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views 酷我-北美枫

酷我-北美枫主页||酷我博客

 
 常见问题与解答 (FAQ)常见问题与解答 (FAQ)   搜索搜索   成员列表成员列表   成员组成员组   注册注册 
 个人资料个人资料   登陆查看您的私人留言登陆查看您的私人留言   登陆登陆 
Blogs(博客)Blogs(博客)   
Coviews BBS

众人评沈河的诗

 
发表新帖   回复帖子    酷我-北美枫 首页 -> 酷我诗评
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题  
作者 留言
沈河[我还没有昵称]
沈河作品集

五品知州
(再努力一把就是四品大员了!)
五品知州<BR>(再努力一把就是四品大员了!)


注册时间: 2004-06-14
帖子: 154

帖子发表于: 星期一 八月 06, 2007 4:24 am    发表主题: 众人评沈河的诗 引用并回复

众人评沈河的诗

1、 听

沈河

小站在闽江边,火车经过时
总来一声鸣笛,每晚十点左右。
栖落在体内的白鹇
飞临岸边,看一节一节火车驶向远处。
今晚没有听见。
我猜测有五种原因:
火车晚点;
因提速小站被拆除;
我与小站间的山长高了;
我的耳朵长茧;
或者我走远了。
2004-02-10

庞华评析:我在一些论坛上读过沈河不少诗,对他的短诗很有兴趣。妙在短,常令人低徊不已。《听》绝不是沈河最好诗中的一个,我感兴趣的是,平常事物中蕴藏着许多可能,对这些可能的记录或想象,会让人把眼界更开阔些;而且带着疑问在人间行走,本身就是诗。

2、星期六

沈河

星期六,我成了羽毛
再多的石阶飘上去,再高的山飘上去
离开家
把羽毛插在小鸟上
把臃肿的时间分成一条条涧水

小城适应各种金属声音的生长
家,由混凝土包紧也无济于事
这里,只有风在背后推
只有泉水在唇上流
那只小鸟多了一根羽毛
带走我心头的一团暗影

在山顶,与树比比身高
往天空按一个手印
我俯瞰山下
小城变成一个茧
这时的我却像一只飞舞的蝶

无人评析:《星期六》里的超现实主义手法使语言有了立体效果,使单薄的也丰盈了许多,在休息日心情的放飞因为远离城市,确实应该轻盈。有一种逍遥在诗里。


3、敲一敲

敲一敲,竟然会发光
身体没坏,仅仅接触不良
篮中的红薯在春天
已发出密密匝匝的芽
在布满光的小屋,芽
抵达亲人的面前

光,从窗口跳下去
刚到半空,就被夜色收编
芽,因红薯贮存的营养
耗完之后而枯败

还非评析:叙述巧妙转换:开头二句写灯泡,立马转到红薯,诗中之“光”是“红娘”的牵线。意像鲜活:那只“会发光”的红薯与大地“仅仅接触不良”,“敲一敲”吧,我知道有个地方作者企图敲响它。现在许多网络上的口语诗都不重视如此诗意像上的捕捉,好传统不带一点进入现代诗里头,可惜了。我知道沈河在这方面探索出了很多好作品。

4、柴头梨

沈河

老屋的右面,在坟头上
一棵梨树枝繁叶茂,
恐怖和死亡的气息如雾,向上涌动。
自小贪生怕死,冒出的冷汗湿透衣裳,
我垂青于树上的白花
和结一个个叫着“柴头梨”的果:
坚硬、生涩。

在恶臭中,盼芬芳飘入,
在贫困时,咀噬了这种梨
也能生津,也有甜蜜流过舌头,
还可以磨利牙齿。
顿时,眼里没有坟
也不管雾是如何浓重,
一条黄土路把我引上去。
用竹秆敲,用石头扔,
从草丛中捡了两、三个叫着“柴头梨”的果,
在暮色掩护下回家。

2004-9

马兆印评析:沈河一反精致细腻的描述,用“柴头梨”粗糙的表面和他的语言相磨,他不仅磨利了自己的牙齿,他还把这首诗磨的“甜蜜流过舌头”,流进我的视线。
把一首诗歌打磨的圆滑漂亮,固然是好事,可它失去了自然的美。写诗也是这个道理。我们现在恐怕是再也见不到这种水果了,那是在特定的年代、在贫困时对物质生活的一种向往。“柴头梨”在沈河的笔下只是一种象征,它流露出的暗结和隐隐的伤痛才是“柴头梨”流出的果汁味道。沈河用手里轻盈的小刀,一层层地剔除果皮,展现出“柴头梨”内在洁白的品质。在这首诗里,他用了大量的动词,整首诗跳荡起伏,如孩提时代玩皮的我们。

.6、那边亮,这边暗

沈河

那边亮,警笛声声正通过城西大街
一群小偷趟过青印溪
来到这边
这边暗
偷虫鸣,到处都是,不知哪些更好?
偷耕牛,耕牛背后跟着一个晚归的农人
偷青山,林木幼小,一个马蜂窝越来越大
偷夜色,这里夜色最好,如布料
没有破洞,也没有补丁
倒可以披在身上
换个地方继续行窃

2004-11

马兆印评析:我不敢说这是沈河的另类创作,但我敢肯定这是沈河有意在和自己的语言以及构思玩一次新产品试验。结构的转换和词语的喻指,迫使读者从两极中间穿梭。“亮”和“暗”,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我说过,沈河的诗歌缺少的不是意境,也不是精致,他缺少的正是对词语的粗暴和容忍。在这首诗里,我读到了我等待已久的蓄谋,和看似轻描淡写的放纵。
沈河把一个“偷儿”的心理淋漓尽致地刻划在我们的眼前。我现在不是气愤,而是同情偷儿,怎么会在一个高手面前暴露现形。到哪里找这么高明的偷儿?“偷虫鸣,偷耕牛,偷青山,偷夜色”,亮与暗的鲜明对比,使整首诗的叙述愈加合理,结构的稳定,使诗的外延有了隐隐的躁动。这种不贴切的缘分,成就了这首诗歌的挺拔和含蓄!


7、铁索桥


沈河

河水流淌,只是放慢了速度。
一座铁索桥跨越两岸,
曾记得,黑棺材由八个人抬过去,
摇晃得厉害,并不因灵魂的飞离
而减轻。我走过 ,
对面的山路在召引。

山路进入夜色,
因一个手电的摁亮
听从我的双脚。
我看见枯松、乌鸦和黄土地的荒草,
种下树 ,
跑来一个女孩,
走进黑底片,至今还未显影。
树成林,林子引来的鸟
在山中飞翔。

我像阳光,不管属于谁的土地
都要照耀,更像在冬天中的枝条,
热量在风中散走之后,
仍然摇摆在山中,发出声响。

元轮评析:这首诗歌一出现,就使我的阅读世界充满危机:青春、死亡、灵魂相互牵制又相互释放,形成诗歌的多重磁场.这是一首非常独特,非常成熟的诗歌.像这种句子让我玩味再三:“跑来一个女孩/走进黑白底片,至今还未显影……”
  桥是两岸之间的秩序,而诗歌本身的秩序破碎、摇摆,只有意念在使诗歌实现整体的平衡,这是一种高超的“脱离术”,就像一个人肢体破碎而死,英灵却永远活了下来。

8、过河

沈河

之一:1981——小船

出现一条大河,水来帮我,
托起一只小船到对岸去,
故乡的炊烟
成为天上的云彩,飘过身后。

艄公用竹篙搅乱水面,
心却如明镜,已照到另一片天地,
过河去,火车站像一个大鸟巢,
我从那里起飞。

我久呆在山的背后,
火车声经过重重群山的阻挡,
不能震撼我,此时
我听到了震耳欲聋的鸣笛声。
火车从远处飞来,
仅有三分钟的停靠,
我借用它的速度、它的胆量,
去了远方。

之二:1985——铁索桥

河水流淌,只是放慢了速度。
一座铁索桥跨越两岸,
曾记得,黑棺材由八个人抬过去,
摇晃得厉害,并不因灵魂的飞离
而减轻。我走过 ,
对面的山路在召引。

山路进入夜色,
因一个手电的摁亮
听从我的双脚。
我看见枯松、乌鸦和黄土地的荒草,
种下树 ,
跑来一个女孩,
走进黑底片,至今还未显影。
树成林,林子引来的鸟
在山中飞翔。

我像阳光,不管属于谁的土地
都要照耀,更像在冬天中的枝条,
热量在风中散走之后,
仍然摇摆在山中,发出声响。

之三:1993——石拱桥

树木生长,飞刀乱斧跑进了山,
山是蓄水的,
需要树的密集和挺拨。
我等刀斧声的灭绝,
我等各座山流下的水
在河床上集结。

下游,筑坝发电,
更多的水在集结,往上涨,
淹没了房屋、道路和古榕树。
炸掉石拱桥,才不会阻拦水往上涨。
就在这时我的婚姻已成为碎片
看着被吞没。

我跑到山顶,雨后天晴,
构想一座坚固的桥选在哪个地方
是最好的位置。

之四:1996——水泥桥

是水泥桥,宽阔,坚固,
只是留在那里的体温容易消失,
留在那里的脚印
不必劳驾雨水的冲刷。

钢筋、水泥和砖头运进小城,
也坚固了,软的东西被赶走
包括树木、野草和人情。密集的是楼
是人对金钱的盘算。吹不到正面来的风,
阳光在一个阳台停一下
转眼被更高的阳台提走。

门原来是对着青山,如今对着另外一扇门,
一声咳嗽透过墙体,
门里的人不相往来,进门的刹那
关门声骤然响起。

之五:2001——自建的桥

暮色多的时候,这座桥的一头
在面前出现,另一头不知在何处?
也许遥不可及,但不妨碍我寻找。

青印溪的水滋润我,不是泼水
而是一点一滴地到达所有的地方。
一只白鹇陪伴我,教我学会飞翔。
老樟树不厌其烦地教我,
我学会如何进入根部,
无数细小的根能举起葱茏的树冠。

我也能回到香林村,运来了
沉溺在过去时空里的事物,在灯下,
一一地擦拭,呈现洁白的质地。

在亲人的睡眠时,我抚慰他们的梦,
为梦的源头加水。
在仇敌磨刀时,我悄悄进入他们的身体,
把那根纠缠已久的恨
撕成丝状,然后扔进青印溪。

之六:2050——没有桥

不要桥了。我成了尘埃,居住这边,
哀乐、哭泣、花圈和送行队伍,
免了吧,你们所做的一切
已经受阻。那边,你们好好地生活。

不要桥了。我不再享受雨水,
因为我的精神早已湿润,
全部给你们,灌满你们身边的河,
永远在地球的表面流淌。

2004-6(2004-12二稿)
2005-3-26三稿 ,2005-5-6后三章再改


高岸评析:沈河的诗歌以其天然,质朴,沉静和纯净的语言,小溪般流淌的情感,富有生活气息的与时代或历史紧密相连的题材而让人喜爱,他的诗歌清淡幽远,经久耐读。
《过河》是一首反应时代变迁的诗人自传。诗歌构思巧妙,从无桥始,到无桥终,中间桥的变化也就是个人生活的变化和时代的变化。人生似乎就是在不断地过河,在不同的河段,而那或急或缓变化的河流就是时代和历史。诗歌采用象征的手法,天然的隐喻,叙事中伴随着思想递进,整个叙述波澜不惊。不失为一首佳作。
.

9、用八个月的时间搬走一堵旧墙

沈河

一堵旧墙沉在月色和水声里,
瓦碎,木烂
原先的房子、里面的人已去向不明。
你走近它
与篱笆一起圈住鸡鸭,
偶尔,还把它当作古人
发一番感慨。

看你的泪是因旧墙而生,
我决定搬走它。
选在午夜,拉灭电灯
拆除门前的犬吠,
每晚挖走三簸箕,
不留痕迹,你没有发觉。

“呵,旧墙怎么没啦?
望远山,不再踮着脚尖。”
我只想请你从旧时代
走出来,把你引到河流,
看向前流淌的水面
融入了很多月色。
2004-8-13

高岸评析:《用八个月的时间搬走一堵旧墙》着力的是发掘平凡事物中的美。诗歌叙述了“我”以耐心的思想工作让一位守旧的乡村老人走出传统的观念而融入新时代的平凡而美丽的故事。诗歌具有高尚的品位。
从这首诗看诗人怎样把一个普通的故事用出色的诗歌语言和技巧进行重构而变成一首淡雅芬芳回味无穷的优美诗歌。诗人独特的象征的叙事手法是值得学习的最大特色;同时诗人借用了“荷塘月色”中的月色,给诗歌增添了一种静美的意境。

10、也是临窗的

沈河

三月应留在山中的花苞上,看怎样张开,
怎样吸引蜜蜂
我入住一间白屋,一住就是三个月,
窗外,万物飞过,而我动弹不得。

迎春花已攀附上对岸的墙壁,桥的竣工一再推迟。
鸟声不绝,鸟影不知被哪些枝桠卡住。

也是临窗的。视觉并未停止,
细品阳光和亲情的进入。在封闭中,
听觉比原先的要好,处在山中的鸟声
被我拉近。
动过手术的嗅觉,并未一小块肉的切除而消失,
一束花香,是一生的向往。
触觉呢,天天摸着柔软的被,
体会到在粗糙的世界依然有些东西值得珍惜。

叶逢平评析:沈河的诗对物象作细致的感性描述,而对诗意有深化掘进,挖出与众不同的新见,切入角度“狡黠”。他有一种幸福感贯穿他的诗歌写作,它是生命的也是心灵的。这首诗较好的体现了他一以贯之的诗歌态度,对生活作出逼真的再现。


11、瞬间(外一首)

沈河

瞬间,我总想把它摇一摇,双手并用
凝固了,如一块块鹅卵石,各种各样的颜色
各种各样的外形
扔在河摊上
想分化它要等猴年马月
如果是伪装的,吐一口水
它就散开
坚硬了,固定在柔软的记忆里
我无法解救出来
唉,里面藏匿十几种滋味
2006-4-23

《与燕子的距离仅差3米》

燕子,离我最近的一种鸟
屋檐下的温暖没有冲掉
坐北朝南的房子,打开厅堂的横向和纵深
阳光扑入的时候,一双翅膀的张开
我获得感觉,与燕子的距离仅差3米
3米,谁也拆不走,立在走与飞之间
3米,有了仰望,与天相遇
燕子活在飞翔中
2006-4-23


阿翔评析: 读沈河的诗歌,能让我重拾生命中那些最初的感动与温暖。这最初的感动与温暖蘸满了忧郁,仿佛蘸满河水的落日。
沈河诗歌的起步很高。可以说沈河的《瞬间》和《与燕子的距离仅差3米》,已触手摸到了一个诗人毕生要经历和回归的问题:时空之叹。沈河诗歌体现了他特有的语言的冷度。沈河作为诗人用颜色、声响、迷醉和清醒,一次次重锤敲击在语言的平面上,把想说的推演到极至,这是诗人敏锐的感觉力赋予意象的结果。其中生动的情绪和深刻的内涵是意象的双翼,情绪是作者感官上限制物象过分膨胀的结果,深刻内涵是通过隐喻的纵向开拓获取,背后是人,人的存在,存在的不自主,自我蒙蔽和困境。
写作是为了与我们生命的一个片断、一个瞬间的相认。沈河获取了光线,因此言说也获得了前所未有的自由。有如黑暗落向了低处的黑暗。而在一滴水与另一滴水相遇的刹那,我们甚至来不及发现那些细微的痕迹。


12、从高空扔下(外一首)

沈河

我曾想把部分的早晨
关紧,不因争吵声和一株芦荟的坠落
吸引一群小学生
未出现皱褶的红领巾,能带水平静地流过

不知何因,夫妻间的争吵
牵涉到阳台上的一株芦荟
它的汁能保鲜女的容颜
男说,没什么必要,美艳的脸
容易被人牵走
它不会移动,长在土壤
更不会跳跃,风雨无阻地长在盆里
它成了夹杂在夫妻间的不是东西的东西
从高空扔下
2006-5-28

《我所能做的……》

从高空坠地的,从低处倒伏的
大地均能提供帮助,以泥土
以凹陷或凸起的姿态接住
我所能做的,若被我碰上
若掉落的,存留根系
我能把它提走
与泥土接住,让它重新生长
2006-5-28


赖丹萍评析:沈河诗歌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冷描,这是诗三明的明显特征。他是诗三明的领军人物,也是这两年在中国诗坛上最活跃的福建诗人。认识他,我感到荣耀。《从高空扔下》写的是一株芦荟引发夫妻间的争吵,芦荟成了“夹杂在夫妻间的不是东西的东西”,揭示了男人心里的矛盾:因为“美艳的脸/容易被人牵走”。通过一个事件,叙述生活中一个富于哲思的情节。而《我所能做的……》就是“把它提走/与泥土接住,让它重新生长”,体现了路人对生命的关爱和诗人的淡泊明志,这体现了沈河诗歌关注下层、关注平民的“诗歌向下”的主张。但沈河诗歌中的过多冷描不容易激发读者内心奔放的热情。

13、趋向阳光

沈河

今冬,比往年带来更多的寒冷
水面变硬,冰厚一寸
野草再野,也要在这个季节冻死
万物在外
我在内,部分的身体被寒冷占领
缩着头,走向窗前
看天亮了没有,看太阳升起来了没有
蔚蓝色露出来,一小块乌云也不能出现
今冬,不知为什么我的趋光性特强
阳台上的阳光一出现
我就搬一把椅子坐在那里,全身是阳光
寒冷变水被我放掉


方惘燃评析:沈河的诗是很有特点的,这取决于他独特的感官、奇异的语言组合和细腻的情感体验。这首诗题为《趋向阳光]》,却花了较多笔墨来渲染“寒冷”,蓄势待发是沈诗的一大花招。然而,他的起兴较之传统的用法又有所突破,在他诗中,真正做铺垫的东西不多,每个句子都是另有他义的。如这首诗中所提及的“寒冷”、“水面”、“野草”等意象,并不能单纯地视作本物,可挖掘的延伸空间很大。此外,沈诗语言的瑰丽奇魅也是其深受钟爱的一大法宝。诗贵语出惊人,一首好诗的衡量标准是它能有多少句子让人记住。读罢沈河的这首,至少我留下了这一句:“万物在外/我在内”。


14、大多数树木的碧绿依旧

沈河

闽中山地放在冬季
我接触到一块冰,浓缩的寒冷
挂在枝上。野草一身枯黄了
地下的根由泥土保护,等待春天
大多数树木仍处在生长的呐喊中
它们的碧绿依旧
从内部生长的碧绿能够适应天寒地冻
偶尔掉落几片叶子
是在闽中山地呆久之后
不得不吐一些叹息
也似乎在清理枝头,把零乱的碎片送走

南闽老茂评析: 沈河的洞察方式和敏锐,构筑着他的一方诗歌领地,形成了从生活底处发出的特有的“拱破”力量,撑起诗言的骨骼,并筋脉遒劲有力。如果比喻一下,就像长期从事劳作的劳动者,那健美的肌体。长期生活在闽中山地的沈河,得天独厚地汲取了这生活里的最基质,“地下的根由泥土保护,等待春天/大多数树木仍处在生长的呐喊中”,这样的诗句本身就体现着一种“草根”性。但他的敏锐却不会受此而消磨,没有被身边的惯常事物(不管是美好的还是丑恶的)所麻木,反而,他的敏锐正是从中“拱”出的:“是在闽中山地呆久之后/不得不吐一些叹息/也似乎在清理枝头,把零乱的碎片送走”。

15、一段小路丢了

沈河

一段小路被我弄丢了,当时只觉得是根头发
它落在何处
它是否被人捡走?如果是
我愿意用一生的积蓄赎回

它不仅仅是一条小路,紧贴大地的脉搏
穿过丛生的杂草,它一端在我的脚下
另一端落在河中
上面,通过我的青春岁月
包括我淋漓的爱、擦不完的幸福、轻轻的忧伤和激昂的言辞

它的远方由水或者由船带走,去寻找更远的远方
纯泥土的路面,足迹印在泥泞中
一会儿由阳光固定,一会儿被雨水毁坏

在记忆中翻箱倒柜,已找不到它的踪影
是丢了

风尘评析:这首诗写得好。感性和理性的交替,情感的复杂和隐藏在里面的痛,确实很深切。小路像头发一样被我弄丢了,是多么的不经意。“它是否被人捡走?如果是/我愿意用一生的积蓄赎回”,让我们似乎看到诗人心中的那种多愁善感和真正的大善。也许小路就这样没有了,就这样被人遗忘了,你是否也会像诗人一样反醒。我们往往喜欢大道朝天,但是不要忘记小路,也许这是一条捷径。行走在大道上的匆忙和在小路的悠闲是完全不一样的,在大道上也许你会错过风景,但在小路上你可以找回。找回记忆,找回青春,找回你想要找回的情感。

16、火的咀嚼声
沈河
一个火点落入枯草中
火舌被风驱动,火的咀嚼声
落在四周,吐出的黑烟冲淡了阳光
好,把去年留下的枯草烧成灰烬
让出空位置,留给今年的小草
留给草上的绿
刚刚点头,就开始摇头了
坏了,春天已过一段时间
一些小草已探出地面,夹杂在枯草之间
烧掉枯草,也把青草烧了
火的咀嚼声换了来处
不在下面,在我的体内
符力评析:这个写得巧妙。语言轻松多趣,转承自然。由物及人,写出了因改变原有秩序所遇到的矛盾。

17、沈河住在青印溪

沈河

沈河的血仍是村庄的
沈河的肉仍是土做的
身体不胖,需要水,爱赤脚
在田埂上走,从小城撤出来
扎在青印溪

从灯红酒绿逃逸的我
透过枝叶望见青印溪,好多的欲望
怎么像汽球
一个一个地破。土地是真实的
沈河一边行走,一边注视
起降自如的白鹇

在岸边,适宜沉思,不胆心汽车瞎眼
流到这里,青印溪的水
像沈河的中年,突然没有出声

吹雪评析:这首诗的动人之处,在于作者并不是借山水之游抒发自己的种种情绪,而是把自己作为青印溪的一部份,于这山水之间探寻自我的脉搏,从而获得一种来自心灵的宁静。它引起的共鸣也证明了乡村作为人类诞生的摇篮,已日渐成为人类共同拥有的童年的记忆,即使是在城市文明无限扩张之时,人们的情感与乡村仍有着不可拆散的精神联系。


18、拥有
    
沈河
    
拥有香林村,拥有父母,拥有父母赐给我一条在世间溜一圈的生命。
拥有姓名,入住各种证件,被人叫做,被人忘记。
拥有生日,抵达不了最早的那一刻,母亲阵痛的喊声和我的啼哭如响在昨天。
拥有大学学历、高级工程师职称、各类获奖证书、财产和金钱,都是经过身上的
一缕缕烟尘。
拥有林业职业,在山中走,求树在山中安然无恙地生长,求鸟兽健康地出没。
拥有妻儿,我最最亲近的人,我的快乐和我的痛心先由他们享受和分担。
拥有亲友,有的熟睡不醒,有的发一个短消息,他们会连夜赶来。
拥有诗歌,一条无型的线牵引我,上下左右,天上地下。
    
一旦取走曾经的拥有,只剩下一块墓碑,
在风吹草动时,露出我的名字。
只剩下我的诗歌,拍掉灰尘,依然新鲜,
能听到生命最初的脉搏。
    
台阶评析:能把人的一生准确的放进十二行诗歌里面,需要的是精确的计算。计算生命的长度和质量。可以这样说,这首诗歌把人生计算的很精确,从出生到死去,从开始到结尾,恰倒好处!
  如果是死亡是每一个无法避免的事实(事实确实是这样的),那么我们应该做些什么?应该去追求什么?诗人选择了一条可以被称颂的路途,只有在我们在没有抵达终点的时候有了这样的方向,这样才不会让我们曾经的拥有化为乌有。静下心来掂量我们的生活,应该做出这样的选择!

19、我走不了多远

沈河

在长江的南岸,冒出一句话:
“我走不了多远。”
才走这么一段,
手脚还未疲劳,
盘缠还很多,
很多的远方在脑海定格,
很多的行动正要实施。
看大桥运送一辆辆汽车和火车,
一群人脱离了南岸。
北岸,风吹草低,频频出现。
队伍走散,
南岸推不动我,把头伸进镜子
不想出来。

庞华评析:能走多远?这是我们都在想的。沈河迅速把握住的是一个时代的某种特征,这也是这首诗《我走不了多远》的好处——裹锋:我们有那么多盘缠却走不远是何原因?沈河很自私呀——独自躲进镜子里去,剩下我们怎么办?我们的劲头在干什么呢?问而不问,寓意深远。

20、挖

沈河

四野开阔
就选在这里,挖一个小穴
先占一个位置,这里全是松林
耳边阵阵松涛,树上跳跃着不知名的小鸟
山下是青印溪
机械声离这里有些远

我开始向下挖
挖着挖着,形成一个穴
四方形的穴
可以放一个骨灰盒
如今没有这玩艺,来年会有的
来年有多远?
来年,放下骨灰盒,盒子烂掉后
这里的树木一定长得茂盛

小穴会被雨水从山顶冲下的土
填满,并生长一层杂草
我每年都会来的
除去杂草,拿走穴里面的土
重新呈现一个四方形的穴
2004-1

向武华评析:看过一些沈河的诗,印象都偏重于抒情,写得很安静。《挖》这首诗有些不同,是在叙述中不断揭示事物的本质和人的某种境况的。能够写出抓人的个人经验,又能清晰彰显事物,一首诗能做到这些也就很不错了。不过也能看得出来,沈河不是一个口语诗人的高手,在叙述上还欠自然醇酽和漫不经心中蕴藏的惊奇。

21、一堆口径8厘米的松木

沈河

在木材加工厂门口,一堆小口径的松木
以及它们的叫喊
正在腐烂
厂内的锯声彻夜不停
是不是一种讥笑
在那里落下
围在这群松木的身边

根根松木,口径小,先是疑惑
而后变质
曾经是一株株树木
呈现在大山里

一把斧头也会走错方向
在暗灯瞎火
容易遮盖和掩护

加工厂老板手拿尺子
口径8厘米以上的松木进厂,8厘米以下的
就堆在那里


格式评析:树作为一种支撑性的物象,在沈河下沉般的诗写里,充分发挥了职业性的本能:平衡、结实、有力。《一堆口径8厘米的松木》这首诗本没有让人大惊小怪的因素,但就是因为有了一个8厘米的限定,而令一堆普通的松木变得触目惊心。“加工厂老板手拿尺子/口径8厘米以上的松木进厂,8厘米以下的/就堆在那里”。诗的最后一节不动声色而又入木三分,没有变形,没有隐喻,甚至取消了想象,有的仅仅是描述与记录,却不由自主地印证了罗布·葛利耶的那句名言:“世界并不无意义也并不有意义,它在着,如此而已。”其实,这就是诗的冷抒情,这就是诗的客观。

22、如此简单

沈河

姓陈的瞎子,一根拐棍
牵他从城东到城西
拐棍是他的第三只眼睛
这根拐棍也瞎了,却碰上电线
电线也瞎了,不好好地呆在电杆上

电与灯的接触,带来一片光明
电与人的接触,一次性使用的钨丝
在生命的外面闪烁一下
就烧毁
如此简单


格式评析:沈河把目光放在了小人物的喜怒哀乐上。看见就是善。在语言的伦理中,善绝非那种居高临下的悲悯,而是一种知己式的体察,一种放下自己的体验。想想沈河笔下那个姓陈的瞎子,他的死便是缘于看不见眼前的事物。表面观是瞎子探路的木棍触到了电线,实际上却是瞎子的经验毁灭了其正确的判断。木棍作为瞎子的第三只眼睛,肯定不是先天性的,其隐在的被迫性,就表达出它与文化的某种勾连。“如此简单”,生命的一次性与钨丝的一次性,居然实现了同步显现。沈河的这种“看见”,又让我破获了其诗写爱打比喻之习惯的来源。他的比喻不光鲜活,而且同时具有一种尖锐的亲和力。

23、白鹇

沈河

白鹇出生在青印溪,它鸣叫时,
我带来耳朵。
然后,再看鱼,有的潜入深潭
有的游在浅水中。
又高又大的老樟树在水边。
枯落的枝叶在地上。
我搬来一块石头,坐着。
比站着能够呆得更长的时间。

马兆印评析:“白鹇”在沈河的笔下只是一个物象,它的高飞和盘旋,是从空中俯瞰青印溪的全貌。这就为白鹇的飞翔提升了高度和广阔,也为自己对生活透彻的认识提炼了精度和准确性。“坐着”和“站着”,显然是两种姿势,也正是这两种截然不同的姿势,使白鹇扇动的双翅更澄明,更具有感恩的情怀。他把诗意浓缩在隐喻的抒情里,用可感的、具体的语言重新为青印溪命名和肯定,他的才气也就表现在此:“善于从平凡的生活场景中发现独特的意趣。”(引自昌政《这就是飞翔》)。

24、一截木头向下游移动

沈河

被森林遗弃的一截木头
被狗看成骨头。确实是一根骨头
曾支撑一片天空

是骨头必须埋葬或远行
青印溪看在眼里,在滚滚的腐朽
来临之前,带它上路
在一个午后
水,千千万万的小肩膀
扛着这截木头向下游移动
因为用劲一致,在同一的旋律里
它移动很快
我追上一程,在木头的一端
与一只白鹇相遇
把飞累的翅膀放在上面
经过梳理,解除心中的风暴

这截木头向下游移动
缓缓地带走我的视野



下雨的樟树评析:读他的诗歌,能扣住你的心:“这一截木头向下游移动/缓缓地带走我的视野”,硬与软的柔和,浓缩的语言,会唤起读者丰富的联想:木头是什么?下游是什么?为什么“缓缓地”?是“一截”(截有割断、切割,强行的、硬性的、无奈的成分),而不是一根、一断、一条、一捆?诗歌语言娴熟,自然,诗境是如此的苦美,美中呈现硬质的东西。读这首诗有“痛”的感觉,诗的抒情全部隐藏在诗句里。

25、小溪

沈河

我长大,小溪的水面在缩小
丢失河床
被一丛丛狗尾巴草占领
一块块石头不再接受水的抚摸
露出来,偶尔栖落一只红蜻蜓

不再有熟悉的木杵声
一只破拖鞋已经漂走
一群鱼各奔东西
一群少年在远处活动
俯下身子,听见了
相当微弱的水声


下雨的樟树评析:这是无奈的升华,刚读就令我震惊。诗人面对这个无情破坏的世界,尘世的张狂,道德的沦丧,到了怒发冲冠的地步。胸中的火山都快喷发了。环境,面对环境,我们用什么样的良知来善待我们的未来?

26、寻找原因

沈河

目光能测青印溪的水位
早晨被水淹没的沙滩
现在印上几个水鸭的爪痕
五节芒离开了溪
水由山圈养
怎么会减缓流速降低流量呢

我逆水行走,寻找原因
青印溪像飘带一样舞在山间
在每一个弯处,存在一座村庄
一个村庄的存在,必须卸下几桶水
剩余的缓缓而下
去喂下游的村庄

其实,不必如此细心
水一旦流进青印溪
都找到各自其所,只有少数的水
流入大江大河


下雨的樟树评析:(美国)威.库.威姆萨特和门.比尔兹利在他们的《传情说的谬误》中说到:“一首诗引起的感情越是叙述得具体入微,它越会接近关于产生这些感情的原因之叙述,也更有把握成为这首诗可能在其他熟悉情况的读者心中引起的感情的叙述。事实上,这将会提供那种使读者对这首诗能有所反应的情况知识。”读沈河的《寻找原因》中意象产生的张力,诗句的细节呈现的美,只要大家读过都能感觉到,我的分析已经多余,不同层次的读者都能从他的诗中体验到诗歌的魅力:“其实,不必如此细心/水一旦流进青印溪/都能找到各自其所,只有少数的水/流进大江大河”。我想水就是水,一路上,水会减少,会到各家各户,会灌溉工农业,水会蒸发,回到天上,又下来又回去,意味着万物的轮回。 “青印溪”是“岁月的河流”或者是诗人经历的“生命之旅”。“只有少数的水”可以联想出风雨过后,人生过后,一种制度过后……通过时间的筛子筛选下来的好东西。“流进大江大河”这便是历史的车轮,历史的趋势,是必然的。终其一生,我们都在寻找原因,有些人退却了,有些人继续等待,有些人盲目探索,有些人默默行走。


27、也是一种飞翔

沈河

白纸一样,在金色的沙滩
以为是走动的花
水中的影子愈来愈小,一只白鹇
带动青印溪飞起来。水带到空中
落下来就是雨

这只白鹇从沙滩跳到岸上的绿竹
再跳到一棵高大的老樟树
启动的力在短时间酝酿
不是箭
像一只风筝
小小的青印溪养育的白鹇
踏不上往高空的阶梯

也是一种飞翔,在青印溪之上
在农田的上空,一块橡皮
轻轻地擦拭时光表面的黑点

这种飞翔
与水声最近,如一位小孩
靠近母亲的心脏睡得香甜

下雨的樟树评析:沈河的诗中饱蘸着一种经沧桑提炼后的纯洁,一切外在的东西都被诗人排遣在诗外,看不到现代浮躁的填充物,看不到强烈物欲的东西,有的是真实的体验:“也是一种飞翔,在青印溪之上/在农田的上空,一块橡皮/轻轻地擦拭时光表面的黑点”。时光表面的黑点,只用橡皮轻轻擦去,需要多少勇气和淡泊。能把人生的伤口化为一个不起眼的黑点,而我们读者却能从这小小的黑点,感知作者巨大的伤口,这样的语言给人带来莫大的审美快感。


28、小鸟走得轻

沈河

小鸟走得轻,我在郊外的清晨
听见了。在水泥路上,十几只小鸟
把翅膀收起来,来回走动
轻轻地走
煽不出几缕轻风
我走得更轻。如此轻的脚步
还是被一只走在后面的鸟听见
一下子把翅膀发回天空


华海评析:小鸟在水泥路上小心翼翼地走动,只要有一点轻微的响动,它们就会陡然惊起。诗人沈河的这一小小发现,却是人与自然之间生态问题的反映。以生态平衡的观念审视,我们不得不叹服诗人的敏感和悲悯情怀。小鸟轻轻地走在郊外水泥路上,这水泥路是个标志和暗示,突出了现代工业化时代的背景。走在水泥路上的小鸟与走在乡间田野的小鸟,以及森林中随意生活的小鸟区别是显而易见的,在自然天地中的小鸟是和谐的,自由自在的。而在这坚硬的水泥路上,随时可能与车辆、行人相碰撞,它们处于不安和“来回走动”的犹疑中。

29、我替一棵树说话

沈河

一棵树的说话以叶子之间相磨擦来实现的
但人类听不懂,听不懂的话不如卡在喉咙里
一阵沉默也能恢复体力
叫我替它说话——
长在村子的中央,因绿色才有跳跃的鸟群
鸟鸣撒在黑色的瓦顶。属于集体
落地生根花了很多人的劳动
在新时代,地价上涨,周围的土地被人哄抢
我的萎缩像一个死囚。因混凝土的进入
被砍断手臂。我稀少的枝稀少的叶靠风摇摆
而风去向不明。我的古老我的珍贵
提升了我的价值,被一位商人看重,用绿点缀生活
怎么需要迁移,需要动根的位置?
集体共有29人,我的远走要有29人的举手同意
2006-2-15



华海评析:在人类不断逼近自然,破坏、掠夺自然的现实面前,自然向后逃离,而诗人沈河却清醒地站在自然一边。
他的诗作《我替一棵树说话》不仅体现了对工业化时期自然被戕害现实的批判,还展现了诗人的生态诗观正走向自觉。在诗人眼里,一棵古树也是和一个人一样的生命,它是生命共同体中的一员,是地球家园的一分子,而人类又有什么权力随意地伤害它并控制它的命运呢?树也是会说话的,可是人太自大了,他们听不到,也听不懂。诗人看到这一切真相,于是,他感到这棵树在请他替树说话。诗人对树的尊重,是对所有生命、所有自然物以及共同体的尊重,从中体现了生态诗歌“敬畏生命”的信仰和要求大自然权利的主张。一棵树被动承受的命运如此令诗人悲哀和痛苦,他寄希望于“清醒的人”中还有“良心未泯”的人,尽管这样的人可能只是少数,但这少数的人听到了一棵树的说话并替他说话,世界会因此有了些希望和安慰。诗人不是纯粹从观念和理性出发,而是以自己的感觉和心灵去体验工业化时代自然的伤痛,生态的观念已融入血液并从诗歌中洋溢、散发出来。很显然,沈河的生态诗歌写作为中国生态诗歌提供了一种新的可能。


30、水的位置不能空着

沈河

水的位置不能空着,真的空了
由另一批水去占据。青印溪就是这样
每个位置不让给砂粒和石头
不让给苍苍的芦苇,甚至一根稻草

  前面留下一个位置,由后面的水替代
才使这条弯曲的小溪流淌不止,唱响的欢歌
揉进晨雾和晚霞
我失聪的耳朵,如今已经康复
藏进儿子的呓语
  
一丛丛绿竹伸入漂亮的倒影
把根留在水中
一群群白鹇发出集体的挽留
也不能止住水的流动
因为他们的位置不能空着


华海评析:当沈河在精神上清除了遮闭和黑暗,他便获得了一个灵视的世界———青印溪。水是至柔的,然而在流动中,它便显现出力量和持久。你想让它留下空的位置吗?后面的水又涌上来,占据了空的位置。这就是流动,就是柔能克刚,而它的流动本身显现了自然固有的秉赋和法则。人的外在力量也许能暂时改变水的流向,但你能从根本上改变水的流动吗?倘若你一定以主观意志强加于它那又意味着什么呢?诗人在诗歌中强调“它们的位置不能空着“,也就让亲切、随意、简约的诗歌话语同时具有一种信念的执拗和坚持,并显现自然之道原来竟如此简单。

31、打扫柱子

沈河

这些柱子已站立四十多年。
砍掉枝叶赶走鸟鸣,并没减轻。
梁,燕子窝,瓦片,瓦片上的风霜雨雪,
由它们撑起,直至自身腐朽。
一方空间,住进一个家,
成员在增减,温馨如初,
如炊烟,三餐不缺向天问候。
我扫除柱子的灰尘,撕走褪色的对联,
洗净各种虫子的粪便,
喷射一些专治蛀虫和白蚂蚁的农药。
它们在干净、健康中站立,
一方屋檐沿着指定的方向
伸进天空。
2006-7-25



南闽老茂评析:这首诗从实在不过的生活细节上泛出的亮色,触动了我,它有一种金属的质地,文本、形式、意象、语言,都能感受到硬朗和明亮。尤其在他的语言里,平实明朗,又时而峻峭突兀——“洗净各种虫子的粪便,/喷射一些专治蛀虫和白蚂蚁的农药。”给我直观的感觉就是,那是真的“方块字”在明朗有序地垒起诗歌的身躯,鲜明而格调奔放。站立、砍掉、赶走、撕走、指定,梁、瓦片、三餐不缺、粪便、农药、干净、健康,这些硬朗的词语,来自生活的原味和他个体的语境,为明朗的诗色起了强烈烘托,当然读来有些粗砺,但又有不经打磨的本真。



32、藤

沈河

不剩一片叶子,我以为墙上的藤
已经枯死,
当风轻轻地一吹,
就会掉落或飞走。

当春天吹响口哨,
藏在藤里的叶片全部出来,
纺织一块绿布,
把楼包起来,
把楼里的窗口和窗口的远眺包起来。
拿走夏天里属于墙的阳光,
披在自己的身上。


叶来评析:沈河住在青印溪,听惯了青印溪的流水声,他的诗意走到了更为宽广的闽江边,听一列火车经过的鸣笛声……。沈河的诗质朴向下,但却是飞翔的。简单的诗句,隐喻的形成。“当春天吹响口哨,藏在藤里的叶片全部出来,纺织一块绿布。”我们不得不相信青印溪的水充满了养分,供给了墙上的滕,也孕育着一位生命力顽强的诗人。
返回页首
阅览成员资料 (Profile) 发送私人留言 (PM)
晓鸣[自己的敌人]
晓鸣作品集

Site Admin


注册时间: 2004-05-05
帖子: 9474
来自: 加拿大多伦多

帖子发表于: 星期一 八月 06, 2007 6:19 am    发表主题: 引用并回复

精品荟萃。可以看成沈河的自选集。
返回页首
個人頁面 阅览成员资料 (Profile) 发送私人留言 (PM) 发送电子邮件 Blog(博客)
从以前的帖子开始显示:   
发表新帖   回复帖子       酷我-北美枫 首页 -> 酷我诗评 论坛时间为 EST (美国/加拿大)
1页/共1

 
转跳到:  
不能发布新主题
不能在这个论坛回复主题
不能在这个论坛编辑自己的帖子
不能在这个论坛删除自己的帖子
不能在这个论坛发表投票


本论坛欢迎广大文学爱好者不拘一格地发表创作和评论.凡在网站发表的作品,即视为向《北美枫》丛书, 《诗歌榜》和《酷我电子杂志》投稿(暂无稿费, 请谅)。如果您的作品不想编入《北美枫》或《诗歌榜》或《酷我电子杂志》,请在发帖时注明。
作品版权归原作者.文责自负.作品的观点与<酷我-北美枫>网站无关.请勿用于商业,宗教和政治宣传.论坛上严禁人身攻击.管理员有权删除作品.


Powered by phpBB 2.0.8 © 2001, 2002 phpBB Group
phpBB 简体中文界面由 iCy-fLaME 更新翻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