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views 酷我-北美枫

酷我-北美枫主页||酷我博客

 
 常见问题与解答 (FAQ)常见问题与解答 (FAQ)   搜索搜索   成员列表成员列表   成员组成员组   注册注册 
 个人资料个人资料   登陆查看您的私人留言登陆查看您的私人留言   登陆登陆 
Blogs(博客)Blogs(博客)   
Coviews BBS

漂移在酒泉的历史遗迹之二【三章】

 
发表新帖   回复帖子    酷我-北美枫 首页 -> 当代诗歌
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题  
作者 留言
陈思侠[陈思侠]
陈思侠作品集

九品县令
(一不小心,做了官儿了。)
九品县令<BR>(一不小心,做了官儿了。)


注册时间: 2006-06-16
帖子: 19
来自: 中国酒泉

帖子发表于: 星期五 六月 16, 2006 4:28 am    发表主题: 漂移在酒泉的历史遗迹之二【三章】 引用并回复

漂移在酒泉的历史遗迹之二【三章】
陈思侠

一个村落的隐语 
 当一枚新鲜如初的鸡蛋壳由遥远的青铜时代破土而出,呈现在身上挂满了手记、笔记本电脑的人群中时,那种由衷的唏嘘声,渐渐由惊奇侵入了人们的心灵。这枚鸡蛋壳的发现,撇开文物考古不说,它带给我们的震撼,远远超过了其后发现的大量的陶器、骨器、石刀和青铜残片。
  2003年,当西气东输工程进入酒泉地界施工时,所要经过的西河滩四坝文化遗址引起了人们的高度重视。西河滩位于肃州区清水镇中寨村七组村西,处于一条自南而北流向的季节性河流的岸边。该遗址在过去文物普查中被发现,并得到保护。为配合西气东输管道施工建设,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与西北大学考古系联合进行了抢救性发掘,从当年6月至9月,历时两个多月,发掘出了一处早期四坝文化的大规模聚落遗址。
  发掘的遗迹主要有:房屋基址33座,储藏坑31座,烧烤坑321座,陶窑4座。
  发掘中出土了大量的陶器残片。陶器的形式有双耳彩陶罐和素面罐、单耳杯等。石器的出土数量也较多,其中大多数为细石器;大型石器中有打制的石斧、磨制的石刀、石凿、石纺轮等。骨器也有一定的数量出土。发掘中还出土了一些青铜器残片和残铜块。
  这当是一个小小的村落。在史前。
  面对迷失的文化遗迹,面对这个迷失的史前村落,我们可以展开丰富的想象——那是鲁迅定义的“杭育杭育”派文学诞生的时期,人们用烧制的陶碗盛水,用骨针穿线,用石刀或打制的青铜利器切菜。在树林和草地上,他们用体力与自然搏斗;在微弱的抗争中,时间缓慢地流逝着,像村落的清晨和黄昏,炊烟袅袅地飘起,散开在四野。
  经过人工驯养的鸡仔,显然已经安于村落的生活,它们自由地由这家的门前,踱到另一家的门前,在遗弃的草垛和房前院后,打鸣、下蛋,它们一身华丽的羽毛,在村落里是高贵的。由于跟人类的接近、亲近,它们甚至会在人类求生存的某个时期,由于实用的价值,绝对要超过七彩的凤凰。我们有理由相信这一点,人类曾经是崇拜过鸡的,这种崇拜的结果,使鸡在图腾时代最早成为了家禽,而凤凰则不是。
  我们的目光还可以放的更长一些,毕竟这是一个村落呀。33户人家在土坯垒就的房屋下,男人们举着石斧和石刀,抡圆了他们的臂膀,来一一分配围猎所获的食物;女人们则转动石纺轮,小心翼翼地将动物的毛发,捻成了一条细长的毛线,最后制成一件时尚的围裙。正午的时光无疑是幸福的,当家家户户的烧烤坑飘起浓郁的肉香,老老少少就奔着这美食、美味捧碗而来,他们的脸上,洋溢着赫红的光彩。宁静的正午因此沸腾了。孩子们追逐戏耍的脚步声,撵的鸡飞狗跳。
  夏日的晚餐一定是在篝火中进行的。倘若月挂中天,倘若清风徐徐。光影交错中,人们会用陶埙吹奏出悠远的心情,而少女们围着篝火,且歌且舞,甩动飘飘长发。放在远距离观赏,我们会发现,在三皇五帝之前,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并充分享受着大自然的恩赐。
  西河滩上的这个村庄,后来的消失,大约是由于人们的迁移造成的。由于这个地方地处祁连山冲击扇面,河流的改道十分普遍,或者在后来的某一个年份里发生了战争,这些事件在今天已经很难断定。总之,人们舍弃了家园,走向了别处去谋求生存。而这样就会产生一个事实:人类走到哪里,村落建到哪里,文化就会扎根在哪里。文化的纽带是延续的,即使是今天我们看到的冰冷的烧烤坑,破碎的陶器,它们仍然传递着文明的火光。
  




捧读生命的残片——恐龙说 
 在史前,一切生命的进程都是缓慢的。
  当春天的一场雷雨过后,湖泊、草地与森林交织的河西走廊吐尽浊气,开始返青。花草在摆弄漂亮的裙带,相互媲美;游鱼跃出水面,凭空完成了一个精彩的弧刺;而一棵参天的白杨树,不仅为鸟兽提供了栖息之所,而且护佑了滑腻的苔藓和菌类。对了,那个时期的祁连山,肩头上或许并不覆盖着厚厚的积雪,因而在它注视下的酒泉,也并非有今日茫茫黑戈壁的苍凉,而是一派绿草如茵、湖河相连、森林广袤、百鸟朝凤,百兽竞走的景象。
  2005年8月,中科院古脊椎和古人类化石研究所同酒泉市联合组成了调查队,在近两个月的时间里,对酒泉市境内的30多个古生物化石发现点,进行了科学调查,不仅发现了一批古生物化石,而且发现了3具恐龙化石。尤其对马鬃山地区“布咚呼噜斯太恐龙群”进行了首次大规模的野外发掘,发掘了埋藏在距今约1.1亿至1.2亿年的河流与湖泊沉积地层中的恐龙化石。其中还获得了一只长达13米的禽龙类恐龙化石,这是迄今在当地发掘到的最大的恐龙化石。专家说:酒泉是恐龙的故乡。
  这一次大规模的科学考察,将一个鲜为人知的史前世界展现在了人们面前。
  恐龙是人类睡梦里的记忆。今天当我们在坚硬的岩石上看到它们清晰的骨骼,看到它们栩栩如生的体态,谁也无法复述当时的情形。这些凝结在岩石上的生命,曾是统治地球的魁首!它们庞大的身躯,踩踏过大地的时候,大地在颤抖;飞翔过天空的时候,阴影遮天蔽日。仿佛就是一座大山忽然有了声息,挪开了巨柱般的腿脚。那是一种能够带给我们多大震撼和多少畅想的时刻。去年酒泉发掘恐龙并掀起恐龙热的时候,我看了有关恐龙的几张碟片,记得有一张是《恐龙帝国》。这个名字之所以能够记住,是帝国这两个字的缘故吧。那的确是恐龙的时代,恐龙的帝国啊。画面上,一棵在今天看来高不可攀的参天大树,在它们脚下,完全是一棵弱不经风的小草。它们征服了整个世界。我们今天的细小的水泊是不是它们当初的脚印?我们今天的河流会不会是它们当初走过的路径?在河西走廊,莫说是平川和河谷,即使南北两山,也会完全匍匐在它们的脚下。
  岩石上,没有声音、体温、色彩的恐龙多少显得有些冷寂。尤其是今天发现它们的地方,无不是在荒凉偏僻的山区,在人迹罕至的深山大沟之中。地球是一个充满了诡异的魔盒,它能够让处于鼎盛时期的物种在瞬间消亡,又能够让新的物种萌发。记得一位考古学家跟我说:今天的鸟类,也是一种活着的禽龙类恐龙,即使不完全是,也是携带了恐龙基因的。学者的话未必可信。但是地球上源远流长的生命,却未比不会有着某种必然的联系。这样看,即使它们不会睁开眼睛看到今天的祁连雪山已经代替了白垩纪早期温热的森林,不愿看到绿地湖泊变成了真正死寂的亘古荒漠,我始终觉得岩石中的恐龙化石会有信息传递给我们。
  这是一本厚重的典籍。它需要一把智慧的金钥匙来开启,它的秘密是生命源头的界碑。
  这些硅化了的生命体,以它们的硬度昭示了地球的沧桑,也无言地诉说着地质环境对生物的馈赠和毁灭。今天,当大片的湿地被无情的钢筋混凝土馋食,当古老的物种消失在它们的繁衍之地,我们该如何善待它们?又如何善待我们自己?恐龙走了,一场剧目卸下了帷幕,而我们人类正在出演。养育我们的水,赐给我们生存的土地,在贪婪的戕害下又该以什么方式拉上命运的幕布?
  终被移进历史博物馆的史前的恐龙化石,将永远向我们阐释河西走廊地区远古时代的自然环境:气候湿热,湖河流溢,尤其是河岸与水泊边生长的茂密植物,水中丰富的鱼类和甲壳动物。温暖适宜的气候,使大量的动植物生长、活跃在各个角落,充溢着和谐的生存风气。恐龙与自然的相依相存以及它们的消失,给今天以破坏生态环境为代价谋求发展的河西走廊各地,敲响的不仅仅是警钟吧?
  




地火的零度叙述
 
 初夏的一场细雨过后,石油河东岸上的新疆杨洗净了满身沙尘,青青的枝条上展开了翡翠般的叶片,把怀中的老君庙掩映在了浓浓的绿荫里。在玉门市生活的5年当中,每年初夏时候,我都会到这里,来聆听石油河的涛声,来端详这座赫红色的小小道观,它背靠悬崖,面对祁连山皑皑雪峰,犹似超尘脱俗的老道,拂尘飘飘,目光定定。然而正是这个清幽、宁静的所在,见证了中国石油恢宏磅礴的开发史。如今,除了石油河潺潺的流水声,仍有分布在山顶和河谷地带大大小小的抽油机,昼夜不停地“磕头”抽油。
  一位史学家曾经告诉我:在上世纪30、40年代国内外出版的地图上,没有玉门,甚至找不到酒泉,但有老君庙这个地名。这句话现在无从考证,但我能够想象到石油在那个年代的意义,战略意义。
  老君庙油矿得名大约是这样的,因为开发石油矿藏时的第一口油井就打在老君庙前,又因地处玉门,而称为玉门油田。事实上,老君庙油矿很早以前就被人们发现了。我们翻翻历史典籍就不难看到有石漆、石脂等等的记述。像《汉书·郡国志》载:“延寿县南有山,石出泉水,大如筥,注地为沟。其水有肥,如煮肉洎,漾漾永永,如石凝膏,燃之极明,不可食,县人谓之:石漆。”又像唐《元和郡县志》记载:“玉门县石脂水在县东南180里,泉有苔,如肥肉,燃极明。水上有黑脂,人以草墨取用,涂鸱夷西囊及膏车。”北周武帝宣政中,又有“突厥围酒泉,取此脂燃火,焚其功具,得水愈明,酒泉赖以获济。”的记述。从史书记载看,早在一千四百多年以前,这里的石油已被用于生活、生产与战争了。
  地质师孙健初在上世纪30年代中后期曾三次骑着骆驼,驮着帐篷、测量仪器、行李,穿越茫茫戈壁滩,到老君庙考察,并发现了第一口油井。后因抗日战争时期在此发现和开发当时国内最大的油田而闻名全国,并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烽火中享誉全球。新中国成立后的1957年12月,新华社发表文章向世界宣布:中国第一个天然石油工业基地在玉门建成。
  “苏联有巴库,中国有玉门,凡有石油处,皆有玉门人。”这是著名诗人李季的诗句。20世纪60年代以后,玉门人转战大庆、四川、长庆、柴达木、吐鲁番,先后向全国各地油田输送了10多万骨干力量,4000台(套)精良设备。并涌现出了王进喜、郭孟和等代表性的人物。玉门,自此成了中国石油的代名词。曾担任石油工业部部长的康世恩曾形象地评价说:“玉门油田是中国石油工业的老母亲。”
  还需要写下一笔,1949年,曾在老君庙工作的原中国石油公司的不少职工,远迁台湾搞石油开发。从此,这些走出老君庙的游子,只能与大陆隔海相望了。
  石油,被称为地火。它们在地下酝酿、沸腾,终有一日在大地上喷涌而出!老君庙默默关注着这一切,默默经历着这一切。风霜雨雪,寒往暑来,老君庙赫红色的瓦脊在侵蚀中变灰,发白,但它飞檐上的悬铃,依旧清脆悦耳;它的香火,依旧绵延不绝。这铃声等待着“少小离家老大回”的游子,不论他们有过多少荣誉,经历过多少辛酸。在袅袅的香音里,怀着深深的虔诚,我每一年都要来这里,与那些“乡音未改鬓毛衰”的石油人一样,为这块石油的圣地,为这块梦绕魂牵的乡土,鞠上三躬。
  在朝霞和落日的余晖中,老君庙显得更加悠远而宁静,像一位饱经风尘的长髯老者,兀立在一块大青石上,与我默默相对。这时间,阳光让我们身边的峭壁和石油河谷,变得金壁辉煌。仿佛五彩的祥云,在浮动、游弋。这是我梦里重复了千万遍的情形。悬铃声藐远而临近,让每一块石头都有了回音,都有了行走的生命。这怕是老君庙被游子们装在心里的缘故吧?一切在我的周围生动起来,鲜活起来,与我相挽着臂膀。相信每一个玉门人,都怀了千丝万缕的老君庙情结。对于我,那是与日俱深的一种情怀,一种岁月无法磨灭的品格。
  老君庙和“老一井”如今已被确定为玉门油田全国工业旅游示范点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标志性建筑。它们见证了油田60多年的风雨历程。形成景点,其意义是十分深远的,它们将会使这块土地上人们用血汗浇灌出的玉门风格、“铁人”精神、石油摇篮的赞誉传递给明天和未来。
_________________
诗歌是礼仪命运的良药。欢迎指导我的博客——http://blog.sina.com.cn/u/1213870604
返回页首
阅览成员资料 (Profile) 发送私人留言 (PM) 发送电子邮件 浏览发表者的主页
乐园成也[FFFFFF]
乐园成也作品集

三品按察使
(天,你是斑竹吧?)
三品按察使<BR>(天,你是斑竹吧?)


注册时间: 2005-12-30
帖子: 822

帖子发表于: 星期五 六月 16, 2006 9:53 am    发表主题: 引用并回复

提读:))问好!
_________________
陈晓林诗歌网站:
http://www.cxlpw.cn
作家诗人联盟:
http://ccxxll111.go.waokao.cn/
作家诗人论坛:
http://cq.netsh.com/bbs/814130/
流放南方的肺叶:
http://blog.sina.com.cn/u/1242738392
返回页首
阅览成员资料 (Profile) 发送私人留言 (PM)
白水[FAFAFA]
白水作品集

一品翰林院大学士
(酷我!I made it!)
一品翰林院大学士<BR>(酷我!I made it!)


注册时间: 2004-05-16
帖子: 9025
来自: Toronto

帖子发表于: 星期五 六月 16, 2006 7:25 pm    发表主题: 引用并回复

不错的文章, 但不应在此栏目Very Happy
返回页首
個人頁面 阅览成员资料 (Profile) 发送私人留言 (PM) 发送电子邮件 Blog(博客)
陈思侠[陈思侠]
陈思侠作品集

九品县令
(一不小心,做了官儿了。)
九品县令<BR>(一不小心,做了官儿了。)


注册时间: 2006-06-16
帖子: 19
来自: 中国酒泉

帖子发表于: 星期六 六月 17, 2006 3:53 am    发表主题: 谢谢白水! 引用并回复

第一次投稿,还没有辨清方向呢。
_________________
诗歌是礼仪命运的良药。欢迎指导我的博客——http://blog.sina.com.cn/u/1213870604
返回页首
阅览成员资料 (Profile) 发送私人留言 (PM) 发送电子邮件 浏览发表者的主页
陈思侠[陈思侠]
陈思侠作品集

九品县令
(一不小心,做了官儿了。)
九品县令<BR>(一不小心,做了官儿了。)


注册时间: 2006-06-16
帖子: 19
来自: 中国酒泉

帖子发表于: 星期一 六月 19, 2006 7:34 pm    发表主题: 引用并回复

辨清了,移到谈故论今里去。
_________________
诗歌是礼仪命运的良药。欢迎指导我的博客——http://blog.sina.com.cn/u/1213870604
返回页首
阅览成员资料 (Profile) 发送私人留言 (PM) 发送电子邮件 浏览发表者的主页
从以前的帖子开始显示:   
发表新帖   回复帖子       酷我-北美枫 首页 -> 当代诗歌 论坛时间为 EST (美国/加拿大)
1页/共1

 
转跳到:  
不能发布新主题
不能在这个论坛回复主题
不能在这个论坛编辑自己的帖子
不能在这个论坛删除自己的帖子
不能在这个论坛发表投票


本论坛欢迎广大文学爱好者不拘一格地发表创作和评论.凡在网站发表的作品,即视为向《北美枫》丛书, 《诗歌榜》和《酷我电子杂志》投稿(暂无稿费, 请谅)。如果您的作品不想编入《北美枫》或《诗歌榜》或《酷我电子杂志》,请在发帖时注明。
作品版权归原作者.文责自负.作品的观点与<酷我-北美枫>网站无关.请勿用于商业,宗教和政治宣传.论坛上严禁人身攻击.管理员有权删除作品.


Powered by phpBB 2.0.8 © 2001, 2002 phpBB Group
phpBB 简体中文界面由 iCy-fLaME 更新翻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