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题 |
作者 |
留言 |
主持[Bob] 主持作品集 二品总督总管 (回首人生,前途在望)
注册时间: 2005-10-13 帖子: 4150
|
发表于: 星期五 七月 21, 2006 4:36 pm 发表主题: ZT: 上海的家常菜 |
|
|
若把菜肴比作女人,筵席菜好像珠光宝气、浓妆艳抹的贵妇人,则家常菜却是
“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的小家碧玉。我认为,衡量一个地区烹饪技艺和饮食
水平,光看豪华筵席是不够的,还得到“寻常百姓家”去看看餐桌上的便饭便菜,
也许这里更具有代表性,更能反映客观实际。
我的故乡在浙江宁波,但在上海生活的时间最长,对上海的家常莱最了解,也
最偏爱。我不敢对全国各地的家常风味妄加评论,因为耳目所及,毕竟有限,但我
的北京朋友一提起“上海小菜”几乎无不啧啧称善,使我相信,上海的家常菜确有
特色,而且在全国应该名列前茅。
回忆三年自然灾害期间,我从饥馑的大西北回上海探亲,一路上经过十几个城
市,不仅路有菜色,而且每到一地,连想买一只馍馍、面包都很困难。
但一回到上海家里,白米饭,还有三四只菜肴放在桌上,使我大为惊讶,也不
胜羡慕之至。后来才知道,上海的副食品充盈,既有得天独厚的客观条件,也有政
通人和的主观因素。譬如说:历届上海市领导,都把这个一千多万人口的大城市的
吃饭问题当作一件大事来抓。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后,建立了菜篮子工程,设置副食
品基地,并且培育市场,组织货源,这就保证了上海人能吃得饱吃得好,菜肴的花
色品种丰富多彩,应有尽有。就拿蔬菜来说,一年四季的绿色食品有一百多种,还
有外国引进的新品种,而且由于科学种田,打破了蔬菜市场原来的季节限制,使得
无论什么时候都能吃到任何新鲜蔬菜。北方人常常几天买一次菜,而上海的家庭主
妇每天早上的头一件大事就是提着篮子上菜场,拣拣挑挑,寻寻觅觅,务必要买最
新鲜最嫩的蔬菜,连稍有黄叶都要一片一片剥干净。过去遇见鱼虾都买回来放在冰
箱里冷冻,以备急需,现在活鱼活虾多了,就嫌冷冻的不新鲜不好吃。过去有禽蛋
就满足了,现在鹅不吃,鸭不吃,鸡要吃农村饲养的草鸡,洋种鸡不吃。蛋还有白
壳蛋、红壳蛋之分,白壳蛋也不受欢迎了。俗话说:“饥不择食”。现在物资丰富,
菜场里琳琅满目,上海人的嘴也更刁了。
上海家常菜的烹饪技艺之高也有历史原因。过去,有钱人家都有家厨,或有专
门掌勺的保姆。他们未必经过师承,但实践中锻炼出来好手艺。先说对原料的精选
和处理,譬如说,豆芽买来,先要一根一根掐去尾部,洗得像银丝一样。荠菜、菠
菜买来,也要一棵一棵去除黄叶,把太长的根剪去一截,洗去污泥。河虾买来,剪
去虾须,拣大的做油爆虾,剩下小的剥出虾仁炒黄瓜或烧豆腐。这些烹调前的准备
工作,真是不惜功夫,做到既精细又卫生。
上海人过去大多数住的是石库门房子,一间厨房,几家合用。每次烧饭做菜,
邻居之间说长道短,无形中就是一次切磋交流烹饪技艺的机会。
“哎呀,王家姆妈,侬的‘腌笃鲜’烧得香来,怎么烧法教教我好?”“徐家
阿姨,勿要取笑我啦,侬的‘粉皮大鱼头’才烧得好。也教教我啊!”就是这样,
互相学习,取长补短,造就了一批又一批家庭厨师。当然,也有些家庭主妇有文化
有知识,她们是从电视中从菜谱中研究摸索,自学成材的。
上海家常菜中名菜如林。我最爱吃的菜单是:马兰头拌豆腐干丁,香椿头拌生
豆腐,番茄炒鸡蛋,糖醋小排骨,红烧鲫鱼(放葱),火腿冬瓜汤。
根据现今的市价,这一桌家常菜大约十来元钱足矣,真是价廉物美,经济实惠。
沪谚说:“金窝银窝,不如家里狗窝。”我的体会是,宾馆菜、筵席菜,不如自己
家里的家常菜!
还有两只上海的家常菜,见诸于古曲文学名著。一只是:《红楼梦》第六十一
回,探春和宝钗要吃的“油盐炒枸杞头”,现在上海人叫“生煸枸杞”,其烹饪方
法是:用旺火热锅熬油,油起烟时下枸杞头迅速煸炒,随加精盐、白糖(少许)、
味精等调味品,略加高汤,再炒匀一下即成,也可加入冬笋片和冬菇丝。煸炒时速
度要快,只要十几秒钟,故炉火越旺越好。此菜清鲜爽口,营养丰富。大概贾府里
吃腻了山珍海味,大鱼大肉,需要此菜来换换口味。
另一只是《金瓶梅》第七十五回,如意儿为西门庆准备的下酒菜:“春不老炒
冬笋”。“春不老”就是雪里蕻,又称雪菜。雪菜炒冬笋也是上海人爱吃的家常菜。
其烧法:也起热油锅,先把冬笋丝煸透,然后放切细的雪菜梗一炒,略放清水炒匀,
即可出锅。此菜同样鲜美可口,下酒下饭都很相宜。
从历史上看,江南妇女心慧手巧,都善于烹庖。清冒辟疆《影梅庵忆语》写董
小宛自制食品,芳旨盈席,可以使“醉蛤如桃花,醉鲟骨如白玉,油鲳如鲟鱼,虾
松如龙须,烘兔酥雉如饼饵”。沈三白《浮生六记》,写芸娘“瓜蔬鱼虾,一经芸
手,便有意外味”。所以我认为,上海家常菜清新秀美、高雅精致的特点,是传统
的延续,也是与妇女的文化素质一脉相承的。
但是,时代毕竟不同了。今天的上海妇女,绝大多数都有工作,或参加生产劳
动,社会地位起了变化,主持中馈已经不是她们的专职了。同时,一家一户的小家
庭,也失去了厨房里交流烹饪技艺的条件,加上熟食、速冻食品、方便面等充斥于
市,更代替了刀俎之劳。当然,这对妇女来说,获得身心解放,是件好事,但上海
的家常菜能不能长久地保持高质量高水平就成了问题。想到这一点,我不免有些担
忧了。
《解放日报》1993 年3 月30 日 _________________ 是非是,我非我。
敬请光临我在北美枫的博客飞云浦
也请关注我的新浪博客
http://blog.sina.com.cn/u/1740799031 |
|
返回页首 |
|
|
|
|
您不能发布新主题 您不能在这个论坛回复主题 您不能在这个论坛编辑自己的帖子 您不能在这个论坛删除自己的帖子 您不能在这个论坛发表投票
|
本论坛欢迎广大文学爱好者不拘一格地发表创作和评论.凡在网站发表的作品,即视为向《北美枫》丛书, 《诗歌榜》和《酷我电子杂志》投稿(暂无稿费, 请谅)。如果您的作品不想编入《北美枫》或《诗歌榜》或《酷我电子杂志》,请在发帖时注明。 作品版权归原作者.文责自负.作品的观点与<酷我-北美枫>网站无关.请勿用于商业,宗教和政治宣传.论坛上严禁人身攻击.管理员有权删除作品.
Powered by phpBB 2.0.8 © 2001, 2002 phpBB Group phpBB 简体中文界面由 iCy-fLaME 更新翻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