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views 酷我-北美枫

酷我-北美枫主页||酷我博客

 
 常见问题与解答 (FAQ)常见问题与解答 (FAQ)   搜索搜索   成员列表成员列表   成员组成员组   注册注册 
 个人资料个人资料   登陆查看您的私人留言登陆查看您的私人留言   登陆登陆 
Blogs(博客)Blogs(博客)   
Coviews BBS

北京打工群落

 
发表新帖   回复帖子    酷我-北美枫 首页 -> 人在旅途
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题  
作者 留言
萧艾[萧艾]
萧艾作品集

四品府丞
(封疆大吏也!)
四品府丞<BR>(封疆大吏也!)


注册时间: 2005-10-28
帖子: 382

帖子发表于: 星期日 四月 27, 2014 12:25 pm    发表主题: 北京打工群落 引用并回复

北京打工群落


  歌手陈星在《新打工谣》唱道——             

           

           离开父母和朋友

           眼含热泪挥挥手

           风吹雨打不呀不停留

           长长路上我默默地走

           多少冬夏与春秋

           面对车流和高楼

           茫茫人海

           去呀去寻找

           想要的幸福真难求

           三月三呐九月九

           汗滴泪水满身流

       

  “打”,意思是从事,进行;“工”指工作;打工就是从事工作。那为什么不叫上班呢?打工多指农村人背井离乡到经济发达地方去工作。

  “打工”一词从香港传入中国内地之后,广东省居民所说的“打工”指的是除自己做老板以外的劳动者,国企职员和公务员都是“打工者”的一员。

  改革开放后,随着广东珠江三角洲地区经济的发展,全国各地农村一些剩余的劳动力就离乡别井,来到南方发展,由此出现了“打工”一说,并让这个词语广泛流传开来。

  打工者对广东省和中国其他沿海发达地区的建设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群体在不断地壮大。中国许多城市都活着“打工一族”的身影。

  在北京东五环有很多四川人,他们来这里打工。

  老唐是四川江油新春乡人,来了十多年了,现在,他在电厂上班,一个月3000多。公司还给他买了保险。

  他们一家三口在这里,妻子,女儿都在打工。

  老唐是60后出生的人。那天,我去了,他为我放音乐,他自己唱卡拉ok。

  新歌我不会唱,但是他会,他说,你老了,我还行。

  他在电厂打扫卫生。他和他老婆住一间小屋,简易房。

还有老唐。他们一家也在北京。为了一个共同的革命目标,我们走到一起来了。

  老唐四川人,我们是老乡。我们都是四川人,江油人。

  他四十六岁,属马,我们同年,他是新春的,我是小溪坝的,挨得很近。见了面,就有一种亲切感。我们很像,个子,年纪,都戴眼镜,都是江油人,都是打工的,一家人都在北京。

  老唐在搞卫生,他上班的地点距离小郊亭不远,他骑着摩托去上班,妻子说,老唐很潇洒。潇洒在我们这个年纪很难得。因为,中年人压力很大。上有老,下有小。

  我的朋友诗人陈大华说,人到中年心事多,是真的,我深有体会。

  对于人生,我想到佛的话:人生是苦,苦海无边,回头是岸,可是岸在哪里?

  他已经头发花白,如我。六十年代的人,已经是老年人了。至今,还在北京漂泊,实在是生活所迫。

  贫瘠的家乡没有能力养育她的儿女。她的儿女只有背起行囊,远走他乡。

  老唐有一个女儿,已经长大,不知找了婆家没有,他一家三口,生活艰辛,可是却能和家团聚,也是一种幸福。

  老唐人缘关系好,常常见他和一群人在一起聊天,喝啤酒。妻子说,他的亲戚来北京的很多。

  他其实只挣一千多块钱,工资不高,可他很乐观,很满足,没有听见他抱怨生活。我所见的中国人,都有一种隐忍的精神,对于生活的艰辛,默默的承受。没有怨天尤人,只能这样,谁又能改变现实。现实是坚硬的。

  他的妻子很年轻,老唐真有艳福,人们说这是他上一辈子修来的。他的妻子在做物业,一个月三千多。

  一家人都在北京,住简易房。他们没有诅咒生活,我经常想起佛的话:逆来顺受。老唐是做到了。佛说,一切众生皆有佛性,是真的。

  我和老唐交往不深,可是对于他有一种一见如故的感觉,他身上有一种亲和力。

  所以,每次见了他,我总是主动打招呼,发一枝烟。

  有一次,一个老乡叫妻子给找个工作,妻子找了老唐,老唐二话没说,就把那人带到公司上班,一般是打扫卫生。妻子说,老唐很仁义。

  小罗是四川江油永平镇的人,在带班,带班,就是带人搞建筑。

  刚刚碰见小罗,他往南走,我们回家,他说,曾大爷,去了哪里,我说,陪孩子买了一本书。他来自四川,是我的家乡人。我们一来北京,就与他们熟识,两家人常来往。同是打工人。俗话说,在家靠父母,除外靠朋友。他说,没钱了,说一声。果真,没钱了,我开口,他就借我两百。

  小罗在搞建筑,是带班的。据说,他半年,挣了几万块。有时候,他也干活。我刚来,他叫我去帮钢筋。我没有去,我有文人的弱点,好面子。没过几天,我在龙文学校上班。他安慰我说,你这算是找外水。

  有一次,我们产生了矛盾,我在江油帮他们买车票,买了加班车,他说我没本事,我火了。一路没有说话。小兰批评我,人家说个随口话,你没必要那么在意。三年过去了。我们和好了。他老婆过生日,我主动去了,算是和解,俗话说,冤家宜解不宜结。

  在北京,我的脾气改了不少,过去,心里憋屈,觉得命运不公平。现在,我时常想起季羡林的话:“风物常宜放眼亮”。  看远一点,不在意一时得失。很多人劝我。开心,愉快。

  小罗他家过去在平房,潮湿,他们得了关节炎,一下雨,腿就痛,有一次下雨,他们的家进水了。后来,公寓修好,他们也搬进公寓了。他说,总得把房租钱找够,房租那么贵。

  他很会与人沟通,有一次,我的两个老师朋友来,我叫他喝酒,他来了,很会说话。在北京呆了几年,是不一样。那一晚,我们喝酒喝得很愉快。

  他还在北京奔走。搞建筑。搞建筑能挣很多钱。比教书强。一天最少两百块。也应该,他们的工作很幸苦。走在北京,想到一句话:高楼遍地立,不是修房人。

  经常看见他和一群四川民工聊天,我感到自己有文人的清高,脱离人民群众。老子说,混同尘世,才是幽深玄妙的境界。做人,要和光同尘。

  他和我年纪差不多,看起来,却比我年轻。见了面,聊几句,抽一支烟,他叫我曾大爷。我快50岁了。是大爷了。

  我基本上退休了,可以不去日晒雨淋。我想起白居易,因为有病,他注意休息,结果活了70多岁。我准备向白居易学习。

  妻子小兰说,你看小罗花矮子好高哟,意思是额头宽,很聪明,。在小郊亭,有很多江油人,我说,干脆改为江油村算了。在这里有很多打工的人,他们一般做建筑,打扫卫生,煮饭,只有我打的是文化工。我教过书,在图书公司做过编辑。所罗门王说过,日光底下无新事。

  不过,换一个地方,换一种活法,也是好的。我是一个居住在北京的退休教师,如此而已。我没有问过他们是否回去,什么回去。

  也许,他们想许多打工的人一样,年老回故乡,安度晚年。北京的四川民工住在东五环,在小郊亭村,在城市边缘,他们进入不了中心。

  他们做饭,搞建筑,打扫卫生。他们来自四川,有许多是我的家乡人。他们在外面说着不标准的普通话,在家里,说着方言。他们没打算在北京安家。他们住简单的房屋,400块钱一个月也嫌贵。等到老年,他们会回到四川。他们家乡,有田,有地,有房。家里的楼房是修好的。

  其实,四川民工生活并不差。

  在外面挣钱,家里还有土地,有楼房。

  不像我,没有土地,没有房子。只有一份工资。

  我也是打工的,我打的是文化工。小林说,你还不如农民,一些老大爷在建筑工地打杂,一天也要挣200多。

  张大姐是属马的。我们都是六十年代的人。她来自四川江油阴平,离我的家小溪坝不远。

  她的儿子已经参加工作。老公在成都带班。我说,只要能挣钱就行。儿子大学毕业,已经在重庆工作。

  吴敏在小海子打扫卫生。一个人2000元。她是新春的。也距离小溪坝不远。不知道她是不是一个人在北京,家里有什么人。

  吴敏也是江油新春的,嫁给一个四川射洪人。

  那个人长期不在家,她和她女儿在这里。

  她大约是80后,很年轻,有活力。

  她在小海子给人做饭。

  她的女儿在半壁店小学读书,读三年级了。这里,只有她们母子。

  她们住的是简易房,一间,有十二三平

  她很年轻,前天在我家打麻将。他们不抱怨自己的生活。他们隐忍,不怨天,不尤人。

  小李也在打扫卫生。一个月5000多。她个子不高,精明能干。

  她们一家都在北京,住简易房,一个月300元。他的丈夫在干建筑,一天200多。

  漂泊京城,是他们的宿命。他们远离故土,背井离乡,在梦里,他们回到家乡。

  在小郊亭,四川人,尤其是江油人很多,经常是这样,碰见一个人,一问,是江油的。江油是李白故里,那里出了一个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李白是江油的骄傲。

  但在在北京,知道江油的人还很少。但一说李白,众人皆知。

  为了生活,因为,生活在别处。偏远,远离市中心。就是他们的生活状态。他们是我的老乡。我不是农民工,可是农民是我的兄弟。

  在北京,与我们交往最多的农民工。我的家乡,也在乡下。我也是农民。一个有一点文化的农民。

  在北京,我们还认识小张一家。现在,他们住在半壁店,住的及其简单的平房,狭窄,拥挤,一家三口在北京。他的妻子不认识字,在电厂打扫卫生。他本人在搞建筑。他们是四川巴中的人。

  前不久,他哥哥死在建筑工地,老板赔了50多万,他的父母已经去世。他的嫂子又找了一个男人,是四川双河口的人。

  我对他说,你应该为你的侄儿争取一笔钱。我建议他学一学遗产继承法,也许,他还可以有一笔钱。他们的女儿在打工子弟学校念书。他准备让她到公立学校读书,因为那里收费低。

  四川民工,漂泊世界各地。他们来自巴蜀大地,那里的土地,已经无法为他们提供滋养。

  他们来到北京,挣不高的工资,因为没有文化,他们只有从事一般性质的工作。

  就是那样,他们也感觉自豪。因为,他们在北京工作,总比在家乡强。

  吴孝兰是江油人,也在打扫卫生。她一个人住在半壁店。房子很简陋,但很干净。我和妻子一起去她那里,她与我们谈到家事。

  说她男人不干活,爱打牌。儿子不争气。

  真是家家有本难念的经。

  沈姐也在给别人做饭,她个子小,人显得很精神。她属马。女儿已经参加工作。他们在北京买了车子,过年,他们一家开车回家,很有面子。

  她住在青年公寓,和女儿住在一起。我没有见过她丈夫,不知道她是干什么的。

  生活一天天进行。我们来北京已经两年。

  两年里,与我们接触最多的是四川民工。

  俗话说:美不美,家乡水,亲不亲,家乡人,见了四川人,觉得格外亲切。

  星期天,他们回到我家打麻将。我们会留他们吃饭。

  我也是一个民工,只不过,我多读了一点书,我在搞文化工作。我认为,一切人都是平等的。西方自由、平等、博爱的观念,我们也应学习。

  我曾经有一首写四川民工的诗,引在这里——



四川民工

  

  低矮的房屋关着梦

  薪水不高的工作

  乡音只在小圈子发芽

  

  贫瘠的土地

  背井离乡

  

  漂泊的另一端

  是返回。起点站

  就是终点站



  我老婆小兰,在做饭。我老婆只有小学文化。她说,她这一辈子,最大的遗憾就是没有上过学。

  她哥哥过去在这里打工,也在打扫卫生,她嫂子过去就是干她现在的工作,给公司做饭

  玉容在给人做保姆,住在别人家里,一个月5000多。

  玉容很年轻,看起来很干净,文雅,长相也不错。

  这里,基本可以说是江油村。

  过去修电视的地方,有人开了馆子,卖江油米粉。

  妻子打工,我也来。

  沈姐也在给人做饭,沈姐40多岁,住在青年公寓。

  她女儿也在北京上班,做设计。女儿很年轻,是九十年代人,买了一辆二手车,白色,我们坐过。

  沈姐的男人,我没有见过,不知道在干什么。

  张大姐回去了,她头发有些花白,个子高挑,也在给人做饭。她老了,也是属马的,据说,在成都。

  她儿子在做桥梁工程,一个月10000多块,老公也有钱,她完全可以不干活了。米。她有一辆摩托,家里,有一台移动电视。

  他们没有什么文化,所以只能干体力活,搞建筑,做饭,带孩子,打扫卫生。

  打工,就是工作,就是上班。

  只不过给私人做,是临时的工作。

在北京,我听说了这样几件事,是关于四川民工的。

其一,是说,一个民工走回四川,北京到四川有两千多公里,他硬是走回去了,据说,他是一边走一边打工回去的,走了两个月,回到四川。

在一个陌生的城市,举目无亲,身无分文,他选择了走。 另一件事情是一个民工是四川江油的,现在已经死去了,他叫何在明,是四川省江油市小溪坝阴平村的,他在北京打工,把他的父亲接到北京,结果,父亲在北京死去了,他把父亲火化了,捧着骨灰盒,四下乞讨,才回到四川。后来,他除外搞建筑,摔死了。

还有一个民工,是四川巴中的,从高楼上摔下来,老板赔了50万。他的弟弟我认识,原来我们一起住在小郊亭浴池楼上。他的嫂子又找了一个男人,他正为这50万怎么分发愁,我建议他学一学法律,保护他侄子的权益,也许他也应该有一份。他沉默。

不知他哥哥的抚恤金是怎么分的。如果他嫂子找的那个男人心好也罢,就怕把他侄子和嫂子欺骗了。

在这里,有很多四川人,大多是打工的,男人搞建筑,女人煮饭、打扫卫生。

四川民工,他们说着方言,拄着低矮的简易房,身上沾满水泥浆。日晒雨淋,很幸苦。

有一次,我妻子小兰去开了一天荒,挣了100块,累得腰酸背痛,再也不想去了。

他们没有文化,大多来自农村,只能干干建筑,打扫卫生。

有一个女民工,生于70年代,竟然不识字,我很惊讶。她说不清她上班的地方在哪里,只说,那里有一座桥。两口子搬到半壁店去了,我上一次想去找他们,竟然找不到了。

  诗人左河水写过《鹧鸪天·老农打工》:

     老汉离乡为育娃,

     几经风雨历天涯。

     日修豪宅熬寒暑,

     夜宿窝棚受咬扎。

     节膳用,戒烟茶,

     赚了学费备零花。

     月盈梦断登高望,

     满目楼林不见家。





北京打工群落



  歌手陈星在《新打工谣》唱道——             

           

           离开父母和朋友

           眼含热泪挥挥手

           风吹雨打不呀不停留

           长长路上我默默地走

           多少冬夏与春秋

           面对车流和高楼

           茫茫人海

           去呀去寻找

           想要的幸福真难求

           三月三呐九月九

           汗滴泪水满身流

       

  “打”,意思是从事,进行;“工”指工作;打工就是从事工作。那为什么不叫上班呢?打工多指农村人背井离乡到经济发达地方去工作。

  “打工”一词从香港传入中国内地之后,广东省居民所说的“打工”指的是除自己做老板以外的劳动者,国企职员和公务员都是“打工者”的一员。

  改革开放后,随着广东珠江三角洲地区经济的发展,全国各地农村一些剩余的劳动力就离乡别井,来到南方发展,由此出现了“打工”一说,并让这个词语广泛流传开来。

  打工者对广东省和中国其他沿海发达地区的建设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群体在不断地壮大。中国许多城市都活着“打工一族”的身影。

  在北京东五环有很多四川人,他们来这里打工。

  老唐是四川江油新春乡人,来了十多年了,现在,他在电厂上班,一个月3000多。公司还给他买了保险。

  他们一家三口在这里,妻子,女儿都在打工。

  老唐是60后出生的人。那天,我去了,他为我放音乐,他自己唱卡拉ok。

  新歌我不会唱,但是他会,他说,你老了,我还行。

  他在电厂打扫卫生。他和他老婆住一间小屋,简易房。

还有老唐。他们一家也在北京。为了一个共同的革命目标,我们走到一起来了。

  老唐四川人,我们是老乡。我们都是四川人,江油人。

  他四十六岁,属马,我们同年,他是新春的,我是小溪坝的,挨得很近。见了面,就有一种亲切感。我们很像,个子,年纪,都戴眼镜,都是江油人,都是打工的,一家人都在北京。

  老唐在搞卫生,他上班的地点距离小郊亭不远,他骑着摩托去上班,妻子说,老唐很潇洒。潇洒在我们这个年纪很难得。因为,中年人压力很大。上有老,下有小。

  我的朋友诗人陈大华说,人到中年心事多,是真的,我深有体会。

  对于人生,我想到佛的话:人生是苦,苦海无边,回头是岸,可是岸在哪里?

  他已经头发花白,如我。六十年代的人,已经是老年人了。至今,还在北京漂泊,实在是生活所迫。

  贫瘠的家乡没有能力养育她的儿女。她的儿女只有背起行囊,远走他乡。

  老唐有一个女儿,已经长大,不知找了婆家没有,他一家三口,生活艰辛,可是却能和家团聚,也是一种幸福。

  老唐人缘关系好,常常见他和一群人在一起聊天,喝啤酒。妻子说,他的亲戚来北京的很多。

  他其实只挣一千多块钱,工资不高,可他很乐观,很满足,没有听见他抱怨生活。我所见的中国人,都有一种隐忍的精神,对于生活的艰辛,默默的承受。没有怨天尤人,只能这样,谁又能改变现实。现实是坚硬的。

  他的妻子很年轻,老唐真有艳福,人们说这是他上一辈子修来的。他的妻子在做物业,一个月三千多。

  一家人都在北京,住简易房。他们没有诅咒生活,我经常想起佛的话:逆来顺受。老唐是做到了。佛说,一切众生皆有佛性,是真的。

  我和老唐交往不深,可是对于他有一种一见如故的感觉,他身上有一种亲和力。

  所以,每次见了他,我总是主动打招呼,发一枝烟。

  有一次,一个老乡叫妻子给找个工作,妻子找了老唐,老唐二话没说,就把那人带到公司上班,一般是打扫卫生。妻子说,老唐很仁义。

  小罗是四川江油永平镇的人,在带班,带班,就是带人搞建筑。

  刚刚碰见小罗,他往南走,我们回家,他说,曾大爷,去了哪里,我说,陪孩子买了一本书。他来自四川,是我的家乡人。我们一来北京,就与他们熟识,两家人常来往。同是打工人。俗话说,在家靠父母,除外靠朋友。他说,没钱了,说一声。果真,没钱了,我开口,他就借我两百。

  小罗在搞建筑,是带班的。据说,他半年,挣了几万块。有时候,他也干活。我刚来,他叫我去帮钢筋。我没有去,我有文人的弱点,好面子。没过几天,我在龙文学校上班。他安慰我说,你这算是找外水。

  有一次,我们产生了矛盾,我在江油帮他们买车票,买了加班车,他说我没本事,我火了。一路没有说话。小兰批评我,人家说个随口话,你没必要那么在意。三年过去了。我们和好了。他老婆过生日,我主动去了,算是和解,俗话说,冤家宜解不宜结。

  在北京,我的脾气改了不少,过去,心里憋屈,觉得命运不公平。现在,我时常想起季羡林的话:“风物常宜放眼亮”。  看远一点,不在意一时得失。很多人劝我。开心,愉快。

  小罗他家过去在平房,潮湿,他们得了关节炎,一下雨,腿就痛,有一次下雨,他们的家进水了。后来,公寓修好,他们也搬进公寓了。他说,总得把房租钱找够,房租那么贵。

  他很会与人沟通,有一次,我的两个老师朋友来,我叫他喝酒,他来了,很会说话。在北京呆了几年,是不一样。那一晚,我们喝酒喝得很愉快。

  他还在北京奔走。搞建筑。搞建筑能挣很多钱。比教书强。一天最少两百块。也应该,他们的工作很幸苦。走在北京,想到一句话:高楼遍地立,不是修房人。

  经常看见他和一群四川民工聊天,我感到自己有文人的清高,脱离人民群众。老子说,混同尘世,才是幽深玄妙的境界。做人,要和光同尘。

  他和我年纪差不多,看起来,却比我年轻。见了面,聊几句,抽一支烟,他叫我曾大爷。我快50岁了。是大爷了。

  我基本上退休了,可以不去日晒雨淋。我想起白居易,因为有病,他注意休息,结果活了70多岁。我准备向白居易学习。

  妻子小兰说,你看小罗花矮子好高哟,意思是额头宽,很聪明,。在小郊亭,有很多江油人,我说,干脆改为江油村算了。在这里有很多打工的人,他们一般做建筑,打扫卫生,煮饭,只有我打的是文化工。我教过书,在图书公司做过编辑。所罗门王说过,日光底下无新事。

  不过,换一个地方,换一种活法,也是好的。我是一个居住在北京的退休教师,如此而已。我没有问过他们是否回去,什么回去。

  也许,他们想许多打工的人一样,年老回故乡,安度晚年。北京的四川民工住在东五环,在小郊亭村,在城市边缘,他们进入不了中心。

  他们做饭,搞建筑,打扫卫生。他们来自四川,有许多是我的家乡人。他们在外面说着不标准的普通话,在家里,说着方言。他们没打算在北京安家。他们住简单的房屋,400块钱一个月也嫌贵。等到老年,他们会回到四川。他们家乡,有田,有地,有房。家里的楼房是修好的。

  其实,四川民工生活并不差。

  在外面挣钱,家里还有土地,有楼房。

  不像我,没有土地,没有房子。只有一份工资。

  我也是打工的,我打的是文化工。小林说,你还不如农民,一些老大爷在建筑工地打杂,一天也要挣200多。

  张大姐是属马的。我们都是六十年代的人。她来自四川江油阴平,离我的家小溪坝不远。

  她的儿子已经参加工作。老公在成都带班。我说,只要能挣钱就行。儿子大学毕业,已经在重庆工作。

  吴敏在小海子打扫卫生。一个人2000元。她是新春的。也距离小溪坝不远。不知道她是不是一个人在北京,家里有什么人。

  吴敏也是江油新春的,嫁给一个四川射洪人。

  那个人长期不在家,她和她女儿在这里。

  她大约是80后,很年轻,有活力。

  她在小海子给人做饭。

  她的女儿在半壁店小学读书,读三年级了。这里,只有她们母子。

  她们住的是简易房,一间,有十二三平

  她很年轻,前天在我家打麻将。他们不抱怨自己的生活。他们隐忍,不怨天,不尤人。

  小李也在打扫卫生。一个月5000多。她个子不高,精明能干。

  她们一家都在北京,住简易房,一个月300元。他的丈夫在干建筑,一天200多。

  漂泊京城,是他们的宿命。他们远离故土,背井离乡,在梦里,他们回到家乡。

  在小郊亭,四川人,尤其是江油人很多,经常是这样,碰见一个人,一问,是江油的。江油是李白故里,那里出了一个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李白是江油的骄傲。

  但在在北京,知道江油的人还很少。但一说李白,众人皆知。

  为了生活,因为,生活在别处。偏远,远离市中心。就是他们的生活状态。他们是我的老乡。我不是农民工,可是农民是我的兄弟。

  在北京,与我们交往最多的农民工。我的家乡,也在乡下。我也是农民。一个有一点文化的农民。

  在北京,我们还认识小张一家。现在,他们住在半壁店,住的及其简单的平房,狭窄,拥挤,一家三口在北京。他的妻子不认识字,在电厂打扫卫生。他本人在搞建筑。他们是四川巴中的人。

  前不久,他哥哥死在建筑工地,老板赔了50多万,他的父母已经去世。他的嫂子又找了一个男人,是四川双河口的人。

  我对他说,你应该为你的侄儿争取一笔钱。我建议他学一学遗产继承法,也许,他还可以有一笔钱。他们的女儿在打工子弟学校念书。他准备让她到公立学校读书,因为那里收费低。

  四川民工,漂泊世界各地。他们来自巴蜀大地,那里的土地,已经无法为他们提供滋养。

  他们来到北京,挣不高的工资,因为没有文化,他们只有从事一般性质的工作。

  就是那样,他们也感觉自豪。因为,他们在北京工作,总比在家乡强。

  吴孝兰是江油人,也在打扫卫生。她一个人住在半壁店。房子很简陋,但很干净。我和妻子一起去她那里,她与我们谈到家事。

  说她男人不干活,爱打牌。儿子不争气。

  真是家家有本难念的经。

  沈姐也在给别人做饭,她个子小,人显得很精神。她属马。女儿已经参加工作。他们在北京买了车子,过年,他们一家开车回家,很有面子。

  她住在青年公寓,和女儿住在一起。我没有见过她丈夫,不知道她是干什么的。

  生活一天天进行。我们来北京已经两年。

  两年里,与我们接触最多的是四川民工。

  俗话说:美不美,家乡水,亲不亲,家乡人,见了四川人,觉得格外亲切。

  星期天,他们回到我家打麻将。我们会留他们吃饭。

  我也是一个民工,只不过,我多读了一点书,我在搞文化工作。我认为,一切人都是平等的。西方自由、平等、博爱的观念,我们也应学习。

  我曾经有一首写四川民工的诗,引在这里——



四川民工

  

  低矮的房屋关着梦

  薪水不高的工作

  乡音只在小圈子发芽

  

  贫瘠的土地

  背井离乡

  

  漂泊的另一端

  是返回。起点站

  就是终点站



  我老婆小兰,在做饭。我老婆只有小学文化。她说,她这一辈子,最大的遗憾就是没有上过学。

  她哥哥过去在这里打工,也在打扫卫生,她嫂子过去就是干她现在的工作,给公司做饭

  玉容在给人做保姆,住在别人家里,一个月5000多。

  玉容很年轻,看起来很干净,文雅,长相也不错。

  这里,基本可以说是江油村。

  过去修电视的地方,有人开了馆子,卖江油米粉。

  妻子打工,我也来。

  沈姐也在给人做饭,沈姐40多岁,住在青年公寓。

  她女儿也在北京上班,做设计。女儿很年轻,是九十年代人,买了一辆二手车,白色,我们坐过。

  沈姐的男人,我没有见过,不知道在干什么。

  张大姐回去了,她头发有些花白,个子高挑,也在给人做饭。她老了,也是属马的,据说,在成都。

  她儿子在做桥梁工程,一个月10000多块,老公也有钱,她完全可以不干活了。米。她有一辆摩托,家里,有一台移动电视。

  他们没有什么文化,所以只能干体力活,搞建筑,做饭,带孩子,打扫卫生。

  打工,就是工作,就是上班。

  只不过给私人做,是临时的工作。

在北京,我听说了这样几件事,是关于四川民工的。

其一,是说,一个民工走回四川,北京到四川有两千多公里,他硬是走回去了,据说,他是一边走一边打工回去的,走了两个月,回到四川。

在一个陌生的城市,举目无亲,身无分文,他选择了走。 另一件事情是一个民工是四川江油的,现在已经死去了,他叫何在明,是四川省江油市小溪坝阴平村的,他在北京打工,把他的父亲接到北京,结果,父亲在北京死去了,他把父亲火化了,捧着骨灰盒,四下乞讨,才回到四川。后来,他除外搞建筑,摔死了。

还有一个民工,是四川巴中的,从高楼上摔下来,老板赔了50万。他的弟弟我认识,原来我们一起住在小郊亭浴池楼上。他的嫂子又找了一个男人,他正为这50万怎么分发愁,我建议他学一学法律,保护他侄子的权益,也许他也应该有一份。他沉默。

不知他哥哥的抚恤金是怎么分的。如果他嫂子找的那个男人心好也罢,就怕把他侄子和嫂子欺骗了。

在这里,有很多四川人,大多是打工的,男人搞建筑,女人煮饭、打扫卫生。

四川民工,他们说着方言,拄着低矮的简易房,身上沾满水泥浆。日晒雨淋,很幸苦。

有一次,我妻子小兰去开了一天荒,挣了100块,累得腰酸背痛,再也不想去了。

他们没有文化,大多来自农村,只能干干建筑,打扫卫生。

有一个女民工,生于70年代,竟然不识字,我很惊讶。她说不清她上班的地方在哪里,只说,那里有一座桥。两口子搬到半壁店去了,我上一次想去找他们,竟然找不到了。

  诗人左河水写过《鹧鸪天·老农打工》:

     老汉离乡为育娃,

     几经风雨历天涯。

     日修豪宅熬寒暑,

     夜宿窝棚受咬扎。

     节膳用,戒烟茶,

     赚了学费备零花。

     月盈梦断登高望,

     满目楼林不见家。





通联:100022北京朝阳区高碑店小郊亭村193号曾思云



             
返回页首
阅览成员资料 (Profile) 发送私人留言 (PM) 发送电子邮件
从以前的帖子开始显示:   
发表新帖   回复帖子       酷我-北美枫 首页 -> 人在旅途 论坛时间为 EST (美国/加拿大)
1页/共1

 
转跳到:  
不能发布新主题
不能在这个论坛回复主题
不能在这个论坛编辑自己的帖子
不能在这个论坛删除自己的帖子
不能在这个论坛发表投票


本论坛欢迎广大文学爱好者不拘一格地发表创作和评论.凡在网站发表的作品,即视为向《北美枫》丛书, 《诗歌榜》和《酷我电子杂志》投稿(暂无稿费, 请谅)。如果您的作品不想编入《北美枫》或《诗歌榜》或《酷我电子杂志》,请在发帖时注明。
作品版权归原作者.文责自负.作品的观点与<酷我-北美枫>网站无关.请勿用于商业,宗教和政治宣传.论坛上严禁人身攻击.管理员有权删除作品.


Powered by phpBB 2.0.8 © 2001, 2002 phpBB Group
phpBB 简体中文界面由 iCy-fLaME 更新翻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