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题 |
作者 |
留言 |
何兆龙[南音] 何兆龙作品集 三品按察使 (天,你是斑竹吧?)
注册时间: 2004-12-23 帖子: 961 来自: TORONTO
|
发表于: 星期二 二月 22, 2005 9:02 pm 发表主题: 南音诗话--花不见桃惟见李 |
|
|
韩愈《李花赠张十一署》前半阕为:
江陵城西二月尾, 花不见桃惟见李。
风揉雨练雪羞比, 波涛翻空杳无涘。
君知此处花何似?
白花倒烛天夜明, 群鸡惊鸣官吏起。
金乌海底初飞来, 朱辉散射青霞开。
迷魂乱眼看不得, 照耀万树繁如堆。
上海辞书出版社《唐诗鉴赏辞典》录陈永正赏析文如下:
“江陵”二语,前人多所不解。如清末诗评家陈衍说:“桃花经日经雨,皆色褪不红,一望成林时,不如李花之鲜白夺目。”实未领会作者深意。“二月尾”,已点明是无月之夜。“花不见桃”,并不是没有桃花,而是在黑夜中红桃反光微弱,看不清楚;“惟见李”,李花素白,反光强烈,在黑暗的背景中特别鲜明可见。这里以桃花作陪衬,更突出了李花的皎洁与繁茂。王安石《寄蔡氏女子》诗:“积李兮缟夜,崇桃兮炫昼。”也注意到颜色与光的关系,把桃花和李花在昼夜间给人不同的感觉形象地表达出来。最能领略韩愈此诗妙处的 是南宋诗人杨万里。他的《读退之李花诗》云:“近红暮看失燕支,远白宵明雪色奇。花不见桃惟见李,一生不晓退之诗。”并有小序:“桃李岁岁同时并开,而退之有‘花不见桃惟见李’之句,殊不可解。因晚登碧落堂,望隔江桃李,桃皆暗而李独明,乃悟其妙。盖‘炫昼缟夜’云。”
看完这类牵强附会的解诗,直觉得莫名其妙。难道桃李是一对难舍难分的情人,须臾离不得的?就不兴江陵城西那块地只有一片李花而没有桃花?陈永正在其文开头说:“在二月底的一个晚上,韩愈往江陵城西看李花,张署因病未能同游,韩愈归作此诗以赠。”谁看见韩愈是在晚上去看的李花?“白花倒烛天夜明, 群鸡惊鸣官吏起。”只是诗人的一种比喻手法,意思是说,洁白的李花如倒悬的蜡烛,能把夜空照得通明,以至于群鸡以为天亮了而纷纷打鸣,官吏们也因此而起床。如果说仅凭这个比喻就能证明韩愈是在晚上去看的李花,那下面的“金乌海底初飞来,朱辉散射青霞开。迷魂乱眼看不得,照耀万树繁如堆。”四句,可是写的早晨太阳刚升起的时候,霞光四射,繁花似锦,使人眼乱魂迷。如果把这个比喻也看成是具体的赏花时间,那岂不是意谓着韩愈从晚上一直看花看到了第二天早上?所以上述晚上和早晨的两种李花景致,只是诗人大气磅礴的一种想象,根本不是具体的赏花时间。杨万里又做诗又写序,要告诉人家他发现的新大陆,不过“庸人自扰之”罢了。
其实只要读了韩愈的另一首《题百叶桃花》,就会发现杨万里的“考证”是多么的无聊。那首诗的头两句就说:“百叶双桃晚更红,窥窗映竹见玲珑。”以子之矛,攻子之盾,可乎?
杨万里已离题万里,陈永正直到今天还在拾古人之牙慧,我看叫陈永错还差不多。 |
|
返回页首 |
|
|
邸颖[深谷幽兰(蓝蓝)] 邸颖作品集 二品总督 (刚入二品,小心做人)
注册时间: 2005-01-01 帖子: 1282 来自: 奉天
|
发表于: 星期二 二月 22, 2005 11:01 pm 发表主题: |
|
|
事物有了参照物才能看出它的状态,李花以桃花作了参照才显现出它的亮白,要是单单看桃花也不一定就是看不见的呀 |
|
返回页首 |
|
|
|
|
您不能发布新主题 您不能在这个论坛回复主题 您不能在这个论坛编辑自己的帖子 您不能在这个论坛删除自己的帖子 您不能在这个论坛发表投票
|
本论坛欢迎广大文学爱好者不拘一格地发表创作和评论.凡在网站发表的作品,即视为向《北美枫》丛书, 《诗歌榜》和《酷我电子杂志》投稿(暂无稿费, 请谅)。如果您的作品不想编入《北美枫》或《诗歌榜》或《酷我电子杂志》,请在发帖时注明。 作品版权归原作者.文责自负.作品的观点与<酷我-北美枫>网站无关.请勿用于商业,宗教和政治宣传.论坛上严禁人身攻击.管理员有权删除作品.
Powered by phpBB 2.0.8 © 2001, 2002 phpBB Group phpBB 简体中文界面由 iCy-fLaME 更新翻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