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题 |
作者 |
留言 |
陈言[陈言] 陈言作品集 六品通判 (官儿做大了,保持廉洁哦)
注册时间: 2006-01-10 帖子: 125 来自: 福建莆田
|
发表于: 星期二 一月 24, 2006 1:52 am 发表主题: 诗歌随笔之语调 |
|
|
诗歌随笔之语调
最近我反复阅读布罗茨基和扎加耶夫斯基的诗歌。我发现他们的身上最迷人的地方并不是表达了什么,而是诗歌的语调。有意思的是布罗茨基的语调刚好和扎加耶夫斯基的形成鲜明对比。布罗茨基的显得神经质、傲慢而兼有帝王的命令之气,扎加耶夫斯基则是随和而不时加以反思、追问,书生气很浓。但他们都被我放在枕边反复阅读,喜欢得不知怎么好,后来我才注意到那些有独特性的诗人往往是从语调开始的。
在我的理解当中,语调应该包涵语言和声音。我发现一首好的诗歌应该是阅读语言的时候就能够倾听到什么。仿佛一场雨打落,我首先会关注它敲打庭院的声音。我喜欢那些看起来很平实、安静的声音。这样的阅读总是让人对夜晚有了更多的眷恋。会一下子打开自己全身的感官,似乎能联想到什么,或者什么也可以不想,就那样静静地坐着,然后又翻开书,继续神秘而兴奋的旅程,我不知道有这样的诗歌,我们还能奢求些什么呢?有时我就是这样彻夜地阅读蒙塔莱和埃利蒂斯的诗歌的。我感到诗人们都是从语调开始和我亲切起来的。
我总是这样安静地写着,安静地倾听着语言。如果语调不能满意的话我会马上否定这个作品,包括对经典的阅读我也非常关注他们是怎么开始和结尾的,中间怎么弄的,语调和谐吗?为什么不是那样不是这样。我发现对一个词语的倾听仿佛一下子就能得到“面授天机”一样。我总觉得语言有一股气在里面。你看上帝说要有光,也是通过语言与声音也就是语调来实现的。因此不难想象语言的最高表式-------诗歌走到今天,从纸文本到网络阅读,我看到更多的是文字。把散文简单地分行,或者把信分行或者严重背离语言最基本的组合。诗人们在互相构建篱笆,一些人永远在天上飞翔,另一些人永远在地上挖土,他们仿佛永远在另一个星球写作,地球的温度和湿度完全不能唤醒他们什么。他们在写温暖,人们读到冰冷,他们说冰冷,人们就能指出空白的部分,逃避和胡言论语的城堡。在一相情愿的哑剧中,读者永远只能猜谜一样猜着没有关联的天线与空气。一些无关痛痒的东西却被处理成长篇大论或者完全的公开信,听不到任何一丝语调。
在最近的一些诗歌中,我总是让自己的语调出来,尽量让自己从容些,自由些。发现语调之后,我仿佛一下子从“诗”与“非诗”的困境中走出来。也从经验写作中走了出来。我发现我们平时那么热衷谈论的语言新鲜感完全可以从语调开始的。实际上语调对一个诗人技巧与深度的考验。那些优秀的诗人无一不是能很好控制语调的人。注意语言密度的人会让语言简洁干净起来,比如勃莱,但也有一些诗人非常注意语调经常会长短句子不间断的轰炸,我注意到阿什伯利就是非常典型的例子。我常常在想如何让一块石头在自己的手中通过语调转化成一只展翅飞翔的鸟儿。有意思的是这样的想法很容易让我联想到一些喜欢眺望的人。他们静静的期待一定有什么真实打动了他们,那是一种最内心和本质的东西,从那里开始诗歌拥有自己的纬度和海岸线。而我仅仅想听听自己的舌头在发什么语调呢?
2006.1.24上午
|
|
返回页首 |
|
|
晓鸣[自己的敌人] 晓鸣作品集 Site Admin
注册时间: 2004-05-05 帖子: 9474 来自: 加拿大多伦多
|
发表于: 星期二 一月 24, 2006 8:06 am 发表主题: |
|
|
学习了。 我想你所说的“语调”翻译以后也许已经失去了很多光泽。 |
|
返回页首 |
|
|
陈言[陈言] 陈言作品集 六品通判 (官儿做大了,保持廉洁哦)
注册时间: 2006-01-10 帖子: 125 来自: 福建莆田
|
发表于: 星期二 一月 24, 2006 8:09 pm 发表主题: |
|
|
问好! |
|
返回页首 |
|
|
叶雨[FFFFFF] 叶雨作品集 二品总督总管 (回首人生,前途在望)
注册时间: 2004-06-01 帖子: 3287
|
发表于: 星期三 一月 25, 2006 9:31 am 发表主题: |
|
|
晓鸣 写到: | 学习了。 我想你所说的“语调”翻译以后也许已经失去了很多光泽。 |
呵呵。晓鸣总能说到我心坎上去。 |
|
返回页首 |
|
|
司马策风[司马] 司马策风作品集 二品总督总管 (回首人生,前途在望)
注册时间: 2006-01-13 帖子: 3402 来自: 温哥华
|
发表于: 星期三 一月 25, 2006 4:32 pm 发表主题: |
|
|
语调——就是语言的味道——这是语言的最高境界。
翻译意思不难——难就难在——味道。
所以,小说,散文等还可以翻译——诗歌在翻译过程中味道就变了。
就如同香醇的“五粮液”勾兑了各种雨水河水,那还是“五粮液”吗?
我们读到的翻译诗基本就是这样的。
努力提高外语水平吧——又怕磨刀要误砍材功。两难啊。
司马06,1,25 _________________ 博客: 阳光下的翅膀
http://www.coviews.com/weblog.php?w=25 |
|
返回页首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