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views 酷我-北美枫

酷我-北美枫主页||酷我博客

 
 常见问题与解答 (FAQ)常见问题与解答 (FAQ)   搜索搜索   成员列表成员列表   成员组成员组   注册注册 
 个人资料个人资料   登陆查看您的私人留言登陆查看您的私人留言   登陆登陆 
Blogs(博客)Blogs(博客)   
Coviews BBS

晓鸣作品集
酷我-北美枫 首页
作者 留言
  主题: 加拿大入学竞争最激烈的5个本科 programs
晓鸣

回响: 0
阅读: 42043

帖子论坛: 教育探索   发表于: 星期二 七月 03, 2018 8:28 pm   主题: 加拿大入学竞争最激烈的5个本科 programs
加拿大入学竞争最激烈的5个本科 programs

以下是Yahoo财经2016年评出的加拿大入学竞争最激烈的5个本科programs。这些 program 的录取率往往低于5%。 12年级 Top 6平均成绩即使高于95% 以上也不能保证录取。 这些 programs 享有很好的声誉。

原文请见 https://ca.finance.yahoo.com/blogs/insight/the-5-toughest-undergrad-programs-in-canada-to-get-210150421.html

1) Bachelor of Health Sciences, McMaster University:
2) Software Engineering, University of Waterloo
3) Engineering Science, University of Toronto
4) Bachelor of Commerce (BCom) | Sauder School of Business, University of British Columbia
5) Mechanical Engineering, McGill University
  主题: 那些花花那些草 (其二)
晓鸣

回响: 1
阅读: 22752

帖子论坛: 人在旅途   发表于: 星期五 七月 01, 2016 3:49 pm   主题: 那些花花那些草 (其二)
那些花花那些草 (其二)

偶然在网上看到一本奇书《救荒本草》,由明朝朱元璋的第五子朱橚组织编撰。上面列举了414种可以救荒食用的野生植物。虽然这些植物都生长在河南开封附近,但其中很多我小时候在四川古宋老家也见过。在微信上和兄长和妹妹们核实了其中一些。遥远的印象,又成了鲜活的回忆。

几千年但凡天灾人祸,总是伴随着饥荒。这些卑微的草木野果,恩泽过我们的远祖远宗,也惠及过我们这代人。小时候无书可读,时常在山野间晃荡。那个时代生活很清苦,山野里野味可以解馋,曾是自己的钟爱。后来到了北美,发现家乡很多野草这里也有,更觉得自己是野草野长,有了在异乡扎根的信心。

白居易说过“人间少有别花人”。别是识别鉴别的意思。那些种在庭院的名贵花草尚且少有人能识别,更何况荒山野岭中枯荣由天的野草野木。今天翻阅《救荒本草》,顺便在网上查了一些植物的信息。写下来,让无名之物有名,算是对大自然恩惠的遥远致敬。

清明草

学名鼠麴草,家乡也叫软鞠草,为菊科鼠麴草属二年生植物。

清明草是家乡最有名的野草。没注意过清明草的人,也一定知道清明粑。清明时节,无论山坡平地,密密到处都有这种草。低低的,白毛细叶,显得平和柔顺。开花前采集,切碎和着糯米加工成的清明粑,爽口利胃。

我在北美还没有见到清明草。上次回宜宾老家,哥哥和妹妹提前准备了清明粑。一吃当年的味道又出来了:青涩中有清香。


苦蕌葱

学名薤白,为百合科葱属草本。

记得家乡的苦蕌葱长在石灰岩地段的野地中。夏天采集时需要一柄小铁锹,连根带叶一起。苦蕌葱叶子细细中空,长得很像葱,但比葱也更细更长。根圆圆的一个白玉小球。洗净后切碎,与折耳根(鱼腥草根)一起凉拌,是我们家乡夏季一道有名的凉菜。

苦蕌葱古代称中国“薤”。汉代最著名的挽歌《薤露》就是以薤为题材:“薤上露,何易晞,露晞明朝更复落,人死一去何时归?”。不过在盛夏以凉拌苦蕌葱就冷稀饭,只感到清爽可口,行乐及时,让人想不起露晞之悲。

救军粮

学名火棘,为蔷薇科火棘属灌木。

在家乡救军粮四季都是风景。再贫瘠干旱的荒坡上都有生长。花期长,果期更长。印象中它那灼灼红果,好像永远留在枝上。果实如豆,一抓就能扐下一把。果实甜甜的,是我在山上解嘴馋的最爱。

当地叫“救军粮”,据说还有典故,牵涉到诸葛亮。我总怀疑这些分散在山坡上的灌木上的果实,也许能暂时救饥于一户一村,那能供养诸葛亮的大军。

本来是乡野的散木,现在很多人把它做盆景。老枝虬龙,终年挂果,很是好看。

迷迷响

学名野豌豆,为豆科蝶形花亚科野豌豆属.

你要提起野豌豆,家乡人也许不知道。在家乡人们叫它迷迷响。豆荚剥开去掉种子,捏掉一角,放到口中吹起来呜呜响。也许这正是这个名字的来源。

野豌豆即大名鼎鼎的“薇”。《诗经》中最美的篇章“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即出自《小雅·采薇》。伯夷、叔齐隐居山野,义不侍周,也是靠采薇度日。

北美有两种野豌豆。常常混生在一起。一种紫色花成串,一种粉色花成簇。现在正当花果盛期。

折耳根

学名鱼腥草,为三白草科蕺菜屬.

家乡也叫它折耳根、猪鼻拱。生长在野地里和田埂上。家乡一般用根做凉菜,加苦蕌葱更棒。野地里根长得白胖,但味道不如田埂上长大的香。

折耳根据说是养生良药。《诗经》有《芣苢》一诗,有人说是指车前草,有人说是鱼腥草。薄言有之,薄言采之,论味道,我投鱼腥草一票。


栽秧泡

学名也叫栽秧泡,为蔷薇科蔷薇亚科悬钩子属。

这种小灌木到处都有。果实像小小的草莓,很甜。


丝茅草

学名白茅,为禾本科, 白茅属

这种草贱,到处都有。拔出根,白白的,有甜味。小时候野地里随拔随吃,从来不洗。根煎水,据说能治很多病。

古诗里常提到白茅。《诗经·召南·野有死麕》”白茅純束,有女如玉“,是有名的色情诗。李商隐诗云”梦泽悲风动白茅,楚王葬尽满城娇“,不吉利,也不提了。


马齿苋

学名也叫马齿苋,为马齿苋科马齿苋属

小时候常常采集来做菜。用热水烫一下做凉菜。也可以做汤。不需放醋,吃起来带酸味。

我一生去过的所有地方,都有马齿苋生长。在网上查了查,分布红遍全球。


2016年7月1日,加拿大国庆日
  主题: 似是故人来
晓鸣

回响: 3
阅读: 24773

帖子论坛: 人在旅途   发表于: 星期一 二月 15, 2016 9:32 pm   主题: 似是故人来
似是故人来


两天假期,天寒地冻,不想外出,也没有心思做事。难得有很多时间窝在沙发上,翻完了闻一多的《唐诗杂论》。

好久没有这样连续几个小时读书了。自从手机装了微信,就像欠了债,犯了罪,或买了股票那样惶惶不可终日。信息快餐化,知识成了碎片,人像机械化养鸡场中的鸡,别人喂什么就吃什么。连空虚都没有时间,说充实却又脚不沾地。

我想起前些年责备孩子们玩电子游戏过头。今天的我们呢?玩电子游戏多少还能训练敏捷,玩微信则让人更加迟钝。费时间费神费眼睛,就为博得几个客套的赞,捡几个无处安放的红包,读几句被反复转发的心灵鸡汤?

今天终于又读了书,纸质的书。久违了,似是风雨故人来。像怀着对老友的歉疚,浪子回头,今天黑了几个滥发的朋友圈,删了一些不相干的人,退了几个群。

《酉阳杂俎》有句云,“蜗跡成天字”。这与老友李拜六的新作中的句子“书虫出篆文”,正好成一妙联。如果自己还有药可治的话,今后清心寡欲,不把味精当成盐来用,慢慢把微信降到与电话和电子邮件一样只有通讯功能。至于阅读,还是走回故纸堆吧。

2016年2月15日
  主题: 经不起推敲的“推敲”
晓鸣

回响: 1
阅读: 18673

帖子论坛: 人在旅途   发表于: 星期五 十一月 27, 2015 5:20 pm   主题: 经不起推敲的“推敲”


经不起推敲的“推敲”

只要认识几个中文字,都听说过“推敲”的典故。这两个字从小被铆进脑子里,提笔写字战战兢兢,最怕动词不得体,被人推敲。常去的某个文学网站,网友发一首诗歌,蜜蜂蝴蝶立刻围上来,逐句推敲,人人争当一字师。诗歌的境界意象,谋篇布局,反而成了不被关心的附属品。

实际上“推敲”这个典故本身就经不起推敲。流行的说法是贾岛在苦吟《题李凝幽居》时,不能定夺 ”鸟宿池边树, 僧敲月下门“ 中用”推“还是”敲“,以至于在街上骑着小毛驴,比比划划,无意冲撞了京兆尹(首都市委书记)韩愈的仪仗。韩愈问清缘由,没有责罚他,并建议定稿为”敲”,并且”并辔归,共论诗道,结为布衣交“。

好一幅祥和图画,但可惜是后人附会的杜撰。韩愈任京兆尹晚在821-824年间,而他与贾岛认识,早在十几年前,有韩愈811年送贾岛的诗《送无本师归范阳》为证(无本是贾岛当和尚时的法号)。所以推敲的故事再美丽,也只是神话。古人今人中国人日本人,对此已经有详细考证。

不过贾岛常常骑着小毛驴在街上晃晃悠悠大概是事实,不小心与达官仪仗相遇时来不及回避大概也有过。野史说他在街上比划另一句诗“落叶满长安"就冲撞过后来的京兆尹刘栖楚的轿子。但这次没那么幸运,被关了一晚上才放出来。这事真假不论,但贾岛有《寄刘栖楚》一诗:“趋走与偃卧,去就自殊分。当窗一重树,上有万里云。” 里面的不良情绪,倒是符合那种场景。

同样骑小毛驴在街上晃晃悠悠,甚至醉驾,新疆的阿凡提就要潇洒得多。即使双手比比划划,人们也会理解成练习猜酒令划拳,或者剪刀石头布。那么多野史,从未听说阿凡提为此出过事。看来推敲真不是个吉祥词。

好诗天成。炼字炼句,只是皮毛之功,养不起气息筋骨。没听说过李白、苏东坡怎样反复推敲字句。即使有,也在灵感激荡时的不经意间。就拿贾岛自己来说,苦吟得句的”鸟宿池边树, 僧敲月下门“,或者“独行潭底影,数息树边身”,其艺术成就,能与他自然天成的诗如 “松下問童子,言师採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相比吗?呕心沥血地构造局部,因词成句,衍句为诗,是从局部到整体的逆行线。难怪司空图说贾岛: “诚有警句,视其全篇,意思殊馁”。推敲推敲,浅尝辄止,如果走火入魔,就会成违背艺术规律的倒行逆施。

如果哪天我开车遇上某位雅士碰瓷,他爬起来问我是“敲”还是“推“好。我会回答,还是”滚开“更艺术些。

2015年11月27日
  主题: 拿约翰丹佛说事 (五)- 阳光照在肩上
晓鸣

回响: 3
阅读: 23427

帖子论坛: 人在旅途   发表于: 星期六 十一月 21, 2015 5:12 pm   主题: 拿约翰丹佛说事 (五)- 阳光照在肩上
点击右边链接欣赏音乐: http://www.rolia.cn/singers/james_xu/JohnDenver-SunshineOnMyShoulders.mp3
或者用以下链接下载: http://url.cn/ZlaQGC


拿约翰丹佛说事 (五)- 阳光照在肩上

丹佛这首歌《阳光照在肩上》(Sunshine on my shoulders)创作于美国北部的明尼苏达州。在经历漫长的冬季之后,阳光让他感动,产生了灵感。这首歌获得了他意想不到的成功。它被一个广受欢迎的电视系列采用为主题曲,并高踞1974年美国和加拿大四种流行音乐排行榜之首。

阳光感染心情,无论古今中外皆同。在《圣经》中,比比皆是关于阳光的句子。阳光常常与神喻同义,与生命的恢宏相关。在这种影响下,西方文学中阳光常常不仅作为一种背景,而且一种主体,是各种积极意义的象征。在美国诗人惠特曼的诗歌中,人的身体和欲望都是阳光的化身,而所创造了伟大民主的国度,也是“太阳所照耀过的最光辉的民族”。读惠特曼《草叶集》,通篇一派阳光。



在中国古典文学中,阳光更多的是烘托心情的背景。也许和民族的内敛有关,太阳不如月亮给人以更多情怀。在描写阳光的手法上,至多是兴,很少比,更鲜有赋。《诗经》中”日居月诸,照临下土“,或”其雨其雨,杲杲出日“,皆非关心情,远不如 ”月出皎兮,佼人僚兮“感性化。《楚辞》中阳光明朗了,如 ”暾将出兮东方,照
吾槛兮扶桑“,但仍然只是衬托氛围。 直到汉乐府 ”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阳光才开始直指心情。

丹佛这首歌不管是旋律还是歌词都简单得透明,这让人联想起中国民歌《牧歌》。我们从标题中“阳光”二字,无需多言,已经足以领会这首歌包含的意义了。正如你注视树丛中透过的晨光,只要心静,就会感到这些光线像琴弦不弹自鸣。



这种单纯的美,套用一句话,是极简主义。正因为简单,它感应了人的心情中最基本最底层的诉求。人类文明几千年积累至今,不管科技多么日新月异,社会形态多么斑驳陆离,人情人性人欲与春秋战国时无异,我们也不比孔子老子庄子更智慧。与许多喧嚣的流行音乐相比,《阳光照在肩上》这类简单得直接与心灵相通的音乐,也许不能给我们感官一时的刺激,但会让心情久久共鸣。

2015年11月19日
  主题: 拿约翰丹佛说事(四):击碎顽石的鲜花
晓鸣

回响: 4
阅读: 16175

帖子论坛: 人在旅途   发表于: 星期日 十一月 01, 2015 11:02 am   主题: 拿约翰丹佛说事(四):击碎顽石的鲜花


拿约翰丹佛说事(四):击碎顽石的鲜花

点击右边链接欣赏音乐 http://www.toredu.org/photos/FlowerStone.mp3

《击碎顽石的鲜花》(The flower that shattered the stone) 这首歌标题有点惊世骇俗。据言词作者Joe Hanry是为他患癌症的朋友而作,原意是爱和关怀可以战胜命运。这首歌被很多人翻唱过,但在youtube上查找,排在前面的都是约翰丹佛的版本。

在世界上的各种文化中,花都象征美。中国前些年坊间国花的评选,以雍容华贵的牡丹为首。而所引领的兰、荷、菊、梅四季国花,在传统文化中都是人格的某种象征。西方文化中的花语,则以红玫瑰象征爱情,百合和鸢尾象征生命复活,罂粟花象征对英雄的敬意。



美并不总是柔弱的。中国传统文化中,兰花和荷花代表避世高蹈的气节,菊花和梅花则代表凌霜傲雪的风骨。这些对世俗的超脱和对强权的抗争,与二十世纪甘地提倡的消极抵抗有精神上的相通处。

我们看惯了种在花盆、温室、庭院和公园里的花,但在观看BBC拍摄的自然系列"Planet of the Earth"时,你会惊奇地看到,在严酷的南极北极、沙漠、甚至深海,都有各种各样的植物在开花。我们可以想见石缝中或墙角处一朵不经意的小花,给一位疲惫的沙漠跋涉者,或一位身陷牢狱的人带来的安慰和振奋。如果我们妄解王阳明的“世上无心外之物”的话,则所有的花都是为人类的心情而开放。不仅为养尊处优者,更为困窘中的弱者。



鲜花作为个人自由的象征,与国家和政权对立,则是美国垮掉的一代诗人爱伦·金斯堡于1965年所提出的。当时反对越南战争的运动在全美国风起云涌。最激烈反战的学生,不仅站在政府对立面,同时也与民间支持越战的保守民众水火不容。金斯堡提出的“群众的花儿”这样一种亦庄亦谐的口号,号召示威者把鲜花、糖果、玩具和音乐等道具发放给警察、媒体和旁观的民众。这种举动把原本激烈的反战示威变成了街头剧场,从而冲淡了抗议活动中的愤怒和恐惧成份。这个“花的力量”的口号,很快风行全国。当时留下的照片,反映了抗议学生在围困美国国防部五角大楼时场面。情绪激动的学生与荷枪实弹的宪兵之间,是鲜花,是温柔的力量。最终鲜花击碎了顽石,美国终止了越战。




约翰丹佛似乎特别钟爱这首歌,曾经收入他的四种专辑,他自己在不同国家演唱过。他有心愿把这首歌翻译成其它语言,推向世界,并且已和日本歌手合作过。这种心愿因他飞机失事而未能继续。但这首歌作为一种人类美好的愿望,一直在各种场合传播,在柬埔寨儿童基金会的网站上,在科罗拉多一所高中校园枪击案受害者追思会上,在美国加拿大很多演唱会上。

歌中所期望的自然与人的和谐,人与人的和谐,鲜能成为现实。柔能克刚,鲜花能击碎顽石,是人类天长地久的梦。梦或真或幻,好歹是一种安慰。感恩一切善良的艺术家音乐家,为人类催眠。

2015年11月1日
  主题: 拿约翰丹佛说事(三)谢天谢地,我是个乡巴佬
晓鸣

回响: 4
阅读: 16888

帖子论坛: 人在旅途   发表于: 星期六 八月 29, 2015 8:47 am   主题: 拿约翰丹佛说事(三)谢天谢地,我是个乡巴佬

点击右边链接听音乐 http://www.rolia.cn/singers/james_xu/JohnDenver-ThankGodImACountryBoy.mp3

拿约翰丹佛说事(三)谢天谢地,我是个乡巴佬

丹佛唱的这首《谢天谢地,我是个乡巴佬》(Thank God, I am a Country Boy) 1975年曾高踞美国和加拿大六种流行音乐排行榜之首。这首歌简单明快,肆无忌惮,喜欢的人会很喜欢,不喜欢的人则很不喜欢。

美国是一个由乡巴佬创建的国家,建国初的前几任总统都是农民(农场主),如华盛顿,亚当斯, 杰斐逊等等。美国最初是以农业文明为基础来建构民主理想和社会架构。后来北美的工业化进程迅速打破了平静和谐的农业文明,城市越来越多,越变越大,而以农业谋生则越来越困窘。据说在加拿大安省农民卖一吨玉米所得,与多伦多市处理一吨城市垃圾所耗的资金一样。田园生活离大多数人的日常生活越来越遥远,只能在后院种几棵菜,阳台养几盆花,山寨一下田园。至于偶尔到圈出来的国家公园野营,从本质上神似香客到土地庙烧一次香。

庆幸美国很多大学建在小城镇。这种地方城乡结合,雅俗兼备,上班居庙堂之高,回家处江湖之远。校园里常常碰到的一些教授,上半身西装领带,下半身则是牛仔裤加沾满泥水的大皮靴。不管学问做得好不好,他们在当地农村一定是三教九流中某些方面的名流。共同点是都有几十亩土地,或种庄稼,或长野草。另外都有几匹马,几条狗,一群孩子。



我的导师琼斯教授(Dr Jones) 就是这样一个典型。身为土木环境工程系的教授,大学教授委员会的主任,他更是当地有名的木匠,有名的执照训狗师。但他最大的名头是教科书布鲁斯乐队(Textbook Blues) 的贝斯手。乐队取名“教科书”,因为四个成员全是教书匠:琼斯是贝斯手,吉他手是生态学教授、主唱是英文系教授、鼓手教工业管理。乐队每个人自己也是词曲作者。出版过一盘CD, 叫《拿到你的分数》 ( Got Your Number),网上有卖。《拿到你的分数》音乐气势汹汹,但不像是冲着自己的学生来的,因为琼斯教授的课给学生分数很宽松是出了名的。

乐队不但唱布鲁斯,也唱摇滚和乡村音乐。除了唱自己写的,也翻唱其它歌。乐队折腾了二十多年,一直在当地各种场合和场地免费演出。我第一次现场听《谢天谢地,我是个乡巴佬》,就是该乐队在琼斯家唱的。琼斯家的农场有好大一片,离家50米之外,不知是马厩还是谷仓改建的演奏厅,能容纳上百人。四壁全是架子,一色放满空啤酒易拉罐。那天的听众全是他们的学生,啤酒管够,抽烟自便。灯火昏暗,人影曈曈,鼓声震耳。我第一次经历这阵仗,中途出来透气。心想过去在中国当知青,接受土乡巴佬的再教育。现在漂洋过海,竟又在接受洋乡巴佬的再教育。一天星斗,满野蛙鸣,仰天一叹,那里都逃不掉一个乡巴佬的命数。



乡巴佬其实只是一种人生态度,无关出身,无关学历。有了这两次再教育,我乡巴佬身份就定型了。食不在精,饱腹则喜;衣不在鲜,御寒就行;话不忌粗,达意便爽。后来去了纽约,再后又去了多伦多。城市再大,我心远地自偏。工作百变,都当成庄稼活来对待。不想学”城里人“的弯弯绕绕,为人处事也变得轻松了。有时回顾人生,一路绿灯,原因很简单:谢天谢地,我是个乡巴佬。

2015年8月24日
(注: 琼斯教授因病去世两年了。谨以这些文字纪念他。永远怀念他达观的人生态度。)
  主题: 拿约翰丹佛说事(二) 野性的蒙大拿天空
晓鸣

回响: 4
阅读: 14861

帖子论坛: 人在旅途   发表于: 星期六 八月 29, 2015 7:40 am   主题: 拿约翰丹佛说事(二) 野性的蒙大拿天空


(点击右边链接听音乐)http://www.rolia.cn/singers/james_xu/JohnDenver-WildMontanaSkiesWithEmmylouHarris.mp3

拿约翰丹佛说事(二): 野性的蒙大拿天空

丹佛的歌《野性的蒙大拿天空》(Wild Montana Skies) 曾收入他好几种唱片和选集中。那个“野”字用得蹊跷。蒙大拿山水很野,北有冰川,南有大喷泉,中间连绵荒野莽原。且居美国的地质活跃带,地震频繁,黄石公园下面熔岩涌动,超级火山蓄势待发,是一些世界末日电影的灵感出处。但论天空,朝晖夕阴,气象万千在洛基山脉所有州都一样,蒙大拿并不特殊。所以蒙大拿天空并不 wild(野性),它只是wide (辽阔)。

蒙大拿被称人为 “长空之乡” (Big Sky Country)。这可不是文人雅士随性起的芳名,官家的汽车牌照就是这么印的,有我用过的车牌为证。大部分时间天空澄澈,蓝得让人发懵。牧场农场无边无际,白雪盖帽的远山就像牧场的围栏。笔直的乡村公路,远与天接。如果你看过电影《马语者》(The Horse Whisperer), 或《秋天的传奇》(Legends of the Fall),并对那些唯美的画面枰然心动,则任何言语都多余了。这些电影中,镜头上调,视觉重点在天空而不是在大地,类似中国绘画“留白”的效果,给人无限空间去遐想。



蒙大拿不但天大,地也大。在美国五十州中,它面积排第四,而人口密度倒数第三。在1974年联邦没有高速公路限速之前,以及1995年联邦取消限速之后,蒙大拿很长时间高速公路白天没有限速,是飚车者的天堂。最近刚通过限速80 mph (130 km/hour),仍是北美最快的州。1997年通用汽车在蒙大拿测试它的新款面包车 Montana,当时速超过 115 mph (约时速190公里),蚊虫像雨点一样撞击在玻璃上,很快就模糊了视线。

在这样辽阔的天空下开车,空间除以时间,开快车不算罪过。我曾在乡间公路上被警察截停。我解释说这里风景太美了,让人驾车时忘我。警察听了很开心,连连称是,没给我罚单。不过运气是不能重复的,我无意暗示大家可以在蒙大拿率性飚车。



该回到丹佛的歌了。歌中的主角在蒙大拿长大之后,到大都市住了一些年,最终回到蒙大拿。歌中唱到:
There was somethin in the city that he said he couldn't breathe
And there was somethin in the country that he said he couldn't leave
(城里有些事物让他感到窒息,
乡下有些事物让他不能割弃)

在蒙大拿长空之乡气息中长大的人,无论走多远,无论回不回来,这种情愫很难割舍。巧合或者不巧合的是,电影《马语者》中的男主角汤姆, 也是在芝加哥学完工程并有很好的工作,但最终回到蒙大拿牧场,与他的马群在一起。《马语者》原著小说成书于1995年,很难说汤姆这个人物的设计没有受到丹佛这首歌的影响。电影中汤姆和女主角安妮的城乡观念的冲突,反映现代人与大自然正在渐行渐远。实际上蒙大拿越来越多的年轻人远赴城市寻找机会,很多牧场和小镇已经荒弃。从这个意义上说,《野性的蒙大拿天空》以及丹佛其它的歌,就像来自山野的遥远呼唤。它为我们催眠,让我们梦回桃花源,但并不能把很多人从现实中唤醒。

2015年8月17日
  主题: 拿约翰丹佛说事(一)高高的落基山
晓鸣

回响: 4
阅读: 13853

帖子论坛: 人在旅途   发表于: 星期二 八月 11, 2015 7:17 am   主题: 拿约翰丹佛说事(一)高高的落基山


点击右边链接听音乐 http://www.rolia.cn/singers/james_xu/JohnDenver-RockyMountainHigh.mp3

拿约翰丹佛说事 (一) 高高的落基山

朋友一家渡假要飞丹佛,然后去落基山国家公园(rocky mountain national park)。朋友多年是乡村歌手约翰 丹佛(John Dever)的歌迷。这次去落基山国家公园,自然有些朝圣的情结。

约翰丹佛出生在新墨西哥州,读大学在德州,演唱事业开始于加州,但他自己最喜欢的城市是科罗拉多的丹佛。甚至自己改姓为丹佛。他许多著名的歌都以落基山脉为背景。他毕生热心自然保护活动,多数以落基山脉为基地。 提到歌手丹佛,人们自然会联想到落基山脉,反之亦然。

朋友一家这几天在落基山国家公园远足,发回的信息是不够嗨,不够高,至少不如丹佛的歌《高高的落基山》(Rocky Mountain High) 里唱的那么嗨那么高。

当然如此。 这首歌七十年代初刚出来时不但让听众嗨,还让政客们嗨。原因是歌词最后两句 "Friends around the campfire and everybody's high" (朋友们围着野营篝火,人人都嗨)让很多人不舒服。荒山野岭,有什么可以嗨的,是不是在聚众吸大麻?本来丹佛过去就有吸大麻的“污点”,又正赶上当时联邦传媒委员会禁止在文艺作品中宣传吸毒,他这首歌被电台禁放了很多年。这个争议后来甚至闹到国会。丹佛1985年在国会听证会重申,这里的嗨是朋友们被星光成影,流星如雨的夜景所激励中的欢歌笑语。落基山上夜色太美了,你们城里人居庙堂之高,那里能领会!

人们宁愿相信他,但不是所有人都相信。即使这首歌2007年成了科罗拉多州的州歌之后,在他故居附近为他建的纪念诗碑上,这两句歌词仍然失踪。有点滑稽的是,2012年科罗拉多州通过公民投票,成为全美首个大麻交易合法化的州。保守人士重新开始埋怨丹佛,这个逝去多年,曾让科罗拉多州视为骄傲的歌手灵魂不灭,影响了关于大麻合法化的公民投票结果。

看来国歌必须高大上,而州歌无需高大上就能让人嗨。每次重听《高高的落基山》,我总想到一个词“载欣载奔”。只要你曾经在落基山的荒野中过夜,你不得不承认,没有大麻也能让人嗨。

大概是1992年夏天吧。报纸预告了当晚流星雨的时间。几位朋友开车到郊野一个高处。没有月亮,星空明亮得能在地上投下人影。四周静极了,依稀有一些细微的爆裂,好像是周围地里玉米拔节的声音。流星划过天际,时而零星,时而成群,好像都从天空某个区域迸发出来。这样的星空其实世世代代就笼罩着我们,但我们中间很多人从来没有见过。文明太强大了,一个屋顶,几盏街灯,就能终生让我们眼盲,与星空隔绝。

当然更嗨的是野营。除了管理完善的国家公园,很多国家森林无人管理,允许自己择地安营扎寨。在森林中找一块开阔平坦的地方扎下帐篷。所有食品必须锁进车里,以防动物来袭。天若有晴,升起篝火,任随你大声喧哗笑闹,反正方圆很多里不会有其他人。有时骤雨来袭,风雨飘摇中的帐篷让人想起辛弃疾的词”吾庐小,在龙蛇影外,风雨声中“。在帐篷中想象其它动物在风雨中的困窘,又觉得文明很温暖。

高高低低的落基山脉,从加拿大西部到美国新墨西哥州,綿延数千公里。山脉穿串了十几个美国加拿大的国家公园,像大大小小珍珠。约翰丹佛音乐生涯中最辉煌的时期在此,他的歌有近二十余首以此为背景,他从事的自然保护基地在此。虽然他生不在此死不在此,但他的骨灰被散布在此。他的梦魂所系之地,也是人们怀念他,长久传唱他的歌曲之地。

2015年8月10日
  主题: 题朋友旅行摄影
晓鸣

回响: 8
阅读: 12322

帖子论坛: 当代诗歌   发表于: 星期四 八月 06, 2015 8:21 pm   主题: 题朋友旅行摄影
题朋友旅行摄影

你留影的是万蓝之蓝,万绿之绿
仿佛山川是它们渲染过的街景
阳光, 到处是阳光
有的地方阳光像斗牛一样热烈
另一些地方阳光像睡猫一样安静

只有一些山留在镜头里
更多山,在感受中
只有几朵花进入视野
但更多更多的花开放了心情

用不着比拟溪流瀑布了
它们和你一样总在路上,怀着冲动
累过,病过,那是掠夺者的代价
你镜头扫描过的地方
风景像珍宝被席卷而空

很多时候我们看不到的目的
转个弯就突然遭遇
旅行,摄影,多像灵感
所有场景都预习过了
迎面而来的,仍然是新鲜

2015年8月6日
  主题: 我自长江头
晓鸣

回响: 7
阅读: 15769

帖子论坛: 人在旅途   发表于: 星期五 七月 03, 2015 10:23 pm   主题: 我自长江头
我自长江头

长江源头在青海的玉树。一路聚溪汇流,经三千余公里,在我家乡四川宜宾与岷江汇合,始名长江。

我来自长江头。离老宅不远是一条小溪的源头,名为放花溪。溪水穿过小城汇入宋江河,长江就在百里之外了。还得再经三千余公里,才汇入太平洋。

小时候的世界是封闭的,站在家乡的山顶,目力所及便是天涯。在四壁云山的困顿中,有时看着在溪水的漩涡中流转的树叶草屑,羡慕它们有机会飘流出大山。

我自己最终也走出了大山,到过一些地方,认识了很多人,做过不同的事情。在百味尘世中平淡走过,何其欣慰。从这个角度理解人生意义,很难去认同古人 “在山泉水清,出山泉水浊”,或者“在山为远志,出山为小草” 的哀叹。每个人都像一滴水,带有自己源头的特质。江河入海,会在被海洋同化的同时,带给海洋自己的个人元素。我们无所失落,我们只是在溶入。

其实我已经很多年没有再涉足过放花溪了。出山不易,归山更不易。但是不管多远,我从来没有真正走出过放花溪的视野。当我第一次站在长江入海口,水天混沌,让人感到整个世界都在动荡沉浮。在不安中我突然感到一种奇怪的安宁,觉得浩瀚的江水中,一定混杂有放花溪的水。我脚下的长江三角洲很坚实,它正是由千万条放花溪夹杂的矿物质和泥沙沉积而成。放而广之,放花溪入了太平洋,而世界几大洋相互联通。大洋中的水终会蒸发为云雾——来自放花溪的水分子无处不在。

家园无需回归,家园一生都在行囊里。

2015年7月1日 写于加拿大国庆日
  主题: 江南游踪 (三)—— 俗人苏东坡
晓鸣

回响: 1
阅读: 5725

帖子论坛: 人在旅途   发表于: 星期日 六月 07, 2015 12:03 am   主题: 江南游踪 (三)—— 俗人苏东坡
俗人苏东坡

大家的苏东坡,是雅人,更是俗人。

这次江南旅游随团,餐寝丰简,景点选择皆不由人,任随当地导游安排。短短五日,到处碰到苏东坡,像一个恋爱中的追求者,处心积虑安排出的巧遇:

杭州第一站,在龙井茶场吃到东坡肉,在西湖遇到苏堤。这个城的题匾、旅游点说明、地摊贱卖品,到处都有苏东坡三个字。这个不稀罕,他是当年的杭州太守嘛。

转到南京,餐桌上仍有东坡肘子。到无锡,紫砂壶博物馆进门大厅放着一个巨大的紫砂提梁壶,也号称是苏东坡所发明。联想起此生经行处,见过苏东坡设计的自来水系统,调制的苏东坡羹,发明的东坡米酒,以及苏东坡创造的流行语“呵呵”,“河东狮子吼”,“扒灰”等等,更不用提苏东坡那些讥讽朝廷重臣,让一些人衣不遮羞的打油诗。

诗词书画集于一身,没有人比苏东坡更雅的了。三教九流都染指,古今名流恐怕没有人敢与苏东坡比俗。几千年御制的文化史,无外乎用权力屈服文化,和用文化趋附权力。在占据主流的衮衮文化诸公之外,我们仍然有道家墨家佛家阴阳家,以及侠客、丐帮、占卜者、卖唱者、庖厨。在这些人之中也在之外,是苏东坡这样喜欢俗也敢于身体力行俗文化的诗人们。正是他们使得中华文化气韵生动,有人气、底气和地气。

------------------------
趁此机会,推销我一首诗:《读苏东坡传》

你比我自己更让我亲近
你让我的日常生活更为真切
你比我年长,你是兄长
我比你世故,你是弟弟

一个个僵硬的汉字凑成拼图
我看到你透明的微笑,像一个深潭
一个长兄,父亲,丈夫,情人,官吏,厨子
角色众多,过于平凡,便近于虚幻

我甚至可以忽略你的琴棋书画
剔除这些累赘,你才会是我的朋友
唯有食色性情灵犀一点
千载之下,让我们推杯换盏

注: 林语堂著《苏东坡传》,实乃性情之作。一读惊艳,再读惊叹。
  主题: 江南游踪 (二)—— 蒋山青,秦淮碧
晓鸣

回响: 4
阅读: 12068

帖子论坛: 人在旅途   发表于: 星期六 六月 06, 2015 11:58 pm   主题: 江南游踪 (二)—— 蒋山青,秦淮碧
蒋山青,秦淮碧

30年之后重游南京。被旅游车拉着浮光掠影,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但姓赵的导游嘴贫言丰,让人心情大好。

那里去验证被诗词们误导的南京?我记忆中南京应该是“山围故国周遭在”,“白下有山皆绕郭”,“江山相雄不相让”等等。但登中山陵四望,山不在眼下。也许章太炎所言并非愤青之语:“此地龙蟠虎踞,古人之虚言!”

灯红酒绿的秦淮河才是今日的真南京。夫子庙一开门,曲径与江南贡院相邻。其中进进出出的香客大都是学子,梦着的是王谢堂前燕,哼着玉树后庭花,惦记着的是李香君柳如是。

这个城沉淀了太多的历史,无论多惨烈,最终血溅桃花扇,都成了故事。历史只配给活在历史中的人伤感。而在当下熙熙攘攘的人群眼中,冬去春来,繁华如故:“到如今唯有蒋山青,秦淮碧”。
  主题: 那些花花那些草 —— 老宅记事(一)
晓鸣

回响: 4
阅读: 10257

帖子论坛: 人在旅途   发表于: 星期一 六月 01, 2015 2:02 am   主题: 那些花花那些草 —— 老宅记事(一)
那些花花那些草 —— 老宅记事

老家四川古宋的宅院近二十年前被地产商拆了。我于是只有故乡,没有故园。每次回乡都会在原址徘徊很久。我知道眼前这些混凝土的高墙,已经堵住了 一片树叶归根的退路。

除了记忆深处,那里去寻这样一个宅院?在生活百般艰难里,父亲费尽毕生心力打造了这个园子,四处引进异乡的花草,除了体现他的情趣之外,一定还承载了他的某种梦。早年家境的贫困,他曾经放弃了已经展露出来的音乐天赋,放弃了一个少年对远方的梦想。不这样解释,我实在不能把那些四季繁复却百无一用的花花草草,与他几十年的艰辛生活协调起来。

我时常在冥思重建一个这样的园子。前院是花草,后院种菜。进门左手边是一个集水灌溉用的井,井旁是一棵嫁接的沙田柚。进门右手,一定得有一株白兰,高二丈余,日日遗香幽远。顺墙往深处走,是几株紫薇,色彩各异,但编织为一体。花开百日,成祥云瑞气之状。侧边是几株山茶,不求花常开,但求叶常绿。一株珠兰,密细的花香充溢晨昏。余下的园子,各种闲花随意间杂,无需名贵,但必然荟萃南北。偶尔也有些花从外地移来,不合时宜地气 ,萎靡不发、也任它长着。在记忆深处仍然鲜活的,总该有指甲花(凤仙花)、扶桑、茉莉,杜鹃花、夜来香,春兰、夏蕙、含羞草、大丽菊、栀子花、芍药等等吧。菊花专辟一隅,有十几种不同的花色形状。

前园与前院之间,该有一矮墙相隔。矮墙一身都是青苔,中空填土,顺序种有昙花、金鞭兰、仙人掌、铁树等等富有异乡情调的花草。其间的兰草蕙草,是几里外的温水溪林中寻来的。昙花第一次开放时,倾了半个小镇好奇来赏花的人。

前园之中,在白兰和紫薇之间,还得建一个鸟屋,长方形,宽丈余,高出一人。里面间养八哥,画眉,鹦鹉、黄鹂。不需调教,任其鸣叫。还得有一个水泥做的鱼缸。里外都是青苔。中间的假山,是从附近山洞覓来的钟乳石。石山上有黄角树,其根如盘龙。

小镇多故交,四邻来往无碍。盛夏日落后纳凉,前院就像公园。向晚而开的有夜来香,和着蚊香味,香烟味。小镇话题不多,日子也过得平缓, 聊天大多数时候只是相对静坐。蚊香燃尽,人也就散了。

该讲讲后院了。近屋是纳凉的坝子,顶上有葡萄棚。除石桌凳之外,边上还有秋千,以及健身用的单杠和爬杆。葡萄成熟的季节,白天挥之不去的是那些小鸟,晚上频繁来访的是几个亲属小辈 ——他们的动机都一样。熟透的葡萄首先要分送小镇上几位长辈故交。

往外是菜园,稀稀有几棵广柑树。靠角落有一棵本地柚子。围墙一人多高,是碎石加石灰泥垒成。墙上长满爬山虎藤。我曾试图考证爬山虎即为薜荔,很失败。为防顽童翻越,墙顶种有金鞭兰和其它带刺的植物。顺墙是竹杆做的疏篱,爬满丝瓜藤、苦瓜藤、豌豆花等等。种菜如果合乎时令,见风见雨会疯一样长。吃不完,自然会与四邻分享。如是者日日月月。

不能不提后院墙根处的几箱蜜蜂了。有他们忙碌,园子就不显得倦慵,尤其在夏天午后。蜂箱旁边是几棵佛手柑。据说花开之后,如有人在其面前做握拳状,结果会随人形。

居前院和后院之间,高人一等的,就是那些鸽笼了。一行排开,怕是有十几个单间。用竹片和竹签分隔开,分门进入。鸽子的等级是能放飞的距离。记得一只叫“灰麻”的信鸽,放飞过郑州。信鸽的好歹,要从眼睛里看。父亲有几个由学生到好友的信鸽爱好者,时常在一起用放大镜研究鸽子眼睛。我凑上去看过一次,像星空一样让人炫目迷乱。还听说鸽子身上绑一个风哨,飞翔时会发出幽长的声音。父亲不准,说鸽哨会引来鹞子或鹰的攻击。

老宅本无名。后来红卫兵抄家,被冠名“许氏公馆”。那时候社会乱,学校都关了。无处可去,庭院深深,深了几许?很多年我们许家兄妹几个都在园子里打发时间。家里有一些讲园艺的书,养蜂的书。本来很乏味的书, 在园子里对照着读,书就成了活字,和周围的事物一起生动起来。

2015年5月28日
  主题: 江南游踪(一):琴瑟和鸣老苏州
晓鸣

回响: 1
阅读: 7391

帖子论坛: 人在旅途   发表于: 星期二 五月 26, 2015 9:11 am   主题: 江南游踪(一):琴瑟和鸣老苏州
今天到了苏州。旧城区随处是流水和庭院。这里是举案齐眉典故的故乡,也是《项脊轩志》的旧地。但凡有人,就会有情,就会有多情人的故事。 吴越自古人文荟萃,苏州就留下更多文字,而且很多是夫妇唱和,比如耦园的沈秉成和严永华,又如拂水山庄的钱谦益和柳如是。《浮生六记》是唱和的余音,而薄少君的悼亡诗则是与沈君烈隔世唱和的绝响。

吴语软缓,苏州天合是温柔之地,留下的故事富有人间烟火味。即使开端惊艳,大多数仍以油盐柴米加上儿孙满堂终局,少有悲剧或灵异。所以多故事,少传说。

时间紧,只去了藕园。时值春末,江南碧苍苍。游走在藕园庭院楼阁的楹联书画之间,让人感受 到穿越千年的琴瑟和鸣。如此钟鸣鼎食之地,如此温柔敦厚之乡,怎能不认同“游人只合江南老”。
 
1页/共25 前往页面 1, 2, 3 ... 23, 24, 25  下一个
论坛时间为 EST (美国/加拿大)
转跳到:  


本论坛欢迎广大文学爱好者不拘一格地发表创作和评论.凡在网站发表的作品,即视为向《北美枫》丛书, 《诗歌榜》和《酷我电子杂志》投稿(暂无稿费, 请谅)。如果您的作品不想编入《北美枫》或《诗歌榜》或《酷我电子杂志》,请在发帖时注明。
作品版权归原作者.文责自负.作品的观点与<酷我-北美枫>网站无关.请勿用于商业,宗教和政治宣传.论坛上严禁人身攻击.管理员有权删除作品.


Powered by phpBB 2.0.8 © 2001, 2002 phpBB Group
phpBB 简体中文界面由 iCy-fLaME 更新翻译