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题 |
作者 |
留言 |
吕文艺[没有] 吕文艺作品集 四品府丞 (封疆大吏也!)
注册时间: 2006-04-17 帖子: 309
|
发表于: 星期一 六月 04, 2007 3:55 am 发表主题: 转贴一个 |
|
|
李白的醉态诗学思维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所所长 杨义 中秋节我在《人民日报》的网络《强国论坛》对台湾朋友作亲情和文化方面的对话。有朋友问我,你最欣赏的中国作家是谁?我的回答是在古代最欣赏李白,他那种神奇而自由不羁的想象,以及“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的举重若轻的文字运用,都散发着不可抗拒的审美魅力。现代作家最欣赏的则是鲁迅,因为他深刻而犀利的文笔,使我们了解到我们是什么样的中国人。在纪念李白诞辰1300周年的时候,我们有必要思考一下李白在中国精神文化系统中占有何等位置。因为有的外国人士认为,这一千年最伟大的诗人是莎士比亚,再上一千年最伟大的诗人是李白。李白诗成为中国诗学才华的一个象征。李白是中国最深入人心的伟大诗人之一。他最让人诗兴焕发,才华灵动,神气飘逸,心胸俊爽。这对于行为拘谨、思想沉重、顾虑重重的中国人,永远具有精神启蒙、净化和提升的价值。从这种意义上说,中国有李白,是中国文化的大幸。我们研究李白,应该把最重要的注意力放在他的诗学原创性上,放在他的诗学专利权上。如果研究李白仅仅认识到他出色地实践了浪漫主义,那么李白地下有知,他是不会同意这一点的,因为浪漫主义不是李白原创的,他没有专利权,他也不会按照西方如浪漫主义诗人雨果的方法去写他的诗的。他的气质与浪漫主义有相通之处,但他的本质在于他的原创。什么是李白的原创呢?我们先从他用力最多的三个意象系统来考察。三大意象系统中,酒最狂肆,山水最雄奇,明月最灵妙。诗酒因缘,众所周知,是中国文学史中非常重要、非常广泛、非常久远的精神文化现象。韩愈称之为“文字饮”。李白代表盛唐风采,从诗酒因缘中创造出一种非常独特的醉态诗学思维方式。在这方面,他自然受过孔融、曹植、阮籍、陶渊明、贺知章、孟浩然的影响。但在更深刻的意义上说,这是李白的原创,具有李白的专利权。竹林七贤中的阮籍嗜酒如命,但《咏怀诗八十二首》,仅一首言酒:“对酒不能言,怆怀酸辛”。因此醉态仅是他的一种生活方式,而非诗学思维方式。陶渊明把酒向诗学思维推进了一步,他述酒之诗甚多,但由于性情高逸恬淡,往往在吟咏酒中“深味”之时,以明净之心感悟和思考着生命哲学,未能潜入醉态狂幻的诗学思维方式的深处。如他的《饮酒》诗之十四:“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从阮籍的“对酒不能言”到陶渊明的“欲辨已忘言”,从其中一“不能”、一“忘”来看,醉态只是他们的生活方式、精神方式,还不是他们的诗学思维方式。李白把醉态作为诗学思维方式则有了实质性的、原创性的进展。杜甫《饮中八仙歌》说:“李白一斗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这简直是把李白作为“诗酒谪仙人”来描绘,斗酒诗百篇成了他醉态思维方式的概括性说明。这也就像王羲之也饮酒,但我们在他的《兰亭序》书法中发现不了多少酒气,而到“张旭三杯草圣传,……挥毫落纸如云烟”,到了“少年上人号怀素,草书天下称独步。墨池飞出北溟鱼,笔锋杀尽中山兔”的时候,已是满纸醉态淋漓了。把醉态融于笔墨。乃是盛唐人的一大创造,是盛唐气象的重要体现。醉态思维对于诗学来说,具有本质的意义。清人吴乔在《答万季野诗问》中说:“意喻之米,文喻之炊而为饭,诗喻之酿而为酒。饭不变米形,酒形质尽变。啖饭则饱,可以养生,可以尽年,为人事之正道;饮酒则醉,忧者以乐,喜者以悲,有不知其所以然者。”没有醉态思维,是很难写出“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这样句子,一句把时空拓展到黄河、天上、大海,一句把时间凝缩到一朝一暮。没有醉态思维,也很难写出“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这样的句子,用散文写法,“昨天不可留”就足矣,不可留当然是弃我去者,昨日又何必加上“之日”;“今日多烦忧”就足矣,多烦忧当然是乱我心者,今日再加上“之日”,也打破常规。接下来的“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一是仰视青天,一是俯视流水,俯仰之间出入于人心和天地。我孤陋寡闻,但据我所见,这些诗句都属于全人类诗歌中最有才华、最为美妙的句子。这是醉态焕发出天才诗人自由创造的潜力的结果。盛唐醉态与西方的酒神狂态有某些相似或可以沟通之处,但存在着本质的差异。德国尼采用日神阿波罗和酒神狄奥尼索斯作为象征,来解释艺术起源及其本质特征的差别。但西方酒神文化是以民众狂欢暴饮,载歌载舞为特征的,中国的诗人醉态却往往出现在独酌、对饮、饯别等场合,带有明显的内在精神体验的特征。比如《月下独酌》“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把酒问月》:“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人攀明月不可得,月行却与人相随。”这哪里可以同西方民俗性的聚众狂欢相提并论?它确确实实是中国式的,是李白原创和有专利权的。这种醉态思维也贯串到山水意象和明月意象之中。我想强调,新世纪中国文学研究应该深入地发掘中国诗人的原创性和专利权,以之与西方文学理论进行深层次的对话,从而扎扎实实地建立起中国现代文论的话语体系、学理体系、知识体系和评价体系。 |
|
返回页首 |
|
|
晓鸣[自己的敌人] 晓鸣作品集 Site Admin
注册时间: 2004-05-05 帖子: 9474 来自: 加拿大多伦多
|
发表于: 星期一 六月 04, 2007 5:22 am 发表主题: |
|
|
"醉态思维", 有趣的提法。 |
|
返回页首 |
|
|
温东华[FAFAFA] 温东华作品集 二品总督 (刚入二品,小心做人)
注册时间: 2006-03-30 帖子: 1081
|
发表于: 星期二 六月 05, 2007 5:33 am 发表主题: |
|
|
值得学习! |
|
返回页首 |
|
|
迪拜[希希小子] 迪拜作品集 三品按察使 (天,你是斑竹吧?)
注册时间: 2006-06-07 帖子: 852
|
发表于: 星期二 六月 05, 2007 9:05 pm 发表主题: |
|
|
所谓:
"盛世"迷醉于"风花雪月"
"乱世"感慨于"山河破碎"
也有不少外国学者认为"杜甫"的诗歌成就远远超过"李白"
"李白"独步于"盛唐"
"杜甫"冠盖于"晚唐"
可以看出"时代"对于诗歌的要求与评价.
"宋朝"的词人普遍推崇"杜甫"
于宋朝的时代有关
所以说,
把"李白"在中国的影响等同于在世界的影响,是自我想象.
再说,莎士比亚根本不能说是大诗人,又如何是"1000年的第一诗人",无论如何,也轮不到他.
好比,国内把鲁迅说成是"大诗人"一般.
就因为,他们的剧作,小说是高峰,
所以,随便写了些诗歌,就是"了不起的诗歌"?
国内的评论一向只会跟风,
没有自主.
对于国外评论的翻译也是问题,
引起世人的误解. |
|
返回页首 |
|
|
|
|
您不能发布新主题 您不能在这个论坛回复主题 您不能在这个论坛编辑自己的帖子 您不能在这个论坛删除自己的帖子 您不能在这个论坛发表投票
|
本论坛欢迎广大文学爱好者不拘一格地发表创作和评论.凡在网站发表的作品,即视为向《北美枫》丛书, 《诗歌榜》和《酷我电子杂志》投稿(暂无稿费, 请谅)。如果您的作品不想编入《北美枫》或《诗歌榜》或《酷我电子杂志》,请在发帖时注明。 作品版权归原作者.文责自负.作品的观点与<酷我-北美枫>网站无关.请勿用于商业,宗教和政治宣传.论坛上严禁人身攻击.管理员有权删除作品.
Powered by phpBB 2.0.8 © 2001, 2002 phpBB Group phpBB 简体中文界面由 iCy-fLaME 更新翻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