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题 |
作者 |
留言 |
余秋颍[心蓝] 余秋颍作品集 六品通判 (官儿做大了,保持廉洁哦)
注册时间: 2005-09-15 帖子: 113 来自: 浙江杭州
|
发表于: 星期三 十月 12, 2005 7:14 pm 发表主题: <集粹一>南戏,凤凰涅磐-----记述永嘉昆剧艺术 |
|
|
昆曲艺术对于大家来说并不陌生,这是一个有着600年悠久历史的戏曲,是中华民族传统艺术的瑰宝。
昆曲艺术剧目丰富多彩,文辞华丽,曲调清婉,舞姿优美,技艺卓绝,表演真切,富有诗的意蕴,画的风采,融诗、乐、歌、舞、戏于一声,在中国文学史、戏曲史、音乐史、舞蹈史上都占有重要的地位。被称之为“百戏之祖,百戏之师”,是中国戏曲艺术的集大成者,被世界公认为人类艺术门类的稀世珍宝。
2001年5月18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宣布为“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榜首),与已在舞台上消亡的古希腊悲剧、印度梵剧并称为世界三大最古老戏剧。
※ 源远流长 文化浓厚
昆剧源于南戏,南戏亦称戏文,是宋、元时用南曲演唱的戏曲形式。由宋杂剧、唱赚、宋词,以及里巷歌谣等综合发展而成。南戏首先在永嘉正式形成,当时称“永嘉杂剧”,或“温州杂剧”。
昆剧原为民间的清曲小唱,早在北宋末叶的宣和年间(1119~1125年),由于江南东南沿海一带经济发达,商业繁荣,在浙江温州一带产生了这种民间歌舞小戏,这便是南戏的萌芽。随宋室南渡之后,临安(杭州)成了整个南方的政治中心,经济与文化事业迅速发展,南戏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得到迅速繁荣发展。到绍熙年间(1190~1194年),在南戏中已经出现了《赵贞女》、《王魁》这样艺术性较高的剧本,标志它已经进入较成熟的阶段。
到了元末明初,南戏已变成为当时群众所喜闻乐见的一种形式,广泛流传,到明后期至清中叶,成为四大声腔之一,使中国戏曲艺术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
永嘉昆剧是通过本地的东西(如语言、民间音乐等)吸收了昆山腔的各种优点来丰富自己,逐渐形成自己独特风格的地方剧种──永昆。
※曲姿清婉 技艺绝卓
一 华丽典雅、细腻传神的表演艺术
昆剧的表演,是一种歌、舞、介、白各种表演手段互相配合的综合艺术,逐步形成了载歌载舞的表演形式。昆剧表演艺术是一个完整的艺术体系,是中国戏曲艺术的精华。昆曲演出的剧目丰富,题材广泛,剧本采用宋元时代杂剧传奇的结构方式,按折自成单元,每折均有一个贯穿在总情节上的相对独立、完整的小段情节。文学语言继承古诗词、元曲的优点,文体采用长短句,文辞华丽典雅,表现深刻。昆曲音乐属曲牌体,数量之多达两千余个。
永嘉昆剧行当分为生、旦、净、丑、末,其表演艺术比较接近自然。演员的舞台动作都要从生活出发,表演的内容符合真实的生活逻辑。表演过程中,演员要根据环境人物中的人物动作、行为,来丰富充实其特性特征,形成具有浓郁的地域风情和剧种物色的表演艺术。
●生角:有“老生“、“小生”、“正生”三类。
永昆小生,多为戏曲的主角,多扮风流才子,落难书生;
正生扮演名士贤臣,神形兼备,声情并茂,唱、念、做、打俱绝;
老生唱、做两功俱备。都擅演“鞋趿戏”(温州人称拖鞋为“鞋趿”)。此类角色大多穷愁潦倒的下第举子与落魄文人。
●旦角“旦角”,分正旦、贴旦、彩旦、武旦(也称刀马旦),着重表演青春少女之闺怨恋情。
正旦举止端方,幽娴贞静,婉约细腻;
彩旦身姿轻俏,或活泼、或泼辣放荡,唱念清朗甜润。
正彩旦重在表演上细致入微,水乳交融,达到很高的艺术境界。
●净角“净角”,分“大花”和“小花”、“小花(丑)”
大花脸讲究功架、气质,要求气度恢宏、雄浑、凝重,以唱见长;
二花脸重跌打翻扑,表演娇健敏捷,须具扎实武功底子,可分豪爽、勇猛、憨直、机趣、凶残几类;
小花脸(丑)以身段表演,富有喜剧色彩,要求幽默、风趣、洒脱、飘逸、喜怒哀乐──随身所出,一切得之自然。
●丑角“丑角”,在角色行档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民间向有“无丑不成戏”之谚。
二 清丽婉转、淡雅飘逸的唱腔艺术
昆剧熔北曲和弋阳、海盐等南贡诸腔于一炉,并加以提炼,其音乐上的艺术成就是史无前例的。它无论在曲调旋律、演唱技巧、戏剧性表演手法等方面,都较以前诸腔更为完美。
在节奏上,除通常的三眼一板、一眼一板、叠板、散板外,又出现了赠板,使音乐布局更多变化,缠缠婉转、柔曼悠远的特点也加突出。
在演唱艺术技巧上,注重声音的控制、节奏速度的顿挫疾徐和咬字吐音,把传统的民族音乐艺术的成就,向前推进了一大步。
在音乐配器方面也更为齐全,由于以声若游丝的笛为主要伴奏乐器,加上赠板的广泛应用,字分头、腹、尾的吐字方式,以及它本身受吴中民歌影响而具有的“流丽悠远”特色,使昆剧音乐以“婉丽妩媚,一唱三叹”著称。
“永昆”剧作为昆剧的一个分支,固然有着“母核”方面的同一性,但由于地域语音不同,在声腔音乐方面也有相异性。
永昆剧本的音乐布局为“联套形式”、“曲牌性质”,伴着主乐与“管色定调”等,其声腔也以南曲及其联套为主,包括一部分北曲曲牌与联套,在近代戏曲音乐系统中,属于曲牌腔系。
昆剧的“曲牌制”音乐,是从“倚声度曲”的基础上经过长期演变后形成一个十分严密的宫调体系。在曲牌运用上与苏昆相对地说要自由得多,只要宫调的笛色相合,可以自由选用不受限制,尤其是一些南北合套的犯调的使用上更是灵活多变,甚至可以超越原有曲牌的基本腔格,这种灵活运用曲牌给新编剧目带来了一定的方便。
“永昆”上演剧目的套曲,通常不限制在一个宫调上,更不受传统的宫调联套规律的限制,在唱腔间,时常出现中间转调,甚至在同一支曲牌二人对唱时、也会在中间突然转调;如《桂花亭。亭会》(莺啼儿)唐寅唱段,先唱六字调,中间突转唱尺字调;永昆曲牌的可变性,使它在音乐上呈现出极大的丰富性和灵活性。这种多元音乐结构或许是温州南戏那种“不叶宫调”的延伸,具有原始质朴的自然风味。
永昆有两种不同形式的曲谱,一是工、尺记的谱;一是仅点板式没有工、尺的曲谱。工、尺谱是中国多数剧种与乐种曲谱一样的,在简谱未流行之前,一般都是使用工、尺谱。“首调唱名工、尺”。
永昆乐队的主要伴奏乐器,即流传最广的“横笛”──民间的“曲笛”。曲笛不仅是中国大多数戏曲声腔的主要伴奏乐器,而且还是“定音乐器”。乐队的定调,曲谱的记录,都是以它为依据的。
三祈承祥庆、福启春华的演出习俗
额子戏,又称“日子戏”,是永嘉传统庙会习俗。每当历定的日子一到,戏头家及主持者即聘请剧团来祠或庙中演戏。人们已有一种牢固的思想观念,总认为演了额子戏村坊才会风调雨顺、人口平安、五谷丰登。每逢演戏期间,家家摆宴,宾客如云,笙箫鼓乐,呈现一派升平景象。
额子戏的演出,有一套代代相传约定俗成的即定程序。通常每个台基演三天,每天下午、晚上各演一场,共演六场。
演出前先打“头通”(也有称“闹台”)或打“集锦头通”、“锣鼓头通”。意在招徕观众及通知演员作好演出准备工作,接着是打“八仙”。八仙有“大八仙”、“小八仙”之分,凡是第一天夜场演出大多打“大八仙”。“大八仙”是西天王母庆贺蟠桃大会,四海龙王、诸天菩萨、八洞神仙都齐来庆贺,各显神通。“大八仙”是诸社班服装行头及演员阵容的大检阅。次日和第三日夜场一般只打“小八仙”,依次上福、禄、寿、喜四仙官,寓祈福、消灾、人寿年丰之意。最后以小生与小旦拜堂团圆。八仙结束,稍停锣鼓,接着演折子戏,亦称“插出”或“三出”,各夜戏应演三个插出。折子戏演毕,再演正本戏。正本就是一场戏的中心剧本,据农村习俗,第一本开锣戏须演彩戏,所谓彩戏,就是以忠、孝、节、义为重点内容,又要大团圆告终的剧本。一座戏台不管是演多少夜戏,最后一场戏中的人物角色必须有包公登场,其原因是说包公能日判阳、夜判阴,故妖魔鬼怪见到包公即远离村庄,保地方安宁。最后一场戏完毕,都要“洗台”,由“大花脸”角色化妆成包公或关公出场绕台几圈、配以符咒,此叫“洗台”亦谓“照台”、“扫台”,目的是这场戏演后,确保村庄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家门庆吉、人口平安。
※艺苑“幽兰”永放光彩
当昆曲被列为“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的消息传来后,国家文化部在北京长安剧院及北京大学百年纪念堂举行了全国昆剧艺术表演,,一场场精彩的昆曲剧目及折子戏,。浙江永嘉昆曲传习所,以古戏版本《张协状元》,一举获得大众的青睐,反响热烈。
为保护和扶持昆曲的艺术发展和传承,中央财政决定每年投入1000万抢救专项资金。同时,文化部还草拟了《抢救、保护和扶持昆曲艺术实施方案》,规定在今后5年内,将以浙江昆剧团、上海昆剧团、苏州昆剧团为“龙头”,建立昆曲艺术生态保护区,由此,长三角将作为振兴昆曲艺术的中坚力量。昆曲艺术至此迎来了明媚的春天。
昆曲,一扇代表古老戏曲艺术的窗子,看600年岁月沧海变幻,文化与艺术的交融,从中,让我们品味古老民族人文精神的诉说!
昆曲,不能遗忘的“百戏之祖”。 _________________ 心蓝 |
|
返回页首 |
|
|
白水[FFFFFF] 白水作品集 一品翰林院大学士 (酷我!I made it!)
注册时间: 2004-05-16 帖子: 9025 来自: Toronto
|
发表于: 星期四 十月 13, 2005 7:33 pm 发表主题: |
|
|
看你这么一写, 真想听听. |
|
返回页首 |
|
|
余秋颍[心蓝] 余秋颍作品集 六品通判 (官儿做大了,保持廉洁哦)
注册时间: 2005-09-15 帖子: 113 来自: 浙江杭州
|
发表于: 星期四 十月 13, 2005 8:09 pm 发表主题: |
|
|
问好,白水斑竹, 呵呵, 有时间俺给你上传一个试试,但不知道这里怎么使用, 没用过音乐上传法,不知是否有高人愿意一教 _________________ 心蓝 |
|
返回页首 |
|
|
|
|
您不能发布新主题 您不能在这个论坛回复主题 您不能在这个论坛编辑自己的帖子 您不能在这个论坛删除自己的帖子 您不能在这个论坛发表投票
|
本论坛欢迎广大文学爱好者不拘一格地发表创作和评论.凡在网站发表的作品,即视为向《北美枫》丛书, 《诗歌榜》和《酷我电子杂志》投稿(暂无稿费, 请谅)。如果您的作品不想编入《北美枫》或《诗歌榜》或《酷我电子杂志》,请在发帖时注明。 作品版权归原作者.文责自负.作品的观点与<酷我-北美枫>网站无关.请勿用于商业,宗教和政治宣传.论坛上严禁人身攻击.管理员有权删除作品.
Powered by phpBB 2.0.8 © 2001, 2002 phpBB Group phpBB 简体中文界面由 iCy-fLaME 更新翻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