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题 |
作者 |
留言 |
十一楼主[舒雨] 十一楼主作品集 六品通判 (官儿做大了,保持廉洁哦)
注册时间: 2005-05-23 帖子: 123 来自: 范蠡雅舍
|
发表于: 星期五 六月 17, 2005 10:39 am 发表主题: 浅谈余光中诗歌的悲怆性 |
|
|
浅谈余光中诗歌的悲怆性
余光中先生是现在在华文界写关于海峡两岸诗篇为数不多的几个大家中的一员。由于他特殊的生平经历,他的诗作显得都是那么的质朴和感人,有时竟象一位孩童和母亲的对话,充满了灵性。现就余先生的诗歌我浅谈一下我个人的一点见解。
谈到一个人的诗作,就不勉要考查一下作者的生平及其写作时的背景。余光中先生于1928年生在金陵,当时可谓是宁汉合流后的国民党士气大振之时。之后举家迁到四川。1949年又随父母到香港,1950年去了台湾。至此之后便于祖国母亲失去联系数十年。我们也知道中国文化宣扬的是一种落叶归根的乡土情结,而政治时局的因素却蛮横地割裂了游子思亲的心情。所以诗人便开始“发忧愤而作”了。于是在他的这类作品中多会出现一些令人悲哀消沉的意象。例如:他早期的《舟子的悲歌》“荒寂的海上谁做伴?啊!没有伴!没有伴!”“渡我的梦回到大陆。在那淡淡的月光下,仿佛,我瞥见脸色更淡的老母……啊!何处是老母?荒烟衰草丛里,有新坟无数!”
诗人的悲歌,不仅仅是给他自己的,更是给当时被横亘的海峡所阻隔在台湾岛上每一个爱国者的。在这首诗里,诗人选用了“荒寂”“瞥见”“更淡”“老母”“荒烟衰草”“新坟”这些隐隐含有某些低靡悲悯意味的词。难道仅仅是以文字自身所透露的气氛来来烘托感染读者吗?如果是这样的话,我感觉至少是不理解诗人真实情感而得出的片面的误读。诗人那时大约二十多岁吧,正是意气风发、年少气盛的时候,怎会老气横秋而郁郁而语出这么多悲凄十足的词语呢?唯一的理解是:诗人是一个善良、诚挚的爱国爱家者。用一句诗来证明那就是:“为何我的眼里饱含着泪水/只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这第一点也可以归结为他是一个纯粹的爱国者。
第二点可以说是中国最具文人气质的悲观主义人生哲学起到的作用。余光中自孩提到青年,再由中年到老年,这一生中给人的形象都是文文弱弱、清清秀秀的书生气,一身洁衣素装,后虽经欧风美雨的历史同化,仍不改本性素雅的君子常态。或许可以用“风格即人格”来说明余先生的这一气质。不过我们还是看他诗句里是怎么阐释他自己的吧!先看《淡水河边吊屈原》:
“你的死就是你的不死
你一直活到千秋万世!”
“悲苦时高歌一节离骚
千古的志士泪涌如潮
那浅浅的一弯汨罗江水
灌溉着天下诗人的骄傲”
我遥立在春晓的淡水河上
我仿佛嗅到湘草的芬芳
我怅然俯吻那悠悠的碧水
它依稀流着楚译的寒凉”
在这首诗里,最有豪迈之气。但依然掩饰不了的还是所有中国文人的一种赢弱的心病。诗人写吊屈原,实吊自己。讲述自己对故园故土的怀恋。我们知道“离骚”有一种解释为“离别的忧愁”。这里诗人想要表达的也是“离国怀乡”之情思,所以只好念上一节离骚了。诗人采取这种态度或者是方式难道不是他自身哲学的体系的一种取向吗?而他的这种哲学命题不管怎么说都是具有一种悲观主义色彩的!
第三点,我认为也是贯穿余先生所有作品中最具有影响力的一点就是儿童或者是老人般的“真”。巴金老人曾说过这样的话:“人活着到老的时候,也就为了那三个字“说实话”。”我想余先生也正是有了这个“真”字。他的作品无论写什么都会让我们无声地感到震撼和共鸣吧!这儿童般的真所表现的是对母亲的悲悯,请看《乡愁》:
小时侯
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我在这头
母亲在那头
长大后
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
我在这头
亲娘在那头
后来啊
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
我在外头
母亲在里头
而现在
乡愁是一弯浅浅的海峡
我在这头
大陆在那头
诗人以一个孩子的身份与母亲亲昵而悲哀的对话,一句句,一步步达到了“真”实的彼岸。在他心中祖国和母亲已经同化为一体了,就如在诗人写这首诗的多年后邓小平同志说过的那句话一样具有同样的感召力:“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深深地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作为一个亲子,在面对母亲老去的事实,又有谁不悲痛欲绝呢?诗人是真情的挚子,同时诗人也是一位真诚的老人。且看《湘逝》中的诗句:
空载着满头白发
一身风瘫和肺气
汉水已无份
此生恐难见黄河
还有《还乡》:
多少白发在风里回头
一头是孤岛,一头是九州
却有薄公的一头白发,你的
要等到几时啊才肯还乡?
……
还认得出吗?这一头霜雪与风尘
就是当年东渡的浪子?
这些诗句的每一个词,我感觉都有分外的重量。一个多么让人敬重的老人啊!承载着对故土久远的思恋,到了头白的时刻,依然不得安闲,也要重归故土。在这样的意象中余光中让岁月沉积的意义蓦地给无限地放大了。他和台湾岛已成为了不可分割的一体。他代表着台湾这座岛的思想。于是他便成了一个标志就如他在我们学校接受学生们提问回答的那样:台湾问题和学者无关、和诗人无关、但是它和中国人有关。余先生的“真”同样也上升到一种历史高度,以及由这个“真”引发的悲悯也同样是所有中国人的一种沉痛的悲了。
总之,余先生的诗歌所体现的悲悯是由以上三点相互结合而达到的。我们要在学习和研究过程中,正确理解余光中先生的诗,联系地看待余先生诗歌中产生悲悯的原因。我们乞愿他能够长住大陆,安享晚年! _________________ 我是笨蛋,我怕鬼;我是舒雨,我不悔! |
|
返回页首 |
|
|
星子[ANNA] 星子作品集 酷我!I made it!
注册时间: 2004-06-05 帖子: 13192 来自: Toronto
|
发表于: 星期六 六月 18, 2005 11:37 am 发表主题: |
|
|
I agree.
Thanks for sharing. _________________
|
|
返回页首 |
|
|
十一楼主[舒雨] 十一楼主作品集 六品通判 (官儿做大了,保持廉洁哦)
注册时间: 2005-05-23 帖子: 123 来自: 范蠡雅舍
|
发表于: 星期四 六月 30, 2005 7:21 am 发表主题: |
|
|
呵呵 第一次写这种诗歌评论很没有经验。还请你多多指教哦 _________________ 我是笨蛋,我怕鬼;我是舒雨,我不悔! |
|
返回页首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