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题 |
作者 |
留言 |
和平岛[我还没有昵称] 和平岛作品集 一品翰林院大学士 (酷我!I made it!)
注册时间: 2004-05-16 帖子: 5614 来自: Victoria
|
发表于: 星期日 四月 16, 2006 11:04 pm 发表主题: 是谁放弃了诗歌——从历史的角度看现代诗歌 |
|
|
在中国,现代诗歌最令人注目的事件,就是诗人的死亡所引起的轰动,然后便是重归于死一般的沉寂,好象什么都不曾发生,好象诗歌本来就是和这个社会无关的。但我们又不能说,他们的死是毫无价值的事。他们采用了死亡的方式,绝弃这个他们深爱的世界,这个曾经以诗歌为荣的国度,他们想告诉我们什么呢,或者反过来说,是谁放弃了诗歌,这个他们用生命祭奠、用鲜血染红的诗歌?
本文将简单回顾一下这个放弃的过程、历史和文化的深层原因,讨论如何缩短读者和现代诗之间的距离,并审视现代诗歌未来可能的走向。
一.我们是如何放弃诗歌的
上个世纪,现代诗歌曾经享受过的黄金时代。早期徐志摩以其脍炙人口的《再别康桥》而家喻户晓。文革之后的北岛们,以审判者的姿势反思了那非常时期的种种不正常现象,其倡导的以西方诗歌的修养为基础的朦胧派诗歌,曾经风靡全国,对振兴华语诗歌,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遗憾的是,北岛们缺乏深厚的古文化修养和底韵,没能很好地吸纳中国古诗词的精髓,而一味追求西方现代诗歌的写法,朦胧派诗歌日渐走向晦涩。要知道,中国有两千多年古典诗词的历史,中国式的诗歌意境和审美习惯,已经深深扎根于中国人的血液里。而朦胧派这种晦涩的趋势,只能让普通读者在阅读理解上,感到疲惫不堪和内心的厌倦,相互间产生了心理上的距离感和文化上的隔阂,导致最后的分道扬镳。即便是引入那些深得中国古文化精髓的台湾诗人的诗歌,也未能扭转这种局面。
值得一提的是汪国真现象,以浅白的短句,一度弥补了中学生们对诗歌的狂热,后来又迅速退烧。这一方面反映了人们对朦胧派诗歌的不满,另一方面,说明中国人普遍对现代诗歌欣赏水平的落后。而这种醒悟后的退烧,好似上当受骗的感觉,极大地挫伤了人们对诗歌的纯真情感。而随着80年代末的经济大潮的兴起,其它更加直观的大众娱乐方式铺天盖地而来。可以说,从此以后,广大读者和诗歌之间,产生了彻底的分离。诗歌基本上被逐出了期刊、报纸、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
我们不能不说到海子,那个接受了西方文化教育的赤子,用纯净的语言建立了神性的空中楼阁。他是透骨的孤独儿,既没能为死水一潭的诗歌界所认可,又没有被远离诗歌的社会所了解和理解。他一贫如洗,但并非因贫苦而死,他的死,一方面证实了诗歌已经被大众抛弃的事实,另一反面,却使得很多人来读他的诗,并由此对后来的诗歌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后来的知识分子和民间写作的出现,只是一小分诗人之间的话语权争夺,和大众已经没什么关系了。
大众就是这样,从热爱和钟情于诗歌,到与诗歌彻底分手。这一方面说明了中国现代诗人们,并没有准备好接纳读者的工作,另一方面,也说明中国读者没能及时转变和提升自我的诗歌欣赏品味。这是中国诗歌的悲剧,但又不能埋怨谁,这是由中国两三千年的诗歌文化的特点所决定的。
二.历史和文化的深层原因
李四光在统计研究了中国兴衰史之后,得出了这样一个结论:每七百年左右,中国历史出现一个彻底的轮回:北方入侵带来血液和基因的更新、国家统一、强盛,太平转入衰弱,北方入侵、南北割据,到天下大乱之后的下一个轮回。林语堂先生把中国比喻成一个老小孩:有漫长的发展历史,却始终处于一个初级发展阶段。其思想和哲学体系,春秋战国之后,始终停留在孔子发展起来的儒家思想的水平。其思想、哲学、文化、政治、经济和科技,也并没有什么划时代的发展和飞跃。似乎国家的唯一目的,就是维持皇帝的统治,而个人的最远大的理想,就是回归田园生活。我们不得不惊叹,两千五百多年前孔子,实在是空前绝后的圣人,他提出来的儒家学术,经后人的修补完善,那些中庸之道和修身治家平天下的思想,极大地迎合和维护了皇权的统治,牢牢地禁锢了中国人的思维和处世方式。
读书写诗,进可以升官发财,退可以修身养性。诗歌成了鉴定考核士子学识的重要标志。中国诗歌最主要的题材,就是离别乡愁、景致、爱情、爱国。以其严格的韵律体系的发展,在八世纪左右的唐朝达到了顶峰,出现了杜甫、李白这两座大山。在后来一千多年里,就再也没人能超过他们。类似的格式和题材,在达到他们的高度之后,用悲观的眼光看,恐怕再过一万年,也是很难超越的。我们世世代代读着唐诗三百首,那些平平仄仄的格律,那些风花雪月和山水意境,不光奔流在我们的血管里,它们已经是我们审美基因的一个组成部分。看来,格式和题材的突破,是诗歌发展的唯一希望。
还是回到轮回论。如果不是西方文明的入侵,打乱了原有的大中国封闭系统,恐怕再过百万年,我们还会是一个“老小孩”的民族。曾经的大海,成了洞开的门户,长城只是一截截废弃的土石墙。留洋归来的学子们,自然成了文化和语言改革的先锋者。上世纪初胡适领导的新文化运动,开辟了白话文发展的光明大道,以适应科学文化发展的需要。徐志摩这些既接受西方教育、又有厚实的古文化基础的现代诗人,自然成了指导现代诗歌发展的领军人物。
我们现在,已经完全接受了西方的科学技术体系。但文化思想的发展,则相对滞后。我们全盘接受过马列主义思想,但对于其它西方思潮,在相当一段时间内,采取了排斥的态度。而这种接受,很大程度上,又是只局限于高级知识分子圈子里。诗歌的状况更是如此。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如果你把当代西方诗人的诗,拿去给没写过诗的人看,十有八九是看不懂的,更别谈喜欢了。这说明,我们读者的诗歌阅读和鉴赏水平,还停留在古诗词的层次,而远远落后于时代的节拍。
三.如何缩短读者和现代诗的距离
这样说来,普通人所拥有的现代诗的审美水准和现代诗人的超前写作意识之间,存在很大的距离,可以说是上千年的落差。从本质上讲,是彻底西化的现代诗歌,和还滞留在传统诗歌的欣赏意境之间的距离。
诗歌现在已经完全失去功利的效应,成了一种纯粹的个人爱好,一种很个性化的写作方式,一种情绪的宣泄。诗歌不仅仅反映了生活,它是在真实之上的超现实的升华和变异,是介于生命和死亡之间的思考,是激情的自由奔放。看来,这是一种很孤独和悲情的文体,不容易为普通人所欣赏、掌握和喜欢。即便是在西方国家,诗歌也远远没有小说类来得畅销。能够摆上书架的诗集,是为数不多的。这从另一个侧面,说明了诗歌再难像唐朝时那么盛行天下。
但这并不是说,中国当下的诗歌现状是正常的,诗人是不需要吸纳古典诗词的精髓的,大众是不需要诗歌给予的心灵安慰。诗人们在一味模仿西方诗歌、追求新奇异的同时,还要化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研究中国两三千年积累起来的古诗词。这是中国现代诗歌的最宝贵的遗产,理应消化吸收。要充分考虑东方人的审美情趣和方式,不断探索和实践,写出具有东方语言文化特色的作品,并从理论的高度,总结和创造出华语现代诗歌独特的写作规律。这是华语诗人们必须长期不懈地坚持和努力探索的方向。只有克服了审美上的障碍,才能拉近和平民大众之间,在传统惯性思维和欣赏上的距离。是谁说过这样的一句话:越是民族的才越是国际的。看来,现代诗人需要在传统和先锋之间,无论从内容还是形式上,找到一个合适的切入和生长点,以利于现代诗被更多的读者所接受,走出现代诗缺乏读者的困境。
另一方面,在当下的商品狂潮退去之后,人们一定会逐渐克服浮躁的心理,会沉静下来,而有更多精神层次的需求。人们会试图去思考生命和死亡的命题,试图理解诗歌,抒发内心的困惑和解释自我的世界。在加拿大,就有很多由诗歌爱好者组成的小俱乐部,他们甘于沉寂,默默坚守自己的信念,出诗集,参与社会的文化交流和建设。法国的诗歌节,作为文化发展的一个有机部分,就得到政府的大力支持。这说明,作为民族语言的最高形式,现代诗理应得到传统媒体更多的正面宣传和支持,得到政府的大力扶植。只有通过对广大读者、社会和学生开展行之有效的现代诗的普及教育和审美改造,才能更好地缩短读者和现代诗之间的距离。
四.现代诗歌的未来走向
互联网技术在世界范围内的广泛应用,将诗歌免费和及时带入千家万户,给诗歌的复兴,提供了一个完美的平台。由此产生了众多的网络诗歌和诗人。如果没有这样的一个平台,很多人是不可能接触到这么多好诗歌并走上诗歌之路的。以自己为例,在三年之前,还没读过什么现代诗,所知道的,也只有《再别康桥》等极少数的几首。因一个偶然,喜欢上写诗,但也只认可徐志摩、席慕容等少数诗人的古典味浓重的作品,并认为只有那样子写的,才算是真正的诗。后来日渐活跃于诗歌的各大论坛,学习了北岛、海子,开阔了视野,并开始在一些诗歌刊物上发表诗歌。到如今,已是古今中外,无不有所涉猎,并慢慢形成自己的一些写作思想体系。最开心的事,就是与志同道合的友人,创建了“北美华人文学社”、《北美枫》文学论坛和期刊。
由此看来,华语现代诗歌的发展,还是有很大的空间和潜力。这种希望,是建立在网络之上,是实时和真实的,以期刊这种方式体现,并呈送给广大的诗歌爱好者。可以下这样一个结论:最好的诗歌在网络。当下应该加以关注并扶持的方面有:推广大中小学的现代诗歌教育;加强网络平台上的诗歌和刊物的交流和融合;吸纳古诗词的精髓;扶植富有潜力的新兴诗人。只有这样,才能克服读者和现代诗歌之间的鸿沟,才能避免发生在杰出诗人身上的悲剧,才能让诗歌走上一个新的台阶,才能真正地走向世界。
2006-4-16加拿大维多利亚
最后进行编辑的是 和平岛 on 星期一 四月 17, 2006 11:36 am, 总计第 3 次编辑 |
|
返回页首 |
|
|
长篙[99] 长篙作品集 二品总督总管 (回首人生,前途在望)
注册时间: 2005-10-23 帖子: 3390 来自: 中国湖南
|
发表于: 星期一 四月 17, 2006 2:00 am 发表主题: |
|
|
总括很彻底.没俺直.学习.柔和地分析了现状,结合古今例证.不象我,想什么说什么. _________________ 忘掉写诗,你才开始真正写诗;詩無定法,隨性而安
長篙诗歌自然門
http://blog.sina.com.cn/99GG |
|
返回页首 |
|
|
杯中冲浪[北方狼] 杯中冲浪作品集 二品总督总管 (回首人生,前途在望)
注册时间: 2005-08-24 帖子: 2927 来自: 中国泰安
|
发表于: 星期一 四月 17, 2006 2:20 am 发表主题: |
|
|
系统、深刻、准确。现在诗歌在初中课本里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单元组成,而且较好的选择现代诗人的作品, _________________ 靠近神的烛光读书 |
|
返回页首 |
|
|
和平岛[我还没有昵称] 和平岛作品集 一品翰林院大学士 (酷我!I made it!)
注册时间: 2004-05-16 帖子: 5614 来自: Victoria
|
发表于: 星期一 四月 17, 2006 10:01 am 发表主题: |
|
|
现代诗歌和读者, 存在很大的距离
如何缩短它呢?
这是个主要的问题 |
|
返回页首 |
|
|
杯中冲浪[北方狼] 杯中冲浪作品集 二品总督总管 (回首人生,前途在望)
注册时间: 2005-08-24 帖子: 2927 来自: 中国泰安
|
发表于: 星期二 四月 18, 2006 7:35 am 发表主题: |
|
|
推广大中小学的现代诗歌教育;加强网络平台上的诗歌和刊物的交流和融合;吸纳古诗词的精髓;扶植富有潜力的新兴诗人。只有这样,才能克服读者和现代诗歌之间的鸿沟,才能避免发生在杰出诗人身上的悲剧,才能让诗歌走上一个新的台阶,才能真正地走向世界。
能站在如此高度的人,忧虑新诗前途的人,能有多少? _________________ 靠近神的烛光读书 |
|
返回页首 |
|
|
晨雨无声[晨雨] 晨雨无声作品集 三品按察使 (天,你是斑竹吧?)
注册时间: 2005-10-24 帖子: 506 来自: 内蒙古呼伦贝尔市伊敏河
|
发表于: 星期二 四月 18, 2006 12:05 pm 发表主题: |
|
|
痛
岛主一剑穿心。
诗歌的路一直都是跌跌撞撞,一路迷茫。虽然在许多时候,曾出现过彩虹,可总是短暂地敲击着人们的情感。爱诗,却总是无法表达,就像一个缺少才情的情窦初开的少年,不知道该如何在爱人面前如何言语。 _________________ 一只会写字的猫! |
|
返回页首 |
|
|
叶雨[FAFAFA] 叶雨作品集 二品总督总管 (回首人生,前途在望)
注册时间: 2004-06-01 帖子: 3287
|
发表于: 星期三 四月 19, 2006 10:33 am 发表主题: |
|
|
拜读岛主妙文三次。很有感触。
觉得岛主的确思考了很深。很欣赏岛主的观点。
大众从来没有抛弃过任何他们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问题不在读者,而在诗人。这就是为什么在这里,大家一直在批判诗人们。所以我更赞同“我们放弃了脱离群众、自以为是的诗人”。大众读者并没有放弃诗歌。相反,大家一直纳闷诗人们为什么不好好说人话?不尊重读者的诗人没有权利要求读者的尊重。海子用死来哀求大家读诗,根本就是更加抹黑诗人形象,让大众觉得诗人都是怪人。
在想知道海子为啥死的好奇心驱使之下,我读了他的诗集。我自己作为一个受过一般教育的普通大众,用正常的心态去读,看到的整篇全是泛滥的激情。感动吗?也许有一些,不过也是极短。但是无论如何我不会对这些没有理性的激情文字感兴趣。
不过读了以后,我知道海子为啥死了。
试问一个平时性格浮躁、缺乏理性的人,做事能不偏激?性格决定命运,所以他选择死亡不足为奇。
所以这样的人的文字,能被正常心理的大众欣赏吗?
读者无辜。 |
|
返回页首 |
|
|
和平岛[我还没有昵称] 和平岛作品集 一品翰林院大学士 (酷我!I made it!)
注册时间: 2004-05-16 帖子: 5614 来自: Victoria
|
发表于: 星期三 四月 19, 2006 6:00 pm 发表主题: 分享 |
|
|
偶然间找到了这样的一篇文章:
郑长天
http://www.csonline.com.cn/gb/node/2001-01/31/node_277.htm
是社会,是诗人,还是读者?抑或三者“同谋”?本报专项调查——
专题:是谁放弃了诗歌
[特别说明:本专题转摘自《科学晚报》]
编者语:
这个版面,缘于头脑中几件与“诗“相关且印象比较深刻的事情。
其一,约大半年前,我在《科学时报.今周刊》上看到一个与诗,不,确切地说,是与“诗人”有关的“争鸣”专题版,执笔者归类为对立的北派与南派,争执起因是他们各自出的一本诗集,都有明显的地域色彩,“北”排斥“南”,“南”摒弃“北”,由此引来笔墨官司,公开地互相诋毁。“诗歌”一次最集中最有冲击力地现身“传媒”,竟是以这样一种姿势,我当时就大吃一惊。
另一件事是前几个月,从网上看到一条消息,称中国诗歌终于有了自己的最高奖项——“中国诗歌奖”,奖项被授予民间杰出的高原诗人昌耀,只是昌耀当时已身患绝症。一两个月后,我听到了昌耀的死讯。这两个信息,我都犹犹豫豫地没能让它见报,因为它肯定不是“热点”(这个原因让我至今很惭愧)。
再就是前不久,我在“开卷溢香”某次阅读专题版中,小心翼翼地夹了一首海子的诗进去。此举当然被善意提醒:不恰当,没人想看。。虽然后来还是有读者跟我提起这首《面向大海 春暖花开》,说很喜欢很感动,我倒觉得有些迷惑了。
不过,这次,关于诗歌,我不想再藏着掖着了。它是好是歹,都应该给一个说法。
在组稿过程中,我有意回避了专业评论家,从理论深度来看,这肯定是错误的,但我只想问一问最普通的读者群:究竟是谁放弃了人类文学表达中最美最夺目的一种——诗歌。
是谁放弃了诗歌之关于“诗歌阅读”的调查卷
1、本次小范围调查随机发放问卷8份,回收8份。
2、本次调查答题者女性3人,男性5人;本科学历8人;学生2人,企业员工1人,文字工作者5人。
3、本次调查“诗歌”界定——现代汉语诗歌。
一、你有没有过诗歌阅读经历?现在还继续阅读吗?
8位答题者中只有1人回答“没有诗歌阅读经历”,但7位有诗歌阅读经历的答题者对第2个设问只有2人使用了明确的“现在进行时”即“现在还在继续阅读”,其余,1人干脆地回答“NO”,1人写“不”表达自己的拒绝心理,1人较为含糊地应承“会继续”,1人“现在已读得很少”,最后1人比较委婉,“若有心情又有好的作品还是会读的”。
二、有没有过给你震撼力极强,印象极深刻的诗歌?
8位答题者有7人认为“有过”。还有人具体列出了北岛、徐志摩、顾城、余光中、海子、食指等诗人的名字。
三、你怎么看待当代诗歌?
这是个比较抽象、宽泛的设问,但回答的指向却惊人一致。
最直接了当的回答是:“当代没有诗歌”、“不喜欢”;另有人批评“诗人太多、诗歌太多、精品太少,故弄玄虚、生涩、读不懂”、“诗歌成为另类,真正的诗人成为精英,不好”;比较具体的分析是指责诗歌“与现实相去甚远,很难产生共鸣”、“过于梦幻,为社会现实人士所弃,成为少数人的精神家园”;还有1人感觉“眼前的诗坛创作滑坡、诗人凋零”,“有时想了解一下当今诗坛的现状,也不知从何入手”。
四、你觉得诗歌的前景如何?
原意是希望这个设问可以给这次调查带来一点亮色,结果却显得“勉为其难”。
“前景黯淡”、“不容乐观”、“不妙”、“很不看好”、“毫无前途可言”,8份问卷使用了这些字眼。
对此,有意犹未尽者分析这种现象一方面与“市场经济时代”、“大气候”有关,如一位学生答题者举证,“许多毕业生的诗歌作品被用人单位置之一边而不予理睬”,他对此感到“很悲哀”。另一方面,有答题者痛陈“诗歌本身也越来越堕落,没有多少真性情之作”,“诗歌激不起人的兴趣,好的作品很难出现”’“现在居然很少看到能让人兴奋的触及人的灵魂的深刻作品”。
在结束对最后一个问题的回答时,还是有1人明确认为“虽无前途,但不会消失”,另有1人说“诗歌将大化而为人类的前景,但非一般人所能把握”。这是否为诗歌仅存的一点微光?
个人体验:是谁放弃了诗歌之回顾诗歌及与诗有关的生活
有很多年了,诗歌是我不愿提及的一件事。不管是在什么样的场合,提起诗歌,会招致毫不相干的话语。在朋友那里,我遭遇着更大的沉默,像是黄昏的鸽子,无言以对。诗歌是属于青春和血的,当这些东西渐渐逝去,生活给人蒙上越来越厚的灰尘和越来越多的羞辱。
但是,生活也教会了我坦然地将这一切隐忍。在失语般的境遇中,我从来没有说过要真正地放弃。诗歌是一种心灵的生涯,在这途中,不管有多少伤痛,都是个人的选择。愤世嫉俗者是可悲的。
在诗人廖以武主编的《沉沦的圣殿——中国20世纪70年代地下诗歌遗照》中,诗歌及诗人的生活更多地呈现出一种革命英雄主义激情。实际上,这样的东西甚至在70年代中期出生的人身上都还留有极其深刻的烙印。纯洁、狂热、渴望献身,在一种目标不明的冲动中失去自我,在青春中腐朽,在呐喊中贫穷。在一个大时代里,个人的感情和生活实际上遭到了最粗暴的,蔑视。当这无形的暴力深入人心并被视为自然时,受虐和苦难竟也幻化成美。
与之相比,今天我们所处的时代显得零散却更为合理。我们的生活有了更为广阔的背景。置身于这个时代,诗歌也许可以被看作另外的东西,被看作更具有个人意义的东西。当诗歌远离人群、墙和呐喊,当年华渐逝,一定会有人在内心生活中更为长久地坚持。
个人观点:是谁放弃了诗歌之隐逸性质的90年代汉语诗歌
无论从哪个方面来说,物欲横流肉身至上的90年代都不是一块适宜诗歌生长的肥沃土壤。古代士人那种“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的智慧传统,给曾经经历过沉重的诗人们敞开了存身之道。当然今天早已没有陶渊明意义上的大自然可供栖身,诗人们只能另觅他途。
20世纪90年代的中国诗坛主要存在着两种诗歌立场或两条诗歌道路,一是强调文化责任感及融入世界语境的“知识分子写作”;一是注重中国当下日常经验的“民间写作”。由于艺术追求与表现方式不同,再加上诗人们惯有的门户之见,流派之争,双方一段时期以来相互诘难,争执不下。但不管怎样,90年代的诗歌写作确实表现出了一些共同的审美认知和诗学特征,现代汉语诗歌80年代的那种对抗式的意识形态写作和一哄而上的流派写作,在90年代已经发生了深刻的转变,逐渐为一种具有独立精神和个人性质的写作所取代。
无论从哪个方面来说,物欲横流肉身至上的90年代都不是一块适宜诗歌生长的肥沃土壤。古代士人那种“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的智慧传统,给曾经经历过沉重的诗人们敞开了存身之道。当然今天早已没有陶渊明意义上的大自然可供栖身,诗人们只能另觅他途。“知识分子写作”以强烈的专业精神执着于诗歌本身,虽然不是完全“为艺术而艺术”,但他们源于现实的生命体验过于专注自我,并且在对词语的迷恋中受到限制和耗散。他们孤芳自赏,下意识地把词语当作隐居的自然。“民间写作”力图站在民间立场,要描绘“中国当下日常经验”,但他们的诗歌同样具有私人属性,并回避了真正重大的现实题材。诗人的“民间立场”究竟是什么,或者说诗人代表了什么?民间,似乎成了一个模糊的修辞学语汇。
应该说90年代的诗人极具良知和才华,他们保持着独立人格,在困境中苦苦守望着诗歌。他们捍卫着诗歌精神,虽然这一精神主要限于对写诗行为的坚持和对诗歌形式的探索,并没有多少具体的内涵。同时不可否认,90年代的诗人也是脱离与回避现实的,这使他们的诗歌变成一个小圈子内的个人体验和群体认同,终究缺少一些大气。诗人的隐逸性质造就了诗人的个人化,也造就了诗歌的孤独和晦涩,诗人所关注的艺术责任由于道德责任的弱化而趋向虚无。
文学是人学,文学同人与社会的血肉关联是不言自明的,而当下诗人最需要也最缺乏的就是对现实的人和现实的社会的关心。鲁迅曾经写下自己从病痛中恢复过来的感受:“无穷的远方,无数的人们,都和我有关。”在被麻木、冷漠的功利主义氛围笼罩的今天,如果谈诗歌精神,鲁迅正是这种精神的代表。
但愿隐逸性质的90年代只是一个准备和等待的成熟过程! |
|
返回页首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