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题 |
作者 |
留言 |
艺芳[风来疏竹] 艺芳作品集 二品总督总管 (回首人生,前途在望)
注册时间: 2004-07-27 帖子: 2966
|
发表于: 星期三 七月 06, 2005 10:47 am 发表主题: 关于诗歌、散文、杂文的写作偶得 |
|
|
诗歌,是从心里跳出来的,散文是从眼睛里浮出来的,杂文评论是从脑子里走出来的……
突发其想地在百度中搜索一下自己的另一个网名,我欣喜地看到,有的根本不认识的朋友把我很少写的杂文(例如《网络文明与个人素质》和《囚徒的悲哀》)转到其他网站。本想打开看看点击率和回贴的评论,遗憾的是,网页不知为什么都打不开了。说这些,并不是想炫耀什么,而是记得以前有朋友好象说过,她的文章,被别人转贴之后,连个名字都不署。而且好象也有人经常声明,原创,不许转贴之类。那时我就想,呵,我是不必担心的,因为偶的文字不好看,是不会有被转贴的可能的。没想到的是,偶然的一搜索,却搜到了自己的几篇小短文也被转贴了,而且令人欣慰的是,还署上了原作者的名字。因此,偶然之间看到小字被转贴,是一种感动;看到自己的网名被署上更是一种被尊重的感动。而看到被转贴的是自己很少去写的小杂文,而不是自己泛滥于论坛的诗歌。这就引起了我对写作诗歌、散文和杂文评论的一点思考。所以就想把这一点儿思考或偶得聊予朋友听听。让大家看看是不是这个理儿。
坦率地说,我不懂文学,甚至连一个业余爱好者都算不上,所以没有任何拿捏文字的功夫。按理说,既然是不懂,就没有谈的资格,可是不是有句话嘛,叫做没吃过猪肉,但见过猪跑呀。不管怎么说,对文字还是有点儿感觉的。这里,就让我谈谈我对文字的感觉吧。
在论坛上,我写的字最多的则是一行行排列的长短文字,从形式上看或者可叫作诗歌。所以首先来让我谈谈对诗歌的感觉。私下以为诗歌应该是作者心灵的直射之歌,是作者凭着第一感觉写出来的心底之歌。我不太懂得诗歌的精义,但总觉得诗歌如果不是作者心灵的直射,而是作者为了写诗而写诗,结果写出来的东东纯粹成了一种运用文字的技巧,那这诗一定是没的看了。至少我是不喜欢这样的诗的。当然,说诗歌一定是作者心灵的直射,并不是等于说不需要必要的字词句章上的斟酌,这完全是两码事儿。而那些直射作者心灵的诗歌,给人的感觉就像从心底直接跳出来的一样,又直射到另一颗心灵,所以才是能够打动人的。据我所观,咏物、言志、抒情的诗歌皆如是呢。
如果说,诗歌应该是从作者的心底直接跳出来的,那么散文,应该是从作者的眼中浮现出来的。人们都知道散文的特点是形散而神不散。其实,这神不散就在于这“神”源于事或物,而又脱离了事与物。所谓脱离了事与物,不是指将事与物忘掉,而是将事与物融于心中,借景抒情也好,托景寓理也罢,必然是事与景烂熟于心,达到心、神、景的合一,然后再像放电影一样,一幕幕地展现出来。所以散文不是现场临摹,应该是一幅慢慢展开的长轴的水墨丹青(呵呵,不太懂画的,瞎比喻),慢慢展开来的时候,令人细细品味的,而不是像诗歌那样,一下子就可以夺人心魄的。所以我说,散文是从作者眼睛中浮出来的。
关于杂文。很多人都喜欢鲁迅的杂文,可是也有人很不喜欢鲁迅的杂文的,例如梁实秋等。最初很喜欢读鲁迅的杂文,后来看到梁实秋等人对鲁迅的批评,又觉得梁实秋批评鲁迅只会骂人,而不会开药也是很有道理的。再后来,直到现在,回过头再想想,又回到了马克思的“原点”了。觉得鲁迅如果能开出药方固然很好,但鲁迅已经用他的手术刀解剖了他眼前的病体,找到病理所在,应该说也是难能可贵的了。所以,我以为杂文是不必都要开出药方的,只要能引起人们的一些思考,或者能给人们一些启迪,那就是有价值的。而杂文,之所以能给人思考和启迪,正是因为杂文都是从作者的头脑中慢慢走出来的。如果作者不是对身边或社会的现象有所观察,进而有所思考,有所负担,那他写出的杂文就是一堆的废纸。所以杂文是最理性的、不带任何煽情色彩的责任感的体现。而理性的思维,较比诗歌、散文来说是需要一个很严谨的、很漫长的过程的,因此,我说杂文是从作者的脑子里走出来的。
诗歌也好,散文也好,杂文也罢。我喜欢,我欣赏,我写作。不管文中写着什么样的故事,抒发着什么样的情感,揭示出什么样的道理,随着斗转星移,世事变迁,那些都已经不重要,重要的是文中那种情与思的光芒,会像一弯新月的清辉,经常伴随着我入梦。而如果我的文字,在这个意义上也能进入别人的梦中水乡,那自然也是一种欣慰了。
谢谢欣赏我文字的朋友们,谢谢转贴我文字的朋友们!
2005、07、06、11:30 _________________ 风来意在疏竹,雁过了无痕迹!
最后进行编辑的是 艺芳 on 星期六 二月 24, 2007 9:18 pm, 总计第 2 次编辑 |
|
返回页首 |
|
|
晓鸣[自己的敌人] 晓鸣作品集 Site Admin
注册时间: 2004-05-05 帖子: 9474 来自: 加拿大多伦多
|
发表于: 星期三 七月 06, 2005 12:32 pm 发表主题: |
|
|
"诗歌,是从心里跳出来的,散文是从眼睛里浮出来的,杂文评论是从脑子里走出来的"...
形象生动的总结. |
|
返回页首 |
|
|
叶雨[FAFAFA] 叶雨作品集 二品总督总管 (回首人生,前途在望)
注册时间: 2004-06-01 帖子: 3287
|
发表于: 星期三 七月 06, 2005 2:36 pm 发表主题: |
|
|
晓鸣 写到: | "诗歌,是从心里跳出来的,散文是从眼睛里浮出来的,杂文评论是从脑子里走出来的"...
形象生动的总结. |
是啊。
从这几篇文章中总算能了解一些“疏竹”了。欣赏之。
我自己算是后知后觉的人。不过我们可以把概念再拓宽:艺术由心而发,用以触动更多人的心的信息。至于什么形式,无论文字,音乐,语音,图画等,都可以。
不同的人群可能对不同的形式有独特的接受方式。正如有人喜欢诗歌,有人喜欢音乐。共同之处在于“触动”,或者说,“喜爱”或“感悟” |
|
返回页首 |
|
|
若愚[ruoyu] 若愚作品集 三品按察使 (天,你是斑竹吧?)
注册时间: 2005-03-11 帖子: 748 来自: 江西吉安
|
发表于: 星期四 七月 07, 2005 9:39 pm 发表主题: |
|
|
“诗歌也好,散文也好,杂文也罢。我喜欢,我欣赏,我写作。”
文字是心情的故事,自然流露才能真切。为写而写,定然枯涩。 |
|
返回页首 |
|
|
艺芳[风来疏竹] 艺芳作品集 二品总督总管 (回首人生,前途在望)
注册时间: 2004-07-27 帖子: 2966
|
发表于: 星期五 七月 15, 2005 6:58 am 发表主题: |
|
|
谢谢晓鸣、叶雨、若愚,欢迎几位高人多多指导。
叶雨,谢谢你的关注和欣赏。只是疏竹的文字虽由心生,但疏竹实在是不懂文学的。渴望有时间能和大家多多交流而已呀! _________________ 风来意在疏竹,雁过了无痕迹! |
|
返回页首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