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题 |
作者 |
留言 |
三界神尼[FAFAFA] 三界神尼作品集 五品知州 (再努力一把就是四品大员了!)
注册时间: 2007-04-11 帖子: 214
|
发表于: 星期日 十月 11, 2009 11:27 pm 发表主题: 七绝·南昌起义 |
|
|
国共内战的那点事儿(一、南昌起义的叛将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对于82年前的那场南昌起义,留在人们脑海中的印象几乎都来自影视作品,其场面是何等的壮烈,其精神又是多么地令人振奋。1955年授衔的将帅中,有8位元帅、4位大将都与南昌起义紧紧相连,这还不算未被授予军衔的周恩来等中共重要领导人。可是又有多少人知道此后不久发生在起义军内部的那些事情呢?又有多少人知道与这场起义有关的其它名人呢?
话说武汉国民政府主席汪精卫在庐山得知南昌起义的消息后,吓得手足无措,召集诸将前来开会。可是武汉方面军事力量虽然并不次于南京的蒋介石政权,而汪精卫对军队的掌控能力却远不及老蒋。老蒋的部队都是自己的黄埔弟子统领,有师生情谊做纽带,把大家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荣辱与共。武汉方面军队虽多,却都是各统兵将领的私人财产,汪精卫根本指挥不动他们,实质是一盘散沙。于是汪精卫咆哮一通后,张发奎等诸将沉默无语,都想保存实力,谁都舍不得拿自己的军队去和贺龙作战,亏了算谁的呀?最后把汪精卫逼得实在没办法,只好下了个笼统的命令,命各将“速速剿灭叛军”。其实这个命令是一纸空文,下不下这个命令都是那么回事。将领们嘴里斩钉截铁地回答“是”,可各有各的心事,都光喊不动,站在桥头看流水,看汪精卫的哈哈笑,置身事外,谁都不去执行。惟有一个人例外。这个人就是第十师师长蔡廷锴。
我军著名的军旅作家刘秉荣同志收集了大量的翔实史料,撰写了《贺龙全传》,为我们重新复原了当年蔡廷锴先投机革命后又脱离革命的整个过程。
原来蔡廷锴系广东罗定人,屡立战功,平步青云,一直当到师长。为人城府极深,轻易不表露自己的观点。和叶挺交情莫逆,叶作为他的广东老乡,曾经以“把部队带回广东,脱离汪精卫,自己打天下”为掩护试探过蔡的态度,争取过蔡,而蔡并不急于表态,不露声色,让叶始终对自己抱有幻想。
没想到蔡尚未被叶争取过来,南昌起义就爆发了。八月一日当天蔡廷锴正随汪精卫在庐山开会,听闻自己的第十师被叶挺也给带到南昌参加了起义,顿时坐不住了。那等于是他蔡记公司的资产,却被姓叶的给擅自拿去做了生意。部队没了,等于本钱没了,自己就分文不值,以后还怎么在社会上混?因此与会者中只有他是真的对南昌起义着急上火。散会后即连夜赶往南昌,当然,他的目的不是为汪精卫平叛,而是打着“同去革命”的幌子去投机革命,妄图伺机把自己的本钱给骗回来。
南昌起义诸雄都是后来鼎鼎大名的人物,象恩来、朱德、贺龙、刘伯承、聂荣臻、周逸群、诨代英等等,可当时毕竟年轻,听说蔡廷锴来了,都不知所措,不知道应该以什么样的态度面对他。惟有谭平山认为此人“态度暧昧,立场模糊”,应该乘机将其扣留。而叶挺是个仗义的人,绝不肯这么对待好朋友,当即表示反对,为蔡大包大揽,还认为随便扣留了来参加革命的人,会造成不好的影响。周恩来觉得叶挺说得有道理,表示见了蔡之后再做决定。
于是当年这位可以和梁朝伟争夺影帝桂冠的超级演员蔡廷锴先生就出场了,他当着各位的面,闪着激动的泪花,紧紧握住恩来的手演起了戏,嘴里不停地说着仰慕的话,埋怨大家起义为什么事先不叫上他,说自己这次匆匆赶来就是为了投身革命,哪怕是当一小卒,为大家牵马坠镫也愿意。一席话真的就把诸位给感动了,恩来同志这么聪明的人,竟也对蔡完全信任。任命蔡为左翼总指挥,进入军事委员会委员,成为七个委员之一。让蔡暗自庆幸的,是周、叶、贺把第十师仍旧交给他指挥,由蔡任师长。这正是蔡求之不得的,他做梦都想不到事情办的这么顺利。万幸的是,他发现第十师保存得还相当完整,自己的本钱在南昌起义后还没遭到太大的损失。
处理完蔡廷锴的事情,起义军面临着何去何从的问题。这时有上中下三策,上策是离开南昌,在群众基础较好的江西地区建立根据地,中策是占据南昌,而起义军却神差鬼使地选择了下策,抱着要去潮汕地区争取外援的想法,决定南下群众基础薄弱的广东。更要命的是,还选择了一条难走的小路,结果大军为此付出沉重的代价,不仅大炮缁重无法搬运,而且供给跟不上,无粮无水,一路病饿而死的不计其数,开小差的不计其数,其惨状非笔墨可以形容。
如果说这是错上加错的话,那么更昏的一招就是进军的第一步,让蔡廷锴当开路先锋。这等于是白送给了蔡廷锴叛变革命的一个绝好机会。蔡廷锴正愁第十师被裹挟在其它起义部队之中,没有脱身的机会,如果轻举妄动,势必引起怀疑。现在正遂所愿,暗自窃喜,当部队八月三日起程,八月四日入进贤县时。蔡见前后左右均无其它部队,机会难得,便立即和心腹密谋,叫十师三十团放下武器,列队听他训话,成绩将其中的几个中共党员“礼送出境”,犹如龙归大海,鸟出樊笼,重获自由,一溜烟带着部队拐了个弯逃往福建东部,投靠蒋介石去了。
读书至此,不仅掩卷感慨。想想这些中国的军人,真的感觉有点象被人贩子拐卖的无知村妇差不多,人贩子不必用骗术,叫她往东就往东,叫她往西就往西,直到卖给了别人,也没明白过来怎么回事。而这些大老爷们似乎也不比村妇强多少,没有一点自我的认识,枪口指向完全听命与将领。将领要投身革命了,他们也就拼死卖命,视死如归。将领要叛变革命,他们也象羊群一样老老实实跟着走。要在美国,无论将领是共和党还是民主党的,命令士兵为其个人政治目的去作战,士兵可能听命吗?
几乎与此同时,贺龙二十军的参谋长也带着一批部队脱离了革命,这两大损失使起义军三停去了一停。消息传到南昌,恩来叶挺等人气得吐血,叶挺颜面尽失,恩来觉得自己这么精明的人,怎么也会上蔡廷锴的当,犯这种极低错误?气得一病不起,以后去广东都得人用担架抬着。可是二人受此教训结果则不同,叶挺依旧是性情中人,不会吸取这个教训,为了个“义”字,以后还得吃亏。搞政治绝不能讲“义气”,历史上多少英雄吃亏上当就在这义字上面,死无葬身之地,项羽这么大本事,吃亏也吃在这上面,叶挺也一样。而恩来同志吃一堑长一智,从此学乖了,上了这次当以后再也不会上当了。假使再让蔡影帝来他面前表演,他当然不会学谭平山那样把人扣起来,给自己带来“杀降”“拒绝别人革命”的恶名,但在考验蔡之前绝不会轻易委任重要职务。而是给个无权的闲职,看起来地位挺高,但又掀不起什么风浪翻不了天,比如以后给“和平起义”的傅作义一个水利部长,给陈明仁一个副职,给投降过来的更多国军将领来个参事的虚职,这才是成熟政治家的表现。
跟随蔡廷锴一起叛逃的还有他的外甥区寿年,此人后来被蒋介石重用,官至第十三兵团司令,在解放战争中的睢杞战役中被俘。不过这人有个好后代,据说前国足门将区楚良区国门就是他的孙子。
还有个姓欧的叫欧震,不仅是叛变革命,更是反戈一击。欧震是叶挺独立团营长,因蔡廷锴叛逃后,将行军路线等军事机密公布报端,使薛岳、陈济棠得以在起义军前面做好埋伏,当两军相遇拼死相博之时,欧震阵前倒戈,使南下广州的南昌起义部队遭重创。此后欧震深得老蒋重用,抗战时期一直跟随薛岳,也官至兵团司令。
这么看来,老蒋并不是传说中那样只偏重自己的黄埔弟子,对愿意投靠他的人,哪怕原来是对方阵营的,也不管这人是不是魏延这种脑后长反骨的反复小人,他都予以重用,动不动就把几十万部队交这些人手里,让其独当一面。这也说明老蒋做人也是有点感情用事,不如恩来老练,无论老蒋建立多少军统中统,他自己性格有缺陷,在这上面吃亏是迟早的事。事实也证明了这点,他招降纳叛,对这些人放松警惕,吸收了不少象吴化文这样的“三姓家奴”帮他打仗,在关键时候这些人又总出卖他,搞得他狼狈不堪,最后身边都是间谍尽向对方出卖军事情报,还浑然不知,能不被赶到台湾去吗?
有诗为证:
介公纳叛又招降
怎可沽名学霸王
万里江山何处断
南昌城外魏文长
在南昌起义担任贺龙二十军的警卫团的侯镜如,据说在起义受伤后与党组织失去了联系,官方史料称其之后“历任国民党军第三十军三十师参谋长、第三十师八十九旅旅长。1935年4月被授予陆军少将军衔。1937 年任第九十一军参谋长。”这两者之间有因果关系吗?和党失去了联系,没有向老蒋宣誓效忠,没有公开和党决裂的言行,你一个早就知名的共军将领,没有什么表示,老蒋就随便允许你在国民党军队里当大官?把几十万部队交给你,当兵团司令去独当一面?
南昌起义失败时,连给周恩来抬担架的民工都扔下病中恩来同志跑了,最惨的时候只剩下恩来、叶挺、聂荣臻哥仨,手里武器只有一把小手枪了。完全和党组织失去了联系,还想尽办法化装逃到香港,再寻找党组织。没说失去党组织就一定得在国民党里当官的呀,起码隐身在民间总可以的吧。比如贺龙带着警卫员也成了光杆司令,但还能隐藏在民间跑到上海重新寻找到党组织,重新前往湖北开辟了洪湖革命根据地。
因此明眼人一看就觉得里面有蹊跷,侯镜如一定是用某种方式,做过某种举动让老蒋相信他已经叛变了革命,才得以重用。当然,有的人会说,这一定是我党有意安排他打入敌人内部,但这种说法不可信,因为他已经失去了党组织的联系,怎么可能接受任务呢?而且在官方对他生平介绍中,对此却讳莫如深,突然语焉不详起来,从来没有过这种交代。这不能不让读者感到蹊跷。
那为什么官方有意为他掩盖这其中的细节呢?我估计是官方认为侯镜如功大于过,这些往事已经不必追究了。原来,决定中国命运的三大战役中,最重要的辽沈战役,要是没有侯镜如起作用,战役的结果可能正好相反。
当年林彪率东北野战军主力扑向锦州时,忽闻老蒋已在葫芦岛增兵组建东进兵团,顿时打消了继续进攻锦州的念头,想回去打长春,因为他知道他实在无力在塔山挡住东进兵团,如果锦州没有打下来,敌人东西兵团对进,自己起码得被包围六个主力纵队,那么战役的结果可能正好相反,东北问题将朝国民党极为有利的方面发展,国民党将在东北留下五十万的战略预备队挥师南下,继而决定整个解放战争的最后结局。
所以塔山之战是解放战争的转折点。可塔山并不是一个很好的防御阵地,塔山并不是山,只是一些滩涂高地,无险可守,无论从兵力、火力和地形哪方面讲,国军攻克塔山易如反掌。正当林彪准备撤退时,中央给他的电报给了他吃了“定心丸”,让他重新树立了打锦州的决心。因为得知老蒋点将点的正是第十七兵团司令官侯镜如做主帅攻打塔山。而恩来同志早在47年就秘密书信联系侯镜如,心知侯必定在此关键时刻“打假球”。所以放心大胆地去锦州,只动用了四纵前去塔山阻截葫芦岛的敌人,四纵打残了再派一个十一纵,连总预备队第一纵都没派就解决了问题。果然,侯姗姗来任,等共军从容挖好工事后才发动进攻,并在部队中散布悲观情绪动摇军心。当初次进攻受阻,部下建议改变进攻方案时,却坚持用最笨的方式进攻,等于是原来打四四二能成功的,他偏要打四三三。他悬赏进攻的士兵五百万金元券,凡后退的必枪毙,逼着他们朝狭窄的方向,面对共军几百挺机枪迫击炮去送死,结果国军损失巨大,连日不克,直到五十四军等被打残,锦州也被林彪攻克,败局已定,大势已去。
正如史料中所说,侯镜如才是塔山之战共军的功臣。恩来同志心知肚明,求之不得,当然不想再追究他南昌起义以后的那些事情了。如此说来,老蒋也是一个容易感情用事的人,从政还是有性格缺陷,也是毁在一个“义”字上,过于相信别人,同样的错误不知道吸取教训,不如毛、周那么成熟,差一点就走到死无葬身之地的下场。毛周也是人,也会感情用事,也会失算,但能吸取教训,上一回当就够了,今后学乖了,不会再犯错。这正是所谓“性格决定一切”,心慈带不了兵,讲仁义就搞不得政治。
最后进行编辑的是 三界神尼 on 星期二 十月 13, 2009 7:36 am, 总计第 2 次编辑 |
|
返回页首 |
|
|
三界神尼[FFFFFF] 三界神尼作品集 五品知州 (再努力一把就是四品大员了!)
注册时间: 2007-04-11 帖子: 214
|
发表于: 星期日 十月 11, 2009 11:38 pm 发表主题: |
|
|
我把诗改成这样好些:
介公纳叛又招降,
钓誉沽名楚霸王,
万里江山何处断,
南昌城外魏文长。 |
|
返回页首 |
|
|
黄崇超[游向高原的鱼] 黄崇超作品集 二品总督总管 (回首人生,前途在望)
注册时间: 2005-08-09 帖子: 2900 来自: 中国,四川
|
发表于: 星期一 十月 12, 2009 9:36 am 发表主题: |
|
|
当年历史,投机者应该不少。其实,后人总是在美化,根据个人的需要。 _________________ 河流在流淌,乌鸫必定是在飞翔。
http://hexun.com/ahchaos/default.html |
|
返回页首 |
|
|
柳上惠[柳生] 柳上惠作品集 一品翰林院大学士 (酷我!I made it!)
注册时间: 2006-03-04 帖子: 5890 来自: 温哥华
|
发表于: 星期一 十月 12, 2009 12:10 pm 发表主题: |
|
|
南昌城外魏文长.大浪淘沙,这一段历史介绍得好. |
|
返回页首 |
|
|
秋叶[我还没有昵称] 秋叶作品集 二品总督 (刚入二品,小心做人)
注册时间: 2004-05-20 帖子: 1633
|
发表于: 星期一 十月 12, 2009 2:01 pm 发表主题: |
|
|
谢谢介绍,拜读了。 |
|
返回页首 |
|
|
三界神尼[FFFFFF] 三界神尼作品集 五品知州 (再努力一把就是四品大员了!)
注册时间: 2007-04-11 帖子: 214
|
发表于: 星期二 十月 13, 2009 7:32 am 发表主题: |
|
|
谢谢楼上三位欣赏,我把诗文再改改 |
|
返回页首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