宾式合成词的异样搭配。前边的效果在于词语的简约干净,后边在于糅合了比喻的修辞效果。
“我们坐在童话里 相爱”(《回味》)
——这是动词与补语成分的异样搭配,成句的效果令人惊喜,更令人向往。
“小雨黄昏时 爱情的盐向新的伤口注入”(《在这个夏天》)
——“小雨黄昏”是“下着小雨的黄昏”的异样搭配,效果在于简约;“盐…注入”是名动,亦即主谓之间的异样搭配,效果在于兼收用喻与移就的双重修辞作用。

以上,我只用了备下的一部分句例,来说明我的老乡诗人穆桂荣,它赋予诗中的多姿多彩的词类活用方法。正是这些词类的活用,修辞的积极,才使她的诗歌语言透出了灵动、新颖、别致的风貌、风采和风格。
最后遥问老乡好,并虚拟地远握!

2008-7-7于黔中文化村
(561104 贵州省平坝县红湖学校 李德贵)

发表人: 山城子    0 Comments    (Post your comment)

引用(0) Permalink

山城子诗意日志•痴迷(9行)


星期一 七月 07, 2008 9:12 pm


山城子诗意日志•痴迷(9行)
文/ 山城子

这一瞬间
我掉进诗语的灵动新颖别致里
没人能打捞得出
是已潜回辽西
到了老乡住的兴城
叩问《永远的节拍》
还有多少踢活的小石子
奔跑在你行走的翩然里
这么令人痴迷

2008-7-6 /15时

发表人: 山城子    0 Comments    (Post your comment)

引用(0) Permalink

山城子诗意日志•听见(9行)


星期一 七月 07, 2008 9:11 pm


山城子诗意日志•听见(9行)
文/ 山城子

这一瞬间
窗外化不开的天气
浓重着满天的雨情
撞进我深深的惦念
荷瓣儿滚泪
八千里外遥远在眼前
一句忧郁湿润的暗示
不想听见
却已听见

2008-7-5/ 9时

发表人: 山城子    0 Comments    (Post your comment)

引用(0) Permalink
Blog 拥有人: 山城子
作者群: (没有)
Blog(博客): 观看所有文章
好友名单
Go: 上一页/下一页

日历

 «   <   »   >  十月 2025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新茶飘香,来饮一杯吧!

山城子纸质发表总目录:
http://www.coviews.com/weblog_entry.php?e=7102

连络 山城子

Email : Send E-mail
私人留言 : 发送私人留言 (PM)

MSN Messenger :

Yahoo Messenger :

AIM Address :

ICQ 号码 :

关于 山城子

注册时间 : 星期五 四月 08, 2005 2:15 am

来自 : 贵州平坝

职业 : 中学教师

兴趣 : 到家歇歇脚吧!这里有贵州的绿茶,给你泡一杯。

留言板

kayuchan
星期六 三月 03, 2012 6:17 am

上班時間自己安排!只要有電腦的地方就可以上班
給自己一個翻身的機會!不須放棄原本的工作
好奇有興趣者!立即免費體驗進入網址

http://goo.gl/zkx07

小寒斋主人
星期四 七月 01, 2010 9:24 am

非常的感谢山城子老师 对我诗歌的批评。我是哪个农村娃啊,我能感受到你评点中的认真与诚坦,这使我有点语无伦次,因为感动,也因为超过了我的期待,再次说声谢谢你!你批评得很好,我要慢慢想一下你的话,我想会一定能使我的写作更进一步的。

风动
星期一 二月 02, 2009 9:45 pm

给山城子老师送来迟到的祝福。。。

蔡利华
星期四 一月 29, 2009 1:07 am

祝李兄新年快乐!和山城子先生.--------
红梅瑞雪岁已初,浓浓乡情迎面铺。
坐上老客笑乡音,执笔欣然朝天抒。

肖今
星期三 一月 28, 2009 6:51 am

山城老师,我来拜年了.

祝你牛年健康快乐

山城子
星期三 五月 28, 2008 12:00 am

谢谢katbai前来问候!
山城子也问你好!

katbai
星期五 五月 23, 2008 7:43 pm

问候老师!!!愿一切安好!

katbai
星期五 五月 23, 2008 7:42 pm

为灾区受灾的同胞们祈祷:愿逝者安息,生者坚强......

山城子
星期六 五月 17, 2008 8:32 am

谢谢肖今的关心!
我们黔中一切安好!

肖今
星期二 五月 13, 2008 11:17 am

山城老师是四川的吗?

你那儿一切都安好吧!

 成员名称:

 主页:

 留言:
检视和加入笑脸  

Blog(博客)

Blog(博客)启始于 : 星期六 六月 10, 2006 9:39 am
文章数量 : 774
Blog(博客)历史 : 7058 天
回响总数 : 27
观看人数 : 1474682

RSS

RSS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