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views 酷我-北美枫

酷我-北美枫主页||酷我博客

 
 常见问题与解答 (FAQ)常见问题与解答 (FAQ)   搜索搜索   成员列表成员列表   成员组成员组   注册注册 
 个人资料个人资料   登陆查看您的私人留言登陆查看您的私人留言   登陆登陆 
Blogs(博客)Blogs(博客)   
Coviews BBS

吴纯俭的《失去底人》

 
发表新帖   回复帖子    酷我-北美枫 首页 -> 他山之石
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题  
作者 留言
杨继晖[浙东杨雄]
杨继晖作品集

六品通判
(官儿做大了,保持廉洁哦)
六品通判<BR>(官儿做大了,保持廉洁哦)


注册时间: 2005-01-06
帖子: 117

帖子发表于: 星期四 九月 07, 2006 9:28 pm    发表主题: 吴纯俭的《失去底人》 引用并回复

火把
把夜都烧红了啊。

山谷
塞满了找你的人
像找一枚针一样的仔细
他们
连每块石头底下都翻过了啊。

最后
是一个老百姓口中说的:
惨啊
在半夜
有一个头发蓬乱的青年
就连枪都没有响一声
是活生生的
被雪亮的刺刀戳死的。

那是不是你呢
因为
受这种遭遇的人
是很多很多的。

《失去底人》是一首冷峻沉重的诗。这首诗写于1947年,时值抗日战争结束不久,民心思安,国民党政府一面颁布《中华民国宪法》,大肆渲染“国家即已进入民主宪政的坦途”,一面派胡宗南部向解放区发动大规模进攻,占领空城延安。我们再来看看当年还发生了什么:因驻华美军在北平强奸北大女生激起的抗议美军暴行运动正席卷全国;刘伯承、邓小平率领晋冀鲁豫野战军主力十二万人强渡黄河,千里跃进大别山。也就是说,1947年,国共内战全面爆发,军事成了主导,当清剿和抓壮丁成了习惯,百姓们无论是对国民党政府还是其靠山美国,都出现了严重的信任危机,一种高压下的惶恐、埋怨就可想而知了。或许这样的解读过于偏离,那就回到诗歌本身上来。

这首诗通过叙述一起事件,抨击了草菅人命的政府。诗里没有强烈的激昂的语言,而是用平淡的口气表达了愤恨、哀怨和无奈,造成一种复杂的感觉,读来惊心。

全诗共4节,撷取了三个场景:把夜都烧红了的火把;山谷里到处是找人的人,像找一枚针一样的仔细;一个老百姓的口述。这是一幅从大到小的视觉图,镜头逐渐缩小:漫山遍野的火把,翻转石头、到处寻找的人们,最后定格在一个老百姓上。可以看出,这个人的口述是整首诗的关键内容,上面的层层铺垫就是为了说出失踪的真相。“惨啊”,借这人的口说出诗人、读者对以下事件的直接感触:在半夜/有一个头发蓬乱的青年/就连枪都没有响一声/是活生生的/被雪亮的刺刀戳死的。生命消失的多么轻便?!连一颗子弹也不用浪费,头发蓬乱的落魄青年,被一把刺刀轻易地终结。具体是什么罪名,什么原因,不得而知,反正这个青年很快就被戳死了。

诗人在最后选择了一个反诘句式,推动诗歌向高潮发展。可以是“在场的人”内心的,也可以是诗人提给读者的:那是不是你呢/因为/受这种遭遇的人/是很多很多的。在这里,事是思的基础,不用诗人多费笔墨了,他是无疑而问的,不需要谁的答复。所有“在场的人”、读者都会在愤慨后沉默,为这个青年,也为自己所处的环境,谁知道,这是不是自己的宿命呢?饱含悲凉的静,留有余地。诗歌也在“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时选择收笔。

此诗语言朴直,简洁有力,这也正是吴纯俭老先生一贯的特点。读他的诗歌,很容易进入他的内心,并在阅读过程中产生共鸣。尽管这些文字写于上世纪40年代,离现在已有60多年,但诗人关注的民生疾苦却不会因朝代更迭而停止。如他在另一首《忧郁》里奋笔疾书:“我们并不是没有耕种/但是我们是挨饿了,/我们并不是没有纺织/但是我们是挨冻了,/自己用血汗堆积起来的房子/我们自己不能住,/自己开辟起来的道路/不准我们自己走。” (一九四八年八月上海《诗创造》)对照当下的农民、下岗、民工、住房、交通甚至是医疗、教育,这么多社会问题,并没有因为时代的前进而消失,它们总会以其他方式继续困绕我们,能否正视并逐步解决,是对政府执政能力的严峻考验。
_________________
个人博客:
http://blog.sina.com.cn/zdys
返回页首
阅览成员资料 (Profile) 发送私人留言 (PM)
高岸[我还没有昵称]
高岸作品集

二品总督总管
(回首人生,前途在望)
二品总督总管<BR>(回首人生,前途在望)


注册时间: 2004-06-29
帖子: 4398
来自: 多伦多

帖子发表于: 星期二 九月 26, 2006 12:02 am    发表主题: 引用并回复

评得仔细。
返回页首
個人頁面 阅览成员资料 (Profile) 发送私人留言 (PM) Blog(博客) MSN Messenger
赵福治[赵福治]
赵福治作品集

三品按察使
(天,你是斑竹吧?)
三品按察使<BR>(天,你是斑竹吧?)


注册时间: 2005-10-09
帖子: 838
来自: 中国河南

帖子发表于: 星期四 九月 28, 2006 6:20 am    发表主题: 引用并回复

诗人在最后选择了一个反诘句式,推动诗歌向高潮发展。可以是“在场的人”内心的,也可以是诗人提给读者的:那是不是你呢/因为/受这种遭遇的人/是很多很多的。在这里,事是思的基础,不用诗人多费笔墨了,他是无疑而问的,不需要谁的答复。..........................中肯!
_________________
季节的花开在枝头,我走在第五季的路上……
返回页首
阅览成员资料 (Profile) 发送私人留言 (PM)
从以前的帖子开始显示:   
发表新帖   回复帖子       酷我-北美枫 首页 -> 他山之石 论坛时间为 EST (美国/加拿大)
1页/共1

 
转跳到:  
不能发布新主题
不能在这个论坛回复主题
不能在这个论坛编辑自己的帖子
不能在这个论坛删除自己的帖子
不能在这个论坛发表投票


本论坛欢迎广大文学爱好者不拘一格地发表创作和评论.凡在网站发表的作品,即视为向《北美枫》丛书, 《诗歌榜》和《酷我电子杂志》投稿(暂无稿费, 请谅)。如果您的作品不想编入《北美枫》或《诗歌榜》或《酷我电子杂志》,请在发帖时注明。
作品版权归原作者.文责自负.作品的观点与<酷我-北美枫>网站无关.请勿用于商业,宗教和政治宣传.论坛上严禁人身攻击.管理员有权删除作品.


Powered by phpBB 2.0.8 © 2001, 2002 phpBB Group
phpBB 简体中文界面由 iCy-fLaME 更新翻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