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题 |
作者 |
留言 |
浪子[浪子] 浪子作品集 九品县令 (一不小心,做了官儿了。)
注册时间: 2004-11-18 帖子: 24 来自: 广州
|
发表于: 星期三 三月 15, 2006 10:12 pm 发表主题: 荣光启:每一位诗人都是“浪子” |
|
|
作为一个原初意义上的“诗人”(通过语言的诗化活动建构意义世界的人),在这个时代,已经宿命地被抛在一种在大地上“流浪”的姿态中。按照悲观的哲学家说法,这个“贫困时代”犹如“世界之夜”,而今天,“世界之夜”已是“夜到夜半”。([德]海德格尔:《诗人何为》)在这个时代,做一个“诗人”中的写诗者,他注定要像前辈荷尔德林在他的挽歌诗《面包和酒》中所描述的那样:“在神圣的黑夜,他走遍大地。”从这个意义上说,现代境遇中,每一位诗人都是“浪子”。诗人的流浪姿态在“现代”不是古典英雄式的行走天涯,而是特定“世界”赋予他的一种悲苦命运,这危险的命运要么使他得救,要么使他发疯。
身份证上不存在的名字。在人群中
不断后退与转身的背影
孤单地唱着自己的歌。当森林
霎那间呈现在眼前,雨张开了
它全部的翅膀,少女们
回到烟火缭绕的家,彻夜难眠。
(《浪子》)
就像诗人所描述的那样,他一直在人群中不断后退、转身。“当……”,当世界展开它丰盈的景象,诗人却在“彻夜难眠”。“浪子”,这悲伤、孤独而宿命的名字;浪子,一个中国的年轻诗人,我不知他真实的姓名是什么,他将自己作为一个诗人的命运以姓名的方式显赫地标明出来,在我看来,是一个“现代”诗人对自己身份和职责的认同的彻底和决绝。在无边的虚无和艰难的希望、爱之间,他注定要向卡夫卡那样将“道路”当作绊人的“绳索”来走。在一首诗中,诗人以“城市”作为时代的典型场景,道出他对这个时代的本质的认识。这个贫困的时代除了贫困一无所有,孤单已久,绝望已久,应该“是时候了”(里尔克语),可是丰盈的“秋天”仍然没有踪迹:
再也回不去了。未知的城市仍在
暗处随暗哑的风漂泊
再也回不去了。尝试循着音乐的节拍
回到一首首民歌、诗歌、情歌里
完全是天真的幻想。我们
再也回不去了。天鹅、市场、圣地亚哥
从梦中开始的就在梦里结束。必须承认
我们的原名都是杜鹃。寄居
或无处栖身是上天眷顾的因果。从头再来
事实上为时已晚。是谁为了给秋天
写一封信,令讲演戛然而止?
当荆棘之焰照亮了桂冠的所在
我们就此与黑暗共存
秋天的地址秘而不宣
(《讲演》)
这也许是诗人对这个时代的一次“讲演”,他以“杜鹃”的啼血之音沉痛宣告着“返乡”的无望,“再也回不去了”,从此,“我们”的日子都是“寄居”的日子。为了企望有着“秋天”般的收成,诗歌的言说常常陷入停顿与缄默。这样的写作是一种艰难,“桂冠”与荆棘的火焰同时作为命运的馈赠,而命运更大的馈赠则是:“我们就此与黑暗共存”。而“秋天”,纵使你真的“走遍大地”,也寻访不见。“秋天”的意象,作为精神之乡的一种象征,在“现代”的人的历史当中,已先在的缺失,而后来的“诗人”,他必须承受这一可怕的后果。那么多人发了疯,那么多的人自杀,而现在的我们,除了继续寻找之外,别无出路。而在明亮的盼望与确信之前,我们仍然只有孤单与哀叹,在另一首诗中,诗人似乎对着镜子说自己,尽管有内心的“……丰富,和丰富的痛苦”(穆旦语),有作为诗人的虚幻“桂冠”,但“你”仍然,“是丧魂落魄的异乡人”:
“已是秋天,那些流动的云/在一枚枚硬币的浮雕上/停止了亘常的流动。我不想这样/生活,沉寂的生活/就这样淹没在市场的屋檐下/像早年的木船泊靠在深山/看波涛汹涌澎湃,骇浪/转瞬间在暗中又包容我剩余的虚妄/自然而不为人所见。那些/零乱的地图也失去惟一的维系/那些迫不及待的怜悯/比孤烟消失得更快,毋须/再看一眼。当所有的爱/在所到之处泥足深陷,谁计算过/它的惶恐,它漫长的忧伤?/我知道自己的贫乏。在记忆中住着/桑椹树、水牛和煤油灯/我的童年之乡。从不曾遗忘的/在念想中,在归去来处/虚弱不堪。是我/不属于这座城市,又不属于/任何别的地方;是我/错失了手绘的插图,又抛弃了/自主的独立影像。……尘世的秋天/用石头书写的沉默/迎接我迟到的脸庞。我看见/一度倾斜的城市重新归位/在这没有神灵居住的城市,我爱过的人/集体复活。在镜子的皇宫里/我想告诉你,亲爱的/春天正在生长,木船/正在通往大海的途上/这生命、这地方并非为你所有/你也是丧魂落魄的异乡人”(《你也是丧魂落魄的异乡人》)
这首诗里有浪子对自身的一段生活史的想像性描述,在形象和经验的言说上简练又不乏深情,显示出浪子诗歌创作中一定的运用技艺的能力。(他的诗不是没有技艺,而是各类沉重的生存感受掩盖了语言、形式等技艺因素。)浪子的诗作中,从现实的角度来说,他对于自己居住的城市,一再沉明自己的“寄居”身份,“异乡人”角色;从心灵的角度,其实,城市只是他言说的一个基点,虽然他对城市充满着想像和幻想,企望城市有赞美泪水的温情:“泪水从未获得赞美。/在仿若拼图散乱的城市,到处是梦呓/饥渴和速食面的爱情。泪水/凭什么获得赞美?/通向欲望之境的漫长旅途,凭什么/在匿名的时光中呈现/生存的真理水落石出,沽名/钓誉的风尘香客/找不到安逸,看不到万物茁壮。/当虚妄征服了他。/当他喘息间念念有词/将远方许配给群星/将虚妄转嫁给城市。真实的城市/正在消失,看守着一滴泪水。”(《城市》)
而现代的城市是一个机械化、体制化、数字化、仪式化的社会,各样的“技术”相互关联,成为一种大于人的生存的网络,日本学者今道友信先生曾这样描述“现代”:“当这种技术关联成为一个新的世界出现在我们眼前,而我们则在其中成为被支配者的时候,从这个时候起,就是我们所谓的现代了。”“现代”社会一个重要特性就是“将过程极度地压缩以使结果极度地奏效。换句话说,就是压缩过程所有的时间性,尊重效果所具有的空间性。”但,“爱,无论如何毕竟是意识问题”,作为人的“本质”的“意识”本质上是时间性的,于是我们看到,“只要时间性的意识在现代趋于虚无化,那么,人也就只能变得越来越接近于没有意识的事物,从某种意义上说,在当今的时代背后,有一股使人非人化的潜流。所谓人的异化也在这里。人们仍保持着已往的人的外形,或许是更健壮、更高大了,但人的时间性的意识在某种意义上却缩小了。心灵缩小了,爱不也就缩小了吗?”([日]今道友信:《关于爱》)对于这样一个“心灵缩小”的社会,没有人愿意“看守着一滴泪水”,愿意以生命慢慢地去“爱”的人则越来越少。而这一切,对于敏感于自我和爱的诗人而言,则是致命的打击。
“写作”在此时具有保留和抵抗的意义,它给孤独的生存个体往往能带来莫大的慰藉。“比孤独更多的道路,比墨水/更多的黄金,比梦想/更漫不经心的爱情。/期待多少年就呐喊多少年。/道路和孤独,墨水和梦想/还在一起。而漏掉余下的部分/人生在世不可或缺的章节。/在燃烧的夜晚,风带走了爱情/黄金回到书中。像水涌向花瓣/不动声色。最初是这样,最后也是/穿过空无一人的城市/流失在存在的无垠里。”(《墨水和梦想还在一起》) 虽然“风带走了爱情”,可是还有“墨水和梦想还在一起”,许多黄金般珍贵的情感、经验可以借着“墨水”回到写作当中,使局促的个体生命可以在“存在的无垠”里徜徉。
但写作的功能有时也非常有限:写作往往不能将人的心灵带至明朗的盼望,却使人更加看见世界的黑暗、内心的黑暗和自救的不可能。写作的功用可能是在诗人的沉痛上加上更重的石头,使人更加陷入绝望。浪子的诗作常常叫人读来心情灰暗,因为他所出示的生存图景往往都是极为悲观的。即使作为俗世生存中的一种救赎的爱情,有时都被他否定。是的,从有限的人世看,再好的爱情也抵挡不了时光的永逝、身体的衰老:“如果不是大海的呼唤,我们还在/沉默的大多数人中间恬睡;如果不是/我们,另一群人也会在水土流失的草地/无处躲藏:陷入告别的呜咽;如果/不是这样的晚上,就会是那样的晚上/原始的夜与灵魂相依相偎/守望在太阳损毁的街道上,四处/寂静之声终归于某一时刻。什么/出身的高贵?什么卑微、怜悯?总是无限/接近完成:‘年轻时,我们曾经相爱/而实在无知。’偶然的性爱,像河流/冲蚀平原,又像主人一样哭泣/我们是失明的行吟诗人,日渐/衰老的身体,怀抱着日渐衰老的诗篇” (《暗黑灵魂的晚上》)
如果不是对人世极端的绝望,诗人不会发出“偶然的性爱,像河流/冲蚀平原,又像主人一样哭泣”这样的感叹。是的,诗人的灵魂往往是“暗黑”的,因为他真实地在写作中出示了人性的中的黑暗图景。他必定时常在“深渊”里生活,在生存最黑暗的地方质询生命的真相,承受“上帝”缺席之后人独立寻找出路的痛苦、尴尬与绝望:“我陷于尘世的深渊,还没有走到/尽头。被阻挡在时间/一座深渊的城市。/陌生的,万劫不复的/我被推到事件中心。/仿如坐上一列慢车,慢慢经过/像伤口那样火灼的/深渊。从深处深入到这里/一次和一百次没有什么两样。/人家过节,我过日子。/何必左顾右盼,把幻想当真/一切都是过眼烟云。我也是/消逝本身。尘世的/深渊,我总得走到尽头。”(《深渊》)
但如果诗人真的将自己当作“消逝本身”,认同生命其实就是“空无”,那浪子的写作也就会笼罩在一种关于虚无和人之沉沦、绝望的陈旧色调中,那他新近的一本诗集更适合的名目也许应该叫《无之书》。在意义、价值的盼望上,“空无”的立场和将个体生命一切经验、意识倾空,使自己成为一种“无知”的状态接受存在的馈赠,这两种生命状况是截然不同的。它们也会带来不同的写作。一个在“黑夜”里“走遍大地”的行吟诗人必定不是这样,虽然对人世的看法过于悲观,但浪子的写作在我看来是属于后面这种生命状况的。一定有一个终极价值吸引着他,使他在怀疑与确信、在寻求与绝望之间挣扎,发出疼痛的关于存在的呢喃。这个终极价值,正是浪子在另外一本诗集里提到的流浪“途中的根”,这“根”是什么呢?也许下面这首诗提供了部分答案:
当空空如也的列车
又一次驶过收割后的田野
我再也不愿错过:秋天
透过草垛传递的薄薄阳光
空气和水。经历了那么多
我依然相信生命和灵魂
从容不迫深藏在爱里。流浪的石头
不会无端沉没,青葱的草地
也不会默默枯干。我离开久居的岸
回到流淌的河中。就这样
我在那里濯洗尘垢,重起炉灶
唱完那首旧歌,早己面目全非。
(《爱是永不止息》)
就像诗人所陈明的:“我尚未越过虚无的边界。/黎明和黎明的大地/只是镜中的影像,偶尔屈就我/重生的寂然之心。/爱是我惟一的呼喊,关怀/显现在平凡的事物中。以炭火/无言和纯真的形式,/吐露全部的光明与真理。”(《爱是我惟一的呼喊》)这“根”是一种“相信”,是对“爱”的一种盼望,是心灵在良善、美好的事物面前的感动,是自我灵魂在等待救赎中随时可能发生的觉醒。我相信,因着他对“爱是永不止息”这句《新约》经文的奥妙的熟悉与知晓,浪子,这块中国大地上的“流浪的石头”,不仅“不会无端沉没”,而且有一天,他的生命状态和诗歌写作,一定会焕然一新。
2006-3-13
珞珈山下
From: http://langzichn.tianyablog.com _________________ 我们的姻缘不能由时间作主 |
|
返回页首 |
|
|
和平岛[我还没有昵称] 和平岛作品集 一品翰林院大学士 (酷我!I made it!)
注册时间: 2004-05-16 帖子: 5614 来自: Victoria
|
发表于: 星期三 三月 15, 2006 11:22 pm 发表主题: |
|
|
对生活和生命的沉重的思考
”各类沉重的生存感受掩盖了语言、形式等技艺因素“ |
|
返回页首 |
|
|
星子[ANNA] 星子作品集 酷我!I made it!
注册时间: 2004-06-05 帖子: 13192 来自: Toronto
|
发表于: 星期四 三月 16, 2006 12:15 am 发表主题: |
|
|
我尚未越过虚无的边界。/黎明和黎明的大地/只是镜中的影像,偶尔屈就我/重生的寂然之心。/爱是我惟一的呼喊,关怀/显现在平凡的事物中。以炭火/无言和纯真的形式,/吐露全部的光明与真理。”-----------good _________________
|
|
返回页首 |
|
|
司马策风[司马] 司马策风作品集 二品总督总管 (回首人生,前途在望)
注册时间: 2006-01-13 帖子: 3402 来自: 温哥华
|
发表于: 星期四 三月 16, 2006 2:36 am 发表主题: |
|
|
诗人诗人,没有诗歌,还需做人。如果没有诗歌便要么死要么疯,那么他不配做诗人,至少,不是一个健康阳光的诗人——结局只能象海子一样去卧轨,用鲜血把诗名写在蓝天上,
作为诗人成了名,作为人被埋葬。
该文似乎发表在评论栏目比较合适——转过去吧——请查
问好 _________________ 博客: 阳光下的翅膀
http://www.coviews.com/weblog.php?w=25 |
|
返回页首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