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views 酷我-北美枫

酷我-北美枫主页||酷我博客

 
 常见问题与解答 (FAQ)常见问题与解答 (FAQ)   搜索搜索   成员列表成员列表   成员组成员组   注册注册 
 个人资料个人资料   登陆查看您的私人留言登陆查看您的私人留言   登陆登陆 
Blogs(博客)Blogs(博客)   
Coviews BBS



 
发表新帖   回复帖子    酷我-北美枫 首页 -> 人在旅途
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题  
作者 留言
凡心[浪子]
凡心作品集

七品按察司
(我开始管这里的事儿了)
七品按察司<BR>(我开始管这里的事儿了)


注册时间: 2006-03-12
帖子: 70

帖子发表于: 星期三 四月 12, 2006 8:06 pm    发表主题: 佛 引用并回复

佛教理论大精深,而业果轮回问题恐怕是佛教理论方面极其重要的中心环节。这个问题如果能建立起来,其它许多问题就迎刃而解了。所以就佛教徒来讲,必须要把这个问题肯定起来,坚信不疑。未开悟之前必须以业果道理为学修的指导;既开悟之后,就会更明确业果缘起的道理是佛的如语、实语、不诳语。
提到开悟,难免有人要问,什么悟不悟,人的前世,下一辈子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不可思议的,谁知道来世有没有?开悟有什么用?那么我就可以对他说,正是因为你没有开悟,所以才问题成堆;开悟了以后,这些问题根本就不成其为问题了。人的思维可以提出许多问题,但不可能对所提的问题都能够一一解决,有些问题即使你绞尽脑汁,冥思苦想,也会毫无结果。一般人把思维看成“神通广大”,好像什么问题它都可以包干吃尽,思维无法想像的东西就否认,甚至就认为不存在,这是大错而特错的。如我们上次所讲过的,认识是有层次的,有的属于逻辑阶段,有的则属于超逻辑阶段。在逻辑阶段——低级阶段,千难万难的问题,在超逻辑阶段——高级阶段就会变为很容易解决,或使问题竟等于零而让你发笑。夏虫不可以语冰。相对论,量子论不是在古典物理学中没有站脚的余地么?再打个浅显的比喻,以梦喻凡夫阶段,以睡觉醒来喻开悟。人在做梦时,悲欢离合,种种变现,要想在梦中摆脱,在梦中挣扎,梦中套梦,绝无了期。一旦睡醒,原来不是解决了解决不了的问题,而是根本就没问题。开悟亦然。不要说真正开悟,就是接近于开悟,也会大变其对宇宙人生的庸常认识。见道——开悟——必断见惑,不信业果即见惑之一。当初世尊明星现时,朗然开悟,所肯定的即业果缘起,但是因问生问徒然在思维中打之绕之是绝不能一了百了的。
那么,什么是开悟呢?开悟,就是破无明,无明破了,就是开悟。无明又是什么东西呢?就是我执,法执。离开外境而有“心”,这就是人我执;离开了里面的心而有外境,这就是法我执。由于此二执而产生种种烦恼:贪、嗔、痴、慢、疑、身见、边见、邪见、见取见、戒禁取见。由此十种烦恼又可产生无量无边烦恼,归根结底唯在于介尔一念无明。认识心外无境,境外无心,从认识上根绝了主心有境、离境有心,心境对立的错误看法——无明自然根尘消融,物我一如,无可无不可而得大自在大解脱了。
开悟和神通是两回事。不少人把开悟和神通连在一起说,一说到开悟,便问你有什么本事啊!有什么奇异功能呀!由于这个思想包袱——好玄妙、希神异——以此衡量自己,不相信自己开悟;以此来衡量别人,也不相信其他的人开悟,把一个好生生的佛法和人间隔绝了。殊不知开悟和神通并非一事。开悟的人不一定有神通,有神通的人不一定就开悟。我也曾见过一些奇异功能的人,亲证亲验,你不承认也得承认。但从烦恼上看,他们却同于一般人,从智慧上看,神智尚不越中下。自然,有智慧又有神通是很好的,二者不可兼得呢?我们所希望的宁愿是前者而不是后者。
又有人说,开悟了的人有没有烦恼习气呢?我们的答复是肯定的。如果开悟了就断了习气那在见道登地以后,为什么还有十地长劫的修道位呢?纵然断了种子,习气尚余潜力。何谓习气?习气是由种子现行产生的。比如用久了的茶壶,不泡茶单冲开水进去,仍有茶的味道。十六尊者中有习气的可多啦。如有一次佛跟罗睺罗谈起舍利弗应供时吃不净的食物,舍利弗知道后,大为恼怒,从此不管谁请他应斋,他都不去。一位施主对佛说,您老人家非特殊因缘不应斋的,我们请一尊者应供,也可以增增福呀。现在请舍利弗,他也不去了,您慈悲慈悲,帮助他一下吧。佛说,我亦无能为力。接着便说了下面一段因缘:多动前,舍利弗曾是一条毒蛇,它咬伤人后,咒士们念咒把它叫来,命令:要么跳到火里烧死,要么把被咬伤人身上的毒用口吸出来。由你选择。蛇的嗔恨心多么重,他宁可烧死,也不肯取出蛇毒。那时嗔恚心的余习,长劫以来,直到今天有啊!所以我跟他说亦无明。经律中这样的故事太多了。所以不要认为开悟的人就没有习气。明白了这一点,对在修行上验人验己是很重要的。但是开悟并不是没有凭证,而可以自欺欺人的。凭证是什么?那就是更加深信业果于空见上得决定,不为一切见所动摇,习气日轻,利他的心与日俱增。
又有人说佛教中其他倒也还好,只是把“爱”都去了啊,人生还有什么意义?这话说得好呀,因为对佛教了解不深的人都有这样的疑问。不过应当知道,十二因缘中的“爱”专指的无明。在种子时叫作无明,在现行引发出来,便说是“爱”,这种“爱”是“贪爱”。“贪爱”即根据外境有什么可意的,他便想方设法贪取,不惜损人利己,造种种恶业,产生各种各样的恶果,以至生死轮回不息。所以这种爱不是真正的爱,而是无明,必须断除。至于真正的爱,佛教中不但不断除,而且还要大力发扬。如果我问你爱不爱三宝?爱不爱国?爱不爱和平?这是当然要爱的。那么佛教中的“爱”又表现在什么地方呢?那就是慈悲。慈与众生乐,悲拔众生苦。佛教中的“爱”是无条件的,如同父母爱自己的子女一样。有人会问,那怎么可能?道理在于开悟后,断除了我、法二执,自己和法界成为一个整体,心与境一致,心、佛、众生三无差别,慈悲就自然地显出来,从而更能极大限度地发挥伟大的爱的精神。由此可见,佛教不是不要爱,而是要让爱净化,成为对众生的无条件的慈悲啊!
还有人也许要问,开悟既断我法二执,证入无我,佛教又讲这一辈子、哪一辈子,这辈子完了,还有下一辈子投胎转生,轮回不息,岂不又有了我?这显然有矛盾。而且这与灵魂之说有何区别?不仅是一般人,甚至连佛教学者,号称专家也不少人提出这类问题。
佛教是不承认有灵魂的。灵魂说是其他宗教信奉的主张,这也是佛教与其他宗教区别之一。佛教根本不承认有造物主,当然不能同意灵魂说。佛教讲万法平等,业感缘起。就是说我们每做一事,事儿虽已过去,但它有习气,这个习气具有潜力,不会随身体之消失而消失,以这种力量为条件,一旦因缘具备,便发生作用,习气又变为现行,产生生命的连续和发展。而且佛教认为各人的亲因,互相不能掺入,在变化之中它是常数,和变化成为辩证的统一(不能离开缘起,是缘起中因果不乱的根据)。各人自成各人的生命流,各人有各人的过去、现在、未来,如此流传下去,便是轮回,根本用不着有个主宰的实我去造作,善有善报,恶有恶报,自作自受,丝毫不爽,任何人都不能任意改变和或控制,就连佛也无能为力。只有好好修行,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勤修圣道,由迷而悟,才可能转染成净以至成佛。因果法尔,这不是谁能恩赐给谁的。
一般人习惯上总觉得事物的作用出于实体的事物,而大的实体则由小的实体所组成。对佛教所讲的业力,看不见,摸不着,没有实体,而又说能起用,就信不及。其实这仍是因为与生俱来的无明,执有离开缘起的实体,不懂得事物缘起性空的道理的迷妄。
较早的科学理论认为世界是由分子组成的。随着科学的进步,认识到分子还可分析为原子,再进而原子还可分:原子核、电子……如此等等,没完没了,沿着无穷小的方向设想下去,正如同庄子上所转述惠子的说法:“二尺之杆,日取一半,万世不竭”。思想上总觉得有个什么孑然独存的东西来支持着这个现实世界中的事事物物,是否真正有这样小的凝然的实体物件呢?依佛教的缘起正理来观察,是不可能有的,有也是空无自性不能离开缘起的。如果沿着寻找最后实体的思想路线作为无穷尽的分析,将是如茧自缚,不能自拔。这是法执所带来的必然后果。我们不妨问一问宇宙是先有“大”还是先有“小”,结果将会哑然自失的。不过话又得说回来,经过科学实验这样的层层剥剥,庸常地把物质看成块然自存于空间,而在作用之先的谬执,可使之受到影响,稍失其守,所谓“析有为空”的方法,对破“人我执”也起到一定的作用。更可喜的是,物理学的进程已追究到,基本粒子都有反粒子,从而推出“有物质”就应当存在“反物质”,而有世界,就应当有反世界。这正反的相互作用,可以压缩宇宙而使之发生爆炸,从而产生更大的能量,这对破除“法执”就更应当引起佛教徒的注意了。不过,站在佛教徒和佛教教理的立场,我们应当大喊一句“在分析到微观的极处,请不要忘了自己”。好了,既然在作用之前的物质实体根本没有,所以世界的支持并不是靠什么孤立的实质的东西来支持,而是相互的作用——缘起。所以对根本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却不能否认他的作用。业力非它,是以意念为主的所作所为的善恶业的习惯势力,如果因如是果,它是有实际的作用的,既不是什么可见、可摸的东西,又不是彼此可以转嫁,可以代替的。所以我们的身体纵然坏了,没有了,而业力是存在的。古德说:“万般将不去,唯有业随身”。旨哉此言。否则,善善恶恶一死便了,岂不长恶人的威风,灭善人的志气,一切道德、行为的评价,将失其根据,可不是小事啊!
我讲这许多道理,或有助于引起对佛教的信心,作为开悟的方便。如果你真正开悟了,也许对我所说的会觉得有点可笑。因为开悟是对诸法实相的内证自觉境界,并没有多少道理可讲的。如来一代时教说小说大、说权说实、说显说密、说圆说顿,无非应机而发,如“黄叶止啼”,并无实法与人。上乘教约之为“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涅槃寂静”三法印,大乘教更约之为“一实相印”。于无可说而说之为“一相无相”,那里有如许葛藤来。但须知道,开悟之前既须有闻、思、修为之资粮,开悟之后更须要闻、思、修为之证实,为之助伴,无分别的根本智和有分区别的后得智必须相互为用,才不至于笼统真如,自误误人,所谓“虽不可以言语道,亦复不废假名说”也。
返回页首
阅览成员资料 (Profile) 发送私人留言 (PM)
从以前的帖子开始显示:   
发表新帖   回复帖子       酷我-北美枫 首页 -> 人在旅途 论坛时间为 EST (美国/加拿大)
1页/共1

 
转跳到:  
不能发布新主题
不能在这个论坛回复主题
不能在这个论坛编辑自己的帖子
不能在这个论坛删除自己的帖子
不能在这个论坛发表投票


本论坛欢迎广大文学爱好者不拘一格地发表创作和评论.凡在网站发表的作品,即视为向《北美枫》丛书, 《诗歌榜》和《酷我电子杂志》投稿(暂无稿费, 请谅)。如果您的作品不想编入《北美枫》或《诗歌榜》或《酷我电子杂志》,请在发帖时注明。
作品版权归原作者.文责自负.作品的观点与<酷我-北美枫>网站无关.请勿用于商业,宗教和政治宣传.论坛上严禁人身攻击.管理员有权删除作品.


Powered by phpBB 2.0.8 © 2001, 2002 phpBB Group
phpBB 简体中文界面由 iCy-fLaME 更新翻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