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题 |
作者 |
留言 |
非马[FAFAFA] 非马作品集 二品总督 (刚入二品,小心做人)
注册时间: 2005-10-15 帖子: 1053
|
发表于: 星期五 一月 30, 2009 5:02 pm 发表主题: 笠诗社作品合评:谈非马的诗 |
|
|
笠诗社作品合评:
谈非马的诗
时间:1980年1月27日下午2至5时
地点:台中市立文化中心
出席: 林亨泰、康原、锦连、林耀南、牧阳子、李默默、张俊筑、李照娥、桓夫
书面报告: 詹冰、郑明助、何丰山、岩上、王灏、杨杰美
司会:桓夫
记录:李照娥
〖非马作品〗
<人与神>
他们总在罕有人烟的峰顶
造庙宇给神住
然后藉口神太孤单
把整个山头占据
<反候鸟>
才稍稍括了一下西北风
敏感的候鸟们
便一个个携儿抱女
拖箱曳柜,口衔绿卡
飞向新大陆去了
拒绝作候鸟的可敬的朋友们啊
好好经营这现在完全属于你们的家园
而当冬天真的来到,你们绝不会孤单
成群的反候鸟将自各种天候
各个方向飞来同你们相守
<裸奔>
如何
以最短的时间
冲过他们
张开的嘴巴
那段长长的距离
脱光衣服减轻重量
当然是
好办法之一
可没想到
会引起
伤风
化以及
诸如此类的
严重问题
<构成>
不给海鸥一个歇脚的地方
海定必寂寞
冒险的船于是离岸出发了
竖著高高的桅
<风景>
为了怕窗子不安份
跳槽
到邻近越盖越高的
大厦上去
他们用粗粗的铁条
把诱人的风景
硬生生挡在外面
怪不得天空
一天比一天
消瘦
<这只小鸟>
感冒啦太阳太大啦同太太吵架啦
理由多的是
这只小鸟
不去寻找藉口
却把个早晨
唱成金色
<下雪的日子>
伸个懒腰
抖一抖
小咪
你要死了
把地毯
搞得
到处是
毛
<电视>
一个手指头
轻轻便能关掉的
世界
却关不掉
逐渐暗淡的荧光幕上
一粒仇恨的火种
骤然引发
熊熊的战火
燃过中东
燃过越南
燃过每一张
焦灼的脸
桓夫:今天我们要研讨留美核工博士非马的作品,他的诗在台湾诗坛上,似仍未得到应有的评价与重视,这很不公平。我认为非马的诗有其独特的风格,表现浓厚的诗质是其他诗人所没有的,因此值得我们提出来研讨,在此举出八首诗,请康原先生先发表高见。
康原:我每次看读笠诗刊,觉得每位诗人都有自己的风格。当然非马的诗是「笠」诗刊的一个异敷,他的风味很特别。以冷静的心眼批判人生,讽刺社会。以非常短简有力的句子去透视生命。那是他在内心蕴酿很久的,有感而发,毫无做作的感觉。我们可从「人与神」一诗得到印证。短短的四句,写出社会假借宗教的名义而从事自己利益的工作。毫无隐瞒的揭发伪善的面纱,叫人看透丑陋的一面。也许这是他惯用的手法之一。
林亨泰:非马的诗有一个特殊的方法。就是用片断的抉择及部分的抽选。事实上一般人是无法用全部去认识外界的事物,因为知觉只能看到一部分,只能用片断或部分的眼光去看这个世界,而以为看到全部,因此产生错觉而不自知。非马采取这种方式「以子之矛攻子之盾」,系列反绑了手一抄的方式,但在基本上却有别出心裁的表现。让读者认识原来那是片断,那是部分。他的诗之所以不错,是读者认识那是片断后,反而把读者带进更深邃、更广大的领域里面,使读者重新再认识。
林耀南:对于非马的诗,我的感想,「人与神」是藉著人与神住在一块来表达人口密集。「反候鸟」是表达现代的民族意识,讽刺逃避现实的人民。策力自强团结的感召。「裸奔」是讽刺意气用事的年轻人。用简短的句子却有深刻的寓意来表达。「构成」是表现艺术的一首诗。把船想像为海鸥停息的地方。船的冒险有其目的,这是很有趣的。
林亨泰:刚才几位都一致认为,非马的诗有其特殊的写诗手法。我想,应该藉这个机会来研究看看特殊在哪里。好像有这种需要。首先我们可以看他用的字非常清楚、明朗。他的特殊性,当然并不是在语言上。语言上的用法,在目前诗坛的风气似乎很重视修辞。加上很多形容词、副词、或美辞。就这一点来说,非马反用清楚、明朗的字,也就是特殊的一点。不过,站在日常语言的立场上,这不算是特殊的。在语言上,反文坛上的文绉绉,油腻,很多很严重的修辞才是特殊的。就一般人的讲话习惯,日常用语来说,这都是平常,跟我们说话的层次一样。就诗来说,他的特殊不是在语言上,而是在诗的意象上。不靠修辞的言辞,能写出诗的人已经不多了。我看「笠」诗刊的诗人们,都有这个趋向,不靠修辞,而以明朗的写法,这种写法是很难的,比文绉绉,玩弄言词还要难。一百篇当中大概99篇是这样写的。所谓名诗人,也用这种方式。这是继了古文诗的好处,也可以这么说,承继了几千年修辞美好的一面。很可惜,我们讲话不是那么讲的,我们所用的工具也不是过去的韵文,是白话文。用白话写诗,还需靠文辞上的美,我想这是现代诗存在的一种矛盾。最近那些巳成名的诗人,我看他们的诗愈来愈离开诗的本质,这也就是意象上的缺乏,一种营养不良。文辞上就是厚衣,衣服越穿越漂亮,越来越多,而其内在意象,体格却越来越坏。要锻炼诗的体格必须从意象着手。非马的诗非常营养,非常丰富,真正的打出意象给我们感受诗是甚么。
李默默:以骨气来说,像这种诗是不是笠诗社同仁们共同的心态?在笠诗社同仁的诗中,都有一份中国传统书生的格调。富有一个良性知识份子特有的分辨是非善恶分明。真正有血泪的作品,在「笠」诗刊里普遍的可以看出。身为中华民族不产生俄罗斯主义,是传统的黄帝子孙。尤其在非马的「反候鸟」表示,巳知一目了然他所表现的意识和意象。「裸奔」一诗,反映近来时代的变态,不像洛夫的「裸奔」,未写人生生死阴阳怪气作品里轮回。非马的「裸奔」写的很现实,很直接的指导我们,这一代的裸奔在表现什么。
康原:非马的诗,利用意象表达思想。林亨泰老师在意象论批评集中曾说:「『文学的意象』是经由作者的处理并赋予特殊意义的事实,除了反映已存的生活事实外,更表现象征著即将发生乃至必然发生的事项,因此,『文学意象』是以具有『象征的价值』为其最高的目标」这种象征的价值可由「下雪的日子」、「构成」两首诗来证实诗的象征价值。他以海鸥,海船和桅表现作者的某些思想。假若以这首诗去想他的象征价值是什么?这首诗和「下雪的日子」有异曲同工之妙。「下雪的日子」里拿小咪的动作来比喻下雪的状况,以调皮的批判把阴湿的感觉表现出来。「伸个懒腰/抖一抖」伸懒腰是消极的动作,乃对无可奈何的生活提出悲哀的吐诉,埋怨。虽然埋怨,抖一抖自己,没有想到把毛毯弄得都是雪。这首诗不止是描写下雪的日子,在下雪的日子里隐藏许多象征的思想。我们从这方面去看非马的诗,可发现这里面隐藏许多的哲理思想。
林亨泰:刚才我以人穿厚衣的例子来说明诗坛的毛病。我打算从「笠」92期发表「意象论批评集」,现已发表过两篇。其主要目的是重新提倡意象的重要性。我观察「笠」同仁一直在追求意象。老一辈的人如詹冰、桓夫都是,我初期的诗也在追求意象。年青诗人郑炯明、拾虹、傅敏、陈鸿森、明台等没有一个不追求意象,而在努力。当然很多人误会「笠」诗社同仁们的诗没有什么。他所以会认为没有什么,是他以漂亮的文辞去看「笠」诗刊的诗。「笠」诗刊的同仁都以浅近的文字来写诗,如非马就是一个例子。若以文学的观点来看,当然没什么,但以意象去看,则有其象征的价值。在这里,我并不是要重新提倡20世纪初期的意象派。今天的意象派是从辛皮提以后,意象论巳变成批评理论的一派,不仅是针对诗、小说亦可以用意象论来批评。有些人会认为意象并不是诗的全部,还有许多诗的要素。目前要拯救意象的贫乏,是「笠」同仁必需要做的,同时也是「笠」同仁作品的大特征。把越来越瘦的意象救起来,变成强壮又肥胖,不靠外形的衣服来夸耀。这是我一再强调的事。
锦连:非马的诗与别人比较不同的是他用宇清楚,难懂的句子很少。像我没念过多少国文的人,读起来也不觉得吃力。诗的特点常有意想不到的突变或转弯。突变转弯之后所出现的意象格外给人冲击。读了以后心里有很明显的轮廓。题材不仅丰富,且都能入诗。在这么多的题材中,最令我感动的是-他对于生存的周围经常是睁开眼睛直视著。这一点,很多所谓的诗人都忘记或有意的忽略。
桓夫:张小姐,请你说说对于这些诗的感想,且此类型的诗和你以前所看的诗有什么不同?
张俊筑:说坦白话,我一向很喜欢诗。像今天我们一直提到「笠」诗刊的优点,我是进了文化中心才真正的感受到。以前所接触的都是文辞华丽的诗,且认为那是很美、很好的诗。现在,来了这里,慢慢地接触另一个世界,而且颇有同感,就是说很反对修辞,而忽视了它的内容。以前在学校所讨论的都是郑愁予、余光中、洛夫等人的诗,现在我渐渐的喜欢这种深入浅出的诗。
林亨泰:刚才张小姐所说的我也有同感。据我个人来讲也是如此,年轻时候(二十年以前》总喜欢很美的诗。我想人都如此,先开始都喜欢糖果,慢慢地嗜好会改变,喜欢咸的东西。人类也是如此,先开始只注意到文字的用辞,就像美丽的谎言,听起来很舒服。以后会觉得它很空洞,希望有诗的意象表征。
张俊筑:我觉得这不仅是接触的问题而巳,跟一个人的成熟度有关。年轻时总此较唯美点,看那些文章,比较不能感受它的深度,直觉上喜欢纹饰。渐渐成熟点,就会要求比较踏实、比较有内涵方面发展。
林亨泰:依整个世界人类追求的起点来看,美国诗人惠特曼说:「现代人喜欢糖果,这是不应该的」,我永远记住这句话。现代诗的诗史,慢慢发展到像今天这个样子。这不是短暂的时间所能讲完,同时必需引用许多诗的例子。平常人的意识形态里好像停在惠特曼以前的世界诗史里。不愿意长大,永远过小孩子甜美的生活。但这种情况到最后还是会变,只是快慢问题而巳.也就是说把成长的时间拖长而巳。我认为既然要成长,就赶快成熟。诗坛曾经有过所谓现代派运动,好像要成长的孩子,结果却没有。
张俊筑:虽然,我渐渐的不喜欢文辞美丽的诗,不过,我有个问题。写唯美诗的人习惯用语虽然跟我们不一样,但是如果能用很美的文辞写出真正有内涵的诗,我们并不能说他们完全在雕琢句子。
林亨泰:分析这种心理非常难。有句话常听到-诗是文字的锻炼。一般人都有散文写得好就能写诗的心理背景,这是错误的。诗的世界和散文的世界是不一样的,事实上诗是不用文字的,诗经即能证明。所以说并不需要在文字上雕刻,搞花样。追求文字上的美,我不反对,这也是诗的一种,诗的一小部分。可是我们的诗坛却被这种文辞美丽的诗占据了,产生了以量制质的现象。变成诗非这样写不可,其它都不是。比如非马在意象上的突出,可是人家不觉得这是好诗,产生「笠」诗社的诗人所写出来的诗都是第二流的误会。要纠正这种错误,并不是反对文字上的用心不好,而是把眼光放大。以美丽的文辞写诗,是早期的写法。靠文辞起家成名的现象在世界各国很少,但我们依然存在。靠字写出是真的诗,还是假的诗?翻译的时候即能分辨出来。翻译的过程上美丽的修辞会被丢掉、遗落。但我在批评里,仍留有他们的一席之地。只是我们诗坛被他们占据,反而真正追求诗意象的诗人,每一篇在意象上都非常特殊,却没有地位,这是为什么?当然,我并不要求人家的想法必需跟我们一样.只是文字美丽的诗充斥诗坛,使大家分不出好诗或坏诗,好坏颠倒。现代诗最重要、最重视的是从意象着手。最近「笠」同仁正努力从「笠」诗刊打出意象来。
桓夫:邱先生,刚刚林先生及张小姐的谈话中,你有什么意见。
牧阳子:现在以诗的质来讨论。诗的质有实与虚之分。美丽的诗并不一定是实的,它的意象非常的空洞,就像林老师引例以人穿漂亮的衣服一样。文坛必须重视诗的实质观念。另外一点,我们必需强调什么是现代诗,什么是非现代诗。一个时代应有一个时代的表征,我们应该以我们的生活来写诗,不应该在文字上造作,表示自己的另一种才华。现在诗坛有很多人像郑愁予的「错误」一样,一直错下去。这种错误必需纠正,重新评估。非马写诗的方法似永远睁开眼睛去看,他把社会的病态用非常浅明的文字表达出来。这是非常可喜的现象,也是值得我们学习的方向,至于如何分辨诗的华丽与朴实有赖先辈诗人们共同整顿。
李默默:我对于目前诗坛的看法与林亨泰老师的看法一样。非马先生的诗所展现的是诗人真正的真。我欣赏「风景」此诗所描写的意象,犹如一个旅人游赏各处名景或一个人站在崖上、海边、与空中的意象是一样的。「风景」此题目用得非常绝妙。他首先一针见血的说「为了怕窗子不安份」,窗子所以不安份,必有其理由。更恐怖的是窗子还要跳槽,跳槽到邻近的大厦去。这种气魄,诗人展现无遗。非马先生最后说:「怪不得天空/一天比一天/消瘦」诗已经达到无可奈何的心理形态。目睹别人生活形态或各种经济程度的发展。这种情形已经不是「用粗粗挡在外面」的人所能了解的。
林耀南:诗的艺术,包含人类各种生活。人类需要精神上的安慰,因而以美做基础,非马所表现的意象是警世人类的思想。人类生长在恐惧不安的世界。把世界当作电视银幕一样「一个手指头/轻轻就能关掉的/世界」 「却关不掉」。战火就像电视上的银幕一样绵延不绝。诗人虽想表达田园诗人陶渊明的心境,可是时代不容许。使人类不得不重视世界的和平。
李照蛾:非马的诗用字明朗、清楚。具有强烈的批判性和讽刺人类的愚昧,由「人与神」及「电视」等篇都可以看得出来。
桓夫:你觉得「下雪的日子」怎么样?
李照娥:我很喜欢。「雪」给人的感觉是冷的,没有活力、很消极。可是他却以一只小咪的动态,来描述诗人内心的祈盼。内部的积极和外部萧瑟的景象成为一强烈的对比。
锦连:「下雪的日子」很冷,可是我却觉得很温暖。欣赏一首诗,是读时有不同的感受。此种感受,无法以语言表现出来。一首诗,读完之后,能给人激荡、感动、喜悦,我们就会喜欢这种诗。如何能产生这类效果,这也许是诗论家的工作。一般人读诗的时候可能没有从意象角度去欣赏。读了之后有了感受,慢慢地再从感受里面找出原因来。贫乏的内容亦有人感动,只是轻、重、浓厚各有不同。我喜欢且惊奇句子会违反思考的常理,突然产生新鲜的境界。至于像化学家一样分析一首诗应含有什么要素,这份工作不太适合我。
桓夫:欣赏诗,大半都是这个样子。
锦连:不过理论的确立也很重要。
林亨泰:「下雪的日子」所使用的句子,三岁小孩都会讲。尤其「小咪/你要死啦」。为什么这样的诗会感动我们。就是我们忘掉了很简单的句子,连小孩都会用的那些方法。我所看到的诗,要抄出以直接的、很白的、口语化、明朗、浅近、机智的诗,莫过于这首诗了。这就是诗,最好、最真的诗。
桓夫:今天来的各位,对非马的诗发表许多高见。没有来的同仁詹冰、王灏等人亦用书面说出对非马的诗的感受,请李小姐念念给大家参考。
郑明助:可以使人进入诗的境界乃在现实的想像中所捕捉的活跃底灵感,而表现在众人的面前,让人去体会和感受。如「电视」与「裸奔」,唯诗的表现手法有的贵在反射作用,如「构成」。然而,为了分辨诗的位置,当然少用硬朗的说明为妙。
何丰山:非马的作品,风格独特,文字简炼又真实,意象明朗,平易近人。「人与神」、「反候鸟」、「裸奔」等篇,反映现实,深具社会批判性;「电视」隐含浓厚的时代意识;「这只小鸟」、「下雪的日子」语言俏皮有趣,易读易懂,可做为优良的儿童诗教材。
岩上:非马的诗在体型上来说,属于短章较多,常是一句一段,甚至一诗也是一句,虽然有时把一句排列成几行,但在句法上还只是一句而已,很像意象派的表现手法,语言清晰不加藻饰,意象明确而集中。
事实上,非马的诗在有意无意间有著相克相生的技巧,例如:「人与神」,本来以为造庙宇是为了「克」峰顶太孤单的,没想到却以孤单作为藉口「生」出占据的野心,这是表现技巧的妙法。又如「电视」,手指头本来可以「克」制(关掉)电视播放的世界,却「生」出(关不掉),仇恨的火种燃烧每一张焦灼的脸,这是相克而又相生的易变技巧,若牵于彼此,而诗味实已超于象外,这也是象征的另一隐伏的作用,收能集中,纵能致远。而就内容来说这两首诗也具有强烈的批判精神。「风景」、「裸奔」也都有社会批判性,「反侯乌」更是切中时弊,表达了诗人回归家园的心愿。
「构成」一诗,在表现技巧上来说和「人与神」一样,「人与神」用「然后」,「构成」用「于是」的关系词,连接了上下两句。就诗的本体来说,「构成」较纯,但很奇怪,在同样的技巧上纯诗反而感动性较低徽,而具有批判精神的「人与神」却深深地令人感动。这或许是诗除了纯美之外,还须参与一些什么,这是我读非马作品的一点点感想。
王灏:非马的诗含有很浓厚的理趣,以一个研究科学者的眼光,对于事物的观照了解及触悟,表现而为诗,自是较富于一种理性的、客观性的制约力,把诗性寓寄于理趣之中。用一种冷静的笔法,直接的去击中所欲探讨的主题核心,意象尖锐鲜明而贴切,富有一种科学的清明品性,没有感性的泛滥,这是非马的诗之异于一般诗人诗作的最大特色。
批判性,这该也是非马诗的另一特性,但其批判性却又非若解剖刀般的无性锐利,亦非一种控诉性的声音,非马的诗含有批判性,但却不强调诗的批判功能,因此他的诗表现而为批判的意向,有时是出之以调侃,出之以冷静的叙述。出语虽或看似闲淡不刻意经营,但却富有它的深性深意与对生存的一份关心,以及对人间世的一份爱恋。比如「人与神」一诗,用简单的四行诗句,勾勒出人性的卑劣一面,直接而不辞费。又若「电视」 一诗,透过电视这一科学文明产物,来表征自己对世局的关心与看法,一个手指轻轻就能关掉的小世界,对比著阙不掉的大世界,能任随巳意控制的小小萤光幕,对比著无可抗拒的广大世局的多变,这种比照手法中,即具有一份巧思在,具有一种无可如何的关心在,而其批判作用也就在这种比照手法中,若有若无的存在著。「裸奔」一诗中所欲表达的,无非是一些人际间,人与社会群体间,人与既成的道德准则间的某些差距,其批判意向,不是甚为清晰,但其批判作用还是存在的。总之非马的一些诗,含有著批判性.但他的批判性却不十分带有用世及社会性的作用,它的批判性质还是深富著个人感兴的色彩。
造语平淡,诗思清明,但诗的作用力却是凌厉的,对于意象的选择,则十分具巧思,其诗体精简,诗调显朗,以上几点,乃构成非马诗的品性与特色,他的诗富有科学的知性之美与理性之趣,那是他的诗之所以令人喜欢处,因为我们的诗坛,感性泛滥的作品充斥其间,相较之下,非马的诗则毋宁是更接近于纯粹性。
杨杰美:非马的诗正如「非马」的这个笔名一样,是非常特殊的,带有强烈的反俗意味。非马的诗,也是我们的诗坛上,少数你一眼就能认出的作品之一。他所独具的那种精简短小的形式,独特的断句法,以及独树一帜的思考方式,在在都予人以一种「商标」式的强烈印象。这些特质所组成的风格,使读者在读过非马的作品之后,无论感动与否,都有鲜明难忘的感觉。
有人把诗人分为「知性诗人」和「感性诗人」两种。就非马而言,你很少读到他感情细腻,镂刻情感精致入微的作品,更无论忧情与哀伤之作了。所以,把非马纳入「知性诗人」之列,虽不能赢得所有读者的赞同,但可说是「虽不中,亦不远矣!」
一个「知性诗人」,他所赖以表现的利器,不外乎惊讶、讽刺、反讽、滑稽、和谐趣等。非马正是运用这些技巧,达于「自如」之境的能手。非马观察事物,不轻易被表象的关系所迷惑,更不满足于事物浅层的搜索,他往往排除外层重重的罗网,直入核心。正因为这样,非马的诗,没有丰富繁芜的意象,没有多余的累枝和赘叶,轻描淡抹,寥寥数笔.便钩勒出事物精彩的神髓。
不是白马的非马,是七十年代的诗坛上,昂首扬蹄纵横飞驰,一匹真正矫健的黑马。
詹冰:非马的诗有高度的浓缩和长距离的飞跃。所以大部分的读者.不能跟上去。他的诗和日本的俳句一样,没有看惯的读者无法欣赏。
这次的七首诗,还算是易懂的诗。其中我比较喜欢「电视」一首。在第一段,他就写「关掉」电视了。一般的人,写电视的诗都打开电视开始的。这一段就表示非马非凡的地方。可是第二段又来一个否认「却关不掉」,当然下面是「现实的世界」。在现实的世界里,人类的仇恨是引发战火的「一粒」火种。(关掉电视时,画面会变成一粒光点。)引发后的战火,好像原子的连锁反应一样扩大发展,最后燃到人类的每一张焦灼的脸。这是诗人又是核子科学家的作者警世之言。而读者会受了很大的感动而担忧人类的前途.这也是一种新时代的诗感吧。
锦连:我常接到许多作者寄来的诗作品,有些诗根本看不下去。这除了本身忙,没多余时间看之外,尚有一点原因:诗的用字太难,常需要查字典,甚至也有字典查不到的字,那我就无心继续看下去。这对作者感到抱歉的。也许诗人写诗宛如驾在云霄上与实际生活脱节。为什么不能以日常用语写诗,非藉其它工具不可。好像一个全是排骨的人穿上厚衣一样的虚假。你有几斤肉,就展示多少,何必充胖。我写诗并不是为了发表,而是将内心的感受发泄出来。有些人用「诗的语言」写诗,是如何把诗写的美好,使用一种技巧,而不是用自己的声音。非马用的是自己的声音。也许他没生活在台湾,所以没受到污染。也许他生存的四周都是外国人,因而产生强烈的中国人意识,才写出真正中国人的诗。抄出动人的意象,并不一定在丰富的辞藻里。也许有人会说:你不了解深奥的字,怎能批评诗?如果他以认字的深浅角度来说,那我真的不够格。
林亨泰:批评的态度-圆的东西就是圆的,扁的东西就是扁。如果带著假面具批评,人云亦云,那就不是批评了。如同童话「国王的新衣」,只有纯真的小孩子才敢说出国王没穿衣服。
锦连:记得林老师的儿子指着火箭说:「爸爸,我要买火」及我儿子告诉我说,他梦到火车从身上「爬」过。我觉得这两句都很新鲜。
林亨泰:事实上这就是诗。诗是小孩也懂,诗是最轻松,最原始的东西,人人都会,不一定要接受高深的教育。
锦违:有一次参加某学校座谈会。有人说,写诗一定要把散文写好才能写得好。我听了很伤心。
林亨泰:遇到此间题时,我常反问一句:「中国的诗经怎么产生的。中国尚未有文字以前就有诗经。如果说,必须写好散文方能写诗,那么诗经又怎能生存到现在?这就证明诗不是散文的一种,跟散文是两种不同的世界。
李默默:我觉得「笠」诗社的人都很厚道,总希望人人好。只可惜这是个化妆品的时代,人人喜欢美丽的谎言。别人戴假面具作为出发点,认为这是好的,我们又何必以纯真去救他们?
锦违:不是要救他们而是不愿意他们以量制质的来救我们。
林亨泰:「笠」诗社同仁一向默默的耕耘,不管别人的诗风如何。总希望有眼光的人,能站出来说几句话。可是,十五年来一直没有说它好。为了澄清古人的误会,让古人了解这也是好诗起见,采取自己说自己的方式。当然,并不是排斥其它的诗,只是将真正好的诗推荐给大家。
张俊筑:「笠」诗社有表现自己让人家多接触的必要。我以一个学生的立场来说,并不是喜欢谁的诗,不喜欢谁的诗。而是没有机会多方面接触诗,所以很难分辨好坏。
林亨泰:至少说一说它的好处。让大家知道写诗并非很困难的。使有同感的人亦提起笔来写诗。
桓夫:我想今天这个座谈会,各位所提的高见,对于作者和读者都很有益处。谢谢各位。
刊载于《笠诗刊》96期 , 1980.4.15
* 成立于1964年的笠诗社, 与《蓝星》、《创世纪》被目为台湾现代诗坛的三大支柱, 四十多年来出版《笠诗双月刊》,从未间断。该社除强调艺术性外,更注重社会性的介入。 |
|
返回页首 |
|
|
山城子[*****] 山城子作品集 二品总督总管 (回首人生,前途在望)
注册时间: 2005-04-08 帖子: 3868 来自: 贵州平坝
|
发表于: 星期日 八月 29, 2010 12:36 am 发表主题: |
|
|
学习!!!! _________________ 诗是人生的雅伴儿。
山城茶居:http://coviews.com/weblog.php?w=46 |
|
返回页首 |
|
|
|
|
您不能发布新主题 您不能在这个论坛回复主题 您不能在这个论坛编辑自己的帖子 您不能在这个论坛删除自己的帖子 您不能在这个论坛发表投票
|
本论坛欢迎广大文学爱好者不拘一格地发表创作和评论.凡在网站发表的作品,即视为向《北美枫》丛书, 《诗歌榜》和《酷我电子杂志》投稿(暂无稿费, 请谅)。如果您的作品不想编入《北美枫》或《诗歌榜》或《酷我电子杂志》,请在发帖时注明。 作品版权归原作者.文责自负.作品的观点与<酷我-北美枫>网站无关.请勿用于商业,宗教和政治宣传.论坛上严禁人身攻击.管理员有权删除作品.
Powered by phpBB 2.0.8 © 2001, 2002 phpBB Group phpBB 简体中文界面由 iCy-fLaME 更新翻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