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题 |
作者 |
留言 |
空灵部落[最后的酋长] 空灵部落作品集 三品按察使 (天,你是斑竹吧?)
注册时间: 2004-12-25 帖子: 747 来自: 中国恐龙之乡
|
发表于: 星期四 五月 31, 2007 10:00 am 发表主题: (转贴)蒋蓝:一个诗人的正读形象----李加建 |
|
|
一个诗人的正读形象
[]蒋蓝
记得是在2005年盛夏时节,龙凤山密集的翠色托举起直射的光照,热浪如喜也如悲,用柳叶也无法把它们剖开。在晚辈们为加建老师举行的七十寿宴上,他说,毕生第一次面对有关自己的如此浩大的庆宴,真不知如何是好。知道一点加建老师经历的人,自然明白,一个人置身于大喜庆,却最容易触发那些忧郁的痂壳。在一个不需要流血的时代,剩下的液体澄澈自照,而底部蛰伏的酸涩,时不时就顺时间的枧杆爬行而上,烧酒一般直冲脑海,将现实中的掌声与口头的赞誉远远踢开,留出一个空荡荡的地盘。他踱步。走动。甩发。他转过身来,我看到了一个诗人的正读形象。
作为阐释学当中的一种阅读策略,“误读”在北岛的宣言“我不相信”之后,得到了一种普适和流行。阅读者对于文本的确定性与作者的意旨抱以深刻怀疑,进而怀疑“正读”的可能,“误读”成为了新时期一种流行的解读策略。加之汉语写作当中一直有曲笔、伏笔等等“反写”传统,有人甚至认为任何有价值的阅读几乎就应该是一种误读。
我想说的恰在于,我绝对不想否认误读的积极作用,但面对一个文本,阅读者既然连正读的能力也没有,仅仅依靠“歪打正着”的原始动机,恐怕是很难“证得心源”的。如果我们把这种阅读再放之于一个阶段,或者是一个人身上,对一个人的言与行进行价值判断,进行证伪,稍有不谨,就会成为十足的误读和妖魔化。
如果说正读是从文本的内部或文本的本质出发,自下而上地得出合理阅读结论,那么,对诗人李加建的阅读,就必须建立在对其经历、文本、现实立场三个界面的认知上。在此意义上,正读,也只有正读,才是唯一的还原其人性的阅读方法。
《汉诗》同人选发的这一组李加建的诗作,给人的阅读兴味意味深长。如果说30年的时间跨度还没有让一个诗人的形象在纸面上得到丰满呈现的话,那么,那些词锋则伸出了扎破纸面的刃口,纸以漏光的形式,使诗人的形体在大地上得到了还原。
风云际会,白云苍狗,恩爱情仇的往昔,均在现实的冷水中恍如新生。那些如山路般蜿蜒的个人经历,其实就是文本的动词,控制着文本、思想的速度与曲率,但一度却被横行于诗坛的技术主义氛围所遮蔽,真实的面对人生的写作,反而为诗歌界所竭力回避。我从来就不相信,一个平坦而滑溜的人,即使在博尔赫斯的迷宫里闭关修炼,用虚构的丹药就可以炼出刻骨、大力的作品。而问题的另外一面还在于,经历并不等于经验。如果说经历是流血的伤口,那么经验就是恍然一闪的痛;如果说经历是一泓夜水,那么经验就成为一股萦绕脑海的凉意。在加建老师的诗作里,经历性的血痕的确不少,在上个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经验性的反思与照应,开始成为了矗立在夜空当中的大十字。
关切。沉默。自知。行走。悲悯。无论什么样的酷热与坚冰,已经被土地所吸纳。闭门即是深山,读书随处净土。往事正在隐匿,地火运行的希望吸取着失意往事的养分,大地的光如植被上的绒毛,开始把残夜割出毛边。在那一个非常的早晨,他在《茶歌》里描述道:
我背着空空的茶篓
眉毛上挑几颗露珠
一片最高的叶尖
中断了上天的道路
透过“一片最高的叶尖”,峰回路转的修辞把命运的机变清楚拓写在叶脉上。诗人的视线没有被叶脉的迷宫所困扰,他必须回到大地。
于是我弯腰采摘
山河逐渐模糊
难道我只能为人间
采来一片片清苦?
这就犹如一个中谶的时刻。我很自然地让我联想起苏格拉底的话,自己是雅典的牛虻。这话,已经成为独立知识分子的座右铭。“清苦之茶”的自证过程,已经把历史的兴衰、命运的浮沉、现实的难以把握统摄于一体。同时,我们就不难明白,在他近期的大量诗作和散文里,对茶的描述——禅意之外,我们是否还品出了另一种根性之苦?生命之悲?读了这样的诗,诗人紧贴大地的形象便很自然地出现了。
一片柔弱的茶叶就可以打开一个诗域。而那“一片最高的叶尖”则开始以笔的形式,成为了诗人的利器。他正在老迈,已经只剩下笔了,成为了他存在的唯一证据。
忧郁如海,命运如舟。一根蜡烛顶起了广大的黑暗。在这哑水般的时间里,诗人将佝偻的身影从水里捞起来,既然“水是打不破问不得”的,那就注定了他必须以更为坚韧的脊梁,负载起命运的全部重量。
而在另一翼上,作为诗人的李加建一直具有浓烈的理想主义情结。
在一个血脉里充斥着酒色的时代,离开黑暗、扑向光明的举动不过是理想主义者人格化的现实体现。诗人以置身历史祭坛的悲壮(无论是自愿还是被迫),已经为蛰伏于民间、大地上的理想精神寻找到了一条险峻的天堑小道。如今,这些小道如捆绑天车的竹篾一般,把诗人散落在文字内外的形体集中起来。所以,对一个人的评定,不是横向的,而是纵向的;不仅仅与历史上的过去,而是跟历险者的理想相参照。
看看爬行在后现代语境下的人们吧:渴望一夜暴富,想赚够100万块钱,考上哈佛,想有一套西式别墅,这些都是生活的目标,但一定不是理想。真正的理想从来不会以极其功利的面目出现,如果有的话,那多半是混淆了生活目标与理想的界限,或者是伪理想。理想必须是来自灵魂的要求。
当探险者把理想视为自己跋涉之路前方、同步顺延的阳光时,一种完善自我的强烈意愿,会像电流一样在生命中爆发出火光,它会吸纳理想的光与热,在交相辉映中,照彻生命历程的过去与未来!理想是极端个人化的事业。面临一切重荷与屈辱,理想的光芒赋予了探险者“虽千万人,吾往矣”的悲壮气概。
理想是永难企及的,但我们在无限接近。理想不可能被完全实现。也正因如此,那些绵延在大地上的理想,才显得格外痛苦与辉煌……
我曾经说,自重返文坛以来,加建老师至少以自己的写作影响了三代人,使一个几乎与诗歌无关的盐化工城市,在弥漫的卤气之外,找到了一条通往诗歌和文学的经脉。这一定不是才子们能够完成的事业,也一定不是教师爷能够实现的文学景观。从这一点说,李加建就是世上的盐。
2006年7月21日在成都 _________________ 最后的酋长:空灵部落的博客http://blog.sina.com.cn/u/1226654230 |
|
返回页首 |
|
|
星子[ANNA] 星子作品集 酷我!I made it!
注册时间: 2004-06-05 帖子: 13192 来自: Toronto
|
发表于: 星期四 五月 31, 2007 2:05 pm 发表主题: |
|
|
谢谢分享。
作为诗人的李加建一直具有浓烈的理想主义情结。
不错的解读。 _________________
|
|
返回页首 |
|
|
高岸[我还没有昵称] 高岸作品集 二品总督总管 (回首人生,前途在望)
注册时间: 2004-06-29 帖子: 4398 来自: 多伦多
|
发表于: 星期四 五月 31, 2007 5:43 pm 发表主题: |
|
|
“对诗人李加建的阅读,就必须建立在对其经历、文本、现实立场三个界面的认知上”,赞同此观点 |
|
返回页首 |
|
|
迪拜[希希小子] 迪拜作品集 三品按察使 (天,你是斑竹吧?)
注册时间: 2006-06-07 帖子: 852
|
发表于: 星期五 六月 01, 2007 3:24 am 发表主题: |
|
|
认真学习 |
|
返回页首 |
|
|
温东华[FAFAFA] 温东华作品集 二品总督 (刚入二品,小心做人)
注册时间: 2006-03-30 帖子: 1081
|
发表于: 星期五 六月 01, 2007 9:04 pm 发表主题: |
|
|
学习。 |
|
返回页首 |
|
|
山城子[*****] 山城子作品集 二品总督总管 (回首人生,前途在望)
注册时间: 2005-04-08 帖子: 3868 来自: 贵州平坝
|
发表于: 星期四 六月 07, 2007 8:31 pm 发表主题: |
|
|
我曾经说,自重返文坛以来,加建老师至少以自己的写作影响了三代人,使一个几乎与诗歌无关的盐化工城市,在弥漫的卤气之外,找到了一条通往诗歌和文学的经脉。这一定不是才子们能够完成的事业,也一定不是教师爷能够实现的文学景观。从这一点说,李加建就是世上的盐。 _________________ 诗是人生的雅伴儿。
山城茶居:http://coviews.com/weblog.php?w=46 |
|
返回页首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