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题 |
作者 |
留言 |
长篙[99] 长篙作品集 二品总督总管 (回首人生,前途在望)
注册时间: 2005-10-23 帖子: 3390 来自: 中国湖南
|
发表于: 星期五 四月 27, 2007 11:58 pm 发表主题: 台湾诗人向明 |
|
|
台湾诗人向明
向明简介
向明:本名董平,1928年生,湖南长沙人。军事学校毕业,蓝星诗社资深同仁,曾任蓝星诗刊主编、中华日报副刊编辑、台湾诗学季刊社社长、年度诗选主编、新诗学会理事、国际华文诗人笔主席团委员。出版诗集有《雨天书》、《狼烟》、《五弦琴》、《青春的脸》、《向明自选集》、《水的回想》、《随身的纠缠》,诗话集《客子光阴诗卷里》,童话集《萤火虫》。主编台湾《1984年诗选》、《1990年诗选》、《1992年诗选》等。曾获优秀青年诗人奖、文协文艺奖章、中山文艺奖、国家文艺奖、1990年大陆全国报纸副刊好作品评比一等奖、世界艺术与文化学院于1988年授予荣誉文学博士学位。作品被选入国内各大诗选、英法文现代诗选、日文华丽岛诗选、亚洲现代诗集、南斯拉夫诗选,及英、德、荷文版中华民国诗画专辑,日文世界现代文库等。
向明:三写夕阳
夕阳是一天中最美的景色,就像人在将死前的回光返照一样,尽量装点出一派安详明朗的气氛,这种弥留的美景最易触动多感的诗人,或歌咏或感怀的写起诗来。在我的诗作中,就曾三度以黄昏、夕阳、落日为题写过三首诗,各首题目虽雷同,表现的手法却各有异,诗的时空感也不一样,现在我一首一首的分别自我剖析一番。
我写的第一首有关「夕阳」的诗是1982年6月发表的《黄昏醉了》:
饮尽了这一天
五味杂陈的
烈酒之后
黄昏醉了
它把一张艳红的脸
朝着
远山那挺得高耸的胸脯
埋首
睡去
这是一首单纯写景的诗,诗中几乎不带个人的任何情感,诗中只有两个鲜明的意象,一个是把落日比喻成醉汉的意象,一个是把远山比喻成高耸的胸脯的意象,用这两个意象组合成一个比单纯描写夕阳如何艳丽、落日如何生动更具实感的画面,这是这首诗的表现特点。香港中大教授黄维梁先生曾在他写的《有趣的夕阳》一文中,认为这首诗的手法十分别致有趣而且新鲜,古诗中几乎从来没有这样细致的作品。
我写的第二首有关夕阳的诗是在1986年10月发表的《黄昏八行》:
信义路那端的落日
缓缓坠下如一枚大金币
眼看摔碎在世贸中心那些棱角上时
四野车声哗然
而那附近空地上的孩子们
却只管扯着飞天的纸鸢
像是在无心的引幡参加
一场绚丽的 黄昏庆典
我写《黄昏八行》正值我实验写「八行诗」的那一段时间,我认为古诗中的律诗也是八句,却能把一个情境包容得那么完整圆融,而用散文句法,没有韵律限制的现代诗,却没法做到那么别致,同样使用文字为什么我们就不如古人那样有驾驭力?于是我试着用八行的规范来写,这首《黄昏八行》是第一首八行作品,尔后又写了《月夜八行》、《冬日八行》等诗。写《黄昏八行》时,正值经济景气低弥,各业都要求银行舒困,我乃利用在住处山头看落日的景象,喻出当时对经济恐慌的心境。故而这首诗应算是喻情于景的篇章,只是这种含蓄的言外之意,如不了解当时的时间背景,恐不易体会,可能仅把它当作一首比较热闹的写景诗看。
《马尼拉湾的落日》是我写的第三首关于夕阳的诗。此诗于1987年4月发表:
还来不及呼痛
久待在马尼拉半空的那枚烈日
黄昏的钟响一催
便从滨海那棵椰子树顶
跃入海天相割的那片锐利刀锋
火辣的血
把整个马尼拉湾
煮得通红
多么壮烈的一种结束啊
我想起沿路遇见的
手执长刀的菲律宾人
也是这么犀利的刀锋
立时割下滚落在地的
一颗颗熟透如落日的椰子
也是这么突然得
来不及呼痛
1984年中,我们一大群写诗朋友到菲律宾去访问,站在马尼拉湾的海边看一枚火红的太阳往浩瀚无边的太平洋沉落下去,实在壮观无比。据说有位先前来过的诗人,曾感动得大哭一场。我则随即想到覃子豪先生那首大家都熟悉的《追求》:
大海中的落日
悲壮得像英雄的感叹
真是只有英雄的感叹才会这么轰轰烈烈,多采多姿。
但是我写出的《马尼拉湾的落日》除了对落日的悲壮景象有所感触外,诗中强烈的意象,则是当时菲境的局势给我的影响。那时统治菲国数十年的马可仕总统刚被老百姓赶下台,就在我们到达的几天前,马尼拉的街头还有流血事件,这种暴君沉沦、百姓起义的争取自由民主的场面不也正像红日西沉一样的有喧天的悲壮吗?不知不觉我就藉景凑势地写下了。
这首诗发表后,大陆评论家李元洛曾以《一枚诗的落日》为题评论之,认为此诗运用「化美为媚」的动态描绘,而且将时间压缩,从而呈现更急遽的动感,美在单纯而强烈。随后新加坡诗人周粲以《落日与椰子》为题再评这首诗,于大陆、新加坡、菲律宾、台湾等五地报刊发表,周粲认为这首诗是「就地取材」,所以写得「有声有色」,同时认为面对稍纵即逝的「烈日跃海」〈如同精卫填海,夸父逐日等等〉,画家可以画成一幅画,诗人可以写成一首诗,但是他怀疑一幅画能否包含这首诗中所有的这样丰富的内容﹔写成一首乐曲,恐怕就更困难了。
他是在强调文字的创造功能,我们的诗坛大老周梦蝶先生曾用自己的独特书法为我腾抄了这首诗,周公并在诗末有一大段评语,最后他说:「董兄此制,破空而来,飘飘然,若天风海雨逼人,无一字不险,亦无一字不稳,真神品也!」作为一个诗人,发挥文字的神奇创造力是他最大的职责,能否写好一首诗,能否成为一个成功的诗人,也全在此,我只是在努力地追求此一化境而已。
向明:标点的妙用
据说十九世纪法国著名诗人小说家雨果,花了二十年时间所写的旷世巨著《悲惨世界》完成以后,寄给一家出版社,一直杳无音讯,他心急如焚,不知到底会不会被接受出版,但文人始终是矜持的,想写长信去问,又怕人家烦,反而破坏了好事,于是雨果心生一计,只用便条纸写了这么简单的几个字:
「?──雨果。」
寄出三天以后,他收到了出版社的回信,内容也同样简单:
「!──编辑。」
不久,《悲惨世界》果然出版了,而且轰动一时,成了世界上不朽的名著,这两封信被称为世界上最短的信,全赖了个标点符号发挥的作用。
标点符号是用以分别文字中句读和标明词句性质及种类的符号,系一种世界通用的文字标识,分句号、点逗号、顿号、分号、冒号、问号、惊叹号、引号、破折号、删节号、夹注号、私名号、书名号、音界号等十四种。虽然主要系用来区别说话语气的各种类型,但运用之妙,存乎一心,有时也可当隐喻或暗示用,就如前面雨果那两封信。
美国有一青年为了求职曾经写了一篇「自传」,只用了三个标点符号便算完成,分别是:
「──」、「!」、「。」
意思是「一生直来直往,落个伤心感叹,到头来只好画上句点。」这分明是一份充满失败主义者心态的自传,结果被一位心理学家巴尔肯知道了,他把这三个标点符号改变了一下,变成﹔
「、」「、」「……」「?」
改后的意思是「青年时期是人生旅途上的一个个小站,任重道远,希望无穷,岂可不奋发努力?」这一改动充满鼓励的寓意尽出,那青年看后,深受感动,从此洗心革面,终乃有成。
有些缺德的批评家干脆用一个标点符号来概括或褒贬作家一生。譬如有人称萧伯纳为一个「伟大的惊叹号」,因为萧翁的剧作善于运用幽默尖酸的讽刺来揭露社会众生像,而同样是剧作家的挪威作家易卜生却被人冠上「天才的问号」。因为易卜生的作品以反映社会问题而著称,却未能为这些问题作出解答,因此被人怀疑是不是真正的天才。
我国古代的诗文从来没有标点符号,只用红笔去圈点,圈是对佳句的赞赏,点是为诗文断句。文学革命以后有了新诗,当时的新诗和散文难分轩轾,初期的新诗写人写诗都使用标点符号,而且用得浮滥。早年有位张耀翔先生曾在《心理杂志》三卷二号<新诗人之情绪>一文中,将《尝试集》、《草儿》、《东夜》、《女神》、《繁星》、《春水》、《新诗年选》、《白话诗研究集》等当年最红的九部诗集的标点符号作了一个总览,九部诗集共二千六百十一首诗,在一万一千三百三十九行中,发现了两千六百个惊叹号,平均每首有一个,或每四行诗必有一惊叹号。可见当时新诗人的Sentimental。
新诗出道后,旧诗虽已式微,但也跟着有清楚的分行,并加新式标点,然多只需逗点或句号,其它的符号根本用不上。但酷爱旧诗词的毛泽东却另有主张,一九五七年元月,北京的《诗刊》发表了毛的一首词《菩萨蛮.黄鹤楼》:
茫茫九派流中国,沉沉一线穿南北。
烟雨莽苍苍,龟蛇锁大江。
黄鹤知何去,剩有游人处。
把酒酹滔滔,心潮逐浪高。
此词后来编入所谓《毛主席诗词集》时,毛泽东却亲自动了手脚,但并非文字改写,而系换了标点符号,他把「黄鹤知何去」下方原来的逗点,改成一问号。把最后一句「心潮逐浪高」下方的句点,改成惊叹号。如此一改,读来果然能够随词中的情绪起落而起伏,不再是一板一眼的平淡,标点符号的功用大焉。
向明: 诗的妙用
首先是一则「情诗」的轶事,大陆辽宁省鞍山市在今年二月七日后发生一位刘姓女士在异地被绑票案。绑匪以电话向被害人家属索价一万四千人民币,否则后果自负。刘家获此电话后全家慌作一团,不知如何是好。正当求救无门之际,电话铃声再次响起,只听到电话说:「是姐姐,大家别出声,快拿纸笔来。」刘家接电话的小妹赶快照办,他用笔记下来这样一段话:
「小妹!情人节快到了,我在外地,有要事回不去,我写了一首情诗给你李大哥,麻烦你转交。请记好:『订五朵玫瑰,象征十全十美,一心一意,中间夹带巧克力。学无止境,前所未有。三百零六元价位,门前放好。』」
刘家小妹写完姐姐电话留言,想来根本就不认识什么李大哥,觉得里面必有文章。于是他根据学过的藏头诗(台湾称隐题诗)写法,她把里面的数字连接起来,得到这样一个线索,姐姐被绑票的地方应该是:「五十一中学门前三百零六号的房间」
于是他持此线索向警方报案。警方调查了五十一中学附近的各宾馆、酒店、旅社,果然在一家名为同泰酒店的三零六房间找到了刘女士,绑匪全部束手就擒。
「情诗」破案破得如此轻快离奇,杜甫的五言诗拿来当作军用密码则就其用大矣。
宋代曾公亮大学士,方厚庄重,沉稳周密,所编的《武库总要》一书,列有四十种的军事术语表。其后附有字不重复的五言古诗数百首。军事术语表是密语(code),而五言古诗则是密钥(decode)。这种方式是我国从十一世纪(东汉)开始就使用的「军用密码表」。
有位军事将领要率兵出征时,接到最高指挥单位所发的密码表,并指定杜甫的五言律诗《望岳》是密钥,即秘密解答之意。《望岳》一诗是这样的:「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锺神秀,阴阳割分晓。荡胸生层云,绝皉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到达前线时,有了战情发生,这时率兵的将领就将遇到的情况向最高指挥单位报告,并请示应如何接战。结果上面的指示下来了,文中的「化」字上方作了个记号,拿来对应《望岳》一诗,化字是诗的第十二个字,因此就参照密码表的第十二个字内容,原来是派船队支持,一场大战就这样秘密的决定了。不过拿这首诗来作秘钥,只是数百首五言诗中的随机取样,增加破密难度,与杜甫的望东岳泰山毫无关联。
以上两例都是从超出诗的文本之外去求意,只是利用诗的形式来作其它服务。如果诗被别人会错意,或着有人硬从诗中挑骨头,说该诗有如何的歹意,则就「代机」大条了(台语事情闹大了之意)。这种文字惹的祸历史上太多太多。现再举写诗惹祸死后多年还会开棺鞭尸以泄恨的一例。
清乾隆在位时,大臣沈归愚甚得皇帝恩宠,许多朝庭文案,甚至乾隆自己手书都是出自沈归愚之手。沈八十岁告老还乡,乾隆还赋诗赠之,并命地方官建生祠侍奉。本来一切圆满,应该无事。但沈归愚死后二十年,乾隆阅其遗着,书中直言曾为乾隆当「枪手」作诗。其中有一首写的比较隐晦的<咏紫牡丹>,内中有两句:「夺朱非正色,异种也称王」表面上看牡丹俗称有王者之香的美誉,但正品的牡丹是红色的,夺红为紫只能算是异种,何能称王?因此诗中的「夺朱」就被解释为「夺取朱元璋的明朝江山」,而「异种」就像在影射「满族」了,显然有清朝得天下不正,具反清复明之意,这样就罪不可赦了。可是沈归愚早已归天,拿他奈何不得,乾隆皇乃下旨开棺鞭尸,以泄蓄意谋反之恨。可怜沈大学士都死了二十年,仍会遭此飞来横祸,可见舞文弄墨之难了。
向明: 诗是未知的探求
「诗是游离于情感与志趣以外的东西,而这东西是一个未知,在未发现它以前,不能定以名称,它像是一个假设正等待我们去求证。」
前面所引的这段话是已故诗坛前辈覃子豪在他的最重要的一本诗集《画廊》的自序中所说的,在说完这段话之后,他又补充说他不是在强调他的诗集里有什么发现「我只是在探求不被人熟悉的一面。」覃子豪先生写这篇序的时间是在一九六二年四月五日,距今已有四十年之久,但这短短的一段话却是一个诗人从诗的历练中所获得的最珍贵,最持久,最具真理性的箴言。他自己已在他的诗创作上实践,因而写出了至今仍令人怀念的《瓶之存在》、《随手哲学》、《黑水仙》等名诗。
把诗定位为一种未知的探求,是对一些坠入惯性或惰性写诗者的忠告,是对那些一辈子重复自己而不知者的一种挑战,看当下诗创作者相互影响,相互摹仿的千人一面﹔看老一辈诗人因循于有限的词性字汇,封闭保守于现代新知之外,写诗已成了以不变应万变的蹒跚地步时,将诗视为一个假使正等待去求证,正是诗创作要求具独创性的必要手段,诗人的遭到淘汰或被遗忘不是事出无因,而是由于诗人自己故步自封,或已成一潭死水,全无探求的勇气所致。
「诗是一个未知的探求」已有了远方的呼应。一九九六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波兰女诗人辛波丝卡便成在得奖演说时宣称:「诗人,真正的诗人必须不断地说『我不知道』」。他认为诗人因不相信,不接受太阳底下无新鲜这句烂调。新鲜事多得很,尤其在思潮与科技不断瞬息万变的今天,祇是由于保守、因循和固执,我们才蒙在鼓里而无知,诗人便需因不知道而去探求、去挖掘、去找出不被人熟悉的一面,这才是一个肯上进的现代诗人应有的修养。
清代灵性派诗人袁枚有首〈遣兴〉诗,最为人熟知「但肯寻诗便有诗,灵犀一点是吾师,夕阳芳草无情物,解用都为绝妙词。」袁枚也在强调诗不是唾手可得,而必须去「寻」,肯去寻的话,夕阳芳草这些寻常可见一点也不新鲜的东西,只要晓得如何去应用,也会写出绝妙好词来。此处的「解用」即有找出那不被人熟悉的一面的意思,而不是偷懒把现成的拿来一在搬演,那就真的一点也不新鲜了。
向明: 新诗人的警讯
「他满怀正义,一腔热血,天生是个诗人,他以全生命经营他的不朽志业,经过千锤百炼,某些自诩为现代诗人的哼哼哈哈,同他的相比,算个什么东西。」
以上这段话是最近一家报纸副刊的「响应与挑战」作者张以仁先生的《打油诗的回响》一文中摘录下来的。此文中的「他」并非指泛泛之辈中的诗人,而是诗圣杜甫。原因是「近日有人把杜甫谐音『豆腐』,便说杜甫是卖豆腐的,大作起豆腐打油白话诗来。」作者认为这样的比拟有点戏谑的味道,不足为训,但他对写打油诗却非常赞成。他说事实上打油诗也不易写好,必须灵动顺口,主题突出,语言多采多姿,且通常以幽默为基调,不只是博人一笑,也要启人深层的思虑,于是他调转话题又说:「今日的白话诗甩掉了口语的累赘,喜欢向别扭处写,似乎故意筑起迷宫,让读者感情撞邪,反不如打油诗顺畅而摇曳有致,倡议者何不连现代诗一起打煞,让新旧诗人共襄盛举,一起来写打油诗呢?」
从这篇文章的整体立意来看,主要是对新诗的不满,读起来越来越感到拗口,内容也别扭远离了人,反不如去写那种灵动顺口,会引人会心一笑的打油诗。至于举「杜甫」谐音「豆腐」为例,只是借题发挥而已,对写新诗的人而言,应该有所反省,而不是愤怒,新诗或者现代诗被人拒读或嗤之于鼻,这是事实。
其实这种给新诗人棒喝的并不只是张以仁先生,连一直扶植大陆朦胧诗以及后来新崛起的新兴诗派的诗评家北大名教授谢冕先生,现在也忍不住说重话,让人感到新诗的危机严重。谢冕先生是在一本《绿风诗刊》上以〈一个世纪的梦想〉为题对新诗人发出了严重的警讯。他说:「数十年来,人们谈论新诗,总感到有一种诗意的缺席,一些完美的东西被毁坏了,新生的东西又无法替代它,无法继续先前的辉煌,当今的诗人普遍地有一种肤浅的乐观的满足,其实他们不知道新诗的市场变得越来越小了,旧体诗正在悄悄地扩大着它的地盘。在旧体诗的读者中,大量的儿童,由于家长的倡导,旧体诗正在成为他们金色童年的启蒙读物。有多少唐诗的注音、配图、以及影音制品,正在源源输送给二十一世纪的主人。再就是为数众多的老年人,旧诗的阅读和写作,已成为他们晚年生活的一大乐事,有多少以老人为中心的诗词协会,有多少的诗词刊物正在人们的心中恢复它的青春记忆!」
说完旧诗复活得如火如荼的警讯后,他又指出当今新诗的弊病:「新诗是成功了,但这祇是非常表面的现象,诗的现代变革的最后判断,应当是诗在人们日常生活审美活动中所占有的地位,而诗歌体式所应有的音乐性,美感情趣的韵味,正是现代新诗所缺乏的。我们满目所见,充耳所闻,全是不见尽头的,而且与人无关的『个人话语』。时代和生活发生了重大的改变,但留在当代诗中的记载却是十分的微弱。」
谢冕教授对诗和诗坛生态的这方观察真是具体入微,句句都击中要害,我想以他当年积极支持新世代诗人的狂热,而今竟然要提出这样失望的呼声,恐怕他自己也非常痛苦。其实他说的情形并非只在中国大陆,几乎所有华人地区莫不如此,但看台湾读经读唐诗的风气日胜一日,古典诗社之多,古典诗刊印刷之豪华精美,便可知旧诗也在复辟中。有报导称:「东势国小为了鼓励学生背唐诗,校长王米村设下擂台,选拔擂台主,目前的擂台主是五年级的刘怡凡,一百十九首唐诗随便抽出来背都难不倒她,东势国小人人都有一本唐诗三百首,因为至少要会背五十首才能毕业。」今年中秋,我到厦门参加「海峡诗会」,四0年代的老诗人陈侣白便很坦白的说,他现在已不再迷恋新诗或现代诗。因为连他这么一个老资格的新诗人,也看不懂现在的新诗,他只有走回头路。厦门大学中文系的一位研究生恳求大会给他说一句话,他说他要很抱歉的对与会的众多现代诗名家说,他已经放弃了新诗,改写关于旧诗的博士论文,新诗似乎是处在一片挞伐和背弃之中,个中原因,写新诗的人当然应该了然于胸。
我常认为诗无新旧只有好怀,人们喜欢读什么诗,完全可以自由选择,旧诗如果恢复被人喜欢,那也是旧诗的好处胜过新诗的结果,我们应该拍手高兴,但另一方面,如果一种诗写到别人根本不认同,纷纷离他而去喜欢别的诗,甚至回头去追求那种原认为已不合时代潮流,早已被推翻打倒了的诗,那便值得检讨了,我们费尽一生心力,去写、去研究、去扶植发扬的新诗,到头来弄得众叛亲离,我们这几十年的为诗打拼,岂不都是白费?
向明:诗人须机敏
要求诗人既机智又敏锐似乎与要求诗人写诗,既要「一诗千改始心安」,复又「吟安一个字,捻断数根须」等等期许相违背,前者似乎是要诗人反应快速,出口成章,后者却又要求慢工才能熬出细活,难道两者真的是不相容的吗?其实我倒认为这两者是相辅相成的,前者是由于后者的积累,有多深的功夫,才有多快的反应,后者是前者的后援,唯有费心费力的下苦功,才能让前者得心应手,就以曹植的「七步诗」为例,七步之内就能吟成一首诗打消兄弟相残的意图,化险为夷,不能不说曹植实在反应快速机敏。但是曹植本乃公子哥儿,宫廷之内哪里见过「煮豆燃箕」这种只有农家才有的寻常景象?但是仅仅只走七步,便在他诗中出现了。这种从脑内提出的相应适切意象,如无平日多重吸收,多看、多听、多阅读的间接经验摄取,哪里会令深宫太子的曹植那么快的唾手可得?可见曹植平常是个肯用心用功的人,随时在脑内贮存可用的诗材,那怕是「煮荳燃箕」这种寻常物事。
古代诗人由于多是十年寒窗苦读出身,腹中积学深厚,人生经验也丰富,所以大都才思敏捷﹔加之平时吟诗作对,即席赋诗的机会多,能言善对和出口成章乃平常事,像初唐的王勃、宋朝的晏殊、苏东坡,明代的解缙都是才高智绝,文妙笔快,对答如流的名嘴型诗人,他们都有很多表现机敏的轶事。号称六一居士的宋朝诗人欧阳修,平时作文非常谨慎细心,真是一诗千改,必定要达完美境地始肯罢休。但他也是反应快速,沉着不动声色的诗人。
欧阳修早年家贫未仕之时,常常背着行囊四处求生计,一日日暮行至一城下,城门已闭,仅留一老者在城门上把守,欧阳修拱手请求老者放他进城,老兵盘问他的底细,问他这么晚进城干什么?欧阳修答称:「我乃读书人,远道而来,要进城投宿。」老者一听是读书人,便有意考问他的根底,说要出一对联,如果答得上,便开门让他进城,对不出便只好明日请早,接着就说:
开关早,关关迟,
放过客过关。
欧阳修一听原来这老人出的是个关联格的对子,也没迟疑便答话说:「出对子容易,对对子难呵,请先生先对吧!」老者一听便大声说:「我是要你对的,不是听你抱怨。」欧阳修笑着说:「学生已经对过了。」老者一听欧阳修的话,恍然大悟,马上下来打开城门让欧阳修进城。原来欧阳修的话组成对子便是:
出对易,对对难,
请先生先对。
古代诗人才思敏捷,可以有随时被挑战的机会,现代诗人写的诗既无格律,也无声韵,更不做兴吟诗作对,即使真有满腹诗书,便给的口才,灵巧的反应,也秀不出来,这是现代诗人的遗憾。
向明:一首诗主义
诗是文学的最高极致,人们对诗人的期望也最深切,几乎人一写诗,便以屈子、李杜相期许。而在新诗界,则总是把徐志摩、余光中、席慕容摆在最头排,得人人效法之。这种恨铁不成钢的心理,本也无可厚非,人嘛总得往高处爬,不把标的悬点一点,哪会看得出长进?但是也有人以另外一种方法鼓励诗人,他们不唱高调、不打高空,纯粹以非常务实的态度来期许后进。其中最使我难忘且始终奉为圭臬的一句话,是来自台湾现在长老级的诗人锺鼎文先生,锺先生早在三0年代即以番草笔名写诗,来台后曾是蓝星诗社的创社大老,并是世界诗人大会的创始人之一,现已年高八十有九,他已不太随便说话,但有一次他在一个场合说的一句话,却平静平和得令人震惊,他对大家说:「我们要写一首比我们生命稍长的诗。」
耆老的锺先生说这句话可说非常低调,要求也不高,而且几乎是祇要努力付出便可达致,不会比要超越什么大家来得遥不可及。真的,一个诗人如果祇要有一首诗能传下去,便也不枉为诗追求一场了。
无独有偶,最近大陆一位诗人方里也为文提倡「一首诗主义」。他说自新文学运动以来,报刊上发表的新诗浩如烟海,新诗集的出版难以统计,当中虽有不少好诗,但能给人留下深刻印象,思想艺术俱佳者的名篇,力作却不太多,有的多产诗人,诗集虽出了十部八部,但读者对他的作品却印象模糊,没有一首诗会被人忆起,这不能不说是诗人的一种悲哀,因此他认为一个诗人,若能有一首或几首好诗流传于世就不错了,他呼吁诗人要「写一首好诗,写一首让人印象深刻的好诗。」
诗人方里写的这篇短文和锺老师的意思一样,都对写诗的人没有苛求,只希望写出一首能经久耐看的好诗,以不辜负诗人这一尊贵的头衔。唐代诗人陈子昂不也是以一首「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的〈登幽州台歌〉而传颂千古。
向明:事实俱在,岂容否认--也是回应
《葡萄园》诗刊创刊四十周年时,我应诗刊老友之约,嘱写一些回顾展望的文字,以表钦敬与祝贺之意,乃根据记忆和手头积存的《葡萄园》各期刊物,择其值得回味报导之处,撰写《一本『正』字标记的诗刊》一文,作为我对该刊推崇的心意,不意该文刊出后,由于其中诸多有凭有据的真实报导触怒了某些人,乃有罗门先生自动对号入座,四处散发对我攻击文字,并要求《葡萄园》诗刊当局刊发他的回应文章。
罗门先生的响应文章标题为「响应凭空骂人不实报导的文章」,并于该文的前言第三条称:「向明文中所有的话,包括例举的话,我都认为是向明说的,因为他特别同意并使用那些话,而且录用的是否原文或是改造的,我不知道,所以我把文章中每一个字,都认定是他用来构成这一篇乱骂人的文章。」这里要特别告诉罗门先生的是,文中所有的话,确实是我列举的,但我文中都已注明了列举文章的发刊日期,是社论,是评论或感想,而且还把撰稿人的名字都列了出来,是否原文,或系由我改造,找出第三十期《葡萄园》(民国五十八年十月十五日出刊)一看便知是否属实。包括锺鼎文老师、萧艾先生,王霓先生以及撰写社论的耆老,甚至罗门说的在场证人纪弦大老都还建在,不相信的话,可以请他们出来对证,罗门先生说我是造谣,扭曲事实,是找错了对象,而且也等于是说《葡萄园》诗刊和那些撰文的人造谣,扭曲事实,因为我所引用的资料都是出自《葡萄园》诗刊。最令人不解的是这些文章都已经流传三十四年之久,几乎老一辈的诗人人人都知道那次在菲律宾发生的丑事,为什么罗门先生从来没有认为那是造谣或扭曲事实,而到现在有人把事实回忆过来,却又发狂的否认,须知任何已经发生的事,都已写入史册,人地时物俱在,是不能哉赃别人造谣而抹煞掉的。
罗门先生在这篇文章一开始就说我向明是因为骂他而出名,看过的朋友,见识过罗门作为的朋友又大大的狂笑了一次〈前一次是在诗人碧果嫁女儿的宴席上,罗门指着我的鼻子骂:「你向明能写得出我那首得过国际承认的《麦坚利堡》吗?」当时在座的数十诗人都为那句狂妄的话笑得人仰马翻。〉我要很不幸的告诉罗门先生,你的名气是区区我骂不倒的,我也从来没有骂过你,祇是回敬你对我的鼓励,要我好好学写你那首获得「评论界好评」有思想的长诗,我乃读遍阁下所有的著作(罗门著作等身,大概全台湾只有我一人会下那么大的苦功),写下那篇〈脱国王新衣〉的读诗心得,举遍了罗先生著作中的各种例子数十则,全有事实根据。说我骂你,真是冤枉,其实你应该感谢我实话实说。几乎所有的诗坛朋友谁都承认没有骂过罗门,谁都会说罗门先生的名是被罗门先生自己的狂妄偏执自大和没有自知而破坏掉的,就以最近去年十一月二十四日《台湾诗学季刊》在文协大楼举行的十周年纪念会为例吧!那本来是一次非常欢乐的纪念活动,结果却因罗门先生在会议结束前到场搅局,把我们十几位同仁从九楼缠到楼下,和萧萧在电梯间发生语言冲突,到了骑楼上大骂「向明王八蛋」,并骂我们所有的同仁,说要把我们的丑事写一篇长文揭露出来,然后一路追赶我们,把几位女诗人吓得不知出了什么大事,路人也一直追看,直到我们转入一条巷子,他才没有跟来。后来才知道,他一来便带了一大堆影印稿分发给每一个同仁,要他们马上看,表示意见,并要求在《台湾诗学季刊》发表,同仁们都收下他的影印稿,但忙得没时间看,他便迁怒大家,认为不尊重他的意见,从来没见过这种场面的诗人向阳说,这样的前辈诗人,自己破坏自己的形象,真是遗憾。
罗门先生在文章的最后狠狠的修理了我一顿,说只有他才看出我在「儒雅」和「谦和」后面的实质东西﹔说以他艺术良知只能说我是「中器晚成」﹔并说如果据实据理将我的种种曝光在事实中,我该如何自处?所谓「儒雅」、「谦和」、「大器晚成」都是别人对我的恭维,我从来没有自认过,就算祇有「中器晚成」,我也认为比罗门的上气不接下气,数十年如一日的重复要好得多。我很满意我能在与别人聚会或聚旅时受到欢迎,不像罗门一样看到他来同桌便纷纷逃走,像遇到瘟神,我也从来不敢自承是「卓进」与「杰出性」的存在,所以我更不害怕有什么东西不能曝晒在阳光中。
补记:上面这篇短文本应是配合罗门写的《响应凭空骂人不实报导的文章》在《葡萄园》诗刊第一五七期同时发表的,但写好后传至葡刊编辑部得到的答复是,罗门已将那篇文章换稿,一五七期刊出的将是他的另一篇响应,与我这篇所响应的内容有些出入,故该刊不予刊出,但据我所知罗门写的那篇回应,事实上已大量复印至诗坛内外的朋友手中,流传得可能比葡刊还广,对我已造成严重伤害,而我竟因他的换稿而无法辩诬,未免太不公平,故藉网络作广泛响应。
向明:新诗人的课题
诗的伟大奇妙之一便是,小小的篇幅,短短的时间,四五行短句,却能拥有如此漫长的生活经验,实际上需要若干岁月才能结束的故事。
上面这段话是美国诗评家巴巴拉˙赫斯在其著作《一种诗观》中所揭示的。我认为这段话才是真正诗的方家之言,就好像王维在论画时要求「咫尺之图写千里之景」一样的具真理性。
诗的定义人言言殊,几乎找不出共同的看法,在我国诗的长空中,一直飘扬着「诗言志」这样的大旗,从春秋以前的《尚书˙尧典》就给诗下了这样的定义,一直到两汉的《诗大序》仍是「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这样相同的界说。虽然近代陆机在《文赋》中提出了「诗缘情而绮靡」的「缘情」说,但「诗言志」这个定义却一直为人所信服。然而这样的定义是纯就诗所应表现的内涵而说的,至于到底什么样子才算是诗则又众说纷纭。
我曾经根据我的读诗经验,认为诗的内外应以下面这八个字为架构基准:
外形凝练
内涵深咏
诗的外形凝练是天经地义的,古今中外的诗几乎都是写得很紧凑节制,不会漫无标准的把诗句拉得像面条一样长,把诗的幅度作涨潮似的扩充泛滥。如果诗是可以这样子铺张,那就不必有诗这种文体,散文、小说、戏剧表现得都比诗强。
诗的内涵深咏即是诗所讲求的言外之意,如果诗的外形很凝练,就像古诗样的有格律音韵的严格约束,则诗的含意,让人感动的那股力量非向内求不可,绝非表面少数文字所能提供,这便是诗应具内在张力的原因。巴巴拉˙赫斯所说「诗的伟大奇妙之一」前半段所说「小小的篇幅」即是我所说的「外形凝练」﹔而后半段所说「需要若干岁月才能结束的故事」即是我所要求的「内涵深咏」愈深咏愈味道无穷。
我国的古诗、西方的格律诗、日本的徘句,都是从「外形凝练,内涵深咏」这样的标准来达成诗的目的。我国的古诗被新诗颠覆解构以后,变成了以内容来决定形式的现代自由诗,有什么样的内容就有什么样相应的形式,自由得非常浪漫无拘彻底。诗的解放就如开笼放雀,爱怎么飞就怎么飞,爱怎么写就怎么写。
祇是大家只见放纵的自由,却放逐了表情严肃的诗,诗路越来越窄,诗的路上
越来越多逃避诗的人,这是大家都应该承认的现实。
我绝不是在为古诗复辟,我也绝对同意王国维所说:「文体通行既久,染指遂多,自成习套,豪杰之士亦难于其中自出新意,故遁而作他体,以自解脱。」然而对「他体」之追求,我们已经快实验一个世纪了,似乎一「体」之成仍然遥远,诗还是混乱如故,何时再能享受诗的新秩序呢?这是今日写新诗的人应面对的课题。
向明:走过大屠杀现场
怎么这样的
天昏地暗
这是一场
别人的兽欲逞凶后
掷给我们历史的伤单
和无尽期的悲伤
这是一场
武士刀和机关枪大竞技后
亮出的夸耀成果
亮出在我们的土地上
无数被削
被砍
被子弹穿透
我们中国人的骸骨
在我已无言的哀嚎
孩子们
不能忘
不能忘
不 能 忘
◎写于「南京大屠杀纪念碑」前
向明:诗人也要靠行吗?
两三年前,当诗坛部分诗人为出入某些诗社而闹得不太愉快的时候,当时我即思索一个问题,写诗的人是否也必须像开出租车一样的靠行,那时出租车的营业牌照尚未普遍开放,个人的出租车必须靠一家公司行号,等于是那家公司的车子,如此才合乎规定。一切税收保险等才有合理的规划和保障,我们写诗的人没有必具营业牌上的烦恼,照说应该是可以单打独斗,自创品牌不必加入任何诗社即可写出自己的诗的,后来一想,我这样的想法未免天真,也有点老糊涂,一定有人会说你当年要不是加入诗社,你会有今天的成就吗?确实在我们那个早年写出来的诗,找不到地方发表的时代,组织诗社或加入诗社是唯一让作品被人看到的良方,哪怕加入诗社得掏出自己家里的菜钱来办诗刊,也是心甘情愿,何况加入诗社有一班志同道合的人在一起,遇到受攻击还可以号召同志们大家一起上。
可是今天的一切都改变了,诗社已经不那么重要,诗刊更是可有可无,只要看年轻诗人都不加入诗社,都到网络上去求发展,便可知诗社已经时不我予了。主要的是网络天地无远弗届,更是一个不受任何拘束的发表园地,被评鉴、被恭维、被指责也是立即见效,网络诗人也可以在一个网站之下,结合许多诗人,哪怕从未谋面,也不知真名实姓,也自成一个社会,玩得不亦乐乎,哪有时间让一首诗在平面媒体上等上三五个月才有可能刊出,而且得靠运气是否碰上一个能够赏识自己作品的老编,他们认为纸本式的平面诗刊、报纸副刊太没有时效了,哪里能够满足即可生产大量诗作的青年诗人,因此现在有的老诗社、老诗刊几乎已成了一间间老人茶室,几个老诗人自兼老板和茶博士,自己在那里服务自己,真可谓惨淡经营。
然而你能说老诗社就真的从此可有可无了吗?若果从诗的整体发展来看,老诗社就像老字号的刀剪店,仍然有它必须存在的价值,因为它的成就已代表一种火候、一种功力、不管你承不承认,他们走过的漫长岁月已是一种无法抹灭的痕迹,他们旗下的诗人也是一种势力、一种光环,必要时他们已是这时代或者过去的时代的代表,当有人提到《现代诗》时,必定会想到早已耆老的纪弦、林亨泰,论到《蓝星》时,少不了余光中、周梦蝶,《创世纪》被讨论时,当年组社的三巨头洛夫、痖弦、张默必定上榜,《葡萄园》必定有文晓村,《秋水》则少不了涂静怡,这些人是这些诗社的图腾,已是历史的一部分。
我们绝不能看轻老诗社,管你愿意不愿意成为他们诗社的一员,他们都一直寂寞的在做着份内之事,而且在毫无外外援,而今都被挤到边缘的情况下,他们还是风风光光的按期出刊,诗刊没有人买,已是自有诗刊这种出版品以来的一种传统,但是他们不顾血本的毫无代价的送给人看,也是历来的作风,我们绝不能看轻老诗社,就凭他们奋斗数十年不懈的硬颈作风。
但是这也是一个无论那一行都进步神速的时代,诗社注重传统,守住固有的风格自是必要,针对弱点顺应需要加以改革也是使诗社不会老化僵化的应采手段,诗刊系由志同道合的同仁集资创办,发表同仁作品自是天经地义的事,然而门户开放、广纳非同仁的作品,使得同仁与同仁之间有所了解、相互竞争,更是同仁诗刊应具的胸襟。台湾诗坛一直缺乏严肃公正的批评,致使诗的方向质量一直得不到健康检查和疾病诊断,顶多同仁们之间互相吹捧一番,但那绝对无助于诗刊的正常发展。老诗社结集的多半是年长的老诗人,老年人的保守性格看不惯追求新知、对现在的一切e化、计算机化、信息化视为畏途,听到网络上也可写诗、发表诗、甚至也可打笔战,更是认为匪夷所思。自认对那些虚拟实境的东西永远无法了解,如此老诗社和新诗人之间的GAP越拉越远,误解越来越深,几乎已成陌路,这从各种诗人集会、新诗人自动来参加的非常少可以看出。新诗学会一直在想方法设计让年轻的诗人加入成为新血,但收效并不大,从前有林耀德抱怨老师人踩在他们年轻诗人头上,压得他们出不了头,现在的年轻诗人则采根本不和你们这些老头玩的态度疏远老诗人。
《台湾诗学季刊》的出现正是在十年前的一个诗发展的转折点,当时成功连续编了八年的《蓝星诗刊》因财力不支停刊,《年度诗选》因亏损屡屡办不下去,那时网络诗也在萌芽阶段,记得白灵写《一首诗的诞生》即是我和白灵认为可以利用计算机的庞大内存所做出最新最切的意象经营而写成,于是这本诗刊即是在这种创新求变的情势下诞生了。建议创刊的人多为学院中的学者诗人,深知诗必须挖深织广,剖情析采、建立现代诗学的张本,将我们这一代的写诗经验留下存证。从一开始我们即每期设定一专辑,订定专题。找有关该专题的学者诗人撰文刊出。至于诗创作除创社的同仁必须基本供稿外,也完全门户开放,好稿必用,同时开辟新诗教室、校园诗展、网络诗坛等等专栏发掘和培植诗的传人,《台湾诗学季刊》不但建有自己的网站,同仁也多有自己的网址,在网络上展示自己对诗的势力,《台湾诗学季刊》对固有的诗学传统,固是不遗余力的维护保持、而对新的潮流、新的发展也是正视面对,同仁无一不是既能纳旧、也能迎新,把诗刊当诗学的发遑而经营,自四十一期开始,《台湾诗学季刊》的诗学论文,将请相关主题的研究教授发表论文,除了论文规格须符合学院规定外,并将采外审方式决定采用与否,以如此严审方式处理稿件,旨在让论文得到学术肯定,以符本刊以诗学为定位的基准。
《台湾诗学季刊》是在九0年代的初创发的一个诗刊,创刊虽已十年但仍是台湾诗坛上的新生儿,相较于四、五十年的老诗刊,它的包袱最轻、它的活力最旺,它的同仁阵容最坚强,它的目标最长远,当然作为一个诗刊,这些优点并不能保证它的优势,诗刊的最大优势是能刊出最好的诗,最有学术价值的诗论,最公正最不畏一切强势一切人情的诗评,这些都是《台湾诗学季刊》目前和未来有待努力的地方。
向明:你走在前面
你一直走在我的前面
挡住晒我的太阳
祇闪避霹雳的雷闪
总嫌我像一枚矮小的菌子
长得太慢
你一直把矮小的我当作马弁
你总趾高气扬坐在马上
我提着尿壶一路逃赶
就怕你控制不了的排泄
会迎风四散
你一直自己不认识自己
祇认走在前面才是沙特或尼采
结果搞得存在的又不尽存在
超人又一点也不超人
短肢的我只能冒犯的提醒
别再自作应声之虫
向明:立冬
听说酢酱草的队伍开始溃散
叫嘓嘓的兄弟齐一噤声
要来的寒冷终究会越界而来
只看霜降的迟早或年成歹命
开始整装,开始打点粮食
妈妈说早晚很凉出门带件夹衣
只有诗仍是不信邪的长绿植物
谁立谁倒全不屑于关注
◆立冬即冬季开始之意,农历十月初三亥时交立冬,再过半月天将逐渐降雪。
向明:秋分
种子的两扇绿扉早经风雨的考验
敢于赤裸开花便无惧蜂蝶的垂涎
一暝大一寸的躯干让蝼蚁任意攀爬
累累结实证实曾经努力不懈
从此和从前绝对是分割不了的因缘
值此昼夜平分的时刻我们慢慢成熟
分享的应是即将收成的喜悦
警觉的将是寒露蠢动的流言
◎秋分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之一,落在农历八月十七日,届时阳光直射赤道,昼夜平分,下一节气为寒露。
向明:大暑
肯定有条火龙匍伏在你我之间
吐信之处路被熔化、树被烤焦
无数条火舌全身上下交征
热得你我只好彼此裸裎相见
彩绘一张夏天狰狞的花脸真难
如同面对多变又难掌握的撒旦
此时抵抗不被熔化的最佳方法
便是及时走出自己忘却时间
◎大暑为二十四节气之一,时在农历
六月十四日,气候酷热难当。
向明:暗示
收到你寄来的一首诗
不立文字
丰美胜过全本圣经故事
收到你寄来的一首诗
没有音韵
却有一堆压扁了的胭脂
不用再拿脚去想
也知道
你给我的暗示
收到你寄来的一首诗
没有音韵
却有一堆压扁了的胭脂
不用再拿脚去想
也知道
你给我的暗示
向明:小雪
一片一片传下的
是远方捎来寒冷的讯息吗
一朵一朵飘送的
是谁
摘来装点这凋零的初冬
嗜血的蚊蝇不久便要告别了
鬼祟的爬虫也将冬眠藏身
山上的孩子开始打洁白的雪仗
水中的儿郎喜获乌溜的鱼群
◆每年阳历十一月二十一日至二十二 日,时序进入「小雪」,气温转凉,
北方开始飘雪,在台湾「小雪」前后,乌鱼群按时前来报到。
向明:大雪
从来都神往无垢无尘的婆娑世界
会是清纯高洁汉白玉般令人沉思
直至看见群蚁误闯白纸抱头鼠窜
才知空无原是不具方向巧设陷阱
不管飞花、飘絮、漂染、镀银
一夜之间丑陋灵顽都掩饰于无形
再做一个粉妆玉砌的太平假相
冬天就是这样冷酷的调戏我们
◆农历十一月初四申时交大雪,此时太阳过黄经二五五度,大雪纷飞。
向明:相信
相信左岸
会起风
刮走右岸飘起的
阴影
不相信右岸
会示威
拒绝左岸月光的
邀请
相信前方
是个大草原
睡不着数不清的羊
会忘我的跑去奔腾
不相信后方
跟来的
都全副武装
我又不是逃兵
向明:霜降
水在瓶中困住回想一生的狂放
翻手为云覆手为雨之后的之后
不得不暂时调味成可口的甘霖
好为一条干渴的喉咙灌进清凉
许是变脸太多、变装太快、变性
又太难看,伪装成颗颗透明珠粒
也被早秋的严寒碾成惨白的齑粉
一夜之间覆盖了哈欠连天的东方
◆霜降即农俗露结成霜之意,农历九月中(十八日亥时交霜降。
向明:寒露
流浪者的唇从此歌出萧瑟
热烈的蝉唱开始停翅噤声
所有的裸裎都须披上薄薄的褴褛
没有凄凉好像显不出灵魂的晶莹
我们的忧郁症怕又要复发了
如果坦露的胸怀重陷高冷
如果从此再难得跟阳光亲热
如果要来的是一波波蚀骨寒风
◎二十四节气的寒露,时在农历九月初三戍时启始,自此夜露寒意沁心。
向明:雨水
见我想诗的时间多过相思
愤而要我去学习静坐
她说:「你的冰凝的的思想上方,」
唯有净空才能容纳不同的故事。」
我的智商如一缕细袅上升的线香
只知一往直前,不知转瞬即逝
她又说:「如此顽固如裹住寒夜的严霜,
唯有春分后温润的雨水才能稀释。」
向明:惊蛰
我说我祇管把精虫喷涌射出
当高潮如黑夜罩下
至于会不会在妳子宫着床
我无知得一如口呆的顽石
我说 怪祇怪
妳用初春嫩绿的荡漾
相机勾引我
深冬枯黄的蛰伏
向明:榖雨
这是春天一则爱的故事
每当水面的涟漪干涸隐去
深山便飞出爱唱的布榖
幽怨的歌声直飘天帝的耳鼓
音符跳进了天体的泪腺
雨水便随风潜入夜的重帷
悄悄地滋润饥渴的万物
这是春天一则爱的故事
◆榖雨为二十四节气之一,在阳历四
月二十日或二十一日,有农民布榖后
望雨之说。
向明:悲伤十四行
不要叫得那么可怜
一早读诗
读到一句空空的白
一阵惨叫从中间浮了出来
那是发自自掘坟墓的一头驴
伸长绝望的脖子在吼叫
再也唤不回被吓跑的上帝
不要装得那么可怜
不管自顾自的照镜
顾影自得,还是
顾影自怜
一只蛙已掉落在自己的深渊
世界早已伸手不见五指
谁的爱心也构不到陷落的从前
向明:禅诗可悟而难说
净地何需扫
空门不用关
上面这两句诗是福建泉州开元寺一入山门便可看到的一副对联。开元寺建于公元六八六年,约为唐中宗时武后临朝时的时代,是一座古剎。这两句诗也是嵌名联,两句诗中的第一个字「净」与「空」,正是早年一位住持的名字。此联即是由这位净空法师所自撰的。这两句诗充满禅意,任何人一看就可了解其普遍真理,但不是任何人都能有这种悟性而形之于文字,怪不得每天成千上万的进香客一踏入山门便会驻足仰观,然后都像得到某种启示样进入寺中瞻仰膜拜。这两句诗既强调了佛教胜地的庄严,也阐释了佛门子弟应具的空性。
像这种有悟境的禅诗也称作偈。禅宗史上最有名的两首偈是禅宗五祖弘忍传法时所引发出来的。最近华裔诺贝尔文学奖得主高行健自编自导的现代戏《八月雪》,便在〈东山法传〉一幕中演出了这两首偈的来龙去脉。五祖弘忍禅师见很多信众来寺庙求佛,乃要求各作一偈来见,如有人领悟佛法大意者,就把衣钵相传作为禅宗第六代传人。众门徒一听个个茫然,不知所措,大家指望他们的首席老师神秀能作一偈交卷。神秀也暗自苦恼,自己是五祖的大弟子,若作不出这偈,宗师又安知他学佛的深浅,岂不也得不到正法真传。于是在深夜中苦思得到灵感,乘人不晓,偷至法堂粉刷一新的墙壁写下了:
身似菩提树
心如明镜台
时时勤拂拭
莫使惹尘埃
第二天老宗师弘忍发现此偈,乃问神秀是否他所作,神秀上前叩首,自承是他所作,但求老和尚明示是否已识得佛法大意。弘忍答道:「还未入门,刚到门口。」要他静心再作一偈,入得了门,便将衣钵相传。此时一个在碓房舂米的小沙弥叫慧能的听到有人唱「身似菩提树,心如明镜台」,便停下踏碓前来问一沙弥唱的是什么。沙弥说这是老宗师要大家唱的神秀写在法堂墙上的偈颂。慧能走至法堂见墙上果有几行字,便问法堂上的沙弥是什么经文,并问是否能替他这个粗人代笔也写上几句。沙弥把墙上的偈解释给他听之后,便照慧能的口述写下了四句:
菩提本无树
明镜亦非台
本来无一物
何处惹尘埃
从这两人的偈作一比较,便可知慧能的境界比神秀高明许多。慧能已能直悟本心,摒弃了物我相执的观念,而真正进入金刚经中「应无所往而生其心」的境地。而神秀则仍有物我相执的比较,尚未了解「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的空性所在。可以说慧能的偈是心灵透彻的顿悟,神秀则是平日渐修的心得。弘忍获悉后乃深夜至碓坊召慧能入室,亲授以衣钵,且告诉慧能「自古传法,命若悬丝,汝当远隐,俟时行化。」并亲自打开寺门,让慧能归隐而去。
这「依偈传法」本乃禅宗公案中最主要且最关键的一段,也是高行健所编《八月雪》一剧中最应着重的一幕,可以说无此传法的过程,显不出慧能的高超智慧,更不会有此剧的编写,理应将两人试笔较劲的过程作扣人心弦的演出。但戏剧究竟只是一种平面的表现,而禅理则直触人心,只可悟及,不能道出。因此此次演出的场景,也像其它重要场景如「风幡之争」一样只是轻描淡写的一闪即过,并未造成动心的效果。究竟六祖慧能是个充满传奇色彩的高人,短短的几幕戏那能道尽他一生复杂万分的行径。
向明:诗与自然
面对自然的奥秘,各样的人有各样的反应。对一个科学家而言,他可能一心一意的追根究柢来破解自然的真相,找出其中有用的部分来改善人类生存的现况,使自然来适应人。而文学家们的态度则迥然不同,他会把它当作一种美来欣赏,让自然的法则成为人所生存的法则,精神上落个清净无为,听其自然。
诗是中国文学的精华。我们中国的诗最显著的一个特征就是它将自然与人生作高密度的结合。多不肯以客观的态度纯粹描写自然,或表现自然,而是直接去体会自然,亲密而直接地去亲近自然,使我们与自然融为一体。让我们化身为自然,也使自然化身为我们。
我们中国诗人对自然最抓狂的就是南朝的谢灵运。他是我国山水诗的创始人。他在仕途失意之后,便肆意游山玩水,组织庞大的登山队,带领童仆多人到处寻幽访胜,山野扎营,并自制前后都装有铁齿的登山鞋,以克服攀爬自然的险困。由于他有亲征大自然的经验,刘勰认为他的诗「俪采百字之偶,争价一句之奇,情必极貌以写物,辞必穷力而追新」。他把整个人投入了自然,因此他的诗也进入了自然境界。谢灵运有很多深入体会自然之奥秘的名句:「白云抱幽石,绿筱媚清涟」、「池塘生青草,园柳变鸣禽」、「崖倾光难留,林深响易奔」,「云日相辉映,空水共澄鲜」。
司空图在《廿四诗品》中有自然这一品:「俱道适往,着手成春。如逢花开,如瞻新岁。」也就是说诗人对世间一切都不勉强,顺着过往的道路走,听其自然,就可有花开果熟自然美的呈现。陆机在《文赋》中有四句话:「观古今于须臾,抚四海于一瞬,笼天地于形内,挫万物于笔端」,这也就是说要去体现与观照自然而发为文学的生命。陶潜和王维两位诗人其所以盛名不朽,全系于他们的酷爱自然。陶渊明一生安于所处环境,自得其乐,虽「弱年逢家乏,老至更长饥」,虽「倾壶绝余粒,窥灶不见烟」,虽「敝襟不掩肘,藜羹常乏斟」,虽「夏日常抱饥,寒夜无被眠,造夕思鸡鸣,及晨愿鸟还」,但他无所怨,亦无所怒,犹能安贫乐道。他的乐是乐在冲淡自然,悠然物外,他的乐是「怀良晨以孤往,或植杖而耘耔,登东皋以舒啸,临清流而赋诗」,他是在自然中去找乐子。所谓「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陶潜之可爱处就在这种浸淫于自然,欲辨忘言的境界。
王维的诗更是时时刻刻追求一种怡然自乐的美。求清淡,求宁静。他写自然景物,无论一沙一石,一花一木,一片天空,一方水塘,都有他的心境在,纯是一种自然的流露,不带半点矫饰。他的名诗《鹿柴》:「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把空山深林在傍晚时分的幽暗景色,非常空灵的描写了出来,简直结合绘画声音之美。他的《鸟鸣涧》:「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这种大自然中的「静」与「动」,祇有王维这种诗人的特殊心灵才会感受得出。古诗人的招隐诗,访隐诗,游仙诗,登临诗也莫不是对自然山林的景仰,而兴参天地造化之遐想。杜牧有首《访许颜》的七绝:「门近寒溪窗近山,枕山流水日潺潺,长嫌世上浮云客,老向尘中不解颜。」这首诗是指人如果多亲近大自然的山山水水,会使人的争逐名利心思淡化,开始讨厌尘世中那些伧俗的嘴脸,这是大自然给人的教化力和教诲力。
中国诗人对自然的亲切和融洽非常生活化,几乎随时可在他们的诗中表现出来。李白有两句咏月的诗:「出时山眼白,高后海心明」。其实他是以人眼人心来渡化月光下的自然美景,自然和人在此已彼此不分。白居易有首题白羽扇的诗,其中两句「引秋生手里,藏月入怀中」,秋景和月色都是大自然的时序景象,诗人手可以握住它,怀中可以藏匿它,人和自然成了密友。杜甫在江畔独步赏花,不觉有两句感怀的诗:「繁枝容易纷纷落,嫩叶商量细细开」,繁枝和嫩叶代表自然界的两种现象,一枯一荣,一沉重,一轻盈。这两句诗不觉暗示一个人生命的开展,应是从容细致,别作怒放的繁枝。诗人们也常常以亲昵的口吻看待自然,好像自然就是随身的衣饰衾被似的。有人把天上的彩虹描写为「一条绣带束天腰」。晚唐一位诗人写过「一床明月盖归梦,数尺白云拢冷眠」,拢是靠近陪伴的意思。明月看成了被子,白云可以伴枕而眠,这是何等的恬适自然。
现代人由于过度享受科技发达所带来的闲适,已彻底改变了存在的生活型态,更变异了整个思考的心灵。由于人心的贪馋无厌,由于资源开发的无尽需索,祖先留下的丰富自然遗产,已被破坏殆尽。时序已脱固定的常规,生态已失天然的平衡;垃圾在与山峰竞高,污染已成河流的宿命;温室效应已为世界带来罕见的灾害,现代人除了不断压榨自然的各种剩余价值,更是毫不怜惜的破坏自然、斩伐自然。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由于人的愚蠢短视,已经恶化到该自然兴起无情的反扑,这可从连年不断的不是水灾就是早灾,再不就是虫害得到明证。我们群居到都市的诗人,视野早已被冷冰的水泥森林阻挡,连散步也都是踏在塑料草坪。那里还晓得大自然这个美丽的故乡,以及泥土溪流花鸟虫鱼所提供的自然野趣。我们今天的诗写得越来越干涩,越来越缺乏想象力,越来越少有绿色的温柔,都是因为我们已经失去了自然所提供的无尽美好的意象。失去了自然也就失去了诗,这不但是诗人的不幸,也是所有现代人所应该反省重视的地方。
向明:我为诗狂
我有一首诗藏于我的心里
我轻轻捉一枝笔
我的诗又不在笔里
我的诗又无所不在
像一面镜子似的
前面这首五行诗的题目是〈镜〉,是三○年代一个叫开元(沈启无)的诗人写的。开元曾经和名诗人废名(冯文炳)合出一本诗集〈水边〉。集中收废名诗十六首,他的名诗〈海〉即收在此集中,诗的最后两局「善男子/花将长在你的海里」,颇有禅味。开元有诗十七首收进集中,而且书的代序〈怀废名〉一诗,也是开元所写。当时(一九四○)废名已隐居湖北黄梅老家多年,所以开元在序诗的前面特别注明「印这诗集是一个纪念」。废名的名气很大,开元则查不出底细。就诗论诗,开元的诗实在不低于废名多少,像这首〈镜〉真是清明有味,语淡意深。说出了诗之难于捕捉,难于寻觅,看似藏在这里,却又不在,看似到处都有诗,却又像看一面镜子样似有却无。写诗的人总是在捕风捉影似的遭受自作自受的折磨。
不过写诗虽是一种精神折磨,喜好诗的人却似乎都有甘愿被虐待之势,一旦写上了瘾,便虽万死而不辞,而且苦中有乐,趣味盎然。我就写过一首短诗,题名〈诗趣〉:
想起来就无聊
诗还不知躲在那里发呆
手就拎着笔
四处身体翻搅
结果,脚和鞋子都走失了
诗的要来不来,想写却又不知从那里下手,从何处切入,真是会让人手足无措,做些无聊的动作。譬如德国大诗人席勒,就总是打开抽屉,闻一闻里面的烂苹果味道,便会源源刺激他的灵感。英国诗人拜伦写诗是去找一位粗野的具动物性的女人在一起,诗就写得很顺利。而美国现代诗人史耐德(据说今年将来台北参加国际诗歌节)则是跑出户外流一身大汗,回来冲一个凉,诗便会来报到。
有人为了寻诗,还写得犯了病。福建有位非常年轻的诗人名叫欧亚,在他写的一首短诗〈接近〉便透露出:
诗人写诗
写到眼睛痛
眼泪不由自主地
下来
模糊了诗句
他内心一阵激动:
自己已经接近了荷马
荷马是古希腊时代的盲诗人。写过〈依利亚特〉和〈奥德赛〉两部西洋经典史诗。欧亚说写诗会写到眼睛痛,流眼泪,激动得以为自己已经接近了荷马,会像荷马一样把眼睛写瞎,当然有点自我反讽的味道。其实荷马的眼睛是不是真的瞎了史书上并无肯定的记载,但他是文盲倒是真的。他的诗是用口颂出来的,并未借助于文字。成书是旁人把他的口颂记录了下来。但是我们平常所说的「写诗」,并非全指执笔那段时间,想写诗时也会想得两眼发直,喉干舌苦。尤其现在的计算机书写,创作者两眼瞪着荧光幕,手敲键盘,岂只眼睛会痛,脖子还会发酸。但是祇要到任何一个现在的诗网站去浏览每日贴上去的诗产量,便可知道有多少人在甘之如饴的为诗发狂。
写诗真的是那么苦中作乐?诗真的是滑溜得像泥鳅样难以捕捉吗?但也有不以为然的,清代诗人袁子才有首〈遣兴〉说:
但肯寻诗便有诗
灵犀一点是吾师
夕阳芳草无情物
解用都为绝妙词
可见诗是到处都在的,就看你肯不肯下功夫寻觅,肯不肯动脑筋去苦思,会不会活学解用,一切绝妙好诗都必须通过这道过程才得以诞生。
向明:诗文中的臭虫
文章中错别字难找,写文章的人常常因误写误用文字而惹祸,而出纰漏,从古到今,罄竹难书,现在说一个比较新鲜的外国故事:
英国伦敦泰晤士河上一座新桥落成,维多利亚女王为落成典礼剪彩后,第一个走过新桥,这本应是一件很光彩的事,尤其对英国皇室言。第二天伦敦《泰晤士报》在报导这件新闻时却把「走过」一词pass印成了piss。这ai之差的一错,却错成了「维多利亚女王在新桥上『撤尿』。」当发现这一荒唐的滔天大错时,报纸已经全部印成,就待分送和发售。报社只好将校正后的报纸单印一份送给女王「御览」,总算暂时瞒过了皇室成员,没立即酿成风波,后来怎么样就不知道了。
在台湾,由于图像文化的盛行,年轻人都去看图画书,看电视剧、录像带去了。在接受知识和学习生活修养方面,都把文字摆在一边,连思考也像MTV,根本不知道所谓文化的典律都是靠文字传承。因此现在的一个大学毕业生随便写几行字都会别字连篇,成语滥用。今年大学基本学历测验的一篇作文是一段情书式的文字,故意写得令人啼笑皆非,错误百出,以测试学生的辨识能力。名诗人渡也乃彰化师大中文系的名教授,大概是看到e世代中文程度已沉沦得太不象话,最近便写了一首诗《毁人不倦》以讽刺之。诗是这样发展的:
学生表示对写字很有性趣
错别字在答案卷作业簿周记
啊,借用学生话
垂手可得
有些错别字都感到
粉不好意思
甚至错别字都发现
身裁,外貌已走样
无远佛界
(离佛界不远)
近默则黑
(真是污辱不说话的人)
不自由,母宁死
(自己得不到自由,
要妈妈去死)
有些错别字则仍无自觉
仍不客气地
躺在回溃社会学问渊薄
躺在潜移墨化天生蛀定之中
这首诗中故意安排的错别字和被错别字扭曲意思的成语,都是日常所见,俯拾即是的范例,其中还夹杂有青少年次文化口语,如「粉不好意思」,看后令人觉得我们固有优美的语文,已被颠覆得面目全非。怪不得今年的中科院院士会议上,有学者提议在基本学历测验中恢复作文考试,更有人主张规划「中文可以更好」书系,以提升普遍衰落的中文读写能力。
我的朋友(不是胡适之)司马特先生既非中文教授,也不是语文专家或学者,他祇是一个工作达三十多年的资深校对。我和他曾在一家报纸的编辑台比邻而坐多年。我本二尺半出身,读书不多,我而今还能差强人意的读写,都是那几年的共事向他补习而来。他真可以称为一本活字典,任何文字的疑难杂症都难不倒他,他家里还收藏有一整面墙的古今中外各种字典。他为中文文字打拚了一生,为匡正错别字他使出浑身解数写了好几本专门研究字词语的专书。他曾义正辞严的说:「找出一个错字,其重要性,不亚于总统签一项重要文件。」最近他又发狠写了一本最独特的书,取名《错别字出列》。他知道,错别字绝对不会自己站出来承认自己是错别字,即使去抓,像啄木鸟一样用尖嘴去啄,错别字也会隐身躲藏,或以假作真。司马特现在叫它们出列,他将常用的词语,人名,地名,成语,名句,全部按注音符号的次序排排站,各标明其正确和错误,并加以说明,让错别字无所遁形。这是一种最原始、最朴素、最容易见真章的好方法。用这种简单明了的方法,真的「中文可以」更好。诗人渡也那首指责错别字泛滥的诗,如用《错别字出列》方法去验证,马上可以把诗中的bug(臭虫)一网打尽。
向明:所谓下半身写作
中国的文坛常有很多新兴的文学主张出现,其喊出的名词让人感到既搞怪又好顽。譬如那些与主流意识不合,而只能以油印、胶印乃至计算机打印的非正式出版物,本来可以以「地下文学」的名词堂皇的相称呼,可是他们却另外以「隐态」、「潜流」、「潜在」,甚至以「抽屉文学」称之,来表现他们从事文学活动的无奈,同时也突显他们独立不妥协的自由撰稿心态。
近年中国文坛又有一个新名词叫作「下半身写作」,很喧腾了一阵子,有些诗刊诗报满版整版的挞伐,更在网络上唇枪舌剑。我在六月上旬曾应香港大学「华文文学国际研讨会」之邀去发表专题演讲,并作论文讲评。隔邻的深圳大学和深圳当地的现代诗人听说我既已抵港,要我抽一天时间到深圳去和他们座谈新诗发展的概况。深圳究竟是个特区,那里深藏了中国各地来的诗坛英雄好汉,说话也比较肆无忌惮。座谈中途有位年轻诗人突然问我:「您对『下半身写作』的看法怎样?」猛然听到了这样一个问题,我真是有点措手不及,在我旁边的主持人女诗人刘虹赶忙说:
「你们不要为难向明老师,他哪里会晓得那种状况。」
我一听话中有话,马上反应了过来。我站起来说,我晓得状况,而且我可以告诉你们台湾早在二、三十年前就有这种状况,不过我们不会利用弗罗伊德性心理学名词,我们干脆称这种状况的诗为「情色诗」或「异色诗」。我们写得也很大胆,但仍以诗的艺术条件为先,就像其它好诗一样,用意象处理,不会直捅捅的真刀真枪。像六○年代余光中写的︿鹤嘴锄﹀,可以说非常具体生动,但他并非是直接写性,而是藉性的过程来表现生命的轮回。不过这也是现代诗中最早出现「子宫」这一生理名词。另一诗人杨光中在一九七八年即出版过一本诗集《好色赋》,首次打出「女体美的赞颂,性与爱的讴歌」的标题,整本诗集都是**意象,描写部位已经突破三围,到了臀及体毛,可说已经早就是「下半身写作」了。台湾现在性禁忌已随高涨的女权而全面突破,要求性解放的口号已令保守的社会脸红。现代诗人也没有缺席,像年轻女诗人夏宇的《腹语术》,颜艾琳的《骨皮肉》,江文瑜的《男人的乳头》,甚至男性诗人陈克华写的诗︿肛交之必要﹀,都曾充分施展身体优势,表露出生理行为的在场感。我的一番简短扼要的谈话,既满足了他们对台湾性入诗的好奇,也宣扬了台湾写诗各种实验都不会怯场。
其实所谓「下半身写作」我早已略知一二。最早导源于一九九九年元月中国诗坛的所谓「民间写作」和「知识分子写作」两种美学倾向的分歧。我曾获邀参与过︽一九九八年诗歌年鉴︾的台湾部分编委工作,其它编委正是所谓「知识分子写作」的一群(该年鉴出版后即查封,我所主选的台湾诗都未选入)。倾向民间写作的北京诗人沈浩波、朵鱼等人开始考虑创办一份纯粹的、志同道合的、能够体现最年轻一代诗人写作观念的同人刊物。终于在二○○○年五月确定刊名为《下半身》,并由沈浩波撰写发刊词题名︿下半身写作及反对上半身﹀。对于所谓「下半身写作」的意义,发刊词中开宗明义地说:「首先意味着对于诗歌写作中上半身因素的清除。」是些什么因素?发刊词紧接着说:「知识、文化,传统,诗意,抒情,哲理,思考,承担,使命,大师,经典,余味深长,回味无穷等这些上半身的词汇,与艺术无关,与当下性的先锋诗歌无关。」都在清除之列。当然最能直接解释他们所谓「下半身写作」精神的,是下面这几条非常直接露骨,令保守人士瞠目结舌的宣言:
●所谓下半身写作,指的是一种坚决的形而下状态。
●所谓下半身写作,指的是一种诗歌写作的贴肉状态。
●呈现的将是一种带有原始野蛮的本质力量生命情境。
●所谓下半身写作,追求的是一种肉体在场感。注意是肉体,不是身体。是下半身,不是整个身体。意谓着回到本质的,原初的,动物性的肉体体验中去。
●诗歌真的只到语言为止吗?不。语言的时代结束了。
身体觉醒的时代开始了。诗歌从肉体开始到肉体为止。
●我们亮出了自己的下半身。男的亮出了自己的把柄。
女的亮出了自己的漏洞。我们都这样了,还怕什么?
沈浩波这篇「宣言」刊出后,大陆诗坛文坛一片哗然,无论平面纸本媒体和网络都利用各种方式表达他们的愤怒。诗网站上几乎无一日不看到对《下半身》的指责。沈浩波接着在下一波的文章中说:「这是好事呵!反正我们早就想和正人君子势不两立了。」另一发起人朵鱼更是以︿是干,而不是搞﹀为题撰文表露他们下半身写作的决心。
然则「下半身写作」的诗到底是怎么样的一种诗呢?真的会如宣言中所说有「贴肉状态」和「肉体在场感」吗?如果真要抱着这种像针孔偷窥一样好奇心情去看这些诗的话,你会大失所望,会发现他们真是虚张声势,言行不一,仍然是利用「上半身」来对「下半身」意淫,「下半身」仍然不能作主。他们这些诗都不精炼,都是大白话,一写几十行。我只能把沈浩波所写作示范的「下半身」诗︿一把好乳﹀的前半段供我们台湾的诗界欣赏:
她一上车╱我就盯住她了╱胸脯高耸╱屁股隆起╱真是让人╱垂涎欲滴╱我盯住她的胸╱死死盯住╱那鼓胀的胸呵╱我要把它看穿就好了╱她终于被我看得╱不自在了╱将身旁的小女儿╱一把抱到胸前╱正好挡住我的视线
我只录这一半的原因是后面的诗行,只不过是将他的意淫对象转到小女儿身上,预言她将来长大之后也是「一把好乳」。看后只使人觉得低级无聊乏味,这也算诗?然而他们这些诗的低级趣味远不止此,还有︿郊区公厕即景﹀、︿每天,我们面对便池﹀、︿压死在床上﹀、︿为什么不再舒服一点﹀、︿打炮﹀等令人反胃的标题;诗的内容则充满着干、搞、操、弄、造爱、手淫、冲动、鸡巴、力比多、内分泌、肾上腺素、威而钢等直抵那些隐密部位的词汇。看了这些诗使人马上想到情色网站上那些「吃屎喝尿网」、「火辣白人干」等色欲镜头,这不是下半身写作,而是下半身暴露,如果这也算是诗,应是诗的堕落。
去年十一月,中国知名评论家陈仲义曾撰文︿肉身化写作刍议﹀一文,对《下半身》现象进行阐释评议,他认为这种肉体诗写作潮流,早在九○年代中后期,从「反文化」、「口语流」的胎盘里,就悄悄孕育了这一「孽种」。按照他们的主张,无非是要将伦理让位于肉体,诗性让位于流俗,思想让位于官能。最终的目的无非是反对高高在上的所谓文化,所谓神,所谓知识,所谓优雅,所谓美。陈仲义说如果在感性大播放中,摒弃必要的「思」与「智」等精神元素,无视肉身化诗意创造,止于肉体感官的优游,无条件的视色如归,最终还是走不远的,新一轮反弹诗风将提前到来。
然而还未等到新一轮反弹诗风的到来,去年十二月《下半身》杂志便自动宣告停刊了。一位诗刊的同仁巫昂说《下半身》的存在就是为了最终的消亡。当《下半身》的方向已经成为一个普遍的常识性的方向时,杂志是否继续出版已经不重要。在群体的革命与断裂已经完成之后,《下半身》已足以成为当年青春、热血、友谊与意气的见证。确实他们的理想已经成为一个普遍的常识性方向了。他们的出版物和他们已经解散消失,但是他们的阴魂仍在四处流窜,否则我到深圳不会有人问我这远来的访客。
向明:薄薄一片的书
最近的文教新闻里,有一个惊人的标题:「未来教科书,薄薄一片。」起初仅注意到「薄薄一片」四个字,误以为这又是卖卫生护垫的广告,及至发现是教科书便不觉有点蹊跷,书怎么可能也是薄薄一片呢?再详读内容才知道所谓薄薄一片不过是用来显示书本内容的超薄型计算机。要将计算机做成一张纸样薄薄的一片是指日可待的,当最新的「奈米科技」(nanometer即十亿分之一公尺)发展成功时,现在的电子原件晶体管将缩小到只有百万分之一米以下。以个人计算机为例,两平方公分的芯片上,就有四千万个这样比原子还小的晶体管,因此将来开发出薄薄一片的计算机,显示出教科书内容供学子阅读,应该是可以实现的。这种所谓的「未来教科书」,其实就是众所周知的电子书,不用未来,文学界的电子书版权早就有出版公司收购了,只是现在尚未有方便的「薄薄一片」供人阅读,而是用传统计算机、笔记型计算机,或更先进小巧的PDA。
将书变得轻薄短小,携带方便,人类可动过不少脑筋。当纸本书出现时,就有人用手工做出只有大姆指大小的一本︽圣经︾。我国的毫芒雕刻,常常将整篇文章刻在发丝上、米粒上,阅读时要用高倍数的放大镜。不过这种书都只能算是工艺品,并不实用。既奇特又实用的要算非洲刚果东北部某一地区的所谓「手掌书」。手掌书并没有真正的书,当有人要看书时,可到「手掌书店」去,店里雇用了一批在当地被认为有才学的人。顾客只要说明需要哪一方面的知识,就会有懂得这门学问的人,拿一种紫色的草汁在顾客手掌上写出他要了解的内容,这就算是「书」了。比口传心授似乎更有实效,当然谈不到什么大学问,更不能接应现在的知识爆炸,只是方法好像与我们现在并不能真正看到的「电子书」差不多。也许我们可以说这些提供解答的人是活字典(Living
Dictionary)。
现在印刷体的书中,那些厚厚的大部头书,都会被叫成「砖头书」。几百万字印成的小说戏称「砖头小说」。将来「薄薄一片」的电子书发明以后,这些厚重的砖头书肯定会被取代。其实这世上还真正有过用砖头做成的书。中东的伊朗克古城尼尼威遗址,不久前发掘出了一批「古书」,其历史可以上溯到二千多年前,书的外形像是一块块砖头,全是用泥土烧成,大小不一,每块砖头上都有古代文字的痕迹。经过考古学家的研究,才知道这些砖块书的妙用,原来是从前的伊朗人一面拿来阅读,一面用来烧热取暖,一举两得,真是高明。只是这种「书」能经历两千年字迹仍未磨灭掉,可见古代伊朗人的制砖技巧真还有其独到之处。
电子书也罢,手掌书也好,砖头书也行,原本都只是一种传播知识的工具,工具当然有造价,但是却非商品。商品都是一个模子出产,书却一本有一本的尊严个性。可惜现在的书都是因应市场而生,哪一类书能取媚平凡的读者,便大批赶制那一类书,连自己名字都不会写的都可出书,十天八天便可把一个受争论的新闻人物的一生写成书,光鲜亮丽的开起新书发表会,一推出便可像卖弹性内衣那样的抢购,书已完全沦落为低贱的商品。只是苦了那些十年寒窗苦读苦写,却无人闻问的真正写书人。
向明:卡菊亚和阿哈罗丽
卡菊亚是谁?她是埃及尼罗河畔一个回教女子。
阿哈罗丽是谁?她是以色列海法大学一位犹太女诗人。
五十多年前,当她们还是小女孩的时候,都是埃及的子民,不分彼此的玩在一起,读书在一起,享受尼罗河畔金色阳光的童年。但是到阿哈罗丽十六岁的时候,由于埃及开始排犹,她犹太裔的翅膀必须飞走,逃到犹太人新建的国家以色列,从此她和卡菊亚分离,一九七三年以埃交恶发生大战,她们被迫成为敌对。但是已经成为名诗人的阿达.阿哈罗丽私心却念念不忘她的童伴卡菊亚,她写的诗几乎都是以这个当年的回教童伴为倾诉的对象。
在战争打得难解难分的时候,她写了一首祈求和平的诗。她的和平是念念不忘童年在埃及快乐的日子:
和平对我而言
是去拜访
埃及的卡菊亚,和
开罗的米达.依斯马里亚花房
现在的自由广场
我在那里出生,也在那里被流放
再去用我张大的手掌
丈量狮身人面兽的脚爪
再去比比现在的我
有没有一块金字塔石材那么高
一九七七年,以埃双方经过长时间的交战,彼此打得兵疲马乏。那年十月二十五日阿哈罗丽不顾烽火,写了一封信给在开罗的沙达特总统夫人琴.沙达特。信中她附了一首诗和一封自传体的长信,名为〈书致卡菊亚:从海法到开罗的爱〉。在致总统夫人的短信中,她说她谦恭地伸出热情的手给总统夫人、好友卡菊亚和她所熟知的埃及妇女姐妹,大家既然以往都是好友,没有任何理由现在和将来会不是,她希望以埃双方放弃成见,重新友好,为中东地区谋取永久真正的和平。在致卡菊亚长信中所附的诗,则充满美好的回忆和温情:
我回味柔甜美味的甘蔗汁
在空阔的天宇下
安静湛蓝的氛围中
我们一同啜饮。
我们一边嗑着葵瓜子
一边说着笑话
太阳下回应着响亮笑声。
多么甜美的烤红薯
在那些美丽得像糖娃娃般的
彩虹般的日子。
在道尽了分隔多年在「故国」的心境之后,她说她的儿子马上就要入营当兵了,如果以埃两国的和平条约再不签订,她们两人的儿子就会在战场遭遇,两人眼睁睁看着对方被活活打死,她认为这不是她们当年在一起时为儿女们所安排的「光明」前程。她希望和卡菊亚能够很快地在和平友好的气氛下,在尼罗河畔重新见面,或者到以色列的卡迈尔山互诉衷肠。
信寄出不久,以埃双方终于签订戴维营和平协议,回犹两方的领袖互访对方的国家。当埃及总统沙达特到以色列的国会发表演说时,讲词中间有一句「让我们把和平的诗篇演变成真」,所谓「和平的诗篇」即是指女诗人阿哈罗丽所写的诗。阿哈罗丽以诗来弭平了两民族之间的间距,以埃两国从此和平相处,再也没有战争了。
女诗人阿达.阿哈罗丽是我相识多年的异国诗友。我们曾经在好几次国际诗人聚会上见面并论诗。一九九四年还曾来台参加第十五届世界诗人大会。我在一九八一年即曾获得了她的诗集《从金字塔到卡迈尔山》,随即试译成中文在报刊发表。一九九四年来台时又赠我她的合集《从尼罗到约旦》,里面又有五首诗,其中有一首叫〈我要消灭你——战争〉。从这个时候开始,她就在各种国际诗人聚会场合鼓舞要团结世界上的诗人反对战争。女诗人一直想有一本她的诗的中译本。我也曾努力了很多年,想助她达成这个愿望,但这年头出版一本诗集真难。总算机会来了,香港的一家出版社愿意将女诗人的诗选纳入他们的「中外现代诗名家集粹」系列。而今波湾战火一触即发,反战的声音却也从世界每个角落响起。约翰.伦农一首老歌中「给和平一个机会」又再度唱出。「要友爱,不要战争」是好莱坞巨星游行在星光大道上最动人的反战标语,女诗人阿达.阿哈罗丽的短诗选中,也充满了这种「要友爱,不要战争」的诗。
向明:诗人的顶上功夫
他是新诗人中一个异数。
此诗每个动作后的联想非常新,
而且相当具跳跃性,是颇为现代,甚且朦胧的。
理发匠的胰子沫
同宇宙不相干
又好似鱼相忘于江湖
匠人手下的剃刀
想起人类的理解
画得许多痕迹。
墙上下等的无线电开了
是灵魂的吐沫。
上面这首〈理发店〉是三○年代名诗人废名于一九三五年所作,曾选入由闻一多主编的《现代诗钞》,废名的诗与同时代诗人的艺术个性殊异,是个敢于作怪、敢于创新的诗人。他是新诗人中一个异数。据卞之琳先生说,废名的乡土气很重,相貌奇特,阔嘴大耳,剃和尚头,衣衫不检,有点像野衲。从所写此诗来看,用胰子沫(即肥皂沫)涂湿发根,用剃头刀去刮,不免画破头皮,倒真极具临场感。只是每个动作后的联想非常新,而且相当具跳跃性,是颇为现代,甚且朦胧的。
像〈理发店〉这样的诗,古诗中是不会出现的。古时的文人认为像剃头、搥背、挖耳朵这种所谓下九流行业,是不屑入诗的。顶多会为理发店的门口写副对联应景。譬如:「虽然毫发生意/却是顶上功夫」;或者会很写实的写下:「暮暮朝朝,剃剃洗洗梳梳/停停歇歇,刮刮挖挖敲敲」。只有苏东坡大概是取笑和他极要好的佛印和尚吧,为一家剃头铺子写下的对联是这样子的:
日落香残扫去凡心一点
火尽炉灭常把一马来拴
这幅对联其实是个诗谜,此联即是指「秃驴」二字。「秃」字是香字去掉日,凡字中间去掉那一点而组成。而「驴」字是炉字去掉火旁,易一马字。前年我们去敦煌旅游,在戈壁滩上一座搭就的古城(拍电影用)街道上的理发店,就挂了这幅对联,让我们猜得头发都掉了一把,才知这是苏东坡的游戏笔墨。
民国以后至今,理发店越开越摩登新式,理发已开始叫美容或整容。一位名叫汪铭竹的诗人,曾在抗日战争初期写过一系列反映战时生活情况的诗。他于一九三九年写过〈理发店中小唱〉,一九四一年写〈在修容室中〉。两首诗均祇有八行,却都精彩有趣。〈在修容室中〉是这样写的:
昔闻古印度有毁容者
今乃有修容之室
学面壁一小时,一睁眼
我有了新的悟解
看满地落下长短烦恼
但奈何我心中之烦忧仍滋生
吁!世界正衣败絮行乎荆棘
焉得并州快剪刀
此诗在写修容室中的感慨,俗有所谓「三千烦恼丝」之说,但头上烦恼丝虽可剪落,心中烦忧却又滋生,如何是好?值此世局正处「衣败絮行于荆棘」的恶劣环境下,希望有并州快剪来清除一下。并州在今山西太原市,以产剪刀闻名。杜甫在题王宰的画山水图歌中有「焉得并州快剪刀,剪取吴松半江水」之句。汪铭竹先生借用了这个典故。汪先生着有《纪德与蝶》诗集,曾受教于宗白华,方东美诸大师。来台后四十余年却不再言诗,于一九八九年过世。
台湾的理发业素称发达,而且门面装潢不断日新又新,最令人惹眼的当在理发厅的门口或竖或挂有一三色圆柱灯,中间且走马式的转动,显系由西方传来的理发业商标。痖弦早在一九五八年即有〈三色柱下〉一诗写这种老行业新打扮的盛景:
理发师们歌唱
总是这样的刈麦节
总是如此丰产的无穗的黑麦
总是于烟士披里纯的土壤之上
收割,收割
南方的小径通向耳朵
且也是一种园艺学
一种美
一种农村革命
一种不为于希腊的雕塑趣味
理发师们歌唱
痖弦此诗纯以生动的现代意象语言取胜。他把理发师们的顶上功夫,看成是一场刈麦节,且把各种发式的梳理看成是园艺学,一种农村革命,而且操刀执剪的理发师工作得轻松唱歌。这是纯就理发而当理发,不加任何外在的风雨惊雷,连「下等无线电的灵魂吐沫」也听不见。确实是早年台湾社会朴实无华的写照。要是而今的观光理发厅声光电化之外,还有色情按摩服务,岂止灵魂会吐沫简直会出窍,祇是有谁个诗人再写理发这种诗呢?
___摘自<华语诗坛>
(昨天下载打印了向明先生的这些诗文学习
附:与向明先生的短暂对话:
长篙:
注重细节描写的向明,为我提供了养分,多谢:
附三首近作,当然,很抽象,也不精巧.没有装饰.以达谢意.
【法院里的一群草】
法院里的一群草
干风 使他们头发枯黄
黑色的小车
来来往往
怎么就忘了
给他们梳妆梳妆
2007.4.24
【陋 室】
夜里 没有白天的亮
风和瓦在商量
为什么
夜 这么长
2007.4.19
【随笔】
鸟声——
偶尔在头顶上响起
在这座城市的丛林里
栖身的小草
曾是昔日的禾苗
2007.4.3
借此再次问候先生.
向明:
長嵩詩友﹕這三首詩,我喜欢前兩首。我寫詩欣賞詩主張「穩。準。狠」三字,第三首即欠「準」。「棲身城市的小草曾是昔日的禾苗」欠說服力。您在給我的E-mail中要我在「北美楓」論詩,我敢。北美有好多天王級大師,你们就近請教多方便。我只能打打零工,就這樣私下交談多好。向明
长篙:
唉.刚才写的大几百字全费了,说什么没有登陆.
再试:
非常感谢先生的即时回复.
硬说三点算了,免去礼节:
1;请教先生:细节在诗中的重要性,她在诗中的行为方式,怎样表达;
2.关于您
A:您的诗论列举故事值得提倡,也更具说服力,为那些执意夸大,或无中生有的诗论行为是一次有效阻击.
B:您的<黄昏>第一首,您说是纯写景,纯喻象;晚生认为:你在心态上的自由与放松给与了读者更多的呈现,那种亲切感,从诗中跃出纸面,难得的是一种爱,从母性的温馨中表露.更让读者体会的是一种黄昏恋情,那种对平淡生活淡然而升华了的感觉是对大自然的感慨.这就是内隐,有没有强加???个见.
3.关于我
其实第三首自辨一下:大陆的政策自农村转向城市化后,经济高度发展,乡下的农民已经转型,有的已经忘了根本,这首小心情表达的也只是对大自然,对乡下的一种向往,并无深研,这首小诗,注入了跳跃,引导不够,也显突兀.更没有过多的理由相信他给我们带来的美感,也许只能带来一丝思考.(自圆其说)
4.关于北美枫
希望先生抽空光临<他山之石>,与众晚生枫林论剑,教晦指正.也不失人生一大快事.
5.厚德以承天下
诗艺越高,诗越明了;诗性越深,俯身更近;
多谢先生的谦爱.
长篙敬复
長篙兄﹕寫了三次,三大篇,都突然不見。我的「零活」每天應接不暇、改日再說吧!向明 _________________ 忘掉写诗,你才开始真正写诗;詩無定法,隨性而安
長篙诗歌自然門
http://blog.sina.com.cn/99GG |
|
返回页首 |
|
|
长篙[99] 长篙作品集 二品总督总管 (回首人生,前途在望)
注册时间: 2005-10-23 帖子: 3390 来自: 中国湖南
|
发表于: 星期一 四月 30, 2007 7:09 pm 发表主题: |
|
|
向明诗集
作者:向明
------------------------------------------
革石篇
-----------------------------------------------
1
流水不断以激辩的语言
不信传说中顽石曾经点头
如有狰狞的头首
岂会赖此险滩一直不走
2
两山间如隔夜夹挤过的
一块块“靠得住”的石头
仍然一点也不温柔
时间也没将顽强压趋
3
石头也有哀歌的时候
贴身的青苔听得清楚
薄雾似的超低沉浑厚
全被赶路的水声带走
4
石头花整生的思索
苦心经营出艰涩的诗一首
除了孤独寂寞
仍是寂寞孤独
5
用枯藤丈量好多个晨昏
石头总估不出自己的厚度
水中看是扭腰的软骨
水线上常有勃起的征候
6
斧锉纹下它周身的丑陋
无非想和完美一样天长地久
不服气的风雨雷电频频擦拭
终究还它以清白的石头
7
这是一个弃圣绝智的环境
一叠叠页岩的信史无人细读
好奇的山鹰偶来啄磨
每一页都落满历史的尘垢
——画家杨震夷“读石系列”观后
——86.4.26 联合副刊
-----------------------------------------------
可怜一棵树
-----------------------------------------------
1
先是
风以十七级的蛮力强暴
继之
电剪咬牙切齿的
凌迟
呆呆地从不知道
谁要对一棵树
这么残酷
而今
他用仅剩的几枝断臂
在怒指
生命的真相曝光后
一圈圈的年轮
从痴肥的民国
可以一直窥视到
乾瘦的
光绪
——83.6.12 联合报副刊
-----------------------------------------------
窗外的加德丽亚
-----------------------------------------------
全未经意的
窗外那株淑女般的加德丽亚
一夜之间
暴露得
就像街头那个
穿着亵衣招摇的寻欢妇
值此之时
我正低头留神捕字入诗
想我的
非非心事
目光正经忙碌得
如一支穿梭黑夜的电炬
异色与我何干乎
当然
除非我的诗中
冷不防地
掉进了几个
惹火煽情的
错别字
——83.5.26 联合报副刊
-----------------------------------------------
捉迷藏
----------------------------------------------
我要让你看不见
连影子也不许露出尾巴
连呼吸也要小心被剪
我要让你看不见
把所有的名字都涂成漆黑
让诗句都闷成青烟
我要让你看不见
绝不再伸头探看天色
缩手拒向花月赊欠
我要让你看不见
用蝉噪支开你的窥视
以禅七混淆所有的容颜
我要让你看不见
像是鸟被卸下翅膀
有如麦子俯首秋天
终究,这世界还是太小
一转身就被你看见了
你将我俘虏
用尽所有传媒的眼线
-----------------------------------------------
荡秋千
----------------------------------------------
使力摆荡吧
迎风而上
仰头去与云比高
趁势而下
俯首与泥土平行
最好横成中间那条天地线
让同伴侧目
要对手惊心
窄窄的踏板
是落脚的唯一国土
只要两手把持得稳
可以窜升为
一柱冲天的图腾
或是,款摆成
时间滴答的
那支主控
荡得越高
会看得越远
会发现
墙外的喧哗
只是一场虚惊
几个同龄的顽童
看到一只鹰掠过高处时
发出艳羡的惊恐
——82.5.30 联合副刊
-----------------------------------------------
虹口公园遇鲁迅
-----------------------------------------------
谈笑间,有人说
到了虹口公园
只一眼就瞥见
浓髭下那张憋气的嘴
横眉下那幅
紧绷的脸
当下或当年,该说的
你都再也说不出口了
说出的,已都具化成
中国永远晦暗的
云烟
谁说百年孤寂
就在你身边的法国梧桐下
阿Q,孔乙己,七大人,祥林嫂……
子子孙孙
还在围着你
指指点点
而那只赵家的狗
东闻西嗅后
竟敢在你身后
开放地
随地小便
-----------------------------------------------
隔海捎来一只风筝
-----------------------------------------------
就让自己再年轻一次吧
临老,你从隔海捎来一只风筝
青绿的双翅暗镶虎形斑纹
迎风一张,竟若那只垂天的大鹏
颀长的尾翼,拖曳出去
又是凤凰来仪的庄重
暗示得好深长的一分期许
俨然,年轻时遗落的飞天大志
被你一头捎了过来
要我再走一次年轻
可能吗?再一次年轻
风骨当然还是当年耐寒的风骨
又硬又瘦又多棱角的几方支撑
稍一激动还是扑扑有声
仍旧爱和朔风顽抗
好高骛远不脱灵顽的一只风筝
起落升沉了多少次起落升沉
居高不坠总羡日月星辰
爱恨割舍不了的是
那些拘绊拉扯的牵引
可能吗?也许可以再一次年轻
把萧萧白发推成萧飒草坪
放出白鸽、放出青鸟、放出囚禁的阴影
邀请风雨,邀请雷电,邀请旗帜
邀请一切爱在长空对决的诸灵
所有的啄喙,所有的箭矢
就请对准这只老不折翼的风筝
看它几番腾跃,一路扬升而上
看它一个俯冲下去,从此舍身下去
时间在后面追成许多仰望的眼睛
-----------------------------------------------
午夜听蛙
----------------------------------------------
非吴牛
非蜀犬
非闷雷
非撞针与子弹交媾之响亮
非酒后怦然心动之震惊
非荆声
非楚语
非秦腔
非火花短命的无声噗哧
非瀑布冗长的串串不服
非梵唱
非琴音
非魔歌
非过客马蹄之达达
非舞者音步之恰恰
要婴啼、亦
非莺啼
非呢喃、亦
非喃喃
非捏碎手中一束愤懑的过瘾
非捣毁心中一尊偶像的清醒
非燕语
非宣言
非击壤
非街头示威者口中泡沫的飞灰烟灭
非番茄加鸡蛋加窗玻璃的严重失血
非鬼哭
非神号
非花叫
非凤鸣
非……
非非……
非非非……
非惟夜之如此燠热
非得有如此的
不知所云
-----------------------------------------------
巍峨
-----------------------------------------------
我吞砂石
我嚼水泥
我大桶大桶的喝水
我是那巨口大腹的
搅拌机
吃一切硬的
粗糙的
未曾消毒的
在不停的忙碌中
在不停的歌唱中
你们看见么?
我呕心沥血的
就是那一大片苍茫空白处
拔地而起
堂皇硬朗的一种
占领
它的名字叫做
巍峨
——64.4.13“秋水”
-----------------------------------------------
瘤
-----------------------------------------------
你是潜藏于体内的
欲除之而后快的
那一种瘤
是一种久年无法治愈的
绝症
除了灰飞烟灭
你绝不止过敏于花粉
夏秋间
一只蝉脱蜕时的痉挛
你也痉挛
而且,你顽固如掌上的一枚茧
剥去一层
另一层
又已怀孕
我吸取天地之精华
你吸取我
我口含闪电
你发出雷鸣
我胸中藏火
你燃之成灯
最后,你无非是
要把我瘦成一张薄薄的纸
纸上的一些什么
凡扫过的日月
竞相含泪惊呼
这才是诗 _________________ 忘掉写诗,你才开始真正写诗;詩無定法,隨性而安
長篙诗歌自然門
http://blog.sina.com.cn/99GG |
|
返回页首 |
|
|
长篙[99] 长篙作品集 二品总督总管 (回首人生,前途在望)
注册时间: 2005-10-23 帖子: 3390 来自: 中国湖南
|
发表于: 星期一 五月 07, 2007 1:22 am 发表主题: |
|
|
巨掌的宽厚──试析向明诗作的乡愁关怀
■虞慧贞(高雄师范大学国文教学硕士班三年级)
摘要:
自上世纪九○年代以来,向明已陆续出版了诗话、诗论集等九本,尤其近五年出版的就占了六本,可谓愈到近期,创作愈盛。本文试从向明诗学本身的理论,去反观其诗文创作的内涵,并锁定诗人「乡愁关怀」此一主题。由诗人的作品为经,诗学论述为纬,剖析其诗作之实践成效与诗观之开创精神。
向明素来坚持以生活入诗,在其精炼的生活语言表现之下,诗作极具现实关怀的精神。本文依据诗人生命历程的乡愁关怀层面,探讨其诗作意涵由初期来台思乡忆亲的调适,经现实境遇的磨砺,到开放大陆探亲后憧憬的幻灭。经由诗作与诗观的两相对照,更可知向明禀持真挚关注的一贯态度,透视物我相融的诗趣,展现其儒家「仁恕」的精神。
关键词:向明、现实关怀、乡愁关怀、现代关怀诗
前言
诗坛前行代诗人向明曾撰文提及那种坚持不懈、持续创作的诗人态度:「一个诗人通常会有两种态度在继续写诗,一种是自身生命力的发挥。一种是文化的传承。前者通常是指作小我的书写,后者则会被认为是关怀大我。……如两者都兼顾,肯定是大诗人应有的胸襟与抱负。」 若据此审视诗人所交出的成绩单,向明无疑是令人刮目的一位。自上世纪九○年代以来,在诗话、诗论集方面,向明已陆续出版了九本着作,尤其近五年出版的就占了六本:《走在诗国边缘》(2002年)、《窥诗手记》(2002年)、《诗来诗往》(2003年)、《和你轻松谈诗:向明新诗话》(2004年)、《我为诗狂》(2005年)、《诗中天地宽》(2006年)。可谓愈到近期,创作愈盛。他素来坚持以生活入诗,在其精炼的生活语言表现之下,描绘大我关怀的各类议题,皆寓意深远。
本文试从向明诗学本身的理论,锁定诗人「乡愁关怀」此一主题,进而反观其诗文创作的内涵和意境。为了讨论上的方便,将诗作划分为几个类型,而后加以例举剖析。其实凭心而论,诗人有许多诗作内容非常丰富,已然跨越多种类型。是故采取分类的准则,乃以掌握诗人内心世界活动的起伏为凭据。
纵观中国诗歌发展的历程,被人称道又脍炙人口的作品,其主题鲜有不反映现实的。「乡愁」这一个主题更是古典诗词中经常出现的母题元素,而「还乡情节的惯有模式」亦是我们熟悉的古人表达方式。虽然在向明的诗作中,并未刻意反映现实,但现实却活生生地由他的作品中跳跃出来,而后再透过现实面的呈现显露出他个性的真诚,且彰显出儒者的厚实。正因为拥有扎实的生活体验,他是用真诚去启迪人生,用善良去激励大众,以及用诗作的美感去融合创作。
本文藉向明诗观做引导,深入诗人现代生活的本质,了解他一贯执着的写诗态度。爬梳其中较具代表性的作品来印证他的诗观,发掘他诗作的丰富意涵,到最后经由诗作重塑诗人的儒者形象。因为诗观说得再好,如果没有付诸作品,终究是空泛的理论归纳,而诗作是真正的灵性创作,是诗人生活、个性、理想的展现。一旦将诗观和诗作结合,就可以完整的呈现诗人的风范,并由体悟诗人的胸怀,进而步入诗人关怀的议题,达到感同身受的共鸣。如此诗人透过诗来作盐作光的任务也就完成了。
一、向明诗观
(一)定义诗观
所谓「诗观」指对诗本质的定见。由于向明是诗人,所以他定义「诗观」就明白地指出是「诗人对诗的认定或看法」 。诗人由实验诗作进入到理论架构,必然经过长期的蓄积酝酿,循环过程大约是:诗人不断累积创作经验,同时广为吸纳各样学问知识,而后涵养转化为个人思想,进而投注表现在诗作上,逐渐形成诗人独到的特色。因此向明认为勤于创作的诗人,必然会由经验中累积创作的法则,同时也愈来愈清楚诗的本质,和个人所欲树立的风格。故于〈找一扇窗〉一文中,向明说:
一个人假定他已迷上了诗,经常创作诗,他对诗的本质应该是有定见的。有了定见才能反应在诗的规划上,才能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而今又是一个多元文化衍生的时代,诗的光怪陆离自不足怪。然而这种变应该只是指表现技巧或语言使用而言,诗人对诗本质的定见应该不会变,因为定见是由个性、人格、思想、气质而铸成,这些是不太会变的。
虽然现代诗的发展经历了将近百年,新的突破和尝试未曾稍歇。所谓当仁不让于师,诗人们在创意的驱使下也都想求新求变,进而形成现代诗的多元面貌。但可贵的是,向明绝不为了图变而勉强求变,他强调的「变」,不在文体、格式甚至题材上标新立意,别出新裁,乃是针对「表现技巧或语言使用」上下功夫。在「表现技巧或语言使用」上的求变,乃是诗人不欲重复自己、向自我宣战的用意。至于对诗本质并无昨非今是、随流而变的定见,正是诗人从长年的创作历程里提炼出来的珍贵结晶。
(二)向明诗观
向明在《向明.世纪诗选》一书中曾开宗明义的揭示他对写诗范畴的六点看法。如欲了解向明思想、探知他的创作风格,必得深入说明。《向明.世纪诗选》前文诗人自序道:
.在我而言,一首诗即算不能触到别人痛处,也要抓到别人痒处,让人感觉不关痛痒就是失败。
.在我而言,一首诗的完成,准确与新鲜是追求的两大重点。所谓「语不惊人死不休」也不外乎是求准确求新鲜。光准确不新鲜,祇是拾人牙慧,重复别人用过的意象。光新鲜不准确,会使人如入五里雾中,晦涩即由此形成。
.我视理论如敝履,决不跟着别人的笛音起舞。
.我坚持以生活入诗,更以精炼的生活语言来表现诗。在生命的意义上有
所探索,在严肃的问题上有所坚持。
.我力求我的诗在温和的后面表达刚健,在平淡的后面有一种执着。
.我尊敬每一位从事诗的创作者,我主张我们只在诗艺上竞争。
本节试从向明的几首以诗论诗的作品以及诗话评论的文章之中,引用他的观点说明,并参酌其它各家相关的评论,以为左证,务期藉此更加了解向明的诗学观。
1、就创作动机而言:
向明强调创作不是无病呻吟,至少「要抓到别人痒处」。要能精确掌握那个痛处或痒处,则须具备敏锐的观察力和精准的批判力,以洞察物象背后的事理,引发读者多层面的联想,以及深刻的感动。所以向明认为写诗:「以能把诗意表达出来,且使人感动为第一要义。」 ,但是,他也以自身创作的经验,提出如何恰如其分地展现令人动容的诗意并非易事。他曾自剖写诗的难处:
我认为写诗最难的是找到自己独特的思想着力点,也就是自己对事情看法的敏锐度。有时候我认为这种独具的慧眼简直是天生的,不是可以学得到。
尽管向明认为「敏锐度」方面有天赋的差异,培养不易,但对于有心追求诗艺者
仍可靠勤学勤练来提升,他强调:「才情欠缺者,则就要规规矩矩的多读多写」 ,
假以时日渐成气候,那么在创作时可以透过文字为媒介,表达心中的主张,准确
展现意象,否则「让人感觉不关痛痒」的作品就是形同无病呻吟,无法清楚呈现
写作动机,就创作而论终归是失败。
2、就创作态度而言:
向明认为创作态度不得马虎随便,必追求「准确与新鲜」。因为光准确不新鲜,就落入了迂腐;光新鲜不准确,又落入了晦涩。李进文在〈航向诗人:向明〉一文叙述向明的创作态度:
他以「稳、准、狠」三个字做为他写诗的圭臬。「稳」指的是对文字的驾驭力和扎实的知识修养﹔「准」是指意象的精确﹔「狠」乃意味着创意。他认为创意是写诗的最高境界,他不喜欢重复自己……他在创作时恨不得每样都去尝试它一下,包括各种形式、内容和议题都去写写看,成不成功是另一回事,重要的是,要不断向创意挑战。
掌握「稳、准、狠」的写诗原则,挑战创意,就一位已享诗坛盛名的诗人而言,即不以眼前成就为满足,挖掘自己,归零自己。向明在《新诗后五十问》一书中也曾论述:「就一个自觉性很强的诗人而言,如果一旦发现自己所写的诗有前后重复的迹象,他会马上提高警觉,赶快改弦更张,或者暂时不写,闭门思过,直到找到一个新的出发点,再突破自己。」 对于避免落入「重复自己」的因袭中,向明不仅为文呼吁,亦时时保有高度的自觉。
3、就创作理论而言:
向明虽然也谈诗观,但是诗人看重的是创作,而不是理论。因此之故,诗人直言「我视理论如敝履」,他更不愿「随着他人的笛音起舞」。向明曾为文提及不论是早年现代派,抑或之后的象征主义、超现实主义、存在主义一波波由西方引入时,幸得恩师覃子豪的提点,他对这些理论都抱持保留的态度:
我的老师却及时提醒我不要一开始就乱拜偶像,要等烟雾澄清后,看清菩萨的真面目才决定自己的信仰。所以我自始就没有卷入那些潮流主义的纷扰中。
透过澄明的思考而站稳立场,长久以来,不受外在环境的影响,以一贯的坚持来面对,踏稳自己的步伐,因此向明认为:
诗是一种个人的追求,诗人都是单打独斗。一种风潮可以带动很多诗人盲从的跟风,但有主见的诗人绝不随波逐流。诗有很多主义可以效法,但一个成功的诗人绝不会让一种主义捆手。
向明认为诗人有能做自己的自由,诗应属个人的追求,因为「诗是一种个人的思想或情绪的独白,诗人想写什么和怎么写都是一己的私事。」 ,早在1976年,古丁〈论向明〉的一篇文章中也曾就此一观点论析向明的作法,他指出:
向明没有提过什么理论上的问题,他和多数沉默的诗人一样,只在寻求一种美的事物;这种美并不是如批评家那种学究式的理解,而是他倾听缪斯自己所说的:「美是我们看见了便喜爱的东西。」这不需要什么理论来支持,它存在于我们每个人的心中,或任何事物中,只要我们能在适当的时候,和适合的状态中发现它,就可以了。所以美是人人能够认识和可以理解的东西。靠了理论才存在的,决不是我们需要的美。
古丁直言「靠了理论才存在的,决不是我们需要的美」,直探美的核心,不须套用理论,所以向明审慎地走自己的路,写自己认为的诗。而这样的一条路线,正是无法用任何理论或形式来框架的。
4、就创作内容而言:
向明在说明个人诗观的特质时,特别引用覃子豪对他的《雨天书》诗集风格所下的评论:
这样的诗,已深入了现代生活的本质。向明的诗,对于现实的憎恨,多于赞美。
对于恩师覃子豪的这段见解,向明曾对此引为知音,他说:
他真是最了解我,确实我是一个敏感多虑时时在睁着眼生活的人,越活越觉得人的迷惘。我时常念的一句祷词是『给我一扇窗』,但是不要说是我,所有活过的人,都没有得到过这份恩赐。这是我始终唱不出太平歌词的原因。
由此可见,向明惯常对社会人生、自然万物的关注,甚至常为社会现状和人类的前景担忧。他曾分析关怀现实的诗人是「以当下的时空为定点,以当下人面对现实环境中的事物所激发的直接感受,或忧患意识为表现主体,他们扮起诗乃社会触角的身分,用反映或批判的声音对社会付出关怀,对现实世界作深情的拥抱。」 因此,所谓「忧患意识」油然已谱成向明诗作的基调,殆无疑义。
关于向明坚持「以生活入诗」的主张,他曾有如下的一段说明:
我所谓的以生活入诗,并不是把诗当成生活纪录来写,也就是说生活本身并不就是诗。必须认真体验生活使之成为人生经验中的一部分之后,才能在必要时成为随手可取的诗材。
诗人认为「生活本身并不就是诗」,须要透过精炼的生活语言来表现,才能呈现出诗意的境界。至于分寸的掌握上,主要是视他自身那种「忠于诗」的心态而定:
写诗总是以「忠」字为度量:在内「意」上,该忠于自己,不故作虚骄,不故倡谬论,不让自己跟着别人跳舞;在外『象』上,该忠于生活,写自己熟悉的事情,道自己亲历的经验。
这段表白可诠释在创作内容方面,向明素来着眼现实的精神。或者,如同萧萧所言:「向明的诗平实而不炫奇,都从生活中来,不过,看似平实,却也蕴具巨大的爆发力。诗存在于生活中的每个可能的角落,用心可以撷取,无心也能拾得。」 一语道出向明诗作「从生活里来,以关怀为志」的特性。
5、就创作风格而言:
关于向明的创作风格,古丁曾有如下的评论:
向明不是西方现代主义、超现实主义的模仿和崇拜者,他要走的是代表中国精神和文化的路线
古丁强调向明「要走的是代表中国精神和文化的路线」,时隔三十年,今日当我们重新检视古丁的论点,便不得不称道他的知人之深、识人之明。甚么是「代表中国精神和文化的路线」?这是一个既复杂又庞大的问题,绝非统计向明诗作里用了多少古典意象或题材可解,也未必以他的诗话诗论中评述的古典议题可以为证。基本上,应为古典的人格认同与精神感召的缘故。且举向明的写诗感言为答:
对于一个醉心于诗文学的人而言,写诗,不断的把作品拿出来,命定是他一条永远走不完的天涯路。边写边求新境,让诗的不断新生取代肉体的日渐衰老,更是他一生唯一的志业。
向明为诗不悔的真诚尤见于被人称颂多时的一首〈瘤〉的诗作,这首诗以瘤喻诗,且看诗的前三节,有着诗人久经磨难后的告白:
你是潜藏于体内的
欲除之而后快的
那一种瘤
是一种久年无法治愈的
绝症
除了灰飞烟灭
你决不止过敏于花粉
夏秋间
一只蝉脱蜕时的痉挛
你也痉挛
陶保玺鉴赏这首诗作内蕴时曾提出:「『你绝不止过敏于花粉』」,即决非是吟风弄月。而是要求诗人以一颗纯正的、赤诚的心,去体察山川草木,去感受万事万物、人生百态,从而让自己的生命同大自然,同社会人生相融合,以同频共振。」 「一只蝉脱蜕时的痉挛 / 你也痉挛」的同理共感,换言之,就是民胞物与的襟怀,也就是中国传统士人的精神特质,更精确地说,正是儒家「任重道远」心志的具体展现。在此种坚持下,诗人的笔可以是:
只要猛一扬首
便是石破天惊
便会云开霁明
只要偶一伸爪
便是抓星摘月
就会搅动一天的风云
不要惊动牠
只要牠一转身
便是天地为之开阖
宇宙的一次巨大骚动
……
牠不吼则已
一吼便雷声隆隆
牠不怒还好
一怒便把日月拿来撞击
让世间的一切不仁不义
在闪电的鞭挞下
一个个现出原形 ——节录自〈龙的形象〉
向明曾感慨作为现代诗人的无奈,他说:「我既无法自外于这种历史设定的漩流,复无禅定的功力作视而不见听而不闻的人世归隐,只有藉诗的语言透露出我对周遭这一切变化所反映出的体验,感受,关怀,忧伤和疑惧。」 这种知其不可而为的认知,来自诗人的诗观:「我力求我的诗在温和的后面表达刚健,在平淡的后面有一种执着」。尽管诗的力量有限,甚且似乎淹没于众声喧哗之中,但是「藉诗发声、永不服输」的创作行动即为诗人刚健和执着的最佳力证。
6、就创作环境而言:
在「我尊敬每一位从事诗的创作者,我主张我们只在诗艺上竞争。」的主张方面,可以从向明惯常说的一句话:「让诗来决定一切」 来思考。一首诗的价值、好坏,必须由时间来验证,通过筛选而留存者,便是好诗。因此向明强调诗人诗艺最好的明证就是作品的独立生命:
一个诗人若能有一首能经久耐看的诗流传被人记起,便可不辜负诗人这一尊贵的头衔了。……但是否能博得别人的欢心,或不为时间所遗忘,则纯靠诗自身的表现。
诗人所欲确立的价值不仅是在自我的定位,更重要的是着眼于整体的大环境,强调作品能否随着时代的脉动而呼吸,能打动世世代代的人心,那样的作品才能够生生不息。回顾历史,时间是揭开谜底之钥,所以向明不免感叹:「恐怕只有历史这一无私的大独裁者才能真正披沙拣金」 。向明从历史的角度发声,止息现世的纷纷扰扰。
诚如郑慧如所说「诗观其实没有独立的价值意义。缺乏诗作,诗观就只是呓语罢了。」 换言之,诗人的作品就是他的诗观的最佳证明。透过诗作的探讨,不仅得以观察诗人选取意象、重构素材、展现意境的手法,更重要的是,明了诗人写作信念,体悟阅读之乐,促使吾人省悟惯性思考之僵化,进而移动论事观物的视角,开展生活的眼界,另辟思路的新疆域。
二、向明诗中的乡愁关怀
对于一个十四岁不到的年轻人,被战火追得一路逃难,远离家园,也远离了亲人;十八岁入读军校,辗转进入戎旅,亲临战役,备尝凄苦艰辛;二十岁跟随国军进驻台湾,终于浮萍有了暂时的栖所。但总的来说,向明来台定居超过半个世纪,对他而言,「乡愁情怀」命定是他无力摆脱的纠缠。因为年轻的生命承载着整个时代的动荡与不安,他的乡愁情怀也是诸多游子心中的情结,更是同属一个患难时代里人群的集体回忆!
就那些拥有五十年代背景的来台诗人们而言,「思乡」情怀几乎皆是挥之不去的梦魇。简政珍在《放逐诗学》一书认为直至「八○年代中期以前则是思乡的岁月,空气中回荡着乡愁的慨叹,文学作品更是布满时代的烙记」 ,作家为处境悲吟之举,「并非个人情绪的倾泻,而是一个时代集体意识的共鸣。」 由此可见,向明在这个大时代里,他所回顾观照的不仅是个人的过往,更有反应所处时空的历史意义。借着他的眼、耳、口、鼻、手、心,为这个时代的每一个生灵做历史的见证,将生命与时代结合起来,用诗作去触及生命的本质,用诗作去唤起哀乐的共鸣。因此可以得知向明的乡愁关怀乃属大我的关怀。兹将向明的「乡愁关怀」按时序推演,依次分为以下几个阶段来探讨。
(一) 久不生根的初期调适
萧萧曾于《台湾新诗美学》书中指出在「累积式移民社会的台湾」中,战后渡台一代的境遇:
古典诗歌中有乱离诗,战乱流离,乡愁感怀,一寓之于诗,但比起飘洋过海的血泪,乱离诗不过是在自己的土地上流浪而已,移民则是从土地上连根拔起,面对完全不一样的土地、天候、习俗、人民,他们的心中有着更多的失落、寻根、抗拒、调适、定位、归属、认同的疑惑。
想当年向明以一个出生在中国大陆湖南省的青年人,离乡背景移民到风土不尽相同的土地上,那种流浪感,和难以排遣的苦闷和辛酸,正如同覃子豪评论向明《雨天书》诗集的风格为「属于现实生活的感受,经验的表现,代表了中国苦难的现实挣扎着的青年人的精神」 。兹举该诗集的〈野地上〉一诗为例,呈现诗人当年处境之一斑:
三月的晚上,雨淋着
墓碑们哭泣着
啊!为什么不像一株树
老待在这里久不生根
三月的晚上,雷轰着
幽灵们埋怨着
啊!今年的节日这样迟
我们需要一把泪,一点酒,一些纸锭
三月的晚上,风吹着
枯树们的梦飘荡着
啊!春天这骚妇那里去了呢
我要我天真的绿,羞涩的红
诗中荒野的「墓碑们」「老待在这里久不生根」,不只道出战后来台人士共有的孤寂心声,还刻划了定位归属的辛酸过程——生活不易,青春早逝,何时返家。于是诗人感慨万千的说:「我要我天真的绿,羞涩的红」。对于这种政治现实造成离乡者的心境,简政珍认为难免会有放逐意识的涌现:
思乡、时空错失,自我身分的认同交相切入孤寂的心境。此外,有时离开家国并非纯然的肢体动作,而是精神上的感受使然。
当人的肉体与精神双重失依,必常处茫然的无着状态,这是可以理解的。于是,向明在〈今天的故事〉诗第一节里道出当时那种无所遁逃于天地间的苦闷:「常常被搜捕 / 常常被压以一巨夜的重量 / 而常常与日神一同越狱 / 有那么一种精灵」 「搜捕」、「压」、「巨夜」、「重量」、「越狱」这一连串的词汇层层套迭、层层逼进,处于这种境况下的诗人,自然产生归家的渴望而形诸笔墨:
有着炊烟的小店是旅人渴念的家
那里,那扑鼻的乳香,店主的温情……
我想我们也该有座小店在尽头了
我囊中的口粮已罄,代步的蹄铁已经磨损 ——〈小店〉
关于这首诗,萧萧曾作精辟的赏析,他认为第二节「有座小店在尽头」的「小店」:「早已不是有着炊烟、有着乳香的小店,而是生命驿站的寻觅,身心安顿的终极追求。」 归期无着,自海岛一隅「引颈向西,西方是那么沉重 / 海峡的密云尚在酝酿着黎明」 于是,对现实的体悟、步调的调整,使得向明有着「没有眼泪,不用叮咛 / 我必须赎我」 这种沉痛后的醒悟与自勉,以及像「啊!引力,升起吧! / 升向蚂蚁的小腿 / 赐牠们以神奇的力 / 完成牠们征服的梦」 的稳健和振作。
﹙二﹚始终张望的永恒联系
然而,始终挥之不去的现实是无力改变的乡愁,母亲的形象便成了最根柢的联结,从《雨天书》的〈家〉,到《青春的脸》的〈青春的脸〉,还有《水的回想》的〈怀念妈妈〉,这几曲思乡情切的悲音里,诗人写出「亲情」这个永恒的课题。且看隐藏在〈家〉中的母亲的召唤:
星的眼永不疲惫,因为她有白昼的温床
流水的歌最甜,她正赶赴大海母亲的召唤
风这流浪汉最悲哀了
爬山越水的乱跑,故居却丢在相反的方向
在时局动荡下失去家园的庇护、亲情的滋润,「流动」是风的宿命,偏偏那方向总不朝着故乡前进,身不由己,母亲再多的召唤也只是异乡游子魂萦梦系的揪心之痛:
好长好长哟
三十五年岁月的这条
时间的长廊
长廊的尽头始终张望着
母亲那张
青春的脸
可以焦心为她思念
可以清夜对她倾吐
就是不能触抚到的
在单行道的时间长廊那头
母亲张望着的那张
青春的脸
在这种日子里
不知该为她奉上一朵
什么颜色的
康乃馨 ——〈青春的脸〉
辛郁在〈从生活出发——浅谈向明的「青春的脸」〉一文中,曾表示:「诗句的序列,似应重加安排,首先应将『母亲那张 / 青春的脸』定位,然后再以时间的长廊来联系。因为,如果先有时间长廊,诗人与母亲之间,便已有了距离(时空两方面的距离),虽然母亲的形象在诗人心中永恒不变,转念间索之即得,却已不是那张『青春的脸』所能全面涵盖。」 但是,「时空距离」正是阻隔亲情的要素,对母子双方而言,皆是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企盼一再落空,漫长的等待没有答复的困境。记忆中母亲那张青春的脸是「张望着的」,这何尝不是诗人自我投射的描绘?事实上,两岸交流后,向明透过老家侄女的来信,始知他的母亲深信八字先生的一句话:「人还在,等几年就会回来。」,怀抱着这份希望而等待的母亲,藉由一只儿子用过的藤箱寄托思念。 时间长廊如一面清澈的镜子,照见人世的几多沧桑,映现时代的万千悲剧。诚如辛郁所言:
向明不欲以「警句、奇句为先」,来取悦于人。从表层看,他的诗不是绚灿瑰丽的那一型,不依靠语言气势取胜。读着他的诗,欲得其神髓,要从整体着眼。向明经营作品,以整体完成为要求。
正因以生活素材为创作源泉,强调诗作的整体完成与感发作用,所以,「向明的诗在意义呈现上,带给我们的,不仅是生命中某些内层的启示,它更有形成生命导向的某种力量。」 。〈青春的脸〉这首思亲的惆怅心曲,到了〈怀念妈妈〉诗里转而成为诗人自勉的动力─—恪遵母教、不辱门楣的立身准则:
什么事
都想告诉妈妈─—
昨夜着凉了
鞋子有点打脚
老板夸我好
头发一梳就掉一大把……
什么事
都是妈妈教的——
吃饭要端碗
走路不哈腰
常想别人好
切莫说大话……
从五岁活到了五十岁
什么事都还想告诉妈妈
记得妈妈说的每一句话
永远也少不了妈妈
还没有发现
谁可以代替妈妈 ——〈怀念妈妈〉
痖弦曾针对此诗作出如下的分析:
乍看全系家常语的白描,但细加体会,会发现它的内蕴丰富,形象饱满,令人兴趣盎然,玩味无穷。
这段评论正足以阐释向明一向写诗所追求的「在温和的后面表达刚健,在平淡的后面有一种执着」的诗观。向明曾经强调:「尤其像写怀念母亲这样的诗,我认为绝对要用非常通俗,却又极富深情的语言,否则我那不识字的母亲哪里听得懂?一些平凡的天下的母亲和儿女们哪能从这首诗得到启示?如果我用的是现代或后现代那种艰深的语法。」 就〈怀念妈妈〉这首诗的语言风格来看,生活是它最好的注脚,其实文字简单,意义未必简单,端看吾人对字义的认识与联想的状况而定。如果不是诗人对日常用语的选材别具慧眼、运用娴熟于心,恐难有「执着」的定见。风格平淡的诗,往往因为诗人的淡笔,才有作品情绪的扩散性,那是绾合读者日常生活的真实感受与人生体验而致。所谓平淡,并非无味无奇,更不是漫不经心,信笔挥洒。平淡之能有味,乃由辛苦锤炼而来,是经历「绚烂之余,归于平淡」的过程,是「成如容易却艰辛」的酿造而得,不摆架势,所以贴切动人、所以明畅、所以圆融。向明诗作提炼平淡自然的生活语言,展现丰富的意涵,使人初看时倍觉亲切,细读之下,往往衍生味中之旨、味外之趣。
﹙三﹚岁月压伤的现实境遇
向明曾在一篇纪念他的老师覃子豪先生的文章里发出感慨:「诗人是一种最寂寞,最难得获到掌声,最没有报酬的行业。」 尽管有如此认知,向明走在寂寞的诗国之路,五十多年而不怠,推究诗人旺盛的续航力,对现实关怀的炽烈情结是关键因素之一。诗人有所感更有所应,有所应则冲击愈剧,呈现于作品里的便是「在生命的意义上有所探索,在严肃的问题上有所坚持」的态度。这也是现代诗人的沉重使命所致。大荒的〈泛论诗与诗人〉一文曾触及这个议题:
西洋诗人戴桂冠,中国诗人应戴荆冠,因为有太多的事要他们关心。民族的苦难,社会制度某种程度之杂乱,道德价值之衰微,人的自觉之支离破碎……伟大的诗人必与时代社会共呼吸,共睹,共听,而以其清明的心智在诚实的、痛苦的心灵间巡礼。
诗人的困窘是现实生活的种种考验一样也没少,诗人的苦楚是敏锐度较一般人为高,虽然定居岛上多年,但是被现实区隔的身份标签,是随着国府移居来台的大陆各省人士共同的境遇,因此,有一种乡愁是缘于无法被认同的心理而造成,「望大陆」与「念台湾」意念的双重并列,情的纠结形成这般难言的尴尬:
从前他们说
你是一株不用着地的
移植的藿草
不再思念故土
贪恋现成的营养和食料
现在他们却说
你是一株不愿着地的
寄居的藿草
只会缅怀昔日的家园
难于认同眼前的窝巢
你的枯槁能为你说什么呢
你委实不想说什么了吧
在这样的气温下
反正离乡背井的这么久
说什么也不好 ——〈吊篮植物〉
这首诗写于民国七十三年五月,彼时尚未开放大陆探亲,多年羁旅,思乡情切,是三十八年后来台外省籍人士的普遍心理。「吊篮植物」此一诗题颇堪玩味,向明以不着地的吊篮植物隐喻来台外省人士,形象生动,诚如亚理斯多德说的:「善于使用隐喻字表示有天才,因为要想出一个好的隐喻字,须能看出事物的相似之点。」 ,然而所谓的「吊篮植物」,是透过「他们」的视界而定义:从第一节「从前他们说」的想法,经过时间的推移,到第二节「现在他们却说」的看法,其实他们的观点并没有改变。诗作让人省思到因为未能撤除意识的藩篱,未能敞开同情共感的襟怀,所以总有许多声音喧扰耳际,时代的不幸酿成人际的隔阂。
诗人藉映衬手法对比出「你说」的处境——「不想说什么」,因为「说什么也不好」。语言的主要功能是沟通,然而前提是具备沟通的共识才得以发挥作用,否则,响应的话语便极可能汇聚成另一道洪流,反倒倍增阻隔。诗人用形象答复,「你的枯槁」已然说明一切。造成「枯槁」的缘由,不只是岁月的伤痕,还有心境的疲惫。萧萧曾评论这首诗的成功在于「选材贴切」 ,他提出了向明在诗中所探询的「满溢着离开乡土被架空的无奈感,悬在半空中的心如何才能踏踏实实,落地生根?」 的问题,实在教人深思。
值得一提的是,事隔近二十年之后,由向明的另一首在九十三年一月发表的诗作〈事故〉,所触及的意识问题可以得知,欲去除人我之间的藩篱,实非易事,对此诗人发出深沉的感慨,且看诗的第二节:
原本就是兄弟的兄弟的兄弟呵
隔着一条意识幽冥的河谷,成就
一株幸运没被斧斤腰斩今生的树
我们活着是何其遥远
虽然风雨相欺的声音
你我,依然都清晰的听见
面对众声喧哗的现实,诗人以沉静婉约的情致直入事态的核心,是沉殿心绪后挚情的告白,即如董克勤的论述:「这首诗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使同受外界侵害的人类因为命运遭遇的共同悲惨而亲近起来。」 「风雨相欺」一词照映诗人洞烛世情的忧心,诗人始终关注的恐是如何才能拨云见日的转机。
向明曾在空军服役多年,民国七十三年一月以上校军阶自军中退伍,三十多年的行伍生涯,在回首之际,一路上斑斑可见的是近代中国的纷乱,诗人又是如何看待走过的岁月:
无论怎么样摆置
都不如当年顶在头上
日曝雨淋合适的
一顶旧军帽
妻一横心
愤然扔进了储藏室
谁知道她是,立意
在保持这室内的整洁
还是
想把杀伐一生的我
都一起封存进去?
只是,室外的世界仍然在喧哗
胸口上的伤疤
变天就隐痛
在温室里成长的她
那里会懂 ——〈旧军帽〉
「不如当年顶在头上」的一顶旧军帽,或许意味着仍旧秉持着军人那种尽忠职守的心志,那么,怎样看待旧军帽,便不免触动到一个问题:怎样替既往的自己下注脚?那些长年备受移防驻守、日曝雨淋辛劳的战士们,他们所付出的青壮岁月,以及他们家人的独立坚强,摆置在人生的棋盘上是否能被关注?所以「愤然」的动作或者「封存」的意念,也许可以视为一种宣示。其实,一切的奉献若能换得甜美的成果,再多的艰苦与辛酸也是值得,但是,「室外的世界仍然在喧哗」,战后成长的世代、经济起飞的世代、富庶繁荣的世代,都未曾体会战乱流离之苦,只怕难以了解「胸口上的伤疤」那种痛楚,尤其用「变天就隐痛」来回应外在世界的各式流弹,构筑出现实一隅无言的画面,更是道尽沉郁的关怀之情。落蒂曾评论向明这类诗作可以说是「四十年来离乱一代的史诗」 ,洵为知言。
向明曾说「生活本身即是一首最真切壮烈的诗」 ,以生活入诗必得具备敏锐的眼力,才能产生批判的深度,即为「触到痛处、抓到痒处」的准确呈现;更须具备宽阔的胸襟,而后延展关怀的层面,这便是「探索生命意义」的现实本质。当诗人的独特感受升华为一种具有当代意义的普遍性情境,从而获致较高层次的社会价值与美学欣赏时,「现实」这个素材将回过头来滋养诗的生命,古典诗词里可以找到许多的例证。生活题材虽未必是诗材的唯一选择,然而诗人借助诗作发声的目的之一,是分享感受和寻求认同的心理。知音所知者不外乎弦外之意。就素材角度来看,如果没有交集的因素,像生存的环境、从事的活动、心智的思考、生老病死的现象,这些各色各样的社会素材,那么,透过诗的描绘,那种再生的成品,对读者而言只怕是晦涩怪诞,难觅知音。诗作要能经得起岁月的反复淘洗,闯得过历史的无情关卡,或许植根于生活、反映出人性就是一条贯穿时空的通行道。
除了〈旧军帽〉一诗流露出人道关怀的情志之外,向明还有一首写于同期(七十四年一月)的作品〈破军毡〉,也颇能曲尽当年来台将士们复国梦醒的失落:
那天下班后
满脸倦意的妻
向我扯起那张旧军毯
毯子上新被熨斗灼伤的破洞
张着嘴
向我诉说
一生的荒唐
唉!我能回答什么呢?
一张军毯
没有毁于弹片
一顶军帽
无法昂首疆场
一个士兵
只能让岁月压伤
诗人用「一生的荒唐」来总结生命历程,不禁令人思索——多年军旅的愿望随着年华渐逝而成空,对他们来说这关涉到一个相当重要的问题,即意味着返乡之日遥遥无期,虽然七十七年中叶开放大陆探亲,但是将近四十年的等待委实太长,已然凋零者无法向历史讨回公道,这是一层「荒唐」。杀敌卫国、效命疆场是英勇的军人形象,结果却败给了岁月这个可畏的无形敌人,廉颇老矣而情何以堪,「只能让岁月压伤」的挫败感,又是另一层「荒唐」。向明在意象的掌握上,的确已臻至他所自我要求的「稳、准、狠」的境界。在〈破军毡〉一诗里,诗人蕴藏炽热的家国之情于冷酷的现实之中,熔冶对现实的批判与历史的反思于一炉,开拓了现实关怀的美学境域。
(四)花鸟夹道的乡情招唤
羁旅多年的游子不免思乡情浓,往往执笔运思之时,自然会寓情于景,在向明所创作的旅游诗里,也有染上思乡情结色彩的佳构,如收录于《青春的脸》诗集的一首诗作〈莱茵河〉:
想象这就是那条孕我育我
让我泅泳过的湘江
过了采石矶
就是风临渡
我走在归乡的路上
而对岸陌生的哥昔克小屋
屋后山崖上那些苍老的古堡
江心中那些从荷兰来的画舫
都纷纷投我以异色的目光
尤其那个大胡子的巴伐利亚人
硬在大声的嚷嚷
下一站
波昂
这首诗中的情与景是彼此渗透、融合为一。运用抒情与写景两相结合、交织成篇的手法是诗歌艺术发展的常模。童庆炳在其《中国古代心理诗学与美学》著作中,论及「情」要经历怎样的审美过滤才能变成「诗」的问题,他认为以中国诗学的角度阐释是要经过两度审美的转换。首先,自然的情感要经过「精思」、「凝思」、「沉思」,才可能变成动人的诗情。「反观自己经验过的情感,使情感净化、升华,这样才能化自然情感为『第二度情感』——诗意情感。」 。其次,情感必须透过「对象化」的过程,才能变为可以把握的诗情。情感的对象化就是「情景交融」的历程。「写『景』是情感对象化的关键性因素……在艺术和诗歌创作中,情感的表现必须通过可以知觉的对象呈现出来,使情成体,化无形为有形。」 因此,童庆炳的结论是:
对诗而言,并没有天生自在的纯客观的「景」,在真正的诗里,一片自然风景就是一种心情。从一定意义上说,景是诗人的情感返照。情感不同则相应的景物也就不同。舍情描景对诗毫无意羲。
在「景是诗人的情感返照」的认知下,且看〈莱茵河〉诗的第一节,诗人用淡淡轻愁的笔调低吟思归的心绪,他在路旁望见的景致,正是产生久客之悲、思归之念的触媒,而当他搭车眺望之际,正是以我观物的缘情视角。因此,诗人所写之景是以所怀之情为核心。深植于异国景物中的核心便是朝思暮想的年少回忆,诗人内心真正的声音只怕是:「这要是真的回家就好!」。
游离于现实的想象,到了第二节时被不属于回忆的陌生景致拉回,令人玩味的是,先是诗人主观情感的引导,对异国山水投以「异色」眼光,而后用转化手法再把「异色」丢回。宾主关系的互换现象,就在诗末那一声:「下一站 / 波昂」的强势里拍案定调。此外,这首诗开头就明说「想象」二字,如果将此词句抽去,先予读者以错觉,那么所造成的反差效果可能更强些。向明曾在《新诗后五十问》一书中,讨论旅游诗的写作方法,他主张:
只选取现实中最具特征,最能引人感受的片断,创造一个艺术情境予以阐发。它不是文字的无限延伸,而是语言的精要出击。在诗中你会看不到旅游的细节,却会反射出一些新鲜的刺激。
这种见解若套用在他七十六年四月所发表的另一首旅游题材的乡愁诗〈善酿——赋碧瑶诗酒之夜〉上,可说是十分适切。诗人借着美酒的滋味,酿成近代中国人的普遍乡愁:
来自台北的
而来自台北的又有来自
山东,湖南,安徽,浙江,福建的
来自马尼拉的
而来自马尼拉的又是来自
泉州,晋江,南安的
一起聚在仍然不是自己的国土
喝着来自一个熟悉得叫不出地方的
善酿
嗯!好酒。好酒
善酿什么呢?
台北的乡愁尚余妻儿吻别时的体温
马尼拉的也仍留有昨晚消夜的残肴
善酿什么呢?
山东,湖南,安徽,浙江,福建
泉州,晋江,南安的乡愁
却又是陈年得如点了又点
光源不继的几枝残烛
唉!酒倒真是好酒 ——节录自〈善酿〉第一、二节
乍看之下第一节彷若来客们的籍贯介绍,生活语言般的浅白亲切,仔细一读正是重现诗人们聚会时轻松的气氛。初次会面者惯常问的一句话:「您哪里人?」便串联成一幅移民、难民、定居海外者的迁徙地图。「一起聚在仍然不是自己的国土」一句,勾勒出省籍也好、县城也罢,那种界限已然泯没,因为同文同种、来自同一块大陆如同母所生,来自台北的固然是作客碧瑶,来自马尼拉的也还是异乡人。此时此刻,齐聚一堂,共品「来自一个熟悉得叫不出地方的」好酒。「熟悉得叫不出地方」是意味酒的滋味熟悉?抑或是曾熟知而今已模糊的记忆?
第一节里的美酒「善酿」到第二节时,巧妙地转品为动词的用法,「善酿」成什么呢?在时光的流逝里「善酿」出什么呢?诗人于此处探讨了「乡愁」的对象性质:人在菲律宾,乡愁源自台北;人在碧瑶,乡愁源自马尼拉,那是因为「家」的所在。又或者是时空阻隔的乡愁,遥远而微弱,正是归期无着,也不知谁能回答的喟叹。夫复何言呢?不如且尽杯中物,珍惜欢聚之情。那么,由乡愁的感伤层面翻转而出的忧患意识,便隐藏在饮酒作乐的表象之下。
向明写于七十六年八月的〈湘绣被面——寄细毛妹〉这首咏物题材的乡愁诗,又是另一番风貌。他在诗的后记说明:「日前细毛二妹自湖南老家辗转托人带来亲绣被面一幅,未附只字说明,因有感而草作此诗寄之。」,接到睽违四十年的妹妹寄来的亲绣被面,竟是一封非常耐读的家书:
四只蹁跹的紫燕
两丛吐蕊的花枝
就这样淡淡的几笔
便把妳要对大哥说的话
密密绣在这块薄薄的绸幅上了
好耐读的一封家书呀
不着一字
折起来不过盈尺
一接就把一颗浮起的心沈了下去
一接就把四十年睽违的岁月捧住
迟疑久久,要不把封纸拆开
一拆,就怕滴血的心跳了出来
最是展开观看的剎那
一床宽大亮丽的绸质被面
一展就开放成一条花鸟夹道的路
彷佛一走上去就可回家
能这样很快回家就好
海隅虽美,终究是失土的浮根
久已呆滞的双目
真需放纵在家乡无垠的长空
只是,这绸幅上起伏的折纹
不正是世途的多舛
路的尽头仍然是海
海的面目,也仍
狰狞
这是一首以「乡愁」为主轴的咏物诗,诗人透过心灵观照将物象特征捕捉之后,藉此铺展思乡的情怀。第一节起首即以倒述法叙说所见的被面图纹:「四只蹁跹的紫燕 / 两丛吐蕊的花枝」,这是中国人生活里常见的传统图样,蕴含浓郁的人情和祝福的美意。然而,此处的「燕子」是否也有期待游子返乡的寓意?中国古典诗歌里「燕子」常是岁月不居、人事代谢的象征。春到湘江,燕子赋归,而游子的身影呢?关于向明的妹妹亲手所绣的春意盎然、喜气呈祥,来自故园的湘绣,李翠瑛在〈好耐读的一封家书——向明「湘绣被面」一诗的乡愁〉文中介绍说:「所代表的是地方的特色,也是家乡的事物,于是担任引发乡愁的最重要媒介。」 诗人用密密绣织出淡淡几笔的思念,来揣想妹妹彼时的心境,即使明知,无奈得屈于现实,闲闲几笔,却令人感受到诗人压抑下的心绪。
「好耐读的一封家书」此句意象鲜明,堪称诗人的神来一笔。接手「家书」迟疑久久之际,犹如电影的场景,先是特写镜头的手捧被面,而后是同一空间的逐步扩大,拉至远景的镜头下已是台北的天空里,四十年的岁月悠悠,人事更迭。诗人用慢镜处理拆封动作,久断音讯所蓄积的情感能量,与乍然接获时的雀跃忐忑,都从「一拆,就怕滴血的心跳了出来」迸现。终于展开观看的一刻,看出一线希望:「一条花鸟夹道的路」。由展被而展路,实因须要纾解的思念太深,使得诗人作出如此贴切的联想。毕竟人情之常无不视亲情的所在就是根的所在,而有「海隅虽美,终究是失土的浮根」的遗憾。这种遗憾不免令人想起,曾遭逢汉末战乱,避难至荆州的辞赋家王粲在他的名作〈登楼赋〉中发出对故土的思念:「虽信美而非吾土兮,曾何足以稍留?」,想来恐是古今一同、情理之常。
到了诗末,由想象落回到现实的处境里,再抛出诗人对现实的关怀。「世途的多舛」暗指归乡路的艰辛,至于行不得也的心理挣扎,不妨试读向明的另一首诗〈随风而去〉第一节里的苦闷:
被泥土绊住
算是非常久的两只脚
常想挣脱什么
随风而去
虽然,苦寒中
挣扎着奋飞的落叶
而逐青烟直上的
灰烬,只一转身
都冰冷的落在不远的废墟上
或可用这么一首诉说企盼挣脱窒锢的心境写真,来作「世途的多舛」的侧写。若根据「路的尽头仍然是海 / 海的面目,也仍 / 狰狞」一句,来推究诗人的本心,或许是在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中已然包含向往时局太平的期盼。关于此诗,沙穗的评论:「〈湘绣被面〉一诗所象征的不仅是诗人向明个人的切身之痛,也是那一段历史的痛。」 ,由此可知,向明要展开的是一条不再狰狞、河清海晏的祥和大道。
﹙五﹚满腔郁积的归乡情怀
两岸的探亲之门终于在七十七年正式开放,向明于当年十一月首次返乡,回到阔别四十年的故乡湖南长沙,方始获悉其父早在十二年前的文革时期,被红卫兵折磨而谢世,翌年母亲也在卧病一年后告别人间,等候他的家人仅剩一弟五妹,至于儿时记忆里的百年老屋,已片瓦无存,只剩下屋外的榆树:「唯一挺拔相向的 / 竟然只是 践踏成废墟的老屋外 / 依旧着花的榆树」 千里迢迢奔回的故园是一片残破的景象,朝夕思慕的双亲竟早已天人永隔,这不仅是向明所必须承受的失落,更是千千万万中国人的伤痛,因为类似的情境不断在返乡者身上重演,这类的故事竟然成了这个时代的共同体验。〈还乡的短章〉这组诗道出向明归返故里后的心情,且看第二首传神描绘诗人与弟妹重聚的情景:
泪洗过后 是
惊悸 是哑然如
蹲在门口对望的石狮子
从那里说起呢
集了四十年要说的话
一说 都憋成了
一个痛字
至亲重逢泪洗过后,是甚么引起「惊悸」的感觉?昔年离家,青涩年少;今日返归,青丝成雪,游子与家人双方的容颜已有极大的变化,一边端详对方,同时努力搜索记忆中的印象,两相对照之下许是没有太多交集,此其一。向明曾说:「从前连梦想都不可能的事而今都变为了实际的可能」 ,所以在会面的当下,彼此的激动情绪化为泪水、化为几近放弃的梦想竟然成真的悸动,此其二。正因惊悸犹存而一时难平,眼前景便成了最贴切的对照,「哑然如蹲在门口对望的石狮子」一词,彷若信手拈来,教人会心。按理说亲故久别,憋在心里那些要问要答的话,多得林林总总、不一而足,其中的滋味彷佛打翻了五味瓶,酸甜苦辣咸掺和成一处。诗人的剪裁功力可以在此见出高下,而向明只用一个「痛」字就高度概括了一切:多年的音信断绝、亲情的相思煎熬、世局的动荡不安、历史的残酷无情。
向明的诗总能从生活出发,抓住生活里的典型细节,经营出看似寻常实则耐人寻味的独特意象,诚如熊国华对向明诗风所作的评论:
向明的诗绝不炫才哗众、故作惊人之语,他只是平平道来,将丰富的人生
经验和深刻感悟蕴藏于普通的意象之中。……向明的诗平实而又有深趣,
恬淡而又不消极,凸现出一种独具个性的审美特征。
所谓「平实而又有深趣」的意涵,如果从另一个角度来看,简政珍的见解则为:
诗最大的技巧,是让人看不到明显的技巧。有些诗以『非技巧』展现更大的『技巧』。八○年代之后,由于习于套用理论的批评者,在实际批评时规划后现代许多标签,诗人和诗评的「默契」,诗的论述以看得见的表象技巧作为焦点。……但是,套用技巧的诗作,很难触及人生的厚度。表象的花招,也只是浮光掠影。……因而,以诗美学的观点,超乎表象技巧而能显现人生厚度的诗值得注意。
因为「让人看不到明显的技巧」,初读向明诗作较少惊艳的炫奇感受,实因诗人不作这种类型的经营所致。向明一贯的态度仍是「在温和的后面表达刚健,在平淡的后面有一种执着」,在〈还乡的短章〉诗中是如此,在其它的诗篇中亦复如是。收录在《随身的纠缠》诗集里,向明寄给弟弟的两首咏物诗〈井——寄仲儒弟之一〉和〈一方铁砧——寄仲儒弟之二〉,分别首次发表于七十八年一月及二月,创作时间相近,都藉由一件具体的物象来呈现诗人内心纠结的痛楚:
什么都不剩了
你说 什么都不剩
浩劫后 祇留下这
有口难言的井
迈着 彷佛儿时
母亲刚汲水为我濯过的双足
蹑蹑上前
不待分说
井便迎面向我倾吐
满腔郁积的
寒冷
待再上前
看清了我的枯槁
才释怀的
冷静成一只 让我痛苦的
泪瓶 ——〈井〉
你说 这就是
我们董家现在唯一的祖产
一方铁砧
近前一看
遗落在这泥地的角落里
郁郁的
重重的
不恰似我此时沉落的心
你说 这就是
祖父曾经赖以维生的
一方铁砧
我再近前看清
那不就是你么
承受过锤击
迸发过火花
满是岁月永远抹不掉的烙痕 ——〈一方铁砧〉
重返长沙故里后,诗人经由亲属的叙述而重新建构起对故乡的认识。这两首诗都以「你说」的口吻为引子铺展情节、都以一看再看的动作传达出诗人亟欲弄明白的求证心理、都是浩劫后仅存可系连住旧日美好时空的具体物象、都在物象的背后见出诗人的身影、都是横遭磨难,走过历史的见证;差别的是在情节的安排上,一为以「井」喻家园,先是蹑蹑上前时「井便迎面向我倾吐 / 满腔郁积的 / 寒冷」,井以受迫害者的心态申冤,而后待「我」再向前时,「看清了我的枯槁」才释怀的井,终于明白:在动乱分裂的时代里,谁能幸免?彼此都付出了不同的代价。对少小离家的诗人而言,回首这离回之间悠悠四十载中,客地的生涯,职场的风波,世路的坎坷,乡思的煎熬,岂能不悲人生之多艰?这御繁于简的「枯槁」一词,使人感受到一种难言的郁闷和沉痛。环顾家园的残破,虽在意料之中,但在情理之外,是给回乡者心上的重击。这就引起了天伦梦断四十载的诗人,那种久客伤老和人生无常的双重悲哀。对于曾哺育他的「井」却只能以泪水回馈,于是诗人用「泪瓶」喻井,实为自喻,聚焦成人事皆非下的失落、嗟叹、自责、悲痛等复杂情绪。
另一首则是以「铁砧」喻弟弟。铁砧对诗人来说别具深意,原来那是他的祖父赖以维生的工具。据向明在〈为诗奋起为诗狂〉一文所述:
我家有三处大生意、祖父是打剪刀出身,后来开了一家全省最大的剪刀供
销店。父亲经营的是南货海味号,供应全省城各大餐馆每日的南赁海味。
五叔与人合伙的是绸布庄。可惜的是抗战爆发、日本人打来了,我们政府
实行焦土政策以迎敌,全城一把大火,我家的三家生意,一夜之间,烧得
精光。
铁砧见证诗人一家三代的兴衰变迁,也是变动中的国族盛衰。向明藉由铁砧郁郁重重的形貌传达乍看时沉重直落的心情。它承载着多少亲情的记忆,却在现实生活冲击下,早被「遗落在这泥地的角落里」。诗末笔锋一转,将铁砧比喻备受现实折腾的弟弟,这种安排出人意料,诚如沙穗所评:
本诗最末一段更有令人意想不到的惊奇。诗人从被「锤击」、「烙痕」的铁砧中看到了眼前历经苦难与沧桑的幼弟。一种说不出的疼惜,油然而起,是天性也是一种自然的反应。
怜惜幼弟身心上的烙痕,不也是映现了久客还乡者心灵深处的波澜?
在上述两首诗里,「井」和「铁砧」是联系诗人与儿时故园生活的环节,透过这类物象的中介将回忆凝结,并因诗人久而愈深、老而弥坚的乡情乡恋,从而赋予物象另一层次的新意。诗人使用拟人转化法的特点是,隐藏在物里的人性经由联想投射的过程而出现在我们面前时,产生了新的意涵。于是,井不再是井、铁砧也不纯然是铁砧,就如同宇文所安在论及「诗意」的由来时曾说:
诗意不在于记起的场景,不在于记起它们的事实……诗意在于这样一条途径,通过这条途径,语词把想象力的运动引导向前……这些特定的语词使失落的痛苦凝聚成形,可是又作出想要遮盖它们的模样。这些词句犹如一层轻纱而徒有遮盖的形式,实际上,它们反而更增强了在它们掩盖之下的东西的诱惑力。
这种诗意诱惑力落实到读者心里,便是能同感诗人之伤痛、唤起诸多人生议题的省思。萧萧曾针对「井」和「铁砧」的意象作出评论:
「井」之有口难言,满腔阴冷,「铁砧」之承受锤击,满身烙痕,拈引来象征两岸隔绝期间,家乡与二弟的横遭折磨,竟是如此贴切!这样的贴切是时代的苦难,诗人的悲情所铸成。
关于此点,李汉伟也认为战后来台的前行代诗人们,当其返乡所引发现实关怀的情况是:「诗人笔下的关怀不独是呈现对故乡的怀思,往往也都内含有不少的历史省察,对多年阻隔的无奈、故乡的破灭,更是诗人关怀的所在。」 向明在精炼的艺术手法下用明白如话的生活语言,结合日常体验,典型地抒发了归乡人士所经所历、所见所感却又未必道出的感受,充分表现出诗人高度概括生活的才能。
结论
纵观上文所述,乡愁关怀是向明诗作生涯最初创作的原动力,其滥觞处即为亲情的思念缅怀和自我的迷惘苦闷。自首部诗集《雨天书》始,至近年的《阳光颗粒》,他不断以生活为矿源,执探幽入微之笔持续创作,一路走来,沉稳练达之外,更显精彩动人。丰富多姿的现实生活,始终是向明诗作的主旋律,除了思乡怀旧的题材外,他对现实的关怀层面尚有描绘社会现象、政治观感,以及关切环保议题、国际动态等。这种重视实际人生的取材态度,尤能展现诗人「人饥己饥」的胸怀与「追寻真理」的精神,而文坛「诗儒」之雅号,自此可见一斑。
本文只呈现了向明诗作历程中的一个面向,至于其它的关怀对象:如社会弱势、政治乱象、生态环保等题材的形式技巧与意象境界,都是值得吾人更进一步加以研读分析,探讨个中内蕴。就向明而言,集写诗、论诗、译诗、编诗于一身,其在诗坛多年编辑诗刊的热诚付出、诗艺诗境勇于突破的精进不已、指导诗作培育新秀的用心良苦、诗奖选才奖励后进的不遗余力、推广诗学奔走演说的不辞辛劳,凡此种种得以明证,沉着耕耘、贡献良多的向明,无疑是当今诗坛足资效法的典范。
参考书目
大荒,〈泛论诗与诗人〉,《创世纪杂志》,第29期,1969年1月。
古丁,〈论向明〉,《秋水诗刊》,第9期,1976年1月。
向明,《雨天书》,台北:蓝星诗社,1959年。
向明,《狼烟》,台北:纯文学出版社,1969年。
向明,《青春的脸》,台北:九歌出版社,1982年。
向明,〈诗名继海峯〉,《中华日报》,第12版,1983年10月29日。
向明,〈让我们各自争奇斗艳〉,《蓝星诗页双月刊》,第73期,1984年4月。
向明,〈找一扇窗〉,《创世纪杂志》,第72期,1987年12月。
向明,《水的回想》,台北:九歌出版社,1988年。
向明,《随身的纠纒》,台北:尔雅出版社,1994年。
向明,《新诗五十问》,台北:尔雅出版社,1997年。
向明,《新诗后五十问》,台北:尔雅出版社,1998年。
向明,《向明.世纪诗选》,台北:尔雅出版社,2000年。
向明,《诗来诗往》,台北:三民书局,2003年。
向明,《三情随笔》,台北:秀威信息科技,2004年。
向明,《阳光颗粒》,台北:尔雅出版社,2004年。
向明,《我为诗狂》,台北:三民书局,2005年。
向明,《诗中天地宽》,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2006年。
宇文所安,《追忆:中国古典文学中的往事再现》,郑学勤译,台北:联经出版社,2006年。
辛郁,〈从生活出发——浅谈向明的「青春的脸」〉,《文讯月刊》,第2期,1983年8月。
沙穗,〈被面无语.铁砧有泪——谈向明「世纪诗选」中的两首诗〉,《淡蓝为美:蓝星诗学》,2000中秋号,2000年9月。
李汉伟,《台湾新诗的三种关怀》,台北:骆驼出版社,1997年。
李进文,〈航向诗人:向明〉,《淡蓝为美:蓝星诗学》,2000中秋号,2000年9月。
李翠瑛,《细读新诗的掌纹》,台北:万卷楼图书公司,2006年。
亚理斯多德,《诗学》,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
陶保玺,〈张望青春的脸,原是一只老不折翼的风筝——对向明诗作内蕴及艺术探索的扫描与赏鉴(下)〉,《淡蓝为美:蓝星诗学》,2000耶诞号,2000年12月。
覃子豪,《论现代诗》,台中:曾文出版社,1977年。
童庆炳,《中国古代心理诗学与美学》,台北:万卷楼图书公司,1994年。
落蒂,〈悲伤的旅人——评「水的回想」〉,《中华日报》,第12版,1990年2月9日。
董克勤,〈命中灵魂某个部位——读向明的短诗〉,《淡蓝为美:蓝星诗学》,2004新春号,2004年3月。
熊国华,〈平淡而有深趣——读向明诗集「随身的纠缠」〉,《台湾诗学季刊》,第11期,1995年6月。
郑慧如,〈隐藏与揭露——论台湾新诗在文化认同中的世代属性〉,《台湾诗学季刊》,第32期,2000年9月。
简政珍,《放逐诗学——台湾放逐文学初探》,台北:联合文学,2003年。
简政珍,《台湾现代诗美学》,台北:扬智文化,2004年。
萧萧,〈向明的诗与生活美学〉,《台湾诗学季刊》,第11期,1995年6月。
萧萧,《台湾新诗美学》,台北:尔雅出版社,2004年。
萧萧,《现代诗学》,台北:东大图书公司,2006年。
長篙﹕這是一位碩士生研究我作品的論文、將在六月三日為我八十生日举辦的研討会中宣讀,這是九篇論文中的一篇。這篇中談的是我的詩觀和鄉愁関懷。由於我们都是湖南人,這篇中討論鄉愁的詩,多與長沙老家有関。特先傳给你看,從中得到对我的瞭解比我自己講出的多。如果湖南有什么文学雜誌願發表,作者会同意。向明
老師:
寄上論文,懇請斧正!雖仍覺未盡理想,然目前力僅及此,只得鼓起勇氣寄給您過目,希望自己能愈寫愈長進。謝謝您的指導和鼓勵!祝
愉快 慧貞敬上 _________________ 忘掉写诗,你才开始真正写诗;詩無定法,隨性而安
長篙诗歌自然門
http://blog.sina.com.cn/99GG |
|
返回页首 |
|
|
长篙[99] 长篙作品集 二品总督总管 (回首人生,前途在望)
注册时间: 2005-10-23 帖子: 3390 来自: 中国湖南
|
发表于: 星期六 五月 19, 2007 10:43 pm 发表主题: |
|
|
致向明老师的一封信.敬祝老师80岁生日快乐
[ 长篙 发表于 2007-5-18 6:56:00 ]
尊敬的向明老師:
您好!!
收到您郵發的【儒家美學的躬行者──向明詩作學術研討會】報名表
,心裏非常興奮,夜不能寢。如果能飄洋過海,與自己熟習而敬重的老師們在一起,手把手地親教、學習,那將是一件無比幸福的事。無奈旅途遙遠,路不暢通……
學生代表全體湖南的詩友們、全體湖南的鄉親們、全大陸的詩人們,向您問好:真摯地祝你生日快樂!健康幸福!文心似海!禮仁天下!
詩之緣,是因為詩歌不分國度、不分種族、不分年齡、不分距離。
詩人之心廣傳四海,仁孺禮義,牽系於民。
詩品即人品,詩性即人格。其諄諄教導,謙恭禮讓,俯身摯愛,讓學生們受益,感激。
《瘤》作品是先生最鍾愛的作品之一,總敘了先生一生的追求和執著,形象而生動地反映出詩歌在詩人心中的價值與地位。詩歌的地位高於一切,當生命與詩歌相結合的時候,詩歌才會發出最有力的聲音。曾有武俠小說中描敘:有一種名劍,需沾上鮮血才會發揮威力。只有當人與劍合而為一的時候,“劍為人、人為劍,”才達至上乘境界。這種虛擬的設想,體現了人之精神與物體表像的高度統一,一種心性境界的完美結合,才能有效深至詩魂內核,非普通人能夠到達。
詩歌不僅僅是“瘤”,詩歌不是痛,是詩人對生命的信仰。“痙攣”源於脫蟬,褪殼之苦,是一種複生的跡象;世上沒有“消失”二字,生命是一首詩,詩之永恆,詩人即長在;“痙攣”也是懷孕的前兆,是新生活的醞釀。“我吸取天地之精華”,“我胸中藏火”。“天生我材必有用”,我為詩狂。這段高潮連同閃電、雷鳴般的激烈。詩如血,溶入全身。為伊憔悴,“要把我瘦成一張薄紙”,卻影現出“日月”之光輝,之精化。淚,藏匿於心中,詩,存於心中;淚,溢於紙上,詩,躍於心箋。
世界之大同,萬物均可入詩。詩如草芥、如雷庭、如繁星。生命萬萬千,詩行千千萬。
長篙攜眷及未能赴台的所有大陸詩人們向您問好!
衷心祝願向明老師80大壽快樂!!全家幸福!!身體健康!!長福祥和!!壽比南山!!
遙遠中,附拙詩一首,以傳思念之情。
【這裏 沒有海】
這裏 沒有海
只有一條河
抵達
還需要
一段時間
一段距離
今夜 沒有月光
只有風
從南方吹來
夾著 海浪聲
天空 飄起了細雨
把浪花
分給了河邊每一個人
【瘤】
文/向明
你是潛藏於體內的
欲除之而後快的
那一種瘤
是一種久年無法治癒的
絕症
除了灰飛煙滅
你絕不止過敏於花粉
夏秋間
一隻蟬脫蛻時的痙攣
你也痙攣
而且,你頑固如掌上的一枚繭
剝去一層
另一層
又已懷孕
我吸取天地之精華
你吸取我
我口含閃電
你發出雷鳴
我胸中藏火
你燃之成燈
最後,你無非是
要把我瘦成一張薄薄的紙
紙上的一些什麼
凡掃過的日月
競相含淚驚呼
這才是詩
學生長篙敬上
2007.5.12
? 發表新主題 ? 回覆主題 ? : 2007年6月3日向明詩作學術研討會及詩友會員聚會 上一篇主題 :: 下一篇主題
Taiwan Poetry
論壇站長
文章: 183
註冊時間: 2003-06-11
發表於: 2007-05-11,8:12 am
2007/6/3/詩友及吹鼓吹會員一齊參加「向明詩作學術研討會」
儒家美學的躬行者──向明詩作學術研討會【活動簡章】
研討日期:2007年6月3日(星期日)共一天
研討地點:國立台北教育大學國際會議廳(臺北市和平東路二段134號)研討費用:免費報名,歡迎踴躍參加!
前輩詩人向明先生從事現代詩創作50餘年,編輯詩刊、撰寫詩話多年,著有詩集、詩話集近三十種,且以近八十高齡仍活躍於網路世界,參與各項詩壇活動、提拔後進不餘遺力,有儒者風範。曾獲中山文藝新詩獎、國家文藝獎等多種獎項,對詩壇具卓越貢獻。
本次研討會旨在發起對台灣詩人向明先生作品的研究,除希望對其文學作品作系統性整理外,並藉此瞭解作者如何投入詩創作、編輯、翻譯達半世紀以上,期望藉由此次研討會增進臺灣詩學學術研討風氣及培養長期的詩創作人才。
議程內容:
[img]http://www.taiwanpoetry.com/forum/viewtopic.php?t=20487[/img] _________________ 忘掉写诗,你才开始真正写诗;詩無定法,隨性而安
長篙诗歌自然門
http://blog.sina.com.cn/99GG |
|
返回页首 |
|
|
长篙[99] 长篙作品集 二品总督总管 (回首人生,前途在望)
注册时间: 2005-10-23 帖子: 3390 来自: 中国湖南
|
发表于: 星期一 七月 02, 2007 7:42 am 发表主题: |
|
|
為賀向明先生80大壽,風笛詩社專欄(澳洲.墨爾本)刊出向明詩人專輯:
挑選詩文如下:
【向明簡介】
向明:本名董平,1928年生,湖南長沙人。軍事學校畢業,藍星詩社資深同仁,曾任藍星詩刊主編、中華日報副刊編輯、臺灣詩學季刊社社長、年度詩選主編、新詩學會理事、國際華文詩人筆主席團委員。出版詩集有《雨天書》、《狼煙》、《五弦琴》、《青春的臉》、《向明自選集》、《水的回想》、《隨身的糾纏》,詩話集《客子光陰詩卷裏》,童話集《螢火蟲》。主編臺灣《1984年詩選》、《1990年詩選》、《1992年詩選》等。曾獲優秀青年詩人獎、文協文藝獎章、中山文藝獎、國家文藝獎、1990年大陸全國報紙副刊好作品評比一等獎、世界藝術與文化學院於1988年授予榮譽文學博士學位。作品被選入國內各大詩選、英法文現代詩選、日文華麗島詩選、亞洲現代詩集、南斯拉夫詩選,及英、德、荷文版中華民國詩畫專輯,日文世界現代文庫等。
【一桶釘子】
一一參加詩會我見
都很尖銳
都有短長
都很挺直
都赤條條的像根陽具
隨時準備挺進侵入一處軟弱的地方
每次參加詩人大會
每次看到的是一大桶釘子
閒閒的
橫豎搞在一起待機而動
都是一樣
詩人們聚在一起打屁聊天
釘子們擠在桶子裡氧化生誘
事實擺明在這裡:
詩人群聚孵不出半個屈原、李杜
那枚釘子不是站出來單打獨鬥
2007.4.15
簡評:辛辣的諷刺了當代詩壇的混雜現象。形象鮮明。
【魚之樂趣】
他們對我說
你不能死,不能死
你是魚,假如你死了
世界就不止這麽臭
那是你存在唯一的價值
一直以為是王者之香的我
一頭栽進天上來的水裡
從此、真的變成一尾漂亮的魚
從生到死都在漂洗
至少、漂走與生俱來的的事故
終於發現
真的、我不能死
存在就是價值
子非魚,焉知魚之樂趣
簡評::欣賞這種灑脫的內心與自信.
【棋子】
猶如江河
不知究理
就瘦弱成了一條溪流
那株苦楝
也不知如何竟斧斤成
一枚小小的
棋子
一枚棋子就一枚棋子吧
挪來擺去的
也不過為的是
扳回
一盤頹局
簡析:不知究理,任人擺布,並非玲瓏人生,而是苦難一回。
【蕩秋千】
使力擺蕩吧
迎風而上
仰頭去與雲比高
趁勢而下
俯首與泥土平行
最好橫成中間那條天地線
讓同伴側目
要對手驚心
窄窄的踏板
是落腳的唯一國土
只要兩手把持得穩
可以竄升為
一柱沖天的圖騰
或是,款擺成
時間滴答的
那支主控
蕩得越高
會看得越遠
會發現
牆外的喧嘩
只是一場虛驚
幾個同齡的頑童
看到一隻鷹掠過高處時
發出豔羨的驚恐
簡析:非常到位地形象地展示了秋千的個性,聯想貼切,美妙自然。
【午夜聽蛙】
非吳牛
非蜀犬
非悶雷
非撞針與子彈交媾之響亮
非酒後怦然心動之震驚
非荊聲
非楚語
非秦腔
非火花短命的無聲噗哧
非瀑布冗長的串串不服
非梵唱
非琴音
非魔歌
非過客馬蹄之達達
非舞者音步之恰恰
要嬰啼、亦
非鶯啼
非呢喃、亦
非喃喃
非捏碎手中一束憤懣的過癮
非搗毀心中一尊偶像的清醒
非燕語
非宣言
非擊壤
非街頭示威者口中泡沫的飛灰煙滅
非番茄加雞蛋加窗玻璃的嚴重失血
非鬼哭
非神號
非花叫
非鳳鳴
非……
非非……
非非非……
非惟夜之如此燠熱
非得有如此的
不知所云
簡析:這首詩的魅力是讓人驚大眼睛,在原生態的雜亂中尋找天然的感動。與眾不同的感受與表達方式,一瀉千里卻零而不散,重重壘疊卻又細而不膩。
【捉迷藏】
我要讓你看不見
連影子也不許露出尾巴
連呼吸也要小心被剪
我要讓你看不見
把所有的名字都塗成漆黑
讓詩句都悶成青煙
我要讓你看不見
絕不再伸頭探看天色
縮手拒向花月賒欠
我要讓你看不見
用蟬噪支開你的窺視
以禪七混淆所有的容顏
我要讓你看不見
像是鳥被卸下翅膀
有如麥子俯首秋天
終究,這世界還是太小
一轉身就被你看見了
你將我俘虜
用盡所有傳媒的眼線
簡析:非常傳統的方式,表達細膩親切,小而擴延,內蘊。
【無字碑】
一一謁武則天墓
這大唐無雙的奇女子
傾其一生
真個豐滿得令人
書不盡言
言不盡意
為了心虛歴史的終極體檢吧!
她立定志向
乾脆先將自己
赤裸裸的
交張白卷
從此以後
便可不著一字
盡得風流了
她以為我們定會這樣想
註﹕関中平原有唐高宗李治和女皇武則天合葬陵墓,
其旁豎有武則天生前自立的高大壯碩石碑,其上
空無一字
簡析:奇思異想,體貼入味。
【靜坐三境】
拼命放空自己
直到乾涸
空成微不足道的浮游粒子
不垢也不淨
儘量否定自己
直至無形
甚至勝過毁在那陣風暴裡
無寄的浮雲
放胆捨身忘己
切斷念根
宇宙般坦蕩,包容
一切牛鬼蛇神
2006.9.25
簡析:詩人已經超然,其樸素心境與自然而然的娓婉境界。
【行過花市】
如果我們還有所謂浪漫的話
你說 就當如行過的這座花市
色彩氾濫如激怒
姿態誇張若閃舞
我說﹕不能同意的是
如果像是這樣單調的聚居
如果不是你我所要的秩序
而且,如果花開在大自然的花圃
那我們就匆匆一瞥吧
你說,免得
那一整排蟹爪菊
用盡秋天的無奈
伸過手來把我們拖住
1983.12.7.
簡析:無盡的美麗與享受,盡在詩中。。。。。。
【天燈】
如果那上面是天堂
已經霞光萬丈
瑞氣千条
那裡需要你
不長明的燈火昇空
如果那上面是天空
本已有陽光照耀
星月爭輝
那裡在乎你
只有一燭光的照明
如果那上面已是黑暗
一切發光體都己滅絕
黑社會己經成型
那裡会够用
僅發微光的螢火蟲
2006.2.27
簡析:很傳統的表達,卻至真至理。豐富的聯想,奇特的思路,令這首詩散發出浓浓醇香。
【支架】
不屑與我挨着的那些人
卻挨着我
長成了一棵棵大樹
枝葉茂盛到忽視我的存在
所有的陽光都向他爭寵
這樣也好呀!
那個來自拿撤勒的木匠
那個孤獨的迦披羅城王子
不都是靠着十字架或者菩提樹
支撑站立起來的嗎
當然我不是那一類的神聖
我是一株削枝去葉
切肢斷臂做成的支架
專門為他人接通血脈的那一種
專門為你抗風擋雨的那一種
2006.1.13.
簡析:如此大度與寬懷,是我們一生的幸福指數。儒仁慈愛,詩中盡表。
【再輕一次】
已經失重了
要讓自己再輕一次
掉下
一片片枯乾的落葉
我的脫水的淚滴
不管是秋分
不管是冬至
再輕一次之後
一棵樹的所謂存在
便不再那么碍眼了
誰会在乎
那些枯乾的落葉呢
2005.10.18
简析:一向大度与自信的向明先生,在此诗句中却流露出一丝伤怀,细腻娓娓,使我们看到诗人的另一种侧面,郁伤而感动。
向明: 詩是未知的探求
「詩是游離於情感與志趣以外的東西,而這東西是一個未知,在未發現它以前,不能定以名稱,它像是一個假設正等待我們去求證。」
前面所引的這段話是已故詩壇前輩覃子豪在他的最重要的一本詩集《畫廊》的自序中所說的,在說完這段話之後,他又補充說他不是在強調他的詩集裏有什麼發現「我只是在探求不被人熟悉的一面。」覃子豪先生寫這篇序的時間是在一九六二年四月五日,距今已有四十年之久,但這短短的一段話卻是一個詩人從詩的歷練中所獲得的最珍貴,最持久,最具真理性的箴言。他自己已在他的詩創作上實踐,因而寫出了至今仍令人懷念的《瓶之存在》、《隨手哲學》、《黑水仙》等名詩。
把詩定位為一種未知的探求,是對一些墜入慣性或惰性寫詩者的忠告,是對那些一輩子重複自己而不知者的一種挑戰,看當下詩創作者相互影響,相互摹仿的千人一面﹔看老一輩詩人因循于有限的詞性字彙,封閉保守于現代新知之外,寫詩已成了以不變應萬變的蹣跚地步時,將詩視為一個假使正等待去求證,正是詩創作要求具獨創性的必要手段,詩人的遭到淘汰或被遺忘不是事出無因,而是由於詩人自己故步自封,或已成一潭死水,全無探求的勇氣所致。
「詩是一個未知的探求」已有了遠方的呼應。一九九六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波蘭女詩人辛波絲卡便成在得獎演說時宣稱:「詩人,真正的詩人必須不斷地說『我不知道』」。他認為詩人因不相信,不接受太陽底下無新鮮這句爛調。新鮮事多得很,尤其在思潮與科技不斷瞬息萬變的今天,祇是由於保守、因循和固執,我們才蒙在鼓裏而無知,詩人便需因不知道而去探求、去挖掘、去找出不被人熟悉的一面,這才是一個肯上進的現代詩人應有的修養。
清代靈性派詩人袁枚有首〈遣興〉詩,最為人熟知「但肯尋詩便有詩,靈犀一點是吾師,夕陽芳草無情物,解用都為絕妙詞。」袁枚也在強調詩不是唾手可得,而必須去「尋」,肯去尋的話,夕陽芳草這些尋常可見一點也不新鮮的東西,只要曉得如何去應用,也會寫出絕妙好詞來。此處的「解用」即有找出那不被人熟悉的一面的意思,而不是偷懶把現成的拿來一在搬演,那就真的一點也不新鮮了。
向明:詩人須機敏
要求詩人既機智又敏銳似乎與要求詩人寫詩,既要「一詩千改始心安」,複又「吟安一個字,撚斷數根須」等等期許相違背,前者似乎是要詩人反應快速,出口成章,後者卻又要求慢工才能熬出細活,難道兩者真的是不相容的嗎?其實我倒認為這兩者是相輔相成的,前者是由於後者的積累,有多深的功夫,才有多快的反應,後者是前者的後援,唯有費心費力的下苦功,才能讓前者得心應手,就以曹植的「七步詩」為例,七步之內就能吟成一首詩打消兄弟相殘的意圖,化險為夷,不能不說曹植實在反應快速機敏。但是曹植本乃公子哥兒,宮廷之內哪里見過「煮豆燃箕」這種只有農家才有的尋常景象?但是僅僅只走七步,便在他詩中出現了。這種從腦內提出的相應適切意象,如無平日多重吸收,多看、多聽、多閱讀的間接經驗攝取,哪里會令深宮太子的曹植那麼快的唾手可得?可見曹植平常是個肯用心用功的人,隨時在腦內貯存可用的詩材,那怕是「煮荳燃箕」這種尋常物事。
古代詩人由於多是十年寒窗苦讀出身,腹中積學深厚,人生經驗也豐富,所以大都才思敏捷﹔加之平時吟詩作對,即席賦詩的機會多,能言善對和出口成章乃平常事,像初唐的王勃、宋朝的晏殊、蘇東坡,明代的解縉都是才高智絕,文妙筆快,對答如流的名嘴型詩人,他們都有很多表現機敏的軼事。號稱六一居士的宋朝詩人歐陽修,平時作文非常謹慎細心,真是一詩千改,必定要達完美境地始肯甘休。但他也是反應快速,沉著不動聲色的詩人。
歐陽修早年家貧未仕之時,常常背著行囊四處求生計,一日日暮行至一城下,城門已閉,僅留一老者在城門上把守,歐陽修拱手請求老者放他進城,老兵盤問他的底細,問他這麼晚進城幹什麼?歐陽修答稱:「我乃讀書人,遠道而來,要進城投宿。」老者一聽是讀書人,便有意考問他的根底,說要出一對聯,如果答得上,便開門讓他進城,對不出便只好明日請早,接著就說:
開關早,關關遲,
放過客過關。
歐陽修一聽原來這老人出的是個關聯格的對子,也沒遲疑便答話說:「出對子容易,對對子難呵,請先生先對吧!」老者一聽便大聲說:「我是要你對的,不是聽你抱怨。」歐陽修笑著說:「學生已經對過了。」老者一聽歐陽修的話,恍然大悟,馬上下來打開城門讓歐陽修進城。原來歐陽修的話組成對子便是:
出對易,對對難,
請先生先對。
古代詩人才思敏捷,可以有隨時被挑戰的機會,現代詩人寫的詩既無格律,也無聲韻,更不做興吟詩作對,即使真有滿腹詩書,便給的口才,靈巧的反應,也秀不出來,這是現代詩人的遺憾。
以上简析,让先生评点指正。匆促而选,不能全观先生诗貌,学生有礼!!
长篙敬上
2007。7。2 _________________ 忘掉写诗,你才开始真正写诗;詩無定法,隨性而安
長篙诗歌自然門
http://blog.sina.com.cn/99GG |
|
返回页首 |
|
|
长篙[99] 长篙作品集 二品总督总管 (回首人生,前途在望)
注册时间: 2005-10-23 帖子: 3390 来自: 中国湖南
|
发表于: 星期四 七月 19, 2007 5:23 am 发表主题: |
|
|
與向明先生見面
與先生見面一事,承蒙詩友們惦念,來不及細細梳理。
七月十四日夜,與來故鄉長沙賀80歲大壽的臺灣著名詩人向明先生見面,相聚在芙蓉華天賓館。
先生穿著淡黃短衫,清瘦頎長,精神攫鑠,論起詩來,思維嚴謹。戴著大眼睛,有似曾相識的感覺。相聊之中,毫無拘謹,綿綿不絕。大家的詩趣相同,詩理一致,切合不分彼此;儒教不分師生。
先生拿出四大本詩集,語重心長地說:“這是我帶來的書,很重。”我知道先生的話已經在書中,書中自有黃金屋。而我只能將自己列印的拙作編成詩集,贈給先生,禮物也是從家鄉帶來的新鮮蓮蓬。與先生的交流很多很廣,回憶中歸納如下:
一、先生注重“一首詩主義”,即一生追求一首詩歌,能夠廣傳於世的一首詩,也就滿足了,這也就產生了不斷戰勝自己的的動力。
二、先生對詩歌的創作提出來“重在創意”,即“創新”。詩人要有自己的風格,我們在“午夜聽蛙”,這首詩裏細細碎碎,連綿不斷,讓人睜大眼睛,讓人在這種自然與生態的描摹中卻感覺不到嘮叨,相反令人快樂,感覺自已已經成了一隻青蛙,渾然一片;情趣詩“出恭”用一種自嘲的形式來告示世人。通過談話,感覺到先生的創新不是在反傳統,而是在避免與傳統產生雷同,是一種昇華的感悟。
三、不重名,不講派場。與先生的對話中,聽不到詩人表彰自我。先生對出名的態度是“要爭氣”,不是相互恭維,如果要打倒或戰勝對方,要爭氣,就得用作品說話,這也是先生不但努力,使先生的作品與眾不同卻又個性明顯,優秀。因此,先生的作品是實在的,有些也是被埋沒多年的。余光中先生戲曰:“向晚俞明”。
四、作品不講大話,這也與先生的個性,氣質有關。注重對現實,對周邊的細心觀察。先生對非馬詩人的短詩也給予了肯定,非馬詩人的詩現實,內涵,精緻。
五、作品的誕生如同“產婦生產”,說明先生對詩歌的產生要求嚴格,十月懷孕,相當不易,創作的時候,思維的過程:也許是先出腳,先出手,這也是靈感產生的一點,需要不斷完善,作品要追求完美。
六、作品不強求,不勉強。注重感受,與拾俱來,自然而然。
七、詩壇缺少好的詩評家,評論家如同“助產士”,對作品生產出的嬰孩要有良好的,有道德的評價,也就是要敢於講真話和加強自身的修為。
八、謙遜好學,八十高齡的先生隨身攜帶一個便箋,把隨時產生的詩句記錄下來,同時也看到,便箋上抄著別人的詩歌,先生說對優秀的詩歌要加強學習。
九、對詩歌的熱愛如同長在身上的瘤,割捨不掉。如在作品“瘤”中的描述。
十、反對詩歌晦澀,注重平易中見深度,提倡“讓詩自已向大眾解釋”先生列舉了臺灣中生代詩人蘇紹基的“手電筒”。如自己創作的作品《生活六貼》等。
十一、關於越南詩人與“新大陸”陳銘華
越南的漢語言文化很深,也有相當多的越南詩人,最有影響的是“新大陸”詩刊,陳銘華他是一個人在默默地編輯,自己一個人在電腦前打字,然後大家集資出刊。“新大陸”在美國的影響很大,綜合發表了三地詩人的作品;風笛詩社中的遠方,他是個很不錯的詩人,住在美國加洲。
十二、詩人在臺灣的境況
詩人在臺灣如同普通百姓一樣,你們看到的我,也只有在少數人當中有影響和知道,其他人並不清楚,包括大陸在內。
十三、關於“湖南詩人”
“湖南詩人”論壇我不太清楚,國內有各種詩會,湖南詩人在主席臺上從來就沒有位置,甚至連一個代表湖南的詩人都沒有。只是覺得湖南詩人這麼多,都很優秀,為什麼不受重視,好像湖南無詩人一樣。
薄力有限,不能品觀先生詩理全貌,不覺已過午夜十二點。我說:“今日學習,令學生收益非淺,大開眼界。”先生戲曰:“不叫學習,我已傾囊而出了”。我說:“哪里,哪里。您的詩歌技巧‘穩、准、狠’,‘細節’等問題還沒有談到。”先生說:“如若那樣,一周也談不完”,笑聲不斷。
夜間空明,花前月下,飲酒品詩,實屬人間美事。
詩性似海,知已難求!
2007.7.19長篙于安鄉
附一、長篙﹕長沙一見,相談甚歡,但總感覺時間不太夠,這是我每到一處,無論是演講或座談,即使我們那晚的面談,無一不是感到無法盡興,每次總是相約來日續攤,但來日是何日誰也說不上。我於咋晚返回臺北、一切恢復正常。向明(2007-07-19)
附二、作品列舉:
【午夜聽蛙】
文/向明
非吳牛
非蜀犬
非悶雷
非撞針與子彈交媾之響亮
非酒後怦然心動之震驚
非荊聲
非楚語
非秦腔
非火花短命的無聲噗哧
非瀑布冗長的串串不服
非梵唱
非琴音
非魔歌
非過客馬蹄之達達
非舞者音步之恰恰
要嬰啼、亦
非鶯啼
非呢喃、亦
非喃喃
非捏碎手中一束憤懣的過癮
非搗毀心中一尊偶像的清醒
非燕語
非宣言
非擊壤
非街頭示威者口中泡沫的飛灰煙滅
非番茄加雞蛋加窗玻璃的嚴重失血
非鬼哭
非神號
非花叫
非鳳鳴
非……
非非……
非非非……
非惟夜之如此燠熱
非得有如此的
不知所云
《出恭》
文/向明
寬衣解帶
把腋下的“反敗為勝”翻至折頁
好一場
正襟危坐的
除舊
布新
艾科卡的秘笈剛一露招
腹內一陣痙攣
挾泥沙以俱下
竟有一首
徹夜都消化未了的
現
代
詩
(《水的回想》100-101)
【瘤】
文/向明
你是潛藏於體內的
欲除之而後快的
那一種瘤
是一種久年無法治癒的
絕症
除了灰飛煙滅
你絕不止過敏於花粉
夏秋間
一隻蟬脫蛻時的痙攣
你也痙攣
而且,你頑固如掌上的一枚繭
剝去一層
另一層
又已懷孕
我吸取天地之精華
你吸取我
我口含閃電
你發出雷鳴
我胸中藏火
你燃之成燈
最後,你無非是
要把我瘦成一張薄薄的紙
紙上的一些什麼
凡掃過的日月
競相含淚驚呼
這才是詩
《生活六貼》之(一)
文/向明
早晨出門時
妻在我後面驚慌地說
你的發梢
醞釀著秋後葦花的變局
我說,哪有這種臭事
現正彈足糧豐
它們未經一戰
怎可擅自
就把白旗挑出
《手電筒》
文/蘇紹蓮
你用一隻眼睛看黑暗
被你看到的地方變為光明
我有兩隻眼睛
卻要由一隻眼睛的你帶領
附三、與先生在一起(合影):
http://99gg123.blog.sohu.com/55524177.html
附四、《風笛詩社專輯》之97●廣告天下MCP 367期July27th, 2007
《向明詩人前輩詩文觀摩專號●上》 見:風笛詩社網頁
http://www.fengtipoeticclub.com/
http://99gg123.blog.sohu.com/55673187.html
附五、《致向明老師的一封信》
——祝向明(臺灣)詩人80歲生日快樂!!
http://99gg123.blog.sohu.com/46058420.html
附六、【北美楓】——它山之石《關於向明》
http://www.coviews.com/viewtopic.php?t=28880
附七、推薦向明先生的作品專欄【詩生活】
http://www.poemlife.com/PoetColumn/xiangming/index.asp?vAuthorId=xiangming&ColumnSection=
附八:臺灣著名詩人向明訪談(新詩代論壇)
http://bbs.xshdai.com/viewthread.php?tid=7092&extra=page%3D1 _________________ 忘掉写诗,你才开始真正写诗;詩無定法,隨性而安
長篙诗歌自然門
http://blog.sina.com.cn/99GG |
|
返回页首 |
|
|
末梵[...] 末梵作品集 二品总督 (刚入二品,小心做人)
注册时间: 2004-08-28 帖子: 1316 来自: 北京
|
发表于: 星期六 七月 28, 2007 6:03 pm 发表主题: |
|
|
知音是另一个自己. |
|
返回页首 |
|
|
长篙[99] 长篙作品集 二品总督总管 (回首人生,前途在望)
注册时间: 2005-10-23 帖子: 3390 来自: 中国湖南
|
发表于: 星期日 九月 30, 2007 7:53 am 发表主题: |
|
|
向明新诗
** 花
不妨試著開出一種花
要耐酸鹼
要抗高溫
要呼吸污染
要不凋殘於冰冷小手的
親吻
上帝說
那就賜他們以火藥吧
那玩意開出的花
有著他們所要的
一切特性
长篙简析:花这大自然的产物,先生却严肃地表达出世象的悲凉.花不再是美丽的花,诗贵出新,这种反主题的表达,是客观地反映出先生的一惯思考与处世的寡言习惯.浊世为浊,花为非花. _________________ 忘掉写诗,你才开始真正写诗;詩無定法,隨性而安
長篙诗歌自然門
http://blog.sina.com.cn/99GG |
|
返回页首 |
|
|
何均[我还没有昵称] 何均作品集 三品按察使 (天,你是斑竹吧?)
注册时间: 2004-06-19 帖子: 973 来自: 中国四川
|
发表于: 星期四 十月 11, 2007 9:31 am 发表主题: |
|
|
好东西!下载学习 _________________ 何均 |
|
返回页首 |
|
|
长篙[99] 长篙作品集 二品总督总管 (回首人生,前途在望)
注册时间: 2005-10-23 帖子: 3390 来自: 中国湖南
|
发表于: 星期三 十二月 12, 2007 9:02 am 发表主题: |
|
|
讓他們腐爛
文/向明
就讓他們腐爛吧
他們己經鐵了心,甘遭天譴
那些吃果子不拜樹頭的
那些放棄祖脈自認異類的
那些煙視媚行只信權位的
那些不識慈悲製造仇恨的
那些不學玉山母親寬大包容的
就讓他們腐爛吧,他們腐爛掉
會給大地帶來肥沃
會給人間帶來希望
會給台灣帶來姿容
* * *
就讓他們腐爛吧
不要救他,他們會露出憎惡的猙獰
他們的醜陋如蠕動的蛆蟲
他們的異行如逐臭的蒼蠅
他們的體容如秋決後敗葉枯枝
他們的作為如莽漢般失智
就讓他們自已澈底腐爛吧
讓他們自尋腐爛來印証
上帝說要毀滅一個人
必定先讓他瘋狂
失德者最後必定敗亡
长篙简析:这是先生对台湾现状的不满和痛心所表达出来的愤慨精神。也表现出诗人内心的坚韧和对世象的担忧。 _________________ 忘掉写诗,你才开始真正写诗;詩無定法,隨性而安
長篙诗歌自然門
http://blog.sina.com.cn/99GG |
|
返回页首 |
|
|
|
|
您不能发布新主题 您不能在这个论坛回复主题 您不能在这个论坛编辑自己的帖子 您不能在这个论坛删除自己的帖子 您不能在这个论坛发表投票
|
本论坛欢迎广大文学爱好者不拘一格地发表创作和评论.凡在网站发表的作品,即视为向《北美枫》丛书, 《诗歌榜》和《酷我电子杂志》投稿(暂无稿费, 请谅)。如果您的作品不想编入《北美枫》或《诗歌榜》或《酷我电子杂志》,请在发帖时注明。 作品版权归原作者.文责自负.作品的观点与<酷我-北美枫>网站无关.请勿用于商业,宗教和政治宣传.论坛上严禁人身攻击.管理员有权删除作品.
Powered by phpBB 2.0.8 © 2001, 2002 phpBB Group phpBB 简体中文界面由 iCy-fLaME 更新翻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