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题 |
作者 |
留言 |
远观[远观] 远观作品集 九品县令 (一不小心,做了官儿了。)
注册时间: 2005-10-14 帖子: 25
|
发表于: 星期二 六月 06, 2006 8:11 am 发表主题: 《古街青灯灵雨寺》 |
|
|
《古街青灯灵雨寺》
文/远观
我曾经想一个人走遍天下,可事实上许多事情已经把我的想法彻底的打翻了,单是去一座不算太远的寺庙,都要先思索为什么口袋里的金钱居然这么少。
现在想起来许多事情的发展单靠想法还是有些牵强的,这些不太令人满意的想法最终都是属于自己的,可在行动上我曾告诉过自己,无论有多么的艰难,也一定要有所得。在一片污秽的沼泽里,尽量挖掘文化的深层含义,并把它们告诉给世人,这正是我想做的。
我喜欢我能在行文中反复出现某种感觉,那种感觉一定是我从内心中发出的。当我的身影再次被双塔山,灵雨寺,二乙楼这些听起来许多人都不能耳熟能详的地方所吸引时,我开始忘却了名利,忘却了江湖的纷争。忘记了所谓的英雄在世间争斗的身影和丑态,也同时警醒自己该做些什么。再次回头,我看见我蹒跚的身影从每一寸厚土上留下厚重的痕迹,它们塔破了每座城市的喧嚣和特有的孤独。
泥沙俱下的河流中曾经反复出现我落寞的身影,我想问自己,我真的该向前走吗?这脆弱的脚步能够在每一处留下深深的印记吗?我无时无刻不在怀疑自己。可是前进的双脚总是在我思考之前迈出了深深的一步。这种驱动力似乎本来不是属于我的,可我想这是青年文学爱好者继续前行的责任。也是我在思考中探索的验证。这样想来,我的许多文字便产生了出来,甚至在记忆的仓库里生根,发芽,直至开花结果,然后才是我最后的微笑......
“凡是言之无味,可掩蔽之。”出自古文化之手的先行词汇,源于大雅,是尚书中不可匹敌之语言,但无考究,如此现在只是一句空泛的话了。又说“古街青灯”,先人言之,曲艺三家后才解释为“寺庙”,“高堂”,是为清净之地,但无烦事。只是今人俗了,不太明白,我说的古街青灯乃是想借古之说法,把思考指向古代建筑。
南北建筑差异很大,我也没去过南方,只在此说北方,北方人居住的地方,喜欢红瓦房子,即便是老人都有这样的感触。可惜日子过的久了,大家都喜欢去庙堂处祈祷,如此古街青灯之说也就来了。保定市的农务学堂正在灵雨寺街上,想为什么叫灵雨寺呢?可想而知按照建设学校的地方大都是寺庙或者是坟冢之地,迷信的说法是通过百家姓氏可以压得住恶鬼,这也只是传说罢了,灵雨寺已经不存在了,但是灵雨寺街却还叫着,听起来名字很悦耳,文化气象很深。以灵雨寺为名的街有五六百米,或许寺庙不曾在了,但是这条路上仍然承担着一种使命,它的存在意味着大家可以留意一下这里曾经有一座古代的建筑,而现在建筑不在了,这条路便象征了文化的存在。
可想而知,国内的许多文化人在写作上往往也非常重视即将或者已经失去的一些文明,这些文明曾经负载着民族的骄傲和先前的具体故事,可建筑物不在了,是否会引起许多人的怀念或者思索呢?与街到衔接在一起的我写的古街青灯怕也是令人能够回味一番吧!既然古建筑已经不存在,那么现代建筑也会接踵而来,这里只能说新事物代替旧事物了。可想而知,的确如此。现在私下和朋友走出公寓,看见傍晚的灯盏却也不一样,毕竟时间已经到了现代啊,许多文化古迹还必须为发展让路,如果想把古代的建筑都留下来,这种想法未免荒唐,要是那样,肯定无现代文明之痕迹,之空间了,文化也是懂得退让的,不退让就面对着陈旧和死亡。
当然思念这些古建筑的大多是老者,我们可以说是幸运的,我们因为没有看见原来古建筑寺庙的格局,可以稍微平静些,哪里有大的悲伤啊!只是觉得老人们悲伤的多了,他们的儿女们便要处理一下这样微妙的关系了。触景伤情是国内人常有的事情,我都会由于丢失微小的物品后而哭泣不已,老人的感伤自然要一个更深刻程度。风雨已经一次次地吹洗着灵雨寺街,可惜灵雨寺街已经感叹阵阵了,它难以在念起曾经存在的灵雨寺的身躯,这种难言起初让我们感伤的落下眼泪来,多么苍凉的一刻钟啊,思考已经从我们的脑子里滑落,寻觅不出切实的脉络来。那些眼泪从眼睛潸然地掉下时,我想喊一句,那句话可能是灵雨寺你还能够回来吗?倘若回不来便永远不要回来。
再次想起灵雨寺,绵绵的钟声仿佛又想起来来了,而在孤独的人世中,我们或者显得弱小,或者早已经随清风而去了,哪里来得新的体会呢?想那岁月一次次洗礼我们沉睡的年轮,满脑袋长着白发的老者时而怀着忧愁的样子,我们能否体会到岁月的脚步又是多么的残忍呢?轻狂的人生,不过几十年,穿梭的岁月已经让许多人在脸上写上密布的皱纹了,望一声,叹一声的时刻已经来到了,我不知道未来的人怎么想起灵雨寺。或许灵雨寺这个名字以后也会渐渐地消失掉,在我所经常的街道上现在居然出奇的寒冷。我可能看见了它的喘息声,悄悄地却已经来临了,我会因此觉得一个古老的建筑和名字在我百年后也许根本不算什么,但是我会在悲哀的处境中为其流泪的。
历史很可能在我们的回头时就已经出现,刚才的我也许就会成为自己的历史,在一声感叹中,我希望灵雨寺能重新建立起来,像其他的寺庙一样在应该的时刻,我能听见一声声悦耳的钟声. |
|
返回页首 |
|
|
远观[远观] 远观作品集 九品县令 (一不小心,做了官儿了。)
注册时间: 2005-10-14 帖子: 25
|
发表于: 星期二 六月 06, 2006 8:12 am 发表主题: 再望二乙楼 |
|
|
再望二乙楼
(文/远观)
三年前去二乙楼已经变了模样,可风雨逍遥后又突然看见这座建筑物似乎孕育着许多灵性出来。我记得自己的一本散文早已经进入过这样的地域了,后来至于手稿为什么焚烧了,我是不会忘掉的。一群学生在无知地走进我的书屋的时候,彻底地给了那些草稿以致命性的打击。他们焚烧了我的手稿,当然这些人中还包括我自己。
我也不晓得为什么焚烧他们,可是我望着燃烧的一本手稿,竟然没有任何言语,我更不会说,我这样做就错了,对与错和具体的行为毫无任何关系。当时在二乙楼写作,周六便去县里的新华书店去看书,中午不吃饭,都要看完“大学”,“中庸”这些文章,有时售书员还会冷眼看这些读者,我可能有个天性,能无意识地凭借语感感知一些东西。这大概和自己的语感有关系。我凭借着自己的胆子读了许多书籍,现在回到那里,也去读,不过读得少了。我向来觉得写起来散文娴熟得很,那时夸耀过自己,也勉励自己多写散文,现在看那些散文的手稿,偶然觉得居然为文的辞藻居然比现在细腻得多。那时靠的是希望,这时呢现实居多。
再望实际和现在相隔也三年了,只是现在眼睛里和脑子里有些旧有的印象,那便是说回忆罢了。零星的回忆还会记忆起那些日子来。具体的二乙楼在山上,要爬过百米的山才能登上去,至于名字吗?怕是很少人知道,毕竟那楼层是新建的,没有几千年的历史,再加上当下审美学家的审美观点来看,恐怕一座建筑物没有经理过几百年的风雨洗礼,便不会有什么神秘的姿态的。我依稀地记得那是一座八角楼,楼内清新高雅,有两个方桌,大概有石凳子四个,登高望远时,便可以有唐代大诗人李白的那种潇洒和飘逸的精神。
二乙楼虽无百年,也该有十多年的历史吧!而具体说什么是历史,我难以说明,听说有百年计算一次的,也有跟着名人沾光的。沾光的风景多些,多会由于沾光而显得异彩纷呈。中国文人使这些建筑成为了收益者。也许有它自己奥妙吧。说到二乙楼,以后能成为历史性建筑吗?只能看后来的风雨或者名士们了。我猜它少不了经历些风雨的。那些风雨一旦袭来,二乙楼便会摇摇欲坠吗?一定不会,它还有挺拔的身子,我无论如何都该相信这些。我说了我自己觉得那座楼已经成为我走过来的历史了。不过我不是什么名人,起码也不会因为我沾光。它默默地忍受就实现了它的价值,也许它也招摇,它还处于青春期,难免精神上是活跃的,可它却让我树立起坚定的信念来。我便会说,二乙楼在拼命地让世界知道他的精神,他这一点值得怀疑吗?
我宁愿认为它是前进的,不卑不亢的。这正是我想提起二乙楼的原因。我想再去二乙楼还会有新的景致闪现在我的面前,也许它的周围没有潺潺的流水,也没有一些高贵的植物出现,因为它在高处,便少不了自己的寂寞。便少不了向下观望的态度,而这种态度不折不扣地说明了它的伟大之处。
而如果有人问我,为何提起伟大这样的词汇来,我便说这是属于我的“恭维”,毫无有意识上的准备,是自发的,没有任何人和权利牵制我。我便觉得这立场宝贵。然后笑意满怀,望着这座楼宇,顷刻间不会说出任何语言,我知道我不言语的时候,它决不会以为自己有多么的高大。我会说,再望二乙楼,大概十几年后,你应该成为一种存在主义上无可攀越的丰碑,而那时的我会再次来到你的面前,坚定自己的信念,不愿意说任何一句和文化有关的句子。 |
|
返回页首 |
|
|
远观[远观] 远观作品集 九品县令 (一不小心,做了官儿了。)
注册时间: 2005-10-14 帖子: 25
|
发表于: 星期二 六月 06, 2006 8:13 am 发表主题: 再望二乙楼 |
|
|
再望二乙楼
(文/远观)
三年前去二乙楼已经变了模样,可风雨逍遥后又突然看见这座建筑物似乎孕育着许多灵性出来。我记得自己的一本散文早已经进入过这样的地域了,后来至于手稿为什么焚烧了,我是不会忘掉的。一群学生在无知地走进我的书屋的时候,彻底地给了那些草稿以致命性的打击。他们焚烧了我的手稿,当然这些人中还包括我自己。
我也不晓得为什么焚烧他们,可是我望着燃烧的一本手稿,竟然没有任何言语,我更不会说,我这样做就错了,对与错和具体的行为毫无任何关系。当时在二乙楼写作,周六便去县里的新华书店去看书,中午不吃饭,都要看完“大学”,“中庸”这些文章,有时售书员还会冷眼看这些读者,我可能有个天性,能无意识地凭借语感感知一些东西。这大概和自己的语感有关系。我凭借着自己的胆子读了许多书籍,现在回到那里,也去读,不过读得少了。我向来觉得写起来散文娴熟得很,那时夸耀过自己,也勉励自己多写散文,现在看那些散文的手稿,偶然觉得居然为文的辞藻居然比现在细腻得多。那时靠的是希望,这时呢现实居多。
再望实际和现在相隔也三年了,只是现在眼睛里和脑子里有些旧有的印象,那便是说回忆罢了。零星的回忆还会记忆起那些日子来。具体的二乙楼在山上,要爬过百米的山才能登上去,至于名字吗?怕是很少人知道,毕竟那楼层是新建的,没有几千年的历史,再加上当下审美学家的审美观点来看,恐怕一座建筑物没有经理过几百年的风雨洗礼,便不会有什么神秘的姿态的。我依稀地记得那是一座八角楼,楼内清新高雅,有两个方桌,大概有石凳子四个,登高望远时,便可以有唐代大诗人李白的那种潇洒和飘逸的精神。
二乙楼虽无百年,也该有十多年的历史吧!而具体说什么是历史,我难以说明,听说有百年计算一次的,也有跟着名人沾光的。沾光的风景多些,多会由于沾光而显得异彩纷呈。中国文人使这些建筑成为了收益者。也许有它自己奥妙吧。说到二乙楼,以后能成为历史性建筑吗?只能看后来的风雨或者名士们了。我猜它少不了经历些风雨的。那些风雨一旦袭来,二乙楼便会摇摇欲坠吗?一定不会,它还有挺拔的身子,我无论如何都该相信这些。我说了我自己觉得那座楼已经成为我走过来的历史了。不过我不是什么名人,起码也不会因为我沾光。它默默地忍受就实现了它的价值,也许它也招摇,它还处于青春期,难免精神上是活跃的,可它却让我树立起坚定的信念来。我便会说,二乙楼在拼命地让世界知道他的精神,他这一点值得怀疑吗?
我宁愿认为它是前进的,不卑不亢的。这正是我想提起二乙楼的原因。我想再去二乙楼还会有新的景致闪现在我的面前,也许它的周围没有潺潺的流水,也没有一些高贵的植物出现,因为它在高处,便少不了自己的寂寞。便少不了向下观望的态度,而这种态度不折不扣地说明了它的伟大之处。
而如果有人问我,为何提起伟大这样的词汇来,我便说这是属于我的“恭维”,毫无有意识上的准备,是自发的,没有任何人和权利牵制我。我便觉得这立场宝贵。然后笑意满怀,望着这座楼宇,顷刻间不会说出任何语言,我知道我不言语的时候,它决不会以为自己有多么的高大。我会说,再望二乙楼,大概十几年后,你应该成为一种存在主义上无可攀越的丰碑,而那时的我会再次来到你的面前,坚定自己的信念,不愿意说任何一句和文化有关的句子。 |
|
返回页首 |
|
|
叶雨[FFFFFF] 叶雨作品集 二品总督总管 (回首人生,前途在望)
注册时间: 2004-06-01 帖子: 3287
|
发表于: 星期三 六月 07, 2006 10:41 am 发表主题: |
|
|
挺不错的游记。 |
|
返回页首 |
|
|
若愚[ruoyu] 若愚作品集 三品按察使 (天,你是斑竹吧?)
注册时间: 2005-03-11 帖子: 748 来自: 江西吉安
|
发表于: 星期三 六月 07, 2006 9:09 pm 发表主题: |
|
|
由寺、楼引发关于历史人文的思考是个很不错的视角,但着墨处,写“作者自己”的文字多于写寺、写楼,淡化了读者对寺、楼的印象。个见。 |
|
返回页首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