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题 |
作者 |
留言 |
空灵部落[最后的酋长] 空灵部落作品集 三品按察使 (天,你是斑竹吧?)
注册时间: 2004-12-25 帖子: 747 来自: 中国恐龙之乡
|
发表于: 星期四 十一月 26, 2009 9:18 pm 发表主题: 一座隐形的建筑――浅读郦楹的诗集《低调的正午》和《夜间旅行》 |
|
|
一座隐形的建筑――浅读郦楹的诗集《低调的正午》和《夜间旅行》
[]空灵部落
西安女诗人郦楹的诗集《低调的正午》和《夜间旅行》已正式出版了,不象咱的是雷声大雨点小,至今仍没得影子。这两本诗集的装帧异常的抢眼,是我所有的诗集中最为亮丽的一部分,这符合郦楹的气质和审美,因而倍感珍惜。
如今要把诗歌进行到底的诗人是有,但为数不多。郦楹则是这为数不多的诗人之一,这不仅仅是她出得两本诗集,而是体现在她能与儿子共同享受诗歌的快乐。记得2007年有机会与郦楹、三色堇和圣梦木子在西安相聚,坐在雅致的茶坊,透过玻璃窗能够俯视钟古楼幽然的夜景。我们谈诗,说到了雷平阳,郦楹说她与儿子一起读雷平阳的《欢乐的蚂蚁》:“在自己的梦中练习长跑……”很是惬意。那时,她已经有了出版诗集的构想,想将2002年以来的诗歌创作以物化的载体凝聚起来,因而我也就有了这份惦记。目前,能读到她的诗,成了她诗歌的受益者,也成了她诗歌成就的见证人。
作为一个银行职员,郦楹成天与数字打交道,又在时光的边角余料之中读诗写诗,发达其左右脑而均有所成,在世界范围内能既写作又从事金融业的想来还有史蒂文斯和卡夫卡。不知道后者会不会对郦楹产生潜在的影响。前不久知道她在研读《最高虚构笔记——史蒂文斯诗文集》,这种思想性的渗透无疑是有益的,我们不能太相信天赋,像济慈、瓦莱里这样的天才又有多少呢?透过郦楹的眼镜片,我们就能看到她洞悉人生,放眼世界的眼睛。是然,郦楹的诗歌创作便自有了她的个性特色,体现了现代人内心的破碎与情感的纠结。从表象来说,内心的破碎表现在用词的断裂与错位,它有别于超现实主义的自然写作,而是将所有的情感、语言、思考等一切生命的元素统统封装在一个窖池之中,经过溶解、蒸馏,再从她内心的深处倾流出来。
《两种叙述――致茨维塔耶娃兼致自己》和《无声的时代》是郦楹《低调的正午》中当最有份量的两首诗。因为《两种叙述》既致茨维塔耶娃也致自己,我们就能从中感受到那种理性的融合。郦楹在主动接受西方诗歌的影响,正如王家新曾写道:“西方诗歌使我体悟到诗歌的**度。诗与现代人生存之间的尖锐张力及可能性,但是帕斯捷尔纳克的诗,茨维塔耶娃的诗……却比任何力量都更能惊动我的灵魂。尤其是当我们茫茫然快要把这灵魂忘掉的时候”。而茨维塔耶娃现实人生则是悲惨境遇的绝境:1941年8月31日,流亡诗人回国经历了一生最不堪承受的精神和物质的双重危机,在叶拉堡市作协将要开设的食堂中谋求一份洗碗的工作而被作协领导拒绝之后,于绝望之中自缢身亡。被布罗茨基宣称为“是全世界最伟大的诗人”的茨维塔耶娃,尚未满50周岁就这样愤世而去。基于现实的复杂性,其诗歌的思想很是复杂,使她的诗显得有些晦涩。虽然茨维塔耶娃与里尔克、与帕斯捷尔纳克的奇异恋情一直为诗人们传为佳话,其《三人书简》成为不可多得的世界文化遗产。但是,那种对诗人抵制的态度,对诗人追求心灵**的无情打击与制约人类文化的发展仍留下了深重的影响。因受里尔克的直接影响,茨维塔耶娃的创作极其重视“文字的准确、韵律的严谨、比喻的奇特、格调的高雅”。郦楹在《叙述一:斯人》中正是体现了茨维塔耶娃的诗歌品质:
“一些声音从风中落下来/一些声音散开,死亡一样荡漾//一些声音总是/隐藏在另一些后面//你探究到渴望的真实/才这样让自己感伤//你告诉过所有人/幸福只在每个梦境里发光/自己依旧简单而笨拙地/颂扬,善待将得到的美好//一些声音从风中落下来/一些声音给你真实,给你伤害//看五花八门的脸/和欲望一起/都在积极给自己,说话的机会/剩下你,必须向一切缄默//并从中抽取必需的盐份/滋润今后,每一天的生活”
而她在《无声的时代》的题记中写下了茨维塔耶娃的诗句:“天堂鸟在歌唱/却不让我们进天堂”这是一种何等的欲哭无泪的疼痛。于此心境之下,我们再来感受她组诗的第一首《有雾……》:“今天有雾,灰朦朦的太空压低大地/阳光经过复杂折射/不由自主模糊起来。人们被退色的晨光包围/无声地碰面,擦身而过/眼睛来不及捕捉彼此,每一瞬间/仿佛消失得更快……/今天有雾,街巷朦胧得像山林/绵延着的静寂,消失的道路以及道路后面的天空/全在枯骨般的雾气里/汽车的声音凸现出来,缓缓迫近/你正穿越的马路像你一样紧张”。
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茨维塔耶娃有一个幸福无比的童年,她的父亲是莫斯科大学的艺术教授、普希金国家造型艺术馆的创始人之一,她的母亲有德国和波兰血统,是著名钢琴家鲁宾斯坦的学生。她渴望通过诗歌中词与词的奇妙组合,来恢复人们在日常生活里中断了的内在联系。大抵这就是所谓的陌生化。而这样的陌生化在郦楹的诗中到处弥漫,让人读来新鲜有加。若干年前,我曾有心评过郦楹的诗,她写一首,我读一首,也就简要地评上几句,不管咱是否曲解、误读,她总是真心交流,而她读诗的眼光总是犀利而独到的,你在读她的评或与她交谈中也能感到她思想的火花和语言的睿智,但由此也会时有不被常人所能接受。
我在张德明赠阅的《网络诗歌研究》中读到过以郦楹的诗为论据的《网络空间的诗性开拓》,可见郦楹诗歌的丰富性。如果说她的《低调的正午》显现了她的处世态度,那么《夜间旅行》则是彰显了她心灵独行的决心。一个女人会惊恐于黑暗,惊恐于黑暗中的兀自独行,然她能有如此定力,用纯静洁白的亚光纸作封面,将月光铺满她前行的独路。她的自序的标题就有一种夜行思索的痕迹:《事情总是在偶然中存在着必然》,充分体现了她对客观世界的理性思辨,此为一;其二,她在两本诗集中没有像当下甚是流行的请一些名流为其写序作跋,而全是她自己精贵的文字,可见其难能可贵的自信力。
现在诗坛上一些小情绪盛行,像一张张苍白的纸在乌云下漫无边际地流浪。这种缺乏心灵故乡的诗只有游荡之心,没有归家之力。郦楹则是在寻找她的人文脉络和心灵故乡,她在《再次写到放弃》中以大自然的启示来纯粹着她的心灵:“放弃三月的阳光,四月的雨/五月的鲜花/以及夏天的加速度//放弃盗贼、牙医、关节炎/以及更远处的乌托邦//放弃、放弃。你看/草木植物,它们,最会放弃/露水还在肩上,还很绚烂的时节/它们就怀着感恩的心/归于泥,归于土,归于天//……”这种放弃让人联想到超度。
当然,读她的诗如果仅读到她厚重的一面,而忽略她柔情的一面则显得不够地道。我一直以为将情诗写得泪流满面的人在现实生活中是缺少爱情呵护的人,这种渴望之情是与爱情缺失的深度成正比的。郦楹具有知识女性的内敛和她曲笔的抒情方式,她的情诗极少,所倾述的对象完全被书面化,称之为“爱人”,可足见其爱情与亲情的饱和度。即使她想将爱情唱得天昏地暗,也要将其归于《虚构,或是梦呓》的主题之下,以《演出(组诗)》拉开《序幕》,像一出莎士比亚的戏剧,将这份爱埋得很深又毫无保留地流露出来,又如仓央嘉措一路摇动他的转经筒,唱得如此凄美:“欲滴的秋/亲爱/我吹着笛子站在路口哭泣/你会带我走吗?//入静的夜/亲爱/是什么人的枕头/煽动月光和雾霭/我不想睡,也没地儿可去//不小心压折了月亮/亲爱/夜色更紧/天使把影子扔在角落。一付/有羽毛的死翅膀//不要哭,亲爱/我伸手搂紧/这片弥漫过来的黑暗/亲爱/你该带我走了吗?”
我们能够在全球金融危机的大背景下读郦楹的诗,是希望于当下文化危机以缓于向纵深漫延。因为我们一直不缺经济发展的剌激计划与方案,而文化只落得个搭台的垫脚的角色。好在诗歌还有,在人们的心中,构建了一座庞大的隐形的建筑,让具有使命感的诗人更加坚强起来,担当传承诗国的重任。(2009.11.9) _________________ 最后的酋长:空灵部落的博客http://blog.sina.com.cn/u/1226654230 |
|
返回页首 |
|
|
星子[ANNA] 星子作品集 酷我!I made it!
注册时间: 2004-06-05 帖子: 13192 来自: Toronto
|
发表于: 星期日 十一月 29, 2009 8:28 pm 发表主题: |
|
|
很有意思。。。欣赏。 _________________
|
|
返回页首 |
|
|
风动[风动] 风动作品集 二品总督总管 (回首人生,前途在望)
注册时间: 2004-10-13 帖子: 4944 来自: TORONTO
|
发表于: 星期六 二月 06, 2010 5:32 pm 发表主题: |
|
|
提读! |
|
返回页首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