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题 |
作者 |
留言 |
长篙[99] 长篙作品集 二品总督总管 (回首人生,前途在望)
注册时间: 2005-10-23 帖子: 3390 来自: 中国湖南
|
发表于: 星期一 六月 25, 2007 11:42 pm 发表主题: 关于中国古典诗歌理论 |
|
|
以下是本人学习过的中国古典诗歌理论摘句,欢迎众诗友提更多的诗话短句或发表自已的观点或跟贴自我喜欢的诗话.在此,抛砖引玉......
宋·严羽.沧浪诗话:
学诗先除五俗:一曰俗体,二曰俗意,三曰俗句,四曰俗字,五曰俗韵
诗之品有九:曰高、曰古、曰深、曰远、曰长、曰雄浑、曰飘逸、曰悲壮、曰凄婉。
意贵透彻,不可隔靴搔痒
语贵脱洒,不可拖泥带水 宋·严羽.沧浪诗话:
黄仲鸾观察曰:"'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
有有我之境,有无我之境。【《人间词话》】
《竹坡诗话》云:"作诗止欲写所见为妙,不必过求奇险。
气高而不怒,怒则失于风流;力劲而不露,露则伤于斤斧;情多而不暗,暗则蹶于拙钝;才赡而不疏,疏则损于筋脉。【诗式】唐·僧皎然
诗有二要
要力全而不苦涩,要气足而不怒张。
诗有六至
至险而不僻;至奇而不差;至丽而自然;至苦而无迹;至近而意远;至放而不迂
取境
诗不假修饰,任其丑朴。但风韵正,天真全,即名上等。
鲍慎由《答潘见素》诗云:"学诗比登仙,金膏换凡骨。
【白石道人诗说】
宋·姜夔
作大篇,尤当布置:首尾匀停,腰腹肥满。多见人前面有余,后面不足;前面极工,后面草草。
雕刻伤气,敷衍露骨。若鄙而不精巧,是不雕刻之过;拙而无委曲,是不敷衍之过
人所易言,我寡言之,人所难言,我易言之,自不俗。
不知诗病,何由能诗?不观诗法,何由知病?
诗有四种高妙:一曰理高妙,二曰意高妙,三曰想高妙,四曰自然高妙
【诗品·卷上】
☆古诗
文多凄怆,怨者之流。
【《人间词话》】
大家之作,其言情也必沁人心脾,其写景也必豁人耳目。其辞脱口而出,无矫揉妆束之态
诗人必有轻视外物之意,故能以奴仆命风月。又必有重视外物之意,故能与花鸟共忧乐。
凤台王彦辅《尘史》曰:"古之善赋诗者,工于用人语,浑然若出于己意。
山谷黄鲁直《诗话》曰:'船如天上坐,人似镜中行。
《漫叟诗话》曰:"诗中有拙句,不失为奇作。
【姜斋诗话卷上】
清·王夫之
句绝而语不绝,韵变而意不变,此诗家必不容昧之几。
以神理相取,在远近之间,才着手便煞,一放手又飘忽去,
神于诗者,妙合无垠。巧者则有情中景,景中情。景中情者,如"长安一片月",自然是孤栖忆远之情;"影静千官里",自然是喜达行在之情。
【石林诗话卷3】
宋·叶梦得
诗语固忌用巧太过,然缘情体物,自有天然工妙,虽巧而不见刻削之痕。
【四溟诗话卷2】
明·谢榛
或曰:"诗,适情之具。染翰成章,自然高妙,何必苦思以凿其真?"予曰:"'新诗改罢自长吟',此少陵苦思处。使不深入溟渤,焉得骊颔之珠哉?"
诗有天机,待时而发,触物而成,虽幽寻苦索,不易得也。
作诗不必执于一个意思,或此或彼,无适不可,待语意两工乃定。《《文心雕龙》》曰:"诗有恒裁,思无定位。"此可见作诗不专于一意也。
自古诗人养气,各有主焉。蕴乎内,著乎外,其隐见异同,人莫之辨也。
凡作诗不宜逼真,如朝行远望,青山佳色,隐然可爱,其烟霞变幻,难于名状。及登临非复奇观,惟片石数树而已。远近所见不同,妙在含糊,方见作手。
藏海诗话】
宋·吴可
凡看诗,须是一篇立意,乃有归宿处。
凡文章先华丽而后平淡,如四时之序,方春则华丽,夏则茂实,秋冬则收敛,若外枯中膏者是也,盖华丽茂实已在其中矣。
凡诗切对求工,必气弱。宁对不工,不可使气弱。评:气自弱耳,何关切对求工耶?
【词径】
清·孙麟趾
天之气清,人之品格高者,出笔必清
重则板,轻则圆。重则滞,轻则活。万钧之鼎,随手移去,岂不太妙。
陈言满纸,人云亦云,有何趣味。若目中未曾见者,忽焉睹之,则不觉拍案起舞矣,故贵新。
惟灵能变,惟灵能通。反是则笨、则木,故贵灵
何谓留,意欲畅达,词不能住,有一泻无余之病。贵能留住,如悬?勒马,用于收处最宜。
花之淡者其香清,友之淡者其情厚。耐人寻绎,正在于此,故贵淡
天以空而高,水以空而明,性以空而悟。空则超,实则滞。
深而晦,不如浅而明也。惟有浅处,乃见深处之妙。譬如画家有密处,必有疏处。能深入不能显出,则晦。能流利不能蕴藉,则滑。能尖新不能浑成,则纤。能刻画不能超脱,则滞。一句一转,忽离忽合,使阅者眼光摇晃不定,技乃神矣。
用意须出人意外,出句如在人口头,便是佳作。
【词论】
宋·李清照
学词先以用心为主,遇一事、见一物,即能沈思独往,冥然终日,出手自然不平。
【宋四家词选目录序论】
清·周济
竹山有俗骨,然思力沈透处,可以起懦。碧山胸次恬淡,故黍离、麦秀之感,只以唱叹出之,无剑拔弩张习气。
【缜密·疏朗·静谧】
王明居
疏朗和缜密是一对矛盾。疏能走马,密不透风,既是疏的极至,又是密的极至。换句话说,就是疏到不能再疏,密到不能再密。过疏,便疏而空;过密,便密而肿。光密不疏,则境界堵塞;光疏不密,则松散空虚。
在具体作品中,静谧之美经常要借助于流动之美的衬托,才可更加显示出静谧。
缜密考究一个细字,追求一个密字。它结构精心,思路周详,纵横得体,首尾照应。倘细而不周,则必枝蔓骈生,繁丝缠绕;密而无致,则必难于铺叙,辞不达意。
【诗风格谈】
王明居
自然是自由的,它不拘一格。
自然反对矫饰,矫饰排斥自然。
自然是对必然的服从,矫饰力图摆脱必然。
自然天衣无缝,绝无斧凿痕迹。
隽永在内容上强调一个味字,在仪态上则注重一个秀字。
雄浑以气取胜,隽永以味见长。
如果说,雄浑喜欢酣畅淋漓、泼墨如雨的话,那么,隽永却着意清爽犀利、入木三分。它雅而不俗,秀而不媚,永远给人以愉悦
雄浑、粗犷、豪放、属阳刚之美;隽永、婉约、清新、俊逸、潇洒、绮丽、含蓄、自然,属阴柔之美。
因为隽永的形象鲜明、姿容秀美,所以它经常主动追求清新。人们也往往把它和清新放在一起,称之为清新隽永。
正由于它喜欢如此境界,因而它不追求色彩的斑斓,而着意描摹的淡雅素洁。这样,才可给人以静谧恬适之感,又可使人悠然神往、一往情深,反复咀嚼,一唱三叹。
正由于隽永的风味甘美、意味深长,所以它经常主动接近含蓄。人们也往往把它和含蓄放在一起,称之为含蓄隽永。
沉郁和豪放不同。豪放仿佛火山爆发,沉郁好象海底潜流。当诗人沉思默处、忧愤填膺时,就变得沉郁;当诗人飘逸飞动、奔放不羁时,就形成豪放。
纤细稠秾,谓之纤秾。纤,指纹理细密。秾,是色泽葱郁。它质地细,密度大,色彩浓,组合匀。它象镜湖荡起的阵阵涟漪,它似垂杨蔽日的浓荫,它如碧桃满树的果林。
纤秾要求纤而不繁,秋而不腻,纤而下乱,秾而不滞。繁乱腻滞,是艺术的赘疣,它不能给人以美感,只会引起人的厌恶。
冲淡并非淡而无味,而是冲而不薄,淡而有味。
俗有通俗与庸俗之分。乎易浅显是指通俗,俗不可耐是指庸俗。通俗是风格的品种,庸俗是语言的垃圾。
俗与雅,没有一道不可逾越的鸿沟,而是相反相成的。要俗中出雅:雅中含俗,有雅有俗。
俗是下里巴人,雅是阳春白雪。
典雅
古奥庄重,雍容雅致,谓之典雅。唯其古奥庄重,故情感的表现必求合乎法度规距;唯其雍容雅致,故兴味的寄托必求合乎高尚的标准。
典雅是文静的。它爱古色古香,而不随俗沉浮,在典雅这面古铜镜中,经常显现出端庄高雅的非凡的仪态。
【什么样的诗算有「意境」】
周振甫
这里的三境就是意境,只是把偏重于写山水的称为物境,偏重于抒情的称为情境,偏重于言志的称为意境
其实这三者都是情景和境界的结合,情和意也往往结合着,抒情里有意,达意里有情,写山水里也往往有情意,所以这三境都是意境。
【诗风一格】
王明居
俗有通俗与庸俗之分。平易浅显是指通俗,俗不可耐是指庸俗。通俗是风格的品种,庸俗是语言的垃圾。
通俗的诗是不卑俗、也不浅薄的。
通俗是喜爱朴素的。唐代李绅的诗《古风二首》,在通俗而又朴素之中,道出了生活的哲理。 _________________ 忘掉写诗,你才开始真正写诗;詩無定法,隨性而安
長篙诗歌自然門
http://blog.sina.com.cn/99GG |
|
返回页首 |
|
|
晓鸣[自己的敌人] 晓鸣作品集 Site Admin
注册时间: 2004-05-05 帖子: 9474 来自: 加拿大多伦多
|
发表于: 星期二 六月 26, 2007 8:33 am 发表主题: |
|
|
学习了。 |
|
返回页首 |
|
|
艺芳[风来疏竹] 艺芳作品集 二品总督总管 (回首人生,前途在望)
注册时间: 2004-07-27 帖子: 2966
|
发表于: 星期五 六月 29, 2007 1:31 am 发表主题: |
|
|
谢谢.收藏之. _________________ 风来意在疏竹,雁过了无痕迹! |
|
返回页首 |
|
|
长篙[99] 长篙作品集 二品总督总管 (回首人生,前途在望)
注册时间: 2005-10-23 帖子: 3390 来自: 中国湖南
|
发表于: 星期六 九月 15, 2007 7:54 pm 发表主题: |
|
|
摘自古典诗话之二
【词径】清·孙麟趾
天之气清,人之品格高者,出笔必清。五采陆离,不知命意所在者,气未清也。清则眉目显,如水之鉴物无遁影,故贵清。
花之淡者其香清,友之淡者其情厚。耐人寻绎,正在于此,故贵淡。
天以空而高,水以空而明,性以空而悟。空则超,实则滞。
陈言满纸,人云亦云,有何趣味。若目中未曾见者,忽焉睹之,则不觉拍案起舞矣,故贵新。
惟灵能变,惟灵能通。反是则笨、则木,故贵灵。
何谓留,意欲畅达,词不能住,有一泻无余之病。贵能留住,如悬?勒马,用于收处最宜。
【词论】宋·李清照
六 感慨所寄,不过盛衰:或绸缪未雨,或太息厝薪,或己溺己饥,或独清独醒,随其人之性情学问境地,莫不有由衷之言。
东坡每事俱不十分用力。古文、书、画皆尔,词亦尔。
人赏东坡粗豪,吾赏东坡韶秀:韶秀是东坡佳处,粗豪则病也。
【填词杂说】 清·沈谦
词不在大小浅深,贵于移情。"晓风残月"、"大江东去",体制虽殊,读之皆若身历其境,倘怳迷离,不能自主,文之至也。
【六一诗话】宋·欧阳修
唐之晚年,诗人无复李、杜豪放之格,然亦务以精意相高。如周朴者,构思尤艰,每有所得,必极其雕琢,故时人称朴诗「月锻季炼,未及成篇,已播人口」
诗人贪求好句,而理有不通,亦语病也。唐人有云:「姑苏台下寒山寺,半夜钟声到客船。」说者亦云,句则佳矣,其如三更不是打钟时!
李白《戏杜甫》云:「借问别来太瘦生,总为从前作诗苦。」
【国雅品卷02】明·顾起纶
性空思玄,心寂语新,其兴弥僻,其趣弥远。
【文心雕龙】
人禀七情,应物斯感,感物吟志,莫非自然。
冰心.《中国新诗的将来》
关于创作:
在创作一方面:新诗出产,不求其多,只求其少。不是说不做,是说少做。要情绪来寻纸笔,不要劳纸笔去寻情绪。
关于评论:
再一说:批评能引起讨论,各种不同的见地和眼光,更能予作家以莫大的辅助。——在此又引起攻击和袒护问题。
所以我主张作家和批评家尽可两不相识。固然不相识能起误解,而太相识又易徇情。不如面生些,各尽忠于艺术,为艺术而作,为艺术而批评。没有偏袒,也无意气。
_________________ 忘掉写诗,你才开始真正写诗;詩無定法,隨性而安
長篙诗歌自然門
http://blog.sina.com.cn/99GG |
|
返回页首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