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题 |
作者 |
留言 |
杨继晖[浙东杨雄] 杨继晖作品集 六品通判 (官儿做大了,保持廉洁哦)
注册时间: 2005-01-06 帖子: 117
|
发表于: 星期一 六月 05, 2006 10:13 pm 发表主题: 从一首小诗浅谈幽云的诗歌创作 |
|
|
一滴水紧紧抱着一根芦苇
在风里东躲西藏,天空越来越低,无云
静,水滴的个子一点点长高
却一不留神,从芦苇的脖子上滑了下来摔进水里
三十年,就象一个黑点
在一条鱼的尾巴上,跳了三跳
——《一滴水折断芦苇》(作者:幽云)
认识幽云还是在一个QQ群里,后来便收到他的诗集,关于诗集本身,不在此文讨论范围。我要做的,是在他最近的一些诗歌里准确贴近他的脉搏。
相比其他的一些,如《虚构》、《厌倦》、《向内的叙述》等,上面引用的这首小诗,并不是十分出色,但却很适合我展开,因为在这短短的几行里,他的优势和缺陷同样明显。
诗的前四句细致地描绘出芦苇、水滴、天空、风之间的动态。小与大,动与静,形成了一种混合的反差,给人视觉上的冲击,有种身临其境之感。后两句,刻意地模糊了主体,水、鱼、我,在“三十年”置换空间后,不自觉地交融。这是他的特色,在他的其他作品里随处可见:
河床上的石头,生活在鱼腹中/鱼是河流的种子/而石头是种子内心坚硬的核 (《一无所知的幸福》)
而今这里满是黑色之蛇以及连年的灾荒/水中的芦苇倒伏于淤泥,锋芒落地/他们丧失了剩余的田地和老迈的年龄 (《梦中乱记》)
石头的前世为泥,也曾内心温润/只是被风从山冈吹到八里堡/就凉了,如树一般平静 (《石头》)
从“象”里脱身而出,我们回过头再来看其“声”。按我个人朗读的习惯(注意,不是按所谓的音节,那样太严谨了,不大提倡),我试着将这首诗整理为:
三四二二
三四,二四,二
一, 五三二
一四,七四四
三, 二四
一四三,二一一
可以明显地发现,“无云”、“静”,这两处的短促,犹如梗塞的鱼刺,在上下顺畅之时,人为地设置了一个呼吸障碍。在我看来,这两处过于顿挫的表达,减弱了作品的平和,尤其是主观性很强的“静”,把前面营造的努力,一撕而尽,这叫物我两分,是个败笔。再有,“从芦苇的脖子上滑了下来摔进水里”,诗人把停顿作为留给读者的自选动作,有点不厚道,缺了一两个标点。当然,象我这样自以为是的阅读方法,是缺少依据的,毕竟每个人的阅读习惯、情感起伏都是不大相同的,但在注意意象的同时,加强对节奏的控制,却是一首诗歌能否完美的必要途径,应当引起我们共同注意。
最后两行,他把“三十年”安插其间,尽管有人可能会觉得稍显唐突,缺少过渡铺垫,但我觉得,简单的三个字,一个转身,便把一些不可言说的内容全部隐藏起来,读来意韵无穷,正是高明之处。对于一个开始诗歌创作不久的年轻人来说,显得相当宝贵。 _________________ 个人博客:
http://blog.sina.com.cn/zdys |
|
返回页首 |
|
|
星子[ANNA] 星子作品集 酷我!I made it!
注册时间: 2004-06-05 帖子: 13192 来自: Toronto
|
发表于: 星期二 六月 06, 2006 8:16 am 发表主题: |
|
|
有意思。。。 _________________
|
|
返回页首 |
|
|
李长空[FAFAFA] 李长空作品集 四品府丞 (封疆大吏也!)
注册时间: 2005-10-14 帖子: 422 来自: 广东广州
|
发表于: 星期一 六月 12, 2006 7:16 pm 发表主题: |
|
|
再读.提一下 _________________ 如果说生活素材是米,小说是米饭,散文则是稀粥,而诗歌却属酒。
欢迎光临李长空博客交流
http://hi.baidu.com/lichangkong |
|
返回页首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